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化學(試題卷)注意事項:1.化學試卷共三大題16小題,滿分6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赡苡玫降南鄬υ淤|(zhì)量: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一、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1.下圖所示活動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織布
B.耕田
C.生火
D.灌溉【解析】織布、耕田、灌溉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生火涉及到物質(zhì)燃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2我國是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活動主辦國,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生活購物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上班上學時,鼓勵低碳出行C.工作學習中,提倡紙張雙面使用
D.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禁止使用化肥【解析】A.生活購物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減少“白色污染”,故A的做法正確。B.上班上學時,鼓勵低碳出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溫室效應,保護空氣,故B的做法正確。C.工作學習中,提倡紙張雙面使用,節(jié)約紙張,減少對森林的砍伐,故C的做法正確。D.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合理使用化肥能夠提高糧食的產(chǎn)量,禁止使用化肥是錯誤的,故D的做法錯誤。故選D3.我國科學家最新研制出一種新型石墨烯-鋁電池,手機使用這種電池,充電時間短,待機時間長。碳、鋁元素的相關(guān)信息如右圖,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同B.碳在地殼中含量最高C.鋁的原子序數(shù)為13D.鋁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6.98g【解析】碳、鋁元素屬于不同種類的元素,化學性質(zhì)不同,故A是錯誤的。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是錯誤的。有圖可知,鋁的原子序數(shù)為13,故C是正確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單位為1省略不寫,帶g是錯誤的,故D錯誤。故選C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無關(guān)B.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體健康D.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建康,不要吸煙【解析】微量元素也是人體必需元素,故A是錯誤的。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故B是正確的。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體健康,故C是正確的。吸煙有害健康,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建康,不要吸煙,故D是正確的。故選A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滴加液體B.點燃酒精燈C.量取液體D.稱量固體【解析】A.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不能接觸到試管內(nèi)壁,故A錯誤。B.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故B是正確的。C.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平視凹液面的最低處,故C錯誤。D.稱量固體時左物右碼,故D錯誤。故選B6.我國科學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個全氮陰離子鹽(化學式為H25N34O3Cl),該物質(zhì)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進劑。下列有關(guān)該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是A.屬于有機物B.由四種非金屬元素組成C.H25N34O3Cl中原子總數(shù)為62D.氫、氮、氧、氯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7:8:17【解析】有機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故A是錯誤的。該物質(zhì)由氫、氮、氧、氯四種非金屬元素組成,故B是正確的。一個H25N34O3Cl分子中原子總數(shù)為63,故C是錯誤的。氫、氮、氧、氯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5:34:3:1,故D是錯誤的。故選B7.下圖是一種處理汽車尾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fā)生變化C.反應前后均為純凈物
D.該反應可以減少二氧化氮的排放【解析】據(jù)圖可知,分子個數(shù)發(fā)生的改變,故A錯誤。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故B錯誤。據(jù)圖可知,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含有多種分子,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二氧化氮是反應物,該反應可以減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故D正確。故選D8.某同學用一系列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燃燒,得到下列結(jié)論,其中不正確的是A.鎂條在氧氣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燒,說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氣B.玻璃棒不能燃燒而火柴棒可以燃燒,說明燃燒與物質(zhì)本身性質(zhì)有關(guān)C.蠟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說明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guān)
D.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需考慮兩方面因素:反應物(內(nèi)因)和反應條件(外因)【解析】A.鎂條在氧氣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燒,說明二氧化碳一定條件下也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分子中不含氧氣,故A錯誤。B.玻璃棒不能燃燒而火柴棒可以燃燒,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棒是可燃物,說明燃燒與物質(zhì)本身性質(zhì)有關(guān),故B正確。C.蠟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空氣中氧氣濃度比純氧中地,說明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guān),故C正確。D.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需考慮兩方面因素:反應物(內(nèi)因)和反應條件(外因),故D正確。故選A9.學習化學,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因此具有吸附性B.鹽酸和氨氧化鈉溶液混合,無現(xiàn)象,沒有發(fā)生反應C.