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0/00/wKhkGWXzk9mAEPSJAANqS73zWOY885.jpg)
![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0/00/wKhkGWXzk9mAEPSJAANqS73zWOY8852.jpg)
![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0/00/wKhkGWXzk9mAEPSJAANqS73zWOY8853.jpg)
![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0/00/wKhkGWXzk9mAEPSJAANqS73zWOY8854.jpg)
![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0/00/wKhkGWXzk9mAEPSJAANqS73zWOY88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陽區(qū)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北京市朝陽區(qū)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不知中國畫理,無以言中國園林。"中國畫與古代建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繪畫和建筑的關系在“界畫”這里形成了一個微妙的交匯點。界畫發(fā)祥之時帶有建筑草圖的影子,它以描繪建筑物或者各種精致器物為藝術表現(xiàn)形式,繪制過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來輔助畫筆,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輪廓線。由于科學、形象地載錄了以建筑及橋梁、舟車等為對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畫的使用價值、檔案價值或許更大于審美價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歷史云煙中的中國木質(zhì)古建,得以如紙上紀念碑一樣,被后世銘記、想象和懷念。據(jù)《歷代名畫記》記載,唐朝時官至工部尚書的閻立本既親自參與設計圖的繪制,又熟諳于山水。從他開始,建筑設計中的山水漸漸從原來的宮觀效果圖中獨立出來,成為單純的山水畫。
中國古典園林正是以山水的畫境為骨架的。山水畫與古典園林建造,都基于人們想要親近自然的愿望。造園大師計成為高官嚴嵩修建別墅庭院“積香爐"時,把嚴大人扔給他的兩句宋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筑出滿目風情。唐代詩人王維,不僅創(chuàng)作了“畫中有詩"的山水畫、“詩中有畫”的山水詩,還筑建了詩畫結合的物質(zhì)實體“輞川別業(yè)"。所謂“善畫者善園,善園者善畫”,山水畫和園林在創(chuàng)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織。中國園林重意境,重詩情畫意,被稱為“三維的中國畫",其美學境界與中國古代的文學、繪畫、戲曲等藝術形態(tài)相契合。
在傳統(tǒng)山水畫中,畫面的主次關系是很講究的,如果喧賓奪主,畫面就會混亂、平板。因此,山水畫在構圖時,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樹作為主體。如明代戴進《關山行旅圖》,畫家將主峰置于畫面中心,以精細的筆法描繪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勢;把江渚、遠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畫得簡括、淺淡,烘托出主景的雄偉、挺拔。整幅作品近濃遠淡,富有層次,工細之中見豪放,雄偉之中見秀氣。
古典園林的整體布局也很講究建筑和空間的主從組合,通過對比實現(xiàn)主次分明、多樣統(tǒng)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園瓊華島上的白塔,與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潔白與金碧重彩的強烈視覺對比;塔的弧線造型和高居山頂?shù)奈恢?,更使其成為瓊華島乃至全園的主體建筑景觀。頤和園中的佛香閣,則以其巨大體量與四周建筑物形成對比,成為全園布局的主體和重心。此外,形狀對比也是園林布局的常見方式。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最忌將主題和盤托出,主張以含蓄的方式來表達畫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這個火候,“藏”與“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長松仙館圖》,畫面下方近水的巖石與長松交錯,松濤陣陣似可聽聞,在郁郁蔥蔥的崇山峻嶺中兩處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傳達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國古典園林為表達園景意境的深邃,也會把某一景物通過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產(chǎn)生一種欲顯而隱的含蓄美感。如蘇州留園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墻、門窗遮擋了一部分山石,從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現(xiàn)些許神秘感,表現(xiàn)出含蓄的審美情趣。蘇州拙政園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運用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除了上文提到的“____"“____”之外,“疏密有致"“動靜皆宜”“虛實相生"等也作為傳統(tǒng)山水畫基本的繪畫原則被古代造園家以各種形式廣泛運用于造園實踐中。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蘊含的東方審美重新引發(fā)建筑界關注,我國一批前衛(wèi)建筑師及學者開始致力于將園林思維引入建筑設計中,力求將園林式審美意識及空間營構方法移植和轉(zhuǎn)譯到建筑創(chuàng)作領域,探索中國當代建筑的本土化實踐。
北京紅磚美術館是一座鮮見的內(nèi)有當代山水庭院的園林式美術館,整體設計汲取了中國造園藝術精髓,呈現(xiàn)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園林式布局。美術館設計精妙之處很多,一是遵循景觀要素的布局法則,恰當處理山石、水流、墻體、植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形成山林、島嶼、山泉、溝壑等自然意象,演繹出中國古典園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絕妙意境。二是運用大量光影要素,通過變換窗洞口的大小、形狀、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關系弱化空間分界,構成了蘊含東方審美觀的共融式古典園林空間。設計者還運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異。如美術館入口設計先收再放,營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績溪博物館的設計實現(xiàn)了徽州文化與自然山水的有機融合與創(chuàng)新,是用現(xiàn)代建筑技藝與材料詮釋江南園林文化、意境與空間的成功案例。整個博物館參照古典造園法則設計立體化觀景路徑,池水、假山、瓦墻、水墻、古樹、臺階、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構成悠遠深邃的中國畫式園林景觀。
博物館屋頂營造了山的意象,金屬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現(xiàn)深淺不一的色澤,遠觀如高矮不等的樹木,賦予博物館以山的細節(jié)和靈氣。主入口庭院的視覺焦點,是一座由片狀墻體排列而成的“假山"。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質(zhì),與池岸相融,山池一體,相得益彰?!凹偕?之后有粉墻,狀如中國山水畫之宣紙裱托;再后為“瓦墻”,其形有如頂部“屋山"之延伸,層層疊疊,顯近遠不同之無盡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圖》中特殊的山石繪法,山體形態(tài)則源于明代《素園石譜》中的“永州石"?!凹偕健薄拔萆?和越過古鎮(zhèn)片片屋頂而望得的真山,讓人與這層疊深遠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應,得以“會心不遠”,達致生命的詩意寄托。
“水墻"是博物館設計的又一亮點。最初設計方案是用白灰摻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傳統(tǒng)白石灰粉墻一般的斑駁滄桑的墻面肌理效果,但因墻體外保溫層無法像傳統(tǒng)青磚一樣與外層灰漿吸融貼合,設計者最終選擇了水波紋肌理的白色質(zhì)感涂料,打造出“水墻”。一道道“水墻",恰如中國山水畫中將山景分層隔離的云霧水面,它們與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襯著“屋山”和片石“假山",營造出深遠的意境,成為績溪博物館“勝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取材于李曉丹等人的文章)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畫作不屬于界畫的一項是()
A.B.
C.D.
