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西省2023屆高三下學期驗收考試二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20世紀是我國學術發(fā)展成果豐碩的時期,沈從文先生深耕物質文化史研究領域,對中國古代的服飾、絲綢、染織、瓷器、家具等物質文化史專題都有所建樹,《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注重尋找文物背后的文化與史實,揭示服飾和穿著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蘊含的社會歷史信息,進而探尋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沈從文首先在博物館開展了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就算是在北京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卻沒有增暖設備的艱苦條件下,沈從文硬是“轉了十年”。其間他研究過的絲綢、銅器、玉器、瓷器、繪畫等諸類文物數不勝數,由此大體掌握了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隨后,他又在不同類別文物研究過程中,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觀察、總結、提煉。沈從文在研究商代服飾時,發(fā)現安陽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輯錄了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著體型的商代人形”,“這些人形,不僅反映商王朝不同階層,可能還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當時與商王朝對立各部族”。他注意到,在殷商時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對象有兩個,即西南的戎羌和東南的淮夷。至于荊蠻成為征伐對象,時間似較后。這些在玉、石、銅上的人物形狀,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個敵對而又強有力的西羌和東夷人形象。特別是銅器上的卷發(fā)人形,必有寓意,不會是偶然出現的”。他通過對稍早時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裝的研究,不僅搞清楚了當時服飾的階層信息,同時也加深了對商代社會歷史環(huán)境狀況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還令之前的推斷更加真實可信,可謂以小見大。古代社會中治史者世代延續(xù),史籍文獻內容雖然比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從當時歷史環(huán)境角度對服飾名物進行記述,其記載帶有一定的簡單性和片面性。面對這類問題,沈從文堅持細致研究,去偽存真,得出結論。譬如,唐代婦女中十分流行的披帛,在多種文獻和壁畫等資料中都有記錄和體現,但不同記載中披帛出現的時期出入較大。他通過對多種文獻、文物進行對比研究,認為一些古人在“談日用器物歷史起源”時,“多喜附會”,“用矜博聞,而總是虛實參半”。他認為,對于一些空泛的文獻記載不能照章全信,而需在研究鑒別后選擇利用,繼而認為唐式披帛的應用雖早見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但在普通生活中應用,實起于隋代,而下至五代,宋初猶有發(fā)現”。回顧沈從文的學術成就,其中一個不應忽略的問題是他秉持的正確史學觀。他曾指出:“我們的研究,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并注意它的全面性和整體性。明白生產工具在變,生產關系在變,生產方式也在變,一切生產品質式樣在變,隨同這種種形式的社會也在變。”正是由于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沈從文的服飾史研究并非止步于對服飾本身時代、結構、色彩等進行介紹說明,而是在對服飾形式本身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更為廣泛的問題和范圍做了深入探索。(摘編自趙連賞《沈從文的史學觀與研究方法略論》,《光明日報》2022年12月12日,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沈從文深耕于物質文化史領域,對服飾、瓷器、家具、繪畫等各類文物均有收藏、研究,且都有所建樹。B.《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沈從文研究物質文化史的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它沒有止步于對服飾本身的介紹說明。C.沈從文關注安陽殷墟墓不同體型、不同質地衣著的商代人形,并推斷其中可能有敵對的西羌和東夷人形象。D.沈從文認為,唐式披帛在普通生活中的應用最早見于北朝,歷經隋唐和五代,到宋代仍廣為流行。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一、二段總述沈從文物質文化史研究的領域、業(yè)績、思想、方法等,并給予了高度評價。B.文章第三段列舉沈從文研究商代出土人形雕像的例證,據此展示了他“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C.文章第四段以唐代披帛為例,通過對比論證,指出了沈從文的學術觀和學術研究對前人的超越。D.文章第五段卒章顯志,收束全篇,強調了正確歷史觀是沈從文文物研究的前提和關鍵要素。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實事求是的文物研究,應首先掌握不同類別文物的基本特征和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從中把握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B.不僅見物而且見人,善于發(fā)現文物背后的社會歷史信息,需要研究者見微知著的敏銳眼光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C.中國古代研究者記述文物情況時喜歡夸飾附會,致使很多記載簡單片面、虛實參半,失去了應有的文獻價值。D.對于嚴肅的歷史文化研究者來說,史德、史識、史料缺一不可:沈從文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為此提供了有力例證。(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中國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時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xù)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時,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高溫是一種較常見的氣象災害,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國民經濟都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干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摘編自《什么是高溫熱浪》)歷次高溫天氣數據(來源:中國天氣網)高溫時段持續(xù)時間(天)35℃以上范圍38℃以上范圍40℃以上范圍單站最高氣溫(℃)(萬平方公里)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43337.6163.240.3浙江麗水43.2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62423.0212.477.6浙江新昌44.1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50545.8328.799.3陜西旬陽44.7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30502.1206.973.5河北靈壽44.2材料二:二十一世紀以來,北半球夏季高溫熱浪事件日趨頻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生,氣候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加劇,被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fā)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tǒng)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還威脅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國家氣候中心相關專家表示,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fā)的氣候大背景,大氣環(huán)流異常則是全球多地高溫熱浪頻發(fā)的直接原因。