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3-1氣候及其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_第1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3-1氣候及其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_第2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3-1氣候及其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_第3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3-1氣候及其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_第4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3-1氣候及其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diào)節(jié)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分層達標·訓練【基礎達標】1.下列地理環(huán)境屬于人文地理環(huán)境的是()A.自然保護區(qū)B.原始森林C.世博園中國館D.太平洋下圖中的左圖是某沿海地區(qū)兩處氣溫、時間變化曲線示意圖,右圖是某區(qū)域海陸分布圖。讀圖回答2、3題。2.對應①、②情況的下墊面分別是()A.湖泊和沙地B.陸地和海洋C.林地和裸地D.鄉(xiāng)村和城市3.若①、②曲線分別表示甲、乙兩地氣溫年變化情況,則圖示區(qū)域可能位于()A.南美洲B.歐洲C.非洲D(zhuǎn).大洋洲4.地球上極端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南極大陸,除了因緯度高獲得的太陽輻射少以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A.終年盛行下沉氣流B.常年吹極地東風C.冰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大D.受西風漂流的影響5.(2012·浙江文綜)據(jù)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德班氣候資料(測站:29°50′S,31°2′E海拔5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氣溫(℃)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地中海氣候6.可以改善小氣候的人類活動有()A.植樹造林B.圍湖造田C.填海造陸D.南水北調(diào)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氣候,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兩地中,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的地區(qū)是___________地區(qū),冬雨夏干的氣候分布在___________地區(qū),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地常年受___________氣團的控制,其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4)下圖為三種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將其序號與上圖氣候類型的代表字母對應填空: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灸芰μ嵘恳?、選擇題下圖是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由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的代號是()A.m、nB.c、eC.s、tD.b、r2.民謠“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反映的氣候主要是指圖中的()A.rB.mC.sD.d3.熱島溫度為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熱島強度的大小。從下圖中可得到的正確信息是,某市熱島強度()A.夏季大于冬季B.午后大于夜晚C.冬、夏季的差異在日出前后最小D.冬、夏季的差異在午后最?。?012·中山高一檢測)讀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完成4、5題。4.常年受到①處氣壓帶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5.與地中海氣候形成原因有關的氣壓帶和風帶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下圖是世界某地區(qū)1月等溫線圖,其中a是25℃等溫線,b是20℃等溫線,據(jù)此回答6~8題。6.圖中b等溫線明顯與海岸線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響B(tài).洋流影響C.降水影響D.人類活動的影響7.圖中a、b兩條等溫線溫度不同,主要原因是()A.太陽輻射B.海陸分布C.大氣環(huán)流D.地面狀況8.圖中等溫線都為閉合狀,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太陽輻射B.大氣環(huán)流C.海陸分布D.地形二、非選擇題9.讀氣候影響因素的關聯(lián)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氣候形成因素: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形成我國西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3)促進高低緯之間、海陸之間發(fā)生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的氣候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10.(探究性學習)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秋八月,玄奘從長安出發(fā)西行,出玉門(今甘肅玉門關)踏上了西游的征程。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玄奘經(jīng)阿富汗東北部、轉(zhuǎn)東經(jīng)今帕米爾高原西南的瓦罕地區(qū)回國,于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長安。結(jié)合唐玄奘西游路線圖回答問題。(1)請將下列四幅圖代表的景觀按玄奘歸程見到的順序排列__________。(2)《大唐西域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集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達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痹摱挝淖置枋龅氖悄囊欢涡谐痰木跋螅堅趫D中標出來。(3)從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資料看,印度傳統(tǒng)的石窟造像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試分析其原因。,答案解析【基礎達標】1.【解析】選C。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地理環(huán)境的區(qū)別。