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qū)宜賓四中高三第二次調研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系時,強調和諧、仁愛。如何實現(xiàn)此種理想?路徑就是“盡物之性”,即萬物向榮,各盡其性。董仲舒在總結儒家的仁愛思想時所說的“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謂仁?”實質上不過是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處理人與物之關系的延伸表達而已。不過,在先秦儒家看來,對動物的愛與對人的愛還是有區(qū)別的。這種有區(qū)別的愛源于儒家的差等之愛理念。這種差等之愛循著“親親——仁民——愛物”的路徑遞減。對人的愛尚且為差等之愛,對動物的愛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動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與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相一致的呢?他們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殺伐以時。荀子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而動物“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動物可以為人所用。不過他并不主張對動物的隨便利用和過度利用,而是主張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用,即“殺伐以時”。他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睆膶嵺`層面講,這種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時代。(摘編自王云嶺《儒家視野中人與動物的關系與啟示》)材料二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地球上本無人類,后來才有人類——地球形成已有45億年,產(chǎn)生生命已有42億年,出現(xiàn)人類不過短短的300萬年,這是科學事實。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xiàn)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并把握兩個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產(chǎn)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類,為人類饋贈了居所與養(yǎng)分。自然是人類的根,是人類的源。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逼涠?,自然界的演化出現(xiàn)了異化,產(chǎn)生出自己的對立面——人類,自從有了人類,地球史便進入“人類紀”,即由人類主導的地質年代。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今天作為自然界之產(chǎn)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毀滅,而且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毀滅地球和自己,生態(tài)危機已經(jīng)使地球和人類面臨劫難。地球要延續(xù),人類要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思維。地球能否延續(xù),人類能否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憂患。總之,人類搭乘著地球之舟漂浮在無垠的星際海洋,與地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人類與地球命運與共,何去何從,全靠人類自己。其實,從更宏闊的視野上看,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于地球上的自然萬物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即生命共同體。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是生命的搖籃,反過來又是生命的產(chǎn)物。地球正是因為有了生命才成其為地球——一顆綠色的星球,一顆向太陽開放、從太陽獲得源源不斷能量補充的星球,否則就會像太陽系其他星球一樣是毫無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一旦喪失,生物圈這一生命共同體就會崩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就會瓦解。地球自然萬物作為生命共同體或生物共生體系的良性運轉,是維系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摘編自劉湘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點闡釋》)材料三: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nèi),人們曾經(jīng)“怨天尤人”,把環(huán)境危機的原因歸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來,隨著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危機的根源在于人類自身的非科學活動,是人類無視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我調節(jié)機制而為所欲為的必然結果。人類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行的需要,一方面,將自然界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資單,任意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則錯誤地把自然界當作“垃圾桶”,肆意棄置生產(chǎn)和生活的廢棄物品。到頭來,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的產(chǎn)生,并不意味著人的能動性已經(jīng)發(fā)揮到了頂點,而是意味著人類并沒有解決好能動性與受動性的關系。其實,真正自覺的能動性的發(fā)揮,應當以對受動性的認識為約束條件,能動性本身也應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在認識自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動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動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為基礎,能動性就可能超越受動性而變成一種盲目性的意向活動。要調整好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系,人類就得不斷推進自己對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了解。長期以來,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觀念,把人們引向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fā)和無節(jié)制的耗費上。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脫離人的受動性而盲目膨脹,這種“能動性”無疑會禍及自身。恩格斯在總結了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輕驗與教訓后精辟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nèi)祟惖淖匀唤绲膭倮?,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藗儾荒苤蛔⒅馗脑?、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力量的增長,而忽視了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tǒng)一??傊伺c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xiàn),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做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摘編自衛(wèi)美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健康之辨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先秦儒家崇尚仁愛,主要表現(xiàn)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博愛之情,而對于動物,他們認為愛人甚于愛物,是有差別的。