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區(qū) 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 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 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 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河北省部分地區(qū) 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河北省邢臺市五岳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材料一: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富民之要,在于節(jié)儉。孝經(jīng)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薄岸Y,與奢也寧儉。”昔者管仲相齊桓,霸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注]謂之不知禮,以其奢泰侈擬于君故也。夏禹卑宮室,惡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治之盛也,德優(yōu)矣,莫高于儉。(選自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偃列傳》,有刪改)[注]仲尼:孔子。材料二: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蹦唆⒁换?。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來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肴止于脯、醢、萊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shù)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nèi)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惫?,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背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選自司馬光《訓儉示康》,有刪改)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器皿非滿A案B不敢C會賓友D常量E月F營聚G然后敢H發(fā)書。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治,安定太平,與《屈原列傳》中“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的“治”含義相同。B固,簡陋,與《過秦論》中“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的“固”含義不同。C.“以約失之者鮮矣”中的“鮮”字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成語“寡廉鮮恥”中的“鮮”字含義相同。D.“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與“乃作《懷沙》之賦”(《屈原列傳》)兩句中的“乃”的用法和意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馬光出身卑微,家風清廉,不喜奢華浪費,他以自己考取科舉后,不戴花而被人勸說這一細節(jié)為例,說明要節(jié)儉,現(xiàn)身說法,親切動人。B司馬光的心里以節(jié)儉樸素為美,雖然人們都譏笑他,但他認為這沒有什么不好,而認為今人把古人看重的節(jié)儉美德丟掉是不對的。C司馬光的父親在擔任群牧司判官的時候,非常注重節(jié)儉,而近來士大夫宴請賓客追求物質的華貴并成為風尚,遭到居高位的人的指責。D.司馬光引用御孫的話并加以解說,指出人們生活儉樸了,那么私心雜念也就少了;相反人們生活奢侈了,私心雜念也就多了。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而仲尼謂之不知禮,以其奢泰侈擬于君故也。(4分)(2)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4分)14.材料一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論述要節(jié)儉的觀點?請簡要概述。(3分)10.BDG[(原文標點)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11.D(“今人乃以儉相詬病”中的“乃”意思是“卻”;“乃作《懷沙》之賦”中的“乃”意思是“于是”)12.C(“遭到居高位的人的指責”錯,原文“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是對居高位者隨波逐流的做法委婉地進行了批評)13.(1)可是孔子卻說他不懂得禮,是他過分奢侈,自比于君的緣故。(“知”“以”“擬”各1分,句意1分)(2但也不敢穿臟破的衣服以顯示與眾不同而求得好名聲,只是順從我的本性做事罷了。(“服”“干”“性”各1分,句意1分)14.①引用論證。引用孝經(jīng)中的句子來論證節(jié)儉是治國安民之道。(l分)②舉例論證。列舉管仲和大禹兩個一反一正的例子,來論證要倡導節(jié)儉的觀點。(2分)【參考譯文】材料一:治國之道,使人民富足是第一根本;使人民富足的關鍵,在于厲行節(jié)儉?!缎⒔?jīng)》上說:“使國家安定,百姓得到治理,沒有比禮更好的東西了?!薄岸Y儀上,與其奢侈,還不如節(jié)儉?!睆那肮苤佥o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立下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功勞,可是孔子卻說他不懂得禮,是他過分奢侈,自比于君的緣故。夏禹住在低矮的宮室里,穿著粗劣的衣服,后來的圣明君主卻不遵循此道。因此說,安定太平到了鼎盛之時,恩德厚施,莫過于倡導節(jié)儉。材料二:我本來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風相互承襲。我生性不喜歡奢華浪費,從幼時起,長輩把金銀飾品和華麗的服裝加在我身上,(我)總是感到羞愧而把它們拋棄掉。二十歲忝中科舉,聞喜宴上獨有我不戴花。同年中舉的人說:“皇帝的恩賜不能違抗?!庇谑遣旁陬^上插一枝花。一輩子對于衣服取其足以御寒就行了,對于食物取其足以充饑就行了;但也不敢穿臟破的衣服以顯示與眾不同而求得好名聲,只是順從我的本性做事罷了。