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21屆高三12月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_第1頁
山東省2021屆高三12月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_第2頁
山東省2021屆高三12月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_第3頁
山東省2021屆高三12月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_第4頁
山東省2021屆高三12月大聯(lián)考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中學聯(lián)盟2021屆高三大聯(lián)考

化學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

在答題卡上。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N14O16Na23Cl35.5Cr52Fe56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

題目要求。

1.新型冠狀病毒正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各種防護防控措施中,化學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冷鏈運輸和冷臧儲存抗病毒疫苗,目的是避免蛋白質變性

B.體積分數為75%的醫(yī)用酒精,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C.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加快擴散速率,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醫(yī)用防護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單體四氟乙烯所有原子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詳解】A.疫苗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在溫度過高的條件下會變性失活,所以要冷鏈

運輸和冷藏儲存抗病毒疫苗,故A正確;

B.乙醇具有還原性,“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具有強氧化性的次氯酸鈉,將醫(yī)用酒精和“84”

消毒液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乙醇被氧化,次氯酸鈉被還原,減低消毒效果,故B錯誤;

C.含有病毒的飛沫粒子直徑介于1?lOOnm,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氣溶膠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C正確;

D.四氟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的結構簡式為FZC=CF2,根據乙烯的結

構可知四氟乙烯所有原子共平面,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

2.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將石蠟油蒸氣分解得到的氣體通入濱水中,溪水退色,且分層

B.配制Na2s。3溶液時,用新煮沸過并冷卻的NaOH溶液溶解Na2so3固體

C.向含有FeCL的MgC12溶液中,加入氧化鎂調pH,攪拌、過濾可除去Fe?+

D.用鏡子取綠豆粒大小的鈉迅速投入盛有10mL水(含酚酥)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答案】D

【解析】

【詳解】A.石蠟油蒸氣分解得到的氣體中含有烯燒,將石蠟油蒸氣分解得到的氣體通入濱水

中發(fā)生加成反應,澳水退色,且分層,故A正確;

B.配制Na2s。3溶液時,用新煮沸過并冷卻的NaOH溶液溶解Na2s。3固體,可以抑制Na2s。3

水解并防止氧化,故B正確;

C.Fe,+比Mg?*更易形成氫氧化物沉淀,向含有FeCL的MgCb溶液中,加入氧化鎂調pH,

攪拌、過濾可除去Fe3+,故C正確;

D.用鍛子取一綠豆粒大小金屬鈉,用濾紙吸凈其表面的煤油,小心投入盛有水(含酚獻)的燒

杯中,觀察現(xiàn)象,故D錯誤;

選D。

3.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應用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化學性質實際應用

A此。2不穩(wěn)定,易分解醫(yī)用消毒劑

BSiO2能導電,傳導信息快光導纖維

C鎂燃燒使發(fā)出耀眼的強光制作照明彈

D熱純堿溶液堿性強可除去發(fā)動機表面柴油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詳解】A.具有強氧化性,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與電。2不穩(wěn)定、易分

解無關,故A錯誤;

B.物質中含自由移動的離子或電子則能導電,故二氧化硅不能導電,故B錯誤;

C.鎂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強光,透射性強,軍事上可用于制作照明彈,故c正確;

D.柴油是燃類物質,不是酯類物質,堿性條件下不發(fā)生水解,也不與堿性物質反應,所以熱

的純堿溶液不能除去礦物油污漬,故D錯誤;

答案選C。

4.設M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C4H8分子中的。鍵的數目為I.INA

B.4.6gNa在空氣中反應完全生成Na?。、Na2O2,轉移電子數為0.2NA

C.室溫下,pH=5的醋酸溶液中,由水電離的H+離子數目為10一9心

D.電解C11SO4溶液時,當陰極產生3.2gCh時,轉移的電子數為0.4M

【答案】B

【解析】

【詳解】A.C4H8可以是丁烯或環(huán)丁烷或甲基環(huán)丙烷,若為丁烯一個C4H8分子含有11個。鍵,

若為環(huán)丁烷或甲基環(huán)丙烷一個c4H8分子含有12個G鍵,所以無法確定2.24LC4H8分子中的o

鍵的數目,故A錯誤;

B.4.6gNa的物質的量為0.2mol,完全反應生成Na?。、Na2O2W,全部轉化為Na卡,所以轉移

電子數為0.2NA,故B正確;

C.溶液體積未知,無法確定溶液中微粒的數目,故C錯誤;

D.電解硫酸銅溶液時,陽極上水電離出的氫氧根被氧化生成氧氣,陰極不產生氧氣,故D錯

誤;

綜上所述答案B。

5.應用下列實驗裝置或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2(W)lmol/L0.1mol/L

NaCI溶液Na【溶液

】0滴0.用。1/1.