B.人類離不開地球的哺育,地球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為依賴,互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機勃勃的地球生命。C.材料三中“能動性”主要指人類的主觀意向和活動,如“殺伐以時”“善待地球”“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等都屬此類。D.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人類不僅負有改造、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責任,還必須具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荀子看來,人類有智慧和道義,有超出動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動物、殺伐捕獵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體”,是指人與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這與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有所不同。C.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類似乎擁有了對地球的生殺了奪權但地球的毀滅必定帶來人類的吸滅二者命運與共。D.材料一中多處馬用古人古籍中的話,材料二中列舉了一組數(shù)字,這些內(nèi)容都為觀點的論證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撐。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盉.“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盋.“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盌.“君子之于食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同一話題往往有不同的論述角度,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論述角度上有何不同。5.當前我國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xiàn)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其生。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淡竹蘇愴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個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類。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對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個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揚花灌漿的妙齡,名牌大學生般躊躇滿志;銀杏終于褪去了一身濃艷,和藍天的高潔媲美;法國梧桐是老實人,沉浸在年代久遠的優(yōu)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種鵝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無敵的位置;蘭花三七,像極薰衣草,卻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誠地朝一個方向,像被一種崇高使命蠱惑;浮萍無根,卻有心肺,掙脫著隨波逐流的命運。貪婪的蔓,不知羞恥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邊噬血,一邊甜言蜜語……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攢足勁兒,在喊——我要生存!我要開花!我要結果!甚至那口奇異的古井,都像藏著無窮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過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將井沿繼續(xù)壘高,水會怎樣?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類。其實,名利、金錢、權勢,如同陽光雨露的垂愛,蜜蜂花蝶的青睞,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彎下腰,要費心機——要將每一條根都變成利爪,團結土壤,虛偽地贊美越來越污濁的空氣;要與昆蟲講和,與風霜妥協(xié);對蒼蠅漠視,對強加在身上的種種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飛黃騰達的可能。可是,他的節(jié)生來就是直的,他不能彎腰;他的心生來就是空的,他不愿費盡心機。真的是空的嗎?不。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早已成就一個美妙的小宇宙——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堅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達智慧,有對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愛,與筍的親,與周圍無數(shù)青光綠影的促膝長談,開懷暢飲,有鳥兒偶爾駐足的呢喃,有清風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祿,荒蕪繁雜的每一秒時光都格外靜謐而美好。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是永遠的盈滿。更讓我驚異的,他不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員。從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紅、淡褐、淡綠、淡泊。所以,他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風,成陰,美化環(huán)境;死可以做篾,成為最土最實用的曬竿、瓜架、涼席,竹桌、竹椅、竹籃。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簫與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隨天籟之音往來天地之間,優(yōu)雅散淡而雋永。當然,這并不表示他逆來順受,他會和壓在頭頂上的積雪抗爭,他不允許荒草占領腳下的領地,他搖曳著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訴所有的竹要獨善其身兼愛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鄭板橋,“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jié)節(jié)干霄,有君子之豪氣凌云,不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他是瘋瘋癲癲的釋道濟公,“數(shù)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他是岳飛、辛棄疾,他是中國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斬而為箭,射而則達”……他是我們身邊那些堅守著什么的人。他們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云淡風輕也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也是一輩子。他們選擇了后者,等于選擇了物質上的清瘦,心靈上的豐衣足食。于是,這些自由快樂的心靈,站在一個孤寂的陣營里,成為人世間越來越彌足珍貴的另類,風雨過處,仰天長笑。(選自《散文》2009年第12期)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與眾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質,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B.文中說“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個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這其實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C.