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_第1頁
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_第2頁
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_第3頁
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_第4頁
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數(shù)學復習策略

復習資料

主要資料包括:陳文燈《考研數(shù)學復習指南》、陳文燈《考研數(shù)學模擬考場15套》、

李永樂《考研數(shù)學400題》。

幫助資料包括:相關教材(高數(shù)、線代、概率與統(tǒng)計)、陳文燈《數(shù)學題型集粹與

練習題集》、李永樂《歷年考研數(shù)學真題解析》等等。

其中,主要復習資料是指需要一字不漏過一遍(或以上)的,幫助資料用于查閱

部分概念、專題解題思路等等。這些資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我將在后面的“復習過程”

中介紹。

輔導班

我只上了一個本校的輔導班,112學時,主要是基礎學問講解。感覺收獲較大。

建議研友們在復習之初,自己已經(jīng)看過一遍書之后再聽課(至少自己看書的進度

領先于老師講課進度),這樣效果會好一些,可以確保自己在課堂上能聽懂,避開成為抄

筆記的機器。

至于是否上其它輔導班,比如一些名家的輔導班,我個人覺得不太必要,不過需

要請大家依據(jù)自己的實際狀況打算。

復習過程

預熱階段:在暑假及其以前,有空有愛好時看看書,目的在于預熱,不在乎看進

去多少。但事實上,多多少少也能看進去一些。這段時間不必對自己要求太高,由于還有

不少時間。同時,我個人覺得,太早進入高強度復習狀態(tài),簡潔造成后期的疲憊和厭倦,

影響復習應考的激情和精力。

基礎復習階段(一):這個階段我是從9月1日進入的。這時已經(jīng)進入了高強度的

復習階段。這段時間我主要看陳文燈的《復習指南》。這是一本400余頁的厚書。我對這

本書的評價是“博大精深”,不但總結了大綱要求的全部基礎學問和概念,同時還匯合了

很多例題、習題,包括歷年考研真題。因此在預熱后踏踏實實地把這本書過一遍,對基礎

學問和解題思路的把握、理解格外有好處??催@本書時需要留意:

1)對基礎學問和概念肯定認真領悟和理解,假如有不懂的,必需借助幫助資料

搞清楚,做到這一點后方可看例題和習題。

2)對每道例題和習題,必需在看答案和解題思路前,自己先動手做一遍,然后

再對比書上的答案和解題思路總結和反省,好好把感受寫在旁邊。用不同記號對題目進行

標識。當時我主要分了三種狀況:一是自己會做的,二是自己有正確思路,但不能完全寫

出來,或者沒有做對的,三是自己沒有思路或思路錯誤的。做好這些標識,可以使自己后

續(xù)復習中更有針對性。

3)肯定要動筆做題。你自己可以做做試驗,把一道題看懂了,覺得沒有問題的

時候,試試自己能否背著書流暢地寫下來。我信任大多數(shù)人是不能的。因此,我猛烈建議

在復習之初就養(yǎng)成動手的習慣,這是檢驗自己是否完全把握的唯一標準。

4)肯定要重視總結??锤拍詈蛯W問要點的時候,要把一些重點詞句劃出來;對

于開頭不太懂的,理解之后肯定也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做題時,對于前面講的其次、三

種狀況也肯定要登記自己當時為什么做不出來,今后看到何種典型題目,應當具備何種反

應和思路。

5)我剛才說過,陳文燈這本厚書博大精深,匯聚了很多難題,因此你第一遍復

習時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熬煎。這時候需要告知自己,這是正?,F(xiàn)象。試想,假如你一

拿到這本書就很簡潔地看下去,我覺得都沒有復習的必要了。就我個人而言,盡管我在最

終的考試中取得了141分的成果,但在這個階段仍舊感覺格外苦痛。這時候,肯定不能丟

失信念,肯定要堅持下來,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實在搞不懂的問題,先放一放,有機