AgNh溶液

NH4cl固體

跋石,aPzO,

濕澗的藍色?濕澗的酚狀

石蕊試紙《》試紙

圖3

A.用圖1裝置,可證明非金屬性:Cl>C>Si

B.用圖2裝置,可證明:Ksp(AgI)<Ksp(AgCl)

C.用圖3裝置,檢驗氯化錢受熱分解產物

D.用圖4裝置,制備Fe(0H)2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詳解】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稀鹽酸屬于無氧酸,

不能比較氯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故A錯誤;

B.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鈉溶液,銀離子完全生成氯化銀沉淀,再向溶液中加入碘

化鈉溶液,氯化銀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的碘化銀沉淀,說明Ksp(AgI)<Ksp(AgC1),故B正確;

C.氯化鏤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氣體,堿石灰將氯化氫氣體完全吸收,濕潤的藍色石蕊

試紙無法檢驗氯化氫的生成,五氧化二磷將氨氣吸收,濕潤的酚醐試紙無法檢驗氨氣的生成,

故C錯誤;

D.制備氫氧化亞鐵沉淀時,為防止空氣中氧氣將氫氧化亞鐵氧化,應將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

長膠頭滴管插入硫酸亞鐵溶液的液面下,故D錯誤;

故選B。

6.二氧化硫的減排與回收已成為環(huán)保領域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某研究團隊提出如下還原脫

硫流程:

CaS煤

預處理

SO:煙氣——U脫,塔I----?CaSO"——再生塔I——*co:

破冷凝器|~>?單旗&M

脫硫后氣體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脫硫塔”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S2、S4、S6和S8互為同素異形體

C.“再生塔”需將CaSO4和煤粉碎處理,使其充分接觸

D.M可以循環(huán)使用

【答案】A

【解析】

【詳解】A.“脫硫塔”反應中,CaS+2SO2=CaSO4+S2,CaS為還原劑,SCh既是氧化劑又是還

原劑,根據電子守恒可知,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比為1:2,A錯誤;

B.S2、S4、S6和S8是由s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質的單質,它們互為同素異形體,B正確;

C.將CaS?!缓兔悍鬯樘幚恚梢允狗磻锍浞纸佑|,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發(fā)

生,c正確;

D.再生塔中,硫酸鈣和煤粉發(fā)生反應,煤粉被氧化為二氧化碳,硫酸鈣被煤粉還原為硫化鈣

從而實現(xiàn)再生,因此,M是CaS,可以加入脫硫塔中處理SO2,因此M能夠循環(huán)利用,D正

確;

故合理選項是A。

7.現(xiàn)有不同狀態(tài)的銅、鋅中,失去1個電子需要的能量最大的是

A.鋅[Ar]3di°4s2B.鋅[Ar]3d1°4slC.銅[Ar]3d1°4slD.銅

[Ar]3di°

【答案】D

【解析】

【詳解】滿層或者半滿層電子結構較為穩(wěn)定,難以失去電子,所以失去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

大的為[Ar]3d?故合理選項是D。

8.我國電池的年市場消費量約為80億只,其中70%是鋅鎰干電池,某工藝利用軟錦礦(主要

成分MnCh,含少量AI2O3和SiO2)和閃鋅礦(主要成分是ZnS,含少量FeS、CuS、CdS)為原

料制備MnCh和Zn,其流程如下:

|MnO?和Nn|

已知:I.礦石中所有金屬元素均以離子形式進入濾液A中。

H.各種金屬離子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Zn2+Mi?+Fe2+Fe3+IAl3+

PH8.010.19.03.24.7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濾渣A主要成分:S和Si。?

B.適量金屬鋅是為了回收金屬Cu和Cd

C.步驟③中,加入物質X可以是MnCh,調pH:4.7WpH<8.0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H2sCU

【答案】C

【解析】

【分析】

軟銃礦(主要成分MnO2,含少量AI2O3和SiC)2)和閃鋅礦(主要成分是ZnS,含少量FeS、CuS、

CdS)與硫酸混合反應,-2價的硫元素被MnOz氧化成S單質,SiCh難溶于稀硫酸,所以濾渣A

為S和SiCh;得到的濾液A中主要含有MIAA產、Zn2\Fe2\Cu2\Cd*等陽離子,加入

適量Zn,將C『+、Cd+還原為Cu和Cd形成濾渣B,向濾液B中通入O2和X,。2將Fe?+氧化

成Fe3+,X調節(jié)pH使A「+、Fe3+形成沉淀除去,所以濾渣C主要含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鐵,濾

液C中含有MnSCU和ZnSO4,電解得到MnCh和Zn?