作者筆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虛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飛、辛棄疾等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釋、道三種思想的圣人,也是心靈自由快樂的凡夫俗子。D.在作者看來,人生要隨緣,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為濃墨重彩是一輩子,云淡風輕也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也是一輩子。E.本文采用對比、象征的手法,著力刻畫了淡竹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嫻熟地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活潑,搖曳多姿。2.本文題為“淡竹”,第3段卻寫到了稻子、銀杏、梧桐等,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3.結合本文對“淡竹”的描述,請簡要談談你對人生的理解。4.閱讀全文,請你揣摩文中“淡”的豐富意蘊。5.請賞析文中畫線的語段。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華文化歷來提倡“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諧融合才能產(chǎn)生、發(fā)展萬物。如和六律才有悅耳動聽的音樂,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個音符便不成曲調,都是同一個味道飯菜就不好吃。把一樣的東西簡單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發(fā)展,更不是創(chuàng)新。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陽父首先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一重要思想。他的這一思想后來為西方學者所認同。意大利理論家恩貝托·???993年訪問中國,他在演講時說:“了解別人并非意味著去證明他們和我們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們與我們的不同?!彼麖娬{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馬可·波羅那樣,要在中國尋找西方的“獨角獸”,而是要來了解中國的龍。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強調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正好相通。文化互通共存已成為21世紀的主旋律。這首先是因為殖民體系的瓦解和經(jīng)濟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國際社會環(huán)境,原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地位后,面臨著確認自己獨立身份的任務,而本民族的獨特文化正是確認身份的重要因素,經(jīng)濟全球化又大大促進了各種“統(tǒng)一中心論”的解體,世界各個角落都是聯(lián)成整體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其次,20世紀以來,人類正經(jīng)歷著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大轉型,即從邏輯學范式過渡到現(xiàn)象學范式。邏輯學范式關注的是將具體內(nèi)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簡約的共同形式,某種形而上的絕對原則,現(xiàn)象學范式研究的對象則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體的本體,是一個不斷因主體激情、欲望、意志的變動而變動的開放空間,過去,認知的開始是公式、定義、區(qū)分和推論,然后將相對確定的客體定義、劃分、歸類到我們認識論的框架之中?,F(xiàn)象學范式的思維方式強調主體和他者在認知過程中都有所改變并帶來新的進展。這種研究方法應用到文化上,就是強調從他者視角觀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別為基礎的對象。當然,文化上的差別共存并不是靜態(tài)的、被動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豐長”的“和”,首先是一種能產(chǎn)生新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帶來新發(fā)展的“生成性對語”。這種對話不是各說各話,也不是統(tǒng)一思想,它要求對話者各有其文化主體性。所謂文化主體性,就是文化自覺,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對話的目的不是融為一體,而是進一步發(fā)揮各自特長,協(xié)調各種不同,達到新的和諧統(tǒng)一。以“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為重要核心價值的中華文化面對世界的根本態(tài)度,應是對自己文化的自覺熱愛,對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種文化都這樣做,才能產(chǎn)生互動和共鳴。在經(jīng)濟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們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長處并弘揚自我,也有能力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chuàng)性貢獻。(摘編自樂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鑒而多彩》)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在中西文化發(fā)展歷程中具有首創(chuàng)意義。B.“和六律”與“和五味”,都體現(xiàn)了不同因素的和諧融合,達到這種融合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C.馬可·波羅到中國尋找西方的“獨角獸”,意味著他想要證明中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D.現(xiàn)象學范式強調從他者視角觀察文化,它和邏輯學范式在研究對象、思維方式上有所不同。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用舉例和正反對比的方式,論述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一思想的內(nèi)涵。B.文章引用??蒲葜v中的話語,旨在說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后來為西方學者所認同。C.文章從社會發(fā)展和思想方法兩個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為當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D.文章闡述了“生成性對話”的作用和特點,這是進一步論述“文化主體性”內(nèi)涵的前提。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沒有經(jīng)濟全球化,“統(tǒng)一中心論”就不會解體,不同文化的獨立性就無法建立起來。B.在文化交往中,倡導以他者視角對異質文化進行觀察,體現(xiàn)出對文化差異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C.在現(xiàn)象學的視野下,每種文化都是具體的、變動的、開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D.只有具備了文化自覺,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實現(xiàn)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雜戲,初不經(jīng)心。勤苦厲精,以夜繼日。年十二,便能屬文。年十三,梁簡文帝時在東宮,即引于宣猷堂論難,為儒者所稱。及簡文嗣位,尤加禮接。起家南海王國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喪亂,東土兵荒,人饑相食,告糴無處,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給。察常以己分減推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亂離之間,篤學不廢。元帝于荊州即位,授察原鄉(xiāng)令。時邑境蕭條,流亡不反,察輕其賦役,勸以耕種,于是戶口殷盛。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與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書徐陵時領著作,復引為史佐,及陵讓官致仕等表,并請察制焉,陵見嘆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補宣明殿學士,除散騎侍郎,尋兼通直散騎常侍。