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1頁
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2頁
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3頁
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4頁
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地方課程中感悟美——陶之趣獲獎科研報告論文摘要:泥塑制作是中小學美術課教學內容之一,屬設計·應用類。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熱愛本土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動手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形象思維;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關鍵詞:陶塑制作;教學目標;教學評價;教學反思

00G632000B001002-76610002-363-02

一、課時安排:二課時

二、教材分析:

陶塑藝術在甘肅境內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不論是大地灣遺址還是馬家窯文化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仰為之觀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如,出土的“半山類型陶瓶”被稱為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平川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素有西部陶都之譽,陶土儲量達40億噸以上,墻地磚年產量近2000萬平方米,被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授予“中國陶瓷產業(yè)轉移示范基地”,每2年一次的陶瓷峰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產業(yè)文化。本課題為地方課程之一,也是筆者申報立項的甘肅省“十二五”重點課題《中小學泥塑制作課題教學實踐研究》的內容之一(示范課),在學習領域上屬于“造型·表現(xiàn)”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陶藝產生的歷史文化淵源,學習簡單的泥塑制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間藝術,傳承和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教材以介紹陶藝的歷史發(fā)展為起點,以欣賞陶瓷藝術的造型美和圖案美為基準,進而把課題升華至贊美我國古代藝人聰明的才智和高超的技藝,通過視頻和實地觀摩,教學,讓學生學習泥塑制作的過程和方法,為激發(fā)學生學習泥塑制作做好鋪墊。同時,讓學生通過欣賞、感悟、表達等活動方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色彩的藝術語言進行彩塑創(chuàng)

作加入了“催化劑”,有力地對提高了學生的審美素質教育和欣賞能力。

三、學情分析:

每2年一次的平川陶瓷峰會活動和沿街兩邊的陶藝作品對我校的學生已是耳濡目染,于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對陶藝文化的沉淀,特別是我校的一部分學生為陶瓷廠職工子弟,他對泥塑制作和陶藝鑒賞有一定的基礎和知識技能。其次,學生通過對《拼泥板》(九年制義務教育試用教材《美術》(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0課)和《歡樂陶吧》(九年制義務教育試用教材《美術》(湘教版)五年級(下冊)第4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了最簡單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和創(chuàng)作方法。因此,對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與表現(xiàn),可以說是輕車熟路,達到事半功倍地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教學目標:

通過對陶瓷藝術輝煌歷史的學習,了解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成就,感悟傳承和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過對陶瓷藝術的欣賞,了解陶瓷藝術作品所承載的藝術美和造型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潛能。

掌握簡單的泥塑制作方法和基本的自作過程,了解泥塑制作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從泥塑制作中感受陶藝創(chuàng)作的艱辛勞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集體感和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的團隊精神。

五、教學重點:

▲通過對陶藝作品的欣賞與感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潛能。

▲通過對泥塑制作的學習,能夠嘗試制作簡單的泥塑作品。

▲能夠運用泥塑制作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六、教學難點:

通過對陶藝制作的學習,感悟傳承和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過對泥塑作品探究性的制作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七、教學思路:

本課題擬用二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活動一):欣賞導入、了解歷史—→觀看視頻、掌握方法—→嘗試制作,探究方法—→自我評價、提高技能。

第二課時(活動二):進入工廠、欣賞陶藝(激趣)—→實地觀摩、學習技法(點撥)—→自我嘗試、探究方法(創(chuàng)作)—→技師指導、夯實基礎(指導)—→再次嘗試、掌握方法(探究)—→評價作品,通過水平(感悟)。完成本課題。

八、教具準備:

幾件不同形態(tài)的泥塑、陶藝(彩陶)作品,制作材料工具。

九、學具準備:

陶泥、竹板條、木板、中國畫顏料或水粉畫顏料,調色盤等。

十、教學評價:

1、能否在感受、體會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泥塑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能否靈活地運用所掌握的泥塑技能制作一個簡單的泥塑作品,并選擇合適的材質進行裝飾。

3、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給予恰當的評價,在表格中劃“V”:

技法熟練形體完美設計新穎裝飾得體造型準確合作體現(xiàn)

十一、教學反思:

本課是筆者申報的甘肅省省級重點課題《中小學泥塑制作課題教學實踐研究》的內容之一(示范課),也是對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之一。經過2課時示范性的教學運用,我得到以下的反思:

1、泥塑制作是同學們最為喜歡的課題之一。喜歡玩泥巴是小朋友們的天性,越是年級低這種天性就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在教學中,教師要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稍加講解和指導,同學們基本上就能夠根據教學要求進行泥塑制作。令人興奮的是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制作出了造型新穎的泥塑作品,如,胡斌斌同學設計制作了“殲——20戰(zhàn)斗機”,何琳與常燕妮同學合作制作了“鯉魚躍龍門”,黨春暉與李潔設計制作了“荷塘一角”——一只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面,小蝌蚪游蕩在水波紋之間……進入陶瓷廠進行實地觀摩學習,是課題的升華和難度的提升,在技師們的指導下,同學們鞏固和加強了對泥塑制作的方技巧技能,掌握了上釉涂彩的方法和步驟,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激情和興趣,學到了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達到了“請進來、走出去”之目的。

2、本課題也是對地方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fā)和實踐利用之一。地方課程要有地方性特征,應體現(xiàn)當地特有的物質資源和文化遺產。地方課程要有針對性,它包括二個方面,一方面,每一個地方的課程資源是很豐富的,但不能一概而論、一哄而上地“走進”課堂,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方面進行開發(fā)和利用;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在教學中所開發(fā)和利用的資源,必須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且容易理解的素材,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課堂教學要有教育性。既通過一定素材的教育,能夠讓學生明白一個哲理,得到一定的啟迪,使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一定的升華。

我之所以選擇以泥塑制作作為課題研究的素材,一是:泥塑(瓷器)是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二是:我所在的學校周圍分布著大量的陶瓷廠,豐厚的企業(yè)文化為課題的順利開展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資源與保障。三是:學校大部分學生為陶瓷廠職工子弟,他們對陶瓷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以當地的“土特產”——陶藝作為課題,不但使學生感到親近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觀察與探究、思維與想象的學習精神,因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同學們掌握了技法,提高了興趣,邁進了“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