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詩詞鑒賞一情感、思想內容練習題匯編

古詩鏈接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傳承幾千年的文化產物,一句句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詩句,撫慰著我們的心靈。無

論在何種處境下,總有一句詩能寫進你的心頭。

事理哲理類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登鸛雀樓》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友誼愛情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钌屉[《無題二首》

相思離情類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哌m《別董大》

愛國憂民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醪g《出塞》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鸥Α洞和?/p>

述志抒懷類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畎住缎新冯y》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內容情感型

常見題型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心情?

3、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內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

4、選出下列對這首詩解說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答題思路

一、描繪畫面

第一步:抓準意象(或詩中所描寫的主要景物);

第1頁共32頁

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將景物串聯(lián)成一幅畫面;

第三步:運用恰當?shù)男揎椪Z或修辭通順流暢地表達。

例1: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問:展開想象,描寫頷聯(lián)所展現(xiàn)出的畫面。

二、情感分析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標題(題眼)入手;

觀察題目是否包含時間、地點、題材、情感等。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詩的題材屬歸隱一類;“秋”點明季節(jié);“暝”點明具體的

時間?!扒铩迸c“暝”在古人筆下往往流淌著悲愁,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但“山居”那欲隱而難藏的

愜意與滿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麗暢快起來了。

如李白的《行路難》,其題眼為“難”,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寫人生路難行之意;陳子昂的《登幽州臺

歌》,其題眼為“登”,由此可推知本詩當是寫登高懷遠、懷古傷今之情。

例2: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漁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問: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從關鍵詩句、關鍵詞入手;

第2頁共32頁

多關注詩歌的首尾句(聯(lián)),首句(聯(lián))經常開篇扣題、奠定情感基調,而尾句(聯(lián))則經常會隱含

或點化主題。

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是對題目的具體描述和延展,月是秋之月,月半

輪喻人之別,秋半輪指秋未深,月與秋給人“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的寒意。尾句“思

君不見下渝州”是對主題的點化,君即月,月即故里和親人,因別而思,思而不見更顯其情深意切。

古詩詞最擅長寫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經常有意無意地將景的一角撩起,

讓情顯出山形水貌。

如李煜的《浪淘沙》中的“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一個“寒”字,亡國之悲痛

盡從心底泛起。古詩詞最講究的是煉字,煉出了情,煉出了意,字淡而味濃,文淺而情深。如溫庭筠的《菩

薩蠻》中的,,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懶”表慵懶哀怨,“弄”表心緒不寧,“遲”表遲緩惆悵。

例3: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問: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從文題間的注釋入手;

注釋有對寫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對典故逸事的闡述,有對難于理解或易于誤解的詞語的解釋,在理

解時能起撥云見月的作用。

例4:

陽關曲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熙寧十年(即公元1077年)。離別七年以來,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節(jié)。

問: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3頁共32頁

4,從意象的象征義入手;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經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與象的關系早已約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貞高潔,

楊柳寓離愁別緒,流水喻綿綿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當然,詩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如子規(guī)的

常意為孤寂哀愁,而在‘'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保ㄍ?/p>

令《送春》)中,子規(guī)卻是一個對美好事物留戀、熱愛和執(zhí)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

例5: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問: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5、從詩歌的題材入手。

詩歌的題材也可以幫助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的感情,如陶淵明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他的詩大

多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歸隱田園的愜意為主題。

例6: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問: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二者結合

第4頁共32頁

第一步:描寫了(或刻畫了)……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

第二步:抒發(fā)了……的思想感情。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刻畫了詩人自己怎樣的形象?“采

菊”這一動作中包含著詩人怎樣的志趣?

參考答案:例1:山漸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騰直瀉,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

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

例2:抒發(fā)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的深情。(從題中的“送”字可以看出本詩的主題為送別。)

例3:全詩表現(xiàn)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之

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入手。)

例4:抒發(fā)了作者對眼前團聚的珍惜,同時也抒發(fā)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例5:歌頌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從梅花的這個意象入手)

例6:抒發(fā)了詩人歸隱生活的悠閑、恬靜、欣悅,又蘊含著詩人對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田園

詩)

例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詩刻畫了詩人在竹籬笆邊上采摘菊花,無意中抬頭看見南山的寧靜

優(yōu)美的景色??坍嬃艘粋€悠閑自得的詩人形象?!安删铡钡膭幼靼娙顺搲m世,熱愛自然的志趣。

意象歸納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寄托了詩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獨特的藝術形