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費為榮,我心里唯獨以節(jié)儉樸素為美,人們都譏笑我固執(zhí)鄙陋,我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好?;卮鹚麄冋f:“孔子說‘與其驕縱不遜,寧可簡陋寒酸’。又說‘因為節(jié)約而有過失的很少’。又說‘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羞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古人把節(jié)儉看作美德,當今的人卻因節(jié)儉而互相譏議。唉,真是奇怪啊!”近年來的風氣尤為奢侈浪費,跑腿的大多穿士人衣服,農(nóng)民穿絲織品做的鞋。我記得天圣年間,我的父親擔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來未嘗不備辦酒食,有時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過七杯酒。酒是從市場上買的,水果只限于梨子,板栗、棗子,柿子之類;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醬、菜湯,餐具用瓷器、漆器。當時士大夫家里都是這樣,人們并不會有什么非議。聚會雖多,但只是禮節(jié)上殷勤,用來招待的東西雖少,但情誼深。近來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宮內(nèi)釀酒的方法釀造的,水果、菜肴假如不是遠方的珍品特產(chǎn),食物假如不是多個品種,餐具假如不是擺滿桌子,就不敢約會賓客好友,常常是經(jīng)過幾個月的經(jīng)辦聚集,然后才敢發(fā)信邀請。如果不這樣做,人們就會爭先責怪他,認為他鄙陋吝嗇。所以不跟著習俗隨風倒的人就少了。唉!風氣敗壞得像這樣,有權勢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長這種風氣嗎?御孫說:“節(jié)儉,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惡行?!惫?,就是同;是說有德行的人都是從節(jié)儉做起的。因為,如果節(jié)儉就少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能約束自己,節(jié)約費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說:“節(jié)儉,是各種好的品德共有的特點。”奢侈就多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貪戀愛慕富貴,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多貪欲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揮霍,敗壞家庭,喪失生命;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必然貪污受賄,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必然盜竊別人的錢財。所以說:“奢侈,是最大的惡行。”河北省邯鄲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一調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莊宗既好俳優(yōu),又別為優(yōu)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為王,至于為天子,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周匝對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儲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報此兩人?!鼻f宗皆許以為刺史。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屢以為言,莊宗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三人。公言雖正,然當為我屈意行之?!弊湟钥榫爸荽淌?、德源為憲州刺史。莊宗好畋獵,獵于中牟,踐民田。中牟縣令當馬切諫,為民請,莊宗怒,叱縣令去,將殺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諸伶走追縣令,擒至馬前責之曰:“汝為縣令,獨不知吾天子好獵邪?奈何縱民稼穡以供稅賦!何不饑汝縣民而空此地,以備吾天子之馳騁?汝罪當死!”因前請亟行刑,諸伶共唱和之。莊宗大笑,縣令乃得免去。(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第二十五》)材料二: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非以小善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為一足以亂國家也。當夫輕始而傲微,則其流必至于大亂也,是故子民者謹焉。彼人也,登高則望,臨深則窺,人之性非窺且望也,勢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勢有召禍。老子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惫苤僭唬骸皞浠加谖葱?,上也。語曰:‘焰焰弗滅,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笔轮m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昔者衛(wèi)候朝于周,周行人問其名,曰:“衛(wèi)侯辟強?!敝苄腥诉€之曰:“啟強、辟強,天子之號也,諸侯弗得用。”衛(wèi)候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雖空名弗使逾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亂謀也遠,故邪不前達。(節(jié)選自賈誼《新書·審微》)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大功始A就B封賞C未及D于一人E而先F以伶人為G刺史H恐失天下心。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勞,指犒勞,慰勞,與《屈原列傳》“故勞苦倦極”中的“勞”字含義不相同。B.格,指擱置,推脫,與《大學之道》“致知在格物”中的“格”字含義不相同。C.伐,敲擊,與《燕歌行》“擬金伐鼓下榆關”中的“伐”字含義相同。D.