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30題)1.在政體建立的方式方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斯賓諾莎贊成民主制B、洛克贊成君主立憲制C、孟德斯鳩贊成共和制D、杰弗遜贊成人民主權E、潘恩贊成共和制和代議制2.提出“權利即是來源于政治道德原則的法律原則”的法學家是()。A、耶林B、哈特C、德沃金D、羅爾斯3.簡述盧梭關于法的分類。4.法律秩序(凱爾森)5.簡述龐德如何闡述社會控制論。(為什么控制、怎樣控制?)6.經(jīng)濟分析法學家的所有著作都可以被看做是()的具體運用。7.康德指出,國家權力由()構成。A、立法權B、執(zhí)行權C、司法權D、對外權E、王權8.稱英國憲法不過是塊遮羞布,稱1688年英國革命只是暴力之上的腐化的人是()。A、邊沁B、哈特C、洛克D、霍布斯9.亞里士多德在法律方面的主要著作有()A、《政治家》B、《政治學》C、《法律篇》D、《倫理學》E、《雅典政制》10.康德認為,公民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法律屬性是()。A、憲法規(guī)定的自由B、公民的平等C、政治上的獨立D、人權的享有E、宗教信仰的自由11.黑格爾認為,所有權在意志對物的關系上,依次經(jīng)過的發(fā)展階段為()。A、取得占有B、處分C、使用D、轉(zhuǎn)讓E、實際占有12.奧斯丁認為法律定義的要素包括:()A、主權者B、命令C、制裁D、義務13.在康德看來,國家起源于()。A、權利的讓渡B、社會契約C、人的欲望和要求D、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14.霍布斯提出的自然法原則有()。A、尋求和平,信守和平B、對等地放棄自然權利C、和順、寬宥D、秉公辦事E、對待別人要謙虛、謹慎15.《革命法制與審判》一書的作者是()A、洛克B、盧梭C、杰弗遜D、羅伯斯庇爾16.蘇格拉底認為美德即()A、品格B、知識C、智慧D、理性17.對自然法理論持否定態(tài)度的思想家是()A、斯賓諾莎B、格老秀斯C、梅因D、康德18.“實踐和日益蓬勃發(fā)展的理論的結(jié)合是不斷造就有才干的法官的唯一方法”講的是()。A、法律權威問題B、訴訟程序問題C、司法官員問題D、歷史精神問題19.埃利希的主要著作有()。A、《法律的目的》B、《法律的自由發(fā)現(xiàn)和自由法學》C、《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D、《法律的道路》E、《法律的解剖》20.試論述拉茲的法律功能理論。21.認為自然法不是最高法律的思想家是()。A、盧梭B、霍布斯C、格老秀斯D、阿奎那22.杰弗遜把洛克天賦人權中的財產(chǎn)權改為()A、生命權B、自由權C、生存權D、追求幸福權23.后注釋法學派產(chǎn)生的時間是()A、12世紀上半葉B、12世紀末期C、13世紀中葉D、13世紀末期24.盧梭的極端主義和浪漫主義導致了他的()和直接民主理論。25.霍布斯認為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A、和平狀態(tài)B、美好狀態(tài)C、災難狀態(tài)D、戰(zhàn)爭狀態(tài)26.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優(yōu)于人治的理由主要有()。A、法律是根據(jù)眾人的經(jīng)驗審慎考慮后制定的,比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意見有更多的準確性B、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公正性C、法律借助于規(guī)范形式進行表達,具有明確性和穩(wěn)定性,但可以進行修訂D、如果由哲學家當國王,實行人治也未嘗不可E、時代要求實行法治而不能實行人治27.馬基雅維里認為,政治統(tǒng)治的手段包括()。A、軍隊B、法律C、道德D、習慣E、宗教28.法律事業(yè)說29.評論法學派30.古羅馬私法包括自然法、萬民法和()A、公法B、習慣法C、市民法D、憲法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A,B,C,D,E2.參考答案:C3.參考答案:(1)政治法。 (2)刑法。 (3)民法。 (4)風俗習慣。4.參考答案:法律秩序是一個規(guī)范體系,是一種有機聯(lián)系的規(guī)范體系而有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理由。5.參考答案:社會控制論是龐德法律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龐德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問題,人類社會發(fā)展使人類活動按一定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進行,通過某種社會力量使人們遵從社會規(guī)范、維持社會秩序的過程,就是社會控制。他主張把法律作為社會控制的工具,通過法律實現(xiàn)社會控制。 (一)、法律是一種社會工程學。龐德從強調(diào)實現(xiàn)法的目的、法的效果這一前提出發(fā),認為法是一種社會工程,一種社會控制的工具。法的目的和任務在于最大限度地滿足、調(diào)和相互沖突的利益。利益是法律保護的基本因素,權利是法律上被保護的利益。 (二)、法律是社會控制的工具。法律與文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明既是對自然界的一種控制,又是對人類自身的一種控制——社會控制,其控制的手段包括:法律、道德和宗教。 