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樣學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2E/wKhkGWWiMYyAdSlpAAHjYZU28xw461.jpg)
![小學生怎樣學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2E/wKhkGWWiMYyAdSlpAAHjYZU28xw4612.jpg)
![小學生怎樣學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2E/wKhkGWWiMYyAdSlpAAHjYZU28xw4613.jpg)
![小學生怎樣學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2E/wKhkGWWiMYyAdSlpAAHjYZU28xw4614.jpg)
![小學生怎樣學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2E/wKhkGWWiMYyAdSlpAAHjYZU28xw46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寫在前面的話:4總論41、讀一小時不如讀五十五分鐘52、一天做幾小時的功課才算有效率63、每一科目的用功時間一次多少最正確64、吃飯前后一小時,讀書效率并不高75、功課做到幾點鐘好76、愛玩的孩子以“量〞代替“時間〞87、記憶之道——早上10分鐘88、心理上的除法99、考完試后立刻檢討,學習效果好910、新學期剛開始,正是用功的好時候1011、擬定的目標愈具體用功愈有效率1012、看得入迷時,何妨等一會1113、先苦后樂的“目標傾斜〞法1114、先痛快地玩,然后好好讀書1215、鬧鐘響起之前,功課已經(jīng)做完1216、先想好順序,效果比擬好1317、先讓孩子復述當天所學,再做功課1318、做功課的休息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1319、休息的時間到了1420、結束前預告剩下的時間可以提高效率1421、功課做膩了,不妨換個科目1522、離開書桌才算真正休息1523、先把書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課1624、先從喜歡的科目讀起1625、討厭的科目,不妨由簡單處做起1726、成績退步的孩子,請用“倒回學習法〞1727、如何防止孩子粗心大意1828、低年級小學生應用大型筆記本1829、設定目標,努力前進1930、最好的“參考書〞其實是“教科書〞1931、從第一頁開始2032、標明重點,記憶深刻2033、重新編排練習題冊,引發(fā)學習興趣2034、先看目錄,抓住重點2135、如何測出考前實力2136、短鉛筆適合幼兒用來寫字2237、用軟鉛筆寫大字,加強筆記的速度2238、集中注意力,請坐硬椅子2339、處處皆書香,時時可用功2340、贏在起跑點2441、讓孩子做個小老師2442、讓孩子自己動手查字典2443、問“懂到哪里〞比問“哪里不懂〞好2544、以反問代替答復2545、不懂就要立刻問264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2647、答不出來,不妨先擱一邊2748、把問題寫下來2749、語言表達能力弱,思考力也會缺乏2750、要掌握教三次的原那么2851、只教一次噢2852、壓軸放在最后,記憶最為深刻2953、挑出重點單獨教2954、和現(xiàn)實結合,記憶更深刻3055、低年級學生預習有反效果3056、讓孩子選擇先做的科目3057、寓讀書于游戲方案中3158、訓練孩子“視覺型〞的記憶3159、寫日記有助于學習3260、嘴里大聲念,腦中記得牢3261、速度和正確同樣重要3362、訓練速讀有助于學習3363、及早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3364、加強寫字與計算,能培養(yǎng)實力3465、有趣的讀物,可以加強理解力3466、詞性要嚴,語匯要松3567、寓算術于日常生活3568、借劃拳訓練計算能力3669、單純的計算是數(shù)字感的根底3670、給孩子真正的工具書3771、在查過的地方做記號3772、圖鑒和百科全書,可以制造學習的時機3873、評定家教,觀察三月3874、發(fā)現(xiàn)老師教錯時怎么辦?3975、兄姊教弟妹學習更確實3976、重視結果不如重視方法4077、讓孩子由模仿而學習4078、要孩子整理并復述學習內容4179、讓孩子體會“成就感〞4180、相關的事項可以強化記憶4181、用集中法教重點功課4282、附加意義,容易想起4283、巧妙運用孩子的個性4384、考試成績好,正是反省的最正確時機4385、了解考試內容和形式,可以幫助學習4486、考壞了,正是改良的時機4487、不妨讓孩子“考前猜題〞4588、答對的問題,可能隱藏“學習危機〞4589、重復看題目,訓練閱讀理解力4690、沒學過的題目可以訓練應用能力4691、試題究竟問什么4792、“倒回確認法〞有助于發(fā)現(xiàn)錯誤4793、眼不見為凈4894、寫字潦草自己受害更大4895、如何改善“試題做不完〞的困擾4896、每做完一題,就立刻確認對錯4997、草稿紙是“思考過程的履歷表〞4998、讓孩子自己出題自己答5099、讓孩子自己改考卷打分數(shù)50100、利用直覺答復下列問題51101、反復練習答錯的考卷可以培養(yǎng)實力51102、類似測試查錯誤51103、常做錯的問題不要強化了“誤反響〞52104、收集答錯的問題讓孩子再考一次52105、成心重復寫錯可以糾正“老毛病〞53106、“理解〞和“應用〞要交互運用53107、借不同顏色的記號檢查實力54108、生活步調快,考試能力強54109、預測考試結果可以建立努力目標55110、不能拜托孩子讀書55111、坐在書桌前可以培養(yǎng)讀書情緒55112、“我的志愿〞可以激發(fā)用功意愿56113、比上無斗志,比下會嫉妒56114、“小時了了大卻佳〞的偉人故事最能激發(fā)孩子的斗志57115、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用功讀書〞57116、好話多說才有益57附:日本的“教育媽媽〞58
小學生用功術寫在前面的話:
《小學生用功術》是一部父母和老師指導孩子學習的指南手冊。該書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原那么,對小學生的用功之道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書中提出的問題來自實際,提供的方法有針對性,讀來親切,引人入勝。又因它以條目方式編寫,可以對號入座,使用方便。
《小學生用功術》共116條,現(xiàn)予以整理,以飧各位孩子父母和師長。
愿編者按語:
在“不要輸在起跑線〞的沉重壓力下,許多家有小學生的父母親,恐怕都會想過:“如果孩子的成績能更好一點多棒!如果孩子肯再用功些就好了!這孩子肯自覺自動愛讀書的話,那就謝天謝地了!〞
根據(jù)日本國立千葉大學教授、千葉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多湖輝原著寫成的《小學生用功術》刊出的一百多那么“方法〞中,不但提供父母師長指導小孩用功讀書之道,而且對成年人在自我管理時間分配上,也頗多啟發(fā)與助益??傉?/p>
你是哪一種類型的父母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值貪玩的年齡,要他們體貼父母的苦心,好好用功讀書,似乎困難了點!于是,大局部的父母,不是表現(xiàn)成嚴厲的“嘮叨型〞,就是屬于放任的“呵哄型〞。
但是,這兩種類型,都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真正的幫助。把障礙變成促進劑
過分把孩子用功的目標,放在眼前的考試成績、聯(lián)絡簿上老師的評語,是“嘮叨型〞父母的特色。
這種類型的父母太重視眼前的目標,以致無法客觀而冷靜地了解、看清孩子的心理,不容分說的就嘮嘮叨叨要孩子讀書。其實,用這樣的方式,并不能把父母對子女的熱切希望,傳遞給孩子知道;因為,孩子雖小,卻已有自己的人格和情緒了,一但被忽略,孩子就會“對抗〞用功讀書這件事了。
舉例來說,孩子愛看電視,父母卻認為“電視〞是阻礙孩子用功的最大敵人。這時,與其命令孩子“不許看電視〞,還不如鼓勵他們“做完功課再看電視〞。高年級以后再用功行嗎
“孩子還小嘛!希望他們過得輕松快樂些,何必那么早就‘逼’他們用功??!〞
有這種想法的“呵哄型〞父母,在孩子讀小學中低年級時,常自以為“愛〞孩子而放縱孩子;等到小學讀高年級了,才宣布“馬上要長大去讀初中,接著就考高中呵大學了,所以,現(xiàn)在起你要開始沖刺用功,不能再玩了!〞