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為材料一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乃淖衷~語。
3.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界畫"脫胎于建筑設計圖,最終發(fā)展為具有詩情畫意的山水畫。
B.具備深厚的繪畫素養(yǎng)與文學素養(yǎng)是成為造園大師的重要前提條件。
C.“三維的中國畫”指山水畫具有意境深遠、生動逼真的藝術特色。
D.《關山行旅圖》的繪畫原則對蘇州拙政園的設計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對文中所舉園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積香爐庭院的故事說明園林建筑設計可以借古典詩詞造景。
B.頤和園佛香閣是全園的主體和色彩重心,與北海白塔不同。
C.蘇州留園石林小院與紅磚美術館入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D.績溪博物館“假山"“屋山”與真山呼應,營造出深遠意境。
5.下列有關《紅樓夢》大觀園景觀的描寫,意境與材料二畫線句最貼近的一項是()
A.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熌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再進數(shù)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
B.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里面數(shù)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笤簤ο潞鲩_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nèi),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C.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無,只見許多異草,……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D.行不多遠,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復道縈紆,青松拂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
6.“籬苑書屋"被譽為“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其設計構思與兩則材料內(nèi)容有很多契合之處。請根據(jù)材料一、材料二和下面的鏈接材料,分條概括書屋設計亮點及其中蘊含的設計理念,作為書屋宣傳冊的文案素材。
【鏈接材料】“籬苑書屋"位于北京郊區(qū)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鋼作為主要構件,外圍護材料使用鋼化玻璃,玻璃外側被4萬余根長短一致、粗細相當?shù)牟窈潭捗苊茉言训匕倪h處看,屋前水面、水邊棧道、平鋪的卵石路圍護下的裹滿禾稈的籬苑書屋,猶如生長在山谷中的巨型鳥巢。
建筑內(nèi)部唯一的隔斷是混凝土大門處的玄關,濃縮的入口空間為接下來主要空間的呈現(xiàn)做了鋪墊。書屋內(nèi)部主體空間由大臺階及書架組成,書被擺在臺階下面,臺階成為主要的看書空間。書籍排布隨意,讀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興趣的書,找到一個舒服的座位靜心閱讀。屋內(nèi)沒有人造光源,陽光透過夾在立面及屋頂玻璃當中的柴禾稈將斑駁的影子投射到室內(nèi)空間,明亮而溫和,讀書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答案】1.D
2.主次分明;藏露互補
3.B
4.B
5.A
6.①屋前水面、石路、書屋與屋后群山映襯:形成自然(山水)意境,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愿望。②外墻鋼化玻璃與柴禾稈的組合:用現(xiàn)代建筑技藝與材料營造建筑意境與空間。就地取材,當?shù)匚幕c自然山水的有機融合。③外墻設計帶來的室內(nèi)自然采光:巧用光影要素,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讀書環(huán)境。④濃縮的入口空間與主體大空間組合:藏露互補,具有含蓄意趣。
【知識點】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nèi)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nèi)容找到題干語句在原文中的具體位置,再結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層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做這類題往往需要對原文進行“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nèi)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了命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qū)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nèi)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此類試題要注意認真審題,要注意對應選項內(nèi)容和文本內(nèi)容的差異。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
(6)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的探究題,解答此題,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觀點,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闡述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原文說“界畫發(fā)祥之時帶有建筑草圖的影子,它以描繪建筑物或者各種精致器物為藝術表現(xiàn)形式,繪制過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來輔助畫筆,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輪廓線"。ABC三項都符合這些特點,所以屬于界畫。D.這幅圖畫是一副寫意山水畫,只是描繪出建筑物大概輪廓,并不是以描繪建筑物或者各種精致器物為藝術表現(xiàn)形式,所以不符合界畫的特點。故答案為:D。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第四、五段主要針對傳統(tǒng)山水畫畫面的主次關系進行解說的,第六、七段是從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講究含蓄的方面進行分析的。而材料一最后一段“上文提到的……”顯然是對前面內(nèi)容的總結,因此此處兩個詞則可依此總結出。根據(jù)材料一第五段“古典園林的整體布局也很講究建筑和空間的主從組合,通過對比實現(xiàn)主次分明、多樣統(tǒng)一的效果"可以總結出“主次分明”這一特點。根據(jù)材料一第六段“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最忌將主題和盤托出,主張以含蓄的方式來表達畫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這個火候,‘藏’與‘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在郁郁蔥蔥的崇山峻嶺中兩處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傳達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可以總結出“藏露互補"這一特點。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界畫’脫胎于建筑設計圖”說法錯誤。材料一第二段原文“從他開始,建筑設計中的山水漸漸從原來的宮觀效果圖中獨立出來",可見界畫脫胎于宮觀效果圖。C.“‘三維的中國畫’指山水畫具有意境深遠、生動逼真的藝術特色”說法錯誤。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中國園林重意境,重詩情畫意,被稱為‘三維的中國畫’",可見是重詩情畫意,不是生動逼真。D.“《關山行旅圖》的繪畫原則對蘇州拙政園的設計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說法錯誤,通過材料一第六段可知《關山行旅圖》體現(xiàn)主次分明,而通過第七段可知,拙政園表現(xiàn)出含蓄的審美情趣。故答案為:B。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頤和園佛香閣是全園的主體和色彩重心,與北海白塔不同"說法錯誤。結合材料一第五段“北海公園瓊華島上的白塔,與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潔白與金碧重彩的強烈視覺對比;塔的弧線造型和高居山頂?shù)奈恢?,更使其成為瓊華島乃至全園的主體建筑景觀”“頤和園中的佛香閣,則以其巨大體量與四周建筑物形成對比,成為全園布局的主體和重心"可知,它們都是主體和中心。故答案為:B。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劃線句子體現(xiàn)了悠遠深邃的中國畫式園林景觀。A.選項所描繪的景致有山,有水,有景色之間的層次,體現(xiàn)出悠遠深邃的中國畫式風格。所表現(xiàn)的意境與材料二一致。B.“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nèi),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描寫的內(nèi)容只體現(xiàn)了文中的“水墻"。C.“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只突出了假山。D.“崇閣巍峨,層樓高起",突出了建筑的雄偉壯闊。故答案為:A。
6.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從鏈接中“屋前水面、水邊棧道、平鋪的卵石路圍護下的裹滿禾稈的籬苑書屋”“位于北京郊區(qū)接近群山的地方",以及材料二第二段“遵循景觀要素的布局法則,恰當處理山石、水流、墻體、植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形成山林、島嶼、山泉、溝壑等自然意象,演繹出中國古典園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絕妙意境”可知,建筑構造形成山水意境,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愿望。從鏈接“外圍護材料使用鋼化玻璃,玻璃外側被……柴禾稈密密匝匝地包裹",以及材料二第三段“安徽績溪博物館的設計實現(xiàn)了徽州文化與自然山水的有機融合與創(chuàng)新,是用現(xiàn)代建筑技藝與材料詮釋江南園林文化、意境與空間的成功案例”可知,用現(xiàn)代建筑技藝與材料營造建筑意境與空間,同時柴禾稈是就地取材,讓當?shù)匚幕c自然山水有機融合。從鏈接“陽光透過夾在立面及屋頂玻璃當中的柴禾稈將斑駁的影子投射到室內(nèi)空間",以及材料二第二段“二是運用大量光影要素,通過變換窗洞口的大小、形狀、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關系弱化空間分界,構成了蘊含東方審美觀的共融式古典園林空間”可知,體現(xiàn)巧用光影要素,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讀書環(huán)境。從鏈接“濃縮的入口空間為接下來主要空間的呈現(xiàn)做了鋪墊",材料一第七段“中國古典園林為表達園景意境的深邃,也會把某一景物通過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產(chǎn)生一種欲顯而隱的含蓄美感”,以及材料二第四段“主入口庭院的視覺焦點,是一座由片狀墻體排列而成的‘假山’。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質(zhì),與池岸相融,山池一體,相得益彰"可知,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園林的藏露互補,具有含蓄意趣。
二、古代詩文閱讀(48分)。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征。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數(shù)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shù)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猶教人執(zhí)鬼縛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
誰謂華、岱之不高,江、漢之不長與?君子修德,亦高而長之,將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諸人,非自強也,見其所存之富耳。怨人之謂壅,怒己之謂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誤。遂所誤也,親戚離之;知所悔也,疏遠附之。疏遠附也,常安樂;親戚離也,常危懼。自生民以來,未有不然者也。殷紂為天子而稱獨夫,仲尼為匹夫而稱素王,盡此類也。
人情也莫不惡謗,而卒不免乎謗。謗之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來,訟之而愈多。明乎此,則君子不足為也,暗乎此,則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屢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厲王【1】蒙戮,吳起【2】刺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書名前策,著形列圖,或為世法,或為世戒,可不慎之?