會可以通過請教老師、同學或者查閱資料搞懂。事實上,有些問題會在以后的復習中“恍

然大悟”。

基礎復習階段(二):這個階段與第一階段可以穿插進行。就我而言,我自己是從9

月底開頭其次階段的。這個階段主要是利用輔導班的機會,對數(shù)學基礎學問進行其次遍“掃

蕩”。由于有了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輔導班時已經(jīng)有了肯定的印象,因此基本上可以跟上

老師的節(jié)奏。課后,結合課堂筆記和陳文燈的《復習指南》,再次鞏固。我覺得這兩個過

程的交替進行,對大部分基礎學問都有了較好的理解和把握。

真題體驗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體驗真題的難度和解題思路。我在這個階段只用了

不過1周的時間,緣由是大多數(shù)真題(尤其是大題)在陳文燈的《復習指南》中已經(jīng)見過,

因此沒有太大必要“真刀真槍”過一遍。對此,我主要是看看大題,對著時間做做小題,

感受一下。當時的體會和推斷是,真題事實上并不難,只要細心、留意速度即可獲得高分。

我在以上三個階段的復習完成后(或許是11月中旬),消滅一個麻煩的問題,

我信任大家也會遇到。這就是:書上的東西大多能夠理解,但東西太多,簡潔忘,做題時

不易寫出來;同時,我也感覺那本厚書,看了前面的后面的忘了,看了后面的前面的又忘

了。針對此種狀況,我感覺唯有加強訓練才能解決,于是進入了套題模擬階段。這個階段

中,每做一套模擬題,就可以把全部章節(jié)的重要內容復習一遍,盡管不能掩蓋每個學問點,

但可以隨機地復習到那些重要一點的學問。我覺得這樣比一遍一遍地看厚書,一二個月輪

回一遍好得多。

套題模擬階段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必需定時(3h/套),真刀真槍地模擬考場上的狀況。不做套題你或許不能理

解,腦袋高強度地運轉3個小時,還是格外耗費體力的。有人說,假如考研前沒有足夠的

訓練,連續(xù)4科的考試很難堅持下來,即使“坐”下來了,也很難保證狀態(tài)。記得我第一

次做完套題時,走路時都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的確是很累的。但熬煉多了,坐3個小時

也就成為一種習慣了。

2)必需在到點時停止答題,然后對比答案給自己打分。這樣才能夠更加清楚地

了解自己的狀況,給自己壓力。

3)每套模擬題完成后,支配足夠的時間進行全面、系統(tǒng)、具體的總結,總結時

間通常會超過做題的時間,也就是超過3h。我曾經(jīng)說過,總結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學問在

