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整理:李潔雄0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考點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一)夏商周政治形式1.早期國家的出現:(1)時間、地域: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原因:農耕經濟的發(fā)展。(3)中國早期國家起源的突出標志:金屬器具的使用(生產力)、貧富分化的產生生(生產關系)、文字的成熟(文明程度)、城的出現(強權象征)和禮制(奴隸制等級秩序)的初步形成。2.“三皇五帝”的傳說(有六種版本)(1)神話傳說的價值:神話傳說是有價值的文化信息,能提供考古線索,但不是歷史事實。(2)傳說的帝王:主要是《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黃帝、堯、舜、禹等,黃帝確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五帝時代是中國文明的初級階段。3.“家天下”制度的開始(本質:禪讓制變?yōu)槭酪u制)(1)時間:禹死后,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地位。(2)特點:政治權力由“傳賢”演變?yōu)椤皞髯印?;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3)影響:世襲制開始了一種私有制“家天下”,標志著我國過渡到奴隸社會。(4)評價:從“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產力發(fā)展和階級矛盾的產物,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4.商朝的政治特點:(1)族權與政權相結合(商代貴族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實行宗法制);(2)神權與王權相結合(商王朝一切政治事務都通過占卜進行決策)。(3)殘酷性(如“炮烙之刑”、“人祭”、“人殉”)(二)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對象及主要諸侯國:王族(姬姓諸侯為主)(如魯、燕);功臣(如齊);先代貴族(如宋)。2.主要內容:(1)周王將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們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諸侯對土地和人民只能使用,不能轉讓,但可層層分封)(2)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和力役。3.影響:(1)積極:擴大了周文化的影響;有利于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秩序。(2)消極:后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勢,從而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三)西周的宗法制1.特點(核心內容):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是正妻生的大兒子,是大宗,繼承父親的宗主地位;庶子是妾生的兒子,是小宗,庶子進行分封。)2.目的: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3.結果: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由宗法關系決定的等級。4.宗法制的特點:大宗永遠是小宗的領袖;嫡長子與分封下去的眾子有雙重關系,在血緣上是兄弟關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關系。5.影響:在廣大范圍內對中國社會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其內涵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觀念中。6.宗法制的作用: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键c二: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一)“六王畢,四海一”(完成統(tǒng)一、開拓疆土)1.統(tǒng)一的進程(1)統(tǒng)一六國:從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國相繼攻滅東方六國,建立了秦王朝。(2)北伐匈奴:前215年,蒙恬率軍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qū);修筑長城和“直道”,加強北部邊防。(3)南征嶺南:前214前,開鑿靈渠,平定嶺南;秦在嶺南置郡,這是嶺南地區(qū)歸入中央王朝管轄的開端。(開鑿靈渠的目的:便于補充兵員和軍需物資。嶺南(百越):今浙江(東越)、福建(閩越)、廣東廣西(南越))(4)通西南夷:秦朝在“西南夷”(今云貴高原和川西及甘南)開辟“五尺道”(比“直道”更窄小,秦五尺相當于今三尺即一米,能通人畜,不能通馬車),任命官吏,這是西南夷進入中原統(tǒng)一政權版圖的開始。2.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1)實現統(tǒng)一有利于生活安定和生產發(fā)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2)統(tǒng)一后建立起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制度,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深遠影響。(3)秦的統(tǒng)一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二)海內為郡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1.背景:(1)為了汲取分封制使周天子權威削弱的歷史教訓。(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陸續(xù)出現了郡、縣等新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形式。(秦國蜀郡)(3)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確定以郡縣制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內容:郡——縣(道)——鄉(xiāng)——里(亭)。3.特點及影響(郡縣制與分封制相比,最主要差別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1)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2)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3)西漢初曾形成“郡”“國”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和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使“大一統(tǒng)”政體更為鞏固。(三)百官公卿1.開創(chuàng)皇帝制度特點:皇權至上;皇位世襲(“家天下”)。2.建立“三公九卿”制:(1)“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職責是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虎符”皇帝、太尉各一半,有時根本不設太尉一職);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負責監(jiān)察系統(tǒng)。(2)“九卿”是中央各部門的主管官員,如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地位相當的是還有中尉、將作少府等。(3)參政方式——“朝議”:①中央官員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大臣議政可以集思廣益,不失為在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②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極端的君主專制,行蹤詭秘,君臣懸隔,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3.“漢承秦制”(“漢承秦制,有所損益”,是指西漢對秦朝的制度,有繼承,有改變)(1)西漢王朝大體沿襲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史稱“漢承秦制”。(2)漢武帝設置十三郡刺史和司隸校尉,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對于穩(wěn)固政權、防止地方分裂,有重大意義??键c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君主專制制度)1.創(chuàng)立: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皇帝”制度為歷代王朝所繼承。2.內容(個人集權獨裁)(特點——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1)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于一身。(2)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3.弊端:(弊端——帶有獨斷性、隨意性)(1)君主專制政體下,皇權帶有獨斷性、隨意性的特點。(2)國家變成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成為一個人的政治。4.影響(思考“伴君如伴虎”現象背后的實質)(1)歷代官僚體制雖有所變化,但是都是維護皇權、服務于皇帝為基本原則。(2)皇帝對于官吏有獎賞和懲辦的權力,有提拔和貶斥權力,也有生殺予奪權力。(3)君臣關系,實質上是“主子”和“奴才”的關系。(二)君權和相權(君相矛盾,基本趨勢是強化君權、弱化相權)1.君權與相權矛盾的由來:“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希望有所作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權的方式以獨攬行政大權。2.強化君權削弱相權(從漢至元)(1)漢武帝削弱相權:①漢初繼承秦制,丞相有相當大的權力。(“蕭規(guī)曹隨”;總理大臣)②漢武帝有意改變丞相位尊權重的傳統(tǒng)。他有兩種方式,一是頻繁更換丞相,二是用“內朝”來牽制“外朝”?!爸谐庇址Q“內朝”,是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是決策機關;“外朝”,是指以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是執(zhí)行機關。(“內朝”官員有尚書令、侍中、常侍等;“外朝”官員有三公、九卿等)(2)唐朝分散相權:①唐代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設中書?。ú輸M詔令)、門下?。▽徸h詔令)、尚書省(執(zhí)行詔令),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②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③門下省還設政事堂,作為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與會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于宰相。(3)宋化分割相權:宋代設中書門下,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職務相當于宰相,設副相參知政事分管行政。設樞密使分管軍事。設三司使分管財政。(4)元朝大體沿宋朝制度3.歷代帝王調整相權的目的:防范宰相擅權,強化君主專權(最主要);力求加強統(tǒng)治、提高行政效率;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三)中國古代王朝的監(jiān)察體制(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也就是司法監(jiān)督和紀檢制度)1.發(fā)展:(1)秦: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級行政機關內,都有專門負責監(jiān)察的官員。(2)西漢:對地方的監(jiān)察由刺史負責;對中央機構的監(jiān)察主要由御史大夫負責。(3)唐:御史臺定期到京都各監(jiān)獄視察執(zhí)法情況。(4)宋:提點刑獄司是專職監(jiān)察刑獄的官員。(5)元:人命重案公文由御史臺監(jiān)察御史復核;御史在糾舉官吏時可采取非常手段。2.