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F/33/wKhkGGYIyXqAcMiqAAGNn8rq0EU236.jpg)
![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F/33/wKhkGGYIyXqAcMiqAAGNn8rq0EU2362.jpg)
![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F/33/wKhkGGYIyXqAcMiqAAGNn8rq0EU2363.jpg)
![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F/33/wKhkGGYIyXqAcMiqAAGNn8rq0EU2364.jpg)
![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F/33/wKhkGGYIyXqAcMiqAAGNn8rq0EU23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大班教案《超市》大班教案《超市》1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都有過很多如幫媽媽分東西的分類閱歷,我通過模擬生活中的事情,既能豐富幼兒的學問閱歷又能豐富生活閱歷。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須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愛好的事物或問題,有利于拓展幼兒的閱歷和視野。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數(shù)學《瓜果超市》要求學習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學習用數(shù)字記錄操作結(jié)果。如: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
活動目標:
1、學習確定瓜果的價格,并制作價格標簽。
2、學習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學習用數(shù)字記錄操作的結(jié)果。
3、培育幼兒主動參加活動的愛好。
活動打算:
1、《小摯友的書·數(shù)學》
2、已參觀過水果店、菜場、超市。價格標簽若干張、貨架
3、小記錄表(記錄表上預先畫好各種瓜果,下面價格欄請幼兒自己填寫)代幣券(1~6)、筆人手一支、大記錄表(同小記錄表)
活動重點:
學會商議確定水果的價格,并制作價目標簽并且初步感知7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活動難點:
培育幼兒主動參加活動的愛好。
活動過程:
1、出示6種瓜果的圖片和幼兒共同布置“瓜果超市”,把同類商品放在一起。
師:看,有沒有發(fā)覺我們的小超市又多出來新的物品了呢?
2、集體協(xié)商瓜果的價格。
師:我們來想想我的超市給這些瓜果標上多少價錢呢?(價格在1~6)
出示大記錄表,幼兒共同協(xié)商瓜果的價格后,老師把數(shù)字填在大記錄表的價格欄中,幼兒也在自己的小記錄表上填上相應的`數(shù)字。
3、給每種瓜果制作價格標簽。
師:好了,現(xiàn)在每種瓜果都有自己的價格了,我們來給它們都貼上價格標簽吧
4、參觀“瓜果超市”并購買。
1)老師帶領幼兒參觀“瓜果超市”,引導幼兒視察瓜果上的價格標簽。
2)嬉戲“買買瓜果”
請幼兒輪番扮演收銀員和顧客用7元錢買兩種瓜果,兩種瓜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shù)字。并要求幼兒買完瓜果后把自己買的兩樣瓜果在記錄表種圈出來。
3)分先溝通。共同探討用7元錢買瓜果有幾種買法。老師用筆進行記錄梳理,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規(guī)律。
4)老師將幼兒記錄的結(jié)果有規(guī)律的擺在黑板上,并進行歸納。
5、學習用數(shù)字來記錄7的組成與分解。
1)老師在相對應的記錄表旁邊用7的分式來表示結(jié)果
2)幼兒跟讀7的分式?!?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等等。
活動反思:
《瓜果超市》是仿照水果超市讓孩子們進行自由、合理購物的一個開放式活動。孩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自由購物的機會不多,但常常陪伴家長一同購物,有點購物閱歷,活動就讓他們將所見所聞運用于實踐購物,在模擬式嬉戲中學習并得到閱歷上的提升。
協(xié)商價格是活動的重點,孩子們的金錢概念不等同于成人,所以在價格的確定上我不指定水果本身的價值體現(xiàn),讓孩子們依據(jù)自己的閱歷制定價格,體現(xiàn)嬉戲的自由化。
布置水果超市我也請孩子們幫忙,依據(jù)自己在超市中的所見模擬布置環(huán)境,在這個活動中他們的主動性很高,樂意參加布置。接下來就是購物環(huán)節(jié),它是一個歡樂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購物、學習記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突破。購物中,我發(fā)給每位孩子10元的代幣券,可以依據(jù)水果的價格自由購物,但是總價剛好是10元。
活動中,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比較明顯,用10元代幣券有的能選擇4種不同水果,說明他們對10的組成已經(jīng)運用自如,但是有些孩子卻只會單獨選一種水果進行相加,這方面還有待提高,也可以家園合作,讓家長在平常多帶孩子進行購物,增加生活閱歷。
大班教案《超市》2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已能說出很多水果名稱,并初步積累了一些有關超市的學問及閱歷。在生活中,孩子們也特別樂意去超市逛逛或購物。通過“水果超市”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及嬉戲中駕馭一些數(shù)學學問,是他們最為樂意的。
活動目標:
1、會商議確定水果的價格,并制作價目標簽。
2、初步感知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感知數(shù)字與數(shù)量的關系,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3、培育幼兒主動參加活動的愛好,激勵幼兒樂于參加操作、嬉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4、有規(guī)律點數(shù),豐富點數(shù)閱歷。
活動打算:
1、已參觀過水果店、超市。
2、幾種水果玩具(數(shù)量為幼兒4倍)、貨架、代幣券(數(shù)字15)。
活動過程:
1、老師和幼兒共同布置“水果店”。
讓幼兒確定水果的品種,貨架的擺放位置。
a、請小摯友按袋上數(shù)字將“水果”裝進袋子里
b、請小摯友將裝錯量的“水果”按正確的數(shù)量裝好。
2、幼兒分組協(xié)商水果價格,并給每個水果制作價目標簽。
3、參觀超市并購物。
(1)老師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引導幼兒視察水果上的價目表。
(2)商議分成兩組,輪番扮演收銀員和顧客。
(3)扮演顧客的幼兒每人領1張5元的代幣券起先購物。
“每個幼兒只能買5元錢以內(nèi)的水果”。
“假如讓你用5元錢買兩樣水果,你可以買哪兩樣?”