但是,一來孩子玩慣了,父母突然要他收心,當然很難立刻做到。二來所有學業(yè)都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如果中低年級的功課根底沒打好,怎能三級跳呢?等他的成績一再受挫后,當然就更不肯用功了?!白龉φn〞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緊逼著孩子做功課,不做功課就是不乖或不好,使“做功課〞成為孩子放學后的全部生活內容,對孩子其實毫無益處。
當然,想把書讀好,是不了專心努力的,而專心努力也確實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并培養(yǎng)注意力;可是,緊逼孩子寫作業(yè),不允許他們的眼睛轉向功課以外的事物,那么是不必要的。
有很多功課,其實是可以活用活學的,只要掌握原那么和方法,孩子的學習效果,就會比坐在書桌前做那些超量的作業(yè)來得好。
下面我們具體而明白的介紹小學生的用功術,相信對天下父母會有相當幫助的。1、讀一小時不如讀五十五分鐘要讓孩子能夠耐得住長時間做功課的方法之一,是一種叫做“時間的拍賣方式〞的做法。如果你想要孩子做“一小時〞功課,那么就把這“一小時〞時間稍微縮短,指定他們做“五十五分鐘〞或“五十分鐘〞。事實上,這五分鐘或十分鐘雖不算多,但是在心理上,卻有好幾倍差異的效果。也就是說你叫他做“一個鐘頭〞,和做“五十五分鐘〞的功課,感覺上的負擔,后者要比前者減輕好幾倍呢!猛一看,這好象是在騙小孩,但效果的發(fā)揮,并不是基于“小孩才會上當〞等玩笑式的理由,其實我們大人也一樣。就像百貨公司大拍賣時,兩千元的東西,如果改成一千九百元時,顧客就覺得廉價多了,而立刻買下來。這心理是完全一樣的。一個鐘頭的做功課時間,如果孩子“不肯買帳〞,那么就“降價〞變成五十五分鐘,好象“廉價了〞,于是孩子欣然接受,“買〞了做功課的時間,這就是為什么“時間的拍賣方式〞有效的理由。2、一天做幾小時的功課才算有效率有一陣子流行過一句話“四上五落〞,意思是說要考上一流大學,一天睡眠不得超過五小時,否那么就會名落孫山。這句話確實在日本風行過一陣子,可是對考上一流大學的學生追蹤調查的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每天幾乎都睡足八小時左右。孩子一天應該做幾小時功課才適當?就算是高中生,從學校回來以后,在家能夠集中精力用功的時間,以兩小時到四小時為最大限度;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小學生,頂多以兩小時為限,再繼續(xù)讀下去,效率不但不能和時間成正比,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身心,結果造成孩子討厭讀書。有不少家長常沾沾自喜地說:“我家的孩子從學校一回來,就關在書房,除了吃飯時間以外,都不出來呢。〞其實,孩子就算躲在書房也未必一直都在讀書。做功課與其求量,不如求質。家長必須了解這點,及時把孩子從書桌上“解放〞出來。3、每一科目的用功時間一次多少最正確同一個科目如果需要讀五個鐘頭時,一天讀五小時好,還是分成五天,每天讀一小時好?前者稱為“集中學習〞,后者稱為“分散學習〞。一般來說,以“分散學習〞的效果比擬好。以某項作業(yè)的實驗來看,同樣的作業(yè)二十次集中做,和一天一次分為二十天做,兩相比擬,每一次的作業(yè)效能,后者確實比前者高出百分之三十。就像人一天要分三次吃飯一樣,讀書也不能一次讀完,必須插進休息時間,分好幾次讀,效能才能高。這件事,從紐斯特“對所學的東西能記憶多少〞的實驗中也獲得證實。在學習某一科目時,與其連續(xù)強記,不如休息之后再記,才不會使記憶的內容重復搞混,這就是有名的“紐斯特法那么〞??荚嚽耙灰沟呐R時抱佛腳效率不可能高,因為一考完之后,前一夜拼命死記的東西,會忘得一干二凈,也就是這個緣故。由此可見,在為孩子擬定學習方案時,與其以一小時為單位,不如以二十分鐘為單位,因為效率較高,記憶也比擬確實。4、吃飯前后一小時,讀書效率并不高“等飯做好了,我會喊你,現(xiàn)在你還是好好讀書。〞“吃過飯別東摸西摸的,快點去做功課。〞父母親常掛在嘴巴上的就是“去做功課〞,而且是在吃飯前后的一小時內最常說。世間的母親似乎都不明白,“吃飯前后一小時〞其實是一天里面效率最低的時候。從生理學上來說,吃飽飯后,全身的活動能量都集中在消化器官,頭腦的活動相對地也就緩慢了。而空肚子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在為尋求食物而四處移動;人類的身心動向,又何嘗不是集中于“食物探索行動〞中!換句話說,吃飯前后一小時,心力是最不傾向于頭腦的時間。雖然常常有人說:“珍惜吃飯的時間,也要用來讀書〞,但實際上這時候即使讓孩子讀書,也只有浪費時間而已。吃飯前后應該讓孩子好好休息,以充分儲藏接下來做功課的有效能量,從效率上來說,這才是上策。5、功課做到幾點鐘好孩子做功課的時間,即使是短時間,要他持續(xù)維持緊張狀態(tài),在一定時間內達成某種成果,仍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如果安排孩子讀書的時間,尤其是孩子該“讀到幾點鐘〞,就更重要了。因為終了時間是要孩子持續(xù)努力的一個目標地點啊!例如你可以把孩子做功課的終了時間,定在“四點為止〞或到“七點半為止〞。但這種好似告一段落的時間,對一個自律性不如大人的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四點左右〞、“七點半左右〞的“大約時間〞,因此,難免就會馬馬虎虎,無法專心到底。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把做功課的時間,定為“到三點四十五分〞或“到六點五十分〞這種“中間時間〞,那么對終了時間的意識便會鮮明起來,不但“有效時間〞提高,同時作業(yè)也不至于做得馬馬虎虎,父母也可以期待他們在那時間之內,充分維持緊張狀態(tài)。其實這種“以中間時間代替完整時段〞的方法,在大人社會里,例如IBM等現(xiàn)代管理觀念進步的公司,已經(jīng)陸續(xù)采用,并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成果,換句話說,孩子的功課做到幾點鐘好?父母也可以采取現(xiàn)代管理學上的這種方法。6、愛玩的孩子以“量〞代替“時間〞孩子想出去玩想得不得了,老是注意父母規(guī)定的用功時間到了沒有,就根本不能把心放在功課上。這時,如果對孩子的“用功時間〞加框限制,說“再做三十分鐘〞或“把作業(yè)做到四點鐘〞,那么,孩子對功課將越發(fā)地心不在焉,只會心浮氣燥地坐在書桌前磨時間而已。同時,教孩子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把功課做好,也許永遠無法辦到。這時候可以試著把指定“讀書的時間〞改成“讀書的量〞。例如,父母不要再說“好好讀三十分鐘〞,而改說“把這練習做一頁〞或者“把這一張講義做完〞。象這樣指定出一定的功課量,將可使孩子把注意力轉向這一定的“量〞上,而對他們所在意的“時間〞,反而能意識轉淡。這么一來,孩子便從“必須忍耐三十分鐘〞的消極態(tài)度,轉變成為“趕快把這些練習題做完〞的積極態(tài)度。如果運用得當,父母也可以期待比當初“預定的用功時間〞更延長而持久。7、記憶之道——早上10分鐘有關對人類記憶的研究,雖然是心理學上一個重要的局部,但假設要使記憶更切實,與其立刻復習所記的內容,還不如再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后再復習有效。人類在一天里,為了記憶各種事情,而使當時學習的內容與其它記憶重疊;而記憶的痕跡要在頭腦里固定,卻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次記憶的內容,如果完全不復習,那么往后記憶的內容會一一消失,頭腦里幾乎不會留下任何記憶的痕跡。一般來說,在八、九個小時以內,把一次記憶的事情再度復習,才會記得住。因此前一個晚上所學的功課,在第二天早晨,花上十分鐘復習一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做完功課立刻睡覺的話,在那時間里,沒有其它事情需要記憶,于是記憶的痕跡不會混亂,比擬容易產生記憶的再生。常常有人說早晨的十分鐘,相當于深夜的一小時,因此,在早晨上學以前,讓孩子面對書桌記憶片刻,可以使前一天晚上所學的東西深深記在孩子的頭腦里。8、心理上的除法如果孩子一個月要寫三百道練習題,父母可以每天分攤計算,也就是“一天只要寫十道練習題〞;你這么想時,是不是比擬輕松多了?。坎诲e,數(shù)量雖然相同,可是把功課細分化了,于是不覺得量多,才能提高效率,這也就是“心理上的除法〞。其實這種“心理上的除法〞,在你為孩子定功課進度時,真是最恰當?shù)姆椒?。尤其對精神上還未分化的低年級孩子來說,長期性的展望或全盤性的看法,還很難做到,他們具有只能看見現(xiàn)實的、眼前目標的傾向。