心理講座心得體會_第1頁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_第2頁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_第3頁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_第4頁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心理講座心得體會我認真傾聽了陳教授《關注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的講座,感覺受益匪淺。其中“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屈辱”,這一心理現象,令我感觸最深。

我班有一個不想做任何作業(yè)的小哲同學,我覺得他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許使我們老師的錯誤做法造就而成的“典型后進生”。反思平時的做法,我真想對小哲說一聲:“孩子,對不起!”

我將嘗試著從心理學的角度,針對我們班小哲同學的表現,分析其表象存在背后的原因,以求找出培養(yǎng)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方法。

一、“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屈辱。”

鐘教授講到福勒博士曾深刻地指出:“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屈辱。”“可悲的是,避免屈辱壓倒了個人的發(fā)展。孩子們?yōu)榱司芙^體制,寧愿造成不幸的終身后果,也不愿承受班級里的恥辱……”

20__年秋,我擔任一年級語文和班主任工作。我覺得我班小哲的一些變化,非常符合鐘老師講的這種心理現象。正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小哲已經不再做任何作業(yè),甚至拒絕學習。

記得小哲一年級剛入學時,能認得部分拼音字母,也能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每次老師提問,他會很積極地舉手,當然更多時候是搶答。因為他自控能力比同齡孩子要差,想說就一定要說出來才能安靜下來。后來,小哲對音節(jié)拼讀、認讀筆畫較多的漢字,漢字書寫等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困難很大。同時,小哲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越來越吃力。

我和老師們對小哲不約而同地就只有批評批評再批評,除了批評還是批評。這就出現了下面的一幕:“??!錯了這么多!唉!怎么十個字,寫錯了九個!”我們班其它學科老師也經常向我告小哲的狀:“你們班的小哲,昨天又沒做數學作業(yè)!”“你們班的小哲,今天美術課又沒帶全美術材料,上課什么也不做!”……漸漸地,老師們覺得他學習是怎么也趕不上去了,就給了他更多的“自由”——他不管怎么玩,只要不故意擾亂課堂,老師們就會不管不問。老師不再關注他,同學們也越來越忽視他的存在。小哲可以說是即將或已經被邊緣化了的孩子。

現在,小哲已經上二年級了,而他好像已經對學習知識完全失去了興趣。他不再寫任何作業(yè),上課也只有玩。他可能正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拒絕寫錯誤的作業(yè),以免承受班級里的屈辱。這種現象就是福勒博士強調的,某些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他們認為“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屈辱?!薄昂⒆觽?yōu)榱司芙^體制,寧愿造成不幸的終身后果,也不愿承受班級里的恥辱……”

二、為了爭取自己應有的“一席之地”,小哲在以不適當的行動來追求自己的“歸屬”感。

戴克斯的“行為目的”理論: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論》(1759)中說:“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欲望將必然難以得到滿足?!北憩F出問題行為的青少年不相信自己可以用良好的行為方式得到“歸屬感”,但是又希望獲得師長和同伴的關注、認同和接納,為了爭取自己應有的“一席之地”,他們只有以不適當的行動來追求自己的“歸屬”感。”

現在的小哲,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心理,所以才表現如此。課堂上,小哲通常是旁若無人的“瘋玩”——隨便亂涂亂畫些什么,咬咬鉛筆頭兒,捏橡皮泥,玩文具,折紙飛機……任何一個小東西,都足夠他玩上一節(jié)課。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幾乎已經跟他沒有任何關系,而他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跑到講臺上跟老師說:“我要上廁所!”他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上一次廁所。有時看他的神態(tài)表情,確實急需上廁所。有時又發(fā)現他去廁所的真正目的是到校園里透透氣,玩一會兒。因為他要溜達很長時間才回到教室。

課間活動,小哲常常會因為一點兒小事(伙伴碰了他一下,同學搶了他的螞蚱……)而嚎啕大哭。一次課間活動,校園里正澆花,他拿著一根長長的柳條沾滿了泥,一邊跑一邊甩,追著小伙伴滿校園跑,弄得校園里好多水泥地面上都是泥污!還有一次,他竟然拿著一把剪紙刀剪自己的頭發(fā),伙伴們越是不讓他剪,他就越剪,結果很多同學圍觀,等老師指導,他已經剪得滿頭坑坑洼洼像個“刺頭”。如今的小哲,無論是與眾不同的怪異表現,有意所謂的惡作劇,還是嘩眾取寵的行為,可能都是不想被人們給忽略掉,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吧!

想起小哲這一系列表現,我感覺自己身為老師,身為班主任卻絲毫不懂心理學,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只是盲目地做出誤判:“他是學習有智障的孩子,不用嚴格要求他完成學習任務,只要讓跟小伙伴們一起玩,一起快樂的在一起,就足夠了?!?/p>

原來,我這不是一種善舉,我只是在給自己找一個不用去管理他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對孩子的那份深深的歉意油然而生:“孩子,對不起!孩子,你需要什么?孩子,讓我怎樣去幫助你?”

三、過去的事既然已經發(fā)生,懺悔也沒有必要,如何避免“錯誤的做法”再次發(fā)生倒應認真思考。希望“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若要尊重與接納每一個學生,除非我們對人的本質有積極的信念,相信每一個體獨特的潛能,重視每一個體的人性尊嚴和價值,否則我們不可能做得到。

當一位老師對學生有了基本的信任,他不但能欣賞學生成就和優(yōu)美的一面,同時,他有能力去體諒和接納學生的錯失、困惑和混亂,因為他相信人的可塑性,可改變性。而教師的接納、尊重、饒恕、忍耐,會引導學生的轉變與成長。

小哲才剛剛踏上小學之路,如果我們能做到從現在開始,注意從言辭和行為等方面去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用一顆信任的心去尊重和接納這個孩子。他可能曾經是因為保護尊嚴的需要轉移了對知識和技能的興趣,現在趁孩子還沒有對學習知識完全失去興趣,我們還能幫助他更快地找回對知識、技能學習的樂趣。這就需要老師們達成共識,做到以下最基本的幾個方面。

1、對孩子全接納,無論他犯了什么錯,都不要用侮辱的言辭去羞辱他,保證孩子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得到滿足。

2、多關注他,給他發(fā)言的機會,多讓他回答難易適中的問題。他書寫能力差,但背記能力強,我們不要抓住其不會寫字的小辮子不放,多讓他背誦一些詩文,以展示其優(yōu)秀的一面。

3、家校溝通,督促孩子完成老師專門為他量身定制的作業(yè)。只要孩子稍微有進步,就給以大力表揚,逐漸培養(yǎng)其學習的自信心。

4、小哲身強體壯,愛勞動,也很會干活。我們可以抓住孩子的這一優(yōu)點鼓勵他多為班級服務,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對大家有用處,在班里有地位,不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逐漸讓他在同學面前找到了自尊,找到愛與歸屬感,他就會踏上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

一個優(yōu)秀的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