請幼兒把自己買的兩樣水果在記錄表上圈出來。
老師小結(jié):共同探討用5元錢買水果有幾種買法?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的規(guī)律。
“假如讓你用5元錢買三樣水果,你可以買哪三樣?”
幼兒接著在水果記錄表上圈出自己買的三樣水果。
(4)規(guī)則:買的水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shù)字。
4、購物嬉戲可反復進行,并延長到區(qū)域嬉戲活動中。
大班教案《超市》3
一、設計思路:
在逛街主題中,孩子們漸漸萌發(fā)了自己開超市的愿望。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產(chǎn)生合理愿望,并下決心加以實現(xiàn)的.實力。開超市這個話題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綻開更深更全面的學習。我們確定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實現(xiàn)這個愿望。
活動在回憶已有閱歷的基礎上,激勵幼兒接著以小組方式表現(xiàn)表達,合作協(xié)商,記錄溝通,學習制訂安排,學習做自己的主子,主導自己的活動方向。
老師在活動中供應給孩子自由表達的人際氛圍,激勵小組大膽設想,并通過與幼兒的探討溝通以及不斷地試誤,幫助幼兒向勝利彼岸步步邁近。
二、活動打算:
1、自己想方法,尋求幫助
2、各小組分工明確,有各自不同的參觀任務
三、活動過程:
1、觀看錄象,閱歷再現(xiàn),引發(fā)溝通欲望。
2、各小組向集體介紹:我們看到了什么?
3、小組協(xié)商,制訂開超市的安排。
了解方案制訂法,3W原則,即when,where,what.
4、試誤、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我們這樣開超市。
大班教案《超市》4
一、實施時間:兩周
二、設計思路
常常聽到孩子相互探討時說到這樣的話“我媽媽昨天帶我出去玩了”,“我去超市了”,“我和媽媽去華陽公園了”,“我還去了……”,一個個說起來興致勃勃,幼兒的這種愛好觸動了我,結(jié)合我園的地理位置的特點,西處華陽公園,東臨超市和新世紀廣場,借于這樣的有利條件,這正是我們實施教化的一個契機。《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與四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xiàn)的,良好的教化環(huán)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主動的促進作用,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愛好的事物,充分挖掘出其潛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教化價值,而丹桂超市離我園這么近,因此我們生成了主題活動《超市》,在活動中,我們剛好地去發(fā)覺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選擇幼兒感愛好的題材,適時地將幼兒從“課堂中”帶到“社會情景中”來,并把孩子的零星閱歷通過參觀、嬉戲、談話、繪畫、實踐等多種途徑的活動形式統(tǒng)一整和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jié)構(gòu),體驗購物的歡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增加社會交往的實力。
三、主題網(wǎng)絡圖
服裝、鞋帽電器
日用品
玩具
食品
文化用品
四、預設主題目標
1、參觀超市,了解超市的物品種類以及相關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勞動。
2、幼兒自己購物,體驗購物的程序及規(guī)則,豐富幼兒生活閱歷,提高交往實力。
3、利用各種材料創(chuàng)制性的表現(xiàn)對超市的相識,開心的開展超市嬉戲,感受超市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4、通過豐富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增加自信念。
五、相關資源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設立工作區(qū)域,擺放好相應的工具、圖片、材料、隨時打算為孩子供應工作場所。
2、為孩子預留一面空墻,布置主題活動墻飾,超市的圖片、廣告等。
家園互動
1、向家長宣揚主題活動的目標,、意圖和主要活動形式。
2、請家長利用休息日,帶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自己購買1-2件商品。
3、發(fā)動家長和孩子把平常家中用完的空瓶、罐等用品收集入班級,便于孩子在嬉戲中運用。
區(qū)域活動
1、超市:供應場地、物品、讓孩子玩超市的嬉戲。
2、小廚房:供應彩泥、牙簽及協(xié)助材料,能用材料制作各種點心。
3、美工區(qū):供應紙、彩筆、空白卡片,為超市設計物品標記。
4、益智區(qū):供應數(shù)卡、物品卡、以及1元、5元、10元、20元的人民幣,視察孩子分類、匹配、認知狀況。
5、建構(gòu)區(qū):供應拼插玩具、及協(xié)助材料,激勵孩子大膽搭建自己想象中的超市。
6、小舞臺:供應歡快的音樂,道具,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大膽表演。
六、預設活動內(nèi)容
活動一:參觀丹桂超市(綜合)
活動目標
1、細致視察了解超市的設備、標記及物品的分類擺放。
2、引導孩子參觀的過程中發(fā)覺問題,并向工作人員詢問答案。
3、主動的參加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育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二:我們的超市(一)動手來制作(美術)