影響:(1)積極:監(jiān)察體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監(jiān)督官員規(guī)范執(zhí)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2)局限: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jiān)察體制的實際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監(jiān)察官員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監(jiān)察官員乃至監(jiān)察機構貪贓枉法的情形司空見慣。(四)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1)世官制(先秦)——貴族世襲;(2)察舉制(西漢至南北朝)——推薦任命;(3)科舉制(隋朝至明清)——考試選拔。2.察舉制的演變和特征(1)漢武帝下詔舉薦人才和策試賢良。(2)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3)特征:封閉的特征。(4)局限:以官舉士,權操于上,民意無從體現。3.評價從隋朝以來的科舉制(1)進步性(積極):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保證了專制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體現了公平公正。(還有如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文學的繁榮等)(2)局限性(消極):科舉考試的科目及內容,大都不出儒學經義的范圍,特別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人。(考試內容束縛思想,過分注重不切實際的學問,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原因之一)(3)實質:是一種將知識分子引入統(tǒng)治集團,且被最高掌權者控制的選官制度。(五)行省的設置(元朝以來的地方行政制度)1.秦漢唐宋的地方行政區(qū)劃(1)秦代:郡、縣。(2)漢代:州、郡、縣。(3)唐代:道、州、縣。(4)宋代:路、州、縣。2.元朝行(中書)省的設置:(1)行省的設置——形成省、路、府、州、縣級制:①全國設十個行?。狠^為特殊的有今東北地區(qū)的遼陽行省;蒙古地區(qū)的嶺北行?。辉瀑F高原的云南行?。桓=ㄕ憬慕阈惺?;在臺灣(琉球)設澎湖巡檢司。②兩個單列行政區(qū)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里”(今京、冀、晉、魯全部和蒙豫一部);二是宣政院轄地(西藏和川青一部)。(2)行省受中央節(jié)制:①民政——中書省。②軍政——樞密院。③覲見制。④監(jiān)察制。⑤互遷制。注意:元朝中書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相當于隋唐時期的尚書省。3.明清沿用行省制度(1)明代:?。◤U行省,設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府、縣。(2)清代:省、道、府、縣。4.行省設置的意義:(1)加強中央集權,調整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2)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键c四: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tài)(一)(明朝)內閣制度的形成1.原因:明太祖廢除丞相后,軍國大事均由皇帝個人裁決,為減輕皇帝政務負擔,明成祖(永樂帝朱棣)設立內閣。2.性質: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適應了皇帝加強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3.作用:維護了君主的絕對權力,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上的地位4.影響:皇帝擔心內閣地位上升威脅皇權,于是以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予以牽制,導至宦官參政,明朝政治日益黑暗。(二)(清朝)軍機處1.設立時間:清朝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2.設立原因:(1)直接原因:適應西北軍務的需要。(2)根本原因:加強皇權。3.職能變化:由單純處理軍務逐步擴大到處理其他政務。4.機構特點:(簡、速、密)(1)軍機大臣是皇帝信任的滿、漢大臣,遇軍國大事只能商議和遵旨照辦,無決策權。(2)軍機處機構簡單,人員精干,辦事效率較高;(3)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政治決策封閉性的特征更明顯。5.評價:軍機處的設立,進一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三)清朝邊疆政策1.基本原則:(1)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籠絡各民族的上層分子;(2)大事集權,小事放權,因地制宜地進行行政管理。2.主要政策:(1)在中央設有主管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理藩院。(由蒙及疆藏)(2)重視邊疆地區(qū)的交通建設和軍事防衛(wèi)。(3)在西南地區(qū)大規(guī)模實行“改土歸流”。(土司:當地可世襲的少數民族首領。流官:朝廷派遣的、有任期、可調動的官員。)3.歷史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近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02:近代中國維權斗爭考點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一)鴉片戰(zhàn)爭1.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1)中國和歐美的對比: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危機四伏(弱)(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強)(經濟、政治、軍事、外交)。(2)直接原因(偶然性):中國禁煙運動成為英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借口。(3)根本原因(必然性):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需要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必然對外侵略。(引出戰(zhàn)爭性質:資本主義的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zhàn)爭)2.鴉片戰(zhàn)爭的經過:爆發(fā)(1840年6月)——擴大(1841年)——結束(1842年8月)。3.中國戰(zhàn)敗原因(1)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2)主觀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3)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抗新興發(fā)展的資本主義。4.鴉片戰(zhàn)爭的結果——中國戰(zhàn)敗,與英法美簽訂第一批不平等條約(1)中英《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開口岸、關稅協(xié)商。(2)中英《南京條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①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②片面最惠國待遇(“一體均沾”條款)③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ńⅰ白饨纭钡姆梢罁?)中美《望廈條約》:兵船巡查貿易,開醫(yī)院建教堂。(4)中法《黃埔條約》:天主教徒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清政府保護其教堂和墳地。5.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四個變化)(1)社會性質變化:由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社會矛盾變化: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變?yōu)榉饨ㄖ髁x與人民大眾、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3)革命任務變化:由反封建統(tǒng)治變?yōu)榧确幢緡饨ㄖ髁x又反外來資本主義侵略。(4)思想文化變化(補充):中國人掀起“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新思想。(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英法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起因)(1)根本原因(目的):英法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附:一鴉后輸華商品滯銷原因:自然經濟抵制;不合中國人的習慣;買鴉片后購買力低。(2)借口:“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3)實質: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性質)和擴大(危害)2.戰(zhàn)爭經過及相關條約(經過)(1)1856年10月襲擊廣州,戰(zhàn)爭爆發(fā)。(2)1857年英法聯軍組成,占領廣州。(3)1858年占領天津,簽訂《天津條約》(中國與英、法、美、俄)口訣一:公開自傳(要)賠款??谠E二:公使進北京;十處開口岸;長江自由行;內地游經傳;賠款六百萬??谠E三:營(口)煙(臺)汕(頭),瓊(州)臺(灣)淡(水),長江鎮(zhèn)南和九漢。(4)1859年借口換約,戰(zhàn)爭再起。(5)1860年10月,占領北京,簽訂《北京條約》(中國與英、法、俄),戰(zhàn)爭結束??谠E一:準許華工天(約)天(津)陪(賠)酒(九)??谠E二:承認天津開天津,九龍一區(qū)給英國,準許華工運出國,賠款一千八百萬。3.沙俄侵占北方領土(插曲)(1)東北:愛妃(琿)北京,外黑里酷(庫)約100萬平方公里(2)西北:北、勘、改約50萬平方公里4.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使中國社會半殖半封程度加深。(三)甲午中日戰(zhàn)爭1.戰(zhàn)爭背景(1)日本:為發(fā)展資本主義,急需從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殘余、市場、政策)(2)列強:對日本侵略中國采取不干涉政策(默許或縱容)。(口訣:美望助手英牽俄,德法奪權俄未緒)(3)中國:清政府腐朽妥協(xié),寄希望于列強“調?!保徽J真?zhèn)鋺?zhàn)。(4)朝鮮:東學黨起義。(清軍應邀派兵,日軍不請自來)這是直接原因、導火線。2.戰(zhàn)爭經過(1)第一階段:1894年7月—1894年9月(爆發(fā)標志:1894年7月,朝鮮豐島海戰(zhàn)):①平壤戰(zhàn)役:“先定守局,再圖進取”;左寶貴英勇犧牲;葉志超棄城逃走。②黃海戰(zhàn)役:北洋艦隊護送援軍后返航;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李鴻章不許巡海迎敵;日軍取得黃海制海權。(2)第二階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①遼東戰(zhàn)役:日軍兩路進攻;聶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趙懷業(yè)龔照嶼臨陣脫逃。②威海戰(zhàn)役:“如違令出戰(zhàn),雖勝亦罪”;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中國戰(zhàn)敗原因:(1)主觀:清政府的極端腐敗和妥協(xié)退讓。(根本)(避戰(zhàn)求和政策的原因:中國領導階層把個人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慈禧怕沖擊萬壽慶典,怕削弱其統(tǒng)治地位;李鴻章要保住官場資本即北洋海軍和淮軍;帝、后兩派分裂,清政府內部不團結)(2)客觀:日本制度先進、準備充分、蓄謀已久(大陸政策等)。(3)具體:中日雙方軍隊建設差異巨大。如:中國將領素質低下;中國軍事裝備落后;中國軍費籌備困難等。4.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影響(1)內容:(一廠二億三島四口)①割地:遼臺澎湖割地;②賠款:賠償白銀兩億;③開口岸:沙重蘇杭通商,日本輪船入內;④設工廠:口岸開設工廠,運銷內地免稅。(2)危害:①危機加深:破壞主權,嚴重掠奪,刺激野心,危機加深。②控制命脈:加劇負擔,大借外債,控制命脈。③深入內地:口岸開放,深入內地。(重慶:長江上游)。