今年6月以來,在北半球副熱帶地區(qū)上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由此形成大范圍的環(huán)球暖高壓帶。在暖高壓帶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有利于地面增溫,加之在大范圍高壓帶的作用下,空氣較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陽輻射更容易到達地面,導致高溫頻發(fā),且強度較強,進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現持續(xù)高溫熱浪事件。(摘編自《中國氣象局:北半球夏季熱浪事件趨多,全球變暖是根本原因》,環(huán)球網2022年7月14日)材料三:長時間、高強度的高溫天氣,對電力供應、生產生活用水、車輛出行、農業(yè)生產均會造成不利影響。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影響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長,對經濟林果有不利影響,需及時采取管理措施。高溫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專家建議,各相關部門需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做好電力供應和水資源調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區(qū)火災,需加強防御工作。當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時,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午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高溫條件下作業(yè)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yè)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當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時,應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yè)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xù)工作時間;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fā)的火災。當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時,應盡可能停止戶外露天作業(yè);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護措施,要特別注意防火安全。(摘編自中國氣象網,2022年7月8日)4.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中國氣象學上,“桑拿天”氣溫在35℃以上,不僅氣溫高,而且濕度大,是最常見的一種高溫天氣。B.近二十年,中國發(fā)生過多次高溫事件,2017年高溫天氣覆蓋國土面積達545.8萬平方公里,單站溫度最高。C.2022年高溫天氣發(fā)生和結束較早,影響范圍和單站最高氣溫不及2017年,但均超過了2003年和2013年。D.從上表可見,歷史同期地處我國西部的陜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發(fā)生高溫天氣差異不大,都是酷熱難當。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溫室效應不斷積累,是影響氣候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B.由于氣候變暖導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給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失衡,對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也帶來了威脅。C.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以來北半球部分地區(qū)形成大范圍環(huán)球暖高壓帶,氣流下沉,空氣干燥,導致高溫頻發(fā)。D.持續(xù)高溫不僅導致水電供應緊張,也加劇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還容易引發(fā)火災,給環(huán)境帶來破壞。6.面對高溫天氣這樣的氣象災害,人們該如何科學應對?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兩個人的兵站石鐘山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落雪,讓兵站又一次與世隔絕了。打點好行裝的戰(zhàn)士常小兵,只能望雪興嘆了。背包以及隨身的一切家當,昨天晚上已經收拾停當。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車來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別工作了5年的兵站。他們是青藏線沿途中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窩在半山腰的一塊平地上,只有兩個士兵的編制,歸山腳下的大站管理。他們離大站還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個青藏線,沿途大小兵站不計其數,保障著后方的人員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進高原。常小兵把自己的兵站比喻成一個螺絲釘,雖然小,但不可缺少。每當迎接一批人到來,他們是興奮的、喜悅的,像招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這時,兵站里才有了煙火氣。每來一撥人,足以讓兩個士兵高興上好幾天。他們的話題自然離不開這些人,當然都是軍人和探親的家屬。那些軍人的妻子或女朋友,穿著鮮亮,說話動聽。她們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走了,去奔赴她們愛人工作的地方。兩人的兵站,絕大部分時間里是冷清的,大批車隊不會在他們這歇腳駐足。他們早就計算好了行程和時間,路過他們兩人兵站時,并不停留。兩個人跑到路邊,向車隊的戰(zhàn)友們揮手致意。車隊發(fā)現兩個人,會鳴笛打招呼。偶爾的,也會有戰(zhàn)友搖下車窗,扔給他們一袋方便面或者一兩個水果,擺擺手,笑著走了。他們聽著車隊遠去的隆隆聲響,心里也跟著熱鬧過了。這是道路開封后的日常景象。一到秋天,突然一場雪之后,氣溫驟降,再連續(xù)下幾場雪,路便封了。他們兵站便成了一座孤島,與世隔絕。他們要挨過漫長的冬季,盼望著路上的雪和山上的雪一點點融化,直到再次熱鬧起來。常小兵在兵站工作5年了,5個春夏秋冬,他都是這么過來的。他習慣了這里的一切??山衲瓴灰粯恿?,他到了要離開的時候。3天前,他就接到了今年退伍的通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常小兵已經司空見慣了。接到退伍通知那天,他的心境就不一樣了。有不舍、留戀,也有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參軍滿兩年第一次探親的時候,常小兵和王娟訂了婚。王娟是他同學,從初中到高中。后來,王娟考入護士學校,在老家鎮(zhèn)醫(yī)院當了一名護士。兩人上學時就心生朦朧,他參軍后,就一直通信。在公路解封期,十天半月,大站的人上山送補給時,都會給他帶來好幾封王娟的信,通信頻率幾乎是隔天一封。大站來人時,他也會把寫給王娟的厚厚一疊信,塞給送給養(yǎng)的人,讓他們帶到山下寄走。兩人都知道,只要一到封凍期,他們就會有半年的時間接不到對方的信。大約在退伍前20天,常小兵就告訴王娟自己大概離隊的日期。王娟告訴他,自己要親自來接他下山,還要看一看他信中說的兵站,然后到大城市里逛一逛,準備他們春節(jié)結婚的用品。自從和王娟訂婚后,他思念戀人的心情與日俱增,隨著退伍的日子臨近,幾乎到了頂點。現在卻被這場突然而至的大雪瞬間澆滅了。大雪一落,山上路上一切都白雪皚皚,不僅路斷了,他們唯一通往大站的電話線也斷了。電話線中斷是常有的事,比如,一次塌方、一場大風,或者一場大雪,都會讓脆弱的電話線中斷。突然的落雪讓常小兵打消了正常退伍的念頭,他只能等待來年化雪的日子。這幾個月,他是怎么度過的,事后他自己都記不住了。每天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望山望雪,然后他就會拿出王娟的照片,看上一遍又一遍。王娟在他眼前陽光溫暖地笑著,笑容中透出對幸福的渴望。這是一張王娟新近寄來的照片,當時,他們已經定好了婚期。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跑到山路上去,雪先是硬的,后來慢慢變軟,最后又在他手里開始融化。