在他的思想中,他比較強調(diào)的是法律的社會目的、效果和作用,認為法律是一種社會工程,是社會控制的首要工具,法律的任務就在于調(diào)整各種相互沖突的利益。 那么,為什么需要法律來實現(xiàn)這種控制呢?他認為這是由于人的本性決定的。他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指某些在童年時出現(xiàn)而在一生中明顯表露出來的人類行為的根本趨向。這種趨向有兩個方面,一是擴張性的或自我主張的本性,二是社會本性,它們是不協(xié)調(diào)的。這兩種本性是不平衡的,一般情況下社會本性一般占優(yōu)勢,它對自我擴張本性的限制是文明的標志,然而自我擴張本性自幼出現(xiàn)并終生存在十分頑固,不排除這種本性會被激發(fā)出來,所以需要一種強有力的控制工具,在現(xiàn)代社會只有法律能完成這個任務。龐德把這種法律對個人擴張性的控制活動及其過程稱為社會工程,認為立法者、法官和法學家應該是從事社會工程的工程師,其任務是提交一幅最佳的工程藍圖,并在社會實踐中高質(zhì)量地完成此工程。6.參考答案:科斯定理7.參考答案:A,B,C8.參考答案:A9.參考答案:B,D,E10.參考答案:A,B,C11.參考答案:A,C,D12.參考答案:B,C,D13.參考答案:B14.參考答案:A,B,C,D,E15.參考答案:D16.參考答案:B17.參考答案:C18.參考答案:C19.參考答案:B,C20.參考答案:(1)拉茲認為,全面認識法的功能,首先應規(guī)則功能和社會功能。 (2)法律的規(guī)則功能來源于其規(guī)則性,指引人們的行為,分為確定性指引和不確定性指引。 (3)法律的社會功能是指由諸多法律所確立和規(guī)制的法律制度,分別承擔并完成著各自的社會作用。 (4)法律的社會功能分為直接功能和間接功能。 (5)直接功能是由法律的遵守和適用所確保完成的功能;間接功能是指體現(xiàn)在人們行為的態(tài)度、情感、意見和風尚之中,它并非法律的適用本身,而是法律試圖獲得的結(jié)果。21.參考答案:D22.參考答案:D23.參考答案:C24.參考答案:暴力革命25.參考答案:D26.參考答案:A,B,C,E27.參考答案:A,B28.參考答案:是將法律當作一種活動,并將法律制度看作一種持續(xù)的有目的活動的產(chǎn)物。29.參考答案:又稱注釋學派或者后注釋法學派。注釋完了后的工作就應該評論,這也是學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到了13世紀的中葉的時候,后注釋法學派開始產(chǎn)生。他們按照時代的要求,把羅馬法應用到現(xiàn)實的情況,這不僅僅是對它進行注釋,而是對它評論。30.參考答案:C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30題)1.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所包含的環(huán)節(jié)有()。A、需要的體系B、通過司法對所有權的保護C、通過警察和同業(yè)公會,來預防遺留在需要體系中的偶然性D、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E、勞動與收益2.阿奎那認為,上帝用以統(tǒng)治人類的法律是()A、永恒法B、自然法C、神法D、人法3.典型意義上的中世紀法律思想包括()。A、希臘法律思想B、神學法律思想C、世俗君主論思想D、羅馬法律思想E、羅馬法復興時期的注釋法學4.簡述康德從義務角度對法律的分類。5.豁免(霍費爾德)6.《社會成本問題》7.奧古斯丁認為,追求秩序的必要工具是()。A、軍隊B、政府C、法院D、法律8.試論哈特的“自然法的最低限度的內(nèi)容”9.“實證主義”的概念來源于()。A、邊沁B、奧斯丁C、孔德D、康德10.盧梭認為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于()。11.整個中世紀存在哪些法律體系()。A、莊園法B、封建法C、王室法D、以城市法和商法為核心的法律制度E、教會法12.康德認為,國際法的關系包括()。A、兩國之間的關系B、一國中的個人與另一國中的個人之間的關系C、個人與另外一個國家的關系D、兩個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E、一個國際組織與另一國之間的關系13.當代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典型代表是()。A、奧斯丁B、邊沁C、凱爾森D、格雷E、哈特14.邊沁在()著作中明確提出了“法律是主權者的一種命令”的命題。A、《法律概要》B、《法律的性質(zhì)和淵源》C、《政府片論》D、《憲法論》15.自然狀態(tài)(盧梭)16.簡述古希臘法律思想的特征。17.“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含義18.梅因把羅馬法某個時期的契約分為()。A、口頭契約B、文書契約C、無名契約D、要物契約E、諾成契約19.簡述宗教改革的遺產(chǎn)。20.試論孟德斯鳩的權力分立與制約思想。21.“在契約法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階段,所有現(xiàn)代契約的概念都是從這個階段發(fā)軔的”指的是()。A、口頭契約B、文書契約C、要物契約D、諾成契約22.早期的歷史法學派又分為羅馬法學派和()。23.公共正義(康德)24.施塔姆勒創(chuàng)立了()A、新康德主義B、新黑格爾主義C、目的法學D、歷史法學25.哲理法學派是由()創(chuàng)立的。A、黑格爾B、克饒斯C、康德D、龐德26.古典自然法學27.龐德認為,法律所確認保障和實現(xiàn)的社會利益中,個人生活方面利益的主要內(nèi)容有()。A、個人自我主張的利益B、個人機會的利益C、個人生活條件的利益D、個人身體、精神和經(jīng)濟活動方面的利益E、采取個人認為合適的集體行動的利益28.