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廣東省高考沖刺模擬(一)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廣東省高考沖刺模擬(一)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廣東省高考沖刺模擬(一)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廣東省高考沖刺模擬(一)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廣東省高考沖刺模擬(一)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廣東高考沖刺模擬卷(一)(本卷共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5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距今約4700年的浙江錢山漾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簍、籃、簸箕等竹編用具,飾有人字紋、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紋。這體現(xiàn)了(

)A.歷史傳承與民族認同的統(tǒng)一 B.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C.生產勞動與藝術審美的結合 D.社會分工與權力斗爭的復雜2.據(jù)秦簡記載,秦代君主下“制書”或臣下“受制”問詢、議論,都要制作“簿”書,寫明制書“初到初受”的部門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別留”的天數(shù)、“傳留”情況,并與回復的“對”一起呈上。據(jù)此可知秦代(

)A.戶籍管理十分嚴格 B.官僚體系效率低下C.基層治理流于形式 D.行政運作趨于規(guī)范3.北魏孝明帝以考試選拔御史,同時射策者800余人,高第者24人;孝莊帝時朝廷動蕩不安,仍以考試選任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北朝的考試動輒數(shù)百、數(shù)千人,吏部任官除察舉之外仍需考試。這有助于(

)A.創(chuàng)新政治制度 B.消弭民族隔閡 C.鞏固國家統(tǒng)一 D.提高軍事實力4.下表是部分文獻記述的明朝時期某種社會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表明當時(

)文獻記述嘉靖時期《吳邑志》卷首江南商品經濟繁榮的蘇州,“洞庭之民,鮮務農耕,多商于遠?!比f歷時期《福州府志·土風》福建福州“間巷少年仰機利,泛淇渤危身取給,不避刀鋸之誅?!鼻宄鯇O之騄《二申野錄》卷四“弘治時,世臣富;正德時,內臣富;嘉靖時,南賈富;隆、萬時,游俠富。然流寓盛,土著貧矣。”A.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日趨緊密 B.新型經營方式廣泛出現(xiàn)C.傳統(tǒng)社會結構面臨沖擊 D.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5.明朝在奴兒干都司地區(qū)除設立專門管理機構、修驛路、建船廠、派員巡視外,“朝廷尤慮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樂年間,朝廷興建永寧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寧寺記》石碑,用漢、蒙、女真、西藏文體書寫,記錄了經營該地事跡。這體現(xiàn)了明政府(

)A.“政教兼舉,教化為先”思想 B.“外儒內法,儒法兼施”思想C.“制國有常,利民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6.甲午戰(zhàn)爭后,清廷多次大量舉借英鎊、法郎等外債,用以籌措賠款。面對國際銀價下跌的趨勢,有官員上書提出,“借款一項,吃虧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無形之中”,中國應鑄造自己的“英鎊”和“先令”。這一觀點提出的原因是(

)A.幣制差異加劇了債務危機 B.通貨膨脹導致國家財富流失C.清朝的貿易逆差不斷增加 D.列強資本輸出威脅民族工業(yè)7.下圖為法國某雜志發(fā)表于1898年1月的政治漫畫,畫中“Chine”意為中國,桌前由左至右依次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德皇威廉二世、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國的瑪麗安娜及代表日本的武士。對該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A.面餅被列強分割,意指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B.中國官員指甲尖利,顯現(xiàn)其妖魔化中國的傾向C.英德怒目相視而法俄暗通款曲,表明兩大軍事集團已形成D.日本退居桌旁,暗喻其試圖借列強無暇東顧之機獨霸中國8.1895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發(fā)起成立農學會,并在農學會成立宣言中稱“且以化學詳核各處土產物質,闡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專書,以教農民,照法耕植”。這表明孫中山(

)A.提出民生主義基本原則 B.重視發(fā)揮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與改良間搖擺 D.貫徹落實扶助農工理念9.1937年底,根據(jù)黨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蘇省委不按地區(qū)而以職業(yè)和產業(yè)設立了軍事、工人、職員、學生、婦女、文化界運動委員會等6個系統(tǒng)黨委,并直屬領導教育、巡警、海關的黨支部。這一做法(