世博園中國館是人工建造的,故選C。2、3.【解析】2選B,3選A。本題組解題關鍵是從左圖讀出①與②的區(qū)別,結(jié)合右圖分析出與甲、乙的對應關系。第2題,讀左圖知氣溫日較差①大于②,比較備選項中下墊面熱容量大小,B項符合。第3題,甲氣溫日較差大于乙,結(jié)合氣候分布規(guī)律,若右圖為北半球,甲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乙是地中海氣候,氣溫日較差甲小于乙;若為南半球,甲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氣溫日較差甲大于乙,故選A。4.【解析】選C。南極大陸覆蓋的冰層對太陽輻射具有強烈的反射作用,加劇氣溫降低。5.【解析】選B。德班位于南非東部沿海,全年高溫,一年分為干濕兩季,冬半年是干季,夏半年是濕季。它位于北緯30度印度洋沿岸,春秋分時,副高控制,干旱;冬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此時中緯西風帶移至這里,影響它的西風是西北風,對于它來說,西北風來自內(nèi)陸,所以干旱;夏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控制這的是東南信風帶,東南信風來自海洋,加上暖流的影響,多雨。6.【解析】選A。植樹造林通過增加植被覆蓋率,可以改善局部小氣候。圍湖造田、填海造陸不會改善小氣候。南水北調(diào)對氣候影響不大。7.【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不同的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從氣溫方面入手分析可知,氣溫受緯度位置(太陽輻射)和下墊面性質(zhì)的影響,由此判斷溫度帶,圖中A、B、D為溫帶氣候類型。從降水入手分析可知,不同地區(qū)大氣環(huán)流形式?jīng)Q定其降水量及季節(jié)分配,另外降水量還受距離海洋遠近的影響,圖中A地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D地深居內(nèi)陸,距海遠,故降水少;B地常年受西風帶的影響,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C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因而冬雨夏干。答案:(1)溫帶季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2)BC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3)大陸冬冷夏熱,全年少雨(4)CBA【規(guī)律方法】表格總結(jié)由氣候特點判斷氣候類型的三個步驟步驟一:以“形”定“位”——根據(jù)氣溫曲線判斷南北半球依據(jù)曲線形狀因素變化結(jié)論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波峰狀6、7、8三個月氣溫最高北半球波谷狀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南半球步驟二:以“溫”定“帶”——根據(jù)氣溫判斷其所屬的溫度帶熱帶型亞熱帶型溫帶型寒帶型氣溫指標全年平均氣溫>20℃,最冷月均溫>15℃全年平均氣溫<20℃,最冷月均溫>0℃最冷月均溫<0℃,最熱月均溫>18℃(溫帶海洋性氣候例外)最熱月均溫<10℃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步驟三:以“水”定“型”——根據(jù)降水分析其所屬的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nèi)分配情況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熱帶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冬雨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寒帶苔原氣候、冰原氣候【能力提升】1、2.【解析】1選B,2選B。本題組考查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的影響。第1題,北半球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的氣候應是30°N~40°N的地中海氣候和南北緯10°~20°之間的熱帶疏林草原氣候,故選B。第2題,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深居內(nèi)陸,氣溫日較差大,故選B。3.【解析】選D。解讀題目文字信息可知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差越大,熱島強度越大。結(jié)合圖中縱坐標數(shù)值表示溫差大小,圖中給定冬、夏兩季溫差變化曲線,從答案設置上看,探究的是橫坐標即一日內(nèi)溫差變化。結(jié)合給定選項,進一步解讀圖形,進行判斷:冬季城郊溫差一天中只有14:00~16:00小于夏季城郊溫差,可近似認為熱島強度冬季大于夏季;午后溫差小于夜晚,故熱島強度也小于夜晚;就溫差而言,冬、夏季的差異在日出前后最大,午后最小。4、5.【解析】4選A,5選B。①為赤道低氣壓帶,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氣候是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規(guī)律方法】圖示法記憶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不同氣壓帶、風帶控制區(qū)形成的氣候類型各不相同,有的氣候為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形成,還有的是兩個交替控制形成,其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6~8.【解析】6選B,7選A,8選D。本題組以區(qū)域為背景,考查氣候的形成因素。第6題,根據(jù)圖中經(jīng)緯度與海陸輪廓可以判斷出該地區(qū)是非洲南部地區(qū),b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的主要原因是受本格拉寒流的影響,所以該題選B。第7題,圖中a等溫線是25℃,b等溫線是209.【解析】本題考查氣候與其他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結(jié)合圖與所學知識,可以判定A為太陽輻射,B為大氣環(huán)流,C為下墊面,D為人類活動。太陽輻射是氣候形成的基礎,大氣環(huán)流是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下墊面和人類活動影響局部地區(qū)氣候;我國西南橫斷山區(qū)氣溫和降水的垂直差異是由下墊面造成的;大氣環(huán)流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和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分交換;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分有利和不利兩方面。答案:(1)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人類活動(2)下墊面(3)大氣環(huán)流(4)有利:興修水庫,人工造林可以增加空氣濕度,調(diào)節(jié)局部地區(qū)的氣候;不利:人類生產(chǎn)與生活燃燒煤、石油等釋放大量的CO2,導致全球氣溫升高。10.【解析】第(1)題,“歸程”是題眼,所見景觀從印度的亞熱帶草原帶開始,經(jīng)過喜馬拉雅山的雪山、塔里木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