【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濾渣A的主要成分為S和SiO2i

B.根據分析可知加入適量Zn是為了置換出Cu和Cd,故B正確;

C.步驟③中氧氣為氧化劑將Fe?+氧化,所以X的作用主要是調節(jié)pH值,而MnOz與氫離子

并不反應,所以不能用來調節(jié)pH,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X可以是ZnO、Mn(OH)2等,故C錯

誤;

D.步驟④中電解時陽極Mr?+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MnCh,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

Mn-2e+2H2O=MnO2+4H,陰極Zn"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Zn,廢電解液為硫酸,則本

工藝中能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H2s04,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9.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C的氫

化物濃溶液和濃硝酸組成的混合溶液,可溶解Au等不活潑金屬,而一定條件下B存在如圖所

示轉化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B的氨化物

—B的單質

B的氧化物

A.電負性:B>C>A

B.若B單質為淡黃色固體,則含氧酸酸性:C>B

C.若B單質為無色無味氣體,則B的氨化物可能含有非極性鍵

D.由A、B、C三種元素只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元素原子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A是H;C的氫化物濃溶液和濃硝酸組成的混合溶液,

可溶解Au等不活潑金屬,則混合溶液稱為王水,由濃鹽酸和濃硝酸組成,C是Cl;B的氫化

物能與氧化物反應生成B單質,發(fā)生歸中反應,B為S,反應方程式為:2H2S+SO2=3SI+2H2O,

同理,B也可能為N。

【詳解】由分析知:A是H,B是S或N,C是C1;

A.非金屬性:C1>S>H,則電負性:C>B>A,A錯誤;

B.只有非金屬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酸,其酸性比較才能用非金屬性來比,否則無法確定,

B錯誤;

C.若B是N,N2H4中含有非極性鍵,C正確;

D.若A是H,B是N,C是C1,組成化合物NH4cl是離子化合物,D錯誤;

答案選C。

10.中科大電化學研究團隊用HC1—CuC12混合溶液做腐蝕液,處理工業(yè)廢銅,提升經濟效益,

其方法如下圖所示,水在BDD電極上生成一種具有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HO)下列有關

說法錯誤的是

+

B.BDD電極反應式:H2O-e-=HO+H

C.蝕銅槽中發(fā)生的反應:CuC12+Cu+4HC1=2H2CUC13

D當SS電極生成32gCu時,將交換1molC「到BDD電極區(qū)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圖示可知:由圖示可知陽極上水失去電子產生羥基自由基(H。)和H*,H。與溶液中的Cu+

++2+

發(fā)生反應:H+CU+?OH=CU+H2O,C「通過陰離子交換膜移入陽極區(qū)可生成CuCb蝕刻液,

在陰極SS電極上,H2CUCI3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產生Cu單質,溶液中含有H+、cr,故X

為鹽酸,HCLCuCb混合溶液進入蝕銅槽,將Cu單質氧化產生H2C11CI3。

【詳解】A.根據圖示可知H2C11CI3部分進入陰極區(qū),部分進入陽極區(qū)。在陰極SS電極上

H2G1CI3中+1價的Cu得到電子變?yōu)閱钨|Cu附著在SS電極上,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會有C「通

過陰離子交換膜移入陽極區(qū),溶液中含有H+、cr,故X為鹽酸,A正確;

B.BDD電極與電源正極連接,為陽極,在BDD電極上水失去電子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HO,

+

陽極的電極反應式:H2O-e-HO+H,B正確;

C.HCl-CuCb混合溶液進入蝕銅槽,將Cu單質氧化產生H2CUCI3,根據電子守恒及原子守恒,

可知在蝕銅槽中發(fā)生的反應:CuC12+CU+4HC1=2H2CUC1C正確;

+

D.SS電極連接電源負極,為陰極。在SS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H2CuCl3+e=Cu+2H+3Cr,

每反應產生1molCu單質轉移1mol電子,根據電荷守恒可知同時會有1molC「通過陰離子交

換膜進入陽極區(qū),當SS電極生成32gCu時,其物質的量是0.5mol,則進入陽極區(qū)C「的物質

的量是0.5mol,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Do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

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1.下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和現(xiàn)象

A除去溟苯中少量的浪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證明Na2cCh溶液中存向含有酚歌的Na2cCh溶液中加入少量BaCb固體,溶液紅色變

B

在水解平衡淺

C氧化性:Cl2>Br2向KBrC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苯,再通入少量氯氣,振蕩