)A.汲取了城市工人運動的教訓 B.推動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適應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新形勢 D.擴大了民主政權的基礎10.1963年至1965年,我國城市建設投資占基本建設投資的比例,由“二五”期間的2.3%上升到2.9%,超過“一五”期間的投資比例。非生產性投資比例由“二五”期間的14.6%上升到20.6%。上述變化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黨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 B.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C.國內基本矛盾出現(xiàn)變化 D.將建設重點放在三線地區(qū)11.考古學家在西亞黎巴嫩畢布魯斯廢墟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帶有古埃及國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產的雪松木經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這反映出(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體特性 B.農耕文明具備擴張性C.區(qū)域性交流推動文明進步 D.不同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12.英王愛德華三世通過頒發(fā)《1327年特許狀》,向倫敦讓渡了多項權力。同時,倫敦為愛德華三世提供的貸款常達到王室所獲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倫敦的富商與自治市官吏在這時期成為了王室的財政官員。這說明(

)A.特許狀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的理念 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權與教權的矛盾C.城市成為王權強化的依靠力量 D.市民階層的壯大催生君主立憲制度13.宗教改革之前,英國主教群體在國家世俗和宗教事務上擁有諸多特權,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職能被限制在宗教領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權。這一變化(

)A.破壞了天主教會的信仰基礎 B.勾勒了理性王國的發(fā)展藍圖C.推動了英國的近代國家建構 D.催生了英國君主的世俗權力14.幕府末期,幕府最早派遣的訪美使節(jié)團中一位仙臺藩士在目睹了美國官兵上下級關系后,說道:“彼素來疏于禮讓,然其患難相扶、禍福與共,再則彼此上下無別……故亦有其國昌?!鄙鲜霾牧媳砻魅毡荆?/p>

)A.幕藩秩序走向崩潰 B.身份秩序開始打破C.部分藩士開始覺醒 D.倒幕運動迫在眉睫15.1931年,一位美國男子寫信給國會議員指出:“在我國,如果少雇傭婦女,就會給許多閑散的男人騰出地方……女性不回家我們就無法恢復正常和繁榮的時代?!边@反映了當時的美國(

)A.戰(zhàn)爭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B.經濟問題造成就業(yè)危機C.工業(yè)化提高了女性地位 D.政府干預就業(yè)性別選擇16.20世紀70年代后,很多獨立的非洲國家面臨著本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進口成本上漲、外債急劇上升等危機,這些國家努力尋求全球財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證商品價格和市場的公平。據(jù)此可知,非洲國家的應對之道是(

)A.切斷與西方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 B.加入聯(lián)合國以爭取經濟援助C.抵制美蘇兩大國的霸權主義 D.謀求經濟合作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52分)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①1800年以前的兩個世紀里,中國從日本和歐洲獲得近48000噸白銀,還從馬尼拉獲得10000噸白銀,加上東南亞地區(qū)和自身獲得的白銀,共計60000噸,占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勖溃莞ヌm克《白銀資本》②(徽商陳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買山砍之,得數(shù)十巨木以歸。……提二萬金,……直趨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萬萬計?!勖鳎輳埓髲汀睹坊ú萏眉す獾撽惞珎鳌发圩郧澹ㄋ┙韵轮撩┢憾倮铮瑑砂丁瓧澚褐?,靡不備具??部仓?,鏗訇空谷。商賈絡繹于道,編巨筏放之大江,轉運于江淮間者,……商旅幾數(shù)十萬。——據(jù)[清]愛必達《黔南識略》④中國古代大象活動區(qū)域的變化——[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huán)境史》⑤20世紀50年代發(fā)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發(fā)簪、條脫等隨葬品,均為銅質而非銀質。這也為苗族銀飾始于明代,作了一個重要旁證。⑥在銀飾的使用上,黔東南或清水江流域最為厚重,臺江、凱里、雷山等地區(qū)銀飾種類紛雜,盛裝銀飾甚至高達五十余種。——⑤⑥整理自臺北輔仁大學制品服裝研究所《苗族紋飾》(1)利用材料②到⑤,闡釋材料①與材料⑥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8分)(2)若要使上述內在聯(lián)系邏輯更加嚴密,你認為還需要補充哪些內容的史料?(6分)18.(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永樂元年,獲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眾書,篇帙浩繁,不易檢閱,下令解縉等翰林學士編修《永樂大典》,“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編纂完成后,朱棣親撰序文:“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募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于當世,旁搜博采,匯聚群分,著為典奧?!薄獡?jù)《明太宗實錄》等整理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強洗劫,加上一些官員監(jiān)守自盜,《永樂大典》破壞嚴重。1894年清點時已不足800冊。庚子事變,翰林院遭到圍攻使館的國人的焚燒,其所藏《永樂大典》一部分毀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鄉(xiāng)。1909年,藏書家董康攜17冊東渡日本販賣?!幾詮埳丁从罉反蟮洹翟饨匐y的真相》等材料三

