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1頁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2頁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3頁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4頁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建設單位: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單位: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統(tǒng)計部《關于委托開展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2、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3、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4、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10、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各車站分區(qū)防治措施拉段線路設備質量,提升客貨列車運行品質,自2010年至2017年完成格拉段1135km正線無縫線路的換鋪,全面實現了格拉段區(qū)間無縫線路。原青藏線格拉段全線車站道岔設備不匹配、結構不等強且青藏線正線無縫線路與道岔間緩沖區(qū)存在異形鋼軌,鋼軌強度不同,接頭集中,長期運營狀況下鋼軌接頭壓饋、掉塊、低塌等病害日益突顯,屬于病害集中高發(fā)區(qū)。加之既有信號、通信、電力等設施、設備經過多年運營,狀態(tài)根據以上情況,對青藏線格拉段正線道岔更換,使全線車站道岔設備統(tǒng)一標準;信號等系統(tǒng)進行改造,減少高原環(huán)境下的設備維修工作量,達到全線良好的線路運營狀態(tài),提高線路運輸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青藏鐵路格拉段是《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2016)中普速鐵路網“京津冀~西北(西藏)”通道的重要部分,為進一步提高運輸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提升青藏鐵路抗風險能力,減少高原環(huán)境下的維修工作量和運維成本,本項目在該段既有鐵路上進行升級改造,是改善鐵路服務質量的需要,也是滿足國防戰(zhàn)略需求和應對突發(fā)事件保本項目于2022年2月17日取得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關于青藏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簡稱格拉段)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部、西藏自治區(qū)中北部。線路北起格爾木站,南至拉薩站;途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安多縣、色尼區(qū),拉薩市當雄縣、堆龍德慶區(qū);線路全長1136.34km,590.55km,西藏自治區(qū)境內長度545.79km。本次改造工程主要位于格拉段沿線既有各本工程全線32個車站的50公斤/米正線道岔,全部更換為60公斤/米道岔,共計126信號系統(tǒng)改造采用基于CTCS-0級列控系統(tǒng)技術方案。對全線剩余30個無聯鎖車站及安多站新建國產計算機聯鎖設施,既有CTS-2軌枕式轉轍機更換為國產轉轍機,本工程由主體工程和臨時工程組成,其中主體工程主要包括:對全線32處車站進行道岔更換;對全線56處車站的信號系統(tǒng)進行改造,開挖信號管溝194.20km;11處車站鋪設通信管線44.00km(與信號管線同溝敷設26處車站開挖電力管溝24.09km;以及4處車站新建信號綜合樓,17處車站接建信號機械室等改造工程。全線共設置施工便道21.35km,其中新建施工便道3條,共計0.35km,整修便道50條,共計21.00km;全線設置44處表土堆放區(qū),共計臨時占地面積為0.28hm2;全線設置21處施工生產生活區(qū),其中材料廠3處,利用既有設施布設于安多站、那曲站、當雄站既有站場用地范圍內;施工營地18處,租賃7處,利用既有車站房屋、場地11處。施工生1√2√√√√3√4√√√√√5√√√√√√6√7√√√√√√8√9√√√√√√√√√√√√√√√√√√√√√√√√√√√√√√√√√√√√√√√√√√√√√√√√√√√√√√√√√√√√√√√√√√√√√√√√√√√√√√√√√√√√√√√√√√√√√√√√√√√√√√√√√√√√√√√√√√√√√√√√√√√√√√√√√√√√√√√√√√√√√√√√√√√√√工程總占地面積為33.28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積為房建工程占既有鐵路用地0.52hm2),表土堆放區(qū)臨時占地0.28hm2(其他草地0.09hm2、天然牧草地0.19hm2)本工程土石方挖填總量12.20萬m3(含表土剝離及回覆0.726.10萬m3(含表土剝離0.36萬m3填方總量6.10萬m3(含表土回覆0.36萬m3無(8)建設工期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投資估算總額約12.80億(10)建設單位2020年9月8日至11日,國鐵集團運輸部會同機輛部、工電部、安監(jiān)局對青藏線格拉段運營安全情況現場調研并形成青藏鐵路格拉段運營安全調研報告。2020年10月20日,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委托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一院”)開展格拉段運營安全專項整治可研報告編制工作。根據委托,中鐵一院于2020年10月底完成《青藏線格爾木至拉薩段運營安全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21年5月20日,青藏集團公司計劃統(tǒng)計部組織相關部門及設計單位,對青藏線格拉段運營安全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進行了對接和會議研究,根據會議安排,中鐵一院于2021年6月底完成《青藏線格爾木至拉薩段運營安全整治工程-道岔更換及信號系統(tǒng)改至拉薩段運營安全整治工程-道岔更換及信號系統(tǒng)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審項目的可研報告。在此基礎上,中鐵一院繼續(xù)深化本工程設計方案研究,于2022年3為了貫徹落實水土保持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最大限度地減少項目建設對沿線水土保持的影響,受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委托,中鐵一院承擔本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接受委托后,中鐵一院組織專業(yè)水保人員積極介入工程設計中,對工點設計提出了水土保持意見和要求,進行了現場踏勘、調查和資料收集,并結合工程設計文件,于2022年3月編制完成了《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在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及報告書編制過程中,我公司得到了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地方政府及水行政等有關主管部門和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本項目位于青藏高原區(qū),屬高原地貌,地形平坦開闊,所經地區(qū)主要有柴達木內低氣溫為-45.2℃,年平均氣溫為-2℃~6.9℃,≥10℃年積溫2110℃;年平均風速2.0-4.8m/s。項目區(qū)年均降雨量為41.8~468.1mm,年均蒸發(fā)量為1316.9~2392.6mm。青藏鐵路沿線土壤類型主要為荒漠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地帶性植被為溫性荒漠、高寒草原、高山冰緣、高寒草甸和溫性草原植被帶五個地帶性植被帶,但本次改造工程主要位于青藏鐵路既有各車站內,青藏鐵路經多年運營、維護,區(qū)的青藏高原冰川凍土侵蝕區(qū),主要以輕度的風力、水力侵蝕為主,兼有凍融侵蝕,按《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的規(guī)定,該區(qū)域容許土壤流失量不做定量要求,本方案參考《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擴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容許土壤流失量取值為本工程依托于既有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進行改造工程,鑒于既有鐵路線路走向,不可避免地涉及生態(tài)敏感區(qū)5處,分別為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前,已收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區(qū)位置關系;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的位置關系。現本項目環(huán)評已通過專家審查,待青海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與西藏自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批復。