活動目標
1、用各種半成品或成品及舊物品動手制作小推車、貨架、冰箱、存包柜、標記等超市的工具與設備。
2、在活動中學會相互合作,堅持完成工作,體驗勝利的歡樂。
活動三:我們的超市(二)嬉戲(綜合)
1、遵守購物的程序及規(guī)則,提高交往實力。
2、豐富幼兒的生活閱歷,感受超市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活動四:我會買東西(綜合)
1、激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解并描述自己望見的物品及購物的過程。
2、培育幼兒傾聽他人講解并描述的習慣。
活動五:相識人民幣(數(shù)學)
1、相識1元、5元、10元、20元的人民幣。
2、感受商品價格和人民幣的關系。
活動六:我是小小運輸員
1、提高跨躍障礙的實力。
2、開心的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歡樂。
活動七:將來的超市(綜合)
1、依據(jù)自己的想象大膽作畫,畫面布局合理。
2、體驗用多種材料作畫的樂趣。
活動八:我們的畫展(綜合)
展示幼兒作品,體驗勝利的歡樂。
活動九:我們的舞臺(綜合)
1、供應舞臺,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2、激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己,增加幼兒的自信念。
七、活動反思
《超市》主題活動進行了兩周,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從帶孩子參觀超市,孩子自己去超市購物,感受超市和我們的關系,發(fā)散到孩子自己大膽想象將來的超市,孩子通過視察、談話、制作、體能、嬉戲、實踐等活動主動參加、主動探究、大膽創(chuàng)建,在與人、事、物產(chǎn)生交互作用的過程,擅長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了有意義的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不僅對超市更加了解、熟識,也對四周事物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愛好,進而在情感、認知、探究、創(chuàng)建、社會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一、表現(xiàn)力的提高
在畫展的.活動中,孩子拿著自己的作品,爭先恐后到小伙伴面前展示,各個要參加畫展,在小舞臺的活動中,大膽表演,特性得到了張揚。
二、社會交往實力的增加
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主動參加,大膽與人交往,并學會了簡潔處理問題的實力。
三、視察實力的增加
孩子在參觀超市的過程中,學會細致視察,有的孩子除了發(fā)覺超市的設施、結(jié)構(gòu)等,還發(fā)覺了監(jiān)控、報警器等一些不惹眼的小設備。
四、語言表達實力的提高
孩子在自己親臨購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解并描述自己的親身體會,特別情愿與同伴共享歡樂。
五、動手操作實力的提高
在制作我們的超市的過程中,孩子用不同形態(tài)的紙盒,運用已有的學問閱歷,制作了小汽車、機器人等,回去還和父母合作設計了一些物品,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操實力。
六、現(xiàn)象力、創(chuàng)建力的提高
在設計將來超市的活動中,孩子大膽想象,有的孩子說:“將來的超市在天上”,有的說:“將來的超市全是機器人”……孩子想象豐富,敢于創(chuàng)建、
這次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沒有不變的安排,也沒有固定的軌道,因為這里面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存在,老師不能低估孩子的發(fā)展,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老師對孩子生活不能包辦代替,老師要擅長視察,只有在實踐中敏銳的視察,才能獲得有價值的教化契機,才能真正讓孩子在自己感愛好的情境下體驗自由探究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操作中增長學問,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幼兒通過嘗試參加超市的購物體會到購物帶來的勝利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閱歷,真正體現(xiàn)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大班教案《超市》5
第一階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們領著孩子們在路上視察各種車輛時,途中經(jīng)過華聯(lián)超市,它很快成為孩子們熱情探討的話題。丁綺唯問:“老師,昨天我媽媽帶我到華聯(lián)超市去了,人許多。”立刻,陶欣奕就說:“這幾天華聯(lián)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迸赃厧讉€小摯友,立刻爭先恐后地說:“我也去過了,有許多東西就擺在超市的中間,想一座小山……”一時間,孩子們都遺忘了走路,在人行道上興奮地指手劃腳,爭辯起來。我細致地傾聽著孩子們的話,從中我發(fā)覺,他們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個新的主題產(chǎn)生了,對這樣一個有價值意義的生成活動,我們就要大力支持,與孩子共同探討延長。當時我考慮到原先預設的視察活動與平安問題,在他們盡興地探討幾分鐘后,我輕輕對他們說:“我們都想知道超市,對嗎?下次老師帶你們?nèi)コ欣飬⒂^一下,怎么樣?”