不經意間,遠山近景的雪開始變薄、變淡,他的心也一點點敞亮起來。他經常會想,王娟現在在干什么,她要來接他下山,她來過了嗎?眼看冰雪就要消融了,想著念著,雪就真的一點點化了。一天清晨,他突然聽到了外面汽車的隆響。他以為是做夢,可轟鳴聲一點點地接近兩個人的兵站,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慌張地跑到外面。一輛越野車停在了兵站門前。先是后座一側車門打開,然后他看到一支拐杖探了出來,然后又看到一只腳,王娟拄著一支拐夢一樣地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呆怔地望著她,看見王娟眼角有兩行淚流了下來,嘴唇顫抖著。他叫了一聲:王娟。便撲過去。王娟不僅如期地來接他了,還在這里和他一起熬過了漫長的冬季。接王娟的車還沒有行駛到大站,雪便落了。車無法行駛,王娟被困在一個兵站里??旎┑臅r候,她偷偷地向大站步行而來。結果,王娟被凍暈在半路上。找到她時,她已經凍僵了,一條腿被凍傷。還沒等完全康復,王娟就第一時間出現在他的面前。她終于見到了心愛的愛人。兵站的車載著兩人,在小路上越駛越遠。兩人兵站,送行的新兵站在高處,淚眼模糊著再也看不見他們了。兩個人的兵站還在,又有了新故事。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兵站自然環(huán)境惡劣,時常因突然而至的落雪與世隔絕,成為孤島。小說以此為背景,交代戍邊戰(zhàn)士的生存環(huán)境,展開故事情節(jié)。B.兵站時常是冷清的,戍守的兩人會因探親的家屬和偶爾搖窗問候的戰(zhàn)友而興奮,這寫出了他們在兵站生活的孤寂失望之感。C.小說避開軍旅文學宏大敘事模式,故事展開過程中插入補敘,寫出了戍守青藏線普通士兵的平凡生活和情感世界,真實感人。D.作者運用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出當拄著拐杖的王娟突然出現時常小兵的激動喜悅之情,文字頗具感染力。8.小說的結尾“兩個人的兵站還在,又有了新故事?!币馓N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9.小說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十分出色。請結合文章,談談“雪”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越王勾踐與范蠡入臣于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曰:“孤承前王余德,守國于邊,幸蒙諸大夫之謀,遂保前王丘墓。今遭辱恥為天下笑,將孤之罪耶,諸大夫之責也?吾不知其咎,愿二三子論其意?!贝蠓蚍鐾唬骸昂窝灾梢??昔湯系于夏臺,伊尹不離其側;文王囚于石室,太公不棄其國。興衰在天,存亡系于人?!痹酵踉唬骸拔魣蛉嗡?、禹而天下治,雖有洪水之害,不為人災。變異不及于民,豈況于人君乎?”大夫苦成曰:“不如君王之言。天有歷數,德有薄厚。德有廣狹,氣有高下。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求伸而已。大王不覽于斯,而懷喜怒?!痹酵踉蝗稳苏卟蝗枭碜杂谜呶F鋰蠓蚪郧皥D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今寡人身為傭隸,往而不返,客死敵國。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人之意?寡人將去入吳,以國累諸大夫,愿各自述,吾將屬焉。”大夫種曰:“夫內修封疆之役,外修耕戰(zhàn)之備,荒無遺土,百姓親附:臣之事也?!贝蠓蚩喑稍唬骸鞍l(fā)君之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分:臣之事也。”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結和諸侯;通命達旨,賂往遺來。臣之事也?!贝蠓蚋奕缭唬骸靶薜滦谢荩瑩嵛堪傩?;吊死存疾,救活民命:臣之事也?!痹酵踉唬骸肮码m入于北國,為吳窮虜,有諸大夫懷德抱術,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群臣垂泣,莫不咸哀。遂登船徑去,終不返顧。(節(jié)選自《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B.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C.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D.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何言之鄙也”與“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兩句中的“鄙”的含義相同。B.“吾將屬焉”與“舉酒屬客”(《赤壁賦》)兩句中的“屬”的含義不同。C.“賂往遺來”與“因厚賂單于”(《蘇武傳》)兩句中的“賂”的含義相同。D.“吊死存疾”與“枉用相存”(《短歌行》)兩句中的“存”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越王勾踐和范蠡要到吳國去做臣仆,大臣們都送到浙江邊上,面對江水祭祀路神,為越王餞行,軍隊在固陵列陣送行,現場氣氛悲壯慷慨。B.越王勾踐認為自己承先王遺留的德業(yè),盡心盡力在邊疆守衛(wèi)國家,卻遭受入臣于吳的恥辱,被天下人取笑,認定這不是自己而是諸大夫的過錯。C.越王勾踐認為入臣于吳的恥辱不應該降臨在君主頭上,大夫苦成不贊成越王的說法,勸越王坦然面對現實,越王卻抱怨諸位大夫的話不合已意。D.諸大夫從戰(zhàn)備、外交、忠君和保民等方面分別闡述了治理越國的方略,君臣同心,越王勾踐堅定了重振越國的決心,決然登船而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求伸而已。(2)發(fā)君之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14~15題。春興唐·武元衡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清·黃景仁夜來風雨夢難成,是處溪頭聽賣餳①。怪底②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紓渥ⅰ舰儋u餳:指春日艷陽天小販吹簫賣糖。②怪底:怪不得。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武詩的“殘花落盡見流鶯”和黃詩的“是處溪頭聽賣餳”都運用了視聽結合的藝術方法。B.兩首詩描繪的春花零落景象都是暮春之景,意在表達作者對春天即將逝去的惋惜之情。C.武詩中“吹”“逐”寫出了春風的多情;黃詩的“怪底”細膩逼真地呈現了人物的心態(tài)。D.武詩尾句夢回洛城,以景結情,余韻無窮;黃詩首句風雨驚夢,引領全篇,渲染氛圍。15.同樣是春夢,武詩是“夢成”,而黃詩是“夢難成”。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其原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莊子《逍遙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船和水的關系來闡明世間萬事萬物總會有所憑借的道理。(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琵琶在大小琴弦上產生的聽覺效果。(3)《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述齊威王下令后,群臣紛紛進諫的大好局面。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江西山水則往往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你可能沒有去過江西,卻早已神游過。這一場場精神旅行的向導,便是那些傳誦千古、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它們或來自中學語文課本,或藏身在大眾媒體①的引用中。有些名篇是帶著明顯的江西地名烙印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王勃的《滕王閣序》。但還有更多的古詩詞,只有當你走入它們的深處,才會從它們的②看到“江西”身影。比如,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是屬于上饒的;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中的惶恐灘則是贛江上的一處險灘;而所有學子都③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最早出處,竟是唐代詩人王貞在江西白鹿洞書院求學時寫下的勤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江西,人文深厚,這里或許沒有著名的“浙東唐詩之路”,也沒有邊塞詩中強烈的地域色彩;然而,青山綠水、白云輕霧間,自有別樣風流。走進江西,那些名山大川,亭臺樓閣,因種種因緣際會,或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成為那個時代的“網紅”風景,吸引著眾多文學巨匠。千古辭章如一束束璀璨的煙花,噴薄而出,一次又一次照亮了中華歷史與文學的時空。