換言之,容許孩子一個月以后吃頓冰淇淋大餐,還不如現(xiàn)在給他一顆糖果吃?!澳阋粋€月做三百頁好?還是一天做十五頁好?〞即使不需要用這種瞞騙的方法,但是譬如一本三十頁的練習簿,與其沉重地放下,叫孩子一個月把它做完,不如每天撕下一張交給孩子。這雖是小小的技巧,卻可以說是消除孩子沉重壓力感的“心理上的除法〞的巧妙應用。9、考完試后立刻檢討,學習效果好小時侯,學校一考完試,心里就記掛著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對不對,于是一回到家,立刻找出教科書和參考書來查個究竟。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jīng)驗。在學習理論上,這種人類的心理已經(jīng)引起注意,而所謂“即時確認〞的想法,正被實際教育的場所引進并研究中。也就是說,人類想要知道結果的欲望,在剛剛做完某一作業(yè)的時候,欲望最高。換句話說,這一作業(yè)剛做完的時候,對該作業(yè)的關心度和動機最強。這種想法,在美國盛行的程式學習中,也已經(jīng)被引進,學生在一一答復給他們的問題的同時,可以利用機器,立刻知道結果,真正運用了“即時確認的原理〞,以提高學習效果。根據(jù)這種原理,剛一考完試時,可以說正是用功的絕佳時機。在父母親的想法里,讓孩子考完試后,輕輕松松地玩一玩是理所當然的??墒莿偪纪甑摹凹磿r確認〞,其實要不了太多時間,卻很有效果。因此,如果能利用這個時機,只要極短的時間,就能得到很大的學習效果。10、新學期剛開始,正是用功的好時候令父母親束手無策的不良少年,一旦處于不同的環(huán)境,往往會完全脫胎換骨;一個對公司的業(yè)務感到絕望而失去工作意愿的上班人員,換一家公司,可能會變得令人刮目相看,積極勤快地開始工作起來。這些例子,就經(jīng)??梢月牭?。如果給它一個名稱,也許可以稱為“履歷抹消〞的效果吧。過去不良的印象,從自己心中消失,在新的環(huán)境里,產生一種愿望,希望自我更新。相同的現(xiàn)象,也常常發(fā)生在新學期剛開始時孩子的課業(yè)上。前一學期因為成績低落,而完全喪失自信的孩子,在經(jīng)過一段漫長的假期之后,已經(jīng)完全忘記以前討論的印象,而興致勃勃地準備開始用功了。很可能他們對自己這種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并沒有注意到??墒巧頌楦改傅娜?,如果在“履歷消失〞效果最好的新學期開始,不知道加以活用,以增進孩子讀書意愿的話,那未免太可惜了。新學期開始時,在孩子的頭腦里,暫時從“能〞與“不能〞的評價中解放出來,呈現(xiàn)出一片白紙狀態(tài),這時,讓他們集中精神在密度較高的功課上,就好比在枯燥的沙地上注入水分一樣,必然能夠快速地在孩子頭腦里儲積下更多新鮮的知識。11、擬定的目標愈具體用功愈有效率在指導孩子做功課的時候,你是否常在進度上要求多一點?譬如說:“到九點為止,能做多少盡量做。〞或“盡量做快一點,做多一點。〞采取成心把目標弄糊涂的方法。這種指示法的背景,除了父母考慮到不愿意勉強、加重孩子的負擔量之外,還有暗自期許并打算:“如果具體要求孩子在幾分鐘內做幾題,萬一他們有能力做更多,那不是‘損失’了嗎?何必多此一舉呢?〞但是這種擔憂和打算,其實對孩子的作業(yè)效率,絕對不會“盡量〞提高。因為人們在對自己課以某項作業(yè)時,這作業(yè)的目標越具體,那么為達成這目標所做的努力,也會變得越具體,而且這目標是否達成了,也比擬容易判斷。因此,不僅止于“盡量多做〞,而且最好進一步確定幾分鐘能做對幾題,擬定以時間、量、質為基準的具體目標,才更理想。12、看得入迷時,何妨等一會正在興致勃勃看推理小說看得入迷的時候,突然或訪客來了。看到一半被打斷,實在沒有比這更令人心神不寧的事了。耳朵也聽不進去對方在說什么,這對來客雖然是一件很失禮的事,可這邊的全幅心思,依然還在剛剛讀到一半的推理小說上。這是因為某個情節(jié)正推向完成的途中,讓人情緒緊張而興奮,假設不到完成,這種情緒便無法解除。孩子也是一樣,看到一半的漫畫,或已經(jīng)開始看的電視,如果中途被打斷,要他們“好了!做功課的時間到了〞去做功課時,也會引起和這完全一樣的現(xiàn)象,他們心不甘情不愿地坐在書桌前,卻心不在焉,還在想著剛剛的漫畫和電視。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做功課的效率自然不會高。遵守自己所定的做功課時間,雖然很重要,但是時間不是為了要遵守而定的,是為了提高效率而定的。如果該做功課的時間到了,可是他們卻正在迷于漫畫或電視時,可以把時間稍微調整,等告一段落的適當時刻,讓孩子緊張的情緒放松以后,再要他們去讀書,才比擬明智。13、先苦后樂的“目標傾斜〞法根據(jù)問卷調查,對于有低年級孩子的家庭來說,父親最煩惱的問題就是看電視與做功課不能兼顧。不管習題再多,或是明天就要考試,孩子一碰到他們忍不住想看的節(jié)目,就會把讀書的事忘得一干二凈。對于這件事情,父母往往會覺得沒方法。其實象這樣能讓孩子著迷的電視,巧妙運用的話,反而可以增進孩子用功的效率。幸虧電視節(jié)目不像孩子的其它玩具一樣,隨時隨地可以帶著跑,電視節(jié)目的時段是固定的,而且看的地方不是客廳就是餐廳,總是父母親眼前看得到的地方。因此父母可以事先了解孩子想看的節(jié)目,而這節(jié)目播映前的一小時或三十分鐘,可以訂為孩子做功課的時間。這個方法,不僅能發(fā)揮孩子養(yǎng)成固定生活習慣的效果,同時也學到一個道理:那就是人類在努力工作或讀書時,“痛苦〞作業(yè)的前方應同時安排有快樂的報酬。也就是說,不管多么痛苦的作業(yè),如果前面有自己最期待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痛苦了。一想到做完這功課,就可以看自己最喜歡看的節(jié)目,那么不管是多么不喜歡的科目,都會覺得不痛苦了。這就叫做“目標傾斜〞!表示人類在接近目標之前的時刻,學習曲線會顯著地上升。而且這做功課時間的設定,是在公開準許孩子看他喜歡的節(jié)目之下決定的,因此,孩子應該不會有意見。甚至因此而稍微比平常多加一些課題,孩子都能輕松愉快地消化掉。14、先痛快地玩,然后好好讀書目前美國有一種受到各方矚目的“開放方案系統(tǒng)〞〔OpenPlanSystem〕,實施開放式教育的學校,讓孩子自動自發(fā)地擬定游戲與讀書方案,已獲得相當?shù)某晒6鴱倪@些孩子所定的方案順序來看,幾乎都是在一天的開始先徹底地玩耍,然后才開始讀書。這點最能夠表示孩子的心理。也就是如果有“想玩〞的行動,那么就先讓它徹底發(fā)泄出來,等到處于“玩膩了〞的心理狀態(tài)時,再讓孩子讀書,那么他就會專心定下來了。其中也有一些孩子是整天都想玩的,然而這些孩子玩了幾天之后,反而整天讀起書來。在我參觀過的一所山姆希爾學校,居然有孩子是整年玩耍之后,第二年整年集中讀書,成績反而變好的。許多為了孩子不肯用功而嘆息的父母,常會說“出去玩以前,先把書讀好〞或“把習題寫完再去玩〞,反而往往得到反效果?!昂煤猛嫠#煤米x書〞這句話,正是“先好好玩耍,然后好好讀書〞的意思。15、鬧鐘響起之前,功課已經(jīng)做完當我遇到截稿時間迫近時,常會把鬧鐘設定時間撥好,然后伏案趕稿,當然鬧鐘是放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不過這樣做的話,我就會精神緊張地要把工作趕在鬧鐘響以前做好,這倒真的能使事情很順利地進展。也就是說,希望鬧鐘未響之前完成工作,變成一人努力的目標,結果確實就在限定的時間前把工作趕完了,這個方法應用在孩子的讀書上,或許有用。通常父母叫孩子讀書的時候,往往是指定到幾點或到幾頁為止。只提出時間或數(shù)量,這樣不太能夠提高對讀書的緊張感。說得極端一點的話,也就是孩子很可能在你所指定的時間內,面對書桌發(fā)愣;或者可以在二十分鐘內完成的功課,卻拖拖拉拉地磨上一兩個鐘頭。尤其是測驗讀書成果的考試,不得不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定量的試題。因此養(yǎng)成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一定分量的習慣,不用說,對提高成績是絕對有關聯(lián)的。于是,鬧鐘便成為很好的武器了。能在鬧鐘響以前做完功課,孩子的快樂程度會更加深一層,而只要這種成功的體驗累積多了,孩子自然也就變得更加喜歡讀書了。16、先想好順序,效果比擬好當幾種工作重疊時,思考先做哪一項為哪一項相當花時間的。對孩子來說也一樣。當天之內必須做完的功課,往往有算術習題、國語復習、理科的預習等三、四種之多,如果等到該做功課時,再來考慮該先復習或者該先預習,那么單是考慮這順序,就會占掉大半該做功課的時間了,這種做法實在很浪費。為了防止時間的浪費,可以在孩子放學回家,還沒開始做功課之前,趁著給他們吃點心的時候,就先假設無其事地問“今天要做什么作業(yè)?〞然后可以給他們一點建議“就從算術習題開始做吧!