室溫下,向等體積等濃度的兩份Na2s。3溶液,同時分別滴加

D探究濃度對速率的影響

0.1mol?L“雙氧水和L0mol?L“雙氧水

A.AB.BC.CD.D

【答案】CD

【解析】

【詳解】A.除去溟苯中少量的浪,加入適量NaOH溶液,漠與NaOH溶液反應,與澳苯分層,

則靜置分液可除雜,可達到實驗目的,A不符合題意;

B.含有酚獻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溶液變紅,加入少量BaCk固體,水

解平衡逆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溶液紅色變淺,證明Na2c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可達到實驗目的,B不符合題意;

C.氯氣本身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并不能表明是澳酸鉀氧化了氯氣,也不能證明氧化性:

Cl2>Br2,故不能達到實驗目,C符合題意;

D.在其他條件相同下,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但是Na2sO3+H2O2=Na2SO4+H2O,反應中

沒有明顯現(xiàn)象,不能判斷反應速率的快慢,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符合題意;

答案選:CD。

12.某學校實驗小組發(fā)現(xiàn),可用如下兩種方法制備MnOq:

①NaBiCh(鈿酸鈉)和稀硫酸酸化的MnSOq溶液:

2++3+

5NaBiO3+2Mn+14H^5Na+5Bi+2MnO4+7H2O;

2++

②PbCh與稀硫酸酸化的MnSCM溶液:5PbO2+2Mn+4H+5SO^2MnO;+5PbSO4+2H2O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aBiO?中Bi原子采用sp3雜化

B.NaBiCh可與濃鹽酸發(fā)生反應:NaBiO3+HCl=HBiO3+NaCl

2++2+3+

C.PbCh可與硫酸酸化FeSCM發(fā)生反應:PbO2+2Fe+4H=Pb+2H2O+2Fe

D.均制備ImolMnC^,兩種方法轉移的電子數和消耗氧化劑物質的量均相同

【答案】D

【解析】

【詳解】A.Bi元素為第六周期VA族,價層電子數為5,所以NaBiCh中Bi原子的價層電子

對數為3+8;X3=3,所以為sp?雜化,故A錯誤;

B.根據反應①可知酸性環(huán)境中BiO;的氧化性大于MnO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酸性環(huán)境中

MnO;可以氧化氯離子,所以NaBiCh與濃鹽酸反應時會將氯離子氧化,故B錯誤;

C.PbO2被F,+還原成Pb”后會結合硫酸根生成硫酸鉛沉淀,沉淀不能拆成離子,故C錯誤;

D.兩個反應中MnO;,均為唯一氧化產物,且氧化劑與MnC>4的系數比均為5:2,所以制備

相同物質的量的MnO」兩種方法轉移的電子數和消耗氧化劑物質的量均相同,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3.南京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電化學“大氣固碳”有效方法,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充電時,

利用催化劑的選擇性,陽極電極反應式為:2Li2cCh-e-=2CC)2+C)2+4Li+,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

負我或電源

c.

可傳到Li?聚合物電解質

A.放電時,M電極的電勢比N電極的高

B.放電時,正極電極反應式:3co2+4e+4Li+=C+2Li2c。3

C.充電時,M電極接外電源負極,電解質可選含Li+水溶液

D.該電池每放電、充電一次,若均轉移2moi電子,理論上能固定標準狀況下11.2LCO2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放電時為原電池,M極上Li失電子生成Li卡,則M為負極,N為正極,正極上CO2得電子生

成C和Li2co3,反應式為3co2+4Li++4e—C+2Li2co3;充電時為電解池,陰極上Li.得電子

+

生成Li,陽極上Li2cCh失電子生成C02和。2,反應式為2Li2co3-4/-2cCht+O2t+4Li;

【詳解】A.放電時為原電池,M為負極,N為正極,正極電勢比負極電勢高,即M高于N,

故A錯誤;

B.原電池的正極上CO2得電子生成C和U2CO3,反應式為3co2+4Li++4e-C+2Li2co3,故

B正確;

C.充電時若電極A質量增加14gLi,則轉移電子2mol,即聚合物電解質膜上通過Li+2mol,

電子不能通過交換膜,故c錯誤;

D.電池每放電一次轉移2mol電子就有0.5mol碳生成,充電一次且每轉移2molW時生成0.5mol

02,C+O2=CO2,所以該電池每放、充2moi電子一次,理論上能固定0.5molCO2,標準狀況

下為11.2LCO2,故D正確;

答案選BD。

14.常溫下,用NaOH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溶液中-lg[c(H+)/以比人)]和-lgc(HA)