隨著鐵制品的不斷銹蝕,自然界中鐵元素的含量不斷減少D.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沒有氨味,不是氮肥【解析】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因此具有吸附性,故A正確。B.鹽酸和氨氧化鈉溶液混合,無現(xiàn)象,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B錯誤。C.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鐵制品的不斷銹蝕,自然界中鐵元素的含量不變,故C錯誤。D.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沒有氨味,尿素中含氮元素,是氮肥,故D錯誤故選A10.壓強為101kPa下,硝酸鉀和氨氣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10203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110NH3705644.520A.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20℃時,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1.6%C.60℃的KNO3飽和溶液降溫至30℃,有晶體析出D.NH3的溶解度與壓強大小無關(guān)【解析】A.據(jù)表可知,氨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A錯誤。B.20℃時,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1.6g/131.6g,故B錯誤。C.60℃的KNO3飽和溶液降溫至30℃,溶解度降低,有晶體析出,故C正確。D.NH3是氣體,氣體的的溶解度與壓強大小有關(guān),故D錯誤。故選C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34分。11.(5分)能源與環(huán)境是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下圖是某太陽能電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標物質(zhì),含有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填1種即可),含有的有機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2)太陽能電池中多處使用合金,合金與純金屬相比,有許多優(yōu)良性能,如:__________________(寫出1條即可)。(3)銅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即生成銅[Cu2(OH)2CO3],這是銅與O2、H2O、_____(填化學式)反應的產(chǎn)物。(4)推廣使用太陽能電池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窘馕觥浚?)銅、鋁、鐵屬于金屬元素,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填:銅(鋁、鐵);塑料(2)合金的有點:抗腐蝕性好等,故填:抗腐蝕性好(合理即可)(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判斷反應物為CO2,故填:CO2(4)推廣使用太陽能電池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故填: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理即可)故答案:(1)銅(鋁、鐵);塑料(2)抗腐蝕性好(合理即可)(3)CO2(4)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理即可)12.(8分)下圖是實驗室中常見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2)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首先應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①加藥品
②加熱③檢查裝置氣密性(3)用A裝置制取氣體的不是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收集干燥的C02,可將含有水蒸氣的C02從裝置B的______(填“m”成“n”)端導入,試劑X是________;再用裝置______(填“C”或“D”或“E”)收集。(5)向集滿C02的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故填:錐形瓶(2)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故填:③(3)A裝置進行實驗時不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故填:不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4)收集干燥的C02,可將含有水蒸氣的C02從裝置B的m端導入,用濃硫酸作為干燥劑;再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填:m;濃硫酸;E(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填:CO2+Ca(0H)2=CaCO3↓故答案:(1)錐形瓶(2)③(3)不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合理即可)(4)m濃硫酸E(5)CO2+Ca(0H)2=CaCO3↓13.(7分)Ba(N03)2可用于生產(chǎn)信號彈、炸藥等。利用鋇泥(主要含有BaCO3、BaS03、Fe203)可制取Ba(N03)2,其部分流程加下:
(1)Ba(N03)2中鋇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_______(填1種即可)。(2)BaCO3與HN03反應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寫出Fe203與HN0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劑Y為_______(填序號)。①BaCl2溶液
②Ba(OH)2溶液③NaOH溶液(4)從Ba(N03)2溶液中析出Ba(N03)2晶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Ba(N03)2中鋇元素的化合價為+2,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有氧化鐵、二氧化碳等,故填:+2;氧化鐵(或二氧化碳)(2)BaCO3與HN03反應的反應類型屬于復分解反應,F(xiàn)e203與HN0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03+6HN03=2Fe(N03)3+3H20,故填:復分解反應Fe203+6HN03=2Fe(N03)3+3H20(3)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推斷Y是Ba(OH)2,故填:②(4)從Ba(N03)2溶液中析出Ba(N03)2晶體的方法是蒸發(fā)結(jié)晶,故填:蒸發(fā)結(jié)晶故答案:(1)+2;氧化鐵(或二氧化碳)(2)復分解反應Fe203+6HN03=2Fe(N03)3+3H20(3)②(4)蒸發(fā)結(jié)晶14.(7分)某興趣小組對KClO3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進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用下圖裝置完成表中實驗:編號KClO3質(zhì)量/g催化劑催化劑質(zhì)量/g收集50mLO2所需時間/s實驗15--171實驗25MnO20.549實驗35Fe2030.558實驗45KCl0.5154(1)設置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所列3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3)寫出KClO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實驗1和實驗4可知,KCl____(填“有”或“無”)催化作用。