當代自然法理論復興的原因不包括()A、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B、對納粹法律的反思C、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缺陷D、自然法理論內(nèi)在的邏輯發(fā)展29.以下表述符合馬里旦的觀點的有()。A、所有人格權利都根植于個人這個精神和自由載體的天性,即超越時間的命運和絕對價值的秩序B、提倡建立一黨制,批評多黨制和多元政治流派C、公民人格權不直接依賴景自然法D、共同體在一定情況下適當?shù)叵拗蒲哉撟杂桑梢允钦數(shù)腅、公民人格權只從屬于正義和自然法的要求30.法律效力(凱爾森)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A,B,C2.參考答案:B3.參考答案:B,C,E4.參考答案:康德從義務的角度,對法律進行了分類: 第一,內(nèi)在的義務,即“正直地生活。” 第二,聯(lián)合的義務,即“把各人自己的東西歸給他自己”。 第三,外在的義務,即“不侵犯任何人”。5.參考答案:豁免是一種自由,指的是他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不能改變特定的法律關系。6.參考答案:這是科斯的論著,在這篇論文中,科斯將經(jīng)濟學的原理應用于分析法律問題,他讓法學教授們從法律的道德層面轉(zhuǎn)向法律的效率層面。7.參考答案:D8.參考答案:哈特“自然法的最低限度的內(nèi)容”包括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以此來說明法律和道德之間的聯(lián)系。第一,人是脆弱的,因此,法律和道德都要求人類要自我克制,因之,法律和道德都規(guī)定“不許殺人”。第二,人類之間大體是平等的。人類之間的不平等不會大到一個人可以長期地統(tǒng)治另外一個人,因此法律和道德都要求一種互相克制和妥協(xié)的制度,這是法律和道德兩種義務的基礎。第三,有限的利他主義。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他是一個中間者,這一事實也使相互克制的制度成為可能。第四,人類可以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從靜態(tài)上看,我們需要最低的財產(chǎn)權制度,從動態(tài)上看,我們需要財產(chǎn)流轉(zhuǎn)制度。第五,人的理解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因此,確立強制下的自愿結(jié)合的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哈特總結(jié)說,這里所探討的這些簡單的真理,不是為了提示自然法學的價值觀念的核心,而是為了理解法律和道德的相互關系。9.參考答案:C10.參考答案:私有制11.參考答案:A,B,C,D,E12.參考答案:A,B,C13.參考答案:C,E14.參考答案:A15.參考答案:洛克認為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理性狀態(tài),受自然法的統(tǒng)治,也就是理性的統(tǒng)治。洛克認為在自然狀態(tài)中,“人們受理性支配而生活在一起,不存在擁有對他們進行裁判的權力的人世間的共同尊長。”“自然狀態(tài)有一種為人人所應遵守的自然法對它起著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導著有意遵從理性的全人類。洛克眼中的自然狀態(tài)是靜態(tài)存在的,他側(cè)重于對自然狀態(tài)橫切面的剖析。洛克是這樣界定自然狀態(tài)的,“不存在具有權力的共同裁判者的情況使人們都處于自然狀態(tài)”,洛克把財產(chǎn)權看作是自然權利中最基本的權利,其他權利都是以財產(chǎn)權為基礎的。洛克認為,根據(jù)自然法,在自然狀態(tài)下私有觀念、財產(chǎn)權就已經(jīng)存在了。16.參考答案:(1)論證國家的起源與組織形式。 (2)國家和法律的道德基礎。 (3)哲學上的自然主義傾向與法哲學上自然主義傾向。 (4)民主與自由思想。17.參考答案:所謂“史”是指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一門史學科,它研究從古希臘羅馬到20世紀的法學觀點、思潮和學派以及發(fā)展的規(guī)律。 所謂“思想”是指西方史探討是人的意識形態(tài),以區(qū)別于法律的制度史。 所謂“法律思想”是指西方史將其研究領域限定在法律現(xiàn)象之中,以區(qū)別于哲學史、倫理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 所謂“西方”是指西方史研究基于古希臘羅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之上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在地域上主要包括歐洲和北美。18.參考答案:A,B,D,E19.參考答案:宗教改革的遺產(chǎn)有如下幾個方面: 宗教改革促進了宗教自由。 發(fā)展了自由和民主的思想。 促進了民眾教育。 限制了世俗統(tǒng)治者的權力。 鼓勵個人主義和謀求財產(chǎn)。20.參考答案:(1)孟德斯鳩的權力分立與制約思想是與自由理論密切聯(lián)系的,權力分立與制約是其自由理論的保障和實現(xiàn)。 (2)政治自由。孟德斯鳩認為,政治自由是政制的自由和公民的自由兩者的統(tǒng)一。公民的自由是政制自由的目的,政制的自由是公民的自由的前提。 (3)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