〞讓孩子自然地對什么該先做,然后做什么等,心理上有個準備,使他們對什么該最優(yōu)先做,什么可以往后挪,大致有個整體設想,等到要做功課時,就能不必分心于其它功課,而且可集中精神,發(fā)揮用功的效果。這比花很長時間面對書桌,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做,而白白浪費時間,要有效得多了。17、先讓孩子復述當天所學,再做功課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績,與其研究讓孩子放學回家后該讀幾小時好,或者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參考書好,還不如弄清楚孩子每天聽課是不是都認真聽懂了。孩子如果能夠在學校好好聽課,那么父母即使不嚴厲催促他做功課,相信他們考試還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普通的分數(shù)。反過來說,只要看看考試分數(shù),就可以判斷孩子在學校是否認真聽課。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太好,那么首先每天做功課以前,可以從“聽〞他們復述當天所學到的東西開始。如果孩子知道回家以后,母親〔應該“父母〞〕會問起上課的情形時,那么就算不太樂意,也不得不認真聽老師的話了。而且讓孩子講講上課的內容,是一種最好的復習,也是把當天所學到的東西,再一次印入孩子腦里的一種手段。此外,從孩子最容易說出來的方面開始讀,是一種最正確的助跑,可以使接下來的做功課,象接力賽跑一樣,順利而帶勁。翻開教科書或參考書印證學習時的效率,也保證一定會提高很多。18、做功課的休息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無論讀書、做事或運動,一開始做時,總是不太起勁,可是過一會兒,等事情上了軌道之后,便開始順利起來。換句話說,一開始做事情,需要一點準備運動的時間,在心理學上,這稱為“心理調整〞〔mentalset〕。不過這種心理調整如果還沒做好就開始做事,那么時間不但會白浪費,而且工作效率會低落,往往因此而不能順利做好事情。所以在讀書或工作之前,先把桌上整理好,就象打棒球以前,先輕輕揮棒一樣,也可以說在做心理上的準備運動。這些準備運動之后,讀書的引擎已經(jīng)開始充分轉動,可是隨著時間的進程,疲勞與厭倦也加重,效率漸漸降低。這時如果能適時休息一下,就能使引擎再度恢復效率,可是困難就在于這休息時間的長短。因為如果過短的話,疲勞還恢復不了,白白辜負了休息;相反,如果過長的話,那么好容易做好的心理調整也散失了,又必須從頭開始做準備運動,反而降低了效率。那么,小學生做功課,中間需要休息多久才適當?從孩子身心開展的階段來看,以五分鐘至十分鐘最恰當。也就是說,同樣要他們做功課兩小時的話,以學習二十分鐘、休息十分鐘的反復實施,最能提高效率。你如果要成為孩子的好教練,那么不僅需要注意孩子的用功時間,更要注意他們的休息時間。19、休息的時間到了我所知道的一家公司,中午休息的鈴聲一響,工廠的電源同時關掉,一切的作業(yè)都完全停止。根據(jù)廠長的說明,雖然有些單位的工作才做到一半,但中午休息時間一到,就完全停下來休息,這是提高低午工作效率的秘訣。確實,對于恢復疲勞來說,休息時間的初期最有效,接下來那么漸漸緩和;如果休息時間不好好休息,那么疲勞還會殘留下來。讀書也一樣,預定休息的時間一到,就算是功課才做到一半,如果不好好休息的話,將會大大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效率。換句話說,做功課的時間表,與其遵守開始的時間,不如遵守結束的時間來得重要得多。譬如雖然開始時稍微晚了一點,但如果養(yǎng)成嚴守結束時間習慣的話,開始時所延遲耽誤的局部,會想方法在時間內補過來。最不好的現(xiàn)象是,休息時間還不離開書桌,把用功的余波帶進休息時間。任何學校里都有一些學生,在中午休息時間也不出去走動一下,其實這種用功,很可能是反而阻礙了用功。20、結束前預告剩下的時間可以提高效率德國心理學家克雷培林〔EmilKraepelin〕研究出讓一個人做單純的數(shù)字計算來判斷他的性格的方法,這就是聞名于世的克雷培林測驗。在這種測驗中,無論什么性格的人,在測驗的最初和最后,都明白顯示出效率遠比中間高。就算不提克雷培林,相信任何人在運動時,也都經(jīng)驗過,做事的最后階段效率會提高。這種效率,不妨拿來應用在提高孩子做功課的效率上。例如孩子做功課快要結束時,不妨預告一下剩下的時間“還有五分鐘〞,或者“只要再做五題就好了〞,或告訴他們剩下的題數(shù)也可以。父母親在時間的最后所提示的一句話,不但給孩子馬上就快結束了的心理撫慰感,同時也必然能激起他們“再拼一下〞的心情。如果是大人的話,還剩下幾分鐘,還有幾題才做完,自己當然可以判斷,可是對小孩來說,他們卻不容易判斷,也很難自己活用這種效果。因此,父母如果稍加費心,那么同樣的三十分鐘,也許效果卻能提高許多。相反的,從頭到尾陪著孩子,緊密催促,反而不是好方法。21、功課做膩了,不妨換個科目常常聽一些父母抱怨說:“我家的孩子真沒耐心,十分鐘的書都讀不下去。〞假設觀察這些父母對孩子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不是“不行不行,至少要再讀五分鐘〞這種“持續(xù)強制派〞,就是“真沒方法!好吧,休息一下再讀〞的所謂“暫時解放派〞。要不然,就是一面搖頭嘆氣,一面讓孩子隨心所欲的“全面投降派〞。除了“全面投降派〞,前面所提到的兩派,結果也大同小異?!俺掷m(xù)強制派〞結果只增加了孩子做功課的負擔感,而“暫時解放法〞的“暫時〞,那么變成“永久〞。二者的下場,都是無法讓孩子再回到書本上。其實這些態(tài)度,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覺,那就是孩子“很容易厭煩〞“沒有耐心〞,并不是對“做功課〞本身,而是對同一個或同種類的作業(yè)。其實每個人對同性質的事,繼續(xù)一直做,都會變得“厭煩〞的,心理學用語稱為“心理飽和〞。如果對同種作業(yè),已經(jīng)到達心理上的飽和狀態(tài)時,接下來即使想繼續(xù)做下去,也一點都不起勁??墒菍τ谛再|完全不同的東西,即使需要頗強的緊張度,因為還未到達心理飽和狀態(tài),因此可以產生新鮮的意欲。這就象吃牛排吃得很飽了,可是換一道生菜沙拉,卻也還吃得下。所以,同樣是“做功課〞,如果一直在做算術,確實會膩,不如換一個科目,無論語文還是社會科,孩子會十分愿意,而且能繼續(xù)讀下去。如果父母錯以為他們對做功課厭煩了,從而疏忽了孩子充分剩下的讀書意愿,父母就白白丟棄了可以使孩子成績提升的時機。22、離開書桌才算真正休息不用說,做功課中間的休息,是為了緩解疲勞,讓做功課的心理狀態(tài)松弛一下,以便提升接下來的讀書效率。因此,在考慮做功課的方法的同時,也要把休息方法當成一個問題??墒牵改赣H似乎對做功課的方法很關心,卻不太關心休息的方法,甚至有些斯巴達式的父母,一味認為休息只是浪費時間,因而讓孩子連續(xù)兩三個鐘頭面對書桌。就算沒那么嚴重,還是有不少父母親,只送一些點心或茶水到孩子的書房,然而在做功課時間結束以前,不讓孩子走出書房一步。也許父母認為,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專心讀書,如果讓他們一離開書桌,恐怕就不想念書了。這種做法,其實和斯巴達式?jīng)]有什么大差異。休息還是不算休息。因為如果休息時,還讓他們保持和做功課時一樣的狀態(tài),那么做功課的緊張狀態(tài)依然持續(xù),心理上的緊張就無法消除了。因為只有在遠離做功課的狀態(tài)下休息,才能緩和心理的緊張。因此,不管多短的時間,做功課中間的休息,一定要讓孩子離開書桌。23、先把書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課當我要開始著手做一件大事時,并不立刻開始做,卻先整理書房。這有兩個理由:一是在整理之中,可以把前面的工作和接下來的工作完全分開,以便完成新的心理準備。另一是由于這一整理,可以除去一些和工作無關的多余而繁瑣的東西,讓接下來的工作可以非常順利地進行。還沒習慣于讀書方法,容易對周圍事物分心的孩子,相信更需要這種心理上和物理上的準備。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神于功課上,總是安定不下來時,不妨暫時停止,讓他們把周圍使他們分心的玩具和書等整理整理,也是一個方法。與其一開口就有“快點做功課〞的責備,還不如“把書桌整理一下〞這句話,更能深植孩子的讀書意愿,并提高做功課的效率。在做功課之前,即使光讓孩子自己削削鉛筆,也保證比直接做功課效果要好。24、先從喜歡的科目讀起越是不喜歡、不拿手的科目,越需要每天反復多看??墒呛⒆悠畈幌氯?,就是勉強開始讀,也因效率不高,而更覺得自己不行。