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聞;或言予之不善,惟恐過而見予之鄙色焉?!惫示臃^也,非徒飾其辭而已,誠發(fā)乎中心,形乎容貌;其愛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進業(yè)無退功。夫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失體、喪心之人,禍亂之所及也,君子舍之焉。
《周書》有言:人毋鑒于水,鑒于人也。"鑒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恥其面之不及子都【3】也,君子恥其行之不如堯舜也。故小人尚明鑒,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賢友則無取之,故君子必求賢友也。夫賢者,言足聽,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獎人之美,而好攝人之過,其不隱也如影,其不諱也如響。故我之憚之,若嚴君在堂而神明處室矣,雖欲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遠所易。
(取材于徐幹《中論》)
注釋:【1】厲王,西周天子。奢侈暴虐,派人殺害謗者,后被放逐?!?】吳起:戰(zhàn)國時人,少年時游仕不遂,鄉(xiāng)人們議論他,被他殺死?!?】子都:古代美男子名。
7.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①言莫棄乎無征征:證明
②信著乎其體也著:顯現(xiàn)
③壅也遂所誤遂:放任
④訟之而愈多訟:訴訟
⑤禹拜昌言昌:善,正當
⑥鑒也者,可以察形鑒:鑒別
⑦君子尚至言尚:注重
⑧而好攝人之過攝:指出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
8.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誰其疑我哉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仲尼為匹夫而稱素王源不深而望流之遠D.謗之為名也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故我之憚之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不信吾所行
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
B.非自強也,見其所存之富耳
并不是看重自己,而是發(fā)現(xiàn)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罷了
C.故君子服過也,非徒飾其辭而已
所以君子承認自己的過錯,不是修飾他的言辭罷了
D.言足聽,貌足象,行足法
言論足夠聽到,容貌足夠相似,行為足夠效法
10.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殷紂和孔子的例子說明,君子修德應當像華、岱之高那樣有目共睹。
B.舜、禹與厲王等人對謗言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引出的結果也迥然不同。
C.曾子看重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修養(yǎng),對贊揚與批評都懷有怵惕戒懼之心。
D.作者認為賢友也是畏友,因為賢友具有不隱人善、不諱人過的秉性。
11.文章開篇提出人應當追求“信著乎其體”。如何達到這樣的境界?請結合全文內(nèi)容,加以概括。
【答案】7.D
8.B
9.D
10.A
11.①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別人。②要接收非評非議。③歡迎人們指出自己的過錯,并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點。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翻譯;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解析】【點評】(1)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jù)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
(2)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于文言虛詞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解答此題時,需要逐項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按照翻譯六字訣換、調(diào)、補、刪、留、變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干要求,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將選項與原文進行比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與原文不符合之處。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類型題目關鍵是讀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要求從原文中尋找信息,并將其進行概括組合,形成答案。
【附參考譯文】
事情沒有比有驗證更值得寶貴的,言論沒有比無證明更應當拋棄的。水的冰冷,火的灼熱,金屬巖石的堅硬,它們并沒有說什么,人們卻沒有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它們已把冷、熱、堅硬的性狀令人可信地顯現(xiàn)在形體之中了。假如我所推行的誠信能像這幾樣東西,又有誰會懷疑我呢?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而埋怨人家不相信自己,就好比是讓人捕捉妖魅鬼怪而埋怨人家抓不到,也太迷惑了吧!誰會說華山、泰山不高峻,誰會說長江、漢水不長遠?君子修治道德,也是使它高峻而且長遠,又害怕什么呢?所以,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別人,并不是自己看重自己,而是發(fā)現(xiàn)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罷了。埋怨他人的叫做壅,責備自己的叫做通;通達的就知道后悔,壅塞的卻放任錯誤。放任錯誤,父母親人都會拋棄他;知道后悔,疏遠之人也來歸附他。疏遠之人歸附,就可確保長久平安快樂;父母親人拋棄,就難免經(jīng)常危險恐懼。自古及今,沒有不這樣的。商紂王貴為天子而被稱為“獨夫”,孔子身為匹夫而被譽為“素王",都屬于這種情況。
人心沒有不討厭批評非議的,卻終究免不了被人批評非議。誹謗別人為了謀取名聲,越是逃避,它卻越是來到;越是推拒,它卻越是要降臨;越是辯解,它卻越來越多。明白這個道理,那么君子就不可能這樣做了;不明白這個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虞舜多次反省,大禹拜受善言,這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周厲王蒙受恥辱,吳起刺殺謗者,這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這些人都記載在從前的書策上,畫其形而繪其圖,有的為后世所效法,有的則為后世所鑒戒,怎么可以不謹慎呢?