回到幼兒園后,我依據(jù)孩子們當前關注的這個熱點問題,依據(jù)新課程指南提出的幼兒當前喜愛的,即時反應的、主動的活動優(yōu)先的原則,和孩子們一起構(gòu)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題活動。
其次階段:參觀超市
我們與班中的個別家長聯(lián)系,請他們與我們共同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分組進行,每一位家長或老師帶領一組幼兒(4"5人)進行參觀,以幼兒為主,家長與老師的責任主要為引導。
在參觀過程中,幼兒發(fā)覺許多問題:
仇毅辰:為什么摩托車在家樂福就有,在這個華聯(lián)超市就沒有呢?——引發(fā)幼兒探討到超市的“大與小”。
陳允頡:超市的東西都放得很整齊。什么類的和什么類的放在一起。食品類都放在一起的,都區(qū)分開來了。——引發(fā)幼兒在角色嬉戲中開設超市,并根據(jù)肯定分類擺放商品。
姚昕宇:為什么香腸要放在冷的地方?那個地方叫什么?——引發(fā)幼兒思索超市里的東西儲存的條件的不同。
在參觀過程中,每一位幼兒都能購買2元的商品,可以獨自購買,也可以合作購買。有的就一人獨自購買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劉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購買幾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鉛筆0、4元);有的'是兩人合作購買4元(陸靜文姚昕宇——圣誕老人4元)……在結(jié)帳時,幼兒還不忘向售貨員索取購物單。
第三階段:超市的價目表
劉俊杰:價目牌上的顏色不一樣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黃色。為什么?——引發(fā)幼兒思索實惠的意義。
幼兒主動詢問售貨員,了解價目牌上的顏色不同所代表的意義?;氐接變簣@后,通過探討,加上幼兒已有的購物閱歷,使他們更了解了實惠價,知道可以用比較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
第四階段:超市中的購物袋
首先視察幼兒收集來的購物袋的不同:購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顏色、還可以看標記……
幼兒通過視察對購物袋也產(chǎn)生了很多的問題:
王開璇(拿出2個聯(lián)華超市的購物袋,一大一小):為什么超市的購物袋不是一樣大的呢?——購物的數(shù)量多少。
陳允頡(拿著聯(lián)華超市的購物袋):這上面的為什么會有英文和數(shù)字呢?它們是什么意思?對于數(shù)字,幼兒很快就猜出是電話訂購,但英文字母就沒有概念。當老師念了一遍之后,幼兒有了回應,意識到這可能是網(wǎng)址,大家都沒有嘗試過這種方法,于是,確定回家后自己都去試一試。
購物袋上的電話與網(wǎng)址
第五階段:環(huán)保問題
幼兒發(fā)覺許多超市的購物袋的底部都有一個帶有數(shù)字2的標記,都不理解這個標記的含義,于是就通過各個渠道去詢問:上網(wǎng)、查資料庫,詢問父母,最終從丁綺唯的爸爸那兒得到了答案:原來這是一個環(huán)保標記。幼兒對環(huán)保的購物袋綻開了探討,了解了一般塑料袋的危害,也引出了我們新的一個主題活動——環(huán)保。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覺到大部分幼兒能在愛好中學懂學問,培育了幼兒的情感,愛好。不足之處:各別幼兒對各種物品了解不夠,出現(xiàn)分類錯誤。在以后教學中多引導幼兒視察身邊的事物,培育幼兒的愛好,讓幼兒在愛好中懂得學問。
大班教案《超市》6
設計思路:
“數(shù)學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數(shù)學是有用的”,作為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其主旨是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的愛好,引導幼兒能運用學到的學問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相識貨幣后,結(jié)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嬉戲的愛好,我們確定以“超市購物”這一實踐活動為主線,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的探討——活動前的打算——超市中的溝通——購物時的合作——歡樂的共享——活動后的感受”,使之在實際的操作中體驗溝通、選擇、合作、共享的歡樂。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加的主動性和探究溝通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溝通、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確定須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并在購物過程中體驗溝通、選擇、合作、共享的歡樂。
3、幼兒能主動的回答問題,增加幼兒的口頭表達實力。
4、能學會用輪番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溝通、探討的樂趣。
活動打算:
1、活動前一天組織探討,選擇購物區(qū)域。
2、詳細打算由幼兒與老師一起探討確定。
活動進程:
(一)活動前的探討
1、選擇購物區(qū)域:
師:明天,我們要去大統(tǒng)華超市購物,因為地方大,而我們的時間有限,只能選擇超市中的一個區(qū)域,下面請大家講一講,超市里有哪些區(qū)域?
