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_第1頁
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_第2頁
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_第3頁
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_第4頁
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應用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摘要】目的:探究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選取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間我院救治的46例急性間質性腎炎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而實驗組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上給予免疫抑制劑潑尼松治療,比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患者在血肌酐,血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尿酸四項指標變化。結果:治療后,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0.5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69.08%,而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時,給予患者免疫抑制劑潑尼松治療會使效果會大大提高,在治療同時也會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推薦在以后的臨床治療中大力推廣和使用[1]?!娟P鍵詞】急性間質性腎炎;免疫抑制劑;臨床療效;安全性R692.3A2095-1752(2017)35-0169-02急性間質性腎炎是指以急性腎小管間質炎癥為臨床特征的腎臟疾病,發(fā)病率比較高病情也比較急,屬于臨床常見綜合征,該病的致病原因也比較復雜,涵蓋了系統性疾病伴隨發(fā)作、藥物、過敏、感染、腎臟移植急排異反應等,且易引發(fā)包括腎間質水腫、炎性細胞浸潤、急性腎功能障礙等病變。在此次研究當中,主要對進行間質性腎炎治療過程中的免疫抑制劑作用進行分析,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病例選擇:選取本院在2010年7月到2016年12月間收治的患者作為樣本,按照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2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性的針對治療,男14例,女9例,年齡30到75歲之間。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免疫抑制劑潑尼松治療,男12例,女11例,年齡層次在29歲到71歲之間。對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來說,差異并不顯著,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取常規(guī)性的治療手段,包括營養(yǎng)支持以及水化對癥治療等等,對于特殊患者來說,進行腎替代治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通過這種方式來對患者的疾病癥狀進行緩解[2]。實驗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以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加用強的松5~10mg,3次/日(可根據患者的疾病發(fā)展情況,適當的增加藥量或減少藥量)。因為急性間質性腎炎不穩(wěn)定,易引發(fā)急性腎功能障礙等疾病,所以在臨床治療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變化。1.3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在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過程中,采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作為標準。藥物顯效: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的尿蛋白<0.3g/d,腎功能、血漿白蛋白均恢復至正常范圍,同時患者無水腫癥狀;藥物有效:治療后尿蛋白下降超過50%,而腎功能和血漿白蛋白相反則應有明顯好轉,臨床癥狀改善;藥物無效:包括尿蛋白水平、腎功能情況、血漿白蛋白水平則相比于患者治療前,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化,臨床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1.4統計學方法在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收集之后,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處理,使用SPSS16.0統計作為計算工具,采用t檢驗,在進行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衡量的過程中,以P<0.05作為標準。2.結果2.1顯效比較臨床治療觀察時間:2周。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對照組23例,其中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6例;實驗組23例:顯效16例,有效6例,無效1例。經過比較兩組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發(fā)現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生化指標對比在兩組治療之前,兩組的生化指標比較差異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而實驗組在治療之后患者內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素四項指標分別為(80.43±3.52)umol/L,(220.85±4.09)umol/L,(11.52±3.57)ml/min,(348.17±15.34)ml/min,對照組治療后指標分別為(66.89±4.34)μmol/L,(433.12±9.74)μmol/L,(25.19±2.64)ml/min,(459.36±9.89)ml/min。對比兩組檢驗結果,顯示:治療時加入免疫抑制劑的實驗組臨床療效顯然比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好很多,四項生化指標也改善很大[3]。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急性間質性腎炎從發(fā)病機理方面來看,主要表現為免疫機制,體現在體液免疫以及細胞免疫?;颊叩哪I間質當中出現了一些超敏反應,在炎性細胞侵潤核心出現在淋巴細胞當中,嚴重者產生細胞毒作用。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當前抗菌藥物廣泛使用之前,急性間質性腎炎出現的原因在于感染,而目前主要的成因在于藥物。在對急性間質性腎炎的治療中,核心是辨別、檢測可能的藥物,并且及時停用[4]。對于急性間質性腎炎來說,臨床方面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腎小管受損、腎間質炎性細胞侵潤以及間質水腫,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從明確病因方便著手。目前應用于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的免疫抑制劑有許多種類,最常見的是糖皮質激素,這種藥物在服用之后,能夠對巨噬細胞進行抑制,從而進行淋巴細胞的破壞,對淋巴細胞的識別能力進行干擾,阻止免疫活性細胞增殖,還可穩(wěn)定肥大細胞的細胞膜,從而從多方面抑制了免疫反應,此外還有抗炎、抗過敏等作用。該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內心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上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治療后,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得知免疫抑制劑對于急性間質性腎炎的療效確切。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是,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時應注意其作用廣泛而復雜,且隨劑量不同而發(fā)生變化,不良反應多,因此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時應嚴格掌握適應癥[5],多在4~12周減撤完。綜上所述,對急性間質性腎炎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能夠對患者的腎功能進行顯著的改善,但是應密切關注其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個別處理。對于重癥藥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急性間質性腎炎的患者,建議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而對于輕、中度藥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則建議在對癥處理后若效果不明顯時再加用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參考文獻】[1]薛增奇,劉金女,鄭設鋒,等.探討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s1):198-199.[2]龍凱.免疫抑制劑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的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32):38-39.[3]張鏗.免疫抑制劑潑尼松治療63例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