曾子說:“別人說我好,我唯恐它傳揚出去;有人說我不好,又害怕他經(jīng)過時會看到我鄙薄的神態(tài)。”所以,君子承認自己的過錯,不只是修飾他的言辭罷了,而是確實發(fā)自內(nèi)心而表現(xiàn)于容貌,他非常歡迎人們?yōu)樗赋鲞^錯,他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點,就像是追逐野兔,唯恐趕不上。因此,君子有不斷上進的事業(yè)而沒有退步的事功。聽說了自己的過錯而不改正,叫做喪心;想到了自己的過錯而不改正,叫做失體。失體、喪心的人,是禍患動亂降臨的對象,君子是不會這么做的。
《周書》里有這樣的話:“人不要以水為鏡子,而要以人為鏡子。"鏡子,可以察看形體;言語,可以了解品德。小人以他的面容比不上子都而感到恥辱,君子則以他的德行比不上堯、舜而感到恥辱。所以,小人看重明亮的鏡子,君子則崇尚真實的話語。真實的話語,不是賢明的朋友就無從取得,因此,君子一定尋求賢明的朋友。那些賢明的人,言論值得聽從,儀態(tài)值得模仿,行為值得效法,再加上善于贊美他人的優(yōu)點,愿意指出他人的過錯,他們時時贊美他人像影子與身體時刻相隨,他們及時指出他人錯誤似聲音發(fā)出就有回響。所以,我畏懼他,就像父親坐在廳堂上,神祇處在房屋中,即使想做惡事,難道還敢嗎?因此,要求上進的人與人相處往來,一定要與他所畏懼的人在一起而遠離平易和悅的人。
7.④句意:越是辯解,它卻越來越多。“訟”,辯解。
⑥句意:鏡子,可以察看形體?!拌b",名詞,鏡子。
故答案為:D。
8.A.句意:又有誰會懷疑我呢?“其”,副詞,表反問語氣。/句意: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捌?,副詞,表祈使語氣,一定。
B.句意:孔子身為匹夫而被譽為“素王”。“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卻。/句意: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岸?,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C.句意:所以我畏懼他?!爸?,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之”,代詞,指天下。
D.句意:誹謗別人為了謀取名聲。“為",介詞,為了。/句意: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為”,介詞,表被動。
故答案為:B。
9.D.句意:言論值得聽從,儀態(tài)值得模仿,行為值得效法?!白?應解釋為“值得”。
故答案為:D。
10.A.根據(jù)“遂所誤也,親戚離之;知所悔也,疏遠附之。疏遠附也,常安樂;親戚離也,常危懼。自生民以來,未有不然者也。殷紂為天子而稱獨夫,仲尼為匹夫而稱素王,盡此類也"可知,殷紂和孔子的例子說明“遂所誤也,親戚離之;知所悔也,疏遠附之”的道理。
故答案為:A。
11.根據(jù)第一段“信著乎其體"之后“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shù)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猶教人執(zhí)鬼縛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的論述可知,作者從“假如我所推行的誠信能像這幾樣東西"“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兩個角度假設論證,論證了從自身做起,完善自身修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是“信著乎其體"的總體原則。
根據(jù)第一段“君子修德,亦高而長之,將何患矣”可知,具體做法是應從自身做起,修德求己。
根據(jù)第二段“人情也莫不惡謗,而卒不免乎謗。謗之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來,訟之而愈多。明乎此,則君子不足為也,暗乎此,則小人不足得也"可知,應不要謗言,因為批評非議這東西,越是逃避,它卻越是來到;越是推拒,它卻越是要降臨;越是辯解,它卻越來越多,君子不會害怕誹謗,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
文章第三段引用曾子的話,明確“故君子服過也,非徒飾其辭而已”,因此可知,有了過錯應真誠改過,才能讓人信服。
第四段引用《周書》,論證了借鑒的重要性,作者得出結論是“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遠所易",即要求上進的人與人相處往來,一定要與他所畏懼的人在一起而遠離平易和悅的人,要鑒于賢友才能修養(yǎng)自己的良好德行。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閱讀下面《論語》,完成下列各題。
①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保ā独锶省罚?/p>
②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③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④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
【注釋】①幾:輕微,婉轉(zhuǎn)。②道:引導。
12.“勞”有“勞累(A)"和“憂慮(B)”的意思,①句中“勞而不怨"的“勞”的意思應該是A還是B。
13.翻譯③和④句的“不敬,何以別乎"與“民德歸厚”。
14.綜合①②句,簡述孔子在勸告父母和朋友方面的共同原則,并簡要談談你對此的看法。
15.綜合①③④句,簡述選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哪些內(nèi)容。
【答案】12.B
13.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贍養(yǎng)父母與飼養(yǎng)犬馬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14.共同原則:勸告他人時,要用委婉、恰當?shù)姆绞?,如果別人不聽從,仍然尊重對方,不要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我的看法是:很贊成孔子的觀點,我們對父母、朋友可以提出建議,要注意提建議的方式方法,用別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達建議。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建議強加到他人身上。
15.①對父母提意見時,要委婉,即使不被采納也要恭敬,雖然憂愁,但不冒犯怨恨;
②贍養(yǎng)父母時不僅物質(zhì)上滿足,更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敬;
③父母死亡時,要慎重對待,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追念。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概括分析;課文理解
【解析】【點評】(1)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答題時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實詞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則對,不通則錯。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等。
(2)本題考查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按照翻譯六字訣換、調(diào)、補、刪、留、變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3)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價值、意義的感悟和評價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理解孔子勸告父母和朋友的觀點,再指出共同原則,并結合現(xiàn)實提出自己的觀點。
(4)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基本內(nèi)容、主旨或觀點的整體把握能力。解答本類型題目關鍵是讀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要求從原文中尋找信息,并將其進行概括組合,形成答案。
12.“勞而不怨”的意思是“(替他們父母)憂慮而不怨恨"?!皠凇钡囊馑际牵簯n慮。故答案為:B。
13.“敬",孝敬;“何以”,用什么、怎么;“別",區(qū)別;“歸”,趨向;“厚",忠厚。
14.材料一,在孔子看來,做子女的侍奉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不過,做子女的對于父母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服從,否則就是愚孝。對的,我們當然要聽,可是不對的地方,我們就得婉轉(zhuǎn)地提出來,不過得注意下技巧,不能直言規(guī)勸。若是他們能夠知錯改錯,自是再好不過??墒牵麄?nèi)羰且粫r難以接受,也不能強迫他們改變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是忤逆的表現(xiàn)。材料二,孔子談的是交友之道:要忠言直告又要恰當?shù)匾龑?,不宜強加于人。即使是忠言善語,不被朋友接受,也不要去強加于人,否則自討沒趣。兩則材料都反映出,在進行勸告時,要用委婉的方式,注意勸告的技巧,如果你的勸告他人不聽從,那么不要強加于人,也不要心懷怨恨。
15.材料一的意思是父母有過錯的話,我們應該柔聲下氣去給他勸諫,跟他講道理,你不能夠粗暴、不能夠板起面孔。如果見到父母不能聽受你的勸告,還是執(zhí)意認為自己是對的,那你要恭敬,必須要尊敬他,不可以跟他鬧翻臉??梢姟靶ⅰ北憩F(xiàn)在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上要恭敬。
材料二根據(jù)“是謂能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可從兩方面概括:贍養(yǎng)父母時不僅物質(zhì)上滿足,更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敬。
材料三“慎終"“追遠”意思是認真辦理父母喪事,追懷、祭祀歷代祖先,儒家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xù)和表現(xiàn),認為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培養(yǎng)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也就是“孝"還體現(xiàn)在父母死亡時,要慎重對待。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里不愿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并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p>
②子貢問與朋友的相處之道??鬃诱f:“忠心地勸告他并好好地開導他,如果不聽從也就罷了,不要自取侮辱。"
③子游請教孝道??鬃诱f:“現(xiàn)在所說的孝,指的是養(yǎng)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馬,也都有人飼養(yǎng)。對父母如果不恭敬順從,那和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④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喪事,恭敬地祭祀遠代祖先,就能使民心歸向淳厚了。"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各題。
開愁歌①
李賀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②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③下馬解秋衣,請貰④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nèi)f里閑凄迷。
主人勸我養(yǎng)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⑤.