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最令父母頭痛。可是由于父母內心焦急,總覺得不行的科目需要加強,于是每次都讓孩子先從這些科目開始讀,這倒有必要重新檢討一下了。英國有一家采取開放方案系統(tǒng)的學校,每天早晨讓走進教室的學生,先從自己想讀的科目開始讀。所謂想讀的科目,大多是孩子喜歡的科目,得意的科目,因此,讀起來自然又快又順利。等孩子兩三下就把功課做好,并得意洋洋地拿去向老師顯示成果后,才轉移到下一科目。做完得意科目,進入不拿手科目時,如果中途遇到困難而停滯不前,老師也不會讓孩子滿臉憂傷地趴在桌上,反而會讓孩子站起來到處走走,看看同學做功課,讓心情轉換一下,才再度回去面對問題。如果學生實在受不了,想要放棄時,老師會立刻問道:“做得怎么樣了?〞我們的學校,目前要想這樣做也許不可能,不過在家里,卻可以充分活用這種想法。每天做功課時,先讓孩子從拿手的科目開始做,其次再趁著順利的余勢,轉入不拿手的科目,一定能夠大為提高用成效率。25、討厭的科目,不妨由簡單處做起每個人最不愉快的,莫過于有人讓他們做自己討厭的事。既然沒有心情去做,當然效率不會高,同時也更不愉快,最后甚至覺得去做這件事非常痛苦,結果干脆放棄不做。孩子就算不至于討厭做功課,至少也不算喜歡,碰到他們討厭的學科,很可能一看到課本就想逃跑了。因此,如果不想點方法,卻硬要勉強他們讀,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討厭這科目。那么,應該怎么辦呢?建議你讓孩子從非常簡單的地方開始做。本來所謂“討厭〞這種情緒,往往是由一局部原因引起,而擴大到全體的。因此,必須由某個地方下手,把這種關系切斷,所以有必要從簡單會做的地方開始用功,也就是先消除孩子心理上的反感。假設順利的話,反而會使孩子轉變情緒,即使討厭的科目,也漸漸變成喜歡的科目。26、成績退步的孩子,請用“倒回學習法〞孩子的成績退步,或跟不上進度時,父母往往被“現(xiàn)在〞的現(xiàn)象所蒙蔽,而希望孩子能超越“現(xiàn)在〞,早點進步。于是一味采取“前進學習法〞,以便迎頭趕上。造成這種傾向的原因,大局部是因為學校的教學總是不斷往前進。其實對于成績退步的孩子來說,這種“前進學習法〞只是徒然使不懂的地方累積得越來越多,一點幫助都沒有。孩子真正需要的,應該是從現(xiàn)在不懂的地方,一一倒推回去,檢討前面的階段,這種“倒回學習法〞才能找出癥結所在。有一位名叫普雷西的學者,提倡了一種叫做“分枝方式〞的方法。就是當學生無法解答一個問題時,便讓他們做比那個問題更普遍的問題,如果還是不行,就再給他們更根本的問題。正如樹枝由末端漸漸倒回分枝,再至主干,追溯出問題的根本,找出毛病的“病根〞所在一樣。根據(jù)這種方法,用“倒回學習法〞,找出不懂的原因,克服之后,便能很快地回到“現(xiàn)在〞的進度里了。27、如何防止孩子粗心大意孩子成績無法提高的原因之一,在于粗心大意,不信,看看他們的算術考卷就知道了。明明有實力,卻為了一點疏忽而無法提高成績,對孩子不用說,一定很難過;對父母來說,也覺得非常遺憾。因而要孩子去補習,以便多練習做試題。可是,多接受模擬考試,并不能防止這種粗心大意造成的疏忽。疏忽的原因,其實在于太鉆進問題的細小局部,也就是被問題淹沒了。以算術來說,如果精神太集中于細小局部的計算,結果反而疏忽了幾位數(shù)或小數(shù)點。因此平常明明會做的題目,到了考試的時候卻答錯了。正如有一句俗話說“見樹不見林〞的現(xiàn)象一樣。對于經(jīng)常犯這種粗心大意毛病的孩子,與其讓他們多接受考試的時機,不如訓練他們在平常讀書時養(yǎng)成“見林〞的習慣。例如,當他們練習計算時,先讓他們對答案的方向心里大致有個譜,也就是先讓他們“看見森林〞,其次才讓他們仔細看每一棵“樹〞,即進入細小局部的計算作業(yè)。這樣做相信對孩子必會有益。28、低年級小學生應用大型筆記本通常的習慣,往往是讓小學生用小筆記本,等到初中、高中時,才漸漸改用大筆記本。不過依我的看法,倒應該反過來比擬有效。這是因為越是低年級的孩子,手指尖的運動越不靈活,精神所注意的,與其說是內容,不如說是寫字本身;由于字要寫得小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語文練習本才使用大格子的筆記本。等進入高年級以后,字越寫越小,筆記的內容、重點也改為如何整理功課。人類的頭腦,能夠充分連續(xù)運轉的時間一次大約只有十五分鐘,如果要把進入頭腦的內容,整理于筆記本上的話,以小型筆記本攤開,占兩頁的大小,是最容易整理的尺寸。如果說小學生的筆記本是雜記簿,那么初中、高中生的筆記本,那么是為了整理用的。因此,按照人體工學的理論來說,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用大型的筆記本,而升上高年級以后,再漸漸改用小型筆記,反而有道理。29、設定目標,努力前進“你以前考過更高的分數(shù),現(xiàn)在怎么不能超過那個分數(shù)呢?〞“唉呀!比你上次考壞的分數(shù)還要差嘛!〞面對考卷,母親們是不是常常這樣抱怨呢?其實,對讀小學的孩子說這些,他們往往只會瞪著眼睛,面露奇怪的表情,卻不了解這些話的意思。因為年齡還小的孩子,多半仍然無法在自己心里明確地設定一個標準。也就是對自己能力的定位和努力目標的設定,沒有具體印象。為了讓孩子能有效地用功,必須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水準做到心中有數(shù),所以父母有必要下功夫讓孩子經(jīng)常擁有目標意識。其中的一個方法,是將孩子過去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按照科目分別貼在墻上,這么一來,看見最高分,表示過去自己曾經(jīng)到達這個分數(shù),以后要努力超過這個分數(shù);而最低分,那么表示以后絕不可以低于這個分數(shù)。換句話說,就是做好記號,以便以后絕對不能低于最低分,而且還要努力超越最高分。在這種情況下,才可望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高。30、最好的“參考書〞其實是“教科書〞在很多書店里,都可以看到無數(shù)的參考書,父母親都弄不清楚該選什么樣的參考書給孩子“參考〞?這實在是令人煩惱的問題。其中有些父母有一種錯覺,以為參考書里有許多教科書〔課本〕所沒有的知識和數(shù)據(jù),應該比教科書好。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參考書,都不會比教科書好。教科書是集合了許多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對孩子智能發(fā)育的情形,做了深入的科學研究之后編印出來的。因此,與其為了加強應付考試的能力,而一本一本地買參考書給孩子,不如讓孩子重復多遍地把課本仔細讀好,效果反而好得多。所以,與其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在參考書上,弄得混亂不清,還不如先集中精力,把一本教科書讀好,效果會有很大的差異。31、從第一頁開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jīng)驗——例如練鋼琴或小提琴,總是不斷地朝新曲子前進,而終于忘了最初練習過的曲子。于是總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為了補救這種缺點,世界聞名的“鈴木小提琴教室〞,經(jīng)常都從最初開始,從最簡單的根底到現(xiàn)在學習的新曲為止,反復屢次練習拉琴。他們采取這種方法,不但絕對不會忘記過去所學的曲子,而且由于累積了最根底的練習,而在不知不覺間,打下了深厚的根底。孩子在復習教科書的時候,也可以說完全和這種情形一樣。通常一般小孩讀書,只會復習比現(xiàn)在所學的稍微前面一點的課程,然后便往前推進,即所謂的“添加學習法〞。但在特別需要打好穩(wěn)固根底的小學低年級期間,應該經(jīng)常由第一頁開始復習,也就是采用“倒回練習法〔retarndrill〕",這才會有效得多。也許有些家長擔憂,這么一來,進度就慢了,可能會比其他孩子落后。其實,已經(jīng)讀過的地方,只要很快地過目就行了,因此不會花太多時間;而且,根底穩(wěn)固后,所學才能完全吸收。接下來再前進的速度,當然會迅速提高!32、標明重點,記憶深刻我們曾指出,復習功課時應讓孩子由第一頁開始,以穩(wěn)固根底,增加學習效果。可是,每次都從頭讀起,豈不很費時間嗎?在這里提出一個方法,在倒回讀的課本或參考書中,先將重要局部用紅線畫出來!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方法,不過在“重要的局部〞〔并非文章或段落,而是“短的詞句〞、“生字〞〕,也就是在那文章之中,選出最關鍵的字句,做出記號。當孩子一翻開這頁時,不用細讀,只要看到這幾個字,就可以想到全頁寫的是什么。