④阻礙發(fā)展:在華設廠,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3)影響:①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②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4)三國干涉還遼(俄德法三國)的實質:反映出帝國主義在侵略中國過程中,既勾結又斗爭,一切以國家利益為轉移。(四)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1.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2)背景:發(fā)展不平衡使列強加緊爭奪殖民地?!恶R關條約》刺激了列強的野心。三國干涉還遼是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開端。(3)表現:列強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國別強占的租地劃分的勢力范圍德國山東膠州灣山東俄國遼寧旅順和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法國廣州灣廣東、廣西和云南英國香港“新界”地區(qū)和山東威海衛(wèi)長江流域、云南、廣東日本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福建2.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1)提出時間:1899年。(2)背景:當列強在華爭奪“勢力范圍”時,無暇顧及中國。美國軍事力量還不能與其他列強抗衡。為了滿足美國工商界進入整個中國市場的需要。(3)內容: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中的既得權益。要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使美國也能從中“利益均沾”。(4)實質和目的:緩和列強間的爭奪;消弭(減少)中國人民的反抗(表面宣稱保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共管體系”。(5)影響:形成了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標志著美國侵華進入新階段,開始獨立制定侵華政策。(總之,利于美國和其他列強,危害中國)(五)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1.經過:(1)一次進犯狼狽逃回。(2)二次進犯占領天津。(3)占領北京暴行累累。2.《辛丑條約》及影響(1)時間、簽約國:1901年,11國(英俄德法,美日意奧,比荷西)(2)內容:口訣一:前(錢)進(禁)賓(兵)館外商出新(辛)丑。口訣二:賠款四億五;劃定使館界;拆臺駐沿線;禁止人民反;改設外務部;修訂舊條款。(3)危害:①賠巨款→勒索搜刮人民困;②使館界→使館界是大本營;③派駐兵→控制清府壓人民;④禁民反→鎮(zhèn)壓反帝成幫兇;⑤外務部→外務使清行賣國;⑥修條款→擴大侵略更方便。(4)影響:①賣國到家: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②深淵到底:中國半殖半封社會秩序完全確立??键c二: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三元里抗英1.背景:鴉片戰(zhàn)爭期間,占據廣州四方炮臺的英軍到三元里搶掠。2.經過:1841年5月,三元里附近103鄉(xiāng)的群眾包圍了四方炮臺的英軍,并誘敵至三元里牛欄崗,大敗敵軍。3.意義:三元里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fā)的大規(guī)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御外侮的愛國精神。(二)左宗棠收復新疆1.背景:(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英、俄都力圖在新疆擴張勢力。(2)1865年,中亞地區(qū)浩罕國軍事頭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并與英、俄勾結。(3)1871年,俄國出兵強占中國的伊犁地區(qū)。2.經過:(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2)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從肅州(今酒泉)西征,收復了北疆大部分領土。(3)1877年,清軍在各族人民支持下,消滅了阿古柏的主力。(4)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國懷抱。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國新疆的陰謀破產。3.意義:打擊了列強侵略陰謀,維護了國家主權。4.中俄《改訂條約》簽訂:(1)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軍事基地。(2)在左宗棠的軍事支持下,曾紀澤在談判中據理力爭,1881年,中俄簽訂《改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但俄國割占了中國西部約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5.在新疆設立行?。海?)時間:1884年。(2)目的: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中國古代對西北邊疆的管轄機構:西漢西域都護;唐朝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清朝伊犁將軍)(三)黃海海戰(zhàn)與反割臺斗爭1.黃海海戰(zhàn)(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雙方海軍的一次決戰(zhàn))(1)爆發(fā):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日在朝鮮交戰(zhàn),中國北洋艦隊在護送清軍返航途中,與日軍艦隊在黃海遭遇激戰(zhàn)。(2)經過:海軍提督丁汝昌帶傷督戰(zhàn);“定遠”艦管帶(艦長)劉步蟾、“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經遠”艦管帶林永升、“靖遠”艦管帶葉祖珪率軍英勇殺敵。(四位管帶記憶口訣:劉步蟾淡定(定遠),葉祖珪平靜(靖遠),向鄧世昌致敬(致遠),為林永升念經(經遠))(3)結果:①以日艦率先逃離戰(zhàn)場而告終。②北洋水師主力尚存,李鴻章命令“避戰(zhàn)保船”。③日軍兩路圍攻威海衛(wèi),北洋艦隊全軍覆沒。2.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1)背景: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臺灣及澎列島給日本。(2)概況:①時間:1895年5月—10月。②領導人:邱逢甲、徐驤(當地義軍)、劉永福(黑旗軍)。③主要戰(zhàn)役地點:新竹、臺中、彰化、臺南。(3)結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臺灣全部淪陷。(4)意義:充分體現了臺灣軍民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高度愛國主義精神。(四)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1.興起(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②客觀原因:戊戌變法被鎮(zhèn)壓后,中國人民無法指望清政府承擔反帝責任。③直接原因:山東人民的反洋教斗爭。(2)起源:義和團起源于義和拳,是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參加者多是農民和手工業(yè)者。(3)中心轉移:山東——直隸(京津地區(qū))。清政府對義和團的策略:鎮(zhèn)壓——招撫(利用)——鏟除。2.抗擊侵略:(1)在河北落垡、廊坊一帶抗擊八國聯軍。(2)包圍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qū)并發(fā)動猛烈進攻。(3)清政府下詔對八國宣戰(zhàn),義和團運動達到高峰。3.敗因:(1)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2)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從“扶清滅洋”的口號分析)。4.意義:(1)義和團運動在中國近代反帝愛國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2)義和團運動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陰謀的實現。(3)中國軍民堅決抗敵,是列強未能把中國變?yōu)槠渲趁竦闹饕???键c三: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一)侵華日軍的罪行1.日本侵華的原因(1)滅亡中國,稱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既定國策。(既定國策)(2)受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危機影響)(3)日本政府趁中國國民政府全力圍剿紅軍之機,發(fā)動了侵略戰(zhàn)爭。(趁機侵略)2.主要侵華事件(1)1931年九一八事變。(2)1932年一二八事變。(3)1935年華北事變。(4)1937年盧溝橋事變。(5)1937年八一三事變。(6)1938年10月占領廣州、武漢,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3.日軍侵華罪行(1)在軍事侵略過程中,在中國土地上實施細菌戰(zhàn)和毒氣戰(zhàn);制造許多南京大屠殺式的慘案。(2)在殖民統(tǒng)治過程中:①政治上“以華制華”,扶植傀儡政權(如偽滿洲國、汪偽政權),瘋狂迫害占領區(qū)人民(如在東北“討伐”和“治安肅正”,在華北“治安強化運動”,在華中“清鄉(xiāng)運動”)。②經濟上“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大肆掠奪中國資財和勞動力。③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蒙蔽、麻醉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同化)。4.日本侵華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危害?占領了中國大片領土,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對中國進行大肆掠奪,造成中國大量的人力、物力損失;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燒殺搶掠、細菌戰(zhàn)等??傊?,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二)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1.原因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軍的武裝侵略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2.概況(1)中共宣傳和組織抗日:①“九二○宣言”(用民族革命戰(zhàn)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②“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③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④組織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2)東北人民自發(fā)抗日: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和未撤走東北軍,組織抗日義勇軍,紛日偽軍沉重打擊。(3)國民黨愛國官兵抗日:①國民黨第十九路軍上??箲?zhàn);②東北軍安德馨營山海關抗戰(zhàn);③二十九軍宋哲元部長城喜峰口抗戰(zhàn);④馮玉祥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將日偽軍趕出察哈爾??;⑤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放,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4)愛國民眾的抗日救亡運動:①工人罷工、募捐;②愛國工商業(yè)者抵制日貨,拒收日鈔,要求政府對日經濟絕交;③青年學生舉行一二?九運動(抗日救亡運動擴展為全國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3.1931—1937年抗日救亡運動的特點:①自發(fā)性、形式多樣;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力量;③抗日與反蔣相結合,后發(fā)展為逼蔣抗日。