象)。

第5頁共32頁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處

多表達豪情、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ā缎葜x跳樓餞別

悲愁、苦悶和郁郁校書叔云》李白)

不得志的情感。2、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ā蹲砘帯防钋逭眨?/p>

酒、飲酒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饋直萬錢。(《行路難》李白)

4、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

獵》蘇軾)

多傳達離別1、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ā栋籽└杷臀渑泄?/p>

之苦、相思之情和歸京》岑參)

羌笛內心的孤寂。唐代2、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ā稘O家傲》

邊塞詩中經常提范仲淹)

到。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王之渙)

在許多詩人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ā堵勍醪g左遷龍

筆下都是思鄉(xiāng)、念標遙有此寄》李白)

(殘月、明

親的標志,多傳達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ā端{歌頭?明月幾時有》

月、新月、

離愁別恨、寂寞思蘇軾)

玉盤)

歸之情。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李白)

多傳達人生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跳樓餞別

流水苦短、命運無常的校書叔云》李白)

感傷與哀愁。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短歌行》曹操)

多傳達凄涼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ā妒怪寥稀吠蹙S)

斜陽

失落、蒼茫沉郁、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ā稘O家傲》

(夕陽、落

懷古幽情。范仲淹)

日)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ā短靸羯?秋思》馬致遠)

比喻在外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ā端陀讶恕防畎祝?/p>

浮云

泊的游子。

多傳達哀怨、1、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ā饵S鶴樓》崔穎)

風、霜、煙惆悵、凄苦、蒼涼2、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雁門太守行》李

等情思。賀)

第6頁共32頁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處

3、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ā段淞甏骸防钋逭眨?/p>

4、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ā端投派俑问裰荨吠醪?/p>

多傳達青春1、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段淞甏骸防钋逭眨?/p>

易逝、人生無常的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ā朵?/p>

落花

深沉喟嘆和哀愁。溪沙》晏殊)

(殘紅)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ā都汉ルs詩》龔自

珍)

松堅貞高潔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ā顿洀牡堋穭E)

傲霜斗雪,不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ā恫匪阕?詠梅》陸游)

梅怕打擊挫折,純凈

潔白。

高潔,耿耿勁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

AA

節(jié)、高貴自芳。——(《詠幽蘭》陳毅)

氣節(jié)、正直、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

虛心、高潔、積極西南北風?!ā吨袷粪嵃鍢颍?/p>

向上、頑強的生命2、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ā逗忘S門盧侍御詠竹》張九

力。齡)

菊堅貞高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陶淵明)

多傳達惆悵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ā哆^零丁洋》文天祥)

和哀愁

送別,留戀,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

思鄉(xiāng)傷感故人?!ā段汲菂^(qū)》王維)

高潔、愛情的采連南塘秋,連化過人頭。低頭弄連子,連子青如水。(《西

象征。洲曲》)

凄涼悲傷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

梧桐

象征。李煜)

多以草木繁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ā洞和范鸥Γ?/p>

草木

盛反襯荒涼,以抒2、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短歌行》曹操)

第7頁共32頁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處

發(fā)盛衰興亡的感

慨。

杜鵑凄涼哀傷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ā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

(子規(guī))象征。有此寄》李白)

多傳達相思1、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ā稛o題》李商隱)

鴻雁、青鳥相愛、離愁、孤寂2、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ā洞伪惫躺较隆吠鯙常?/p>

的情思。

漂泊思鄉(xiāng)、奔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

騰、追求。在天涯?!ā短靸羯城锼肌否R致遠)

表達離情別1、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ā稘O家傲》李清照)(對美

緒、思鄉(xiāng)、追求向好境界的追求向往)

往、愁苦之情。2、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李白)(思

鄉(xiāng))

3、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次北固山下》王灣)(離

情別緒,漂泊羈旅之情)

題材分類

一、懷古詩

【形式標志】

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名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名后加“懷古”“詠懷”

等。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內容特點】

①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yè),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

②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

③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但由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④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例題展示】

南園

第8頁共32頁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①,若個②書生萬戶侯?