如此一來,可以訓練孩子一目了然,既速讀,復習效率也提高;同時,也可使記憶力加強;因為這些字詞都是重點,所以孩子在考試時,答案也不至于寫得太離譜了。33、重新編排練習題冊,引發(fā)學習興趣為孩子買些課外練習題或模擬試題本子,要孩子多加練習,固然是一番好意,可是,由于這些課外練習題本子,未必依照課本內容和進度排列,所以反而會使孩子更加敬而遠之了。現(xiàn)在提供你一個方法,那就是先把練習題本子解體拆開,按照課本內容整理出順序。通常練習題冊子也會分為幾個章節(jié),而且可能設有標題,你可以根據(jù)這些與課本的目錄章節(jié)對照,也就是重新編輯一遍。這么一來,可以隨著課本的教學進度,立刻選出相對應的問題來練習。此外,又可以借此重新加深對該課程整體的印象。而且這種親手將裝訂好的問題冊子拆散、重組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新鮮的經(jīng)驗,自然會很快樂地去做,學習效果也會隨之提高了。34、先看目錄,抓住重點有一位名叫歐斯貝爾的學者,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所大學里,把即將修冶金學的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從第一天開始就正式學習冶金學;第二組那么先對“冶金學是什么樣的學問〞做概括性的說明,才進入此題。結果在起跑時慢了一步的第二組,最后成績卻比第一組好。從這個實驗獲得了所謂“學習需要意義〞的理論,也就是說,如果有一位指導者,事先將整體的概念讓學習者接觸過,那么即使學生當時還不完全了解,卻有助于加速以后具體內容的學習速度。這種想法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小學生的用功上,而利用課本或參考書的目錄,就是一個好例子。雖然課本或參考書才只學到一半,即使看了后面的目錄,也未必了解。但是每次一翻開書,先讓小孩讀一次目錄,就可以掌握過去所學的功課,在整體上居于什么位置;其前后關系又是如何。由這里也可以體會出,讀書的重點應該放在哪里,對學習也才能夠胸有成竹。35、如何測出考前實力在學校所實施的考試,我們知道通常具有“判定實力〞和“加強實力〞兩種用意。而在家里自修時,最好也有這兩種作用的心理準備。因此對練習題的處理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了。通常,試題集都按照教材的每個單元收集同類的問題,由淺入深地排列。因此,為了“加強實力〞時,不妨按照這順序,有系統(tǒng)地練習做問題,這才是最合理的方法。不過在考前,要測試自己的實力時,情況就不同了??荚嚨臅r候,過去所學的各種類型代表性問題,當然會不按順序出現(xiàn)。因此,如果按照問題集的順序做,那么同類型的問題相互具有暗示的作用,而且由淺入深的排列,本身就是一種暗示,無法測出真正的“實力〞。這時候,應該打破問題集的順序,跳著選題來做,才能真正測試出考前的實力。36、短鉛筆適合幼兒用來寫字父母親總以為,給孩子又新又長的鉛筆,可以讓孩子有興趣寫字;其實,這樣反而會降低孩子用功的效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手指的運動機能,并不如大人想象中的那么成熟。因此更應把握所有的時機,訓練他們指尖的快速運動。而一般的長鉛筆,對于孩子的手來說,卻證明有礙筆記作業(yè)的熟練。由于孩子手指力量還很弱,手又小,自然越寫越往鉛筆的尖端拿,而上端突出的較長局部的重量,將使得拿鉛筆的力量失去平衡。這微小的平衡上的差異,在漫長的筆記作業(yè)中,日積月累,影響就不小。同樣是使用手指尖的日常用具之中,市面上賣的兒童用的筷子,已經(jīng)普遍縮短長度了;可是低年級孩子所需要的鉛筆,卻沒有特別的尺寸,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不過,鉛筆和筷子不一樣的是,鉛筆會越用越短;那些用舊了的短鉛筆,才正是“幼兒用〞的最正確鉛筆。給孩子短鉛筆,無形中可以幫助孩子增進寫字的能力。37、用軟鉛筆寫大字,加強筆記的速度誰都知道把字寫得正確、漂亮,對任何科目的成績,都會有重大的影響,但是,似乎很少人注意到,寫字的速度,也能左右孩子的成績。寫字的速度,也就是筆記速度,在人類的思考活動上,占了極重要的地位。換句話說,不管頭腦里的思考活動多么快速靈活,如果寫字速度很慢,手跟不上頭腦的活動,那么,想法就往往無法整理出來了。例如要孩子用口頭說明時,他能說得頭頭是道;可是,要他寫成文章時,卻寫得不通順,這就是因為腦子里的文章,到了要寫的階段時,卻慢吞吞地磨不出來,思路也就隨之糊涂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從孩子讀低年級起,就訓練孩子加快寫字速度,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孩子用筆心較軟的鉛筆,暢快地寫大一點的字。筆心柔軟的鉛筆〔如B、2B鉛筆〕,寫在紙上自然滑溜順暢;而寫大點的字,必須一筆一畫,馬虎不得。這么一來,孩子的動作自然會加快且正確的。38、集中注意力,請坐硬椅子根據(jù)日本一位“大腦生理學〞權威時實時彥博士的說法,要讓頭腦靈活、精神集中,做硬椅子比做柔軟坐墊的椅子來得好。因為,坐在鋪著軟坐墊的椅子上,使人很容易就心情放松下來,無法集中精神去思考問題。學校的椅子,幾乎都是以硬木頭做的,也許就是為了讓孩子集中精神注意聽課吧?小學生做功課的時間,頂多以兩個小時為限,那么在這么一點時間內,讓他們做硬椅子,肉體上應該不至于太疲勞。可是天下的父母,總希望孩子能長時間用功,于是盡可能給他們柔軟舒適的椅子坐。其實,為了給他們適度的刺激和持續(xù)的緊張感,讓頭腦保持靈活,倒不如給他們做一小時屁股會痛的硬椅子,來得效果好。39、處處皆書香,時時可用功很多家長認為,要孩子書讀得好,第一先要給他們好的環(huán)境;于是連很小的孩子,也有了獨立的書房。這雖是個好現(xiàn)象,可是,每當孩子要開始做功課時,便以“好不容易給你一間書房〞為理由,硬把孩子趕進書房里做功課。以為孩子只要待在書房里,就可以把書念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從讀書效率上來說,讀書固定于一個地點,亦即把孩子關在書房里,其實反而不好。因為人一被關進一個特定的場所之后,心理上的刺激自然慢性化,容易產生倦怠感,因此作業(yè)效率自然降低。此外,從記憶原理上來說,變換場所,也具有重大的意義。日本一位記憶術大師渡邊剛彰律師,在教給人背誦法律條文的方法時指出,如果和各個不同房間產生聯(lián)想,會比擬容易記得,因為“在那房間看的〞這種記憶,可以使記憶內容更鮮明。小孩子也完全一樣,所有的場所,都可以變成提高讀書效率的“書房〞。40、贏在起跑點有一位建筑師說,他在家自己擁有一間獨立的設計室,當做他的工作房,不過在開始工作之前,他絕不靠近。此外,中午他一定休息一小時,在下午一點開始工作之前,一步也不踏進設計室。他表示,這樣的話,一旦開始工作時,沖刺效果才高。運動選手也一樣,他們在預備起跑之前,總是先甩甩手腳,或在草地上躺一躺,盡量不去想起跑的事,他們不愿意在起跑之前,浪費一份力氣,一心只想多儲藏一點精力。孩子讀書,也跟這種情形完全一樣。在預定做功課的時間之前,與其讓孩子先進書房,拖拖拉拉地磨時間,再要讀不讀地開始讀,還不如到預定時刻,才讓他們進書房,這樣可以儲藏足夠的精力,一起跑就能有力地沖刺?!邦A備——開始!〞有這種起跑的心情,一開始做功課就能高度集中精神。其實,注意起跑點的拼命沖刺,并不限于運動而已,讀書也是一樣。41、讓孩子做個小老師東京業(yè)余魔術師俱樂部中,有一位著名的魔術高手高木重朗先生,他的技巧,連職業(yè)魔術師都要驚嘆佩服。他不僅手法漂亮,更叫人吃驚的是,他能記得幾千種魔術的微妙。這也許和他超人的記憶力有關,除此之外,與他經(jīng)常在會員的講習會中教大家魔術,也有很大關系。我們所學的東西能教別人,那么可讓這些知識更加確實。因為要教人時,我們必須把過去因被動所得的知識,以自己的理論和自己的語言重新組合,這是一知半解的知識和理解所絕對做不到的。由此可見,如果要讓孩子的知識和理解更確實的話,可以讓孩子由學生的立場,轉變成老師的立場,給他們“教〞的經(jīng)驗,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父母充當學生,聽孩子“說教〞,更是明確了解孩子理解程度的好時機。42、讓孩子自己動手查字典當孩子拿文字的讀法、寫法,或人名、地名、國名等極簡單的事來問你時,你會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他們呢?大多的情況是,因為可以用一句簡單話答復,或因為是與該學科根本局部沒什么相關的瑣事,所以,你很可能不經(jīng)意地脫口就答復孩子了。于是,就像一呼一應似的,孩子每次遇到這類事情,便不加考慮地來問。不少父母一方面為了替孩子省時間,一方面也怕孩子因此失去耐心,會干脆放棄而不讀了,于是就像電視上的智力問答一樣,一一立刻答復??