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_第1頁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_第2頁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_第3頁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_第4頁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19753—20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試驗條件........................................................................................................................................................2

5試驗相關參數(shù)和精度....................................................................................................................................2

6試驗程序........................................................................................................................................................3

6.1一般要求.....................................................................................................................................................3

6.2試驗流程.....................................................................................................................................................3

6.3OVC-HEV試驗程序...................................................................................................................................6

6.4NOVC-HEV試驗程序................................................................................................................................6

7試驗結果........................................................................................................................................................6

7.1OVC-HEV試驗結果...................................................................................................................................6

7.2NOVC-HEV試驗結果..............................................................................................................................14

7.3型式認證值的確定...................................................................................................................................14

8某一車輛的插值法......................................................................................................................................17

8.1插值條件...................................................................................................................................................17

8.2車輛在某一速度段的能量需求...............................................................................................................19

8.3某速度段的插值系數(shù)...............................................................................................................................19

8.4采取插值法計算OVC-HEV的試驗結果...............................................................................................19

8.5采取插值法計算NOVC-HEV的試驗結果............................................................................................22

8.6道路載荷系族及道路載荷矩陣系族.......................................................................................................22

9生產(chǎn)一致性..................................................................................................................................................22

9.1總則...........................................................................................................................................................22

9.2生產(chǎn)一致性保證計劃...............................................................................................................................22

9.3OVC-HEV生產(chǎn)一致性.............................................................................................................................23

9.4NOVC-HEV生產(chǎn)一致性..........................................................................................................................23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REESS電量狀態(tài)曲線......................................................................................24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預處理、浸車和REESS充電..........................................................................26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駕駛模式的選擇...............................................................................................27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REESS電流及電壓的確定..............................................................................30

附錄E(規(guī)范性附錄)基于REESS電量變化的修正程序..................................................................31

附錄F(規(guī)范性附錄)OVC-HEV純電利用系數(shù)(UF)....................................................................35

I

GB/T19753—20XX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9753—2013《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與GB/T19753—

2013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全電里程、電量消耗續(xù)駛里程、電量消耗循環(huán)里程和等效全電里程的術語和定義(見第

3章)。

——修改了環(huán)境要求、試驗燃料、試驗車輛、測試設備要求(見第4章、第5章,2013版本的第5章)。

——修改了試驗循環(huán)。試驗循環(huán)由NEDC循環(huán)變更為WLTC循環(huán)及中國汽車行駛工況,同時增加了

試驗循環(huán)的修正方法(見4.5,2013版本的7.1.2.3.3、7.1.3.2、7.2.3.3.3、7.2.4.2.3和7.3.2.1)。

——修改了道路載荷測量與測功機設定、試驗規(guī)程的要求(見第6章,2013版本的第7章)。

——增加了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有效性判定準則(見6.1.2.2)。

——修改了試驗結果計算方法,引入了基于中國實際道路統(tǒng)計得到的純電利用系數(shù)UF的加權計算

方法(見7.1~7.2,2013版本的7.1.4、7.2.5和7.3.4)。

——增加了將電量消耗量折算為燃料消耗量,從而得到車輛綜合燃料消耗量的計算方法(見7.1.3)。

——增加了型式認證值的規(guī)定(見7.3)。

——增加了試驗系族的規(guī)定(見第8章)。

——增加了生產(chǎn)一致性的規(guī)定(見第9章)。

——修改了預處理、浸車和REESS充電(見附錄B,2013版本的附錄A)。

——修改了駕駛模式的選擇(見附錄C,2013版本的7.2.2)。

——增加了REESS電流及電壓的測試方法(見附錄D)。

——修改了電量保持模式試驗REESS修正系數(shù)Kfuel的確定方法(見附錄E,2013版本的7.3.4.2)。

——增加了OVC-HEV純電利用系數(shù)UF的計算方法(見附錄F)。

本標準參照聯(lián)合國全球技術法規(guī)GTR15《世界協(xié)調的輕型汽車測試程序(WLTP)》的部分技術

內容。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

——GB/T19753—2013

——GB/T19753—2005

II

GB/T19753—20XX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或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的試

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或壓燃式發(fā)動機的N1類和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M1、

M2類車輛。最大設計總質量超過3500kg的M1類車輛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15089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

GB18352.6—2016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GB/T19233—XXXX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

GB/T19596電動汽車術語

GB/T.1—XXXX中國汽車行駛工況第1部分:輕型汽車

GB/T37340電動汽車能耗折算方法

3術語和定義

GB/T19596、GB18352.6—2016、GB/T.1—XXXX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全電里程all-electricrange;AER