幼:洗滌用品區(qū),日常用品區(qū),餐具區(qū),兒童食品區(qū),糕點區(qū),蔬菜區(qū)……
師:選擇那個區(qū)域呢?請小摯友確定。
(老師貼區(qū)域名稱,打算好粘貼畫“蘋果娃”,以便幼兒確定后在其名稱下貼一標記。)
師:請小摯友說一下作出打算的理由。
2、選擇路途:
師:去大統(tǒng)華超市有兩條路途,一條是從步行街穿過,另一條是從城中菜場穿過;距離差不多,小摯友情愿走那條路呢?
師:請小摯友說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見,發(fā)表選擇路途的理由,遵照少數(shù)聽從多數(shù)的原則,最終確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動前的打算:
師:我們?nèi)ゴ蠼y(tǒng)華超市購物,須要打算什么呢?
幼:要穿園服,要告知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打算錢。
師:打算多少錢?
(結(jié)合幼兒剛剛接觸了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經(jīng)過協(xié)商,大家一樣同意明天穿園服,帶5元錢,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溝通:
1、認標簽(相識價格):
幼:老師,我想買這包餅干,我的錢夠不夠?
幼:老師,我想要這個魔方,我的錢夠不夠?
(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食品,真得很迷人,然而,立刻出現(xiàn)了問題:小摯友大多數(shù)不相識價格標簽。)
師:不相識標簽上的價格,是嗎?那么你們想一下,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去請教誰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問問售貨員阿姨吧,請他教我。
幼:我可以問問買東西的顧客。
(日常生活中,購物的閱歷并不缺乏,然而,許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去教孩子相識價格標簽,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會嘗試與四周的顧客、服務員去溝通,并留意到運用了“感謝、請、再見”等文明用語。)
2、同伴間的合作:
選擇購物時有幼兒發(fā)覺了自己的5元錢買不到自己喜愛的那種物品,怎么辦?
師:那你們想想有沒有別的方法?
幼:我可以找好摯友和我一起買,重新?lián)Q新的商品買。
(自己喜愛的東西已經(jīng)拿在手中,可是錢不夠,的確挺惋惜的,但是,在老師稍加啟發(fā)下,聰慧的孩子們立刻想到了合作,并快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協(xié)商買什么,有的還安排好了怎樣比較公允的共享。這一過程,是一個合作意識到合作行動的嘗試,他們能從嘗試中體會合作的歡樂。)
(四)美食大家共享:
師:小摯友帶回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吃了呢還是與別人共享呢?
鵬鵬:給老師吃,老師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鈺:我給奶奶吃,因為她每天都來接我送我。
文文:我給爺爺吃,因為他年紀大了。
(五)活動后的感想: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須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主動參加超市的購物、歡樂共享時,信任他們會從中獲得思索、溝通、合作、認知等許多許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勝利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閱歷,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通過嘗試與四周人的文明溝通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于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xiàn)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大班教案《超市》7
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做事之前先規(guī)劃的良好習慣。
2、通過參觀、購物等活動,引導幼兒了解超市的作用,從中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可以了解超市購物的基本流程。
4、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育幼兒用已有的生活閱歷解決問題的實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活動之前可以根據(jù)自己須要的物品列好清單
活動難點:引導孩子在活動中根據(jù)自己清單上的物品進行選購
活動打算
在活動室里將各種玩具擺上“貨架”
列清單要用到的紙筆,活動過程中用到的錢幣,袋子、超市購物籃,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活動引入:小摯友們大家都去過超市嗎?今日我們來上一節(jié)課,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動起先:
1、大家一起探討平常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老師引導小摯友選擇紙筆列出購物清單(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單的'小摯友到材料區(qū)拿錢幣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購物結(jié)束,請小摯友說說自己是怎么購物的
老師小結(jié):超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我們在購物時要依據(jù)自己的須要,根據(jù)自己列的清單進行購買,這樣購物又快又不會落下自己要買的物品。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購買,主動性特殊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溝通,孩子將這次活動的閱歷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jié)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后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
大班教案《超市》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并了解圖表統(tǒng)計的特點。
2、樂于嘗試和探究,情愿與同伴合作學習,體驗勝利的樂趣。
3、發(fā)展目測力、推斷力。
4、讓幼兒學習簡潔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打算:
1、貨架3個,小籃5個,推車2輛,玩具類、餐具類、文具類若干。
2、統(tǒng)計圖范例一張,表格兩張。
3、幼兒操作用的統(tǒng)計表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的愛好。
今日老師與小摯友一起開一個超市,我當老板,你們當員工好嗎?我已經(jīng)打算了這些貨物,你們看是什么?