(三)全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1.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2)經過:①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拉開了國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②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fā)表《自衛(wèi)抗戰(zhàn)聲明書》。③八一三事變后,根據國共兩黨協(xié)議,紅軍接受改編(八路軍、新四軍),兩黨首先在軍事上實現合作。④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3)特點:①廣泛的民族性(群眾基礎廣);②采取黨外合作方式;③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部矛盾復雜(沒有雙方遵守的共同綱領和共同組織);④處在既有利又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4)抗日救亡運動為什么會發(fā)展到全民族抗戰(zhàn)?①中日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因素);②日本侵華的擴大,使國民政府改變不抗日的政策(關鍵因素);③中國共產黨的努力爭?。ㄖ鲗Яα浚?。2.國民政府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1)抗戰(zhàn)路線: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不發(fā)動人民群眾的片面抗戰(zhàn)路線。(2)防御階段正面戰(zhàn)場抗戰(zhàn)(四次會戰(zhàn)一個結果有功有過)①淞滬會戰(zhàn)(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②太原會戰(zhàn)(八路軍一一五師平型關大捷,是抗戰(zhàn)以來的首次大捷,是防御階段配合正面戰(zhàn)場的戰(zhàn)斗)。③徐州會戰(zhàn)(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臺兒莊戰(zhàn)役,抗戰(zhàn)以來最大的勝利)。④武漢會戰(zhàn)(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中國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⑤結果: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優(yōu)勢敵人的進攻。(3)相持階段正面戰(zhàn)場繼續(xù)抗戰(zhàn):棗宜會戰(zhàn)(張自忠);豫湘桂戰(zhàn)役。3.中共領導的敵后抗戰(zhàn)(1)抗戰(zhàn)路線:洛川會議制定全面抗戰(zhàn)路線(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勝利)。(2)抗戰(zhàn)策略:①廣泛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②成立陜甘寧邊區(qū)政府。(3)相持階段中共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①抗日根據地軍民粉碎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掃蕩”、“蠶食”和“清鄉(xiāng)”。②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進行了百團大戰(zhàn)。③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等少數民族抗日武裝在反“掃蕩”中發(fā)展壯大。(四)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1.中國成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場(1)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41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德、意宣戰(zhàn)。(2)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中國戰(zhàn)區(qū)盟軍最高統(tǒng)帥部成立。2.中共繼續(xù)推動抗戰(zhàn)勝利——中共七大(1)背景:1944年春,敵后抗日軍民發(fā)起局部反攻。為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中共1945年春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內容:制定了當時黨的任務(領導人民打敗日本,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3)意義: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和政治和思想基礎。3.抗戰(zhàn)勝利的進程(1)國際:①德國投降,歐洲戰(zhàn)爭結束。②《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④蘇聯對日宣戰(zhàn),出兵中國東北。⑤美英集結重兵,準備在日本登陸。(2)國內:毛澤東發(fā)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軍民舉行反攻。(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4.抗戰(zhàn)勝利的意義(1)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2)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洗雪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民族的恥辱,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并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共領導人民革命力量壯大)。(3)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03:近代中國民主革命考點一:太平天國運動(一)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條件(1)原因:①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產品大量涌入中國,沿海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紛紛失去生計(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民族矛盾,外部次要原因)。②清政府的沉重捐稅和地主的土地兼并與盤剝(本國封建統(tǒng)治和剝削,階級矛盾,內部主要原因)。③連年不斷的自然災害使各地群眾反抗斗爭風起云涌(自然災害嚴重,直接原因)。④西方宗教的影響(外部原因)。(2)條件:洪秀全將基督教與中國的民間宗教相結合,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組織,作了思想、理論、組織上的準備。(洪秀全利用和改造基督教,作為農民起義的工具,說明了農民階級不是先進階級,提不出先進革命綱領,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2.太平天國興起(1)金田起義:1851年1月,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軍名,國號,(在東鄉(xiāng))稱天王。(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廣西永安州,封王建制,初步建立政權(永安五王口訣:楊東蕭西馮南韋北石為翼東王節(jié))。(3)北上轉戰(zhàn):北上途中發(fā)布《奉天討胡(清朝統(tǒng)治者)檄布四方諭》等重要文告;馮云山(全州)、蕭朝貴(長沙)相繼犧牲;攻克武漢。(4)定都天京。1953年3月,占領南京,改名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3.太平天國強盛——走向全盛時期的過程(1)北伐:到達京津地區(qū),雖遭失敗,但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tǒng)治。(2)西征:太平天國控制了皖、贛、鄂(長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qū),為太平天國的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據地和物質基礎。(3)東征(天京突圍戰(zhàn)):打垮了威脅天京的清軍江北、江南大營,鞏固了天京,標志著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太平天國前期軍事勝利的原因:清朝腐??;清軍渙散;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團結;太平軍將士英勇作戰(zhàn);人民群眾的支持。(二)《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1.《天朝田畝制度》(前期綱領,1853年提出)(分了土地但違背潮流)(1)核心: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解決土地問題(實行農民土地私有)。(2)內容:①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方法——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分。②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留糧有標準,其余都歸公)。(3)目的: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一個“四同二無”的理想社會。(4)評價:①革命性:反映農民階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②空想性:戰(zhàn)爭環(huán)境無法保證廣泛實施;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③落后性:它把小農經濟作為理想目標,違背了歷史潮流。2.《資政新篇》(后期綱領,1859年提出)(順應潮流但不分土地)(1)目的:振興太平天國。(2)內容(口訣):學習西方搞改革;集權反私開言路;工礦交郵金融水;私辦工業(yè)獎發(fā)明;中外通商平等來;學館醫(yī)院設福利。(3)評價:①進步性: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它更多的是洪仁玕個人經歷的總結,不是太平天國運動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漠視農民的土地問題,無法調動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之當時處于戰(zhàn)爭環(huán)境,《資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三)從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變(1)原因:定都天京后,領導者革命進取心減退,領導集團內部為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展開了激烈爭奪。(2)經過:楊逼洪;韋殺楊;洪殺韋;洪疑石;石出走。(3)影響:天京事變和石達開率軍出走,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變成為太平天國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轉折點。(太平天國轉入防御階段)2.后期防御戰(zhàn):中外勾結共同鎮(zhèn)壓;太平軍給予沉重打擊。3.運動失?。悍致穱バ蝿菸<?;天京陷落運動失敗。4.運動敗因:(1)主觀: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2)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5.失敗的教訓: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6.運動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zhàn)爭。7.太平天國運動的功績:(口訣:加雙比發(fā)動)(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2)既反封又反侵,打破了侵略者把中國殖民地化的企圖。