①本項目涉及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回復正式意見。②涉及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根據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回函內容(附件4),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后,相同區(qū)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護地,原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執(zhí)行國家公園管控要求。③涉及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已征求主管部門意見,待本項目環(huán)評批復后,向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報備。④涉及三江源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qū),根據《國家公園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關要求,本項目屬于既有鐵路改造工程,符合管理辦法,允許建設。⑤涉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根據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回函內容(附件4),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內陸濕地類型。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以及《環(huán)(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訂,2011年3月1日實(3)《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jiān)測工作的通知》(4)中國鐵路總公司辦公廳《關于加強鐵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通知》(5)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文件編寫和印制格式根據本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組織安排,確定本工程設計水平年為完工后一年即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33.28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積為0.60hm2,為既有鐵路用地;臨時占地面積為32.68hm2,臨時用地占既有鐵路用地29.09hm2,其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guī)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和重點治理區(qū)復核劃分成木盆地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涉及的拉薩市堆龍德慶區(qū)屬于西藏自治區(q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等相關規(guī)(4)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護率、表土保護率、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六項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本次工程范圍涉及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ㄗ灾螀^(qū))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結合各分區(qū)的降水量、土壤侵蝕情況、地貌情況等沿線的環(huán)境特征,針對沿線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對大區(qū)指標劃分,格爾木至西大灘段(K815+405~K958+236年平均降水量僅為41.8mm,年平均蒸發(fā)量達到2392.6mm,年均蒸發(fā)量與年均降水量之比為57.24,干燥度≥16.0,該段屬于極干旱區(qū),劃分為極干旱荒漠區(qū),治標準》(GB/T50434-2018該段林草植被恢復率和林草覆蓋率可不作定量要求,水土流失治理度降低5%;該段地表植被稀疏,呈戈壁荒漠地貌,擾動范圍內基本無西大灘至唐古拉山段(K958+236~K1389+760年平均降水量248.5~290.9mm,年平均蒸發(fā)量1316.9~1638.9mm,3.漠區(qū),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水土流失治理年平均蒸發(fā)量1782.9~1975.7mm,3.5≤干燥度<16.0,該段屬于干旱草原區(qū),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植項目區(qū)涉及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西藏自治區(q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故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均提高1%;全線土壤侵蝕以輕度風力及水力侵蝕為主,至設計水平年土壤流失控制比應高山區(qū)的項目渣土防護率可減少3%~5%,考慮到本項目位于青藏高原區(qū),環(huán)境敏感綜上所述,對上述區(qū)域修正后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值按照各區(qū)域防治責任面積進各分區(qū)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計算表 ————————— — —————50433-2018)等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中關于水土保持限制和約束性規(guī)定,進行主體工程選本項目依托于既有青藏鐵路格拉段進行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線路平縱斷面項目區(qū)不涉及其他崩塌滑坡危險區(qū)以及易引起嚴重水土流失和生態(tài)惡化的地區(qū);不涉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分確定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點試驗區(qū)、全國水土保持監(jiān)測網絡中的水土保持監(jiān)測站點;本工程依托于既有青藏鐵路格拉段進行改造,鑒于既有鐵路線路走向,不可避免地涉及生態(tài)敏感區(qū)5處,分別為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目前,已收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感區(qū)位置關系(詳見附件2)。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國家公園的位置關系(詳見附件3)。①本項目涉及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專題報告編制完成,已通過審查,待回復正式意見。②涉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回函內容(附件4),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后,相同區(qū)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護地,原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執(zhí)行國家公園管控要求。③涉及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已征求主管部門意見,待本項目環(huán)評批復后,向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報備。④涉及三江源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qū),根據《國家公園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關要求,本項目屬于既有鐵路改造工程,符合管理辦法,允許建設。⑤涉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根據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回函內容(附件4),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內陸濕地類型。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以及《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等其他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依規(guī)履行環(huán)評、土地等有關手續(xù)。