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8.文中第二段運用了大量名人的詩句,這樣寫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請結合文段簡要說明。(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在疫情防控后時代背景下,在自家陽臺種菜正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大家都在追求過一種健康生活。首先,通過自己有機種植種出來的東西,吃得更放心。其次,①,從購買種子、播種,到培育、收成,是一個充滿期待體驗的過程。在自家陽臺上有個菜園,就能短時間內給予一種自給自足感,這也成為一種新潮流。如果碰到突遇居家隔離或惡劣天氣,②,足不出戶也能補充綠葉素纖維素,何樂而不為。當然,年輕人種菜跟中老年種菜還是有些不同。大家都是“上班族”,種菜雖有趣,但有時會覺得負擔太重、過于麻煩。因此,智慧型的商家開發(fā)了無耕耘之苦卻有栽種之樂的不需要特地施肥的各種全流程的“懶人包”。對于年輕人,如果說露營是把精致生活延伸到荒野之中,那么種菜就是把農夫之樂搬到自己家里,實質上依然是現代人追求精致生活的一種表現。因此,“種菜之意不在種”,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種菜可以幫助人跟土地的天然聯系;對于有小朋友的家庭,父母種菜,可以趁機對孩子進行自然教育,怎么播種、怎么育秧,如何翻土施肥,其中都有大道理;通過交流、一起動手,③。所以,從方方面面來講,城市小菜園的流行,文化意涵大于實用功能。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跑步是頗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根據距離劃分,有長跑、中長跑、短跑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距離,其節(jié)奏、姿勢、發(fā)力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參與跑步,能豐富我們對社會人生的體驗,引發(fā)我們對個人乃至國家在行進中諸多事與理的聯想和思考,從中獲得教益和啟示。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3分)C(A“對……各類文物均有收藏、研究”有誤,原文并未說及沈從文收藏文物的情形;B“最為重要的代表作”有誤,原文說的是“是其代表作之一”;D“唐式披帛在普通生活中的應用最早見于北朝”和“到宋代仍廣為流行”有誤,原文是說“唐式披帛的應用雖早見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宋初猶有發(fā)現”。)2.(3分)D(D中“卒章顯志”和“沈從文文物研究的前提和關鍵要素”的說法均不恰當。原文使用的是評述結合的寫法,前幾段對沈從文的正確歷史觀也多有介紹;此外,原文并未說到沈從文是先接受正確歷史觀,而后才開展文物研究。)3.(3分)C(原文第四段中說:“一些古人在‘談日用器物歷史起源’時,‘多喜附會’,‘用矜博聞,而總是虛實參半’。”與選項對比,“一些古人”不可等同于“中國古代研究者”,選項偷換了概念,且有以偏概全之弊。)4.B(A“是最常見的一種高溫天氣”理解有誤,原文說的是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桑拿天”是其中之一,但沒有說它是最常見的。C2022年38℃以上范圍和40℃以上范圍不及2013年。D不同年份差異不大,并非歷史同期。)5.A(“使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分析有誤,根據材料“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平衡”可知發(fā)生作用的先后順序錯了。)6.①專業(yè)人員應了解天氣走勢,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和使用,做好分級預警;②管理部門應調動各方資源與力量,妥善處理好民生和生產問題;③各單位要加大節(jié)能減排力度,減少碳排放,減少溫室效應;④個人和相關部門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減少白天長時間露天作業(yè)。(每點2分,答到任意3點即可得滿分。)7.(3分)B(“孤寂失望”之感表述不正確。兵站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著溫情,兵站生活是讓人不舍和留戀的。)8.(6分)①“兩個人的兵站”,是戰(zhàn)士神圣的堅守。兵站的人員會變動,但戰(zhàn)士戍守邊防的使命不會變。②“兩個人的兵站”是戰(zhàn)士情感的樞紐。一個個“新故事”里,見證年輕軍人平凡而美好的愛情和友情。③“兩個人的兵站”的“故事”,是當代軍人崇高品質的展現。在一個個小兵站、大兵站人員的接續(xù)中,盡顯當代軍人忠于祖國,無私奉獻,勇于擔當,向往美好的品格風范和高尚情操。(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9.(6分)①渲染氛圍,烘托形象?!把北憩F了青藏線沿途中普通兵站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渲染了清冷的氛圍,烘托出守邊士兵的頑強堅韌。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突然而至的落雪既讓常小兵延期退伍,讓王娟未能如期趕到兵站,也見證了兩人美好的感情。③表現人物心理變化。大雪隔絕兵站時,常小兵望雪興嘆;等待化雪時,他急切盼望;雪快消融時,他激動興奮。10.(3分)C(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11.(3分)D(A項,見識淺陋;B項,通“囑”,托付、委托/勸酒;C項,贈送;D項,慰問、問候)12.(3分)B(越王勾踐沒有認定是誰的責任,只是要求大臣們討論并發(fā)表意見。)13.(1)當今的世道就像人們的市場一樣,擺設貨物來敲詐,懷揣各種計謀來對付敵人。(如果)不幸陷入困境,(那么)尋求解脫就是了。(得分點:猶、設詐、抱謀、厄、伸,每處1分,共5分)(2)發(fā)布國君的命令,宣揚國君的仁德;困窘時與國君共患難,進取時隨國君稱霸天下,統(tǒng)籌處理好繁雜混亂的政務,使民眾知道本分守己。(得分點:明、窮、霸、統(tǒng)煩、分,每處1分,共5分)參考譯文:越王勾踐要和范蠡到吳國去做臣仆。大臣們都送到浙江邊上,面對江水祭祀路神,為越王餞行,軍隊在固陵列陣送行。越王仰天長嘆,舉起酒杯,落下眼淚,說:“我稟承了先王遺留的德業(yè),守衛(wèi)了國家的邊疆,幸虧得到諸位大夫的謀劃,才保住了先王的陵墓。如今遭受恥辱,被天下人取笑,這是我的罪過呢,還是諸位大夫的責任呢?我不知道該追究誰的過失,希望諸位議論一下這個問題?!贝蠓蚍鐾f:“怎么說得這樣見識淺陋呢!以前湯被囚禁在夏臺,伊尹沒有離開他;文王被囚禁在石室,太公沒有拋棄他。國家的興盛與衰微取決于上天,它的生存與滅亡卻取決于人的努力?!痹酵跽f:“從前堯任用了舜、禹而使天下得到了治理,即使有洪水的危害,也沒有給民眾造成災難。災變怪異之事都降臨不到民眾,更何況對于君主呢?”大夫苦成說:“事實并不像大王說的那樣。上天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人的德行有厚薄之分。道德有廣狹之分,氣質有高下之別。當今的世道就像人們的市場一樣,擺設了貨物來敲詐,懷揣各種計謀來對付敵人。(如果)不幸陷入困境,(那么)尋求解脫就是了。大王看不到這一點,才會心懷喜怒之情。”越王說:“任用他人的人不會使自身受到侮辱,剛愎自用的人就會危害國家。大夫們都是在事先預想還沒成形的事端,想著打倒消滅仇敵,坐享封禪泰山之福??涩F在我已經深處窮困的境地,而你們卻還說什么商湯、周文王遭困厄以后定會稱霸,怎么說的這樣違背禮儀法度呢?現在我淪為奴隸,就要一去不歸,客死敵國了。為什么諸位大夫的話不合乎我的心意呢?我將離開越國到吳國去,國事就要勞煩諸位大夫了。請各位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我將把國事委托給你們。”大夫文種說:“對內安排好守衛(wèi)疆界的兵役,對外做好耕戰(zhàn)的準備;荒野不再有被遺棄的土地,使百姓親近歸附。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大夫苦成說:“發(fā)布國君的命令,宣揚國君的仁德;困窘時與國君共患難,進取時隨國君稱霸天下;統(tǒng)籌處理好繁雜混亂的政務,使民眾知道本分守己。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贝蠓蛞酚拐f:“奉命出使,結交諸侯;通報國君的命令,傳達國君的旨意,饋贈來往的使者。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贝蠓蚋奕缯f:“修養(yǎng)德行,施行恩惠,體恤安慰百姓。悼念死者,慰問病人,救活百姓生命。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痹酵跽f:“我雖然要到北方的吳國,成為吳王手中窮途末路的奴隸,但有諸位大夫胸懷道德、腹藏韜略,各司其職,以保衛(wèi)國家,我還擔憂什么呢?”群臣都痛哭流涕,無不感到悲傷。于是登船徑直離去,始終沒有回頭看一下。14.(3分)B(武詩“殘花落盡見流鶯”暮春之景意在引出作者的悠悠思鄉(xiāng)之情;黃詩“桃花半零落”是感慨不知不覺中到了清明,春天即將進入暮春季節(jié)。)