2出示貨架、小籃、推車問:這些東西有幾個呢?你能用線條、數(shù)字、圖片
等各種方法記錄下來嗎?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tǒng)計
1、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貨品的數(shù)量。
2、溝通自己的記錄方法。歸納出幼兒統(tǒng)計的方法:畫上一樣物品再寫上數(shù)字,有多少物品就畫多少個。
3、探討圖表的制作方法。出示老師的統(tǒng)計表讓幼兒探討它的優(yōu)點,能看出各種物品的多少,還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并操作演示圖表的記錄方法:數(shù)字標號從0起先從下往上標,每一格表示數(shù)量一個,要統(tǒng)計的貨品用簡筆畫的方法畫在對應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兒嘗試用圖表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圖表方法統(tǒng)計貨品。
1、請幼兒把超市的商品進行分類。師:看看我又選購 了什么貨品?出示鉛筆、橡皮、水彩筆、碗、筷子、勺子、積木、皮球、風車,引導幼兒進行分類,并數(shù)數(shù)分別有多少。引導幼兒分類并把貨品放在貨架上嘗試合作學習。
2、采納任務的形式請幼兒對各種類別的商品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檢驗。
3、總結(jié):今日我們學會了用圖表法來統(tǒng)計物品的數(shù)量,但是還有很多種方法也可以統(tǒng)計物品的數(shù)量,以后我們再學。
四、結(jié)束部分
1、我們的超市全部打算好了,誰能給它取個名字呢?
2、為了讓超市生意興隆,我們?nèi)バ麚P,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超市。(幼兒出教室)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綻開,事實上內(nèi)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注意由易到難、逐層深化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后老師舉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終讓幼兒動手操作,并在集體中進行溝通和檢驗,激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既起到與同伴共享溝通、拓展閱歷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相互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好玩。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供應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大班教案《超市》9
內(nèi)容與要求:
1、了解超市里人們在做些什么,體驗在超市中購物的便利。
2、嘗試獨立購物,能解決購物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打算:
1、進行參觀超市前的平安教化。
2、幼兒每人帶2—5元錢、記錄表與筆。
指導要點:
一、參觀超市:
1、看看超市與商場有什么不同,說說超市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視察了解超市中都有哪些商品,它們是如何擺放的。
3、視察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是如何工作的。
4、知道人們進入超市后,先自選商品,然后到收銀臺付款。
二、自主選購:
1、學習看商品標簽,如:1元、1.5元、2元、3元等。
2、思索如何合理地運用自己的錢款,嘗試在沒有成人的幫助下,獨立選擇和購買商品。
3、幼兒將自己購買的商品與價格記錄下來。
4、當幼兒遇到問題時,老師引導他們想方法解決。
購買商品的名稱
數(shù)量
價錢
總價
三、溝通經(jīng)驗
1、你購買了哪些商品?為什么要購買這些商品?你是如何運用錢款的?
2、介紹自己購物的'經(jīng)過,以及在購物時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大班教案《超市》10
活動目標
1、相識人民幣1角、5角、1元,并會敏捷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chǎn)生購物的愛好。
3、主動參加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歡樂及勝利的喜悅。
4、考驗小摯友們的反應實力,熬煉他們的個人實力。
教學重點、難點
相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打算
1、創(chuàng)設超市情
2、投影儀1臺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日老師就帶你們?nèi)ス涑邪?
(激發(fā)幼兒購買的欲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里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么(老師指向文具區(qū))(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qū)。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qū)、圖書區(qū)、食品區(qū)。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fā)給每個小摯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fā)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知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臺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時老師只是旁觀,不賜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么東西了?”