工程不可避免的經過了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柴達木盆地青海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和西藏自治區(q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本工程未項目執(zhí)行青藏高原區(qū)一級標準,并根據項目區(qū)自然條件,修正了土壤流失控制比以及林草植被恢復、覆蓋率等目標值,項目主體工程主要為道岔更換,信號系統(tǒng)改造以及對通信、電力、房建等配套工程進行升級改造,臨時工程為新建、整修施工便道擾動地表的主體工程主要為房建工程基礎開挖、管線工程管溝開挖,主體工程均位于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無新增占地。臨時工程主要為新建、整修施工便道和表土堆放區(qū),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盡量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保護原植被,采取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對工程本身、擾動區(qū)進行治理,減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表土堆放區(qū)設置于干旱半荒漠區(qū)和干旱草原區(qū)的各施工便道或進站道通過工程采取的各項水土保持防護措施及恢復措施,工程能較好的防治水土流失生態(tài)大區(qū),工程沿線環(huán)境敏感程度高。因此,施工便道在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前提下對新增臨時占地采取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復擾動地面的地表植被,基本上達到與周邊景觀本工程涉及水土流失國家級重點預防區(qū)和?。ㄗ灾螀^(qū))級重點治理區(qū),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zhí)行青藏高原區(qū)水土流失一級防治標準并依據修正辦法修正標準值。同時,施工期要求嚴格限制施工范圍,控制和減少對原地貌、地表植被的擾動和損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本工程在生態(tài)敏感區(qū)內無新增永久用地,僅因建設需要設置臨時施工便道,臨時工程嚴格限制施工擾動范圍,避免隨意擴大植被破壞,施工結束后盡快進行植被恢復,改善生態(tài)功能;在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實施管線開量6.10萬m3(含表土剝離0.36萬m3填方總量6.10萬m3(含表土回覆0.36萬m3本工程永久占地、臨時占地數量統(tǒng)計全面、無漏項,臨時占地數量滿足工程建設工程涉及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柴達木盆地青海省級水土流失重點主體設計施工工藝和方法比較成熟,考慮到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設;施工工綜上所述,本項目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方案通過執(zhí)行水土流失防治一級標準,優(yōu)化項目施工工藝,嚴格控制施工擾動面積,減少對現有植被的破壞,有效控制水土工程建設擾動地表面積為33.28hm2,建設期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33.28hm2。本項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總量為2062.03t,原地貌水土流失量413.18t,新增水土流失量1648.85t。造成水土流失重點時段為施工期,管線工程區(qū)、施工便道區(qū)為水土流失根據本工程布局及建設時序,結合線路沿線氣候特點、地形地貌類型、土壤、植被及新增水土流失的特點等將項目區(qū)劃分為極干旱荒漠區(qū)、干旱半荒漠區(qū)和干旱草原區(qū)3個一級防治分區(qū),房建工程區(qū)、管線工程區(qū)、施工便道工程區(qū)和表土堆放區(qū)4個二級防治分區(qū)。本項目措施布設結合工程實際和項目區(qū)水土流失現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防治結合、全面布局、科學配置。各分區(qū)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主要措施工房建工程位于各站場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其中納赤臺、小南川、望昆3處車站新建信號綜合樓,對甘隆1處車站接建信號機械室。工程挖方主要來自場地平整和樁基礎開挖,由于房屋建筑采用架空基礎,樁基高度在1~9m不等,且每處房屋開挖量相對較少,房屋主體工程下方的建設用地可以滿足挖方回鋪需求,因此施工過程中將挖方就地回填至新建房屋結構下方的空地內,進行平鋪壓實,做到隨挖隨鋪,無借本方案新增在房屋主體結構未完成之前對新建信號綜合樓和接建信號機械室建設場地挖方平鋪后的裸露地表以及建筑材料采用彩條布臨時苫蓋,彩條布邊緣用石塊壓蓋,防止極端天氣對施工區(qū)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同時主體工程對甘隆、納赤臺、小2。管線工程施工位于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施工前將信號、電力管線開挖產生的土石方堆置在施工作業(yè)帶一側,在土方堆置前,提前在堆置區(qū)域鋪墊彩條布再進行堆放。待堆置完成后采用密目網臨時苫蓋,密目網邊緣用石塊壓蓋,防止大風將其吹起。施工結束后對擾動區(qū)域采用填土夯實及土地整治。施工結束后將位于極干旱荒漠工程措施:極干旱荒漠區(qū)管線工程土地整治1.08hm2,其中信號管線工程土地整臨時措施:極干旱荒漠區(qū)管線工程共設密目網苫蓋3.26m2。其中信號管線工程密目網苫蓋2.81萬m2,鋪墊彩條布1.87萬m2。電力管線工程密新增對管溝開挖區(qū)域清理壓實后進行灑水結皮措施,灑水量50m3/hm2,灑水面積為了保證施工車輛規(guī)范施工,減少地表擾動,本方案設計在施工便道兩側設置彩皮措施,灑水量50m3/hm2,灑水面房建工程位于各站場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其中不凍泉新建信號綜合樓,楚瑪爾河、五道梁、秀水河、江克棟、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等7處車站接建信號機械室。工程挖方主要來自場地平整和樁基礎開挖,由于房屋建筑采用架空基礎,樁基高度在1~9m不等,且每處房屋開挖量相對較少,房屋主體工程下方的建設用地可以滿足挖方回鋪需求,因此施工過程中將挖方就地回填至新建房屋結構下方的空地內,進本方案新增在房屋主體結構未完成之前對新建信號綜合樓和接建信號機械室建設場地挖方平鋪后的裸露地表以及建筑材料采用彩條布臨時苫蓋,彩條布邊緣用石塊壓蓋,防止極端天氣對施工區(qū)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同時主體工程對不凍泉、楚瑪爾河、五道梁、秀水河、江克棟、烏麗、開心嶺、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唐古拉北2。工程措施:干旱半荒漠區(qū)管線工程土地整治3.40hm2,其中信號管線工程土地整披堿草、冷地早熟禾、堿茅等品種,撒播量為80kg/hm2,共計80kg。其中信號管線其中信號管線工程密目網苫蓋8.16萬m2,鋪墊彩條布5.44萬m2。電力管線工程密目網該區(qū)域施工前對占地類型為草地的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施工前將各施工便道剝離的表土集中至就近的表土堆放區(qū),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車輛規(guī)范施工,減少地表擾動,本方案設計在施工便道兩側設置彩條旗攔護措施,彩條旗高1.5m。施工結束后先將堆置于表土堆放區(qū)的表土回填,為后期綠化創(chuàng)造條件,然后對擾動區(qū)域進行清理施工前將各施工便道剝離的表土集中堆置于各便道旁的表土堆放區(qū)。施工前首先在表土堆放區(qū)域先鋪墊彩條布再進行堆放,防止施工過程中對原地表產生擾動,也可房建工程位于各站場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其中扎加藏布、托居、措那湖、底吾且每處房屋開挖量相對較少,房屋主體工程下方的建設用地可以滿足挖方回鋪需求,因此施工過程中將挖方就地回填至新建房屋結構下方的空地內,進行平鋪壓實,做到工區(qū)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同時主體工程對唐古拉南、扎加藏布、托居、安多、措那2。2.16hm2,電力管線工程撒播草籽0.58m2。草種選擇地被菊、垂穗披堿草、冷地早熟禾、老芒麥、星星草等品種,撒播量為100kg/hm2,共計280kg。其中信號管線工程該區(qū)域施工前對占地類型為草地的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施工前將各施工便道剝離的表土集中至就近的表土堆放區(qū),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車輛規(guī)范施工,減少地表先將堆置于表土堆放區(qū)的表土回填,為后期綠化創(chuàng)造條件,然后對擾動區(qū)域進行清理工程措施:干旱草原區(qū)施工便道土地整治1.59hm2,其中新建便道土地整治(1)水土保持監(jiān)測范圍為本項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33.28hm2。