(3)與以往農民戰(zhàn)爭相比,是幾千來中國農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4)運動后期提出第一個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5)推動了亞洲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共同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键c二:辛亥革命(一)武昌起義1.歷史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暴露無遺,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應運而生。2.起義準備(1)成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2)成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05年,日本東京,孫中山為總理,十六字政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3)革命時機成熟(系列起義、人民斗爭、發(fā)展力量):①同盟會成立后,革命黨人發(fā)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如1911年3月廣州黃花崗起義。革命策略是犧牲自我,感動群眾革命,但缺點是不愿到群眾中做細致深入發(fā)動工作。②人民群眾不斷展開斗爭。四川保路運動造成武漢地區(qū)兵力空虛。③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堅持在新軍和知識分子中發(fā)展革命力量。3.革命成功爆發(fā):1911年10月10日,占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4.革命形勢的發(fā)展: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響應,有十幾個省區(qū)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革命爆發(fā)偶然,多省獨立必然)(二)中華民國的建立1.中華民國成立時間(1912年1月1日),都城(南京),國旗(五色旗),歷法(公歷),紀年(中華民國,注意公元年份與民國紀年的換算:±1911)。2.南京臨時政府成立(1)性質:一個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資產階級政府。(2)頒布一系列移風易俗和保護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法令措施。政治方面,人民享有公私權,停止刑訊保華僑,禁賣人口禁蓄奴,官員不稱大老爺。經濟方面,保護工商廢苛捐,鼓勵華僑歸國來。文教方面,自由平等與博愛,禁用清廷教科書,共和民國是宗旨,小學禁止讀經科。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參議院制定)(1)內容:①主權歸屬(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②國民權利(國民享有多項自由和多項權利)。③政治體制——三權分立(參議院行使立法院,臨時大總統(tǒng)及國務員即國務總理行使行政權,法院獨立行使司法權)和責任內閣制(國務員即國務總理負責內閣,限制總統(tǒng)的權力)。(2)性質: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3)意義: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三)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1.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1)原因(條件):①帝國主義公開支持。②革命派的妥協(xié)退讓。③立憲官僚乘機進攻。④袁世凱的權術陰謀。(2)經過:①袁世凱攫取清政府大權;②孫中山做出承諾;③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④袁世凱通電,孫中山辭職。⑤袁世凱當選。⑥袁世凱就任、遷都。2.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1)性質: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功績: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②思想上: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近代化,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化,表現為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yè)化、思想科學化、生活平等自由化)(四)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有政治斗爭、軍事斗爭,主要突出軍事斗爭)1.二次革命(1)背景:宋教仁主持國民黨,限制袁世凱;袁世凱派人刺殺宋教仁(“宋教仁案”);袁世凱下令罷免國民黨都督,并派兵南下。(2)敗因:客觀上,北洋軍力量強大;主觀上,國民黨力量渙散。(3)性質:二次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維護民主共和而進行的又一次武裝斗爭,是辛亥革命的繼續(xù)。2.護國運動(維護民主共和國體,第三次革命)(1)護國運動經過:孫中山高舉反袁大旗(成立“中華革命黨”,兩次發(fā)表討袁宣言);梁啟超與袁世凱決裂(發(fā)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蔡鍔等組織護國軍;袁世凱敗亡(先取消帝制,后絕望而死)。(2)護國運動結果:①功績:挫敗了袁世凱帝制陰謀,恢復了“民國”國號,基本上實現了倒袁的預期目標。②局限:沒有結束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沒有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zhàn)局面??键c三: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五四運動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2.經過:①第一階段:中心——北京;主力——學生。②第二階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階級。3.結果——運動取得初步勝利:①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②罷免親日賣國賊的職務;③中國外交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4.意義:①性質:五四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xié)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②影響: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成立的歷史條件(1)經濟基礎:辛亥革命后中國民族工業(yè)迅速發(fā)展;(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并登上政治舞臺;(3)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4)組織基礎:早期共產黨組織的建立;(5)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中共一大——中共成立的標志及意義(1)時、地:1921年7月23日,上海。(2)主要內容:規(guī)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3)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適應了近代以來社會進步和革命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3.中共二大——制定中國革命綱領(1)主要內容:制定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2)意義: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低綱領)。(三)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國民革命運動1.國民革命興起——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1)合作背景:中共認識(認識到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孫中山的認識(深感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同意以“黨內合作”方式同中共合作)。(2)合作實現——國民黨一大召開:①時、地:1924年1月,廣州。②內容:大會同意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即“黨內合作”)。③意義:(三個標志)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標志著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標志著國民革命運動興起。2.國民革命發(fā)展——北伐戰(zhàn)爭(1)目的: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軍閥統(tǒng)治,統(tǒng)一中國。(2)概況:從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從珠江流域發(fā)展到長江流域,并收回了漢口、九江英租界。3.國民革命失?。?)失敗標志: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分別制造了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標志著國民革命失敗。(2)失敗原因:①客觀上,國民黨右派(蔣、汪等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背叛革命。②主觀上,中國共產黨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4.國民革命的性質和功績(1)性質: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功績:它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四)國共對峙——“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1.武裝起義=1\*GB2⑴背景:國民革命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2\*GB2⑵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3\*GB2⑶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漢口。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秋收時發(fā)動武裝起義。=4\*GB2⑷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發(fā)動湘贛邊秋收起義。起義軍攻打長沙,損失慘重。(南昌起義南下占領廣州,秋收起義奪取長沙,都失敗的共同教訓是: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適合中國國情。)2.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1)實踐:“星星之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可以燎原”——全國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2)理論:“工農武裝割據”理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3.土地革命(1)核心: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2)意義:①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②為了保衛(wèi)勝利果實,農民們積極參軍作戰(zhàn),努力發(fā)展生產。4.政權建設: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5.反“圍剿”斗爭:前四次勝利,第五次失敗。6.紅軍長征(1)背景(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執(zhí)行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致使紅軍損失慘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進行長征)。(博古——秦邦憲;李德——奧托?