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空氣污染與保護第2課時》_第1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空氣污染與保護第2課時》_第2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空氣污染與保護第2課時》_第3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空氣污染與保護第2課時》_第4頁
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課件《空氣污染與保護第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空氣與生命班級:X年級X班XXX學校第8節(jié)空氣污染與保護

第2課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么知道空氣的質量如何?什么是空氣質量指數(shù)?一、課程引入

空氣質量指數(shù)(AirQualityIndex簡稱AQI)是一種用來表示空氣污染程度的簡單指標。它是根據(jù)空氣中的幾種污染物的濃度,通過一定的方法計算出來,可以直觀、簡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較環(huán)境污染的程度。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一、空氣質量指數(shù)二、新課講解目前我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預報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指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諝赓|量指數(shù)空氣質量等級首要污染物實時空氣質量數(shù)據(jù)表二、新課講解空氣質量指數(shù)越大污染越厲害對人體健康危害越大二、新課講解二、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二、新課講解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說明:天然降水成弱酸性。因為空氣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呈弱酸性)。酸雨二、新課講解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過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稱為酸雨。pH越小,酸性越強。

我國的能源結構是以煤炭為主,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較大。形成原因二、新課講解經歷了60年,德國的這座石雕像已經徹底被酸雨毀壞了。酸雨損害林木酸雨的危害二、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二、新課講解總結二、新課講解

(1)臭氧化學式:O3

紫外線(2)來源:O2=====2OO+O2====O3(3)臭氧的性質:是一種藍色帶腥臭味的氣體,

有很強的氧化性和不穩(wěn)定性。(4)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氣平流層(距地面10—50千米處),這里集中了大約90%的氧氣。

紫外線3O2===========2O3臭氧層的作用:阻擋和削弱過強的紫外線,對生物起保護作用。三、臭氧層空洞二、新課講解為什么會有臭氧層空洞?二、新課講解

從冰箱、空調器、汽車到計算機、滅火器等都要用到氯氟烴。冰箱中的制冷劑“氟氯昂”就是一種氯氟烴。而氯氟烴就是破壞臭氧層的兇手。氯氟烴的來源二、新課講解臭氧層一旦遭受破壞出現(xiàn)空洞,就會使植物和動物的生態(tài)鏈發(fā)生變化,失去平衡,可能造成農作物欠收、氣候異常,皮癌發(fā)病率上升以及某些物種滅絕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臭氧層空洞帶來的影響二、新課講解世界各國目前都在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層被破壞。例如,禁止生產和使用含氯氟烴的致冷劑、發(fā)泡劑、洗潔劑、噴霧劑等化學物質。保護臭氧層的措施二、新課講解1.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陽光照射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臭氧與氧氣的化學性質不同B.臭氧是空氣質量指數(shù)的污染物之一C.汽車尾氣大量排放會導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擋臭氧的吸入D三、隨堂練習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控制酸雨的措施是()A.減少工廠廢氣的排放B.減少煤燃燒時污染物的排放C.減少生活、工業(yè)廢水的排放D.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C三、隨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