根據不同工程占地類型、對地表擾動特點不同,按照工程類型將項目區(qū)劃分為房建工(2)本項目為建設類項目,水土保持監(jiān)測時段為施工準備期開始到設計水平年(3)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區(qū)本底值情況、擾動土地情況、水土流(5)本水保方案擬設8個車站為監(jiān)測站點,主要布設于各分區(qū)房建工程、管線本工程水土保持總投資為1012.37萬元,其中工程措施94.80萬元,植物措施41.60測設計費144.00萬元、水土保持監(jiān)理費88.50萬元、水主體工程已列的水土保持投資為54.27萬元(均為工程措施投資本方案新增的率為19.56%,六項指標均達到的預期目標,水土保持效益顯著,可治理水土流失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程鑒于既有鐵路走向,涉及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西藏自治區(q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不可避免地涉及生態(tài)敏感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認真落實本水土保持方案、嚴格控制施工擾動面積、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破壞、提高防治標準、加強治理和補償措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做好水土保持后續(xù)工作,主體工程設計單位在下階段設計應對照本方案對主體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進一步完善施工組織、施工的設計內容。合理安排工期,盡量避開雨季施工。嚴格實施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建設單位要對照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及批復,按照有關規(guī)定落實審批、審核或審查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在主體工程開工建設前,落實水土保持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00[t/(km2·a)]1/用石塊壓埋。密目網苫蓋29.55hm2,鋪墊彩條布19.38hm2。極干旱荒漠區(qū)土地整治//2.1項目組成及工程布置2.1.1項目基本情況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簡稱格拉段)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部、西藏自治區(qū)中北部。線路北起格爾木市,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經納赤臺、昆侖山口翻越昆侖山,途經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進入西藏自治區(qū)后,經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穿越堆龍曲峽谷,至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線路全長本工程全線32個車站的50公斤/米正線道岔,全部更換為60公斤/米道岔,共計126信號系統(tǒng)改造采用基于CTCS-0級列控系統(tǒng)技術方案。對全線剩余30個無聯鎖車站及安多站新建國產計算機聯鎖設施,既有CTS-2軌枕式轉轍機更換為國產轉轍機,1234561////21////2////3////4////////站到發(fā)線延長,玉珠峰、羊八井、拉薩西改造擴建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補強工程,擴能本次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依托既有青藏鐵路格拉段進行,線路平縱斷2.1.2項目組成及布置道岔更換工程本工程線路平縱斷面、正線軌道均不需改動,維持既有。僅對32處車站(不含道岔,使全線正線道岔統(tǒng)一標準,減少高原環(huán)境的維修工作量,達到全線良好的線路運營狀態(tài),提高格拉段整體運輸效率。車站1224324454647484944444444444444444454424本工程共涉及更換正線道岔車站32處,其中甘隆、納赤臺、小南川等29處車站均安多站為青藏線上的中間站,車站規(guī)模為2臺4線。車站有到發(fā)線4條,有效長720m;設有基本站臺(400m×6m×1.25m)和中間站臺(400m×9m×0.3m)各1座,中間站臺臨靠正線,位于II道和3道之間,站臺上局部設有雨棚(長度150m/處站同右當雄站為青藏線上一中間站,車站有到發(fā)線4條,站臺2座,貨場1處。其中基本站臺(500m×6m×1.25m)和中間站臺(400m×9m×0.3m)各1座,兩處站臺上局部設有雨棚(長度150m/處中間站臺臨靠正線,位于II道和3道之間,站同右有貨場1處那曲站為青藏線上一中間站,辦理客、貨運作業(yè)。車站有到發(fā)場1處,到發(fā)場西側有散堆裝貨區(qū)1處、危險品貨區(qū)1處,車站東北側有集裝箱貨區(qū)1處,綜合物流區(qū)1車站到發(fā)場有到發(fā)線8條,站臺2座。其中基本站臺(500m×9m×1.25m)和中間站臺(400m×9m×0.3m)各一座,兩處站臺上局部設有雨棚(長度300m/處站臺以地道連接;中間站臺臨靠正線,位于II道和3道之間。那曲那曲站對格爾木端正線3、5、21號道岔,拉薩正線2、22、28號道岔進行原位更那曲站同右側貨場走行線與到發(fā)場接軌未設置安全線,不滿足現行《鐵路車站及本次青藏鐵路格拉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全線在納赤臺、小南川、望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扎加藏布、托居、措那湖、底吾瑪、崗秀、妥如、古露、少,房屋主體工程下方的建設用地可以滿足挖方回鋪需求,因此施工過程中可將挖方就地回填至新建房屋結構下方的空地內,進行平鋪壓實,做到隨挖隨鋪,房建工程共本次管線工程為各車站信號系統(tǒng)改造需鋪設電纜、光纜等管線,主要涉及信號、通信、電力三種管線,管線工程布設于各車站路基坡腳至防護柵欄之間的平地,用于連接車站兩側咽喉區(qū)和車站內的信號、電力等設施。為減少擾動地表面積,管線工程盡可能采取同車站、同路徑綜合管溝同溝敷設的方式;考慮強電、弱電區(qū)分,通信管經統(tǒng)計,全線56處車站均需鋪設信號管線,共計開挖信號管溝長度為194.20km;納赤臺、小南川、望昆、不凍泉、烏麗、開心嶺、唐古拉北、唐古拉南、桑雄、慮上述11處車站通信管線與信號管線同路徑,為了減少擾動面積,采取同溝敷設,管溝斷面、挖方量及施工作業(yè)帶寬度,均按信號管溝計列。全線26處車站需鋪設電本工程管線均采取挖溝直埋的敷設方式,由于管溝開挖、堆土、管線施工安裝和施工人員活動,需要一定寬度的施工作業(yè)帶,因此信號管線施工作業(yè)帶寬度為管溝采用人工開挖,將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管溝另一側的施工作業(yè)帶上,并對挖方采取臨時防護措施:施工前先在堆土區(qū)域鋪墊彩條布再進行堆放,并且堆土過程中在開挖管溝時,應嚴格將表層土和底層土按先后順序逐層堆放,表層土應堆放在最下方,再往上逐層堆放管溝底層開挖土,回填時也應先填上方堆放的底層土,再填表層土。管溝開挖應與管線組對、連接、下溝、回填緊密結合,開挖一段,完成一道由既有進站道路向車站兩端咽喉區(qū)延伸,其中雁石坪、措那湖、底吾較短;且項目區(qū)周邊地勢平坦,又屬于干旱地區(qū),由于道岔更換、房建、管線等工程均位于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不涉及表土保護。本方案僅新增對新建或整修施工便道占壓草地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因此,為滿足道岔更換施工結束后恢復便道的覆土要求,保護表土資源,本工程在施工前對施工全線在干旱半荒漠區(qū)與干旱草原區(qū)共設置表土堆放區(qū)44處,表土堆放區(qū)共堆放123456789傳輸網網管設備。沿線各站設置有光網絡單元(ONU)設備,格爾木、沱沱河、那青藏線格拉段移動通信系統(tǒng)采用GSM-R數字移動通信系統(tǒng),西寧、拉薩設交換中心。采用同站址雙網覆蓋方式,格爾木通信站及拉薩通信站設置基站控制器。其中全線設置有綜合監(jiān)測網系統(tǒng),沿線各站通信機械室、基站機房設置綜合監(jiān)測網R既有車站通信、信號機房及基站機房設置有電源環(huán)境監(jiān)控系統(tǒng),接入格爾木、拉青藏線格拉段信息系統(tǒng)主要設有客運信息系統(tǒng)、貨物運輸管理信息系統(tǒng)、辦公信息系統(tǒng)、公安管理信息系統(tǒng)。青藏線格拉段信息系統(tǒng)由核心層(青藏公司)、匯聚層青藏線格拉段安多、當雄、那曲、信息系統(tǒng)主要包括客票、視頻、廣播、辦公、(1)納赤臺、五道梁、沱沱河、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站設有35kV配電(2)沿線設有35kV貫通線一回,貫通線以架空線路為主,線型采用截面為120無配電所的車站與信號樓合建。負荷較大且分散的車站,在車站中心以外的負荷集中(1)通過計算既有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無法滿足本次新增通信信號用電需要,為滿足本次新增負荷需求,對小南川、望昆、楚馬爾河、五道梁、秀水河、江克棟、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扎加藏布、托居、措那湖、底吾瑪、崗秀、妥如、古露、烏瑪塘、達瓊果18座車站通信信號備用電源系統(tǒng)(包括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及通信信號蓄電池)(2)對負荷增加的車站,改造既有車站變電所,主要包括更換低壓柜開關、電操、電流互感器、電度表等,重新敷設電纜向新增負荷供電,以滿足供電需求及提高(3)更換通天河、秀水河、望昆、布強格、江克棟5座車站道岔融雪蓄電池及道岔融雪控制柜,道岔融雪蓄電池更換為1000Ah*2*300,控制逆(6)接建及新建房屋室內新設動力照明,設有火災報警系統(tǒng)的房屋對火災自動(7)本次新建納赤臺、小南川、望昆、不凍泉四座信號樓,設兩套倒替設備對對外交通鄉(xiāng)道路以及既有青藏鐵路檢修道路等作為運輸主干道。