布勞恩;王明——陳紹禹)(2)起止時間、地點:1934年10月(江西瑞金)——1935年10月(陜西吳起鎮(zhèn))——1936年10月(甘肅會寧,三大主力紅軍會師)。(3)路線(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口訣:瑞金湘江轉貴州,強渡烏江占遵義;四渡赤水亂追剿,巧渡金沙出包圍;飛奪瀘定翻雪山,穿過草地進陜甘。(4)意義:紅軍長征為中國革命鍛煉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為中國革命留了寶貴的精神遺產。7.遵義會議(1)時、地:1935年1月,貴州遵義,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2)意義(口訣):①結束(不是“徹底清算”)“左”傾統(tǒng)治,肯定正確主張,確立毛的領導。②獨立解決問題,妥善處理矛盾,走向成熟標志。(五)解放戰(zhàn)爭——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人民解放戰(zhàn)爭(1)背景: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蔣介石堅持內戰(zhàn)和獨裁的方針,陰謀發(fā)動內戰(zhàn),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2)進程:①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略防御階段);②戰(zhàn)略反攻(劉鄧躍進大別山,揭開序幕);③戰(zhàn)略決戰(zhàn)(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基本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④渡江戰(zhàn)役(解放南京,推翻國民黨政權的統(tǒng)治)。(3)勝因:①毛澤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增強了必勝信念;②解放區(qū)土地改革(沒收土地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即農民土地私有制)極大地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③其它,如: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解放軍指戰(zhàn)員英勇戰(zhàn)斗、國統(tǒng)區(qū)地下黨和人民群眾的支持、部分國民黨將領和平起義等。2.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1)勝利標志:新中國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2)歷史意義:①中國人民成主人;②國家有了新方向;③改變世界的格局。(3)基本經驗:(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04:現代中國政治建設考點一: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條件(1)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①時、地:1949年3月,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②內容: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工作中心(以恢復和發(fā)展生產為一切工作的中心);基本政策(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總任務(兩個轉變:從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3)中共中央機關前往北平。(4)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新政協(xié)會議召開)①時、地:1949年9月,北平。②中心議題: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③內容:討論國名、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通過“一綱兩法”(《共同綱領》、《政協(xié)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其中《共同綱領》規(guī)定國家性質為新民主主義國家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體現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選舉中央委員會。2.新中國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2)開國大典。3.新中國成立的意義(1)結束舊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2)建立新國家(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政權)。(3)進入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為國家政治建設的逐步開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確定1.條件:(1)政治上,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初步鞏固。(2)經濟上,三大改造及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全面展開。(3)組織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礎和組織基礎。2.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內容:(1)確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國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規(guī)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3)確立了新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向和途徑。4.體現的兩大原則: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5.性質和意義:性質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意義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行,開創(chuàng)了中國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1.初步建立:1949年人民政協(xié)會議。2.職能變化:1949—1954年,代行全國人大職權;1954年以后,作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發(fā)揮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職能。3.基本制度地位的確認: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認。(1954年,二屆政協(xié)會議認為人民政協(xié)需要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它也符合《憲法》的精神)4.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進入新階段:標志是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方針。(四)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確立1.確立原因:(1)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逐步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2)在舊中國,由于歷史條件、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的政策,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發(fā)展很不平衡。(3)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各民族都面臨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命運,都面臨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共同任務,中國各民族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4)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繁榮的民族原則。2.確立過程(1)《共同綱領》規(guī)定,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2)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認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新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中國先后成立了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qū):內蒙古(1947年,最早)、新疆、廣西、寧夏、西藏(1965年,最晚)。3.意義: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實施,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局部與整體觀)。考點二: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一)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挫折1.民主政治的良好開端(正確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1)背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勝利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探索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之路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2)內容:(含形勢、矛盾、政治、黨派、法制、黨風)①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敵我矛盾、階級矛盾基本解決,先進制度與落后生產力的矛盾、人民內部矛盾為主);②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③重申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④健全國家法制,使黨和政府的活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⑤強調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發(fā)揚黨內民主,反對個人崇拜。(3)意義:中共八大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zhí)政以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個良好開端。(但由于黨內“左”傾錯誤不斷發(fā)展,中共八大的正確方針政策沒有得到貫徹)(“右”傾:妥協(xié)過份;“左”傾:革命過頭)2.民主政治的重大挫折(嚴重錯誤)——“文化大革命”(1)“文革”爆發(fā)原因:(指導思想錯誤、毛澤東的錯誤、野心家的錯誤)①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黨內指導思想的“左”傾錯誤越來越嚴重,甚至提出“以階級斗爭為綱”。②毛澤東把階級斗爭進一步擴大化,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想通過“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③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毛澤東的錯誤。(2)“文革”導火線:1965年11月,上海《文匯報》發(fā)表了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3)“文革”的經過:①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1966年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這兩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文化大革命”全面發(fā)動。