表3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永樂大典》回流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情況(部分)。年份參與者回流情況1951年蘇聯(lián)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系將11冊歸還中國。周叔弢家藏1冊,無償捐獻。商務印書館將收藏的21冊無償捐贈。1955年民主德國民主德國總理訪華,將菜比錫大學圖書館所藏3冊送還。2013年全國古籍普查督導組從加拿大華裔袁女士處購得1冊?!幾躁惣t彥《〈永樂大典〉的收藏及流散》(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永樂大典》的價值。(4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永樂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就“加速國寶回流”話題提出你的建議。(4分)19.(1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戰(zhàn)后期,盟國各方都期望新的國際組織權力大于國聯(lián),效率高于國聯(lián)。聯(lián)合國議事依其性質不同,分別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簡單多數(shù)票通過,同時設立安全理事會并全權賦予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職責。對于侵略國掠奪的領土,盟國采取了堅決的剝奪措施。除了對侵略國施以懲罰之外,盟國還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改造措施:一是對德、日領土實施暫時占領與改造,二是實施了對戰(zhàn)爭罪犯的國際審判。五大國被賦予了“世界警察”的職責。他們可以聯(lián)合其他國家一道,對他們認為將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關重要的一票否決權,否決以聯(lián)合國名義發(fā)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須指出,盟國在戰(zhàn)時所勾畫的戰(zhàn)后秩序與戰(zhàn)后實際形成的秩序有著相當?shù)牟煌?。這是因為構建這一體系的大國之間的關系在戰(zhàn)后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幾孕焖{《世界近現(xiàn)代史(1500—2007)》概括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設計意圖,并進行簡要評述。20.(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回溯歷史,來自北、西兩個方向的其他民族陸陸續(xù)續(xù)進入中原,與中原的原住民——華夏族交往、通婚,為華夏文明注入新鮮精悍的血液,豐富了中國人的生物學基因,也豐富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摘編自趙冬梅《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根據(jù)材料,圍繞“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闡述。要求:寫出觀點,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晰。2024年廣東高考沖刺模擬卷(一)答案解析(本卷共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5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距今約4700年的浙江錢山漾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簍、籃、簸箕等竹編用具,飾有人字紋、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紋。這體現(xiàn)了(

)A.歷史傳承與民族認同的統(tǒng)一 B.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C.生產勞動與藝術審美的結合 D.社會分工與權力斗爭的復雜【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內容,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公元前2700年(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簍、籃、簸箕屬于生產工具,上面飾有人字紋、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紋,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反映了生產勞動與藝術審美的結合,C項正確;材料未提及歷史的傳承,無法得出“歷史傳承與民族認同的統(tǒng)一”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到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及到權力斗爭,無法得出“社會分工與權力斗爭的復雜”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2.據(jù)秦簡記載,秦代君主下“制書”或臣下“受制”問詢、議論,都要制作“簿”書,寫明制書“初到初受”的部門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別留”的天數(shù)、“傳留”情況,并與回復的“對”一起呈上。據(jù)此可知秦代(

)A.戶籍管理十分嚴格 B.官僚體系效率低下C.基層治理流于形式 D.行政運作趨于規(guī)范【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古代)。根據(jù)材料可知,秦朝皇帝下達詔令或者大臣問詢、議論,都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規(guī)定,這體現(xiàn)了秦朝行政運作趨于規(guī)范,D項正確;材料反映行政運作,與戶籍管理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秦朝行政運作的規(guī)范,未體現(xiàn)官僚體系效率低下,排除B項;材料信息與基層治理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3.北魏孝明帝以考試選拔御史,同時射策者800余人,高第者24人;孝莊帝時朝廷動蕩不安,仍以考試選任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北朝的考試動輒數(shù)百、數(shù)千人,吏部任官除察舉之外仍需考試。這有助于(