為滿足施工需求,在道岔更換工程工點處引入汽車運輸施工便道。經統(tǒng)計,全線設置施工便道共計21.35km,其中為了確保工程按計劃開工,要切實按工程籌劃表排列的施工順序做好施工前的準1、開工準備:主要做好前期的工程施工、監(jiān)理、設備及材料采購招投標,資金2、砂石備料:應提前與砂石料供應單位聯系并簽署有關協(xié)議,確保開工前及時3、其他準備:主要有臨時便道等,亦盡早修建。由于臨時便道工程涉及面廣,應及早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簽訂臨時用地和其他各項協(xié)議,確保工程建設能盡快開工。其它臨時工程的建設應在保證正式工程合理工期的前提下,按工程要求逐一按期2.2.2施工用水、用電工程,且工期短、用電分散,故本線施工用電按自發(fā)電考慮,備用電源采用柴油發(fā)電2.2.3施工材料來源與供應根根組水泥、木材、鋼材等材料用營業(yè)線火車由西寧運輸至具有裝卸作業(yè)條件的各車站(格爾木至拉薩沿線僅格爾木、安多、那曲、當雄、拉薩西為正式貨運營業(yè)站,為了沿線砂、卵石較為匱乏,在青海境內主要考慮利用南山口永久碴場供應青海境內工程的施工用石料。在西藏境內主要考慮利用古榮石場的施工用石料,因為料點少,運輸距離遠,如果僅僅采用汽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故運輸方式采用火車運輸及汽車運輸組合。利用火車運輸至能進行裝卸作業(yè)的車站,再利用汽車進行倒運運至工工程用砂卵石供應點一覽表表2.2-2供應點名稱供應點位置12在青海境內主要考慮利用南山口永久碴場供應青海境內工程的施工用石料。在西藏境內主要考慮利用古榮石場的施工用石料,因為料點少,運輸距離遠,如果僅僅采用汽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故運輸方式采用火車運輸和汽車運輸組合。利用火車運工程用石料供應點一覽表供應點位置12全線主要考慮利用南山口永久碴場供應青海境內工程的施工用碎石道砟,為一級道砟。因為料點少,運輸距離遠,如果僅僅采用汽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故運輸方式采用火車運輸與汽車運輸組合。利用火車運輸至能進行裝卸作業(yè)的車站,再利用汽沿線磚瓦較為匱乏,全線可資利用的標準磚、空心磚和瓦廠采用格爾木附近磚廠,能滿足本線工程需要。因為料點少,運輸距離遠,如果僅僅采用汽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故運輸方式采用火車運輸與汽車運輸組合。利用火車運輸至能進行裝卸作沿線石灰較為匱乏,全線可資利用的石灰采用格爾木附近石灰,能滿足本線工程需要。因為料點少,運輸距離遠,如果僅僅采用汽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故運輸方式采用火車運輸與汽車運輸組合。利用火車運輸至能進行裝卸作業(yè)的車站,再利用汽2.2.4施工生產生活區(qū)根據施工組織要求,本項目工程內容相對簡單,且工點分布較散,施工營地就近本次工程內容較簡單,主要在青藏鐵路格拉段既有車站內進行施工,房建工程、管線工程施工場地均位于各自工程占地內,道岔更換作業(yè)平臺采用枕木拼搭,無挖填方,未擾動地表,且27處車站均設置有施工便道接于車站咽喉區(qū)的道岔更換處,因此道岔更換作業(yè)平臺直接拼裝在施工便道內,擾動面積納入施工便道占地,不再重復本工程設置臨時施工便道均為車輛運送道岔使用,全線共計32處車站進行道岔更換,臨時施工便道由既有進站道路向車站兩端咽喉區(qū)延伸,其中雁石坪、措那湖、底吾瑪、當雄、達瓊果5處車站均有既有道路可以滿足更換道岔施工需求,無需新建或整修便道,其余27處車站需新建或整修施工便道共計21.35km,其中新建便道3條,共計0.35km,整修便道50條,共計21.00km。待各車站道岔更換完成,即對施工便道進新建便道臨時占地寬度按4.5m計列,整修便道臨時占地按既有道路拓寬1.5m計列,施工便道路基寬4.5m,路面寬3.5m;新建便道臨時占地面積為1575m2,整修便1234567892.2.6施工工藝及方法工程施工將不同程度的產生地表擾動、植被破壞,造成土壤侵蝕。本工程造成水土流失影響主要集中在房建工程,管線工程的開挖等,臨時工程主要為新建、整修施換鋪道岔考慮采用在車站咽喉區(qū)引入的新建、整修施工便道上使用枕木搭建預鋪平臺,道岔在平臺預鋪完成后,采用既有線要點的方式將道岔通過橫向移動和縱向移①表土堆放區(qū)設置在需要剝離表土的施工便道旁,選擇植被稀疏的平坦空地堆放,由于堆放區(qū)域較分散(位于不同的車站且每個表土堆放區(qū)占地面積較小,在堆放表土前采取彩條布鋪墊措施,基本對地表不造成擾動,在堆放后,采取密目網臨④施工便道使用完畢后,將堆放表土全部回覆至施工便道擾動區(qū)域,并撤去臨時本工程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的總占地面積約為33.28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積為0.60hm2,均為房建工程占用既有鐵路用地;臨時占地面積為32.68hm2,分別為管線工程臨時占用既有鐵路用地29.09hm2,施工便道臨時占地3.31hm2(其他草地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GBT21010-2017)一級類別,本工程土地類型432全線占地數量及類型匯總表44452123456789462.4.1工程土石方調配本工程土石方挖填總量為12.20萬m3(含表土剝離及回覆0.72萬m3其中挖方總量6.10萬m3(含表土剝離0.36萬m3),填方總量6.10萬m3(含表土回覆0.36萬m3利用方6.10萬m3(挖方利用5.742.4.2土石方數量根據工程建設環(huán)境和主體工程設計,本工程挖填平衡,經利用、平衡后,工程挖為5.74萬m3,工程挖方全部利用,無借方、棄方,土石方挖填平衡。全線土方數量詳48349503123456789512.4.3表土平衡及臨時堆放涉及表土保護。經現場踏勘調查,在施工前,需要對干旱半荒漠區(qū)和干旱草原區(qū)新建、整修施工便道占地類型為其他草地和天然牧草地的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其中其他草地可剝離表土面積約1.20hm2,剝離厚度根據干旱半荒漠區(qū)實際情況按10cm考慮;天然牧草地可剝離表土面積約1.59hm2,剝離厚度根據干旱草原區(qū)實際情況按1///2///3///4///56789542.5拆遷(移民)安置與專項設施改(遷)建其中施工準備1個月,一個站更換道岔大約需要1個月,全線道岔更換共計10個月完成,全線新建信號樓、接建信號機械室共計施工12個月,管線工程施工9個月,其56789123456789青藏鐵路格拉段所在的青藏高原,西起帕米爾高原,向東延伸到川西、滇北的橫斷山,北起昆侖山,南至喜馬拉雅山,方圓約200萬平方公里,南北跨越近10個緯度,其平均地面高程4500m以上,構成我國地勢上最高的一級臺階,被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鐵路格拉段通過地區(qū)除北端南山口至昆侖山,南端羊八井至拉薩屬坡降較大的河谷區(qū),中間地段風火山、開心嶺、九子納越嶺段坡降較大外,其余地段宏觀上均屬高原地貌,地形平坦開闊。地面高程大于4000m地段長約960km,全線平均地面高程約4438.4m,最高點5072m。沿線山系多呈穹形起伏,相對高差一般小于300m,宏觀地形相當開闊,山嶺渾圓而坡度平緩,山體窄,而溝谷寬,呈現“遠看是山,近看是川”的高原景色。但本項目主要工程均位于沿線各車站,屬高原地貌,地形較平作用,其主干斷裂多為走向斷裂,就其成生而言,各該工程主要位于青藏線格拉段沿線部分站(點)處,各站(新構造運動指晚第三紀以來的構造運動,青藏青藏高原是我國大陸現今地殼構造運動最為強烈的地區(qū)之一,全線為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區(q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fā)的123456789123在多年凍土區(qū),由于多年凍土層的存在,使地下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潛水,分布于河谷、平原及丘該工程沿線站(點)分布的不良地質現象主要有風沙。風沙分布的不良地質現象,對鐵路設施和運營安全造成威脅泉至清水湖、可可西里至雁石坪、沱沱河、北桑曲東岸該工程中的不凍泉站、五道梁站等站(點)位于風沙區(qū),(點)主要以半固定沙地為主,既有路基兩側均設有范圍較廣的連續(xù)平鋪卵石土、石方格及直立式沙障等固沙、防沙設施,固沙、防沙效高含冰量凍土地段基床下做好保溫措施,房建工程采用架空樁基礎,且樁端置于多年凍土上限以下的少冰、多冰凍土地層一定深度中,凍土區(qū)凍土上限一般在1.0~本工程涉及的不凍泉站、五道梁站、江克棟站、托居站及拉薩站等車站,環(huán)境水本工程涉及的甘隆車站、納赤臺站、不凍泉站、五道梁站、妥如站、古露站、烏瑪塘站及達瓊果站等車站,環(huán)境土具有氯鹽和硫酸鹽侵蝕性,氯鹽侵蝕等級為L1~本項目位于青藏高原區(qū),氣候類型為高原山地氣候,青藏鐵路格拉段沿線跨越了三個較大的自然氣候區(qū),即昆侖山以北極干旱荒漠區(qū),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干旱半荒漠區(qū)和唐古拉山以南干旱草原區(qū)。線路通過地區(qū)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除唐古拉山以南部分地區(qū)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和北部柴達木受內陸干旱氣候影響外,絕大部分高原腹地,具有獨特的干旱氣候特征,且隨海拔增高而呈現明顯的氣候垂直分帶性。項目區(qū)海拔高度為2828~5068米;極端最高氣溫35.5℃,極端最低氣溫-45.2℃,年據高原上各氣象站資料,區(qū)內寒冷干旱,氣候多變,四季不明,空氣稀薄,氣壓青藏高原極度嚴寒,沿線極端最高氣溫35.5℃,極端最低氣溫-45.2℃,年平均氣較差10~19℃,極端日較差35℃。≥10℃年積溫2117個月。另外,青藏高原氣壓低,含氧量低,含氧量僅為沿海地區(qū)的50%,平均氣壓青藏高原蒸發(fā)量遠大于降雨量,高山地區(qū)降水以雪、霰、冰雹為主,廣闊的高原上則以降雨為主,60%~90%的降水在正溫季節(jié),冬季少雪,除個別的高山地區(qū)外,雪蓋一般均不穩(wěn)定且厚度小。