或-lg[c(H+)/c(HA”和-lgc(A與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r

,

5-

M—

l

r

H

)

B.滴定過程中,當pH=5EI寸,c(Na+)—3c(HA')<0

2

C.若C(HA)>C(A)>C(H2A),則pH范圍3.5<pH<5

+2

D.NaHA溶液中:C(H)+C(A')=C(H2A)+C(OH')

【答案】BC

【解析】

【分析】

看懂圖像是解題的關鍵,再利用三大守恒可解出此題。M點可計算Kal,N點計算Ka2。

【詳解】A.這種-lgc(HA)形式類似于pH的定義,在M點可計算Kai=10"x10"=10-2,在N

點計算Ka2=10°X10-2=10-5,由于Kal>Ka2,可以肯定M線是-坨磔工法低人)]和-lgC(HA)的關

系,那么N線就是-lg[c(H+)/c(HA-)]和-lgc(A。的關系。M線是第一步電離,N線是第二步電離,

第一步電離程度大,相當于酸性強,故水的電離弱于N點,故A錯誤;

B.當pH=5時,溶液呈酸性,c(H+)=l(y5由Ka2=10$,由Ka2=c(H).C(A)得C(A3)=C(HA)

c(HA)

根據電荷守恒,c(Na+)+c(H+)=c(HA)+2c(A2-)+c(OH),c(Na+)—3c(HA-)=c(OH)—c(H+)<0,

故B正確;

人,,c(HA)c(A"),,,

C.<:出<)>(:仆2一)>(:(出人)同時除以(:02人)得二——->—~->1.由Kal,冷2,凡1X凡2的

C(H2A)C(H2A)

KKaxKa2

表達式可知上式為-^7>'+x>1,解出c(H*)的濃度可得3.5<pH<5,故C正確;

c(H)c(H)

+++2

D.根據電荷守恒c(Na)+c(H)=c(HA-)+2c(A,+c(OH-)物料守恒c(Na>c(HA-)+c(A-)+c(H2A)

2

可得c(H+)+C(H2A)=c(OH)+c(A"),故D錯誤;

所以答案為BC。

15.某科研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硼氫化鈉(NaBH。在催化劑Ru表面與水反應可生成H2,其反應機理

如圖所示:

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3

C.整個過程總反應方程式:NaBH4+4H2O=NalB(OH)4j+4H2t

D.ImolNaBR的還原能力與標準狀況下89.6LHz的還原能力相當(還原能力即生成H*失去電

子的量)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電荷得到BH:和H2O反應生成H2、BH3和OH,因此微粒X是過程①中生

成的OH,故A錯誤;

B.過程①BH,中硼元素雜化方式是sp3,生成的B%中硼元素雜化方式是sp2,過程⑤B(OH):

中硼元素雜化方式是sp3,故B正確;

C.根據整個過程得知總反應方程式:NaBH4+4H2O=Na[B(OH)4]+4H2t,故C正確;

D.ImolNaBHU失去8mol電子,標準狀況下89.6L%即物質的量為4mol,失去8mol電子,

因此ImolNaBFU的還原能力與標準狀況下89.6L比的還原能力相當,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A。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6.次磷酸鈉(NaH2Po2)是具有珍珠光澤晶體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乙醇、甘油,

微溶于氨水,不溶于乙酸。次磷酸鈉(NaH2PCh)廣泛應用于化學鍍銀,其制備與鍍鐐過程如下

圖所示: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N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PH3的分子空間構型為。

(2)“堿溶”過程中,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3P。2為一元弱酸,貝UNaH2P。2溶

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

(3)“沉降池”中,通入氨氣的目的是,“凈化”操作需要過濾、洗滌、干燥,洗

滌時,選用的洗滌劑為.______=

⑷“濾液2”經分離提純可以得H3Po4,寫出“鍍銀”過程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充分反應后,向“濾液2”中,加入適量Ca(0H)2懸濁液,生成CaS04和CaHPOa

cT(SO;j,

5

混合沉淀,此時一4——去=__________。[已知I:Ksp(CaSO4)=7X10'(mol/Lf;

c平(HPOj)

-72

Ksp(CaHPO4)=lX10(mol/L)]

【答案】(1).[Ari3d84s2或1s22s22P63s23P63d84s?(2).三角錐形(3).

++

P4+3NaOH+3H2O=3NaH2PCh+PH3t(4).c(Na)>c(H2PO2)>c(OH)>c(H)(5).降低

NaEPO?溶解度,使其析出,與雜質分離缶).乙醛(7).