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初,梁季淪沒,父僧垣入于長安,察蔬食布衣,不聽音樂,至是兇問因聘使到江南。時察母韋氏喪制適除,后主以察贏瘠,乃密遣中書舍人司馬申就宅發(fā)哀。尋以忠毅將軍起兼東宮通事舍人。察志在終喪,頻有陳讓,并抑而不許。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闋,除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察既累居憂服,兼齋素日久,因加氣疾。后主嘗別召見,見察柴瘠過甚,為之動容。察自居顯要,甚勵清潔。嘗有私門生不敢厚餉,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謂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無用。既欲相款接,辛不煩爾?!贝巳诉d請,猶冀受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饋遺。清潔自處。資產(chǎn)每虛,或有勸營生計,笑而不答。陳滅,入隋,開皇九年,詔授秘書丞,別敕成梁、陳二代吏。大業(yè)二年,終于東都,年七十四,遺命薄葬,務從率儉。兩宮悼惜,赗賻甚厚。(節(jié)選白《陳書·姚察傳》)1.下列對文中加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B.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C.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D.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羽析/皆有經(jīng)據(jù)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著作,“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佐郎”的省稱,其主要職責是編纂國史。B.兇問,指死訊、噩耗?!皟础?,指不幸,與“夙遭閔兇”中的“兇”意思相同。C.服闋,指古代服喪三年后除去喪服;憂服,則是指為父母服喪而憂傷過度。D.赗賻,也作“賻赗”,文中指兩宮送給姚察家人用來辦理喪事的財物車馬等。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姚察聰慧勤奮。他小時就有卓絕的品性,不愛玩耍,十三歲參與辯論被學者稱贊;在梁朝王室動亂時他也沒有停止學習。B.姚察擅長著史。他被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推薦為史佐,撰著史書;入隋后擔任秘書丞,后又受命撰著梁、陳兩代史書。C.姚察謹守孝悌。戰(zhàn)爭饑荒時糧食匱乏,姚察總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些分給弟妹;他志在為父親守喪,數(shù)次推辭任官。D.姚察居官清廉。他位居顯要,能以清廉自處,連門生的薄禮也拒絕;他常常資產(chǎn)空乏,有人勸其經(jīng)營生計,他不為所動。4.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時邑境蕭條,流亡不反,察輕其賦役,勸以耕種,于是戶口殷盛。(2)此人遜請,猶冀受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饋遺。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對酒①陳與義新詩滿眼不能裁②,鳥度云移落酒杯。官里簿書無日了,樓頭風雨見秋來。是非袞袞書生老,歲月匆匆燕子回。笑撫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注)①宣和六年,詩人時任符寶郎,后因事罷職而出監(jiān)陳留酒稅。②裁:寫詩1.請分析首聯(lián)的作用。2.請簡要概括全詩的思想感情。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飯疏食,飲水,___________,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____________。(《論語》)(2)爾ト爾筮,_______________。以爾車來,_______________?!对娊?jīng)·氓》(3)_______________,四弦一聲如裂帛。_______________,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4)草創(chuàng)未就,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不成,________________。(司馬遷《報任安書》)(5)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韋莊《菩薩蠻》)7、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往往有著某種特殊的審美愛好,而這又常常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與人生。如“李白與酒緊密相連;陶淵明與菊緊密相連;林逋與梅緊密相連;杜甫與……緊密相連;巴金與……緊密相連。請自選一個人物,仿照下面的示例,寫一段文字,至少運用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不少于60個字。沈從文與水緊密相連。水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他靈魂的棲息地。他的文字如水一般通透澄明,浸染了湘西水土獨有的氣息。他的心靈如水般柔情繾綣,充滿了對故鄉(xiāng)一草一木的熱愛與眷戀。他的人生如水般波瀾起伏,書寫了一個鄉(xiāng)下人成長的傳奇。8、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美”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概念。請以《紅樓夢》為例,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談談它帶給你的審美感受。不超過150字。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蔓延,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許多謠言,譬如“每天用肥皂洗鼻竇可以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可以通過防水與否鑒別口罩的真假”“比爾蓋茨公開信說‘病毒是偉大的糾錯’”“未來一周有11萬人從歐洲各地到北京”等等,不一而足。對于這些謠言,同學們在QQ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A同學:我認為只要是謠言就一定要封殺,要追究發(fā)布者的責任。B同學:這些人初心都是好心,是擔心大家和自己的身體健康。C同學:辨別這些謠言都需要專業(yè)知識,很不容易分辨呢。D同學:家里的老人最喜歡轉發(fā)這些,我說了他們也不聽。E同學:封殺謠言是對的,但是也要方式正確,畢竟初衷是好的。面對和疫情一起產(chǎn)生的種種網(wǎng)絡謠言,你有怎樣的看法和思考?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1.C2.B3.D4.材料二,立足科學事實,圍繞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的辯證關系,從正面展開論述。材料三,立足人類未能擺正與自然的關系而導致危機這一角度,從反面論述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5.①了解自然。加強對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②愛護尊重自然。愛護動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③適當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殺伐以時”(控制自我欲望,有節(jié)制地開發(fā)利用資源)?!窘忸}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本題要求選擇“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宜采用排除法。A項,理解概念有誤,文中“差等之愛”指對人的愛也有親疏之別,并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B項,夸大人類對地球的作用,錯在“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這個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導致錯誤。原文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xiàn)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原文“地球可以沒有人類”,說明對地球而言,“人類的力量支持”絕非必要。D項,曲解文意,“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對人類的界定錯誤。