墨子,墨家創(chuàng)始人,善辯,主張“兼愛、非攻”,對古代邏輯學形成有重要貢獻。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受寵幸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去了,唐莊宗因此而興兵伐梁,滅梁后救出周匝并重賞了他。B.郭崇韜認為若先封賞伶人會喪失人心,莊宗雖認可此言,但執(zhí)意封賞,可見他剛愎自用。C.人們登上高處喜歡眺望,看到了深淵就想去探看,其實這并非人性使然,而是地勢作用。D.管仲、老子和俗語三者表達了相同意思,即要扼殺事物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苗頭,防患未然。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奈何縱民稼穡以供稅賦!何不饑汝縣民而空此地,以備吾天子之馳騁?(4分)(2)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亂謀也遠,故邪不前達。(4分)14.材料二中說“夫事有逐奸,勢有召禍”,此觀點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具體體現(xiàn)的?(3分)10.BEH(句意:如今大功剛剛告成,沒有一個人受到封官賞爵,卻先委任樂官做刺史,恐怕會喪失天下人心。)11.C(文中的“伐”理解為砍伐。)12.A(“唐莊宗因此而興兵伐梁”錯誤,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可知,兩者不存在因果關系,屬于強加因果。)l3.(1)怎么能放縱老百姓種莊稼交納賦稅呢!為什么不讓你的百姓挨餓空下這塊地,以便讓我們的天子馳騁打獵?(“奈何”“稼穡”“饑”各1分,句意l分)(2)因此,明智的人很早就察覺到產(chǎn)生壞事的根源,能早早地謀劃鏟除動亂的根源,所以邪惡的事不會在防范之前出現(xiàn)。(“蚤”“除”“達”各1分,句意l分)14.①莊宗濫封伶人,毫無原則,失臣心。②踐踏百姓農(nóng)田,不聽縣令勸阻,還執(zhí)意要殺他,失民心。③喜歡阿諛奉承之語,視聽被蒙蔽。莊宗對這些都毫不在意,終釀大亂。(每點1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材料一:唐莊宗既喜歡樂舞藝人,又另取藝名自稱李天下。從他做王開始,直到做天子時,常常和藝人們在庭中嬉戲,樂官從此專權。唐莊宗在胡柳打仗時,他寵愛的樂官周匝被梁人抓去。后來消滅梁,進入汴京,周匝到馬前拜見,唐莊宗見到他很高興,賜給他金銀綢帛,慰勞他的辛苦。周匝回答:“我落到仇敵手中,而能活著回來,是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儲德源的功勞。希望求得兩個州報答這兩個人。”唐莊宗都同意任命他們做刺史。郭崇韜諫阻說:“和陛下共同奪取天下的人,都是英豪忠勇的人。如今大功剛剛告成,沒有一個人受到封官賞爵,卻先委任樂官做刺史,恐怕會喪失天下人心。不可以這樣做!”于是擱置了這一任命。過了一年,樂官們多次提到這件事,唐莊宗對郭崇韜說:“我已答應周匝了,這樣做讓我羞于見到他們?nèi)齻€人。你說得雖正確,但應為我委屈施行?!弊罱K任陳俊為景州刺史、儲德源為憲州刺史。唐莊宗喜好打獵,在中牟打獵時,踐踏百姓的農(nóng)田。中牟縣令攔著馬懇切諫阻。為百姓請求,唐莊宗發(fā)怒,呵叱縣令離開。將要殺掉他。樂官敬新磨知道這樣做不行。于是率領眾伶人追上縣令。把縣令抓到馬前斥責他說:“你身為縣令,偏偏不知道我們天子喜歡打獵嗎?怎么能放縱老百姓種莊稼交納賦稅呢!為什么不讓你的百姓挨餓空下這塊地,以便讓我們的天子馳騁打獵?你的罪應當被處死!”于是上前請求趕快行刑,樂官們一同附和,唐莊宗大笑,縣令得以免死離去。材料二:不能因為善事小就認為它沒有好處而不去做,也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就認為它沒有害處就去做。但也不是說做了一點好事就足以給國家?guī)砗锰帲隽艘稽c不好的事就足以給國家?guī)淼渷y。如果不重視事情的開始和萌芽狀態(tài),那么最終一定會出現(xiàn)大的禍亂,因此統(tǒng)治者一定要慎重對待。人們登到高處總是要向遠處眺望,下臨深淵總要向下探看,人的本性并不是具有遠望或窺探的特性,是所面臨的地勢使他們這樣的。某些事情有能引發(fā)奸邪之情的,某些情勢有時會招致禍患,老子說:“在事情尚未發(fā)生時就采取防范措施,在沒出現(xiàn)動亂前就進行整治?!惫苤僬f:“防患于災禍形成之前,這是上策。俗話說:‘火勢才發(fā)生時不予撲滅,到了大火熊熊時又將怎樣呢?樹木萌芽時不予砍伐,長成參天大樹后再砍伐,將會折斷斧柄?!弥侵\把事情扼殺在剛出現(xiàn)時,是其次的?!鼻閯萦龅交靵y,如同地形能讓人迷惑。逐漸前行,忽而東忽而西,改變了方向,人們自己卻未察覺。所以墨子遇到岔路就哭泣,感到悲傷的是走錯一步就會差錯千里。從前衛(wèi)文侯去朝見周天子,周朝外交人員詢問其名字,衛(wèi)文候回答:“衛(wèi)侯辟疆。”周朝外交人員退去后,說:“啟疆,辟疆是天子才用的名號,諸侯不能用?!毙l(wèi)文侯于是把他的名字改作“煅”,之后周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拜。所以善于守護上下名分的,即使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空名,也不能超越禮又名分。因此,明智的人很早就察覺到產(chǎn)生壞事的根源,能早早地謀劃鏟除動亂的根源,所以邪惡的事不會在防范之前出現(xiàn)。河北省滄州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楚王死于秦,太子在齊質。蘇秦謂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東國?”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則是我抱空質而行不義于天下也?!碧K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謂其新王曰:‘與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吾將與三國共立之?!粍t下東國必可得也?!碧K秦謂薛公曰:“臣聞謀泄者事無功,計不決者名不成。今君留太子者,以市下東國也。非亟得下東國者,則楚之計變,變則是君抱空質而負名與天下也?!毖唬骸吧?。為之奈何?”對曰:“臣請為君之楚使亟入下東國之地楚得成則君無敗矣?!毖唬骸吧??!币蚯仓?。謂楚王曰:“齊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觀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東國也。今王不亟入下東國,則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齊奉己?!背踉唬骸爸斒苊?。”因獻下東國。謂薛公曰:“楚之勢可多割也。”薛公曰:“奈何?”