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439-2023 灰鑄鐵件 標準_第1頁
GB/T 9439-2023 灰鑄鐵件 標準_第2頁
GB/T 9439-2023 灰鑄鐵件 標準_第3頁
GB/T 9439-2023 灰鑄鐵件 標準_第4頁
GB/T 9439-2023 灰鑄鐵件 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I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shù)語和定義 14灰鑄鐵牌號 25生產(chǎn)方法和化學成分 46技術(shù)要求 57試樣制備 68試驗方法 99檢驗規(guī)則 附錄A(資料性)灰鑄鐵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 附錄B(資料性)灰鑄鐵硬度和抗拉強度之間的關(guān)系 附錄C(資料性)灰鑄鐵件的本體抗拉強度、硬度和截面厚度的關(guān)系 附錄D(資料性)GB/T9439的灰鑄鐵牌號與其他標準的灰鑄鐵牌號對照表 21參考文獻 1b)增加了第4章表1中的并排試棒,并更改了單鑄和并排試棒的抗拉強度值(見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圖1中單鑄試棒的尺寸規(guī)格(見圖1);d)增加了并排試棒的取樣要求(見7.3.4);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gòu)不承擔識——1967年首次發(fā)布為GB/T976—1967;1本文件適用于砂型或?qū)嵝耘c砂型相當?shù)蔫T型中鑄造的普通灰鑄鐵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GB/T223.3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鉬酸重量法測定磷量GB/T223.4鋼鐵及合金錳含量的測定電位滴定或可視滴定法GB/T223.60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硅含量GB/T223.72鋼鐵及合金硫含量的測定重量法GB/T223.86鋼鐵及合金總碳含量的測定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GB/T228.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231.1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5611鑄造術(shù)語GB/T5677鑄件射線照相檢測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第1部分:鑄GB/T6414鑄件尺寸公差、幾何公差與機械加工余量GB/T9443鑄鋼鑄鐵件滲透檢測GB/T9444鑄鋼鑄鐵件磁粉檢測GB/T11351鑄件重量公差GB/T20123鋼鐵總碳硫含量的測定高頻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常規(guī)方法)GB/T24234鑄鐵多元素含量的測定火花放電原子發(fā)射光譜法(常規(guī)法)24.2灰鑄鐵材料的牌號是依據(jù)直徑p30mm的單鑄試棒加工成的拉伸試樣所測得的最小抗拉強度表1。4.3灰鑄鐵的材料牌號是按主要壁厚為40mm<t≤80mm的鑄件上測得的最大布氏硬度值的大材料牌號鑄件主要壁厚t附鑄試塊>≤≥≤≥5 55 555一3附鑄試塊>≤≥≤≥5 對于單鑄試棒和并排試棒,最小抗拉強度值為強制性經(jīng)供需雙方同意,代表鑄件主要壁厚處的附鑄試塊的抗拉強度值,也可作為強制性值,當鑄件的主要壁厚超過300mm時,試棒的類型和尺寸以及最小抗拉強度值,應由供需雙方商定。若規(guī)定了試棒的類型,應在牌號后加上“/”號,并在其后加上字母來表示試棒的類型:——/S代表單鑄試棒或并排試棒;——/A代表附鑄試塊;以抗拉強度作為驗收指標時,應在訂貨協(xié)議中規(guī)定試樣類型。如果訂貨協(xié)議中沒有規(guī)定,則由供方自行決定,HT100是適用于要求高減震性和高熱導率的材料。4>≤55554555值波動范圍注1:黑體數(shù)字表示對應該硬度等級的鑄件主要壁厚處的最小和最大56.1.1.1拉伸試樣的抗拉強度值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單鑄試棒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見附錄A?!倔w試樣的最小抗拉強度值或允許范圍值。6.1.2.2鑄件本體的抗拉強度、布氏硬度和壁6.1.3.1按硬度分類的灰鑄鐵,主要適用于以切削加工性能或耐磨性能為主要評價指標的灰鑄鐵件?;诣F鑄件的硬度值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規(guī)定。也可在試樣上檢測硬度。圖C.2給出了形狀簡單鑄件的平均6.2.1灰鑄鐵件的石墨形態(tài)以A型石墨為主,A型石墨大于90%。基體組織中碳化物和磷共晶總量應小于1%。66.6.2鑄件加工面上允許存在加工余量范圍內(nèi)的表面缺陷。7.2.2當鑄件的質(zhì)量超過1000kg且主要壁厚超過50mm時,應優(yōu)先采用附鑄試塊。