墒牵@不但無法養(yǎng)成孩子凡事查字典、找答案的習慣,反而阻礙孩子對該文字或事物,在腦子里加深印象的時機。因為一一查字典雖然麻煩,可是透過查字典的行動,孩子所得到的不是現(xiàn)買現(xiàn)賣的知識,而是經(jīng)過自己眼睛和手、腦確認過的知識。因此,讓孩子自己去查字典,絕不是因為父母閑煩而消極地打發(fā)他們,相反的,可以積極引發(fā)孩子的興趣和干勁呢!43、問“懂到哪里〞比問“哪里不懂〞好孩子抱著課本或試題過來,說是“看不懂〞時,父母大多會反問:“哪里不懂?〞可是很多孩子就是“不知道哪里不懂〞才跑來問的?!安恢滥睦锊欢暫孟笫巧願W的禪式問答,永遠找不到解決之道。這時,如果能稍微轉變一下問話方式:“你懂到哪里?〞很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很快就能找出孩子碰到的困難。因為孩子有孩子的推理方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思考,所以只要讓孩子從起點出發(fā),就能回想起了解到什么程度。父母親可以順著這步驟,很容易追查出孩子不懂的地方了。如果就象這樣,知道孩子對問題了解到什么地步,就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思考程序是否有過失,或者哪里是孩子無法理解的地方。接下來,自然知道該教他們什么,該糾正哪些地方,成績也就很容易往前推進了。44、以反問代替答復一般家庭實施的“父母教,孩子聽〞的學習法,有可能使孩子漸漸養(yǎng)成不再自己積極思考、查資料,而光想依賴父母師長解答的習慣。所以,有時讓孩子由聽的一方,變成被問的一方,也很重要。立場一改變,孩子自然被逼得不得不自己去思考,在這種狀態(tài)下,便能充分運用他們自己的頭腦了。人對于不勞而獲的東西,失去了不會覺得可惜,可是辛苦得到的東西,卻很不愿意、也不容易失去。讀書也一樣,假設是自己辛苦查來的,不但理解程度不同,記憶保持的深度也大不相同。因此,要讓孩子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就不要立刻答復他們的問題,相反的,有必要常常反問他們。45、不懂就要立刻問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美國和中國、日本教室氣氛最大的不同是,美國教室里總是吵吵鬧鬧的,只要學生不懂老師的講解時,就會接二連三地發(fā)問,以致教室氣氛經(jīng)常很熱鬧。相形之下,中國和日本的教室卻靜悄悄的,學生只會側耳靜聽老師的講解,熱心地記筆記,幾乎不會發(fā)問;老師也為了要完成既定的某種課程進度,而繼續(xù)往前進??墒?,一考試下來,卻發(fā)現(xiàn)了解授課內容的學生還不到一半。跟不上進度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對學習終于漸漸失去了興趣。這種差異也許和美國人分得清清楚楚的個性,及授課方式的不同有關,可是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問題。美國家庭會責備孩子“不懂時為什么不問〞;中國和日本的家長,那么埋怨孩子“為什么不懂〞,卻不知道養(yǎng)成孩子假設有不懂要立刻問的習慣。在家里做功課和在學校不同,它是父母和孩子一對一的關系,因此,非常方便孩子養(yǎng)成不懂立刻問的習慣。與其忙著趕進度,或死背學習的內容,不如把重點放在這上面來指導孩子,就算一開始也許效果不明顯,但一、兩個月下來,很快就會增加實力?!皢柺且粫r之恥,不問是一生之恥〞的俗語,正說明了不懂而發(fā)問不但不羞恥,反而值得贊揚。4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現(xiàn)在小學生的課程內容越來越難,很多連母親也沒方法立刻答出來。當孩子突然問你這些問題時,你怎么應付?既然孩子有問題特地提出來問,總覺得該給他們一個答復,何況小學生的功課,大人居然不會,豈不是很沒面子?于是大人往往就會答道:“大概是……吧。〞其實,如果你不知道,不妨就明白地說“不知道〞,以免使發(fā)問的人,得到模糊不清先入為主的觀念。尤其對小學生更要注意,他們往往把大人無心說出的“大概是……吧〞的“大概〞忘記,而只記其余不肯定的局部,把它當做正確的答案。因此,對于不懂的事,父母還是說“不知道〞為好!47、答不出來,不妨先擱一邊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經(jīng)驗:考試的問題,答出來的,一考完會立刻忘記,相反的,答不出來的問題卻忘不了。不但忘不了,假設是在回家的路上才想出答案時,會捶胸頓足,好不甘心!也許正因為解答不出的緊張感一直持續(xù)著,所以,潛意識中還繼續(xù)在尋求答案。一般來說,我們對未解決的問題,比答完的問題有更持久的緊張感。因此,當孩子遇到解不出來的算術問題時,與其花很長時間思考,不如稍微中止一段時間,擱置不管,先趕快解答其他的問題,效率會更高一些。可是,一般父母遇到孩子有一題不會做時,往往讓他們想很久,最后才由父母教他們。其實不會的問題,應該停一段時間再回頭來做。因為在那段時間里,孩子會在潛意識中思考這個問題。學校的考試,也可以運用這個要領,先把考題全部看一遍,會答的一一順著解答,在答其他問題之時,往往突然能得到某種啟示,而解答出原來不會的問題。48、把問題寫下來日本教育家多湖輝在指導學生寫畢業(yè)論文時,有時實在不明白學生所選的主題,以致無法給予適當?shù)慕ㄗh,這時,他會暫時中止談話,要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這樣一來,他們什么地方懂,什么地方不懂,問題點立刻顯示出來。然后,他會再和學生針對“寫下的事實〞,提出問題點的質疑。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把問題寫在紙上,不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重新探討,而且問題點本身也會化為明確的“具體形式〞顯現(xiàn)出來。教孩子時,這種方法在另一層意義上也非常有效。因為要孩子把問題寫在紙上時,不但可以加深他們腦子里對已理解局部的印象,而且也可以訓練他們正確表達已理解事物的能力。平常就養(yǎng)成這種習慣,考試時可以減少不該有的失誤,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49、語言表達能力弱,思考力也會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談話時,往往發(fā)現(xiàn)他們有用語上的錯誤。大多數(shù)的父母認為,等他們上高年級以后,自然會糾正過來的,因此不去管他。其實,正確的用語和現(xiàn)在的功課,尤其是和成績的提高,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不管年級的上下,所有的學科都必須透過語言概念的傳達,構成理論來從事教學。換句話說,學習正確的語言,和養(yǎng)成明確掌握理論的思考能力,兩者是相通的。學習的內容不管是書上寫的,或是老師說的,只要同樣是口頭的語言,如果能正確記住,那么能奠定所有學科的根底。所以,孩子如果說錯了,就算麻煩,父母也要當場一一糾正。此外,過去、現(xiàn)在、未來等時間用語的錯誤,主動、被動用法的錯誤,低年級的小孩特別易犯,父母假設能細心糾正,最后終能打好整體根底學力的底子。50、要掌握教三次的原那么很多父母常感慨說,同樣的問題,孩子卻一錯再錯,教幾次都不懂。其實父母沒注意到,正因為這“教幾次〞,才是“不懂〞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以同樣的方法教五遍、十遍都不懂的話,我們必須想到,教的人和學的人--給的東西和求的東西之間,顯然有很大的出入。父母如果對這出入渾然不覺,那么教的次數(shù)越多,反而越加深兩者間的不信任感。通常,對同一事物反復次數(shù),以三次為限較佳。因為人類的思考,是以“正、反、合〞為原那么。也就是對A的想法,產生B的對立概念(疑問),在解決這兩者矛盾之后,達成真理C的原那么。所以大致經(jīng)過三次左右的嘗試錯誤之后,會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果這樣孩子還不懂的話,父母就要下工夫從別的觀點來教,或者暫時把這問題撇開一邊,等孩子的想法成熟之后再說?!暗谌尾趴煽卡暤脑敲?,也能適用于教孩子其它方面上。51、只教一次噢在家里做功課,和在學校上課不同,孩子往往以為反正父母會教到自己懂為止,因此養(yǎng)成依賴性和精神松懈的習性。父母也確是不厭其煩地教到孩子懂為止。然而越是這樣,孩子自己越失去對學習的注意力。因此,父母可以在教孩子功課前,事先聲明“這里我只說一次噢〞,以消除孩子本來以為“隨時可以問〞、“可以聽好幾次〞的松懈想法。