【注】①凌煙閣,李世民為表彰開國功臣,命人將長孫無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煙閣上。②若個,

哪個。

1.“吳鉤”,古代吳地生產的一種彎刀,這里代指。(2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二、寫景詠物詩

【形式特點】

①以物象為題;

②詠(題、贈、贊)+物象。

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修辭。如于謙的〈〈石灰吟〉、杜荀鶴的《湘江秋夕》。

【內容特點】

①托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或品質;

②借景抒情,抒發(fā)閑適情調,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③表達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

④描繪山川美景,抒發(fā)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河山之情;

⑤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

【例題展示】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第二句中“遍繞”“日斜”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2分)

2.詩人喜愛菊花的原因是什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小試牛刀】

第9頁共32頁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①,騷人閣②筆費評章③。

梅須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注】①降(xidng):服輸。②閣:同“擱”,放下。③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1.從“差、欠、遜、少”等字中選擇一個填入原詩中的空白處,應為0(2分)

2.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2分)

三、山水田園詩

如陶淵明的《飲酒》、《歸園田居》等。

【內容特點】

①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

②借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

③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例題展示】

天凈沙?江上

元?張可久

嗜/邕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鷲殘霞,隔水疏林幾家。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

【注】①嗤嗤(yong):雁鳴叫聲。②依依,輕飛的樣子。

1.這首詞描繪了暮秋江上(時間)的景色和漁家的生活情景。(2分)

2.此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

【小試牛刀】

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1.詩的一、二句描繪了雨后的春天早晨怎樣的景象?(2分)

第10頁共32頁

2.結合詩的三、四兩句具體說說作者的“田園樂”樂在哪些方面。(2分)

四、送別詩

【形式特點】

標題中有“送”或“別”等字眼。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基本主題】

①依依不舍的留戀;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③離別時的傷感、凄切悲苦;

④別后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例題展示】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小題。

九日送別

(唐)王之渙

薊庭[注]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注釋】薊(ji)庭:地名。

⑴請簡要分析“今日暫同芳菊酒”中的“暫”字的妙處。(2分)

(2)從全詩看,末句寫“斷蓬”有什么用意?(2分)

五、邊塞詩

【形式特點】

題目中常出現(xiàn)“塞”、“征”、“軍”等字眼,也有用樂府舊題的,如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

的《從軍行》。

【基本主題】

①描繪邊塞雄奇壯麗的獨特景觀,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描繪邊塞荒涼肅殺的戰(zhàn)地風光,

如''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第11頁共32頁

②描繪邊塞環(huán)境惡劣、生活艱苦,以此反襯將士們英勇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如“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③描寫將士們與親人的離情別緒,表達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如“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馬上

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④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憤,如“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例題展示】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

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2分)

六、行旅詩

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基本主題】

①行旅之人旅途的艱辛、寂寞;

②羈旅在外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③對溫馨家庭的憧憬。

【例題展示】

南鄉(xiāng)子

唐?李琦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鷗塢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1.這首詞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是。(2分)

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2分)

第12頁共32頁

七、閨怨詩

如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內容特點】

①表現(xiàn)婦女與丈夫的分離的痛苦,憂愁,傷感。和對遠方丈夫的思念;

②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鼓勵丈夫建功立業(yè)的情懷;

③表現(xiàn)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處境的怨恨,表達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嘆年華早逝,美人遲暮。

【例題展示】

閨怨

唐?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1.詩中“孤”字含義豐厚,請做簡要分析。(2分)

2.這首詩通過主人公思婦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八、遷謫詩

【內容特點】

①多寫因直諫或受小人排擠而被皇帝疏遠、流放的痛苦經歷,

②對爾虞我詐的官場丑惡現(xiàn)象的不滿,

③對君主親賢臣遠小人重振朝邦的厚望,

④對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嘆,

⑤對最終能一展抱負為國盡忠的希冀,或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例題展示】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唐)李白

一為遷客②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遷客,指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

第13頁共32頁

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L用自己的話說說“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這兩句詩的意思。

2.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詩人哪些情感?

九、即事感懷詩

針對某件事情或某個場景生發(fā)感慨,常見的有懷親、送友、思鄉(xiāng)、贈別、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如

杜甫的《望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朱熹的《觀書有感》。

【常見意象】

風、霜、煙(哀怨、惆悵、凄苦、蒼涼等情思),夕陽、落日(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憂愁),落紅、殘紅(青春易逝、人生無常的深沉喟嘆和哀愁),松、

菊(堅貞高潔的品格)。

【主旨】

抒發(fā)感慨、發(fā)表議論、表明心態(tài)等。

【例題展示】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①

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注釋】①柳宗元三十三歲被貶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長安,僅一個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1、請對“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作簡要賞析。