【注釋】①本詩為作者途經(jīng)陜西華山時所作。②衣如飛鶉:衣衫襤褸。③旗亭:酒肆。④貰(shì):抵押。⑤豗:沖擊。
16.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寫景:秋風蕭瑟,百草干枯,華山蒼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濃。
B.三、四句中,“枯蘭”形象寫出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詩人高潔的品質(zhì)。
C.九、十句樂景寫哀情,白晝?nèi)f里、浮云悠閑,詩人卻愁緒滿懷、把酒喚天。
D.最后兩句點題,寫酒肆主人勸解詩人應保養(yǎng)身心,不要為世俗之物所困擾。
17.“臨歧擊劍生銅吼"句借“擊劍”這一動作抒發(fā)情感。下列詩句也運用了這種手法,所抒發(fā)的情感與“臨歧"句最接近的一項是()
A.一言不合龍額侯,擊劍拂衣從此棄。(李頎《別梁锽》)
B.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高適《送渾將軍出塞》)
C.爾奮空拳彼擊劍,水縱長瀾火飛焰。(李咸用《西門行》)
D.拔劍舞,擊劍歌,青云路遙心奈何。(張詠《淮西有答》)
18.本詩七、八兩句與下面詩句都寫到以物換酒,從中可看到詩人的形象。請結合這些詩句,分析詩人形象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
【答案】16.C
17.D
18.相同之處:都是借酒澆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不同之處:李賀詩,潦倒困頓;李白詩,狂放豪邁。
【知識點】表達技巧類題目;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題材、結構、情感的鑒賞。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再對照選項進行確認,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手法、情感的鑒賞能力。解答本題,先理解題干中詩句的抒情手法,再逐個分析選項,判斷使用的手法,再選出最接近的一項。
(3)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詩歌,分別分析本詩七、八句體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和李白的《將進酒》看到的詩人形象,再將二者進行對比,分析相同和不同之處。
16.C.“浮云悠閑”錯誤,詩中“壺中喚天云不開"的“云不開”應該是“浮云蔽日"的景象。
故答案為:C。
17.“臨歧擊劍生銅吼”中寫“擊劍"這一行動,重在抒情。擊劍不是為了打斗,而是為了發(fā)泄心中的怨氣;“吼”字是擬物,也是擬人,劍本來是不會“吼"的,這里用猛獸的咆哮聲來比擬擊劍人心底的“怒吼”;句首的“臨歧"二字,含有哭窮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條路好。事實上眼前沒有一條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這一句抒發(fā)了詩人的悲憤之情。
A.“一言不合龍額侯,擊劍拂衣從此棄”,寫自己因與軍帥不合,拂衣棄職而去,表達的是決絕之情。
B.“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是說從軍應該選誰呢,擊響寶劍高聲歌唱正在這個時候,表達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情感。
C.“爾奮空拳彼擊劍,水縱長瀾火飛焰”,表達是戰(zhàn)場激烈的場面。
D.“拔劍舞,擊劍歌,青云路遙心奈何",拔劍而舞,擊劍而歌,作者借擊劍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懣;“青云路遙心奈何”,表達作者抱負難以實現(xiàn)無可奈何之情。該詩句的情感與“臨歧擊劍生銅吼"抒發(fā)情感相近。
故答案為:D。
18.“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到酒店下馬后脫下秋衣作抵押,請求賒給我這宜陽人一壺美酒。上句寫到“臨歧擊劍",已是愁苦憤懣已極,要得解脫,唯一的辦法只有求救于酒,以酒澆愁??墒窃娙松頍o分文,于是下馬脫下“秋衣”,拿到酒店換酒?!敖馇镆?“貰壺酒”,可以看出詩人窮愁潦倒的生活境況。
秋天的傍晚,寒氣侵膚,詩人竟以衣當酒,衣不可脫而非脫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詩人此時內(nèi)心極度苦悶,很想借酒消愁,再結合前面“我當二十不得意"的詩句,一個借酒澆愁、志不得伸、極度苦悶詩人形象便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結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原來詩人如何狂放是因為要借酒澆愁,原來詩人也是一個有志不得申的失意者。
由此可知,相同之處:都是借酒澆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不同之處:李賀詩,潦倒困頓;李白詩,狂放豪邁。
19.(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名句默寫。
(1)駕一葉之扁舟,。
(2)___,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3),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4)___,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5)未能助上大有為,,則某知罪矣;
(6),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7)___,日月照耀金銀臺。
(8)可堪回首,,一片神鴉社鼓。
【答案】(1)舉匏樽以相屬
(2)竭誠則胡越為一體
(3)鼎鐺玉石
(4)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5)以膏澤斯民
(6)契闊談
(7)青冥浩蕩不見底
(8)佛貍祠下
【知識點】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匏、樽、屬、竭、鐺、膏、契、、冥、貍。
故答案為:(1)舉匏樽以相屬
(2)竭誠則胡越為一體
(3)鼎鐺玉石
(4)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5)以膏澤斯民
(6)契闊談
(7)青冥浩蕩不見底
(8)佛貍祠下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誦,分為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17分)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臨流曉坐
①老家在長江邊,怎么都是幸運。
②每次回去,時間或長或短,都會到江邊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甚至天已黑定,喧囂遠去的時分,好像只有那時,才能與大江獨處,以發(fā)天下惟大江與我的慨嘆。面對一條大江,大多時候其實什么都沒想,有時雖也思若流水,心想如果家鄉(xiāng)是本日月之書,讀讀那片夜色就夠了;讀夜色時,讀讀夜里那道月光就夠了;讀月光時,讀讀月下那道江流就夠了;讀江流時,讀讀江流上船帆半掩槳楫盡收的波光也夠了。偶爾想起明人吳從先那句“臨流曉坐,欸乃忽聞;山川之情,勃然不禁",覺得倒蠻應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曉而是暮晚,只好叫“臨流宵坐”了;但獨自面對滔滔大江,浩蕩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還沒從雪山啟程,古老的江流悠緩無聲,靜美得恰似花季的所謂伊人。
③那晚沒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時有駁船向上游緩緩駛去,突突突的輪機聲,亮閃閃的船頭燈,提醒我還有無數(shù)如駁船那樣,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瓷先ツ遣幌袷谴谧?,倒像是天地在緩緩挪移,神奇得叫我驚訝。一時便覺得能心靜如水,與天地同在,正是大江賜給一個在江邊長大,卻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氣,他人未必領會,也難得消受。其實遠遠近近也有不少人,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就那么癡癡看著面前的大江。不遠處有人唱起了歌,雖輕柔如夢,但依我之意,那時最好以琵琶為六月彈一首散曲,恍然若指尖即興的撥弄,讓某種連自己亦難明的心境,即興地播撒于天地之間——如此,一切就剛剛好了。
④倏忽間才發(fā)覺,自己因離家太過長久,知曉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對近百年間家鄉(xiāng)到底怎么一直走到如今,幾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約。在座的幾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閑話中才知道,如今他們竟都放下了小說詩歌,轉(zhuǎn)向了對故鄉(xiāng)近代文史的探秘尋幽。說著,做東的朋友拿出本書來,是《宜昌記憶》叢書的一種,隨手翻看,見所記都是百多年來小城開埠前后的軼聞舊事,從沒聽說過,一時甚覺新奇。
⑥“書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細讀叢書,才恍然想起,時間作為另一條江流,無聲無形,我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實,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時間滿溢于人心之中,我們何曾分分秒秒離開過兩條江流?普魯斯特在《追憶逝水年華》里說,“人們在時間中占有的地位,比他們在空間中占有的位置要重要得多”,其所作所為,則多由時間來保存。這么一想,面對那兩條古老江流,可看可想的,就遠不止一點水光山色,幾冊詩詞歌賦了。求學離家太早——“當時年少春衫薄",難怪對朋友們注目的那些歷史過往,大多不甚了了。原來,即便那樣偉大的一條大江,也有過自閉的、與世隔絕的年月。而清廷依據(jù)《中英煙臺條約》被迫應允宜昌、蕪湖等地的對外開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馬嘉理事件”直接引發(fā)。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門洞開,現(xiàn)代化腳步雖雜沓零亂,終歸已經(jīng)起程。不僅著名的詹天佑為川漢鐵路、盧作孚為長江航運,都曾駐留奔波于宜昌,一撥撥外國人也你來我往,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館,卻因民情激奮受阻的第一任英國領事,也有最早到此開創(chuàng)平民教育,參與過“宜昌大撤退"的新西蘭女傳教士……這些人各懷夢想,冒險闖蕩,于百多年前,硬生生地把個楚之西塞水碼頭,連拉帶拽地帶進了現(xiàn)代化的漩渦……
⑦那晚眾人又驅(qū)車馳過長虹般的夷陵大橋,徑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腳一個幽秘之處。抬眼,對岸便是我那夢中小城:當年領館、海關、洋行聚集卻被日軍飛機炸成廢墟的沿江一帶,如今一溜摩天高樓,霓虹溢光流彩,倒影斑斕生花,顯然已是個規(guī)模初具的現(xiàn)代化城市,而憶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艱難前行,未免感嘆唏噓。城市與人一樣,須慢慢生長,不僅生長需要時間,生長的疼痛與屈辱也都深藏于中。其時四周靜謐無邊,絲絨般柔滑的夜,平勻又深沉地呼吸著,以致我竟不敢斷定,我真是在那里長大的。真屬于百姓的日子,無非一點不虛的富足,安靜的日常,素雅的清歡,每晚到江邊閑坐的人們的心情,已經(jīng)道出了他們的認可。
⑧古羅馬執(zhí)政官西塞羅說:“一個不懂自己出生前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笨磥恚藢枢l(xiāng)真切入微的認知,都是個悠長的過程。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除了回鄉(xiāng)探望探望,也需多讀點“家鄉(xiāng)書",將百年變遷史銘記于心,方知我們來自何處,也至今還在路上。沒問過那些家鄉(xiāng)文友,是否也常到江邊“臨流曉坐”,但他們在那條歷史與時間的長河邊,顯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邊,“臨流曉坐",“欸乃忽聞”已是如煙往事,閑坐半晌,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與那片天地渾然同在。故鄉(xiāng)只有一個,思緒豈止萬端?