“請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謁之君,以忠太子;使楚王聞之,可以益入地?!敝^太子曰:“齊奉太子而立之,楚王請割地以留太子,齊少其地,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資齊,齊必奉太子?!碧釉唬骸吧??!北冻疃育R。楚王聞之恐,益割地而獻之,尚恐事不成。謂楚王曰:“齊之所以敢多割地者,挾太子也。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以太子權王也,故臣能去太子。太子去,齊無辭,必不倍于王也。王因馳強齊而為交,齊必聽王。然則是王去讎而得齊交也?!背醮髳?,曰:“請以國因。”故曰可以為楚王使太子亟去也。謂太子曰:“夫制楚者王也,以空名市者太子也,齊未必信太子之言也,而楚功見矣。齊楚交成,太子必危矣,太子其圖之。”太子曰:“謹受命。”乃約車而暮去。(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三》)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臣請為君之A楚B使C亟入D下東國E之地F楚得G成H則君I無敗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子,古代帝王的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兒子,封建時代太子的地位僅次于皇帝。B.“然則是我抱空質而行不義于天下也”與“九歲不行”(《陳情表》)兩句中的“行”含義不同。C.“君因謂其新王曰”與“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兩句中的“因”含義相同。D.“太子其圖之”與“不圖子自歸”(《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圖”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秦讓新楚王盡快割讓下東國給齊國,否則楚國太子便會用更多的土地讓齊國奉立他為楚王。B.蘇秦誘使楚太子答應割讓比新楚王多出一倍的土地給齊國,其目的是想讓新楚王割讓更多土地。C.蘇秦告訴新楚王,如果楚太子離開齊國,齊國便沒有了立太子的借口,也不會再要求楚王割讓土地。D.蘇秦向楚太子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太子處境十分危險,然后在薛公的同意下讓太子離開了齊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齊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觀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東國也。(2)請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謁之君,以忠太子;使楚王聞之,可以益入地。14.蘇秦是如何勸說薛公派遣自己去楚國的?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3分)10.BFH(每處1分,多涂不給分。原文標點為:臣請為君之楚,使亟入下東國之地。楚得成,則君無敗矣。)11.C(B項,前者是“做”的意思,后者是“走”的意思。C項,前者是“趁機”的意思,后者是“沿襲”的意思。D項,前者是“考慮”的意思,后者是“料想”的意思。)12.D(“然后在薛公的同意下讓太子離開了齊國”錯,無中生有。蘇秦勸說太子離開齊國并沒有告知薛公。)13.(1)齊國想擁立太子登位。我看薛公扣留太子,是為了用太子來交換下東國。(“奉”“留”“市”各1分,句意1分)(2)請告訴太子楚國把下東國割讓給齊國的原因,使太子前來拜見你,以表示齊國對太子的忠誠;再讓新立的楚王知道這件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故”“謁”“益”各1分,句意1分)14.①先是直接問薛公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來交換下東國,②接著反駁薛公的說法并解釋如何利用楚太子交換下東國,③最后催促薛公盡早做下決定并表示自己愿意出使楚國游說。(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楚懷王在秦國去世時,太子還在齊國做人質。蘇秦對孟嘗君說:“您為什么不扣留楚太子,用他與楚國交換下東國?”孟嘗君說:“不能這樣做。(如果)我扣留楚太子,楚國另立新的楚王,那么我就白白扣留了一個無用的人質,而且諸侯會非議我做了不義氣的事情?!碧K秦說:“不是這樣的。楚國(如果)另立新王,您可以趁機對楚國的新王說:‘把下東國割給我,我就替大王殺掉太子。否則,我將聯(lián)合秦、韓、魏三國共同立楚太子為王?!@樣一來,下東國的土地一定可以得到。”蘇秦對孟嘗君說:“我聽說計謀如果泄露,事情就不會成功,定了計謀,但不能決斷,就不會成就名聲。如今您扣留楚太子,是為了交換下東國,如果您不盡快行動,恐怕楚國會改變計劃,楚國一旦改變計劃,您便是白白把持人質而身負天下不義的壞名聲?!毖f:“是啊。我該怎么辦呢?”蘇秦說:“我愿意為您出使楚國,使楚國盡快割讓下東國。如果能與楚國講和,那么您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泵蠂L君說:“好?!庇谑桥商K秦到楚國去。蘇秦對新立的楚王說:“齊國想擁立太子登位。我看薛公扣留太子,是為了用太子來交換下東國。大王如果不盡快割讓下東國給齊國,那么太子將會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換取齊國擁立他為楚王?!毙铝⒌某跽f:“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誨?!庇谑谦I出了下東國。蘇秦對孟嘗君說:“以楚國當前的形勢來看,還可以多割取一些土地?!泵蠂L君問:“該怎么辦?”蘇秦答道:“請告訴太子楚國把下東國割讓給齊國的原因,使太子前來拜見你,以表示齊國對太子的忠誠;再讓新立的楚王知道這件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碧K秦對太子說:“齊國要擁立太子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卻請求割地給齊國,讓齊國扣留太子,齊國嫌楚王割讓的土地太少,太子為什么不割讓多出一倍的土地給齊國,這樣齊國一定會支持奉立您為楚王。”太子說:“好?!本桶驯瘸醺钭尩亩喑鲆槐兜耐恋馗钭尳o齊國。楚王聽說后很驚慌,便割讓更多的土地獻給齊國,還擔心扣留太子的事情不能成功。蘇秦對新立的楚王說:“齊國之所以敢向楚國要求割讓更多的土地,是因為他們以太子相要挾。如今齊國已經(jīng)得到楚地,可他的要求仍沒有停止,這還是有以太子作要挾您的緣故,所以我能讓太子離開齊國。太子一走,齊國就沒有立太子的借口了,就一定不會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機與強齊建立友好關系,齊國一定接受您的要求。