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含答案)一、對比閱讀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語段一: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語段二:南陽劉驎之,高率①善史傳,隱于陽岐。于時符堅臨江,荊州刺史桓沖(人名)將盡訏謨之益②,征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貺③甚厚。驎之聞命,便升舟,悉受所餉,緣道以乞④窮乏,比至上明亦盡。一見沖,因陳⑤無用,翛然⑥而退。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值己匱乏,村人亦如之。甚厚為鄉(xiāng)閭所安。(選自《世說新語》)注:①率:率直。②盡訏謨謨之益: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業(yè)。③貺:賜予。④乞:這里指“贈送”。⑤陳:陳述。⑥翛然:灑脫、自由自在的樣子。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
(2)便要還家
要:(3)處處志之
志:
(4)值已匱乏
值: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3.“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句話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有什么作用?4.同為魏晉隱士,在語段(二)中劉驎之所表現(xiàn)的情懷與陶淵明的有何異同?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至,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①。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②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③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蹄懯?,彰示來者。(元結(jié)④《右溪記》)(注釋)①懸,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俾(b?):使。③裨(bì):補助,增添。
④元結(jié)(719~772年),字次山,唐代文學家。5.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項?(
)A.此溪若在山野
皆若空游無所依B.乃疏鑿蕪穢
乃記之而去C.不可名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銘》)D.則可為都邑之勝境
潭中魚可百許頭6.下列哪一項加點詞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
)A.皆若空游無所依B.斗折蛇行C.凄神寒骨D.南流數(shù)十步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徘徊溪上,為之悵然!8.甲乙兩文的畫線句分別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描寫方法又有何不同?9.兩篇選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請結(jié)合選文具體說說。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呈唬骸紕t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注)①堊:白土。②慢:同“漫”,沾污。③斫:zhuó,用刀斧砍。④質(zhì):對手。10.請寫出下列加點字的解釋。①安知魚之樂:
②請循其本:
③運斤成風:
④盡堊:11.與“盡堊而鼻不傷”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怒而飛
B.峨冠而多髯C.啟窗而觀
D.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12.下列各組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郢人立不失容
其人視端容寂
B.若蠅翼
其翼若垂天之云C.臣則嘗能斫之
嘗貽余核舟一
D.臣之質(zhì)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14.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上的辯論以莊子的論辯讓人為他的“巧妙”會心一笑,請說說“妙”在何處。
比較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逼浯酥^乎?(《雖有嘉肴》)(乙)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①,輮②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③,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④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注釋)①中(zhòng)繩:合乎拉直的墨線。
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③暴:通“曝”,曬干。④參:通“叁”,多次。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輮使之然/也輟耕之壟上B.不知其善也/則知明而行五過矣。C.雖有嘉肴/雖有槁暴D.學而不思則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16.翻譯下列句子①《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17.甲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了闡述的論點______________;乙文則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學不可以已”,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18.請聯(lián)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了這兩篇短文后的感受。
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下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櫟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ㄟx自韓愈《馬說》)(乙)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纏薪菜②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蹦鹿娭?,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蹦鹿唬骸昂务R也?”對曰:“牝③而黃?!笔谷送≈?,牡而驪④。報穆公,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選自《九方皋相馬》,有刪改)(注釋)①姓:指代家族,此處指子孫。②擔纏薪菜:即擔柴挑菜,指干粗活。③牝:雌性鳥獸。下文的“牡”是指雄性鳥獸。④驪:純黑色的馬。19.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臣
之
子
皆
下
才
也
可
告
以
良
馬
不
可
告
以
天
下
之
馬
也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1)一食或盡粟一石(2)穆公不說(3)色物牝牡尚弗能知(4)伯樂喟然太息曰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22.(甲)(乙)兩文都寫到伯樂,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23.(甲)(乙)兩段文字各包含了怎樣的寓意?
閱讀古文,回答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ㄒ遥╆愔倥e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世說新語》)(注釋)徐孺子,名稚,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士,為人高潔。廨:官署。式:通“軾”,車前橫木,文中是扶著軾的意思。24.解釋加點的詞。①才美不外見(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③登車攬轡(__________)
④吾之禮賢(__________)25.翻譯下面的句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6.同樣是面對人才,(甲)(乙)兩文的情感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27.甘為“常馬”,也不期待“太守”的賞識,你能否接受?坦誠地談談自己的想法。
二、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28.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中軒敞者為艙(是)
其兩膝相比者(靠近)B.高可二黍許(上下,表約數(shù))
石青糝之(一種顏料)C.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零數(shù))
居右者椎髻仰面(梳著椎形的發(fā)髻)D.水波不興(起)
清風徐來(慢慢地)2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而”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C.隸而從者
D.啟窗而觀30.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段采用了“先總說,后分說”的結(jié)構方式。B.文中連用“執(zhí)、撫、指、語、矯、視”等動詞,使人物活靈活現(xiàn)。C.選段運用摹狀貌的方法表現(xiàn)三個人不同的衣著、姿態(tài)、動作和表情。D.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個細節(jié),并按一定的空間順序?qū)憗恚宄乇憩F(xiàn)了它的整體形象。
參考答案
1.(1)妻子兒女(2)“要”通“邀”,邀請(3)做記號(4)遇到2.(1)(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就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2)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他們)都感嘆起來。(意對即可。)3.暗示桃花源人不愿與世人交往的心理,同時也為漁人出而復尋“不復得路”一事埋下伏筆,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意對即可。)4.相同:兩人都厭惡官場,不愿入仕做官;不同:陶淵明向往的是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而劉驎之則享受與百姓同樂的尋常生活。(意對即可。)
5.B6.C7.(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為它而惋惜(或內(nèi)心失意不痛快)!8.甲文:清澈透明,側(cè)面(間接)描寫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寫9.甲文借描寫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達了作者因久謫遠荒而產(chǎn)生的落寞苦悶、孤寂悲涼的心情。乙文借小溪無人賞愛、蕪穢冷落,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意思對即可)
10.①安,疑問代詞,怎么;②循,追溯;③運,揮動;④盡,使……干凈。11.D12.D13.(1)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2)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14.“妙”在換角度思考問題。從邏輯上說,惠子本來不肯定莊子是否知魚之樂,且有不知魚的快樂的意思,而莊子卻說惠子已經(jīng)說過,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說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
15.C16.①《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诒撬Y(jié)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冷。17.
教學相長(也);
比喻論證或舉例論證。
18.啟示:“教學相長”的意思就是教和學是互相影響和促進的,在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也會有進步。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中,就會慢慢發(fā)現(xiàn)一些不足,然后再學習,再提高,就會彌補以前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確目標:2024年珠寶鑒定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系統(tǒng)分析師考試前必做準備試題及答案
- 移動模架安全培訓
- 職業(yè)健康知識培訓教學課件
- 羽絨家紡知識培訓課件
- 尿套的護理及注意事項
- 美妝知識技巧培訓課件
- 高校輔導員團隊管理與協(xié)調(diào)能力的考核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知識培訓課件
- 記者證考試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演練
- 湖南省對口招生考試醫(yī)衛(wèi)專業(yè)十年真題(2010-2019年)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程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質(zhì)安全體系管理手冊
- 中青劇院管理手冊
- 《對話大千世界-繪畫創(chuàng)意與實踐》 第1課時 定格青春-向藝術家學創(chuàng)作
- CET46大學英語四六級單詞EXCEL版
- 文化人類學完整版
- 2022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崗位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13888-2009在開磁路中測量磁性材料矯頑力的方法
- 《劉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 年產(chǎn)萬噸丁二烯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