)A.創(chuàng)新政治制度 B.消弭民族隔閡 C.鞏固國家統(tǒng)一 D.提高軍事實力【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魏時期(中國)。據(jù)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孝明帝、孝莊帝時期和北朝時期都采用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這有利于改變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創(chuàng)新政治制度,A項正確;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無法體現(xiàn)消弭民族隔閡,排除B項;材料強調考試方式選拔官員,有利于選官制度的革新,魏晉時期國家處于分裂狀態(tài),無法體現(xiàn)鞏固國家統(tǒng)一,排除C項;選拔官員方式無法提高軍事實力,排除D項。故選A項。4.下表是部分文獻記述的明朝時期某種社會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表明當時(

)文獻記述嘉靖時期《吳邑志》卷首江南商品經濟繁榮的蘇州,“洞庭之民,鮮務農耕,多商于遠?!比f歷時期《福州府志·土風》福建福州“間巷少年仰機利,泛淇渤危身取給,不避刀鋸之誅。”清初孫之騄《二申野錄》卷四“弘治時,世臣富;正德時,內臣富;嘉靖時,南賈富;隆、萬時,游俠富。然流寓盛,土著貧矣?!盇.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日趨緊密 B.新型經營方式廣泛出現(xiàn)C.傳統(tǒng)社會結構面臨沖擊 D.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中國)。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明朝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繁榮,民眾甚至官員從事商業(yè)活動的人數(shù)眾多,這就對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結構帶來了沖擊,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從事商業(yè)活動的人數(shù)眾多,并不能體現(xiàn)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是否緊密,排除A項;從事商業(yè)活動并不是新型的經營方式,排除B項;從事商業(yè)活動的民眾眾多并不能說明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排除D項。故選C項。5.明朝在奴兒干都司地區(qū)除設立專門管理機構、修驛路、建船廠、派員巡視外,“朝廷尤慮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樂年間,朝廷興建永寧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寧寺記》石碑,用漢、蒙、女真、西藏文體書寫,記錄了經營該地事跡。這體現(xiàn)了明政府(

)A.“政教兼舉,教化為先”思想 B.“外儒內法,儒法兼施”思想C.“制國有常,利民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明朝(中國)。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明朝對黑龍江流域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不僅有設立機構、修建驛路、派遣官員巡視、建船廠等措施,還有興建佛教寺廟,用四種文字記錄經營該地事跡,體現(xiàn)出政府更強調對當?shù)匕傩沼米诮踢M行教化的措施,A項“政教兼舉,教化為先”思想正確,A項正確;材料涉及宗教,未涉及儒法思想,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民本思想,排除C項;“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在材料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A項。6.甲午戰(zhàn)爭后,清廷多次大量舉借英鎊、法郎等外債,用以籌措賠款。面對國際銀價下跌的趨勢,有官員上書提出,“借款一項,吃虧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無形之中”,中國應鑄造自己的“英鎊”和“先令”。這一觀點提出的原因是(

)A.幣制差異加劇了債務危機 B.通貨膨脹導致國家財富流失C.清朝的貿易逆差不斷增加 D.列強資本輸出威脅民族工業(yè)【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jù)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原因題。依據(jù)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95年后的中國。依據(jù)材料概括可知:甲午戰(zhàn)爭后,清廷多次大量舉借英鎊、法郎等外債,但由于國際銀價下跌的趨勢,中國歸還的借款實際上增多,導致加劇了中國的債務危機,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中國借款導致中國債務危機的加劇,而非通貨膨脹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貿易問題,排除C項;清政府官員代表的是地主階級,其觀點提出是從維護自身階級統(tǒng)治的角度來看的,威脅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不是其提出觀點的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7.下圖為法國某雜志發(fā)表于1898年1月的政治漫畫,畫中“Chine”意為中國,桌前由左至右依次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德皇威廉二世、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國的瑪麗安娜及代表日本的武士。對該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A.面餅被列強分割,意指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B.中國官員指甲尖利,顯現(xiàn)其妖魔化中國的傾向C.英德怒目相視而法俄暗通款曲,表明兩大軍事集團已形成D.日本退居桌旁,暗喻其試圖借列強無暇東顧之機獨霸中國【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漫畫反映的內容是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此時中國處于被侵略和被掠奪的地位。所以中國官員的指甲尖利,明顯是對中國的妖魔化,B項正確;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排除A項;1898年,兩大軍事集團尚未形成,排除C項;日本借列強無暇東顧之機獨霸中國是在一戰(zhàn)期間,排除D項。故選B項。8.1895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發(fā)起成立農學會,并在農學會成立宣言中稱“且以化學詳核各處土產物質,闡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專書,以教農民,照法耕植”。這表明孫中山(