從材料三最后一句話可知:總之,人與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xiàn),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做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言下之意,人類自以為是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點是錯誤的。故選C。2.本題考查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準篩選,細心比對,靈活理解。常見的陷阱設置有:遺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與已然、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邏輯錯誤。本題要求選擇“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B項,分析不當,錯在對二者觀點異同的判斷。事實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是人與動物的關系應和諧仁愛,其“盡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xiàn),是尊重了動物與人是有機整體的存在關系。這與材料二所倡導的“生命共同體”是一致的。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作者觀點,分析論證過程的能力。議論文論證就是用論據(jù)(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要梳理清楚論證思路,要熟練掌握常見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及其作用。最后對選項進行仔細解讀,明辨正誤,把每一個選項和文章中對應句子進行比對,結合選項加以分析,找出錯誤選項及錯誤的地方。本題要求選擇“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D項,材料二觀點是“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選項孟子勸諫齊宣王施行仁政的話“君子之于食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強調的是君子的惻隱之心,與材料二觀點不符。故選D。4.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據(jù)和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注意回答論據(jù)和論證方法有關題目時,先從內(nèi)容上考慮,看作者是如何運用論據(jù)材料證明論點的,即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再從論證角度考慮的思考:立足點是什么,是正面論證,還是反面駁斥,然后指出論證的效果。題干要求簡要說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論述角度上有何不同。材料二的首句是: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即中心論點是“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從“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說明立足點是“科學事實”,并且包含著兩個“所指”。而材料三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是從反面來說,正是由于人類肆意地破壞,遭到了自然界的懲罰,并指出根源就是沒有擺正關系,自以為是主宰和統(tǒng)治者。5.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及探究文中某些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大意,在此基礎上回歸文章,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分條回答問題。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方法:①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在具體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語句與具體的敘述描寫或闡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這是為了防止內(nèi)容要點的遺漏。③提取精要,獨立歸納,這是要求考生根據(jù)要求,認定范圍、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探究要立足文本,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要有針對性。題干要求: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其生。首先要從觀念上認識到: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次,作為人類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自然,了解自然規(guī)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規(guī)律;再次,懂得自然規(guī)律后,要尊重自然,熱愛和保護自然。最后,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趨利避害,變害為利?!绢}目點撥】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步驟: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實,確定不同文本陳述的角度,分析主體對象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通讀材料,關注細節(jié)。整體感知是略讀(或粗讀)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挖掘文本的細節(jié)需要精讀(細讀)。第三步:明確主旨,辨清關系。由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不是很緊密,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確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2、1.BD2.用了對比(或反襯)的手法,運用稻子、銀杏、梧桐等植物對名利的欲望和拼爭,與淡竹形成對比,表現(xiàn)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突出(反襯)淡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堅貞自守的品格。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突顯主題。為下文寫淡竹做鋪墊。3.人生要像淡竹那樣,剛強,高潔,淡泊,坦蕩,做一個擁有自由、快樂心靈的人。(意思對即可得滿分)4.從表面看,“淡”指淡竹的顏色淡;從品質看,他淡泊名利,看淡生死,表現(xiàn)出作者對熱心功名者的鄙視與唾棄,對堅守氣節(jié)、淡泊名利者的贊美與謳歌,呼喚人們注重心靈的豐衣足食,保持心靈的自由快樂。5.(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淡竹不慕富貴名利、堅貞不屈、自守高潔的品格,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愛天下的士大夫風范。(2)大量引用詩文,增添文采,既表現(xiàn)了人的特點,也顯示了竹的精神。(3)運用了排比、反復的手法,使淡竹的精神被集中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語言有氣勢。(4)運用了聯(lián)想,由淡竹的特點聯(lián)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表現(xiàn)淡竹的特點,深化了主題,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答出其中的三點即可)【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分析鑒賞作品的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此類試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逐一將每個選項回歸原文,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B項,“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錯誤,結合“他的節(jié)生來就是直的,他不能彎腰;他的心生來就是空的,他不愿費盡心機”“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是永遠的盈滿”“所以,他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這些自由快樂的心靈,站在一個孤寂的陣營里,成為人世間越來越彌足珍貴的另類”等內(nèi)容可知,作者對竹充滿了贊美和敬意,而并非是同情,所以不會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況且藝術形象不能與作者完全等同。