②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為不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約束的、領導“文化大革命”的指揮機構。③紅衛(wèi)兵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是“文革”的重要發(fā)展階段。④從上海開始的造反派奪權,使全國陷入空前的社會大動亂,是“文革”的高潮階段。⑤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標志著“文革”的結束。(4)“文革”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危害:①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嚴重破壞。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遭到摧殘。③國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踐踏,全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④革命委員會,實際上是國家政治體制建設的一次重大倒退。(5)“文革”的性質:它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內亂。(二)歷史的偉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北京)1.背景(1)“文革”結束后的兩年時間里,由于沒有在思想上徹底清理“文革”的錯誤,黨和國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進。(2)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成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2.內容(1)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2)政治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口號,把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3)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領導集體。(4)重大決策,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3.意義: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chuàng)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中國從此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家的政治建設從此進入一個新時代。(三)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1.時代要求: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進入政治建設的新時期。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2.主要成就(1)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1980年,鄧小平發(fā)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講話,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2)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經全面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憲法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3)1984年,政府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明確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力,體現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5)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6)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改變了過去由上級政府任命村委會干部的做法,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7)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8)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一個以憲法為核心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考點三:“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及其實踐(一)“一國兩制”的構想(最早針對臺灣問題提出)(有心栽花,無心插柳)1.背景:祖國統(tǒng)一,眾望所歸;改革開放,國力增強。2.形成過程(1)提出構想:1978年10—12月,鄧小平多次在會談和會議中,提出初步構想。(2)發(fā)展構想:①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和平統(tǒng)一方針,建議“三通一探”。②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就實現祖國統(tǒng)一問題提出九條方針政策(“葉九條”)。(3)完善構想: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正式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在多次談話中全面闡述。(4)法律確認: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認這一構想,1984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這一構想?!耙粐鴥芍啤睒嬒氤蔀榫哂蟹尚ЯΦ膰一菊摺?.內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澳門、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4.意義:“一國兩制”構想是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在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提出的一項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的戰(zhàn)略構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是對人類歷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二)香港、澳門的回歸1.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構想首次成功運用(1)香港問題的由來:①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鴉片戰(zhàn)爭后被英國占領。②新中國成立后,為打破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封鎖,保留香港作為大陸的國際通道,中國沒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權。③中國政府從來不承認關于香港地區(qū)的三個不平等條約,聲明將在適當時機收回香港主權。(2)條件:①改革開放國力強大;②“一國兩制”方案可行。(3)歷程:①回歸談判:1982年,中英兩國關于解決香港問題談判時,將“一國兩制”作為談判的基礎。②《聯合聲明》:1984年,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是“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內容:屆時交還;直轄特區(qū);高度自治;三個不變;兩個繼續(xù))。③基本法通過:199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以國家法律形式落實了這一構想。④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一國兩制”構想在實踐上獲得巨大成功。2.澳門回歸——“一國兩制”構想再次成功運用(1)簽約:1987年,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簽署。(2)回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3.港澳回歸的歷史意義(1)中華民族大事,世界歷史大事。(2)結束列強占領,開創(chuàng)共發(fā)新紀。(3)中國統(tǒng)一大步,國際和解范例。(三)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1.兩岸關系有巨大進展(1)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擊大小金門,實現兩岸30年來的真正?;?。(2)1980年后,兩岸民間交往的堅冰逐步被打破,兩岸交流日益頻繁。“三通四交流”沖破“三不政策”:是指“通航、通郵、通商”和“人員、文藝、科技、體育交流”沖破了臺灣當局過去堅持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xié)”。(3)1992年,大陸“海協(xié)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事務性商談中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史稱“九二共識”。(4)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推動了兩岸的經濟交流和合作。(5)1995年,江澤民發(fā)表了《為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而繼續(xù)奮斗》(簡稱“八項主張”)的重要講話,(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tǒng)一的基礎和前提),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6)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祖國大陸。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連戰(zhàn)。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握手。2.兩岸統(tǒng)一有巨大障礙(1)障礙:臺灣島內分裂傾向的發(fā)展和某些外國反華勢力的干涉。(2)對策:全體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決反對“臺獨”。05:現代中國對外關系考點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1.新中國成立時的世界局勢(1)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2)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初步形成并走向對峙之際。2.新中國初期外交原則及方針(1)外交原則: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進行外交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和原則,是區(qū)別于舊中國外交的最主要特征,這一原則由當時國際環(huán)境、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外交的首要任務是: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控制,恢復國家的獨立和主權。(下述外交方針就是要完成這一首要任務)(2)外交基本方針:①“另起爐灶”,就是新中國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②“一邊倒”,就是新中國政府在外交上旗幟鮮明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③“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和一切特權,再與一些國家建立外交關系。3.