試棒的尺寸和7.3.1.1單鑄試棒和并排試棒的尺寸如圖1所示,試棒尺寸應與鑄件的主要壁厚相對應。也可用圖17IⅡⅢLHA拉伸試棒優(yōu)先選用直徑(d)圖1單鑄試棒或并排試棒及尺寸代表鑄件材料的試樣的取樣頻次應與供方的質(zhì)量控制要求一致,或由供需雙方商定。7.3.3.1單鑄試棒按圖1制取,試棒應立鑄。試棒和鑄件應用同一批鐵液澆注,并在本批次鐵液澆注后期澆注試棒。7.3.3.2單鑄試棒應與其所代表的鑄件在具有相近的導熱性的鑄型中立澆。同一鑄型中可同時澆注三根及三根以上的試棒,試棒間的最少吃砂量應大于40mm。7.3.3.3單鑄試棒的開箱落砂溫度應低于500℃。經(jīng)供需雙方協(xié)商同意,鑄件在高于500℃時落砂,則87.3.3.4如果鑄件需要熱處理,則試棒應和所代表的鑄件同爐處理;鑄件進行消除應力的時效處理7.3.3.5試棒的長度L根據(jù)試棒和夾持裝置的長度確定,如圖1所示。試棒的長度L取決于A型或B型試棒(見8.1.3)及夾持段的長度。用單鑄試棒加工的試樣尺寸見表3。7.3.5.2附鑄試塊塊形狀及尺寸如圖2或圖3所示。附鑄試塊長度L應根據(jù)試塊長度和夾緊端的長度7.3.5.3圖2和圖3中給出了兩組尺寸,括號中給出了較大的試塊尺寸。小尺寸的附鑄試塊適用于壁厚小于100mm的鑄件,大尺寸的附鑄試塊用于壁厚不小于100mm的鑄件。7.3.5.4附鑄試塊的類型、尺寸和附鑄位置應由供需雙方商定或由供方自行決定試塊的類型和附鑄7.4.1可在附鑄在鑄件某位置的硬度試塊上測試硬度,硬度試塊的形狀和尺寸如圖4所示。硬度試塊9圖2附鑄試塊——I型圖4布氏硬度試塊8試驗方法8.1拉伸試驗8.1.1拉伸試驗按GB/T228.1的規(guī)定執(zhí)行。8.1.2拉伸試樣的類型有A型和B型兩種,拉伸試樣的型式應符合圖5或圖6所示。8.1.3拉伸試樣尺寸見表3。試樣的兩端可加工成螺紋狀或圓柱狀,以適應夾持裝置的需要。圖5A型試樣表3A型和B型試樣的尺寸紋類型螺紋最小圓柱狀夾持圓柱狀夾持端直徑d:度L。8L,>L,,適合于夾持裝置。8.2.1硬度測定方法按GB/T231.1的規(guī)定執(zhí)行,優(yōu)先采用試驗力-球直徑平方比為30或10的硬度8.3.1鑄件常規(guī)化學成分分析方法按GB/T223.3、GB/T223.4、GB/T223.60、GB/T223.72、a)鑄件表面缺陷,以目視方式、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的方式進行檢測,也可采用輔助性的檢測a)同一模具生產(chǎn)的同一爐鐵液澆注的鑄件構(gòu)成一個取樣批次。b)由同一包鐵液澆注的鑄件構(gòu)成一個取樣批次。c)總質(zhì)量為2000kg的鑄件為一個取樣批次。d)如果單件質(zhì)量大于2000kg時,可單獨成為一個取樣批次。e)當連續(xù)不斷地熔化大量鐵液時,每一個取樣批次的最大質(zhì)量不得超過2h內(nèi)所澆注的鑄件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試驗結(jié)果不符合要求時,應重新試驗,用得到的結(jié)果取代有缺陷試樣的需方?jīng)]有特殊規(guī)定時,同一批次的拉伸試樣和未做試驗的試棒應自填寫試驗報告之日起保存三個(資料性)灰鑄鐵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A.1灰鑄鐵的力學性能灰鑄鐵的力學性能見表A.1。表A.1φ30mm單鑄試樣力學性能0.1%屈服強度Rgo?0.1%抗壓屈服強度泊松比v彎曲疲勞強度反拉-壓應力疲勞極限A.2灰鑄鐵的物理性能灰鑄鐵的物理性能見表A.2。比熱容c20℃~200℃比熱容20℃~600℃-100℃~-20℃20℃~200℃20℃~400℃電阻率pB=1T時的磁滯損耗(資料性)灰鑄鐵硬度和抗拉強度之間的關(guān)系B.1通則灰鑄鐵硬度和抗拉強度、彈性模量和剛度模量,相互之間存在聯(lián)系。在多數(shù)情況下,其中一個性能值的增加會導致其他性能值的增加。不同牌號灰鑄鐵具有不同的相對硬度(HR)或抗拉強度和硬度比(T/H)。本附錄簡要介紹了灰鑄鐵的相對硬度以及抗拉強度和硬度比(T/H)。B.2相對硬度布氏硬度(HBW)與抗拉強度R。之間的經(jīng)驗關(guān)系式如下:HR——相對硬度;R——抗拉強度,單位為MPa;相對硬度變化范圍為0.8~1.2(見圖B.1)。相對硬度主要受原材料、熔化工藝、冶金方法的影響。對鑄造企業(yè)而言,這些影響因素幾乎可以保持常數(shù),因此可以測定出硬度及與其抗拉強度的對應關(guān)系。圖B.1灰鑄鐵相對硬度與硬度、抗拉強度之間的關(guān)系B.3抗拉強度和硬度比共晶石墨含量與抗拉強度和硬度比(T/H)的關(guān)系見圖B.2,抗拉強度和硬度比(T/H)在0.8~1.4波動。在共晶成分以上,CE增加,T/H減少,但幅度很小。圖B.2中,T/H是常量,表示石墨對力學性能的影響。石墨形態(tài)和基體組織對灰鑄鐵的力學性能有顯著影響。例如對鑄件整體而言,抗拉強度和硬度之比接近常數(shù)。彈性模量和減震能力主要隨石墨變化,也完全和常量T/H線的變化一致。這些線是共晶石墨與碳當量CE的常量線,這些最重要的鑄造參數(shù)用于鑄造生產(chǎn)控制和力學性能的控制。圖B.2灰鑄鐵抗拉強度和硬度比關(guān)系(T/H)表C.1和圖C.1提供了關(guān)于灰鑄鐵件的最小抗拉強度與主要壁厚之間預期關(guān)系的一般附加信息。圖表說明了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