)A.提出民生主義基本原則 B.重視發(fā)揮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與改良間搖擺 D.貫徹落實扶助農工理念【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jù)材料“且以化學詳核各處土產物質,闡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專書,以教農民,照法耕植”可知,孫中山認為可以通過將化學等近代科技的相關知識教給農民,以提高農業(yè)生產,反映了孫中山重視發(fā)揮科技作用,B項正確;孫中山民生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平均地權、核定地價,與材料中通過化學推動農業(yè)發(fā)展,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孫中山已經轉向革命,且材料內容與革命和改良沒有關系,排除C項;扶助農工的理念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提出,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9.1937年底,根據(jù)黨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蘇省委不按地區(qū)而以職業(yè)和產業(yè)設立了軍事、工人、職員、學生、婦女、文化界運動委員會等6個系統(tǒng)黨委,并直屬領導教育、巡警、海關的黨支部。這一做法(

)A.汲取了城市工人運動的教訓 B.推動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適應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新形勢 D.擴大了民主政權的基礎【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從材料可知題干所述時間為全面抗戰(zhàn)初期,此時日軍侵占中國華東地區(qū),新成立的中共江蘇省委以職業(yè)和產業(yè)設立黨委,而非按照地區(qū)設立黨委,顯然是為了適應日軍全面侵華、華東地區(qū)淪陷的嚴峻形勢,C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城市工人運動,排除A項;此時土地革命并未完成,排除B項;材料所述是將江蘇省委機關按職業(yè)和產業(yè)進行劃分,并非擴大人員構成的不同成分,不能得出民主政權基礎的擴大,排除D項。故選C項。10.1963年至1965年,我國城市建設投資占基本建設投資的比例,由“二五”期間的2.3%上升到2.9%,超過“一五”期間的投資比例。非生產性投資比例由“二五”期間的14.6%上升到20.6%。上述變化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黨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 B.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C.國內基本矛盾出現(xiàn)變化 D.將建設重點放在三線地區(qū)【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3-1965年(中國)。據(jù)本題材料概括得出結論是:“二五”期間我國城市建設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比例都有所上升。這正是黨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表現(xiàn),A項正確;這個時候還沒有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排除B項;題目中所給材料并沒有涉及到國內基本矛盾,排除C項;材料沒有突出建設的重點在那一個地區(qū),排除D項。故選A項。11.考古學家在西亞黎巴嫩畢布魯斯廢墟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帶有古埃及國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產的雪松木經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這反映出(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體特性 B.農耕文明具備擴張性C.區(qū)域性交流推動文明進步 D.不同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西亞、古代埃及。根據(jù)材料可知,古埃及的物品在西亞黎巴嫩畢布魯斯廢墟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而黎巴嫩盛產的雪松木經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這說明古埃及與黎巴嫩之間存在交流,不同文明之間存在聯(lián)系,D項正確;材料僅體現(xiàn)了古埃及與黎巴嫩之間的交流,不能體現(xiàn)多元一體特性,排除A項;材料僅體現(xiàn)了古埃及與黎巴嫩之間的交流,不能體現(xiàn)農耕文明的擴張性,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古代西亞與古埃及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但不能得出區(qū)域文明交流對文明進步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12.英王愛德華三世通過頒發(fā)《1327年特許狀》,向倫敦讓渡了多項權力。同時,倫敦為愛德華三世提供的貸款常達到王室所獲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倫敦的富商與自治市官吏在這時期成為了王室的財政官員。這說明(

