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E/07/wKhkFmYruruAfrODAAJ1AQmqaqc144.jpg)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E/07/wKhkFmYruruAfrODAAJ1AQmqaqc1442.jpg)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E/07/wKhkFmYruruAfrODAAJ1AQmqaqc1443.jpg)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E/07/wKhkFmYruruAfrODAAJ1AQmqaqc1444.jpg)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E/07/wKhkFmYruruAfrODAAJ1AQmqaqc14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想要獲得關于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通過A.文獻資料 B.圖片展示 C.影像記錄 D.考古發(fā)掘【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發(fā)掘的任務在于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遺跡等,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通過考古發(fā)掘,人們獲得了古代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D符合題意;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還沒有文字記載,關于他們的文獻資料、圖片展示、影像記錄都是后人整理的,不是第一手資料,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歷史文物的價值在于能夠真實地反映當時的歷史情境,為后人了解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運用圖中所示文物可研究()A.早期國家產生 B.有較高審美觀念 C.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豐富 D.原始農耕生活【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圖片體現出的是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出土的骨耜、稻谷等體現的是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所以運用圖中所示文物可研究原始農耕生活,D項正確;早期國家指的是夏商周,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審美觀念,排除B項;材料僅僅涉及稻谷,不能體現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豐富,排除C項。故選D項。3.甲骨文的文字形象非常藝術化,如甲骨文的“人”字像是人的側影,甲骨文的“豬”像一頭睡覺的豬。由此可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多是()A.會意字 B.象形字 C.指事字 D.形聲字【答案】B【解析】【詳解】分析題干可知,“人的側影”、“一頭睡覺的豬”等信息,體現出這兩個字的造字法均模仿了本體的特征,即用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這體現的是象形的造字方法,體現的是象形字,B項正確。依所學可知,會意造字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根據意義之間的關系合成一個字,綜合表示這些構字成分合成的意義,排除A項;大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排除C項;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排除D項。故選B項。4.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最能印證此結論的是()A.多處春秋墓葬發(fā)掘出的鐵農具 B.影視劇作品里的有關生產場景C.民俗研究學者的相關學術文章 D.有關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傳說【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可知,這是文獻記載,最能印證此結論的是多處春秋墓葬發(fā)掘出的鐵農具,將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相互印證,A項是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A項正確;BCD都是第二手史料,排除。故選A項。5.賈誼的《過秦論》記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庇纱丝芍眺弊兎ǎǎ〢.開啟了百家爭鳴 B.增強了秦國實力C.加劇了分裂割據 D.維護了貴族利益【答案】B【解析】【詳解】據材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料反映是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發(fā)展起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B項正確;戰(zhàn)國時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發(fā)展,分封制、宗法制崩潰,諸侯展開爭霸兼并戰(zhàn)爭,新興地主階級崛起,“士”階層活躍,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思想流派之間爭芳斗艷的局面,即百家爭鳴,排除A項;商鞅變法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與加劇了分裂割據不符,排除C項;題干沒涉及商鞅變法維護貴族利益,排除D項。故選B項。6.它是我國某游覽勝地。戰(zhàn)國時,它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謂之天府”,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靈渠 B.長江 C.大運河 D.都江堰【答案】D【解析】【詳解】戰(zhàn)國時期秦國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D項正確;秦始皇派人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排除A項;長江是天然形成的,自古就存在,并不是戰(zhàn)國才有,排除B項;大運河隋朝開通,排除C項。故選D項。7.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這段材料描述了“諸子百家”產生的()A.內容 B.性質 C.影響 D.背景【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政治、經濟、階級方面的背景原因,D項正確;ABC項沒有涉及,排除ABC項。故選D項。8.歷史課堂上,張老師提示“戍守長城”、“遇雨誤期”、“張楚政權”等關鍵詞,同學們能立刻聯想到()A.黃巾起義 B.陳勝、吳廣起義 C.李自成起義 D.黃巢起義【答案】B【解析】【詳解】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xiāng)起義,起義軍攻下陳,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據“戍守長城”“遇雨誤期”“張楚政權”等關鍵詞可知,同學們能立刻聯想到陳勝、吳廣起義,B項正確;黃巾起義發(fā)生在東漢時期,排除A項;李自成起義發(fā)生在明朝,排除C項;黃巢起義發(fā)生在唐朝,排除D項。故選B項。9.歷史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實能夠證明()時期史實西漢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管轄西域36國東漢東漢明帝時,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長期留守西域,經營西域30多年A.