從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開始直至發(fā)動機起動,車輛所行駛的距離。

3.2

電量消耗續(xù)駛里程charge-depletingactualrange;RCDA

從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開始,連續(xù)運行多個試驗循環(huán)直至REESS電量平衡,車輛所行駛的距離。

3.3

電量消耗循環(huán)里程charge-depletingcyclerange;RCDC

從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開始,連續(xù)運行多個試驗循環(huán)直至達到6.2.2.5規(guī)定的終止判定條件,在過渡

循環(huán)結束時車輛所行駛的距離。

3.4

等效全電里程equivalentall-electricrange;EAER

車輛的電量消耗循環(huán)里程中完全依靠電力驅動的里程部分。

1

GB/T19753—20XX

4試驗條件

4.1環(huán)境要求和參數(shù)

試驗的環(huán)境要求和參數(shù)應符合GB18352.6—2016附錄C.1.2.2的規(guī)定。

4.2測試設備

4.2.1試驗用測試設備應滿足GB18352.6—2016附件CD的要求。

4.2.2其他相關參數(shù)的要求見表1。

表1相關測量參數(shù)的單位、準確度及分辨率

參數(shù)單位準確度分辨率

電能aWh±1%1

電流A±0.3%FSD或讀數(shù)的±1%b,c0.1

電壓V±0.3%FSD或讀數(shù)的±1%b0.1

a設備:可檢測動態(tài)變化的靜態(tài)讀數(shù)表。

b取較大者。

c電流積分頻率20Hz或更高。

4.3試驗燃料

型式試驗時應按照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推薦的最低標號,采用符合GB18352.6—2016附錄K要求的基

準燃料,燃料中禁止額外添加含氧物。采用GB18352.6—2016附錄K中未規(guī)定的燃料種類時,應采

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市售車用燃料。

4.4試驗車輛

4.4.1試驗車輛的所有零部件應滿足批量生產(chǎn)要求。如果試驗車輛與批量生產(chǎn)不同,需要提供詳細

的說明。

4.4.2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或其授權代理者應將一輛代表被試車型的車輛提交給負責型式試驗的檢驗機

構。若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或其授權代理者選擇采用插值系族,應選取在插值系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車輛,宜

采用同一試驗車輛通過不同道路載荷設定代表車輛H和車輛L。

4.4.3試驗車輛可根據(jù)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或其授權代理者需求進行磨合,并保證機械狀況良好,磨合里

程不超過15000km;同時應在安裝REESS的條件下磨合至少300km。

4.4.4應使用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規(guī)定的潤滑劑,并在試驗結果報告中注明。

4.4.5其他按照GB18352.6—2016附錄C.1.2.4.2~C.1.2.4.5和C.1.2.4.7的要求進行試驗車輛設置。

4.5試驗循環(huán)

試驗循環(huán)如GB18352.6—2016中附件CA所述,包括低速段(Low)、中速段(Medium)、高

速段(High)和超高速段(ExtraHigh)四部分;或如GB/TXXXXX.1—XXXX中附錄A所述,包括

低速(1部)、中速(2部)和高速(3部)三部分。此附件中所有運行規(guī)定均適用于CO2、CO和

HC排放量的測量。如果沒有任何模式可以使車輛在試驗中跟隨試驗循環(huán),則試驗循環(huán)應根據(jù)GB

18352.6—2016附件CA.5進行修正。

5試驗相關參數(shù)和精度

試驗相關參數(shù)和精度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按照第7章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時,除非有特殊說明,否則

2

GB/T19753—20XX

不得對過程數(shù)據(jù)進行四舍五入處理。

表2試驗相關參數(shù)和精度

參數(shù)單位試驗結果精度

**,,,

AEREAERRRppCDACDCkm四舍五入至整數(shù)

*,,

FCFCFCCS,pCDweightedL/100km四舍五入至小數(shù)點后2位

*,,

ECECECpAC,CDAC,weightedWh/km四舍五入至整數(shù)

EACWh四舍五入至整數(shù)

*p表示一定的試驗階段,可以是單個速度段,也可以是速度段的組合。

6試驗程序

6.1一般要求

6.1.1本標準規(guī)定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適用于以下條款。

6.1.1.1道路載荷測量與測功機設定按照GB18352.6—2016附件CC的規(guī)定進行。若行駛阻力曲線

由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提供,需要提供試驗報告、計算報告或其他相關資料,并由檢驗機構確認。

6.1.1.2動力系統(tǒng)的起動應按照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的規(guī)定進行。

