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專項能力提升訓(xùn)練(含答案)學(xué)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關(guān)于某中學(xué)生的估測,下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A.身高約為160dm B.100m短跑成績約為6sC.步行速度約為1m/s D.脈搏正常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1s2.下列有關(guān)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B.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C.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 D.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產(chǎn)生的3.小明同學(xu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四次數(shù)據(jù)是,其中有一次測量是錯誤的,則正確的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該是()A. B. C. D.4.小明在教室用刻度尺測量了物理課本的寬度,3次的結(jié)果分別為18.43cm、18.40cm、18.41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3次結(jié)果不同,說明小明需要更換測量工具B.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C.18.40cm中最末一位數(shù)字“0”是沒有意義的D.最后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記作18.413cm5.我們說某物體做了機械運動,是指該物體()A.正在運動 B.正在改變運動的快慢C.處于靜止狀態(tài) D.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6.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到地面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并沒有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 B.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 D.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7.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A.運動員、汽車、羚羊 B.羚羊、汽車、運動員C.汽車、羚羊、運動員 D.汽車、運動員、羚羊8.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方向出發(fā),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它們運動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0~60s過程中()A.兩小車在40s時相遇B.時間為0時,a、b兩小車相距最遠C.40s時,小車b在小車a的后方D.由圖象可知二、填空題9.電動平衡車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它采用站立式的駕駛方式,人通過身體的前傾、后仰實現(xiàn)駕駛。(1)平衡車1min行駛了360m,則它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2)平衡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以車為參照物,車上的人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10.為響應(yīng)“低碳生活”的號召,小明每天騎自行車上學(xué).他看到路邊的小樹向后“飛去”,是_____為參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騎行3km用了10min,則他騎車的速度為_____km/h.11.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______;若乙和丙運動的路程相同,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______;甲運動10s通過的路程是______m。12.為測定某轎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的速度,小明采用在同一張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攝了一張照片,如圖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時間間隔為1s,轎車車身的長度為3.6m。根據(jù)題中信息可知:兩段相比,汽車通過_______段時運動得較快。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轎車在AF段通過的路程是_______m,用的時間是_______s,速度為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數(shù))三、實驗題13.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2)小車在AC段平均速度______m/s;(3)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由實驗看出,小車下滑過程中是在做______直線運動(選填“變速”或“勻速”),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圖______;A. B. C. D.(5)小球在AC段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時間中點時的速度為,經(jīng)過路程AC中點時的速度為,則______(選填“>”“<”或“=”);(6)實驗完成后,學(xué)習(xí)小組分別得到了小車全程的運動速度,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根據(jù)學(xué)過的運動學(xué)知識可知道、和從大到小依次是:______;(7)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后半程平均速度為,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______(用字母和表示)。四、計算題14.下面是途經(jīng)平頂山西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3254次高速列車部分站點的運行時刻表,請計算:(1)G3254次高速列車從平頂山西到上海虹橋的運行時間是多少?若普通列車K462從平頂山到上海運行的時間為17h24min,那么乘坐高鐵與乘坐這列普通列車相比,從平頂山到上海大約可以節(jié)約多長時間?(2)乘坐G3254次高速列車從鄭州東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大約是多少?(保留整數(shù))站次車站到站時間開車時間里程/km0…始發(fā)…01平頂山西10:2010:221102鄭州東11:1811:222653商丘11:1212:194554阜陽西13:2010:206355合肥14:4113:248556南京南15:4215:4510097無錫東16:4016:5511968上海虹橋17:33終點站130415.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yīng)急反應(yīng)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yīng)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度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yīng)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求:(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yīng)距離是多少?