毛澤東、周恩來訪蘇打開外交新局面(當時,中蘇關系是“同志+堂兄”的關系)(1)建國第一年(1949年內),蘇聯等17個國家與中國建交。(2)1949年12月,毛澤東率團訪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個赴外國進行正式訪問的政府代表團,也是毛澤東的首次出訪。(磋商合作的基本原則)(3)1950年1月,周恩來一行訪蘇,與蘇聯討論各項條約的具體內容。(4)1950年2月,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意義:對于加強和鞏固中蘇兩國的友誼和合作,保障新中國的國防安全與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背景:1953年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后,國際緊張局勢趨于緩和。中國政府以主動的姿態(tài),積極謀求建立新的國際關系。2.目的:(1)發(fā)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2)為爭取國際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和為國內即將展開的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創(chuàng)造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3.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1954年,周恩來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關系的基本原則。(3)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最終確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4.內容(口訣:三互兩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5.意義:(1)對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新中國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2)對世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三)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1954年日內瓦會議和1955年萬隆會議,就是新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的具體外交實踐。1.參加日內瓦會議(1)會議召開: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外長會議。(印度支那:主要是指越南、老撾、柬埔寨,會議前是法國殖民)(2)中國參會: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周恩來就印度支那停止敵對行動提出六點建設性意見,推動了會議的進展。(大國參會,推動會議)(3)會議結果及影響:最終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xié)議》,結束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地區(qū)長達八年的殖民戰(zhàn)爭,進一步緩和了亞洲和世界的緊張局勢。2.出席萬隆會議(1)背景:在亞洲、非洲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下。(2)召開:1955年4月,29個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即萬隆會議。(3)主要議題:討論亞非各國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國家發(fā)展問題。(4)意義:①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代表著國際舞臺上一種新興力量的崛起。②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鮮明地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會議圓滿成功。③會議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④亞非會議所顯示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對殖民主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間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們譽為“萬隆精神”。考點二:外交關系的突破(一)重返聯合國(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成立時,中國是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1.原因(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直被臺灣的蔣介石集團所占據。(2)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發(fā)生巨大變化,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取得獨立并日益成為國際事務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美國政府孤立中國的政策逐漸破產。(3)中國國際地位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既接納中國代表進入聯合國,同時保留臺灣國民黨集團的席位,實質是要在聯合國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被中國嚴詞拒絕。2.重返(恢復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將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就是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3.意義:這是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這是中國外交戰(zhàn)線上的一個重大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大大地增強了第三世界在聯合國的力量。(二)中美關系解凍1.中美兩國關系正?;脑颍▋蓢餐囊螅?)美國方面:①長期實行“遏制和孤立”中國政策的失?。虎诿绹谂c蘇聯爭霸中所處的守勢地位;③歐洲、日本崛起,美國的霸主地位動搖;④美國面臨經濟危機和越南戰(zhàn)爭的雙重壓力。(2)中國方面:(和美國改善關系)①有利于對付蘇聯的威脅;②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③有利于擴大國際影響。2.中美兩國關系正?;倪^程(解凍的歷程)(1)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稱為“乒乓外交”(通過“小球轉動大球”,打開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2)1971年7月,美國總統(tǒng)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同周恩來總理會談。(3)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雙方在上海簽訂《中美聯合公報》?!吨忻缆摵瞎珗蟆返陌l(fā)表,標志著中美之間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敵對狀態(tài),開始走向正?;#?)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fā)表《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5)1979年1月1日,卡特任總統(tǒng)時,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實現了中美兩國關系的正?;?。3.意義: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是中國外交實現重大突破的關鍵。(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1)直接原因:中美關系的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2)當美國政府避開日本,先行一步進行同中國和解的外交活動后,引起日本朝野極大震動。(3)盡快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為日本取得一個在政治和經濟上同各國競爭的有利地位。(4)在日本許多對華友好的政黨、社團和人士推動下,日本政府決定改善對華關系。2.過程(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中日雙方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兩國建交、戰(zhàn)爭反省、一個中國、日臺斷交)。(2)1973年初,中日兩國互派大使,并陸續(xù)簽訂一系列協(xié)定。3.意義中日邦交的正?;Y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這對于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和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義??键c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調整1.背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由于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和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中國外交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2.內容(1)鄧小平對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做出了新的科學判斷,認為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成為新時期中國確定對外關系方針的一個出發(fā)點。(2)鄧小平提出了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的重要論斷。(3)鄧小平強調,要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4)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開放時期的具體表現,就是不結盟。(5)實行對外開放,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同世界上一切國家建立和發(fā)展外交關系的出發(fā)點。(二)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1.前提: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2.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房賣房協(xié)議書樣本
- 小學生衛(wèi)生習慣教育主題班會《好習慣伴我成長》課件
-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十九首 庭中有奇樹》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 Fun Facts教案 人教精通版(三起)
- 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五章 第四節(jié) 眼睛和眼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易制爆化學品使用部門職責
- 國開(湖北)2024年秋《國學經典選讀》形考作業(yè)1-4答案
- 汽車試驗技術 課件 項目6 整車碰撞安全性能試驗
- 租廠房合同(2篇)
- 葉公好龍課件小班
- 《供應鏈風險管理計劃書:應對潛在供應風險》
- 2024年興業(y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方案(修改)
- 學習天體力學
- 高職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水果電池課件
- 12米(27米)滿堂高支模方案(專家論證已通過)
- 皮膚科《色素性皮膚病》課件
- 液化氣站消防安全知識員工培訓
- 沖壓常用鉚接工藝簡介
- 液化氣站雙控風險告知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