這樣一來,大王既趕走了對頭又結交到強大的齊國?!背趼犃耸指吲d,說:“我愿意把楚國托付給先生。”所以說蘇秦可以為楚王讓太子盡快離開齊國。蘇秦對太子說:“控制楚國的是楚王,您不過是用空話做交易的太子,齊國未必相信太子的許諾,這樣就顯示出楚王獻地的誠意。如果齊、楚兩國建立邦交,太子的處境一定很危險,您還是考慮一下該怎么辦吧?!碧诱f:“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教誨?!庇谑菧蕚浜密囕v,連夜離開了齊國。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題。材料一:屈到嗜芰①,疾篤,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②,宗老將薦芰,屈建③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屬之?!弊幽驹唬骸安蝗?。夫子承楚國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訓后世;雖微楚國,諸侯莫不譽。其祭典有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薦,籩豆、脯醢則上下共之。不羞珍異,不陳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國之典?!彼觳挥?。(節(jié)選自《國語》)材料二: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奔跋?,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違而道?!碧屏谠侵唬骸扒右远Y之末,忍絕其父將死之言。且《禮》有‘齋之日,思其所樂,思其所嗜?!幽救ボ粒驳脼榈?”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賢者也。夫豈不知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況于將死丁寧之言,棄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奪其情也。曾子有疾,稱君子之所貴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學禮于仲尼;管仲病,勸桓公去三豎。夫數(shù)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訓其子孫,雖所趣不同,然皆篤于大義;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國,若敖氏④之賢,聞于諸侯,身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憂,其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國人誦之,太史書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賢,而唯陋是聞,子木其忍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奪其情也。然《禮》之所謂“思其所樂,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晳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母沒而不能執(zhí)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豈待父母之命耶?今薦芰之事,若出于子則可,自其父命,則為陋耳。豈可以飲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寢疾,曾元難于易簣。曾子曰:“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比粢粤又詾槿皇窃獮樾⒆佣宇櫠Y之末易簣于病革之中為不仁之甚也。(節(jié)選自蘇軾《屈到嗜芰論》,有刪改)【注】①芰:菱角。②祥:喪祭名,此處指父母死后十三個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時楚國令尹。④若敖氏:春秋時楚國的羋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該家族成員。15.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若以柳子之言A為然B是C曾元為孝子D而曾子顧禮之末易簣E于病革之中F為不仁之G甚也。1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微,沒有,與《燭之武退秦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詞義相同。B.庶,眾多,與《出師表》“庶竭駑鈍,攘除奸兇”的“庶”詞義不相同。C.訓,教誨,教導,與成語“不足為訓”“詩禮之訓”的“訓”詞義相同。D.是,賓語前置句的標志,與成語“唯利是圖”的“是”用法相同。1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屈建最終沒有使用菱角祭祀自己的父親,他認為這種做法有悖于祭祀的典禮。B.曾子、孟僖子、管仲這幾位君子,雖然追求不同,但都重視大義,不偏愛自己。C.《禮記》中提到齋戒時要想著死者生前喜愛之物,蘇軾認為這是說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D.曾子臥病,他的兒子曾元對更換竹席感到為難,因此柳宗元認為曾元是孝順的。18.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屈到嗜芰,疾篤,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1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15.BDF(結合句子翻譯:如果認為柳宗元的話是正確的,這樣看來曾元是孝順父母的兒子,曾子考慮禮法的末節(jié)而要求在病情危急時更換竹席,這就是很愚鈍啊。)16.C(“不足為訓”的“訓”是準則、典范。)17.D(這是蘇軾為反駁柳宗元而提出假設:如果柳宗元的話正確,曾元就是孝順的。而非柳宗元認為。)18.屈到喜歡吃菱角,病重時,喚來家臣囑咐說:“一定用菱角祭祀我?!?嗜:喜歡;疾篤:病重;屬:通“囑”,囑咐;狀語后置;每點1分)19.君子用德行來愛人,小人用無原則的寬容來愛人。(以:用;細人:小人;姑息:無原則地寬容;狀語后置;每點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屈到喜歡吃菱角。他生病了,喚來家臣囑咐說:“一定用菱角祭祀我?!