6.1.1.3車輛應按照本標準4.5規(guī)定的試驗循環(huán)進行測試。

6.1.1.4對于裝有手動擋的車輛,應按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提供的量產(chǎn)車輛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駕駛,

通過駕駛員助手提示駕駛換擋時刻。

6.1.1.5應對車輛速度進行適當控制,準確跟蹤試驗循環(huán)曲線。每個試驗循環(huán)的速度公差應滿足GB

18352.6—2016附錄C.1.2.6.6的要求。

6.1.1.6當REESS運行溫度高于正常范圍時,試驗人員應按照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建議的程序,使REESS

的溫度恢復到正常范圍內。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應提交REESS的熱管理系統(tǒng)沒有失效或衰減的證明。

6.1.1.7應在試驗開始前或開始時進行CO2、CO和HC排氣取樣和電量消耗測試,試驗結束后停止,

排氣取樣按照GB18352.6—2016附錄C.1.2.9和C.1.2.12~C.1.2.14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

6.1.1.8應對每個速度段分別進行排氣取樣分析。如果在某一速度段,內燃機沒有起動,則可以不

進行該速度段排放的分析。

6.1.2OVC-HEV電量保持模式試驗和NOVC-HEV試驗的特殊要求

6.1.2.1適用于GB18352.6—2016附錄C.1.2.7.2規(guī)定的強制冷卻。

6.1.2.2試驗有效性判定。如果EREESS,CS為負(即REESS處于放電),且按照附錄E.1.2計算得到

的循環(huán)修正標準c大于0.01,則試驗結果無效。

6.1.3汽車生產(chǎn)企業(yè)或其授權代理者可根據(jù)需要參照GB/T19233—XXXX附錄B、附錄C、附錄D

的環(huán)境設置,按照本標準第6章規(guī)定的試驗流程測量車輛在低溫環(huán)境、開啟空調制冷狀態(tài)和高海拔環(huán)

境下的燃料消耗量、電量消耗量和續(xù)駛里程。對于低溫環(huán)境試驗除霜除霧裝置,僅在試驗開始后最初

的10分鐘開啟。

6.2試驗流程

6.2.1試驗選項

3

GB/T19753—20XX

試驗流程可按照以下4個選項進行,如圖1所示。

(a)選項1:單獨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

(b)選項2:單獨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

(c)選項3:連續(xù)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

(d)選項4:連續(xù)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

選項1選項2選項3選項4

電量消耗電量保持電量消耗+電量保持電量保持+電量消耗

至少一個循環(huán)至少一個循環(huán)至少一個循環(huán)至少一個循環(huán)

進行預處理進行預處理進行預處理進行預處理

充電并浸車浸車充電并浸車浸車

電量消耗試驗電量保持試驗電量消耗試驗電量保持試驗

充電結束浸車充電并浸車

結束電量保持試驗電量消耗試驗

充電充電

結束結束

圖1能量消耗量試驗流程

6.2.2單獨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選項1,測試流程和相應REESS電量狀態(tài)曲線見附錄A.2.1)

6.2.2.1預處理

車輛應根據(jù)附錄B.2.1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預處理。

6.2.2.2測試規(guī)程

6.2.2.2.1浸車及REESS的充電應分別根據(jù)附錄B.2.2和B.2.3的規(guī)定進行。

6.2.2.2.2駕駛模式的選擇

對于裝有駕駛模式選擇功能的車輛,應根據(jù)附錄C.2選擇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駕駛模式。

6.2.2.3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程序

6.2.2.3.1車輛應根據(jù)GB18352.6—2016附錄C.1.2.8.1~C.1.2.8.3.1及C.1.2.8.5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

6.2.2.3.2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程序應包含多個連續(xù)的試驗循環(huán),循環(huán)之間的浸車時間應小于30分鐘,

重復試驗循環(huán),直至達到6.2.2.5規(guī)定的終止判定條件為止。

6.2.2.3.3浸車期間應關閉動力傳動系統(tǒng),且不得對REESS進行充電。根據(jù)附錄D確定REESS電

流及電壓,不允許在浸車期間關閉任何REESS的電流電壓測試儀器。如果使用的是按時積分設備,

則應在浸車期間保持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浸車后,車輛應在6.2.2.2.2規(guī)定的駕駛模式下繼續(xù)運行。

6.2.2.3.4在符合GB18352.6—2016附件CD.5.3.1.2前提下,分析儀可在整個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前

和試驗后進行校準和零點檢查。

6.2.2.4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結束

首次滿足終止判定條件時,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結束。將此時的循環(huán)序號計為n1。