15.(6分)①美妙春景觸發(fā)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給予詩人心靈慰藉和美的享受。(2分)緣情成夢,所以武詩“夢成”。(1分)②風雨落花引發(fā)了作者對仲春美景漸去的留戀和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2分)夜不成寐,所以黃詩“夢難成”。(1分)(每點各3分)詩歌解讀:第一首:在細雨初晴的春日,楊柳顏色變得更加深暗,殘花落盡,露出在枝頭啼鳴的流鶯。昨天晚上一夜春風吹起了我甜蜜的思鄉(xiāng)夢,在夢中我追逐著春風飛回了家鄉(xiāng)洛城。此詩前兩句描寫異鄉(xiāng)的春天即將過去,隱含了故鄉(xiāng)的春色也必將逝去的感慨;后兩句想象春風富有感情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詩人的心情而特意為他殷勤吹送鄉(xiāng)夢。全詩集春景、鄉(xiāng)思、歸夢于一身,以即將逝去的春景貫穿始終,把令人黯然神傷的思鄉(xiāng)之情寄寓于即將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種溫馨的惆悵之情。第二首:夜里刮風下雨,攪得我春夢不成,白天還是艷陽高照,到處都是吹簫買糖的人。怪不得夜里風雨吹落了桃花半數,原來江村明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此處清明不是指祭掃先人的清明節(jié),而是陽光燦爛,外出賞春踏春的節(jié)日。清明過后,仲春即將過去,轉而迎來暮春季節(jié),從而引發(fā)對仲春美景漸去的留戀、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同時也有一點閑適之情)16.(6分)(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3)群臣進諫門庭若市17.(3分)①俯拾皆是②字里行間③耳熟能詳(每空1分)18.(4分)①引用詩文,表達簡潔凝練;②豐富文章內容;③印證了江西文化歷史悠久;④表達了作者對江西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每點1分)19.(6分)①種菜也很重視過程的體驗感②更顯陽臺種菜的重要性③種菜也可以增進親子關系(每空2分)20.(3分)智慧型的商家開發(fā)了各種全流程“懶人包”,它不需要特地的施肥,它無耕耘之苦卻有栽種之樂。(每句1分)21.(4分)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種菜可以幫助恢復人跟土地的天然聯系。(“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搭配不當,“種菜可以幫助人跟土地的天然聯系”成分殘缺。每處2分)22.(60分)略江西省2023屆高三下學期驗收考試二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20世紀是我國學術發(fā)展成果豐碩的時期,沈從文先生深耕物質文化史研究領域,對中國古代的服飾、絲綢、染織、瓷器、家具等物質文化史專題都有所建樹,《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注重尋找文物背后的文化與史實,揭示服飾和穿著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蘊含的社會歷史信息,進而探尋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沈從文首先在博物館開展了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就算是在北京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卻沒有增暖設備的艱苦條件下,沈從文硬是“轉了十年”。其間他研究過的絲綢、銅器、玉器、瓷器、繪畫等諸類文物數不勝數,由此大體掌握了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隨后,他又在不同類別文物研究過程中,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觀察、總結、提煉。沈從文在研究商代服飾時,發(fā)現安陽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輯錄了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著體型的商代人形”,“這些人形,不僅反映商王朝不同階層,可能還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當時與商王朝對立各部族”。他注意到,在殷商時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對象有兩個,即西南的戎羌和東南的淮夷。至于荊蠻成為征伐對象,時間似較后。這些在玉、石、銅上的人物形狀,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個敵對而又強有力的西羌和東夷人形象。特別是銅器上的卷發(fā)人形,必有寓意,不會是偶然出現的”。他通過對稍早時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裝的研究,不僅搞清楚了當時服飾的階層信息,同時也加深了對商代社會歷史環(huán)境狀況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還令之前的推斷更加真實可信,可謂以小見大。古代社會中治史者世代延續(xù),史籍文獻內容雖然比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從當時歷史環(huán)境角度對服飾名物進行記述,其記載帶有一定的簡單性和片面性。面對這類問題,沈從文堅持細致研究,去偽存真,得出結論。譬如,唐代婦女中十分流行的披帛,在多種文獻和壁畫等資料中都有記錄和體現,但不同記載中披帛出現的時期出入較大。他通過對多種文獻、文物進行對比研究,認為一些古人在“談日用器物歷史起源”時,“多喜附會”,“用矜博聞,而總是虛實參半”。他認為,對于一些空泛的文獻記載不能照章全信,而需在研究鑒別后選擇利用,繼而認為唐式披帛的應用雖早見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但在普通生活中應用,實起于隋代,而下至五代,宋初猶有發(fā)現”?;仡櫳驈奈牡膶W術成就,其中一個不應忽略的問題是他秉持的正確史學觀。他曾指出:“我們的研究,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并注意它的全面性和整體性。明白生產工具在變,生產關系在變,生產方式也在變,一切生產品質式樣在變,隨同這種種形式的社會也在變?!闭怯捎趫猿终_的歷史觀,沈從文的服飾史研究并非止步于對服飾本身時代、結構、色彩等進行介紹說明,而是在對服飾形式本身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更為廣泛的問題和范圍做了深入探索。(摘編自趙連賞《沈從文的史學觀與研究方法略論》,《光明日報》2022年12月12日,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沈從文深耕于物質文化史領域,對服飾、瓷器、家具、繪畫等各類文物均有收藏、研究,且都有所建樹。B.《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沈從文研究物質文化史的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它沒有止步于對服飾本身的介紹說明。C.沈從文關注安陽殷墟墓不同體型、不同質地衣著的商代人形,并推斷其中可能有敵對的西羌和東夷人形象。D.沈從文認為,唐式披帛在普通生活中的應用最早見于北朝,歷經隋唐和五代,到宋代仍廣為流行。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一、二段總述沈從文物質文化史研究的領域、業(yè)績、思想、方法等,并給予了高度評價。B.文章第三段列舉沈從文研究商代出土人形雕像的例證,據此展示了他“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C.文章第四段以唐代披帛為例,通過對比論證,指出了沈從文的學術觀和學術研究對前人的超越。D.文章第五段卒章顯志,收束全篇,強調了正確歷史觀是沈從文文物研究的前提和關鍵要素。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實事求是的文物研究,應首先掌握不同類別文物的基本特征和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從中把握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B.不僅見物而且見人,善于發(fā)現文物背后的社會歷史信息,需要研究者見微知著的敏銳眼光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C.中國古代研究者記述文物情況時喜歡夸飾附會,致使很多記載簡單片面、虛實參半,失去了應有的文獻價值。D.對于嚴肅的歷史文化研究者來說,史德、史識、史料缺一不可:沈從文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為此提供了有力例證。