格爾木至西大灘段,年平均降水量僅41.8mm,年平均蒸發(fā)量達到2392.6mm,屬于極干旱氣候;西大灘至唐古拉山段,年平均降水量248.5~290.9mm,年平均蒸發(fā)量1316.9~1638.9mm,屬于干旱氣候;唐古拉山至拉薩段,年(℃)0風春夏秋冬年平均大風日數(≥8級)(cm)無主要氣象資料匯總表(℃)(%)2風春夏秋冬年平均大風日數(≥8級)(cm)(℃)3風春夏秋冬年平均大風日數(≥8級)(cm)主要氣象資料匯總表N:32°21′N:00相對(%)40春夏秋冬年平均大風日數(≥8級)4.8天主要氣象資料匯總表N:30°29′N:29°40′00相對(%)00春夏秋冬年平均大風日數(≥8級)(cm)123456789那曲、母各曲;雅魯藏布江水系的桑曲、堆外,沿線星羅棋布的熱融湖塘數量眾多,水),發(fā)育,主要表現為低洼積水、溝谷季節(jié)流水及多年凍土區(qū)內沿線所經地區(qū)由于受地形地貌、氣候、成土母質、生物和水熱條件等因素的影植被下的土壤。適合的農作物應是耐旱的。包括有: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哪猎谖覈饕植加谖鞅钡男陆?、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qū)。當地大陸性氣候最為顯著,溫差大、降雨量少、植物稀疏。風化和成土作用微弱。由于降水量少,土體中的各種元素,基本是不遷移,或移動極弱,碳酸鈣在土壤表面積聚,石膏和易溶鹽類淋洗不深,在剖面中積累。土壤的組成與母質近似、有機質含量甚微、地表多礫石,具有龜裂化、漆皮化、礫質化和碳酸鹽表聚等特點。由于氣候干旱、土壤缺水,高山寒漠土:高山寒漠土亦稱高山寒凍土,我國廣泛分布于幾條著名高山的上部。在青藏鐵路線上多見于唐古拉山、昆侖山等高處。高山寒漠土的分布部位最高,脫離冰川的影響最晚,成土年齡最短,呈獨特的高山寒漠景觀,所處地形陡峻,地表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掩飾的寒凍風化占主導地位,化學風化不強,在稀疏植被影響下引起的生物風化作用亦相當微弱,土壤發(fā)育遲緩,土體主要是母巖破碎的巖屑堆(3)強烈的凍融交替所形成的特有形態(tài)特征,在泥巖等細顆粒母質上發(fā)育的高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部的高原面和高山,高山草甸土分布高山寒漠土之下的高山帶,昆侖山、唐古拉山均有分布:在昆侖山從東到西均有分布,由于受柴達木干旱氣候的影響,從東到西逐漸變干,導致生草線抬升,從而使高山草甸土垂直帶譜從東到西由寬變窄,主要分布陰坡;唐古拉山主要分布青藏公路以東地區(qū),從東向西垂直帶譜由寬變窄,逐漸滅失。高山草甸土下接高山草原土或山地草甸土。母質多為殘積-坡積物、坡積物、冰磧物和冰水沉積物等。所在地氣候以寒冷、中濕、凍結期長為特征。植被屬于高寒草甸,以密叢而根莖短的小嵩草、矮嵩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廣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干旱區(qū),在唐古拉山、昆侖山間廣大的高平原上,高山草甸土以西的青藏公路兩側。發(fā)育于寒冷多風、干旱少雨的高寒分布在北起昆侖山埡口,南達唐古拉山脈西南麓的安多縣西北部,與羌塘高原的在沱沱河流及其楚瑪爾河等流水低洼處以及一些小盆地的盆底部,出現一些小塊的嵩草沼澤草甸。群落結構簡單,層次分化不明顯,僅有草本一層。以藏嵩草3、高山冰緣植被帶該類植被主要由地衣、苔蘚和耐低溫(適冰雪)的各種中生雜類草、密叢嵩草、苔草、墊狀植物、肉質植物等組成的一些先鋒植物群聚構成,占據著高山連續(xù)植物被覆草甸是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為主的植物群落。其形成和分布的決定因素是水分條件,是在適中的水分條件下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植物群落。它在青藏鐵路安多-羊八井之間綿延數百公里,垂直分布近千米,成為該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景觀植被。在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多風和強日照輻射作用下,草甸植物本身經歷了長期的適應和改造,形成了許多有別于一般平原地區(qū)草甸植物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植株低矮,甚或伏地生長,呈蓮座狀,體被絨毛的種類占有相當比例;植物地下根系發(fā)達,盤根錯節(jié),以小嵩草為優(yōu)勢的小嵩草草甸(Kobresiapygmaea)是在安多-羊布最廣、面積最大的一個群系。它具有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較多,草層低矮,草質優(yōu)良,耐牧性強的特點,是畜牧業(yè)的重要飼草資源。主要伴生種類有矮嵩草(K.humilis)、粗壯嵩草(K.royleana)、白尖苔草(Carexo著向南移動,溫度升高、水分減少,矮嵩草和雙叉細柄茅在群落中的優(yōu)勢度和蓋度有金露梅群系(Potentillafruticosa)主要分布在青藏鐵路桑雄以南至羊八井以北的廣,伴生種類多有不同;在相對較濕潤的生境里,伴生種以中生的灌木和草甸成分為藏嵩草沼澤草甸(Kobresiatibetica)分布在“三江源”區(qū),各大河流兩岸,特別在該植被帶僅在羊八井以東和南的當曲河峽谷地帶分布,距離不長,鐵路所經過的路程不到百公里。河谷寬闊處已辟為農田,種植有青稞、小麥、洋芋、油菜等農作物。兩邊山坡上分布有小蘗(Berberissp.)、絹毛薔薇(Rosasericea)、金露梅2.7.7水土保持敏感區(qū)根據《青海省水土保持規(guī)劃(2016-2030年)》、《西藏自治區(qū)水土保持規(guī)劃理區(qū)復核劃分成果》的通知進行復核,本次工程涉及的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以及格爾木市部分為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本次工程涉及的格爾木市(不含唐古拉山鎮(zhèn))屬于柴達木盆地青海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涉及的拉薩市堆龍德慶根據《全國水土保持區(qū)劃(試行)》劃分,項目區(qū)位于青藏高原區(qū),其中涉及柴達木盆地農田防護防沙區(qū)、三江黃河源山地生態(tài)維護水源涵養(yǎng)區(qū)、羌塘藏北草原生態(tài)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涉及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的車站為:納赤臺、小南川、玉珠峰、望昆;涉及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實驗區(qū)的車站為:昆侖山、不凍泉、秀水河、風火山、江克棟、日阿尺曲、烏麗;涉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qū)實驗區(qū)的車站為:清水橋、楚瑪爾河、可可西里、五道梁、曲吾;涉及三江源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qū)的車站為:秀水河;涉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格拉丹東保護分區(qū)實驗區(qū)的車站為:唐古拉北;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與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目前,已收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涉及自然保護地情況的函》,確認了本工程和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位置關系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用地坐標位置核查的復函》,確認了本工程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位置復,本項目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區(qū)的情況請詳見下表及附件,相對位置關系等情況詳見工程涉及的水土保持敏感區(qū)一覽表序號12345區(qū)3項目水土保持評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3-2018)等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中關于水土保持限制和約束性規(guī)定,進行主體工工程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對照表1(第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動的管理,預防和減石流易發(fā)區(qū)從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崩塌、滑坡危險區(qū)和泥府劃定并公告。崩塌、滑坡危險區(qū)和泥石流/23/45/(2)與《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中對主體工程選址(線)的制約性工程執(zhí)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序號2/3/4/5/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2-2018)中對主體工程的約束性要求,經調查,本項目不涉及其他崩塌滑坡危險區(qū)以及易引起嚴重水土流失和生態(tài)惡化的地區(qū);不涉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分確定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點試驗區(qū)、全國水土保持監(jiān)測網絡中的水土保持監(jiān)測站點;工程未設置取、棄土場。