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_第1頁
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_第2頁
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_第3頁
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_第4頁
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病例討論靜脈內平滑肌瘤病例摘要患者張某,女,42歲,因“查體發(fā)現(xiàn)盆腔包塊1年”入院。婦科查體:外陰發(fā)育正常,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子宮前位,增大如孕4個月大小,活動好,質硬,無壓痛,雙附件區(qū)未捫及異常。(2016.05.23)婦科彩超:多發(fā)性子宮肌瘤,較大者大小約7.7×5.9cm。(平度市舊店鎮(zhèn));(2016.06.21)TCT:未見上皮內瘤變及癌變。(青醫(yī))。初步診斷:子宮肌瘤第2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入院后復查婦科彩超:子宮前位,明顯增大,形態(tài)欠規(guī)則,肌層回聲不均,后壁肌層可見數(shù)個略低回聲光團,較大者大小約為7.9×7.5cm,邊界清晰,內膜受壓,厚約0.6cm。宮內見節(jié)育器回聲,位置受推壓。雙側附件區(qū)未見明顯異?;芈暋5?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于2016年7月19日擬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術中見:子宮不規(guī)則增大如孕4+月大小,質軟,雙側附件未見明顯異常,右側附件區(qū)下方見肌瘤沿子宮血管呈分葉樣分布,打開后腹膜,暴露右側髂血管,見右側髂內靜脈遠端及右側子宮靜脈上下支均見直徑2cm肌瘤充盈,髂總靜脈未見瘤栓。第4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第5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考慮為子宮靜脈平滑肌瘤病。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建議改行子宮全切術+雙側附件切除術+肢體瘤栓靜脈切除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術后切開切除子宮靜脈見血管內細小條狀腫瘤組織。第6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術后病理診斷為子宮多發(fā)性平滑肌瘤及脈管內平滑肌瘤病。4倍10×10倍第7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經(jīng)過術后行胸部+上腹部+下腹部+盆腔強化CT,未發(fā)現(xiàn)異常影像。第8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因第11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理特點第12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xiàn)患病人群主要為絕經(jīng)前女性,年齡可從21到80歲;疾病早期臨床表現(xiàn)不特異或者無癥狀,90%患者有盆腔包塊相關癥狀,如月經(jīng)過多,盆腔痛或者盆腔壓迫感;當同時累及大血管和心臟時,往往僅表現(xiàn)出心臟癥狀。如右心衰,間歇性暈厥,呼吸困難,胸悶,氣短,下肢水腫,腹脹等。第13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1:術前診斷?子宮靜脈內平滑肌瘤于術前難以做出正確診斷,特別當病變局限于子宮時,超聲難以診斷。IVL為原發(fā)于子宮肌壁間靜脈內的平滑肌瘤,超聲表現(xiàn)為子宮肌壁間多發(fā)小的中低回聲結節(jié),回聲為“瀑布樣”,并在部分區(qū)域旱卷曲狀延伸表現(xiàn),其彩色血流供應呈條索狀分布。當IVL浸潤子宮旁血管內時,其超聲表現(xiàn)為盆腔子宮旁組織不規(guī)則形混合回聲結構,與子宮分界不清,大小不等,血供較豐富。但這需要超聲醫(yī)生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當IVL累及下腔靜脈和心臟時,超聲診斷較容易,必要時還可輔助CT及MRI影像學檢查。大多數(shù)病例于術中或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第14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2:怎樣提高診斷率?子宮肌瘤剔除或子宮全切術中應仔細探查宮旁組織,尤其是子宮周圍的靜脈內、闊韌帶,發(fā)現(xiàn)異常增粗的靜脈及條索樣內容物,應警惕靜脈內平滑肌瘤病。曾有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史的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心功能衰竭、下肢水腫、暈厥等癥狀,否認既往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史,要高度警惕靜脈內平滑肌瘤病,需及時行血管、心臟超聲、CT及MRI輔助檢查,有助于發(fā)現(xiàn)位于下腔靜脈、心臟內的病灶。第15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3:手術方式的選擇?主要的治療是手術切除病變,其預后取決于手術是否徹底。目前,已有研究證明IVL是激素依賴性腫瘤,卵巢的存在可增加其復發(fā)機會。所以,對于已生育患者,即使病變未超出子宮者,亦應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對于病變超出子宮外,達宮旁闊韌帶、髂靜脈者,需行手術取出瘤栓。年輕或要求保留卵巢者,可保留病變較輕一側卵巢,但需盡量抽出肉眼可見瘤栓組織。應先結扎瘤栓末端處的血管,以防術中瘤栓遷移和轉移。對于無法手術切凈的患者,建議行腫瘤向心端血管結扎,防止瘤栓進入下腔靜脈。第16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3:手術方式的選擇?也有研究報道,由于患者年輕、強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僅行肌瘤剔除術,術后應用GnRHα藥物預防復發(fā),以期控制2年后妊娠,在治療過程中隨訪至今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跡象。病變超出子宮者,尤其病變已達下腔靜脈甚至右心者,手術難度及風險極大,術中極有可能因大出血、瘤栓脫落栓塞等不確定因素導致患者死亡,需與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風險并請多科室協(xié)助手術。第17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4:術后補充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靜脈內平滑肌瘤病組織中有雌激素受體存在,認為該病的發(fā)生和復發(fā)與雌激素有關。由于雌激素在腫瘤生長中起著重要作用,為減少術后復發(fā),對切除子宮及雙附件的患者,術后不主張使用雌激素補充治療。第18頁,共20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思考5:術后隨訪?子宮靜脈內平滑肌瘤病復發(fā)的常見原因為腫瘤殘留,切除腫物不徹底。來源于微小的靜脈及保留的卵巢內腫瘤,腫瘤細胞沿血管內游走,復發(fā)時間為術后6個月~26年,故需終身隨診。術后每3~6個月檢查1次,做婦檢及彩超檢查,定期行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彩超檢查,了解有無腫物延伸至下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