(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中國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時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xù)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時,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高溫是一種較常見的氣象災害,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國民經濟都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干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摘編自《什么是高溫熱浪》)歷次高溫天氣數據(來源:中國天氣網)高溫時段持續(xù)時間(天)35℃以上范圍38℃以上范圍40℃以上范圍單站最高氣溫(℃)(萬平方公里)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43337.6163.240.3浙江麗水43.2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62423.0212.477.6浙江新昌44.1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50545.8328.799.3陜西旬陽44.7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30502.1206.973.5河北靈壽44.2材料二:二十一世紀以來,北半球夏季高溫熱浪事件日趨頻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生,氣候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加劇,被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fā)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tǒng)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還威脅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國家氣候中心相關專家表示,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fā)的氣候大背景,大氣環(huán)流異常則是全球多地高溫熱浪頻發(fā)的直接原因。今年6月以來,在北半球副熱帶地區(qū)上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由此形成大范圍的環(huán)球暖高壓帶。在暖高壓帶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有利于地面增溫,加之在大范圍高壓帶的作用下,空氣較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陽輻射更容易到達地面,導致高溫頻發(fā),且強度較強,進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現持續(xù)高溫熱浪事件。(摘編自《中國氣象局:北半球夏季熱浪事件趨多,全球變暖是根本原因》,環(huán)球網2022年7月14日)材料三:長時間、高強度的高溫天氣,對電力供應、生產生活用水、車輛出行、農業(yè)生產均會造成不利影響。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影響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長,對經濟林果有不利影響,需及時采取管理措施。高溫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專家建議,各相關部門需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做好電力供應和水資源調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區(qū)火災,需加強防御工作。當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時,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午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高溫條件下作業(yè)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yè)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當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時,應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yè)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xù)工作時間;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fā)的火災。當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時,應盡可能停止戶外露天作業(yè);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護措施,要特別注意防火安全。(摘編自中國氣象網,2022年7月8日)4.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中國氣象學上,“桑拿天”氣溫在35℃以上,不僅氣溫高,而且濕度大,是最常見的一種高溫天氣。B.近二十年,中國發(fā)生過多次高溫事件,2017年高溫天氣覆蓋國土面積達545.8萬平方公里,單站溫度最高。C.2022年高溫天氣發(fā)生和結束較早,影響范圍和單站最高氣溫不及2017年,但均超過了2003年和2013年。D.從上表可見,歷史同期地處我國西部的陜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發(fā)生高溫天氣差異不大,都是酷熱難當。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溫室效應不斷積累,是影響氣候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B.由于氣候變暖導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給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失衡,對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存也帶來了威脅。C.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以來北半球部分地區(qū)形成大范圍環(huán)球暖高壓帶,氣流下沉,空氣干燥,導致高溫頻發(fā)。D.持續(xù)高溫不僅導致水電供應緊張,也加劇土壤水分蒸發(fā)和作物蒸騰作用,還容易引發(fā)火災,給環(huán)境帶來破壞。6.面對高溫天氣這樣的氣象災害,人們該如何科學應對?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兩個人的兵站石鐘山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落雪,讓兵站又一次與世隔絕了。打點好行裝的戰(zhàn)士常小兵,只能望雪興嘆了。背包以及隨身的一切家當,昨天晚上已經收拾停當。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車來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別工作了5年的兵站。他們是青藏線沿途中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窩在半山腰的一塊平地上,只有兩個士兵的編制,歸山腳下的大站管理。他們離大站還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個青藏線,沿途大小兵站不計其數,保障著后方的人員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進高原。常小兵把自己的兵站比喻成一個螺絲釘,雖然小,但不可缺少。每當迎接一批人到來,他們是興奮的、喜悅的,像招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這時,兵站里才有了煙火氣。每來一撥人,足以讓兩個士兵高興上好幾天。他們的話題自然離不開這些人,當然都是軍人和探親的家屬。那些軍人的妻子或女朋友,穿著鮮亮,說話動聽。她們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走了,去奔赴她們愛人工作的地方。兩人的兵站,絕大部分時間里是冷清的,大批車隊不會在他們這歇腳駐足。