(取材于湯世杰的同名散文)
20.對下列詞語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應景:詩文情境與此刻契合B.浩蕩:深遠悠長,奔涌而來
C.漩渦:無法掙脫的悲慘境地D.清歡:清雅恬適的生活樂趣
2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段寫男女老少癡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表現(xiàn)出人們對美景的沉醉與日常生活的滿足。
B.第⑦段寫作者不禁“感嘆唏噓",其中既有對家鄉(xiāng)快速發(fā)展的贊嘆,也有對它艱難前行的感慨。
C.第⑧段引用西塞羅之語,啟示我們應去探尋、銘記故鄉(xiāng)歷史,知道自己來自何處、身在何處。
D.面對空間與時間這兩條河流,作者由“曉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來越深入。
22.第②段畫線句在表達上富有特點,分析其表達效果。
23.第③段說“與天地同在",第⑨段又說“真正與那片天地渾然同在”。根據(jù)文章,簡要回答這兩句話的含義。
【答案】20.C
21.D
22.①由夜色、月光、江流,最后聚焦在波光,展現(xiàn)出長江夏夜的靜美;②反復使用四個“夠了",突出了家鄉(xiāng)景色的獨特之美;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與贊美。
23.“與天地同在”,是指作者臨流宵坐,感受到了天地與大江的廣袤靜美,身心恬適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和沉醉其中。
“真正與那片天地渾然同在",是指作者超越了物理空間上的對家鄉(xiāng)的理解與喜愛,領悟到將家鄉(xiāng)百年變遷史銘記于心的重要,使身為游子的作者精神生根,真正與家鄉(xiāng)融為一體。
【知識點】分析文本的結構,概括文本的主題;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賞析文本的內(nèi)涵;欣賞文本的形象;散文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再結合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再判斷正誤。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學生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nèi)容有所把握,然后結合題目回到文中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論。
(3)本題考查學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認真閱讀相關句子,再從內(nèi)容、結構、情感的角度進行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再結合內(nèi)容、主題和語境分析這兩句話的含義。
20.C.“漩渦”解釋為“無法掙脫的悲慘境地"錯誤,依據(jù)語句“連拉帶拽地帶進了現(xiàn)代化的漩渦”分析可知,“漩渦"是“讓人不能自拔的境地”,無“悲慘"之意。
故答案為:C。
21.D.“作者由‘曉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來越深入”理解有誤,文章的標題為“臨流曉坐",只是想借助古人詩句來表達共鳴之情,“獨自面對滔滔大江,浩蕩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還沒從雪山啟程,古老的江流悠緩無聲,靜美得恰似花季的所謂伊人”,文中作者實際上只是“宵坐",可見作者所謂的“曉坐”是虛寫,借以抒發(fā)對故鄉(xiāng)人事變遷的諸多感慨;結尾部分“沒問過那些家鄉(xiāng)文友,是否也常到江邊‘臨流曉坐’,但他們在那條歷史與時間的長河邊,顯然已苦坐多年",可見“苦坐”,是從他人而言,也沒借助三種“坐"體現(xiàn)思考的逐層深入。
故答案為:D。
22.“讀夜色時……;讀月光時……;讀江流時……”三組“讀"構成排比的修辭手法,三個排比句式寫景,將長江之美景描寫得細致入微,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可感。
反復:由結構相似的幾個句子構成幾個整句,“讀讀那片夜色就夠了”“讀讀夜里那道月光就夠了"“讀讀月下那道江流就夠了”“讀讀江流上船帆半掩槳楫盡收的波光也夠了",四個“夠了”使用反復手法,在形式上節(jié)奏鮮明,音調(diào)和諧,易于上口,語勢強烈;在內(nèi)容上,給讀者展示了一組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畫卷,長江的夜色、月光、江流啟示著他,影響著他,故使作者的情感更深厚,更耐人尋味。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美景強烈熱愛之感,也增強語氣或語勢,突出家鄉(xiāng)獨特的自然風光,讓人神往沉醉。
比喻:“如果家鄉(xiāng)是本日月之書"把看家鄉(xiāng)比作讀書,生動形象,突出家鄉(xiāng)的風景繁多且值得欣賞。
23.①“與天地同在”,是指作者作為游子的身份,剛回到家鄉(xiāng),在長江邊上,“臨流宵坐",在與長江的親密接觸中,“一時便覺得能心靜如水”,繼而看到聽到長江邊上男女老少癡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讓作者感受到人們對美景的沉醉與日常生活的滿足;故眼前所見天地與長江的深邃靜美,讓作者一洗都市的疲憊,陶然忘機,身心恬適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和沉醉其中。故產(chǎn)生“與天地同在"之感慨;這是對大自然的深度描摹和頂禮崇拜,表現(xiàn)出都市人對都市的厭倦。
②“真正與那片天地渾然同在”文句是在文章的結尾處,在之前,作者飽含深情地寫了家鄉(xiāng)快速發(fā)展,也寫了它艱難前行的歷史;“真正"二字表明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理解和喜愛更進一步,“渾然同在”則啟示我們應去探尋、銘記故鄉(xiāng)歷史,知道自己來自何處、身在何處。故“真正與那片天地渾然同在"是卒章顯志句。
四、語言基礎運用(5分)。
(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語言基礎運用。
①北京2022冬奧會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首個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fā)制冷技術的冬奧會速滑場館。②該技術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中最先進、最環(huán)保的制冰技術。③它的使用,不僅能夠為冬奧會比賽提供溫度穩(wěn)定、厚度均勻的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冰面,還可以使國家速滑館的碳排放量接近于零。④同時,國家速滑館還配有一套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tǒng),制冰產(chǎn)生的廢熱可用來除濕、冰面維護、提供生活熱水等。
2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中刪去“冬奧會速滑”,表達更簡潔且語意不變。
B.②句中“先進"和“環(huán)?!眱蓚€詞語的位置不能互換。
C.③句中“可以"可改為“用以”。
D.④句中的“來"應該改成“在”。
25.③④句中有三個畫波浪線的短語,其中有一個需要修改,請找出并將修改后的短語寫在答題卡上。
【答案】24.B
25.維護冰面
【知識點】語言表達簡明、準確、鮮明、生動;并列短語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運用之簡明及準確的能力。語言表達得體:一要思索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中能說什么,不能說什么;說什么好,說什么不好;怎樣說有分寸,怎樣說沒有分寸;怎樣說效果好,怎樣說效果不好。二要考慮說話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養(yǎng)、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更要考慮聽話人的諸多情況三要根據(jù)不同的交際場合,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準確得體、恰到好處。
(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詞語的含義,從詞語的使用對象、范圍、感彩等方面區(qū)別近義詞語,然后分析詞語所在的語境,從中依據(jù)合乎語境理解詞語。
24.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運用之簡明及準確的能力。A.“冬奧會速滑"是修飾限定“場館”,不能去掉;B.因下文③句“不僅……,還……",先說先進,后說環(huán)保,與之照應,故不能互換位置;C.“用以”表目的;“可以"后是結果。此處不是目標,不能改。D.改成“在”后應在結尾加“等方面",否則就不能搭配了,不能改。故答案為:B。