鑒于既有青藏鐵路格拉段線路走向,本項目為既有車站內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主體工程擾動地表主要為房建工程新建信號綜合樓和接建信號機械室,管線工程開挖管溝,主體工程施工均位于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道岔更換工程優(yōu)化施工工藝,采用搭建預鋪平臺拼接道岔,滑移推入工點位置,無挖填方,基本不擾動地表;主體設計房建工程采用架空基礎,減少地表擾動;管線工程管溝開挖應與管線組對、連擋,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減少對原地貌、地表植被的擾動和損毀,并采取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對工程本身、擾動區(qū)進行治理,減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表土堆放區(qū)堆放表土前首先對堆置區(qū)域采用本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設計依據《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1018-2014)林草工程中植被恢復與建設工程相關標準及《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的相關規(guī)定??紤]到本工程涉及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省因此,項目工程嚴格執(zhí)行青藏高原區(qū)水土流失一級防治標準,并根據項目區(qū)自然3.2建設方案與布局水土保持評價3.2.1建設方案評價本工程為既有車站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線路維持原有平縱斷面不變,無填本工程位于青藏高原區(qū)生態(tài)大區(qū),工程沿線環(huán)境敏感程度高。但本項目無新增永久用地,且占用沙地的施工便道清理壓實后采取灑水結皮防沙固沙,占用草地的便道清理平整后采取播撒草籽等措施恢復擾動地面的地表植被,基本上達到與周邊景水土保持敏感區(qū)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guī)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和重點治理區(qū)劃分成果》,本次工程涉及的治多縣、曲麻萊縣、格爾木市部分為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根據《青海省水土保持規(guī)劃(2016-2030年)》、《西藏自治區(qū)水土保持規(guī)劃(2019-2030年)》復核,本工程涉及的格爾木市(不含唐古拉山鎮(zhèn))為柴達木盆地青海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涉及的拉薩市堆龍德慶區(qū)為西藏自治區(q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由于工程涉及水土流失國家級重點預防區(qū)和省(自治區(qū))級重點治理區(qū)無法避讓,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zhí)行青藏高原區(qū)水土流失一級防治標準并依據修正辦法修正標準值。嚴格限制施工范圍,控制和減少對原地貌、地表植被的擾動和損毀,保為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工程建設會使擾動區(qū)域表層土壤的厚度、營養(yǎng)物質狀態(tài)、地表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質地下降,土地生產力降低,從而給工程建設擾動后提高土地利用率、恢復地表植被帶來困難,同時還將降低土壤的保水性能,導致本項目主體工程道岔更換、房建工程、管線工程在既有車站用地范圍內進行,對保護區(qū)結構、整體功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較??;涉及敏感區(qū)的整修便道優(yōu)化設計方案,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減少破壞;并提出施工期加強環(huán)境管理,嚴格限制施工擾動范圍,避免隨意擴大植被破壞,施工結束后盡快進行植被恢復,改善生態(tài)功能;表加強施工人員環(huán)境保護、水土保持方面的培訓工作,提高環(huán)保、水保意識,嚴格劃定施工活動范圍,嚴格控制和管理車輛機械的運行范圍,不得隨意行使,任意碾壓。施工單位不得隨意占地,防止擴大對地表的擾動范圍,不得隨意損毀、擾動施工目前,已收到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涉及自然保護地情況的函》,確認了本工程和青海省境內生態(tài)敏感區(qū)位置關系;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關于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tǒng)改造工程用地坐標位置核查的復函》,確認了本工程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位置關本項目環(huán)評已通過專家審查,待青海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與西藏自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批復。①本項目涉及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專題報告編制完成,已通過審查,待回復正式4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后,相同區(qū)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護地,原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執(zhí)行國家公園管控要求。③涉及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已征求主管部門意見,待本項目環(huán)評批復后,向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報備。④涉及三江源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qū),根據《國家公園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關要求,本項目屬于既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回函內容(附件4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型。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以及《環(huán)境影響評價平面、豎向設計3.2.2工程占地評價然牧草地1.59hm2和沙地0.52hm2);表土堆放區(qū)臨時占地0.28hm2(其他草地積進行分析,認為主體統(tǒng)計的占地面積全面無遺漏,符合節(jié)約用地和減少擾動的要用地數量臨時占地32.68hm2??傉嫉仡愋洼^高的依次為既有鐵路用地29.69hm2、其他草地分析與評價本項目房建工程主要是在納赤臺、小南川、望昆、不凍泉等4站新建信號綜合樓,在甘隆、楚瑪爾河、五道梁、秀水河、江克棟、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扎加藏布、托居、措那湖、底吾瑪、崗秀、妥如、古露、烏瑪塘、達瓊果共17處車站接本項目管線工程包含:信號、電力、通信系統(tǒng)改造需布設電纜、光纜等管線。管本項目管線施工均采取挖溝直埋的敷設方式,施工安裝和施工人員活動需要一定寬度的施工作業(yè)帶,信號管溝斷面為矩形,寬0.4m,深0.5m,施工作業(yè)帶寬度為路的檢修道路,但由于既有鐵路已運營十多年且各工點零星分布,為滿足施工組織等經調查統(tǒng)計,本工程施工便道臨時占地面積3.31hm2(其他草地1.20hm2、天然本工程新建或整修施工便道21.35km,其中占用草地的便道需要剝離表土,剝離的表土就近堆置于表土堆放區(qū)。表土堆放區(qū)就近設置于需要剝離表土的各施工便道或44處表土堆放區(qū);堆土采取梯形斷面進行堆放:上底2m,下底6m,設計堆高是44處表土堆放區(qū)臨時占地共計0.28hm2(其他草地0.09hm2、天然牧草地0.19hm2在采取各項水保措施后對原地貌幾乎無擾動。綜上所述,表土堆放區(qū)占3.2.3土石方平衡評價土石方概況施工前對工程占用其他草地、天然牧草地的表土進行剝離保護,其他草地剝離厚根據主體設計,房建工程挖方1975m3根據主體設計,新建或整修施工便道21.35km,部分施工便道需要平整挖方就近堆放在施工便道或進站道路旁的表土堆放區(qū),選擇地勢平坦且植被稀少的區(qū)域,根據主體設計,本次表土堆放區(qū)就近設置于施工便道或進站道土石方調配根據主體設計,主體工程充分利用的挖方土石方量,房建工程利用挖方占到總挖方的100%。因此,從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挖填平衡無借方、棄方,表土剝離分析與評價在現場調查基礎上,方案對施工便道占用草地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用于植被恢復根據不同區(qū)域以及地表形式,剝離表土厚度和方式應有差別。施工便道剝離的表3.2.4取土(石、砂)場設置評價本項目無借方,不設置取土(石、砂)場。故不涉及取土(石、砂)場設置評3.2.5棄土(石、渣、灰、矸石、尾礦)場設置評價本項目無棄方,不設置棄土(石、渣、灰、矸石、尾礦)場。