幼兒圍到老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么了?”“你為什么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相識錢。”“我不相識上面的字?!薄拔也粫ㄥX?!钡?,這時老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相識到不相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fā)幼兒相識和運用人民幣的欲望。)
步驟2
三、溝通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并說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相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相識5角及1元的硬幣,并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敘述的過程中不相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事,相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么運用,他們會有劇烈的購買欲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事)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xiàn)在相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xiàn)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愛的東西吧!假如不當心把東西遇到了地上該怎么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xiàn)在動身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愛的東西,然后去收印臺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知老師這次你買到什么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特別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事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特別驕傲。)
五、教化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當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后有用的時候再用。今日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后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nèi)ベI東西好嗎?(幼兒:“好”)現(xiàn)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嬉戲來相識人民幣,幼兒愛好頗高,求知欲劇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學問閱歷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相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化了解幼兒的原有學問閱歷,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大班教案《超市》11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講解并描述購物的過程,學習用算式表示。
活動打算:標有價格的商品圖片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老師談話引入
1.小摯友你去超市購物過嗎?你是依據(jù)什么選擇商品的?(價格)
2.幼兒個別介紹自己的購物過程。
二、猜猜我們買了什么
1.今日老師帶了了一家圖片超市,我們一起來學習購物。(出示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幼兒視察:重點提示幼兒了解商品的價格。
2.老師購物①:我有5元錢買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們猜我買了哪2件?幼兒講解并描述,并說說為什么?老師用算式表示。2+3=51+4=5
3.老師購物②:我有5元錢可我只買了1件物品,可能還剩幾元?幼兒講解并描述,并說說為什么?5—3=25—4=1
三、我來買東西
1.幼兒有5元錢,買2件物品正好花完,請自己選擇商品。
2.幼兒講解并描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錢,買1件物品用了幾元,還剩幾元,請自己選擇商品。
4幼兒講解并描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購物
1.今日小明和媽媽一起也去購物,我們一起來幫他完成。
2.老師介紹幼兒活動手冊。
3.幼兒分散完成。
大班數(shù)學超市購物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主動主動地與同伴溝通、共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閱歷。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并清晰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索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shù)學閱歷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nèi)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打算
1.閱歷打算: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閱歷。
2.物質(zhì)打算: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須要多少錢”的購物嬉戲,學習加法。
(1)老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視察貨架。
老師: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老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須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須要多少錢”的'購物嬉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解并描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須要5元錢。
小結(jié):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老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須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老師記錄幼兒所講解并描述的算式。
學習講解并描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須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揣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么?當幼兒說出多種結(jié)果后,告知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jié)伴,每人隨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相互講解并描述自己買商品的狀況,最終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嬉戲,學習10的減法。
(1)老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后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嬉戲。
個別幼兒講解并描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老師記錄幼兒所講解并描述的算式。
學習講解并描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jié)伴,每人用10元錢隨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相互講解并描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狀況,最終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依據(jù)《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須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溝通檢查。
大班教案《超市》12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究分類的規(guī)律。
3.體驗幫助別人的歡樂。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養(yǎng)。
活動打算:
蘋果、西瓜、梨、小椅子、碗、勺子、青菜、西紅柿、南瓜的卡片若干、紅、黃、綠色的貨架各一個、三個籃子(其中貨架、籃子都貼好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起先部分
1.兔寶寶們,今日天氣不錯,兔媽媽帶你們?nèi)ス涑泻脝?
放音樂帶幼兒進入教室走一圈問:“兔寶寶你們?nèi)ミ^超市嗎?”“超市里都有什么呢?”(幼兒回答)
2.超市里究竟有什么呢?走,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放音樂《逛超市》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坐好。
二、基本部分
1.熊叔叔的超市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熊叔叔的超市里有什么呢?
老師出示物品,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來。如:紅紅的蘋果,又大又圓的西瓜
2.引導幼兒按物品的顏色分類
兔寶寶們真聰慧,可是你們看!這么多的物品一塌糊涂的堆在一起太亂了,我們來幫熊叔叔擺到貨架上吧!