2、你對“宦情羈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參考答案:

一、懷古詩

【例題展示】

1.精良的武器

第14頁共32頁

2.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情感,也有懷才不遇之苦。

二、寫景詠物詩

【例題展示】

1.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景。

2.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此夜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小試牛刀】

1.遜

2.一個人應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

三、山水田園詩

【例題展示】

1.傍晚/黃昏從容閑適/寧靜恬美

2.表現(xiàn)了作者對恬淡閑適生活的熱愛之情。

【小試牛刀】

1.清新明麗、清幽恬美、富有情趣、生機盎然

2.樂在清新幽雅的自然環(huán)境,更樂在閑適、隨性的心境。

四、送別詩

【例題展示】

(1)一個“暫”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別的依依不舍,轉念又覺即使悲切也無濟于事,還不如今天忘卻離

別的憂傷,高高興興、開懷同飲菊花美酒這樣復雜的情感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了。

(2)“斷蓬”,就是飛蓬,時值深秋,蓬草枯黃斷根,遇風飛旋。作者用“斷蓬”暗喻:明日一別,就像

那飛蓬一樣,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再見。表現(xiàn)出詩人對和朋友此時的相遇十分珍惜,對即將的離別萬分悲傷。

五、邊塞詩

【例題展示】

1、(1)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

意邊地局勢的緊張。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疆的將領,斗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

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六、行旅詩

【例題展示】

1.思鄉(xiāng)之愁

第15頁共32頁

2.借景抒情,用煙、雨、落花及鵬科的叫聲來渲染思鄉(xiāng)之情。

七、閨怨詩

【例題展示】

1.既寫月影的孤單,又寫出了思婦孤苦的心理。

2.表達了她對征成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八、遷謫詩

【例題展示】

1.一旦成為貶謫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

2.表達作者被流放后的憤懣痛苦,對家人的思念、對國事的關切、對往事的回憶、對朝廷的眷戀。

九、即事感懷詩

【例題展示】

1、采用了移情于物(或寓情于景、觸景傷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了雨后山城百花落盡、榕葉滿庭、

鶯鳥亂啼的景象,抒發(fā)了詩人的愁苦(或凄黯迷惘)之情。

2、“共"字說明‘‘凄凄"之感是雙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順的貶謫之思(或政治失意的郁結或宦情的凄凄),

又包含羈旅無歸的懷鄉(xiāng)之念(或漂泊在外的愁緒或羈思的凄凄)。

習題演練

1、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小題。(共6分,每小題3分)

入直①

周必大

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②坐賜茶。

歸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

【注釋】①入直:入宮值班。詩人時任右丞相。②敕使傳宣:皇帝派使者傳令,召詩人詢問國事。③玉堂:

指翰林院。

(1)本詩寫得簡約、真摯?!半肥箓餍薄啊薄皻w到玉堂”是直敘其事,“”

是點睛之筆,直抒胸臆,表達出詩人的心情。(3分)

(2)請描述“月鉤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現(xiàn)的畫面。(3分)

2、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小題。(共8分)

第16頁共32頁

攤破浣溪沙①

明?陳繼儒

梓樹花香月半明,棹②歌歸去草蟲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曾③。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

【注釋】①詞牌名,為“浣溪沙”的別體。②棹:用槳劃船。③魚詈:漁網(wǎng)。

(1)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草蟲鳴”一句的妙處。(4分)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的畫面。(4分)

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5分)

憶秦娥?送牛農師二首(其一)

元?許有壬

春山碧。詩成馬上應相憶。應相憶。盧溝橋畔,晚云如織。

人生有別休多惜。但悲后會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緒,斷鴻消息。

(1)“憶秦娥”和“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分別屬于這首詞的和o(2分)

(2)詞中寫“暮云”和“斷鴻”有什么作用?(3分)

4、你將以下面這首詞為內容,參加“中華經典”誦讀比賽,請做好準備。(5分)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①

南宋?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布被秋宵夢覺②,眼前萬里江山。

【注釋】①此詞寫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閑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軒書屋”,時常往來于信州到博

山的路上。②覺(ju6):睡醒。

(1)你需要拍攝一段短視頻作為誦讀背景,請完善拍攝腳本。(3分)

第17頁共32頁

(2)請說說在朗誦下片時應讀出哪些情感。(2分)

5、漫步古詩苑,欣賞一首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

【注】戴叔倫,唐代詩人,此詩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本詩的寫景,著墨不多,頗似元人簡筆寫意山水,富有意趣。