)A.特許狀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的理念 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權與教權的矛盾C.城市成為王權強化的依靠力量 D.市民階層的壯大催生君主立憲制度【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古時期的英國。根據(jù)材料和所學可知,倫敦通過提供大量貸款給王室,同時獲得了王室的特許權,這表明城市在經濟上對王室的支持有助于王權的強化,此外,倫敦的富商和自治市官吏成為王室的財政官員,也進一步體現(xiàn)了城市在王權強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C項正確;特許狀通常是君主授予城市或團體某種特權或自治權的文件,它更多體現(xiàn)的是君主與城市之間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君主專制,排除A項;材料中并沒有提到城市自治與教權之間的矛盾,而是強調了城市(特別是倫敦)對王室財政的支持和王室對城市的權力讓渡,排除B項;君主立憲制是在近代時期出現(xiàn)的,排除D項。故選C項。13.宗教改革之前,英國主教群體在國家世俗和宗教事務上擁有諸多特權,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職能被限制在宗教領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權。這一變化(

)A.破壞了天主教會的信仰基礎 B.勾勒了理性王國的發(fā)展藍圖C.推動了英國的近代國家建構 D.催生了英國君主的世俗權力【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材料反映的是英國主教在宗教改革前后權力的演變。宗教改革前,英國主教在國家世俗和宗教事務上擁有諸多特權,弱化了王權;而宗教改革后,英國主教的權力受限,王權得到強化。這有利于英國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國家的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所涉及的是英國主教權力的變化,并未涉及民眾的信仰問題,排除A項;理性主義是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核心內容,時間不相符,并且材料所涉及的是宗教改革的影響,排除B項;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宗教改革前,英國就已經完成了封建化,由此可知英國君主的世俗權力并不是由宗教改革催生的,排除D項。故選C項。14.幕府末期,幕府最早派遣的訪美使節(jié)團中一位仙臺藩士在目睹了美國官兵上下級關系后,說道:“彼素來疏于禮讓,然其患難相扶、禍福與共,再則彼此上下無別……故亦有其國昌?!鄙鲜霾牧媳砻魅毡荆?/p>

)A.幕藩秩序走向崩潰 B.身份秩序開始打破C.部分藩士開始覺醒 D.倒幕運動迫在眉睫【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日本)。依據(jù)所學知識,幕府末期日本面臨著各種社會和政治問題,包括與西方列強的關系、國內的不滿和反抗等。材料中的仙臺藩士對美國官兵關系的觀察可能反映了他對日本社會內部等級制度的反思,這也可能促進了倒幕運動的興起,D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直接提及幕藩秩序的崩潰,只是描述了一位藩士對美國軍隊的觀察和評論,排除A項;材料中并沒有提到日本身份秩序的打破,且“開始”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B項;僅根據(jù)一個藩士的觀察和感悟并不能說明部分藩士開始覺醒,排除C項。故選D項。15.1931年,一位美國男子寫信給國會議員指出:“在我國,如果少雇傭婦女,就會給許多閑散的男人騰出地方……女性不回家我們就無法恢復正常和繁榮的時代?!边@反映了當時的美國(

)A.戰(zhàn)爭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B.經濟問題造成就業(yè)危機C.工業(yè)化提高了女性地位 D.政府干預就業(yè)性別選擇【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931年美國。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fā)了經濟危機,造成大量人口失業(yè),因此才會有人主張少雇傭婦女,為男性騰出就業(yè)機會,B項正確;1931年前后美國并未卷入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排除A項;材料主旨并非工業(yè)化促使女性走出家門參加工作,而是說有人主張少雇傭婦女,排除C項;材料只提及一位美國男子的主張,沒有說政府采納了該男子的建議,排除D項。故選B項。16.20世紀70年代后,很多獨立的非洲國家面臨著本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進口成本上漲、外債急劇上升等危機,這些國家努力尋求全球財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證商品價格和市場的公平。據(jù)此可知,非洲國家的應對之道是(