(2)請你為駕駛?cè)藛T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中學(xué)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中學(xué)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故B不符合實際;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C符合實際;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2.答案:C解析:A、認真測量,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故A錯誤;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B錯誤。C、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C正確;D、錯誤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產(chǎn)生的,而誤差是在正確的測量下也會產(chǎn)生的,因此誤差不可避免,測量中的錯誤可以避免,故D錯誤。故選:C。3.答案:C解析:分析四次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5.22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5.22cm是錯誤的,應(yīng)去掉;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且平均值的有效數(shù)字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規(guī)則應(yīng)與測量值相同,故物體的長度是故選C。4.答案:B解析:A.3次結(jié)果不同是因為存在測量誤差,這屬于正常結(jié)果,故A錯誤;B.一次測量結(jié)果誤差較大,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故B正確;C.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8.40cm中最末一位數(shù)字“0”是估讀值,是有意義的,故C錯誤;D.物體的長度取三次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物體的長度為故D錯誤。故選B。5.答案:D解析:在物理學(xué)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6.答案:D解析:題中關(guān)鍵部分“但當他看到地面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并沒有動”,說明甲車相對地面是靜止的,A錯;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說明甲、乙兩車的相對位置在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既然甲車是靜止的,那么乙車必然是運動的,C錯;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應(yīng)是運動的,B錯;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應(yīng)是運動的,D對;故選D。7.答案:A解析:汽車行駛的速度羚羊以在草原上奔跑的速度運動員的速度所以,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運動員、汽車、羚羊。故選A。8.答案:C解析:AC.由圖象可知,a在0~20s內(nèi)的圖象與b在20~40s內(nèi)的圖象相同,則運動的路程相同;a在20~40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0~20s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兩小車在40s時運動的路程不相同,a的路程要大一些,小車b在小車a的后方,故A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B.由圖象可知,在0~40s內(nèi)(不含40s),a車的速度大于b車(且a車在前方),則a、b兩車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而40s以后,b車的速度大于a車,則a、b兩車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以可知40s時(速度相等時),a、b兩小車相距最遠,故B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40s時b車的速度與a車速度相同,b做加速運動,a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40s后b車的速度比a車快,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9.答案:(1)6(2)靜止解析:(1)由知道,平衡車的平均速度。(2)平衡車在行駛過程中,以車為參照物,車上的人相對于車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10.答案:自行車(或“自己”);18解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看到路邊的小樹向后“飛過”,說明樹和參照物之間有位置的改變,所以選自行車為參照物;他騎車的速度是:.11.答案:甲車和乙車;1:4;40解析:由題意知,左圖是圖像,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速度大小為;右圖是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說明乙、丙兩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乙、丙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右圖知,當時,則由右圖知,當時,則由此可知,甲車和乙車的速度相同。若乙和丙運動的路程相同,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由可得,當甲運動10s時,甲車通過的路程為12.答案:CD;在相同時間內(nèi)CD段路程較大;29.7;4;7.4解析:因為轎車在CD段和DF段的運動時間相同,在CD段通過的路程比DF段長,所以轎車通過CD段時運動得快。判斷的依據(jù)是:在相等時間內(nèi)CD路段的路程較大。因為轎車的車身長是3.6m,轎車所占的刻度是4個格,所以每個格的長度是0.9m。轎車在AF段通過的路程是運動時間是則轎車在AF段的速度為13.答案:(1)(2)0.03(3)偏大(4)變速;B(5)<(6)(7)解析:(1)“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是。(2)AC段路程是9cm,即0.09m,時間為3s,所以速度為(3)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導(dǎo)致測得的時間偏小,根據(jù),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4)由圖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是做加速直線運動,即變速直線運動,能反映此運動情況的是B圖像,圖AD表示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圖C表示靜止,故選B。(5)小車下滑過程中是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時間的中點要比路程的中點在斜坡上位置靠上,所以<。(6)小車下滑過程中是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上半段速度要小于下半段速度,而全程平均速度居中,所以有>>。(7)設(shè)全程路程為,則前半程和后半程路程均為l,前半程和后半程時間分別為,則全程平均速度為14.答案:(1)7h11min;10h13min(2)168km/h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