D項,“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錯誤,文中寫到“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早已成就一個美妙的小宇宙——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堅持”,可知,竹子并不是沒有追求,只是它追求的是“直,空,而且淡”,同樣作者也并不是認為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而是應追求“云淡風輕”的人生、“坦蕩瀟灑”的人生。故選BD。2.本題考查分析鑒賞次要形象的能力。從“自身作用”考慮,次要形象不只是一個線索或情節(jié)上的關聯(lián),有的自身還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襯托主要形象是次要形象的主要作用;從“情節(jié)作用”考慮,考慮是否起線索作用,是否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從“主題作用”考慮主題,次要形象是否與主要形象一起豐富、深化了主題。文章先寫稻子、銀杏、梧桐等植物“對名利的欲望和拼爭”,再寫淡竹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堅貞自守”,從手法上看,二者形成對比;從襯托主要形象角度分析,襯托了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的特征;從凸顯主題角度分析,突出了淡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堅貞自守的精神品質;從結構上看,為下文寫淡竹做鋪墊。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題,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看問題的能力。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結合主旨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文章謳歌的對象是“淡竹”,“淡竹”象征了人,“淡竹”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淡竹”的精神就是人的精神。由“淡竹”的形象特點和精神品質聯(lián)想到人生,就可以得出答案。4.本題考查鑒賞作品豐富內(nèi)涵的能力。這類題目,要根據(jù)文章表面的內(nèi)容挖掘隱含的深層意義。依據(jù)原文“更讓我驚異的,他不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員。從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紅、淡褐、淡綠、淡泊。所以,他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可知,“淡竹”的淡,表面指顏色,但更突出的是一種精神的淡泊,一種獨特的意蘊。文本通過展現(xiàn)出“淡竹”的特色,強調的是一種精神內(nèi)涵,突出要追求高潔、坦蕩的人生。這正是作品的深層意蘊。5.本題考查文中重點詞句的含意。其中的含意要思考兩個方面,一是句中物(包括景物、事物、人物)的特點或情感,二是作者的情感。理解句子含意要抓住關鍵詞語和修辭,并結合前后語境及文章主旨來進行體會。劃線的句子中用了李白、文天祥的人生事例,突出了一種不慕名利、堅守良知的人格形象,極其鮮明地展現(xiàn)出淡竹的特點,進而突出其價值;另外引用名人言論,展現(xiàn)出的是文人的特點;“他是……”構成排比,使得語言有氣勢;同時運用聯(lián)想的手法,由簡單的淡竹這一意象,聯(lián)想到具體的人,突出人的生活實際,這樣的表達增強了文本的核心表現(xiàn)力。【題目點撥】散文閱讀,把握文章內(nèi)容是關鍵,概括文章主題是??嫉膬?nèi)容。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是散文的考點之一,把握散文主題可以從散文的題目、開頭和結尾入手,從散文的關鍵詞句入手,從散文寫作背景入手,從散文結構文脈入手,尤其可以從散文的不同文體入手。如寫人敘事類散文要對人物或事件作出評價,或從人物事件中生發(fā)出對人生等問題的感悟和認識;寫景狀物類散文則是借景、物抒發(fā)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某種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某種理性思考和評價。3、1.C2.D3.D【解題分析】1.此題考核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nèi)容的整合或轉述的差別。題中C項,“意味著他想要證明中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不當。根據(jù)第二段可知,“馬可·波羅到中國尋找西方的‘獨角獸’”,意為在中華文化中尋找跟西方文化相似的東西。故選C。2.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D項,“這是進一步論述‘文化主體性’內(nèi)涵的前提”不當。根據(jù)第五段可知,“對話者各有其文化主體性”,才能進行“生成性對話”。故選D。3.此題考核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側重根據(jù)文意進行推斷。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nèi)容的整合或轉述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細微差別。題中A項,程度夸大。根據(jù)“經(jīng)濟全球化又大大促進了各種‘統(tǒng)一中心論’的解體”可知,“經(jīng)濟全球化”是促進的條件,而不是唯一的條件。B項,無中生有。“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于文無據(jù)。C項,曲解文意,“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不當,于文無據(jù)。故選D。【題目點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己说姆绞绞歉淖兙渥雍x從而出現(xiàn)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4、1.B2.C3.B4.(1)當時縣內(nèi)蕭條,流亡在外的人沒有回來,姚察減輕了賦稅徭役,勉勵耕種,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2)這個門生謙遜地請求,還是希望他收下,姚察嚴厲地把他趕走了,于是下屬們沒有誰再敢送禮?!窘忸}分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時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詞和虛詞,根據(jù)其在句子文中充當?shù)某煞趾驮诰渥又兴鸬降淖饔?,可以判斷出斷句的正確劃分;同時注意句子中對仗的地方,根據(jù)句式特點斷句是最簡潔的方法。正確斷句: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余條,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咸相傾慕”的對象是姚察,因此要與“沛國劉臻”斷開,排除AD項;“疑事十余條”都是“訪”的賓語,不可斷開,排除C項。故選B。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C項,“憂服,則是指為父母服喪而憂傷過度”錯誤,“憂服”意思是因父母死而居憂服喪。故選C。3.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選項內(nèi)容多是命題者對原文的概括、轉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過對比法把選項與原文進行細致的對比、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選項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進而找出選項的干擾之處。本題B項,“他被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推薦為史佐”錯,原文“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與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書徐陵時領著作,復引為史佐”,可見推薦他為“史佐”的不是杜之偉,而是吏部尚書徐陵。