2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④句中“冰面維護”為主謂短語,而“除濕"和“提供生活熱水”都是動賓短語,并列短語結構應該一致,故應該為“維護冰面"。
五、微寫作。(10分)
26.(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⑴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校學生會成立新社團“悅讀會”,要擬一則招新啟事。請你圍繞“閱讀帶來審美愉悅"這一宗旨,為啟事寫一段話。要求:語言簡練,有吸引力。
⑵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50字。
核酸檢測排隊時需要兩米安全距離,一些社區(qū)為兩米間隔線設置了安全貼心、形式多樣的標志,有的是撐起的晴雨傘,有的是貼在地上的古詩詞圖片。請你選擇一個檢測點,依據(jù)其環(huán)境特點,設計兩米間隔線標志,并寫出設計理由。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
⑶請以“像一道閃電”為題目,寫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答案】(1)唯閱讀才不會讓華麗豐富的世界變成一個了無生趣的牢籠,才會讓我們走近一個又一個有“意思"的靈魂,感知世界的美好,過上優(yōu)雅快樂有滋有味的生活。人生天地間,而浮生如夢,古人秉燭夜游,今人讀以忘憂?!安枨逍模瑫辍?,獲得快樂的方式有很多,可終不如閱讀來得直接和痛快。加入悅讀會吧,讓愉悅相伴。
(2)我選擇某社區(qū)。
兩米間隔線標志由“請保持間距"的標識黃線和“請保持2米愛的距離”的粉紅色心形貼紙。也就是說地面除了貼有標識黃線,還附帶張貼溫馨提示語。黃色具有警示作用,粉色具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標識和提示語不僅色彩和諧相映生輝,而且具有雙保險的效果?!皭?字讓冷冰冰的警示標識具有了溫度。
(3)像一道閃電嘭!閃!啪!看,暗夜寂寥中的一道閃電,看見中國速度,聽見華夏心跳。
大鵬一日同風起,欲與天公試比高。噼!閃!嚓!白日如焚,一道閃電,照亮青春纖毫,指引人生軌道。
青云直上九萬里,風流人物數(shù)今朝。瞧!那像閃電一樣的青春,伴著電光一樣的中國速度,攜手并進,意氣風發(fā),是他們一起看見并創(chuàng)造了中國速度!
【知識點】小作文
【解析】【分析】任務一:要求寫招新啟事,圍繞“閱讀帶來審美愉悅”這一宗旨,提倡閱讀,呼吁同學加入校學生會成立的新社團“悅讀會",中心思想簡而言之自然為“悅讀”,旨在通過文字說明輔助啟事,以吸引學生積極參加“悅讀會",注意語言要簡練,富有吸引力和感召性,符合“不超150”這個字數(shù)要求。
任務二:該題緊貼時代背景,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針對性。要求選擇一個檢測點,作答時首先要明確“我選擇……",具體地點可以是校園,也可以是醫(yī)院或者某個小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等等。設計理由一般使用說明性文字,注意語言要簡潔,表意清楚明白,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3)本題屬于命題寫作,體裁是抒情文字,也可以是一首小詩,題目“像一道閃電”使用了比喻修辭,寫作過程中要明確本體和喻體各自對象的屬性,兩者間一定是有關聯(lián)的相似之處,并且寫作的抒情落腳點是被比喻的對象所具有的特性,并對此特性抒發(fā)情感。
寫作前要想好這道閃電的本體對象,可以是人或物,切記不可寫成閃電本身。本體的特點要具備閃電的特點,迅速、短暫、明亮等,不可強拉硬拽。比如可以選擇朋友,寫友情像一道閃電,批評的話語像閃電般迅疾警示我們,不要偏離人生正軌;也可以寫老師的教育有時候也像一道閃電般,坎坷挫折中啟迪我們,三言兩語間便讓我們豁然開朗,照亮了我們的人生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qū)懡o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nèi)容;蘇語言表達。根據(jù)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
六、作文。(50分)
27.(2023高三上·朝陽月考)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
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強調(diào)了學習要有反思意識才能進步;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也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者需要記住和反思的許多方面。
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常用來指對行為或思想等進行分析總結。有人這樣提煉反思:它是對認識的再認識,對思想的再思想;也有人說反思是指對人對事持有理性思考和獨立精神……
⑴關于“反思"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合理,言之有物,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700字。
⑵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寫道:“人不是生來就被打敗的?!辈环?,敢于奮進的勇氣固然可嘉;但有時候失敗未必是壞事。請以“感激失敗"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要求敘述描寫生動,有情節(jié)。
【答案】范文⑴:
學會反思
曾聽別人問道,“為什么我竟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答案很簡單——不會反思。
瓦茨曾說過“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曾子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的確,要想成功,我們必須學會反思。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大抵都成功于善于反思。試想,如果勾踐不自省,何以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如果廉頗不自省,何以有“負荊請罪”的佳話?如果呂蒙不自省,何以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美談?如果陶潛不自省,何以有“實迷路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感悟?如果盧梭不自省,何以有《懺悔錄》的問世……
凡是一敗涂地的人,大抵都失敗于不知道自思。紂王無道,親小人遠賢臣,不自省,使幾百年的大商基業(yè)毀于一旦;太平天國定都后,將領貪圖享樂,爭權奪利,不自省,斷送了大好前程;慈禧太后頑固專橫,不自省,使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動蕩不安;仲永天資聰明,卻恃才傲物,不自省,最終“溟然于眾人矣"。
有人認為自省浪費時間。其實不然,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自省是對以往經(jīng)驗的總結,是對過去的反思。在總結和反思中,我們?nèi)未嬲?,明辨是非,變得清醒明智。學會自省,猶如在大漠中聽到駝鈴,在海上看見燈塔,使我們看清方向,不再迷茫,又怎么能說是浪費時間呢?自省更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一個人假如對自己的過失視而不見,諱莫如深,最終只會變得獨斷專行,舉步維艱。
重提反思精神,是因為近幾年我們在同樣的坎上栽了太多的跟斗,我們喝了三聚氰胺,又大吃地溝油;我們偷工減料塌了樓,又急于求成垮了橋;我們植樹節(jié)次次種樹不見綠,我們的城市年年下雨回回澇……所以,不僅個人的成長需要反思,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更需要反思,因為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如果只顧亢奮向前,而不懂得回首反思,那所謂的“前進”終不會長久。
敢于反思、善于反思是人類的大智慧。反思昨天是為了明天;反思失敗是為了成功。在奮進中反思,我們不會偏離目標;在安逸中反思,我們不會沉淪;在失敗中反思,我們不會氣餒;在成功后反思,我們不會停頓……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里,我們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時時刻刻進行反思,在自省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范文⑵:
感激失敗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我與父親在家附近的公園里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羽毛球比賽。那時的我,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對失敗的厭惡。然而,那一次的失敗,卻讓我收獲了比勝利更重要的東西。
比賽開始,我充滿了斗志,希望每一球都能穩(wěn)穩(wěn)拿下。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順利。父親,一個在我眼中無比強大的對手,用他的球技讓我一次次無功而返。每一次我試圖反擊,但總是在關鍵時刻,我的力量、我的技巧都似乎消失了一樣,無法突破他的防線。
我感到無比沮喪,甚至有些憤怒。我看著父親那沉穩(wěn)的步伐,那冷靜的眼神,我心中充滿了疑惑。為什么我會輸?shù)眠@么慘?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父親卻始終沒有嘲笑我,反而用一種鼓勵的語氣說:“孩子,不要害怕失敗,有時候,失敗也是一種成長。"
我沒有理解他的話,甚至有些不屑。失?。磕鞘嵌嗝戳钊司趩实氖虑?,怎么可能會對我有幫助?但是,當我再次看到父親那沉穩(wěn)的步伐,那冷靜的眼神,我明白了,原來,我輸?shù)舻牟粌H僅是一場羽毛球比賽,更是我那自大的心態(tài)。
我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中,反思自己的行為。我發(fā)現(xiàn),我在比賽中過于急功近利,沒有耐心去等待機會。我試圖控制每一球,而不是去適應球場的節(jié)奏。我意識到,我需要在比賽中更加冷靜、更加沉穩(wěn)。
我開始更加努力地練習球技,更加注重策略和心態(tài)的調(diào)整。每一次失敗,我都將其視為一次學習的機會。我開始感激失敗,因為它們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讓我有機會去改進自己。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懼怕失敗。相反地,我甚至期待著失敗的到來。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失敗都代表著我有機會去成長、去進步。我開始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失敗,我開始感激失敗。因為它們讓我明白,生活就像這場羽毛球比賽,有時候我們會失去平衡,有時候我們會失敗。但是只有從失敗中站起來,才能真正成長。失敗讓我們有機會去反思,去學習,去進步。
【知識點】材料作文;命題作文
【解析】【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第一段引用《勸學》和《諫太宗十思疏》的事例,提出材料的核心話題——反思;第二段首先對反思的本義進行解釋,然后舉出人們對“反思”的不同理解。很顯然,從語義關系和邏輯關系上看,第一段是引子,引出話題;第二段進行理論闡述。反思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思維能力,我們在處理關系、做任何事情時,要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就應該時時反省自我,對過往進行反思,以總結得失,更好地走下面的路?;诖耍稍掝}引發(fā)的思考角度有:生活與人生中需不需要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什么;我們該怎樣進行反思。
由材料提出的寫作任務比較明確,寫作時圍繞“反思"的話題選擇一個角度。
寫作時,可首先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和寫作任務提煉文章的主旨——時時反思、檢省,不斷總結方能行穩(wěn)致遠;繼之,聯(lián)系材料從理論的層面分析反躬自省的意義;然后,關聯(lián)現(xiàn)實,精選典型材料,擺事實講道理,從不同角度闡述“自省、反思”對個人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最后,回到當下,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重視“反思總結",這樣才能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立意:
1.居安思危不偏軌。
2.時時檢省才能少走彎路。
3.反思是自我成長不可或缺的良方。
(2)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全命題作文題。
命題作文重點在于對所給題目的解讀。對于“感激失敗”這一既定題目,考生要重點分析其原因,我們?yōu)槭裁匆案屑な??所給材料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示:有時候失敗未必是壞事。這是因為,在青少年成長階段,多吃點苦,多經(jīng)歷點挫折、困難可以提高抗挫力,幫助青少年調(diào)整心態(tài)、磨礪意志、增長才干,而這一切都對青年的成長十分重要。一次失敗可以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激勵自己的斗志,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奮起直追,為成功奠定扎實基礎,這就是所謂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因此,“感激失敗"這一題目蘊含著樂觀向上、積極有為的情感態(tài)度,要求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視失敗,于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成就更好的自我。
選材時,應注意選擇貼近生活的事例,考生可以從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生活體驗等方面入手,如可以寫一次考試的失敗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一項技能的失敗讓自己懂得堅持的重要性,一場接力賽的失敗讓自己明白團隊合作的意義……
在行文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敘事技巧。比如寫參加兩人三足比賽,就可以設置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先寫“我”在賽前信心滿滿、拒絕練習而與搭檔產(chǎn)生矛盾,結果在比賽時因與搭檔默契不足而慘被淘汰,面對失敗“我"痛定思痛,總結教訓,懂得了合作的意義。也可以采用倒敘、插敘等敘事順序,先倒敘寫“我失敗了也明白了”這一結論,然后具體敘述失敗的過程及明白的道理,使情節(jié)更曲折。
在敘事過程中,也可使用描寫、修辭等多種手法。如可以對人物進行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突出人物在遭遇失敗時內(nèi)心的痛苦與掙扎,使文章更細膩、真實。也可以借助景物描寫,通過環(huán)境的變化來反映“我"失敗前后內(nèi)心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總結失敗經(jīng)驗獲得成功后內(nèi)心的的舒暢明朗,使文章富有深意,升華主題。
立意:
1.寫“我”考試失敗,及時反思自己,更積極地投入后續(xù)的學習中。(挫折成長)。
2.寫“我"學習鋼琴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在最后的考試中慘被淘汰,懂得了堅持的意義。(經(jīng)驗教訓,成長感悟)。
3.寫“我”名落孫山后,師長好友貼心撫慰“我",讓“我”體會到珍貴的情誼。(真情無價)。
【點評】
本題考查考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藥冷鏈運輸服務合同
- 建筑工程人才中介合同
- 花店翻新墊資合同
- 行業(yè)專項作業(yè)指南 財務管理基礎
- 經(jīng)營用房租租賃合同書
- 印刷合同協(xié)議書
- 門衛(wèi)臨時聘用合同
- 軟件開發(fā)流程優(yōu)化與項目管理體系建立指南
- 員工離職后保密協(xié)議
- 購房協(xié)議和購房合同
- 2024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散文、小說閱讀(第03期)含答案及解析
- 《宮頸癌篩查》課件
- 2024年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消化科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杭氧股份深度報告:工業(yè)氣體龍頭期待2025景氣復蘇
- 2024年學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總結
- 2024年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社會招聘考試真題
- 慢性腎臟病健康知識科普
- 第二章《有理數(shù)的運算》單元備課教學實錄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
- DB31-T 596-2021 城市軌道交通合理通風技術管理要求
- 華為智慧園區(qū)解決方案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