新疆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 B.西藏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C.東漢時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D.漢武帝時就對西域進行了有效管轄【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管轄西域36國”“東漢明帝時,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長期留守西域,經營西域30多年”,分析可知,中國古代就已經對新疆地區(qū)進行經營管理,新疆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新疆而不是西藏,排除B項;西漢時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排除C項;漢宣帝時設置西域都護,排除D項。故選A項。10.下表是曉麗同學復習秦漢知識時整理的課時目錄。據此,為其選一個恰當的單元標題()第8課秦統(tǒng)一中國第9課秦末農民起義第10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1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統(tǒng)一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西漢對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行了鞏固,C項正確;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是夏商周時期的特征,排除A項;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魏晉南北朝的特征,排除B項;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是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特征,排除D項。故選C項。11.運用時間軸梳理歷史時序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時間軸上與“東漢”對應的間段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220年,曹丕取代取代漢室,建立曹魏政權。因此,C段是東漢的時間,C項正確;A段是西漢的時間,排除A項;B段是王莽新朝的時間,排除B項;D段是三國中魏國的時間,排除D項。故選C項。12.某歷史劇組要拍攝東漢王朝走向衰亡一組鏡頭,以此體現東漢中后期朝政腐敗、時局動蕩、社會混亂的景象。你認為下列符合劇情的素材是()A.光武帝多次下令釋放奴婢 B.王莽施政加劇動蕩C.黃巾起義推翻了東漢統(tǒng)治 D.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東漢中后期朝政腐敗、時局動蕩、社會混亂的景象”結合所學可知,東漢中期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臨朝,致使外戚專權;皇帝長大后依靠宦官奪取政權,宦官被崇信,把持朝政,又導致宦官專權。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惡性循環(huán),D項正確;光武帝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有利于社會的安定,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王莽改革在東漢建立前,排除B項;黃巾起義并未推翻東漢統(tǒng)治,排除C項。故選D項。13.成語以極其簡短且準確的字詞描述了某一歷史事件。如表中“?”處應填()成語典故歷史事件紙上談兵長平之戰(zhàn)草船借箭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A.負荊請罪 B.火燒連營 C.聞雞起舞 D.草木皆兵【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東山再起,這些成語,其典故都與淝水之戰(zhàn)有關,D項正確;負荊請罪與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廉頗和藺相如有關,排除A項;火燒連營和三國鼎立時期的東吳和蜀漢有關,排除B項;聞雞起舞和東晉時期的祖逖有關,排除C項。故選D項。14.為進行研究性學習,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了以下活動。據此判斷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是()活動內容查閱文獻《我國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廣》觀看視頻《北民南遷與水稻生產技術的進步》搜集圖片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單柄壺觀察地圖東晉形勢圖A.南方農業(yè)的進步 B.南朝政權的更替C.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D.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學習資源包從農業(yè)、手工業(yè)和政權形勢等方面推送了江南的開發(fā)情況。故C項正確;南方農業(yè)的進步表述片面,排除A項;南朝政權的更替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項;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項。故選C項。15.魏晉南北朝時期,繼續(xù)繼承和發(fā)展著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出璀璨的藝術文明。其中繪畫中的人物畫線條優(yōu)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如圖《女史箴圖(摹本)》是流傳下來的代表作品。其作者是()
《女史箴圖》(摹本·局部)
A.顧愷之 B.王羲之 C.鐘繇 D.張衡【答案】A【解析】【詳解】東晉的顧愷之是最著名的畫家,他擅長的人物畫,線條優(yōu)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顧愷之一生的創(chuàng)作很多,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均為摹本,A項正確;王羲之、鐘繇是書法家,排除BC項;張衡是科學家,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4小題,16題10分,17題9分,18題9分,19題12分,共40分)1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成就斐然。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以“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主題編輯一份歷史手抄報,請你參與完成。欄目一【文物證史】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的銅牌司母戊鼎圖1圖2(1)指出上述兩幅圖片所示的文物分別屬于哪一朝代。欄目二【先賢智慧】①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②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③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2)上述主張屬于道家學派的是:____屬于儒家學派的是:____(填寫序號)。欄目三【科技之光】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主要科技成就①華佗和“麻沸散”②賈思勰的《齊民要術》③他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④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⑤蔡倫改進造紙術(3)依據下列主題,選擇上述史料進行歸類。(填寫序號)。醫(yī)學成就____農學成就____(4)上述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學家?⑤“蔡倫改進造紙術”有什么意義?【答案】(1)朝代:圖一:夏朝。