故選B。4.此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關鍵詞有(1)流亡,流亡在外的人;反,通返,回來;輕,減輕;勸,勉勵;殷盛,增多。(2)遜請,謙遜地請求;冀,希望;驅出,驅趕出去;伏事者,屬下;饋遺,贈送,送禮?!绢}目點撥】文言文翻譯記清兩原則,一是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所謂“直譯”就是字字落實,不可憑大意去翻譯。所謂“字字落實”,就是在翻譯時,要將文言語句中的每個詞都落實到譯文中去,這是文言文翻譯的最基本的要求?!爸弊g為主”是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證達到“字字落實”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爸弊g為主”是說對于大多數(shù)句子、大多數(shù)詞語,可以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來進行。二是意譯為輔,文句通順。所謂“意譯為輔”就是在難以直譯或直譯后難以表達原文意蘊的時候,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文句通順是語言表達的一般要求,凡是語言表達都必須遵從??忌欢ㄒB(yǎng)成推敲語句的習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以后一定要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流暢。如果不通順、不流暢,就要對它進行修改、潤色,適當?shù)倪M行意譯。參考譯文:姚察;字伯審,是吳興武康人。姚察幼時就有很高的悟性,年少時不喜歡游戲玩耍,對下棋或其它的游戲,從來不經(jīng)意。勤奮刻苦精神振奮,夜以繼日地讀書學習。十二歲時就能寫作文章了。十三歲那年,梁簡文帝當時還是太子,就讓姚察到宣猷堂聽演講并參加論辯,被儒生們所稱道。等到梁簡文帝繼位,更是以超越常禮的禮節(jié)對待拂姚察。起初擔任南海王國左常侍,兼任司文侍郎。遭遇梁朝亡國戰(zhàn)亂,當時東部由于戰(zhàn)爭加上饑荒,人們相食,無處買糧,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來吃。姚家常常經(jīng)過艱難險阻,尋找供養(yǎng)家人的財物,糧食才能維持沒斷。他又總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來給弟弟妹妹們,以至于親朋戚友斷糧少食的都予以照顧,自己只有以食野菜為美味了。在戰(zhàn)亂期間,勤奮讀書學業(yè)依然沒有荒廢。元帝在荊州即位,授予姚察任原鄉(xiāng)縣令。當時縣內(nèi)蕭條,流亡在外的人沒有回來,姚察減輕了賦稅徭役,勉勵耕種,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與姚察深相愛重,上表任姚察為佐著作,跟隨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吏部尚書徐陵當時領著作,又引薦他任史佐,連徐陵的讓官致仕等表,都請姚察來寫,徐陵看到姚察寫的文章嘆息說:“我不如他啊?!碧ǔ跄辏a為宣明殿學士,授散騎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騎常侍。江左的年老舊交先在關右的,都傾慕他。沛國的劉臻私下到公館詢問《漢書》中的疑難之事十多條,姚察都給他分析,全是有經(jīng)典依據(jù)的。當初,梁衰微滅亡時,姚察的父親僧垣流亡到墾宣,姚察粗食布衣,不聽音樂,到這時父親的死訊由使者帶到江南。當時姚察為母親韋氏守喪剛除喪服,后主因為姚察瘦弱,怕他到遠方奔喪傷害身體,就暗地派中書舍人司馬申到姚察的家里致喪。不久以忠毅將軍的職務起用,兼東宮通事舍人。姚察一心想守完父喪,一次又一次地陳情辭讓,都得不到允許。不久命他知著作郎事。服喪期滿,就授予他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姚察連連守喪,加上齋素日子長,從除喪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單獨召見,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傷感。姚察身居顯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潔。曾經(jīng)有個門生不敢送厚禮,只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練。姚察對他說:“我的衣服,只是麻布蒲練,這些東西對我沒有用處,既然要誠心交往,請不要如此煩勞?!边@個門生好言請求,還是希望他收下,姚察嚴厲地把他趕走了,于是下屬們沒有誰敢送禮。以清心潔行的標準來自處,財產(chǎn)總是空乏,有人勸他經(jīng)營生計,他笑著不回答。陳滅亡后到隋朝,開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書丞的職務,另外命他寫完梁、陳兩代史。大業(yè)二年,死于東都,遺命薄葬,一定要遵從省儉。朝廷吊唁,助喪物品很豐厚。5、1.點題;與尾聯(lián)中的“一樽”照應;描寫了眼前景物變化映照在酒杯中的景象;抒發(fā)詩人新詩難成的苦悶;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或:引發(fā)下文對仕途和時光的感慨)。2.面對美景、新詩難成的苦悶;對仕宦生活的厭棄;年華逝去、功業(yè)無成的傷感;借酒澆愁的自我排遣、故作曠達?!窘忸}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分析詩句在詩歌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注意從詩句的內(nèi)容、在詩歌中的結構、詩句體現(xiàn)的情感等角度進行作答和分析。例如本題首先要對詩句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詩首聯(lián)以倒裝句切題,說自己被倒映酒杯中的美景觸動卻寫不出詩句來。詩人對著酒杯,只見飛鳥掠過,浮云緩移,這一切都倒映在杯中,于是心中若有觸動,覺得這是極好的詩料,想寫出來,又似乎找不到適當?shù)脑娋鋪肀磉_。其次從結構上思考:首聯(lián)中的“酒杯”和尾聯(lián)中的“一樽”形成了呼應。從情感上寄托著作者在美景和美酒都具備的前提下,對新詩歌難成的苦惱。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情感思想賞析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注意把握對全詩內(nèi)容的理解,要注意認真分析體現(xiàn)情感的關鍵詩句,要仔細研讀詩歌的內(nèi)容。本詩首聯(lián)是對良辰美景下新詩難成的苦悶和苦痛之情。第二、第三聯(lián)寫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感慨。兩聯(lián)都一句說情,一句寫景作陪襯,進一步闡發(fā)情。詩人當時官符寶郎,到這年冬天,即以王黼事罷,出監(jiān)陳留酒稅。這時候,他或許已對官場的傾軋感到了厭惡,而自己已是三十五歲,官低位賤,展望未來,前程似漆,于是在這兩聯(lián)詩的出句中感嘆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牘文書之中,沒有出頭的日子;沒完沒了的是非恩怨,又纏繞著自己,伴隨著自己漸漸老去。與所抒發(fā)的心理動態(tài)相呼應,兩聯(lián)的對句便寫相應的景物,自成連續(xù),說眼見到樓頭陣陣風雨,秋天已經(jīng)來到,滿目蒼涼蕭瑟,使人感傷;燕子已經(jīng)離開,飛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歲月在匆匆地流逝。在發(fā)了一通感慨后,詩進入尾聲,回應題目,說自己含笑把這些人世間的煩惱都遠遠地拋開,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進入夢鄉(xiāng)?!绢}目點撥】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xiàn)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nèi)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nèi)容,有無暗示。6、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體無咎言以我賄遷曲終收撥當心畫東船西舫悄無言會遭此鍋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解題分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此題屬于直接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此題中需注意“肱”“咎”“賄遷”“撥”“慍”“碧”的書寫?!绢}目點撥】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nèi)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陶淵明與菊緊密相連。菊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他靈魂的棲息地。他的文字如菊一般自然恬淡,浸染了東籬田園獨有的氣息。他的心靈如菊般素雅堅貞,充滿了對自由隱逸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他的人生如菊般傲岸不屈,書寫了一個田園人的真切與自然?!窘忸}分析】