钡鹊较榧罆r,家臣將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說:“這是您父親托付的?!鼻ㄕf:“不能這樣。我父親執(zhí)掌楚國的政事,他的法令記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對上可以比照先王,對下可以教導后人,即使不是楚國,諸侯各國也沒有不稱贊的。祭祀的法典上說:國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豬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魚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醬是從國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進獻珍貴奇特的東西,不陳列品類繁多的祭品。我父親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欲而觸犯國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材料二屈到喜歡吃菱角,他生病了,喚來家臣囑咐說:“一定用菱角祭祀我?!钡鹊较榧罆r,家臣將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說:“(這樣做雖然)違背(父命)卻符合正道?!碧瞥谠磳φf:“屈建依照禮法的末節(jié),忍心拋棄他父親將死時的托付。而且《禮記》說‘在致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吃什么?!幽境返袅饨牵睦锬軌蚍险滥??”柳宗元的認識太淺陋了。子木是德才兼?zhèn)涞某锨?。難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長輩好像他們活著時一樣,何況對于父親臨死時叮囑的話,拋棄不用,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嗎!這一定是有比拋棄父親臨死時的囑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變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時,(對孟敬子)說君子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孟僖子臨死時,讓他的兒子向孔子學習禮。管仲病危時,勸齊桓公趕走三個寵臣。這幾位君子的話,有的涉及掌管國家大事,有的勸誡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誨自己的子孫,雖然他們所追求的不一樣,但是都重視道義,不偏愛自己?,F(xiàn)在楚國顯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諸侯中聞名,身為上卿,臨死時不存問百姓,卻憂慮飲食,他太簡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國人都談論這件事,史官記載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會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聽聞他的淺陋,子木難道忍心做這樣的事嗎?所以說:這一定是有比拋棄父親臨死時的囑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變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墒恰抖Y記》中所說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吃什么”,這是說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歡吃羊棗,(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羊棗。父親去世后不忍讀父親的書,母親去世后不忍用母親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難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嗎?現(xiàn)在用菱角作祭品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適,如果由他的父親命令,就是淺陋了。難道可以因為飲食的原因,而造成父親極大的淺陋嗎!曾子臥病,兒子曾元對更換竹席感到為難。曾子說:“君子用德行來愛人,小人用無原則的寬容來愛人?!比绻J為柳宗元的話是正確的,這樣看來曾元是孝順父母的兒子,曾子考慮禮法的末節(jié),要求在病情危急時更換竹席,就是很愚鈍呀。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半月考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甲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猓靶兴僦催h。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日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能?——節(jié)選自《離騷》乙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文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歇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框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辈粡团c言?!稘O父》11.下列語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A.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B.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C.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D.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12.下列各句的句式與“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相同的一項是()(2分)A.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B.夫晉,何厭之有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若亡鄭而有益于君13.