圖二:商朝。(2)①.③②.①(3)①.①④②.②(4)科學家:祖沖之。意義:蔡倫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便利典籍的流傳,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杰出貢獻?!窘馕觥俊拘?詳解】朝代:圖一:結合所學知識,二里頭遺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遺址,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圖二:結合所學知識,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重達832.84干克,司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了商代后期的青銅鑄造業(yè)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fā)達的商代青銅文化。【小問2詳解】學派:根據材料“為政以德”可知,①是孔子的觀點,孔子在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根據材料“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可知,②是墨子的觀點,主張兼愛、非攻;根據材料“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可知,③是老子的觀點,老子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世間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如難和易、長和短、前和后,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所以道家:③;儒家:①?!拘?詳解】歸類: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華佗是東漢末年的名醫(yī),被尊稱為“神醫(yī)”,他擅長外科手術,曾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①是醫(yī)學成就;結合所學知識,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是北魏賈思勰編寫的《齊民要術》,②是農學成就;南朝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比歐洲人早了約一千年,③是數學成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張仲景收集了許多民間藥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的基礎,④是醫(yī)學成就;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便利典籍的流傳,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杰出貢獻,⑤是科技成就。所以醫(yī)學成就:①④;農學成就:②?!拘?詳解】科學家:結合所學知識,南朝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比歐洲人早了約一千年。意義:結合所學知識,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便利典籍的流傳,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杰出貢獻。17.漢朝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政局穩(wěn)定,采取了不同的治國之策。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高祖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xiāng)務農,并將那些因戰(zhàn)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yè)勞動力?!幾越y(tǒng)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材料一中漢高祖采取的這些措施統(tǒng)稱為什么政策?采取這一政策有何目的?材料二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領域措施結果政治為解決諸侯國的問題,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實施“①”;同時,大力加強監(jiān)察制度漢武帝在政治、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tǒng)局面,使西漢王朝出現強盛的局面。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②立為正統(tǒng)思想經濟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③;鹽鐵官營等軍事派衛(wèi)青、④北擊匈奴(2)結合所學知識,將表格補充完整。(3)用一句話評價漢武帝材料三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罰;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幾越y(tǒng)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4)材料三中的“他”是誰?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統(tǒng)治后期出現的盛世局面被稱作什么?【答案】17.政策:休養(yǎng)生息政策。目的:為了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18.內容:①推恩令;②儒家學說;③五銖錢;④霍去病。19.評價:漢武帝是我國封建社會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20.皇帝:光武帝;局面:“光武中興”?!窘馕觥俊拘?詳解】政策:根據材料“讓士兵還鄉(xiāng)務農,并將那些因戰(zhàn)亂、饑荒而成為奴隸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yè)勞動力”及所學可知,漢高祖采取了休養(yǎng)生息政策。目的:結合所學可知,實施休養(yǎng)生息政策是為了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拘?詳解】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治上,為解決諸侯國的問題,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實施“推恩令”;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tǒng)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tǒng)政權的精神支柱;經濟上,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專賣;軍事上,漢武帝派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所以①推恩令;②儒家學說;③五銖錢;④霍去病?!拘?詳解】評價:結合所學知識,漢武帝維護大一統(tǒng)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所以漢武帝是我國封建社會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拘?詳解】皇帝:材料三中的“他”是光武帝。光武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罰;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局面:結合所學知識,到光武帝統(tǒng)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光武中興”。18.識讀歷史圖片、歷史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某學校七年級同學搜集了以下歷史圖片和歷史地圖并進行了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完成。