2++

2Ni+H2POj+2H2O=2Ni+H3PO4+3H(8).700

【解析】

【分析】

黃磷在NaOH溶液中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NaH2P。2和PFhf,次磷酸鈉微溶于氨水,所以通入氨

氣后析出次磷酸鈉晶體,過濾、洗滌、干燥后與NiSC)4混合,得到Ni單質和濾液2。

【詳解】(1)Ni為28號元素,原子核外有28個電子,根據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基態(tài)Ni原子

si

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13d4s*或1s22s22P63s23P4s?;PH3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

C1Q

3+空一x=4,含一對孤電子對,所以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2

(2)根據流程可知堿溶過程中P4與NaOH溶液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PE和NaH2PO2,根據電子守

恒可知PE和NaH2P02的系數比應為1:3,再結合元素守恒可得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P4+3NaOH+3H2O=3NaH2PO2+PH3T;H3PO2為一元弱酸,則NaH2P。2溶液中存在H2PO2的水

++

解使溶液顯堿性,水解是微弱的,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c(H2PO2)>c(OH-)>c(H);

(3)根據題目所給信息可知次磷酸鈉微溶于氨水,通入氨氣可以降低NaH2P。2溶解度,使其析

出,與雜質分離;次磷酸鈉不溶于乙醛,所以為了降低洗滌時的溶解損耗,應用乙酸洗滌;

(4)根據流程和題意可知NaH2P和NiSCU混合后生成Ni和H3PO4,說明該過程中Ni?+將

H2PO?氧化成H3PO4,自身被還原為Ni,根據電子守恒可以得到Ni?+和H2P的系數比為2:1,

再結合元素守恒可得離子方程式為2Ni2++H2PC)2+2H2O=2Ni+H3Po4+3H+;

C平(so:)_C平(soj)c平(Ca?+)_MplCaSOj_7x10“_

2+7

c平(HPOj)-cr(HPO^jc¥(Ca)-Ksp[CaHPO4]-lx10°

17.N、F、Cu及其化合物在化工、醫(yī)藥、材料等方面應用十分廣泛?;卮鹣铝杏嘘P問題:

(1)寫出N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tài)有種,與Cu同周期且基態(tài)原子核外

單電子數與Cu相同的元素還有種。

(2)常見含氮化合物CH3NH2、(CHRNH常溫下均為氣體,已知甲基的供電子能力強于氫原子,

沸點較高的是,原因是:NF3中F—N—F鍵角比NH3中

H—N—H鍵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將無水硫酸銅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再加入過量氨水,溶液變?yōu)樯钏{色,Imol深藍色離子

[CU(NH3)4(H2O)2產中所含o鍵為mol(包括配位鍵)。

(4)氮、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為立方晶系晶體,晶胞參數為apm,沿面對角線投影如圖所示:

oT

o

o。

O?N

oO

TCU

該晶胞中原子的分數坐標為:

Cu:(0,0,;);(0,—,1),(1,0,—);(1,—-,0);(0,1,--);(0,—,0)...

N:(0,0,0):(0,1,1):(1,0,0);(1,1,1);...

則該晶胞中,與Cu原子緊鄰的Cu原子有個,令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該

晶體的密度為g/cm'(列出計算式)

【答案】⑴.5種⑵.4種⑶.(CH3XNH⑷.(CH3)2NH中甲基數目多,供電強,

N原子形成的氫鍵強,同時(C%)2NH分子量大,范德華力強,其沸點更高⑸.小于⑹.

206

223

⑺⑻.(axlO-).NA

【解析】

【分析】

(DCu原子成單電子數為1,與Cu同周期且基態(tài)原子核外的成單電子數與Cu相同的元素有K、

Sc^Ga、Br;

(2)相對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強,沸點越高,N原子與H原子形成氫鍵,甲基的個數越

多,供電子能力越強,氫鍵越強,物質沸點越高;F的電負性強于H的,對成鍵電子對吸引能

力更強,成鍵電子對離中心原子更遠,成鍵電子對之間排斥力更小,致使NF3的鍵角小于N%

的,

(3)依據圖3可知銅離子與4個氨氣,2個水分子形成配位鍵,化學式表示為:

ICU(NH3)4(H2O)J+,1個氨氣含有3個N-H,1個水含有2個H-O,銅與氨氣、水共形成6個

配位鍵;

(4)根據晶胞中原子的分數坐標進行分析與Cu原子緊鄰的Cu原子的數目;根據晶體的密度等

于晶體的質量和晶體的體積的比值進行計算。

【詳解】(DN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Is22s22P3,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tài):Is軌