維持加熱條件不變,用實驗1再繼續(xù)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s,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5)要比較KClO3分解反應中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除了測量收集50mLO2所需時間外,還可以測量相同時間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設置實驗1的目的與其他組實驗對比,故填:對比實驗(2)收集50mLO2所需時間越短說明催化效果越佳,故填:MnO2催化劑△催化劑△催化劑△(3)KClO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故填:2KClO3=====2KCl+3O2↑(4)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KCl有催化作用,維持加熱條件不變,用實驗1再繼續(xù)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s是因為氯酸鉀分解生成KCl,KCl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應,故填: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應(5)還可以測量相同時間內(nèi)收集氣體的體積來比較反應速率,故填:收集氣體的體積故答案:(1)對比實驗(2)MnO2催化劑催化劑△(3)2KClO3=====2KCl+3O2↑(4)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應(5)收集氣體的體積15.(7分)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分別做了鎂、鋁、銅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1)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鋁比銅______(填“強”或“弱”)。寫出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芳同學做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試管中出現(xiàn)灰白色沉淀,該小組同學對灰白色沉淀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設]假設一:含有氯化鎂假設二:含有鎂粉假設三:含有氫氧化鎂……[查閱資料]①氯化鎂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條件下鎂可與冷水緩慢反應。[設計并進行實驗]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編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1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沉淀未見減少實驗2加入適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沒有氣泡產(chǎn)生[得出結(jié)論]由實驗1可知,假設___不成立;由實驗2可知,沉淀中不含___。假設三__________(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實驗反思]實驗后同學們請教老師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堿式氯化鎂,堿式氯化鎂受熱易分解產(chǎn)生氯化氫氣體。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熱,并將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濾紙條懸于試管口,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對第(3)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3)為探究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堿式氯化鎂的條件.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在小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鎂帶,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測量溶液pH的變化。結(jié)果見下表:時間/min024812162024溶液pH2.05.37.08.69.39.810.010.0實驗現(xiàn)象-鎂帶溶解較快,產(chǎn)生大量氣泡,無沉淀生成鎂帶緩慢溶解,產(chǎn)生氣泡速率減慢,溶液變渾濁,燒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根據(jù)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描述溶液pH變化的規(guī)律并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②請對生成堿式氯化鎂的條件提出猜想,并設計實驗證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表,鋁活動性比銅強,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故填:強;Mg+2HCl=MgCl2+H2↑(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由實驗1可知,假設一不成立;由實驗2可知,沉淀中不含鎂粉假設三可能成立。氯化氫氣體溶于紫色石蕊溶液中呈酸性,濾紙條會變紅,故填:一;鎂粉;可能成立;濾紙條變紅注意:若答對第(3)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3)①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pH由2.0-10.0逐漸增大,鎂與鹽酸反應,消耗鹽酸使溶液pH增大,鹽酸消耗完后,鎂繼續(xù)與水緩慢反應是溶液呈堿性。②根據(jù)表中信息,鎂與鹽酸反應后鎂條有剩余繼續(xù)與水反應才會有灰白色沉淀,故猜想:與鎂條的長度有關(guān),可設計實驗方案為:分別取1cm、2cm、3cm、4cm長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鎂條于4支試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鹽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故答案:(1)強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師資格證之高等教育法規(guī)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村情簡介詳細版
- 單層工業(yè)廠房結(jié)構(gòu)吊裝施工設計方案
- 2024年圖書交易詳細購買協(xié)議
- 2024年城市渣土清運專項承包協(xié)議
- 導購崗位專屬勞動協(xié)議范本2024年
- 2024年規(guī)范化采購協(xié)議文檔模板
- 2024工程用片石買賣協(xié)議
- 2024年專業(yè)吊車租賃與服務協(xié)議
- 2024年醫(yī)療器械海外采購協(xié)議
- 期中綜合檢測(1-4單元)(試題)- 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2024年消防宣傳月知識競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國開2024年秋《機電控制工程基礎》形考任務1答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冊15例
- 二十四節(jié)氣課件:《立冬》
- 《2021國標結(jié)構(gòu)專業(yè)圖集資料》04G410-2 1.5mX6.0m預應力混凝土屋面板(鋼筋混凝土部分)
- Humpty兒童跌倒評估量表
- 四邊形的認識課件
- IUPAC命名法(系統(tǒng)命名法)
- 統(tǒng)計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公式
- 幼兒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