第n個循環(huán)定義為過渡循環(huán),n個循環(huán)結束后車輛行駛過的速度段數(shù)量為np。

4

GB/T19753—20XX

第n1個循環(huán)定義為確認循環(huán)。

對于電量消耗模式下不足以完成循環(huán)測試的車輛,當標準車載儀表盤指示停車,或車輛連續(xù)至少

4秒偏離規(guī)定行駛公差時,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結束。此時應松開踏板,并踩下剎車,使車輛在60秒內

停止。

6.2.2.5終止判定條件

6.2.2.5.1應對每個試驗循環(huán)進行終止判定。

6.2.2.5.2當相對電量變化REECc小于0.04時,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達到終止判定條件。REECc按照

公式(1)計算:

E

REEC=REESS,c…………(1)

c1

E

cycle3600

式中:

REECc——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相對電量變化;

c——試驗循環(huán)序號;

Ecycle——循環(huán)能量需求,根據(jù)GB18352.6—2016附件CE.5進行計算,單位Ws;

1

——循環(huán)能量需求轉換系數(shù);

3600

EREESS,c——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第c個試驗循環(huán)所有REESS的電量變化,單位Wh,按照公式(2)計

算:

m

………

EEREESS,REESS,,cg=c(2)

g1

式中:

g——REESS編號;

m——REESS總數(shù)量;

EREESS,,gc——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時間范圍內,編號為g的REESS電量變化,單位Wh,按照公式

(3)計算:

1tend

EUtItdt……………(3)

REESS,gc,tREESS,g,cg,c

36000

式中:

t0——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開始時刻,單位s;

tend——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結束時刻,單位s;

Ut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時間范圍內,編號為的在t時刻的電壓值,單位;

REESS,gc,——gREESSV

It第c個試驗循環(huán)的時間范圍內,編號為的在t時刻的電流值,單位。

gc,——gREESSA

6.2.2.6REESS充電和電量測量

6.2.2.6.1試驗結束后,車輛應在120分鐘內按照附錄B.2.3.1~B.2.3.2的規(guī)定進行充電,充電方式

應與試驗前一致。當達到附錄B.2.3.3的要求時,REESS充電結束。

6.2.2.6.2應按照B.2.3.1的相關要求安裝電量測量設備,測量從外部充入的電量EAC以及充電時間。

當達到附錄B.2.3.3的要求時,停止電量測量。

6.2.2.7每個經(jīng)過劣化修正和K(或K)修正后的循環(huán)排放結果都應符合GB18352.6—2016附

ii,CO2

5

GB/T19753—20XX

錄C.1.1.2排放限值的要求。劣化系數(shù)或劣化修正值按照GB18352.6—2016中5.3.5的要求確定,Ki或

K按照GB18352.6—2016附錄Q確定。

i,CO2

6.2.3單獨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選項2,測試流程和相應REESS電量狀態(tài)曲線見附錄A.2.2)

6.2.3.1預處理

車輛應根據(jù)附錄B.3.1或B.3.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預處理。

6.2.3.2測試規(guī)程

6.2.3.2.1浸車應根據(jù)附錄B.3.3的規(guī)定進行。

6.2.3.2.2駕駛模式的選擇

對于裝有駕駛模式選擇功能的車輛,應根據(jù)附錄C.3選擇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駕駛模式。

6.2.3.3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程序

6.2.3.3.1車輛應根據(jù)GB18352.6—2016附錄C.1.2.8.1~C.1.2.8.3.1及C.1.2.8.5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

6.2.3.3.2若試驗結果滿足6.1.2.2的規(guī)定,則試驗無效,應在6.2.3.3.1規(guī)定的試驗之后連續(xù)進行試

驗,直至出現(xiàn)有效的試驗結果,并按照附錄E修正燃料消耗量結果。

6.2.3.3.3排放結果的修正及限值應滿足6.2.2.7的要求。

6.2.4連續(xù)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選項3,測試流程和相應REESS電量狀態(tài)曲

線見附錄A.2.3)

6.2.4.1電量消耗模式試驗按照6.2.2.1到6.2.2.5以及6.2.2.7的規(guī)定進行。

6.2.4.2電量保持模式試驗按照6.2.3.2到6.2.3.3的規(guī)定進行。

6.2.4.3REESS充電和電量測量按照6.2.2.6的規(guī)定進行。

6.2.5連續(xù)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選項4,測試流程和相應REESS電量狀態(tài)曲

線見附錄A.2.4)