他們早就計算好了行程和時間,路過他們兩人兵站時,并不停留。兩個人跑到路邊,向車隊的戰(zhàn)友們揮手致意。車隊發(fā)現兩個人,會鳴笛打招呼。偶爾的,也會有戰(zhàn)友搖下車窗,扔給他們一袋方便面或者一兩個水果,擺擺手,笑著走了。他們聽著車隊遠去的隆隆聲響,心里也跟著熱鬧過了。這是道路開封后的日常景象。一到秋天,突然一場雪之后,氣溫驟降,再連續(xù)下幾場雪,路便封了。他們兵站便成了一座孤島,與世隔絕。他們要挨過漫長的冬季,盼望著路上的雪和山上的雪一點點融化,直到再次熱鬧起來。常小兵在兵站工作5年了,5個春夏秋冬,他都是這么過來的。他習慣了這里的一切??山衲瓴灰粯恿耍搅艘x開的時候。3天前,他就接到了今年退伍的通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常小兵已經司空見慣了。接到退伍通知那天,他的心境就不一樣了。有不舍、留戀,也有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參軍滿兩年第一次探親的時候,常小兵和王娟訂了婚。王娟是他同學,從初中到高中。后來,王娟考入護士學校,在老家鎮(zhèn)醫(yī)院當了一名護士。兩人上學時就心生朦朧,他參軍后,就一直通信。在公路解封期,十天半月,大站的人上山送補給時,都會給他帶來好幾封王娟的信,通信頻率幾乎是隔天一封。大站來人時,他也會把寫給王娟的厚厚一疊信,塞給送給養(yǎng)的人,讓他們帶到山下寄走。兩人都知道,只要一到封凍期,他們就會有半年的時間接不到對方的信。大約在退伍前20天,常小兵就告訴王娟自己大概離隊的日期。王娟告訴他,自己要親自來接他下山,還要看一看他信中說的兵站,然后到大城市里逛一逛,準備他們春節(jié)結婚的用品。自從和王娟訂婚后,他思念戀人的心情與日俱增,隨著退伍的日子臨近,幾乎到了頂點。現在卻被這場突然而至的大雪瞬間澆滅了。大雪一落,山上路上一切都白雪皚皚,不僅路斷了,他們唯一通往大站的電話線也斷了。電話線中斷是常有的事,比如,一次塌方、一場大風,或者一場大雪,都會讓脆弱的電話線中斷。突然的落雪讓常小兵打消了正常退伍的念頭,他只能等待來年化雪的日子。這幾個月,他是怎么度過的,事后他自己都記不住了。每天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望山望雪,然后他就會拿出王娟的照片,看上一遍又一遍。王娟在他眼前陽光溫暖地笑著,笑容中透出對幸福的渴望。這是一張王娟新近寄來的照片,當時,他們已經定好了婚期。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跑到山路上去,雪先是硬的,后來慢慢變軟,最后又在他手里開始融化。不經意間,遠山近景的雪開始變薄、變淡,他的心也一點點敞亮起來。他經常會想,王娟現在在干什么,她要來接他下山,她來過了嗎?眼看冰雪就要消融了,想著念著,雪就真的一點點化了。一天清晨,他突然聽到了外面汽車的隆響。他以為是做夢,可轟鳴聲一點點地接近兩個人的兵站,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慌張地跑到外面。一輛越野車停在了兵站門前。先是后座一側車門打開,然后他看到一支拐杖探了出來,然后又看到一只腳,王娟拄著一支拐夢一樣地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呆怔地望著她,看見王娟眼角有兩行淚流了下來,嘴唇顫抖著。他叫了一聲:王娟。便撲過去。王娟不僅如期地來接他了,還在這里和他一起熬過了漫長的冬季。接王娟的車還沒有行駛到大站,雪便落了。車無法行駛,王娟被困在一個兵站里??旎┑臅r候,她偷偷地向大站步行而來。結果,王娟被凍暈在半路上。找到她時,她已經凍僵了,一條腿被凍傷。還沒等完全康復,王娟就第一時間出現在他的面前。她終于見到了心愛的愛人。兵站的車載著兩人,在小路上越駛越遠。兩人兵站,送行的新兵站在高處,淚眼模糊著再也看不見他們了。兩個人的兵站還在,又有了新故事。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兵站自然環(huán)境惡劣,時常因突然而至的落雪與世隔絕,成為孤島。小說以此為背景,交代戍邊戰(zhàn)士的生存環(huán)境,展開故事情節(jié)。B.兵站時常是冷清的,戍守的兩人會因探親的家屬和偶爾搖窗問候的戰(zhàn)友而興奮,這寫出了他們在兵站生活的孤寂失望之感。C.小說避開軍旅文學宏大敘事模式,故事展開過程中插入補敘,寫出了戍守青藏線普通士兵的平凡生活和情感世界,真實感人。D.作者運用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出當拄著拐杖的王娟突然出現時常小兵的激動喜悅之情,文字頗具感染力。8.小說的結尾“兩個人的兵站還在,又有了新故事?!币馓N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9.小說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十分出色。請結合文章,談談“雪”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越王勾踐與范蠡入臣于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曰:“孤承前王余德,守國于邊,幸蒙諸大夫之謀,遂保前王丘墓。今遭辱恥為天下笑,將孤之罪耶,諸大夫之責也?吾不知其咎,愿二三子論其意?!贝蠓蚍鐾唬骸昂窝灾梢玻课魷涤谙呐_,伊尹不離其側;文王囚于石室,太公不棄其國。興衰在天,存亡系于人。”越王曰:“昔堯任舜、禹而天下治,雖有洪水之害,不為人災。變異不及于民,豈況于人君乎?”大夫苦成曰:“不如君王之言。天有歷數,德有薄厚。德有廣狹,氣有高下。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求伸而已。大王不覽于斯,而懷喜怒?!痹酵踉蝗稳苏卟蝗枭碜杂谜呶F鋰蠓蚪郧皥D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今寡人身為傭隸,往而不返,客死敵國。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人之意?寡人將去入吳,以國累諸大夫,愿各自述,吾將屬焉?!贝蠓蚍N曰:“夫內修封疆之役,外修耕戰(zhàn)之備,荒無遺土,百姓親附:臣之事也。”大夫苦成曰:“發(fā)君之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分:臣之事也。”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結和諸侯;通命達旨,賂往遺來。臣之事也。”大夫皋如曰:“修德行惠,撫慰百姓;吊死存疾,救活民命:臣之事也。”越王曰:“孤雖入于北國,為吳窮虜,有諸大夫懷德抱術,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群臣垂泣,莫不咸哀。遂登船徑去,終不返顧。(節(jié)選自《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B.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C.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D.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仇/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何言之鄙也”與“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兩句中的“鄙”的含義相同。B.“吾將屬焉”與“舉酒屬客”(《赤壁賦》)兩句中的“屬”的含義不同。C.“賂往遺來”與“因厚賂單于”(《蘇武傳》)兩句中的“賂”的含義相同。D.“吊死存疾”與“枉用相存”(《短歌行》)兩句中的“存”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越王勾踐和范蠡要到吳國去做臣仆,大臣們都送到浙江邊上,面對江水祭祀路神,為越王餞行,軍隊在固陵列陣送行,現場氣氛悲壯慷慨。B.越王勾踐認為自己承先王遺留的德業(yè),盡心盡力在邊疆守衛(wèi)國家,卻遭受入臣于吳的恥辱,被天下人取笑,認定這不是自己而是諸大夫的過錯。C.越王勾踐認為入臣于吳的恥辱不應該降臨在君主頭上,大夫苦成不贊成越王的說法,勸越王坦然面對現實,越王卻抱怨諸位大夫的話不合已意。D.諸大夫從戰(zhàn)備、外交、忠君和保民等方面分別闡述了治理越國的方略,君臣同心,越王勾踐堅定了重振越國的決心,決然登船而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求伸而已。(2)發(fā)君之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14~15題。春興唐·武元衡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清·黃景仁夜來風雨夢難成,是處溪頭聽賣餳①。怪底②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紓渥ⅰ舰儋u餳:指春日艷陽天小販吹簫賣糖。②怪底:怪不得。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武詩的“殘花落盡見流鶯”和黃詩的“是處溪頭聽賣餳”都運用了視聽結合的藝術方法。B.兩首詩描繪的春花零落景象都是暮春之景,意在表達作者對春天即將逝去的惋惜之情。C.武詩中“吹”“逐”寫出了春風的多情;黃詩的“怪底”細膩逼真地呈現了人物的心態(tài)。D.