但熊叔叔有一個要求:這些物品我們要根據(jù)它們的顏色,分別放在與它們顏色相同的貨架上。
老師示范:像這個大蘋果是紅色的我們就應當把它放在紅色的貨架上。這個小椅子是什么顏色的?(綠色的)那我們就應當放在綠色的貨架上。
3.幼兒操作:按物品的顏色分類
4.師幼共同檢查是否有錯誤出現(xiàn)。
5.引導幼兒按物品的類別分類(分為水果、蔬菜、日常用品)
剛才熊叔叔告知我說:它很感謝我們的兔寶寶,但是我們按顏色擺放不利于顧客選購它想讓我們根據(jù)物品的類別分別擺放在這三個籃子里。
6.老師示范,幼兒操作。
7.師幼共同檢查是否有錯誤出現(xiàn)。
小摯友都分對了,熊叔叔為了感謝我們小兔寶寶,它要獎給每個兔寶寶一顆小星星。(給幼兒分發(fā)小星星)
8.鞏固嬉戲,老師與幼兒玩嬉戲。
剛才媽媽也覺得我的兔寶寶們表現(xiàn)的特別棒,為了嘉獎你們,媽媽要和寶寶們玩一個“狼和小兔”的嬉戲,但我有一個要求,但你們聽到大灰狼來了的時候,就要躲在與你身上帶的'小星星一樣顏色的圓圈里,假如誰跑錯了圓圈,誰表示被大灰狼抓住了。
活動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以嬉戲和擬人化的形式來完成數(shù)量的一一配對,從形式上比較符合幼兒的愛好,突破了數(shù)學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進入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削減了乏累感,感覺似乎是在玩嬉戲,這樣他們的主動性就比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滿意了幼兒的視覺感。
不過從作業(yè)的結(jié)果中來看,有許多小摯友對物體和小圓點的一一對應駕馭得不太好,這須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熬煉。下面就來觀賞下孩子們在做作業(yè)時的情景吧!
大班教案《超市》13
活動目標:
⒈相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⒉能正確運用人民幣進行購買六一禮物的嬉戲,駕馭簡潔的付錢方式。
⒊喜愛同伴玩購物禮物的嬉戲,感受用數(shù)學學問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
活動打算
⒈物質(zhì)打算:布置一個“六一禮物超市”,分別擺放各種禮物及價格牌,價格均為1元、5元、10元;幼兒每人自備小錢包,內(nèi)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老師自制課件《相識人民幣》
⒉閱歷打算:駕馭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參觀六一禮物超市,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愛好。
引導語:小摯友六一兒童節(jié)立刻要到了,你想給好摯友送什么禮物?我們用什么去買禮物?
二、引導幼兒視察自己錢包里的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⒈引導幼兒自由視察,與同伴溝通,發(fā)覺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的。小結(jié):這是我們買東西用的錢,我們穿的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都要用錢
來買。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字等。他們也有很多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數(shù)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⒉嬉戲:看誰找得快。
玩法:老師說出人民幣的面值,請小摯友快速地舉起相應的人民幣,看誰舉得又快又精確。如教
師說:“請找出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人民幣。
三、出示老師課件,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引導幼兒通過視察老師課件,初步理解5元=5個1元的換算關系,激勵幼兒自主探究10元與1元和5元的換算關系。
四、第一次“禮物超市”購物,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玩法:幼兒帶著錢包,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一件,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當,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提問:5元(10元)的商品有幾種付錢方式?如5元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10元有三種付錢方式。
五、其次次購物,發(fā)覺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兒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兩件,收銀員可由實力較強的幼兒或老師擔當,老師重點視察提示幼兒付錢方法。
2.集中探討,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問題:“你買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如6元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來付錢,或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其次種付錢方法簡便多了。
六、引導將買到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好摯友,感受與摯友一起是歡樂華蜜的事。
大班教案《超市》1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一節(jié)10以內(nèi)加減法計算的復習課。其重點放在提高幼兒計算嬉戲的愛好上及初步相識人民幣并初步會簡潔的換算?!毒V要》中所說:“幼兒園數(shù)學應以嬉戲為主要向?qū)?,孩子在嬉戲中得以不同的發(fā)展和提高?!奔偃鐔我粚W習數(shù)學,孩子們會感到味同嚼蠟。于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逛超市這個嬉戲,將加減法應用于生活中。讓幼兒在嬉戲中體會學習的歡樂,并和孩子一起發(fā)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用學到的數(shù)學學問解決這些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2.5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2.5.3切線長定理聽評課記錄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數(shù)學《植樹問題》聽評課記錄
- 生態(tài)物流服務合同(2篇)
- 教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十四課《第一次選擇》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聽評課記錄1
- 華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角》聽評課記錄2
- 新版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含教學計劃】
- 蘇州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37、認識幾分之一》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5.4《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第2課時)講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22課《明清皇權(quán)膨脹與文化專制》聽課評課記錄
- 2024至2030年中國電極糊行業(yè)市場調(diào)查分析及產(chǎn)業(yè)前景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中考英語熱點時文閱讀-發(fā)明創(chuàng)造附解析
- 血透室護理質(zhì)控
- 粵語課程設計
- 10S505 柔性接口給水管道支墩
- 移動寬帶注銷委托書模板需要a4紙
- 手術室護士考試題及答案
- 初一下冊期末模擬物理質(zhì)量檢測試卷解析1
- 浙南名校聯(lián)盟2025屆高一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左卡尼汀在減輕高原反應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