下列課文中和選文中的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B.漁父見而問之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C.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D.安能以身之察察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14.下列對《漁父》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文開篇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這八個字形象地刻出屈原政治失意、心力交瘁、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B.本文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塑造了一位與世推移、隨遇而安的漁父形象,他勸屈原與世俗同流,不必獨醒高舉。C.本文屈原用“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兩個淺近形象的借代句,說明自己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態(tài)度。D.本文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優(yōu)美散文,給我們樹立了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為人生理想毅然赴死,以死明志。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文本一: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①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晉初定,欲發(fā)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推曰:“獻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開之,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祿。”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此乎?與女偕隱。”至死不復見。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②欲上天,五蛇③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笔谷苏僦?,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于是文公環(huán)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從亡賤臣壺叔曰:“君三行賞,賞不及臣,敢請罪?!蔽墓珗笤唬骸胺驅乙匀柿x,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后故且及子?!睍x人聞之皆說?!妒酚洝x世家》文本二:以貴富有人易,以貧賤有人難。今晉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窮矣,賤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國有萬乘,而介子推去之,無以有之也。能其難,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晉文公反國,介子推不肯受賞,自為賦詩曰:“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xiāng),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睉視T,而伏於山下。文公聞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變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萬?!被蛴鲋街?。負釜蓋簦,問焉,曰:“請問介子推安在?”應之曰:“夫介子推茍不欲見而欲隱,吾獨焉知之?”遂背而行,終身不見。人心之不同,豈不甚哉?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唇干嗌,日夜思之,猶未之能得;今得之而務疾逃之,介子推之離俗遠矣?!秴问洗呵铩ぜ径o》注釋:①帶:又稱“叔帶”“王子帶”“太叔”,惠王之子,襄王之弟。②龍:喻重耳。③五蛇:指狐偃、趙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1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字母序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3分)若以力事A我B而無補C吾D缺者E此復受F次賞G三賞H之I后J故K且及子。1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尤而效之”的“尤”是犯過錯意思,與《離騷》的“忍尤而攘詬”中的“尤”的含義不同。B.“上下相蒙”的“蒙”是蒙受、承受的意思,與《屈原列傳》的“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中的“蒙”的含義相同。C.“早朝晏退”的“晏”是晚、遲的意思,與《詩經(jīng)·氓》的“言笑晏晏”中的“晏”的含義不同。D.庶人: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統(tǒng)治族居住在國中(城內(nèi))及國郊,稱為國人。國人中的上層為卿、大夫、士,下層為庶人。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介子推攜母歸隱的想法是通過對話來表現(xiàn)的,他認為晉文公能重登帝位,是天命決定的,而非人力。B.晉文公到處尋找介子推,但最后也沒有找到,后來在綿上設祭田用來警示自己并來緬懷像介子推一樣的人。C.晉文公返回晉國后,雖擁有了萬輛兵車,但是介子推卻離開了他,這是由于晉文公已經(jīng)沒有受他擁戴的德行了。D.晉文公當上國君之后,介子推的母親極力勸他向晉文公邀功,但介子推意志堅定,堅決不受祿。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能其難,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19.文本二結尾說“介子推之離俗遠矣”,請結合兩則材料用原文的語言簡要概括介子推“離俗遠”的現(xiàn)。