6.2.5.1電量保持模式試驗按照6.2.3.1到6.2.3.3的規(guī)定進行。

6.2.5.2REESS充電按照6.2.2.6.1的規(guī)定進行。

6.2.5.3電量消耗模式試驗按照6.2.2.2到6.2.2.7的規(guī)定進行。

6.3OVC-HEV試驗程序

車輛可按照下列4個選項之一進行測試:

(a)按照6.2.2和6.2.3的規(guī)定依次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

(b)按照6.2.3和6.2.2的規(guī)定依次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

(c)按照6.2.4的規(guī)定連續(xù)進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

(d)按照6.2.5的規(guī)定連續(xù)進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和電量消耗模式試驗。

6.4NOVC-HEV試驗程序

6.4.1測試流程和相應REESS電量狀態(tài)曲線可參考附錄A.2.2。

6.4.2預處理和浸車應根據(jù)附錄B.3.2和B.3.3的規(guī)定進行。

6.4.3測試規(guī)程按照6.2.3.2的規(guī)定進行。

6.4.4試驗程序按照6.2.3.3的規(guī)定進行。

7試驗結果

7.1OVC-HEV試驗結果

6

GB/T19753—20XX

7.1.1燃料消耗量

7.1.1.1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燃料消耗量

7.1.1.1.1計算過程

按照表3的順序進行計算,應記錄“輸出”列的所有結果。表中公式使用的符號注解如下:

c——試驗循環(huán)序號;

p——試驗循環(huán)中的各個速度段;

CD——表征參數(shù)為電量消耗模式下的值;

i——表征參數(shù)與CO或HC排放關聯(lián);

CO2——表征參數(shù)與CO2排放關聯(lián);

ind——表征插值系族某一車輛的相關參數(shù)。

表3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燃料消耗量的計算

來源輸入過程輸出步驟編號

Mip,CD,,1

GB18352.6—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排放計算:

M

原始結果CO,CD,,12p1

2016附錄CGB18352.6—2016附件CE.3.1~CE.3.2.2

單位g/km

電量消耗模式試驗各循環(huán)排放量計算:

npnc

Mdi,CD,p,1p

pnnc11

M=p

ic,CD,,2npnc

dp

pnpnc11

Mip,CD,,1Mic,CD,,2

npnc

MMdCO,CD,pp,1M

步驟1CO,CD,,12p2CO,CD,,22c2

pnpnc11

MCO,CD,c,2

單位g/km2npnc單位g/km

dp

pnpnc11

式中:

dp——各速度段p的實際行駛距離,單

位km。

按照GB18352.6—2016附錄Q,對所有

裝有周期性再生系統(tǒng)車輛的電量消耗模

式試驗排放進行K或K修正:

ii,CO2

MKM=或

iciic,CD,,3,CD,,2

MKMiciic,CD,,3,CD,=,2

MCO,CD,c,3=Ki,COMCO,CD,c,2或

222

Mic,CD,,2MCO,CD,c,3=Ki,COMCO,CD,c,2Mic,CD,,3

222

M采用乘法和加法的計算方式所用到的M

步驟2CO,CD,,22cKiCO,CD,,32c3a

單位g/km單位g/km

和K分別對應為GB18352.6—2016

i,CO2

附錄Q.3中規(guī)定的乘法因子和加法因子。

如果K或K不適用,則對應的排放應

ii,CO2

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MMi,CD,c,3=i,CD,c,2

MM=

CO22,CD,cc,3CO,CD,,2

7

GB/T19753—20XX

各速度段CO、HC和CO2排放根據(jù)循環(huán)

排放進行K或K修正:

ii,CO2

MMAF=

ipipK,CD,,3,CD,,1i

M

ip,CD,,1MMAF=

CO,CD,,3CO,CD,,1,CO222ppKi

MCO,CD,,1p

2式中:

Mic,CD,,2Mip,CD,,3

M

MAFic,CD,,3M

步驟1~3aCO,CD,,22cKiCO,CD,,32p3b

Mic,CD,,2

Mic,CD,,3單位g/km

M

MCO,CD,,32c

CO,CD,,32cAF

Ki,CO2M

CO,CD,,22c

單位g/km

如果K或K不適用,則:

ii,CO2

MMipip,CD,,3,CD,,1=

MM=

CO,CD,,3CO,CD,,122pp

M4

CO,CD,,32c

MCO,CD,,3pFCCD,p各個速度段和試

2依據(jù)附錄E.1.2的相關公式利用碳平衡法

步驟3Mic,CD,,3FCCD,c驗循環(huán)電量消耗

計算得到燃料消耗量。

Mip,CD,,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