道有1種,2s有1種,2P有3種,共5種;Cu為29號元素,原子核外有29個電子,核外電

子排布式為:[Ar]3di°4slCu原子成單電子數為1,與Cu同周期且基態(tài)原子核外的成單電子

數與Cu相同的元素有K(4s,、Sc(3d'4s2),Ga(4s24p'),Br(4s24PD,共4種元素;故答

案為:5;4;

(2)N原子與H原子形成氫鍵,(CH3)2NH中甲基數目多,供電強,N原子形成的氫鍵強,相對

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強,沸點越高,則(CH3)2NH分子量大,其沸點更高。F的電負性

強于H的,對成鍵電子對吸引能力更強,成鍵電子對離中心原子更遠,成鍵電子對之間排斥

力更小,致使NF3的鍵角小于NH3的;故答案為:(CH3)2NH:(CH3)2NH中甲基數目多,供電

強,N原子形成的氫鍵強,同時(CH3”NH分子量大,范德華力強,其沸點更高;小于;

(3)依據圖3可知銅離子與4個氨氣,2個水分子形成配位鍵,化學式表示為:

2+

[CU(NH3)4(H2O)2],含有。鍵數:3X4+2X2+6=22,所以Imol該離子中所含。鍵為22mol;

故答案為:22;

(4)Cu原子都在棱上,與每個Cu原子緊鄰的Cu原子有8個;一個晶胞中,Cu的數目為3,N

的數目為1,該晶體的化學式為C113N,C113N的摩爾質量為206g/mol,lnm=lO'm=io=cm,密

(206)g

206

度:p=E=.=_206_

3故答案為:8;(axlO-,o)3.N

l(,3A

V(axlO'W(axlO).NA

18.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以CO?和比為原料制造更高價值的化學產品是用來緩解溫室效應

的研究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I)工業(yè)上常用CO2和氏為原料合成甲醇(CH3OH),過程中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

-1

反應I:CC)2(g)+3H2(g)CH3OH(g)+H2O(g)△/7,=—51kJ?mol

反應H:CCh(g)+H2(g)CO(g)+H2O(g)△42=+41.17kJ?mol」

①已知:鍵能指斷開Imol氣態(tài)鍵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Imol氣態(tài)鍵所釋放的能量。幾種化學

鍵的鍵能如下表所示:

化學鍵C-Hc-oH-O(H2O中)H-O(CH3OH中)H-HC=O

鍵能/kJ?mol'1406351462.5465436a

則a=kJ?mol-1;

②若反應H逆反應活化能Ea(逆)為124kJ?mol1,則該反應的Ea(正)活化能為

kJ?mol-1

(2)向2L容器中充入ImolCCh和2molH2,若只發(fā)生反應I,測得反應在不同壓強、不同溫度下,

平衡混合物中CH30H體積分數如圖1所示,測得反應時逆反應速率與容器中c(CH-QH)關系

如圖n所示:

①圖I中A、B、C三點對應的平衡常數K(A)、K(B)、K(C)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

圖I中C點CO2的轉化率為。

②圖n中當x點平衡體系升高至某一溫度時,反應可重新達平衡狀態(tài),新平衡點可能是

⑶若反應IIC0(g)+H20(g)CC>2(g)+H2(g)的正、逆反應速率分別可表示為相乂正

c(C0)?c(H2。)、v逆斗逆c(CC>2)?c(H2),岫、々迪分別為正、逆反應速率常數,c為物質的量濃

度。則下圖(pA=lg生T表示溫度)所示①、②、③、④四條斜線中,能表示以水“:隨T變化關

系的是斜線,能表示曲逆隨T變化關系的是斜線,圖中A、B、C、D

點的縱坐標分別為a+3、a+1、a-La-3,則溫度“時化學平衡常數K=mof1-L?

【答案】⑴.800(2).165.17⑶.K(C)>K(A)>K(B)⑷.75%⑸.d(6).?

(7).③(8).100

【解析】

【詳解】(1)①由反應熱=反應物鍵能之和一生成物鍵能之和可得:反應I中AH|=(2a+3X436)

kJ-mol1—(3X406+351+2X462.5+465)kJ-mol-'=-51kJ-mol_1,解得a=800kJ-mol-1,故答案為:

800:

②由反應熱=Ea(正)活化能一Ea(逆)活化能可得:fa(正)活化能一124kJ.mol"=+41.17kJ-mor',

解得Ea(正)活化能=165.17kJ-mol”,故答案為:165.17;

(2)①反應I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減小,由圖可

知,反應溫度:B>A>C,則A、B、C三點對應的平衡常數K(A)、K(B)、K(C)由大到小的順

序排列為K(C)>K(A)>K(B);設生成甲醇的物質的量為amol,由題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co2(g)+3H2(g)CH30H(g)+H2O(g)