(3分)11.B【解析】A.“離”,通“罹”,遭受。句意:既然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就回來把我舊服重修。B.無通假字。句意:調轉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趕快罷休。C.“錯”,通“措”,措施。句意:那些貪圖利祿的小人本來就善于投機取巧,方圓和規(guī)矩他們可以全部拋棄。D.“章”,通“彰”。句意:佩著五彩繽紛華麗裝飾,散發(fā)出一陣陣濃郁清香。12.C【解析】例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為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高余岌岌之冠兮,長余陸離之佩”。句意: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A.“不吾知其亦已兮”為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知吾其亦已兮”。句意:世人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內(nèi)心確是芳潔純真。B.“夫晉,何厭之有”為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夫晉,有何厭”。句意:晉國,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為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太子及知其事者賓客”。句意: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給他送別。D.“若亡鄭而有益于君”為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若亡鄭而于君有益”。句意: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13.A【解析】A.兩個“為”都是句末語氣詞,譯為“呢”。句意:為什么您偏要憂思那么深沉、行為那么高超,而讓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現(xiàn)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為何還辭別呢?B.動詞,見到:介詞,表被動。句意:漁翁看見就問他說,/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消除了。C.代詞,那;語氣詞,表商量語氣,還是。句意:何不攪渾那泥水揚起那濁波?/用戰(zhàn)亂來改變出兵時的整肅,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D.定語后置的標志: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怎么能讓自己潔白的身體。/我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14.C【解析】C.“借代句”說法錯誤,“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的意思是: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這是以此來比喻不愿以皎潔的身心,蒙受外界的垢污。因此,這兩句話是比喻句,不是借代句。參考譯文:甲后悔當初不曾看清前途,遲疑了一陣我又將回頭。調轉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趕快罷休。我打馬在蘭草水邊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暫且停留。既然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就回來把我舊服重修。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織就。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內(nèi)心真正馥郁芳柔。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雖然芳潔污垢混雜一起,只有純潔品質不會腐朽。我忽然回頭啊縱目遠望,我將游觀四面遙遠地方。佩著五彩繽紛華麗裝飾,散發(fā)出一陣陣濃郁清香。人們各有自己的愛好啊,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難道我能受警戒而懼怕?乙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游蕩,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么,為什么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睗O父說:“圣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骯臟,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么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魚腹中。怎么能讓純潔的身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15.EGJ【解析】句意:假如只是用勞力侍奉我,而沒有彌補我的錯誤(的人),這也應受到再次一等的賞賜。這三次賞賜完了,就會輪到你?!叭粢粤κ挛叶鵁o補吾缺者”中“者”是個標志,相當于“……的人”,故在“者”后,即E處斷開:“次賞”是“復受”的賓語,故在“賞”之后,即G處斷開:“三賞之后”是個完整語義單位,意思是:三次獎賞完畢之后,故在“后”字后面斷開,即J處斷開。16.B【解析】A.正確。犯過錯:罪過、過錯。句意:明知他們犯了過錯,再去仿效他們的行為。/暫時忍受罪過,等待將來除去恥辱。B.錯誤。欺騙、蒙騙:蒙受、承受。句意:上下互相欺騙。/怎么能讓潔白的(人事物),去蒙受人世間的塵土呢?C.正確。晚、遲:和柔溫順。句意:盡管早早就上朝,很晚才退朝回來。/說說笑笑,和柔溫順的樣子。D.正確。17.D【解析】C.“介子推的母親極力勸他向晉文公邀功”的說法錯誤。從原文他母親的話“能如此乎?與女偕隱”看出介子推的母親并沒有“極力……邀功”,最終還是依從了兒子的抉擇。18.困難的事情能做到,而容易的事情卻做不到,這正是文公不能成就王業(yè)的原因??!【解析】“能”,能做(干):“所以”,表“……的原因”:“王”,名作動,稱王。19.(1)推亦不言祿(2)上下相蒙,難與處矣(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