探究一【梳理線索】(1)圖一中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誰?他出使西域兩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0余年,仍堅持完成使命,他的精神對我們有何啟示?圖一、圖二所反映的史實之間有什么關系?探究二【分析規(guī)律】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qū)實現了統(tǒng)一、這種局部統(tǒng)一較之東漢末年眾多軍閥割據混戰(zhàn)的狀況前進了一步,整頓政治,增強國力,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交融。——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2)觀察《三國鼎立形勢圖》,指出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的事件是什么?根據上述文字材料,談談為什么說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探究三【解析文物】圖三戴枷奴隸陶俑(1937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的陶俑。從其造型推斷,這一時期奴隸處境悲慘)圖四龍門石窟飛天(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龍門石窟中,飛天的服飾、舞具都有中原漢風)(3)根據圖三戴枷奴隸陶俑的出土地判斷,這件陶俑最有可能制作于哪一朝代?觀察圖四回答,北魏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寫出北魏時期促進圖四現象的改革名稱。【答案】(1)張騫;張騫始終不渝不忘自己的使命,用頑強的意志堅持完成使命、意志堅決的可貴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qū)實現了統(tǒng)一;各國都重視發(fā)展生產,增強國力;魏、蜀、吳三國還重視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系。(3)商朝;鮮卑族。孝文帝改革【解析】【小問1詳解】人物:根據圖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人物是張騫;為了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漢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開通奠定基礎。精神品質啟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樹立堅定的信念,敢于探索。聯系:圖一張騫出使西域與圖二絲綢之路的開辟所反映的史實之間的關系是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拘?詳解】根據《三國鼎立形勢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的事件是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是公元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的戰(zhàn)爭,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進步:根據所學,可從統(tǒng)一趨勢、民族交融等角度概括,可得出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qū)實現了統(tǒng)一、也為后來的全國統(tǒng)一準備了條件,整頓政治,促進了局部地區(qū)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魏、蜀,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交融,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的表現為三國鼎立時期,魏、蜀,也為后來的全國統(tǒng)一準備了條件,整頓政治,促進了局部地區(qū)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魏、蜀,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交融?!拘?詳解】直供:根據圖三戴枷奴隸陶俑的出土地河南安陽殷墟判斷可知,這件陶俑最有可能制作于商朝;民族:根據所學可得出是鮮卑族建立的。觀察圖四可知;根據“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龍門石窟中、舞具都有中原漢風”可知;北魏時期促進這一現象的改革名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19.某班同學以“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歷程”為主題開展項目學習,下面是各小組的學習任務,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釋讀史料——了解制度創(chuàng)新】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翊蟮兰入[,天下為家,……是謂小康?!抖Y記·禮運篇》(1)材料一中的“選賢與能”與“天下為家”分別指的是哪兩種制度?材料二它通過血緣關系,把政權與族權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對于維護以周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控制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廣大地區(qū)是一種有效的統(tǒng)治方式。
(2)材料二圖文信息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任務二【分析表格——認識社會變革】材料三商鞅變法概況①合并鄉(xiāng)村城鎮(zhèn)為縣,全國統(tǒng)一劃分為41縣,縣設置令和丞,由國君任免②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④廢除井田制⑤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要求廢除舊貴族的特權,掌握國家政權(3)材料三中屬于商鞅變法背景的是:____屬于“廢除了舊的經濟制度”的措施是:____(填寫序號)。任務三【論證觀點——感受秦的大一統(tǒng)】在地方建立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車輛和道路寬窄(4)請你從上述史實中,任選兩項,論證“秦朝通過一系列措施維護和鞏固了統(tǒng)一”。(要求:運用史實,論證觀點,條理清楚)【答案】(1)禪讓制、世襲制(2)分封制。(3)①.③⑤②.④(4)選擇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貨幣:秦始皇為消除文字上的差異,命丞相李斯等人統(tǒng)一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級課程設計方法
- 隧道鉆爆課程設計
- 給水水質課程設計
-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
- 雨水 污水管網課程設計
- 槽型板沖壓磨具課程設計
- 音樂類app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與生活
- 車速檢測系統(tǒng)課程設計
- 速記英語單詞課程設計
- 2025年湖北武漢工程大學招聘6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數 學】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能力提升卷
- GB/T 26846-2024電動自行車用電動機和控制器的引出線及接插件
-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妊娠咳嗽的臨床特征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6講 阻燃纖維及織物
- 2024年金融理財-擔保公司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電工維修培訓資料 維修電工技術學習 維修電工常識 電工培訓ppt課件
- 撲克牌24點練習題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