起(mol)1200

變(mol)a3aaa

平(mol)1-a2-3aaa

則C點甲醇百分含量為50%可得:-^-X100%-50%,解得a=0.75,C點CCh的轉化率為

3-2a

0.75mol,,好■>.、,

------------X100%=75%,故答案為:K(C)>K(A)>K(B);75%;

Imol

②升高溫度,正、逆反均應速率增大,反應I為放熱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醇的

濃度減小,則圖中d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3)反應II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丫正、v述均增大,則亦正、pZ逆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

向移動,則也E>V逆,pk正VpA逆,由圖像可知,能表示以pk止隨T變化關系的是斜線④,能表

示pk逆隨T變化關系的是斜線③;當反應達到平衡時,vn:=v,E,則改正c(CO>c(H2O)=上逆

e(CO2)-c(H2),K=坐竽號]=¥=疆?7=10°,故答案為:④;③;100。

C(CO)C(H2O)左逆10

19.NOC1(亞硝酰氯)是有機物合成中的重要試劑,對眼睛、皮膚和粘膜有強烈刺激性,沸點為

-5.5℃,常溫下是一種黃色氣體,其液體呈紅褐色,遇水和潮氣快速反應,生成氮的氧化物和

HC1,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以下儀器制備NOC1(C12+2NO=2NOC1AH<0)?

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裝置F中,合成NOC1儀器的名稱為,裝置A、E中,X的作用是一

(2)按氣流方向,上述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j,1--h,

k-(儀器可重復使用);實驗開始后,先打開裝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當F中

_(填現(xiàn)象),再打開裝置E分液漏斗的活塞,裝置F處在冰鹽水水浴中的目的是

(3)測定產品中N0C1純度,其步驟如下所示:

步驟1:取裝置F中mg產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準確量取25.00mL溶液于250mL

錐形瓶中;

步驟2:加入適量:K2CrO4溶液作指示劑:

步驟3:用cmol?L」AgNC>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VnnL;

步驟4:把溶液換為蒸儲水,重復上述步驟(即進行空白實驗),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VzmL。

則產品中NOC1純度的計算式為。

【答案】(1).三口燒瓶(三頸燒瓶)(2).平衡壓強,使?jié)飧八峄驖庀跛犴樌蜗?;防?/p>

濃鹽酸或濃硝酸揮發(fā)出氣體污染環(huán)境(3).fg-cb(4).be-ed(5).cb-m(6).充

滿黃綠色氣體(7).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降低體系溫度,使NOC1(業(yè)硝酰氯)轉化為液體,

收集產品⑻-655C(YM)x100%

m

【解析】

【分析】

制備NOC1需要氯氣和一氧化氮,并且NOC1遇水和潮氣快速反應,生成氮的氧化物和HC1,

所以需要在干燥環(huán)境下制備NOC1,制備氯氣用濃鹽酸和高鎰酸鉀溶液反應,制得的氯氣中含

有氯化氫和水蒸氣,先通入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再通入濃硫酸干燥,制備一氧化氮先用

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再與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通入濃硫酸干燥,先把

氯氣通入三頸燒瓶中,當氯氣充滿整個三頸燒瓶時,再通入一氧化氮,制備NOC1,據此回答

問題。

【詳解】(1)裝置F中,合成NOC1儀器的名稱為三口燒瓶(三頸燒瓶),裝置A、E中,X的

作用是平衡壓強,使?jié)飧八峄驖庀跛犴樌蜗?;防止?jié)恹}酸或濃硝酸揮發(fā)出氣體污染環(huán)境;

(2)制備NOC1,需要氯氣和一氧化氮氣體,制得的氯氣要先用飽和食鹽水吸收氯化氫,再用

濃硫酸除去水蒸氣,E中生成的二氧化氮需要經過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再用濃硫酸除去水蒸

氣,則氣流順序是a-fg-cbij、h-deTcbil、k-m,實驗開始后,先打開裝置A中分液漏

斗的活塞,當F中充滿黃綠色氣體,再打開裝置E分液漏斗的活塞,裝置F處在冰鹽水水浴

中的目的是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降低體系溫度,使NOC1(業(yè)硝酰氯)轉化為液體,收集產品;

(3)產品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氮的氧化物和氯化氫,用硝酸銀溶液滴定生成氯化銀沉淀和鋁酸

銀沉淀,換成蒸儲水,只生成鋁酸銀沉淀,則氯化氫消耗標準液的體積是(V「V2)mL,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