B.藝術的靈感往往來自錯覺,這首詩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關系,行人在發(fā)現(xiàn)“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之后,

才有“無限秋風思”,三四句卻予以倒置,頗具匠心。

C.詩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樹”像在清水中洗浴過一樣,給人以

舒暢之感,一個“涼”字就傳達了這種快感。

D.本詩通過對稚川山水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請你把“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的畫面描述出來。

6、詩歌閱讀(5分)

長相思?雨①

[宋]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②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注]①長相思,詞牌名。②道,知。

(1)運用想象,描繪“窗外芭蕉窗里燈”的畫面。

(2)賞析“一聲聲,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的妙處。

第18頁共32頁

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南園(其一)

[唐]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注釋】此詩是李賀組詩《南園》之一,大約寫于元和十年春,李賀辭官離京,回到故鄉(xiāng)昌谷,閑居南園

之時。

(1)請選出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詩人由花朵的艷麗聯(lián)想到江南女子的容顏,以人面喻花面,用語新奇。

B.“可憐”意為可惜,此句描寫了日暮時分花落的景象,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情感。

C.此詩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南園風光描繪得生動傳神。

D.全詩意象豐富,色彩繽紛,視聽結合,畫面感強,給讀者以美的感受。

(2)同一位詩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會寫出風格迥異的詩歌。請比較此詩與《雁門

太守行》在內容與情感上的不同。

8、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城中閑游

(唐)劉禹錫

借問池臺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閑人。

竹徑縈纖入,花林委曲巡。

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

[注]本詩作于使人被貶歸來,閑居洛陽時。

(1)下列詩歌選集中,可能收錄本詩的一項是()

A.《古詩源》B.《樂府詩集》C.《唐宋近體詩集》D.《萬首唐人絕句》

(2)以下對本詩風格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第19頁共32頁

A.深沉哀怨B.清雅委婉C.瑰奇明麗D.高

古淡遠

(3)結合全詩,具體分析詩題中“閑游”所寄寓的情感。

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放舟蓬萊①閣下

戚繼光②

三十年來續(xù)舊游,山川無語自悠悠。滄波浩蕩浮輕舸,紫石峻噌?出畫樓。

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從今復起鄉(xiāng)關夢,一片云飛天際頭。

[注]①蓬萊:今屬山東,戚繼光家鄉(xiāng)。②戚繼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討倭寇,屢建奇功。晚

年因張鼎思“言繼光不宜于北”面“建改之廣東”其后“張希皋等復助之,竟罷歸居三年”此詩即

寫于此時。③陵噌:形容山高峻。

(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時隔三十年舊地重游,看到山川依舊,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頷聯(lián)中“出”字精煉傳神,突出了蓬萊閣立于高崖有縹緲飛天之勢的特點,表達詩人隱逸家鄉(xiāng)的

!-愿。

C.頸聯(lián)寫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詩人已是雙鬢斑白,垂垂老矣,轉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頗

有感慨之意。

D.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詩人情感起伏變化,意蘊深遠,撼人心扉。

(2)尾聯(lián)是詩歌的主旨所在,表達了詩人的愿望。

10、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去蜀注

杜甫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第20頁共32頁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萬事已黃發(fā),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何必淚長流!

[注]公元765年,劍南節(jié)度使兼成都府尹嚴武去世,詩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結束相對安定的生

活,被迫攜家眷離開成都。

(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回顧了在蜀地長達數(shù)載的生活,暗含不舍之情。“客”是客居、旅居的意思。

B.頷聯(lián)用設問表達在兵荒馬亂之時舉家遷居的無奈與悲涼。“如何”意為“為何”。

C.頸聯(lián)上句的“黃發(fā)”與《桃花源記》中“黃發(fā)垂髯”的“黃發(fā)”所傳達的感情相同。

D.頸聯(lián)下句用“白鷗”這一意象表達離開蜀地后人似白鷗、轉徙江湖的悲苦之情。

(2)有人認為,《去蜀》的尾聯(lián)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表達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請你予

以反駁。

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②。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樣③計,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釋】①本詩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詩的韻腳而作。金山,地名。②西興:地名。③槨(fu):小筏子。

④扶桑:傳說中的神樹,長在東方日出處。

請描繪詩中畫線句展現(xiàn)的景象。

第21頁共32頁

12、賞析《雁門太守行》,回答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