)A.切斷與西方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 B.加入聯(lián)合國以爭取經濟援助C.抵制美蘇兩大國的霸權主義 D.謀求經濟合作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jù)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jù)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后的非洲。依據(jù)材料概括可知:非洲國家在對外貿易中,由于不工正的國際秩序,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問題,這些國家努力尋求全球財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證商品價格和市場的公平,主要方式是尋找相同境遇的國家謀求經濟合作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D項正確;切斷與西方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這種方式不會使國家得到發(fā)展,排除A項;經濟援助,只能緩解一時之需,不是發(fā)展的長久之道,排除B項;抵制美蘇兩大國,不能完全解決發(fā)展問題,反而容易陷入困境,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52分)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①1800年以前的兩個世紀里,中國從日本和歐洲獲得近48000噸白銀,還從馬尼拉獲得10000噸白銀,加上東南亞地區(qū)和自身獲得的白銀,共計60000噸,占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美]弗蘭克《白銀資本》②(徽商陳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買山砍之,得數(shù)十巨木以歸?!岫f金,……直趨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萬萬計?!勖鳎輳埓髲汀睹坊ú萏眉す獾撽惞珎鳌发圩郧澹ㄋ┙韵轮撩┢憾倮?,兩岸……棟梁之材,靡不備具??部仓?,鏗訇空谷。商賈絡繹于道,編巨筏放之大江,轉運于江淮間者,……商旅幾數(shù)十萬。——據(jù)[清]愛必達《黔南識略》④中國古代大象活動區(qū)域的變化——[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huán)境史》⑤20世紀50年代發(fā)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發(fā)簪、條脫等隨葬品,均為銅質而非銀質。這也為苗族銀飾始于明代,作了一個重要旁證。⑥在銀飾的使用上,黔東南或清水江流域最為厚重,臺江、凱里、雷山等地區(qū)銀飾種類紛雜,盛裝銀飾甚至高達五十余種?!茛拚碜耘_北輔仁大學制品服裝研究所《苗族紋飾》(1)利用材料②到⑤,闡釋材料①與材料⑥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8分)(2)若要使上述內在聯(lián)系邏輯更加嚴密,你認為還需要補充哪些內容的史料?(6分)【答案】(1)聯(lián)系: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使大量美洲白銀流入中國,這為黔東南或清水江流域盛裝的銀飾提供不了重要基礎;明代徽商抵清(水)江,買山砍樹,促進了當?shù)厣鐣洕陌l(fā)展。(2)補充:不同的銀飾器物、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狀況、明清時期的貨幣制度等內容?!驹斀狻浚?)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以來的中國。根據(jù)材料“①1800年以前的兩個世紀里,中國從日本和歐洲獲得近48000噸白銀,還從馬尼拉獲得10000噸白銀,加上東南亞地區(qū)和自身獲得的白銀,共計60000噸,占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⑥在銀飾的使用上,黔東南或清水江流域最為厚重,臺江、凱里、雷山等地區(qū)銀飾種類紛雜,盛裝銀飾甚至高達五十余種。”“②(徽商陳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買山砍之,得數(shù)十巨木以歸?!岫f金,……直趨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萬萬計?!薄阿圩郧澹ㄋ┙韵轮撩┢憾倮?,兩岸……棟梁之材,靡不備具??部仓暎H訇空谷。商賈絡繹于道,編巨筏放之大江,轉運于江淮間者,……商旅幾數(shù)十萬?!薄阿?0世紀50年代發(fā)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發(fā)簪、條脫等隨葬品,均為銅質而非銀質。這也為苗族銀飾始于明代,作了一個重要旁證?!奔八鶎W可知,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使大量美洲白銀流入中國,這為黔東南或清水江流域盛裝的銀飾提供不了重要基礎;明代徽商抵清(水)江,買山砍樹,促進了當?shù)厣鐣洕陌l(fā)展。(2)本題是列舉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以來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還需要補充不同的銀飾器物、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狀況、明清時期的貨幣制度等內容。18.(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永樂元年,獲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眾書,篇帙浩繁,不易檢閱,下令解縉等翰林學士編修《永樂大典》,“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編纂完成后,朱棣親撰序文:“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募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于當世,旁搜博采,匯聚群分,著為典奧?!薄獡?jù)《明太宗實錄》等整理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強洗劫,加上一些官員監(jiān)守自盜,《永樂大典》破壞嚴重。1894年清點時已不足800冊。庚子事變,翰林院遭到圍攻使館的國人的焚燒,其所藏《永樂大典》一部分毀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鄉(xiāng)。1909年,藏書家董康攜17冊東渡日本販賣?!幾詮埳丁从罉反蟮洹翟饨匐y的真相》等材料三