故不涉及棄土3.2.6施工方法與工藝評價本工程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源頭控制、防復結合”的原則。本項目法(工藝)有所不同,但水土流失主要發(fā)生在土石方施工階段,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臨時措施,工程完工后及時實施植物措施,可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減緩因工程建設產生的施工方法(工藝)分析評價一覽表室溝①管溝開挖、管溝施工安裝的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活動,需一定寬度的施工作業(yè)帶。在滿足現場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施②管溝施工采用人工開挖的方法。管溝開挖產生的挖基土沿線堆放至管溝作業(yè)帶一側,區(qū)1、本方案補充對施工便道剝離的表土進行臨時苫蓋,表土堆置前,先在堆置區(qū)域鋪墊彩條布并對該區(qū)域采用編織土袋圍護,再進行堆置。這樣可以減小表土回填過程中人工搬運,裝卸對地表的擾動。其次采取臨時苫蓋措施,對表土采用密3.2.7主體工程設計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評價主體設計已考慮對既有置截排水溝進行修補,這樣能夠更好的有序疏導地表徑本方案補充臨時防護,對施工過程中建設場地挖方平鋪后的裸露面和建筑材料采1)本方案補充在挖方土堆置前,先用彩條布對堆置區(qū)域進行鋪墊,再進行堆2)本方案補充管線工程施工完畢后,對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擾動區(qū)域進行土地整治,為下一步的植物措施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對極干旱荒漠區(qū)開挖區(qū)域新增土地整治后灑3)本方案補充管線工程施工完畢后,對土地整治后的開挖可綠化區(qū)域進行撒播3、施工便道防治區(qū)1)利用完畢后,對便道擾動的草地進行疏松,土地整治,為原生地表植被恢復2)施工前對占地區(qū)內的其他草地和天然牧草地的表層土進行剝離,其他草地剝3)當臨時施工便道利用完畢后,將堆置于表土堆放區(qū)的表土進行回覆,為后期4)當表土回覆后,對擾動的其他草地和天然牧草地區(qū)域進行撒播草籽綠化并養(yǎng)5)為了保證施工車輛規(guī)范施工盡可能減少因人為因素而產生的新的水土流失,1)本方案補充對施工過程中施工便道剝離的表土進行臨時苫蓋,表土堆置前,先在堆置區(qū)域鋪墊彩條布并對該區(qū)域采用編織土袋圍護,再進行堆置,可減小表土回填過程中人工搬運、裝卸對地表的擾動;其次采取臨時苫蓋措施,對表土采用密目網苫蓋。施工結束后,將表土全部回覆至擾動區(qū)域,并撤去臨時防護措施及彩條布鋪3.3主體工程設計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3.3.1本項目水土保持措施的界定通過對主體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與評價,主體工程界定為水土保持措施及/\\\\\\\\\\3.3.2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工程量及投資本次主體工程均位于既有鐵路用地范圍內,產生的水土流失危害有限。既有站場截排水溝存在破損,主要采用混凝土對截排水溝表面進行修補。主體工程已有水土保單價(元)(元)(萬元)(萬元)(萬元)14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4.1.1項目區(qū)水土流失現狀及類型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guī)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和重點治理區(qū)復核劃分成果》,本次工程涉及到的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以及格爾木市部分為三江源國家級水土保持區(qū)劃表青藏鐵路沿線跨越了三個較大的自然氣候區(qū),即昆侖山以北極干旱荒漠區(qū),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干旱半荒漠區(qū)和唐古拉山以南干旱草原區(qū)。線路通過地區(qū)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除唐古拉山以南部分地區(qū)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和北部柴達木受內陸干旱氣候影響外,絕大部分高原腹地,具有獨特的冰緣干旱氣候特征,且隨海拔增高而呈現明顯的氣候垂直分帶性。據高原上各氣象站資料,區(qū)內寒冷干旱,氣候多變,四格唐段經過戈壁荒漠、山地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等不同的水土流失區(qū)段,其中戈壁荒漠分布在格爾木至南山口段;山地荒漠分布在南山口至西大灘段;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昆侖山至唐古拉山段的五道梁、開心嶺附近,秀水河谷地,風火山地區(qū)、通天河至唐古拉山北坡;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昆侖山至唐古拉山段的大部分地區(qū)(除高寒草甸以外均為高寒草原)。根據現狀資料及現場調查可知,線路在青海省境內,線路從格爾木至南山口為風力侵蝕,侵蝕強度為微度;從南山口至雁石坪為凍融侵蝕,侵蝕強度為輕度;從雁石坪至唐古拉山為凍融侵蝕,侵蝕強度為中度。根據《青海省水土保持公報(2020)》顯示,海西州格爾木市土壤流失面積為28443.31(不含凍融侵蝕其中輕度侵蝕面積為12323.08km2,中度侵蝕面積為5557.12km2,以上侵蝕面積為2797.39km2;玉樹州曲麻萊縣土壤流失面積為11147.52km2(不唐拉段位于西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的土壤侵蝕類型在地域上呈多樣化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呈規(guī)律性分布,且生態(tài)環(huán)境奇特,治理難度大,人為新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根據《西藏自治區(qū)水土保持規(guī)劃(2019-2030年)》,拉薩市水力侵蝕面積為線路在西藏境內,線路從唐古拉山經過安多、那曲到桑雄為凍融侵蝕,侵蝕強度為輕度;從桑雄、當雄到羊八井為微度水力侵蝕,線路南側為輕度水力侵蝕,線路北側微度水力侵蝕;從羊八井至達興為水力侵蝕,侵蝕強度為輕度,從達興到拉薩為水4.1.2土壤侵蝕模數及容許土壤流失量根據現場調查,結合項目區(qū)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分布圖,項目區(qū)土壤侵蝕類型主要以輕度的水力和風力侵蝕為主,兼有凍融侵蝕,根據對項目區(qū)水土流失特點分析和區(qū)域現狀調查,按照《土壤侵蝕分類標準》(SL190-2007)中侵蝕等級劃分,結合項目區(qū)地形地貌條件、土壤、植被等影響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確定工程占地范圍內極干融侵蝕類型區(qū),二級類型區(qū)屬青藏高原冰川侵蝕區(qū),本項目處于風蝕、水蝕、凍融侵蝕三者共存的青藏高原區(qū),按《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的規(guī)定,該區(qū)域容許土壤流失量不做定量要求,本方案參考《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擴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4.2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分析道、表土堆放區(qū)等臨時工程,擾動原地表,損壞原地表土壤、植被,致使地表抗蝕能4.2.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在本次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房建開挖、管線工程管溝開挖以及施工便道、表土堆放區(qū)等施工活動,損壞和占壓植被,造成水土保持設施的破壞,使原地貌、植抗侵蝕力:抗侵蝕力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面物質組成及結構,植被類型、結構和覆蓋度,在無人為干擾情況下,其抗侵蝕力基本保持不變。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表物質、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等遭受人為破壞和干擾,與原地貌及其組成物質相比,土壤結構松散,地表植被大面積減少或完全消失,抗侵蝕力減弱,加劇了土壤侵鐵路工程建設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分析表區(qū)域//4.2.2水土流失類型及分布臨時堆土等施工活動,不僅形成人為的再塑地貌,而且對原地貌和自然植被造成破壞,降低或喪失了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劇了原地貌水土流失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并工程建設在青藏高原干旱、大風、植被稀疏、土壤松散等自然因素和施工影響的房建工程區(qū):水土流失主要發(fā)生在房建施工期間,水土流失環(huán)節(jié)主要有房屋基礎管線工程區(qū):水土流失主要發(fā)生在管溝開挖、土方搬運及堆置等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