你大腦中有序地存儲的過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說聲“原來如此”就結束了。假如這

樣對待,我信任有的題目你遇到3遍也不肯定能夠把握,最終的結果或許就是:你從考場

下來的時候,看到答案時也是那聲“原來如此”,只不過可能再加上個“TMD”。

4)每做幾套,也需要回頭總結一下,自己在哪些學問點,哪些章節(jié),哪種類型

的題目中簡潔出問題,分析緣由,制訂對策。必要時,可以借助幫助資料進行專題訓練,

予以突破。

做到以上幾點,我信任每做完一套題都會有較大的收獲。

關于做套題的數(shù)量,應當依據(jù)自己各科實力分布和進展狀況打算,并在復習過程

中適當調整。我當時給自己預備的是陳文燈的15套和李永樂的400題(10套),這個數(shù)量

本身就是比較多的,緣由是我對自己的數(shù)學功底不自信。但在套題的開頭階段,也就是做

李永樂的400題過程中,發(fā)覺做起來格外苦痛,小題(填空和選擇)就要花八、九格外鐘,

剩下一半左右時間做大題,有的不會做,有的知道思路,但寫不出來,好不簡潔遇到簡潔

的,還要算錯……;同時,結果也是比較糟糕的,10套題平均在70多分,高的也只有90

分左右。這種狀況嚴峻打擊了我的信念,如何是好呢?我覺得,既然做套題不行,咱偏要

做,否則考試時就死定了。于是,我又買了一本新的400題,依據(jù)原來的方法,按部就班,

完完整整地做了其次遍。這一遍的結果是平均120多?;蛟S有人說,怎么做過的還不能得

滿分???我的回答是,你來試試。這種現(xiàn)象更加能夠說明,肯定要多動手,見過的,做過

的,都不肯定是你把握的。只有你拿起筆就能夠流暢地寫出來的東西,才是你真正把握了

的。

這一階段過去后,也就是兩本400題完成后,我自己感覺水平上來了一些,也自

信了一些。此時我又開頭做陳文燈的15套,結果是平均110多,并且比較穩(wěn)定了,小題耗

費時間或許保持在50分鐘左右(最終考試時只用了34分鐘)。此種結果我已經(jīng)比較滿足,

覺得自己正式考試可以抱120分的期望了(我知道真題比模擬題簡潔一些)。

這里還想談談對兩本套題的感受。李永樂的400題以常規(guī)題為主,而陳文燈的15

套會消滅一些“怪題”,平常很少見的。難度方面,感覺李永樂的整體上略微難一些(比

如一些填空題的運算量相當于一個大題),陳文燈的除“怪題”外要簡潔一些??傊?,我

覺得兩本書都是格外不錯的。假如研友們有時間,我覺得兩本都有必要做一遍,假如時間

不夠,建議好好做做李永樂的,對訓練自己對常規(guī)題的思路更有掛念。

狀態(tài)保持階段:這個階段與套題階段是交叉的。此時已經(jīng)到考研復習的最終一段時

間,在政治和專業(yè)課中投入的時間增加,數(shù)學復習時間相對削減。因此,這段時間內,做

套題的頻率降低,但必需要做,至少保持1周1套,以保持好狀態(tài)。同時,這個階段也需

要好好去記憶一些東西,比如有些難記的公式,看書時標出的重點學問和留意事項等等。

這樣可以避開在考場上丟掉一些不該丟掉的分數(shù)。

以上是我在數(shù)學復習中的一些經(jīng)受和感受,下面再談談幾條留意事項:

1)不要過分強調陳文燈《復習指南》:很多人都認為陳文燈的書很好,但有的

伴侶過分沉溺于其中,反復看若干遍,這是不行取的。我認為,《復習指南》只是用于基

礎復習的工具,你在其中可以吸取很多東西,但它不能代替套題模擬,不能有效地訓練你

的快速輸出力量。此外,《復習指南》中很多內容偏難,過分糾纏于其中,會得不償失。

2)不要過分強調歷年真題:鑒于其它復習資料早已把歷年真題收入其中(比如

陳文燈《復習指南》),因此你見到的歷年真題,并非是第一次見到。假如你用來做套題

演練,結果給你的信息是不精確的,會誤導你對自己的評判。假如不用來成套

模擬,成天“看”的話,也耽擱你太多的時間,影響你快速輸出力量的訓練。我有個伴侶,

學習格外好,但做套題少,花很多時間爭辯真題,結果上考場很不適應,考分不到80分。

3)不要過分強調做題數(shù)量:做題,尤其是做套題,是訓練考試速度和精確

度的有效手段,但假如過分強調數(shù)量,做完后不好好總結,只能事倍功半,除了訓練速度

外,不能有效提高解題力量,從而不能有效提高解題精確度。因此,做套題后,

必需好好總結,這樣才可能使你做過的題目成為你把握了的題目,否則,你現(xiàn)在會多少,

以后還是只會那么多。

4)不要過分強調難題、偏題:我一再強調,真正的考題并不困難,絕大多數(shù)(甚

至全部)都是常規(guī)題目。因此,我們在復習中需要提高的是常規(guī)題目的快速解題力量(就

是看到題目就有思路,就能快速地寫出來;沒有達到這種狀態(tài),即使你最終能夠做出來,

也會耽擱別的題目的解題時間)。復習中過分追究難題、偏題,不但使你丟失信念,還會

鋪張你貴重的復習時間,最終在考場上還不肯定用得上。

最終,給大家談談考場上的留意事項。

1)依據(jù)你平常做模擬題時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如時間安排、各題型各部分命中率等等),

給自己制訂一個方案,例如小題(填空、選擇題)方案多少時間,大題先做什么,后做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