表3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永樂大典》回流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情況(部分)。年份參與者回流情況1951年蘇聯(lián)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系將11冊歸還中國。周叔弢家藏1冊,無償捐獻。商務印書館將收藏的21冊無償捐贈。1955年民主德國民主德國總理訪華,將菜比錫大學圖書館所藏3冊送還。2013年全國古籍普查督導組從加拿大華裔袁女士處購得1冊?!幾躁惣t彥《〈永樂大典〉的收藏及流散》(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永樂大典》的價值。(4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永樂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就“加速國寶回流”話題提出你的建議。(4分)【答案】(1)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賡續(xù)了民族精神;有助于鞏固中央集權;促進了文獻典籍的整理、分類、檢索。(2)晚清國力衰弱;列強掠奪文物,民族危機深重;晚清吏治腐?。煌砬鍑宋奈锉Wo意識缺失。(3)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促進國寶回流;成立專門的國寶保護督導組織,增強文化傳承意識;完善文物回流的國際法,為流散文物返還貢獻中國方案?!驹斀狻浚?)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jù)材料“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募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于當世”可知,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賡續(xù)了民族精神;據(jù)材料“因古今事物散于眾書,篇帙浩繁,不易檢閱,下令解縉等翰林學士編修《永樂大典》”可知,促進了文獻典籍的整理、分類、檢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永樂大典》的編纂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進而有助于鞏固中央集權。(2)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據(jù)材料“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強洗劫……《永樂大典》破壞嚴重”及所學知識可知,晚清國力衰弱,受到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深重,列強在侵略過程中掠奪文物;據(jù)材料“加上一些官員監(jiān)守自盜,《永樂大典》破壞嚴重”可知,晚清吏治腐敗;據(jù)材料“庚子事變,翰林院遭到圍攻使館的國人的焚燒”可知,晚清國人文物保護意識缺失。(3)本題是特點類、列舉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xiàn)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弱國無外交,外交事務受到中國綜合國力影響,所以要想促進國寶回流,需要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加速國寶回流還可以從成立專門的國寶保護督導組織,增強文化傳承意識;完善文物回流的國際法,為流散文物返還貢獻中國方案等角度進行說明。19.(1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戰(zhàn)后期,盟國各方都期望新的國際組織權力大于國聯(lián),效率高于國聯(lián)。聯(lián)合國議事依其性質不同,分別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簡單多數(shù)票通過,同時設立安全理事會并全權賦予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職責。對于侵略國掠奪的領土,盟國采取了堅決的剝奪措施。除了對侵略國施以懲罰之外,盟國還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改造措施:一是對德、日領土實施暫時占領與改造,二是實施了對戰(zhàn)爭罪犯的國際審判。五大國被賦予了“世界警察”的職責。他們可以聯(lián)合其他國家一道,對他們認為將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關重要的一票否決權,否決以聯(lián)合國名義發(fā)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須指出,盟國在戰(zhàn)時所勾畫的戰(zhàn)后秩序與戰(zhàn)后實際形成的秩序有著相當?shù)牟煌_@是因為構建這一體系的大國之間的關系在戰(zhàn)后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幾孕焖{《世界近現(xiàn)代史(1500—2007)》概括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設計意圖,并進行簡要評述?!敬鸢浮恳鈭D:反省一戰(zhàn)后的秩序;強化聯(lián)合國作用;維系戰(zhàn)后世界和平;追究戰(zhàn)爭責任,后由于冷戰(zhàn)需要而改變。評述: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設計是建立在盟國對法西斯勝利基礎之上的,為了汲取一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教訓,對侵略國的懲戒采取更積極的改造措施,強化聯(lián)合國的作用和效率,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但五大國的世界警察地位和一票否決特權,使聯(lián)合國在冷戰(zhàn)時期淪為美蘇對峙和意識形態(tài)交鋒的陣地,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設計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再次爆發(fā),但其設計意圖體現(xiàn)了大國意志,是多種國際力量合力的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