本題考查仿寫能力。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nèi)容不能完全一樣。解題的一般步驟:1、整體感知給句子,仔細揣摩,展開聯(lián)想,梳理大腦中儲備的相關信息,確定仿寫內(nèi)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及感情色彩。本題要注意句式和修辭,并且關注到所選人物與物象之間的聯(lián)系。【題目點撥】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nèi)容不能完全一樣。解題的一般步驟:1、整體感知文段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意及語境,仔細揣摩。展開聯(lián)想,梳理大腦中儲備的相關信息,確定仿寫內(nèi)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及感情色彩。3、初步仿寫,反復揣摩。檢查仿寫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樣畫葫蘆。確定“形神兼?zhèn)洹敝笤僮龆ò浮?、《紅樓夢》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詩詞寶庫,歷來研究紅樓夢詩詞的人也很多。首先紅樓中的很多詩詞直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等各種情況:其次這些詩詞的藝術水準都極高,基本達到了對詩詞的基本要求。再者,里面的回文詩直接揭示了人物的變化,情節(jié)的發(fā)展。就拿林黛玉來說,我覺得當今社會正是缺少她這樣的讓人,以前讀的時候很不理解她,覺得她很小氣,甚至有點過敏。但隨著社會經(jīng)歷和專業(yè)的積淀,覺得他才是那種思想單純,善良的女子,小小年紀何必都想薛寶釵那樣。當然也不是說每個人都像她那樣,但最起碼我們還需要一點自己的本色和單純?!窘忸}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微寫作,關鍵在于如下幾點:一是注意審題,有幾問,有無修辭、句式、字數(shù)、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語言要簡潔,觀點要明確,注意直接入題,不必鋪陳;三是力求結構完整,運用如下的結構方式,如前后照應式、篇末點題式、總分總式等;四是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受文體的限制,一篇文章總以某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兼用其他表達方式;五是注意時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發(fā)揮和聯(lián)想;六是主題要觀點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騷,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七是寫作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xiàn)個性特點。就本題來說,題干要求“以《紅樓夢》為例,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談談它帶給你的審美感受。不超過150字”,考生可以從“飲食、建筑、詩詞文化”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結合《紅樓夢》中的內(nèi)容分析這些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如“飲食”,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賈母地位至高無上。賈府的晨昏定省、人情往來、大宴小宴、飲酒賞花、看戲打牌,都得圍繞著這位“老祖宗”進行,林黛玉這一頓飯,吃出了宗法家庭的規(guī)矩;如“建筑”,《紅樓夢》中的建筑與封建社會的秩序如出一轍:君臣、父子、夫妻涇渭分明,相互之間絕對不能逾越,例如林黛玉是史太君的外孫女,是老祖宗的心頭肉,但是她初次進賈府,也不能走正門,只能從西角門而進;王熙鳳到賈母房里去看黛玉,也只能是從后房進來?!敖情T”“后房”這些建筑稱謂不同,象征的意義也各異,門的名稱、方向,房子的位置,這些都是封建時代等級秩序的象征,可以說展現(xiàn)出秩序之美??忌梢詮闹羞x取一個角度分析。9、例文:疫情面前,別誤入“謠言陷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特別是武漢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無數(shù)人為洶洶疫情奮勇前行之際,網(wǎng)絡上接連出現(xiàn)各種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謠言,這類事件不斷被曝光,再次突顯了維護清朗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重要性。媒體要筑“橋梁”,不能堵“高墻”。大年初一,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針對這次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會議強調,要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fā)布疫情,回應境內(nèi)外關切。要加強輿論引導,加強有關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增強群眾自我防病意識和社會信心。媒體是網(wǎng)絡內(nèi)容建設的重要力量,面對惡意攻擊和謠言,應當堅決回擊、以正視聽;面對網(wǎng)民關切和疑問,要加強辨析引導、澄清模糊認識。在這次疫情發(fā)生的過程中,有些平臺為了搶流量、博關注,把謊言包裝成“事實”,將猜測翻轉成“存在”,挑戰(zhàn)法律底線,操縱輿論感情,擾亂網(wǎng)絡秩序,危害社會誠信,影響社會穩(wěn)定?;ヂ?lián)網(wǎng)雖是虛擬世界,卻同樣是一個規(guī)則實體,遵守相應的職業(yè)行業(yè)道德,強化社會功能和媒體責任,才是發(fā)展的長久之計。網(wǎng)民要當“劍客”,不要做“看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類似“1月26日主持人白巖松邀請鐘南山介紹疫情”“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鐘南山院士被傳染了”“空中噴灑防疫藥劑”等等,這樣的謠言在百姓間擴散蔓延,造成整個社會的焦慮恐慌。在面對來源模糊、事實不清的信息時,切忌一味地盲目轉發(fā)與情緒發(fā)泄,應當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冷靜判斷。疫情洶涌,國家在挫折中奮進,無數(shù)工作人員為之盡己所能、不屈不撓,此時正是需要我們凝聚共識、統(tǒng)一行動的關鍵時刻,每一位網(wǎng)民更應該擦亮辨別是非的雙眼,理解配合,共同面對。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崗亭環(huán)保節(jié)能產(chǎn)品采購合同2篇
- 2025年環(huán)保空調設備采購與節(jié)能改造服務合同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電化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辣根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版頁巖磚深加工產(chǎn)品定制銷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醫(yī)院醫(yī)療費用結算合同3篇
- 2025版二手車鑒定評估及車輛檢測合同3篇
- 項目策劃方案模板13篇
- 二零二五年北京市新能源指標租賃與區(qū)域合作合同3篇
- 2025版家禽疫病防控禽類采購禽類防疫合同3篇
- DL-T 2231-2021 油紙絕緣電力設備頻域介電譜測試導則
- 員工月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 2023年云南保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GB/T 41904-2022信息技術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AIM)系統(tǒng)要求、數(shù)據(jù)交換及應用
- GB/T 41908-2022人類糞便樣本采集與處理
- GB/T 3745.1-1983卡套式三通管接頭
- 信息系統(tǒng)運維服務方案
- 簡支梁、懸臂梁撓度計算程序(自動版)
- 統(tǒng)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五六單元測試卷(附答案)
- 商票保貼協(xié)議
- 高支模技術交底(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