武詩尾句夢回洛城,以景結情,余韻無窮;黃詩首句風雨驚夢,引領全篇,渲染氛圍。15.同樣是春夢,武詩是“夢成”,而黃詩是“夢難成”。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其原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莊子《逍遙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船和水的關系來闡明世間萬事萬物總會有所憑借的道理。(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琵琶在大小琴弦上產生的聽覺效果。(3)《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述齊威王下令后,群臣紛紛進諫的大好局面。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江西山水則往往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你可能沒有去過江西,卻早已神游過。這一場場精神旅行的向導,便是那些傳誦千古、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它們或來自中學語文課本,或藏身在大眾媒體①的引用中。有些名篇是帶著明顯的江西地名烙印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王勃的《滕王閣序》。但還有更多的古詩詞,只有當你走入它們的深處,才會從它們的②看到“江西”身影。比如,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是屬于上饒的;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中的惶恐灘則是贛江上的一處險灘;而所有學子都③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最早出處,竟是唐代詩人王貞在江西白鹿洞書院求學時寫下的勤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江西,人文深厚,這里或許沒有著名的“浙東唐詩之路”,也沒有邊塞詩中強烈的地域色彩;然而,青山綠水、白云輕霧間,自有別樣風流。走進江西,那些名山大川,亭臺樓閣,因種種因緣際會,或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成為那個時代的“網紅”風景,吸引著眾多文學巨匠。千古辭章如一束束璀璨的煙花,噴薄而出,一次又一次照亮了中華歷史與文學的時空。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8.文中第二段運用了大量名人的詩句,這樣寫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請結合文段簡要說明。(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在疫情防控后時代背景下,在自家陽臺種菜正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大家都在追求過一種健康生活。首先,通過自己有機種植種出來的東西,吃得更放心。其次,①,從購買種子、播種,到培育、收成,是一個充滿期待體驗的過程。在自家陽臺上有個菜園,就能短時間內給予一種自給自足感,這也成為一種新潮流。如果碰到突遇居家隔離或惡劣天氣,②,足不出戶也能補充綠葉素纖維素,何樂而不為。當然,年輕人種菜跟中老年種菜還是有些不同。大家都是“上班族”,種菜雖有趣,但有時會覺得負擔太重、過于麻煩。因此,智慧型的商家開發(fā)了無耕耘之苦卻有栽種之樂的不需要特地施肥的各種全流程的“懶人包”。對于年輕人,如果說露營是把精致生活延伸到荒野之中,那么種菜就是把農夫之樂搬到自己家里,實質上依然是現代人追求精致生活的一種表現。因此,“種菜之意不在種”,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種菜可以幫助人跟土地的天然聯系;對于有小朋友的家庭,父母種菜,可以趁機對孩子進行自然教育,怎么播種、怎么育秧,如何翻土施肥,其中都有大道理;通過交流、一起動手,③。所以,從方方面面來講,城市小菜園的流行,文化意涵大于實用功能。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跑步是頗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根據距離劃分,有長跑、中長跑、短跑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距離,其節(jié)奏、姿勢、發(fā)力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參與跑步,能豐富我們對社會人生的體驗,引發(fā)我們對個人乃至國家在行進中諸多事與理的聯想和思考,從中獲得教益和啟示。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3分)C(A“對……各類文物均有收藏、研究”有誤,原文并未說及沈從文收藏文物的情形;B“最為重要的代表作”有誤,原文說的是“是其代表作之一”;D“唐式披帛在普通生活中的應用最早見于北朝”和“到宋代仍廣為流行”有誤,原文是說“唐式披帛的應用雖早見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宋初猶有發(fā)現”。)2.(3分)D(D中“卒章顯志”和“沈從文文物研究的前提和關鍵要素”的說法均不恰當。原文使用的是評述結合的寫法,前幾段對沈從文的正確歷史觀也多有介紹;此外,原文并未說到沈從文是先接受正確歷史觀,而后才開展文物研究。)3.(3分)C(原文第四段中說:“一些古人在‘談日用器物歷史起源’時,‘多喜附會’,‘用矜博聞,而總是虛實參半’?!迸c選項對比,“一些古人”不可等同于“中國古代研究者”,選項偷換了概念,且有以偏概全之弊。)4.B(A“是最常見的一種高溫天氣”理解有誤,原文說的是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桑拿天”是其中之一,但沒有說它是最常見的。C2022年38℃以上范圍和40℃以上范圍不及2013年。D不同年份差異不大,并非歷史同期。)5.A(“使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分析有誤,根據材料“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tǒng)吸收與發(fā)射的能量不平衡”可知發(fā)生作用的先后順序錯了。)6.①專業(yè)人員應了解天氣走勢,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和使用,做好分級預警;②管理部門應調動各方資源與力量,妥善處理好民生和生產問題;③各單位要加大節(jié)能減排力度,減少碳排放,減少溫室效應;④個人和相關部門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減少白天長時間露天作業(yè)。(每點2分,答到任意3點即可得滿分。)7.(3分)B(“孤寂失望”之感表述不正確。兵站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著溫情,兵站生活是讓人不舍和留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特色餐飲店鋪出租管理協議3篇
- 2025版小額貸款抵押合同財務報告披露要求3篇
- 買賣合同糾紛代理詞3篇
- 二零二五版薦知識產權擔保交易合同集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通勤車輛出租合作協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員工借款爭議調解及勞動法執(zhí)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OEM產品種植與加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廠房租賃市場拓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充電樁場地共享租賃合同3篇
- 2025年度倉儲物流零星維修施工合同協議書3篇
-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題 含答案
- 硝化棉是天然纖維素硝化棉制造行業(yè)分析報告
- 央視網2025亞冬會營銷方案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無砟軌道施工與組織》 課件 第十講雙塊式無砟軌道施工工藝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英語+ 含答案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7講 阻燃橡膠材料
- 爆炸物運輸安全保障方案
- 江蘇省南京市2025屆高三學業(yè)水平調研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 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數學試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