這對短時間內增進學習內容的理解,頗有幫助。同理可見,電視和收音機的空中教學,因為只能聽一次,聽眾非得提高注意力,增進理解力,因此能獲得學校上課所無法得到的意外成果。在家做功課也一樣,有時不妨采取電視教學的方法,這種單行道式的教法,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52、壓軸放在最后,記憶最為深刻平時,我們聽人演講,一開始注意力很集中,慢慢地就開始分心,但突然間聽到主講人說“以上雖然拉拉雜雜說了很多,不過最后我仍要強調的,也是希望各位銘記在心的是……〞頓時精神為之一振,努力記住主講人最后說的話。這種“記得最后說的〞效果,一那么來自了解整體內容之后,又加上整理、提要和強調等手法而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那么因為這是在“最后〞所說的。原來人類的記憶,具有所謂“系列效果〞,對一系列的學習,最初和最后的局部,印象最為深刻。而最后所學的,比最初所學的,時間上較為接近,記憶猶新,也有助記憶,因而最容易留住印象。所以,在教孩子時,假設希望他們絕對要記住的事,如果放在最后教,可以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53、挑出重點單獨教人類的記憶,在別種事情進來時,前面的記憶會減弱,漸漸變得很難想起來。這種傾向,尤其在后來記憶的內容與以前記憶的內容類似時,特別顯著。也就是說,如果要牢記一件事情,最好不要接著記憶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樣的話,已經(jīng)記憶的局部會特別突出,而且印象鮮明深刻,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凝離效果〞。如果能好好應用這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大大加強記憶力。例如,父母發(fā)現(xiàn)有某個重點,或要孩子理解該科目所需的關鍵點時,最好把這些地方突出,和其他功課分開教。當天教給孩子的功課,可以只限于這一重點,其它的事情都不要管,這才記得清楚。這樣,重點的記憶,才不會被多余的記憶所阻礙,可以留下比擬鮮明而持久的記憶。如果貪得無厭地想記許多東西,結果反而什么也記不得。54、和現(xiàn)實結合,記憶更深刻孩子每天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時間一久就會漸漸忘記,而恢復到原來一無所知的狀態(tài)。其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沒有結合。換句話說,在孩子的生活中,學校所學的東西,并不是不可缺乏的知識。所以,父母如果能把這些知識,盡量和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拉上關系,那么可使孩子的知識變得更確實。一個在美國做過的實驗,便充分說明了這種效果:某個小學集合了六位能力較差的學生,和六位能力中上的學生,讓他們學習同樣的事情,而能力較差的一組學生,所學的一切,都和假設的“兒童村〞有關系。無論算術、社會、理化、語文等科目的教學,都透過該村子里的買東西、村子的組織、發(fā)生的事情、與村民的談話等方式來進行。實驗了11個星期后,先前能力較差的六人小組,后來的成績,反而超過了以前成績中上的六人小組。這種方法,其實不必特別創(chuàng)造一個“村子〞,也能充分活用在每天的生活中。因為這些學校教的知識,都是父母和孩子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得上的。55、低年級學生預習有反效果補習的害處之一是,學生在學校不再認真聽課。據(jù)一位老師說,他在學校拚命認真教課,可是學生卻說“這些我們在補習班已經(jīng)學過了!〞這使他深受挫折,感慨不已。也許受補習風氣太盛的影響,父母變得不太信任學校,于是家里的學習,往往不把重點放在復習,卻一直往前預習,父母總擔憂完全靠學校的上課,將來的升學會有問題??墒且?,在家學習的內容,如果超前學校的進度,只有養(yǎng)成孩子在學校不認真聽課的習慣。尤其孩子讀低年級時,正是必須打好根底學力的階段,與其比上課進度超前,不如要孩子把已經(jīng)學過的徹底記住。小學時代,讓孩子復習在學校所學的功課,確實弄清楚,并加深理解,可以提高他們的成績。本來小學的功課,就不至于難到非復習不能理解的程度。因此,在家里做功課,以復習占八成、預習占二成的比例最理想。這種預習,也應把重點放在引起想聽學校老師講課的興趣為限,最好不要深入學習內容的細節(jié)。56、讓孩子選擇先做的科目父母催促孩子做功課時,主導權往往轉移到父母身上,孩子變成被動的態(tài)度在做功課。這時,如果父母要教他們兩科以上的功課,不妨讓孩子來決定從哪一科開始。有一家公司,每天早晨上司會交屬下當天必須完成的幾件工作,至于哪一件先做,如何進行,那么完全由職員自己決定。據(jù)說這樣做,比一一由上司吩咐“先做這個,再做那個〞的工作效率高。就象結婚對象,如果由自己選擇的話,不管對方多么令人難堪,既然是自己決定的,只好堅守到底一樣。人類對于自己意志所選擇的事物,比擬能夠負起責任,貫徹到底。因此,對于孩子本來就不太起勁的學科,至少一開始就讓他們自己選擇,讓他們覺得當天的功課,是由自己的意志決定的,這樣,父母才可以期待他們拿出貫徹到底的意愿,集中精神繼續(xù)做下去。57、寓讀書于游戲方案中自動自覺的意志,對孩子的學生非常重要??墒且⒆幼詣幼杂X地學習,真是談何容易,從“你自己自覺會念吧!〞這句話,我們已經(jīng)可以體會到,大人不太成認孩子有自覺性了。因此,不要直接提到“做功課〞的事,最好采用間接方法,從旁引起孩子自動想讀書的欲望,當然這也相當困難。不過可以試著在要求他們擬定讀書方案時,不要老是直接提到讀書、讀書,倒不妨先讓孩子訂一個游戲方案。在孩子詳細訂好的游戲方案進度中,自然會把讀書的時間包含進去。如果提到游戲方案,孩子一定不會討厭,自然會歡天喜地著手擬定。而在不知不覺之間,讀書方案,也象一張圖畫中的“背景〞和“主體〞一樣,同時被孩子畫出來了。這方案既然是依照孩子自己的意思所擬的,他們自然會起勁地去做。雖然不能說是“欲得虎子,先射虎母〞,但是假設要孩子想讀書,先從游戲進攻,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58、訓練孩子“視覺型〞的記憶孩子的記憶,從“聽覺型〞轉變?yōu)椤耙曈X型〞,大約以九歲前后為界限。也就是說,由起先的聽到什么,記住什么,轉變成后來的看到、讀到什么,而記得什么,而且也以這種方式理解,比擬迅速確實。這種“視覺型〞記憶,也分為適合用閱讀文字來理解和適合用看圖來理解兩種。例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第一次去找一個地方時,與其用文字寫著“在某車站下車,從某店處轉彎……〞還不如畫一張地圖來得容易明白。同樣,在孩子的學習中,有些事情以圖表示,才能名副其實地“一目了然〞。尤其對轉變?yōu)椤耙曈X型〞之后的高年級孩子,訓練他們由“看〞來理解,和以視覺化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東西,對于將來學習更深的課程時,幫助非常大。例如,可以讓孩子以圖形交代出學習的關鍵工程與其他工程的關系。這樣,他們讀到、聽到的內容,不但可以簡單明了地整理出來,并且容易理解和記憶。59、寫日記有助于學習提高理解力、表現(xiàn)力,可以提高所有學科的成績。因此,不妨每天讓孩子寫日記,就算寫一行也好。寫日記不但可以訓練表達力,同時也對養(yǎng)成讀書習慣有幫助。而且,每天就算只寫一點點,日積月累,也能教給孩子積少成多的樂趣,等到他們上了初中、高中之后,隨著課業(yè)的加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以日本教育、心理學家多湖輝為例,小學時代他是個討厭讀書的淘氣學生,讓老師和父母都大傷腦筋,不過,他小學時代就已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因此加強了以理論思考及具體表達的能力。他認為后來能僥幸考上高中,也要歸功于寫日記的習慣。因此正如寫日記一樣,求學也不是一天就能求得的,必須10年、15年……持續(xù)不斷才行。從父母的立場來說,要孩子寫日記,可以了解孩子現(xiàn)在到底在想些什么,這也可以作為教學方法的參考。60、嘴里大聲念,腦中記得牢我們往往在查完號碼之后,為了防止忘記,嘴里會反復念著:“3087111……〞。原來,腦子里記憶的東西,因為從嘴巴念出來而產生了補充加強作用,使記憶變得更確實,記得更清楚、更深刻。一般來說,人類的記憶,越是發(fā)動多種感覺器官,記得就越確實。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手寫,再比手畫腳地試試看,越是手、腦、五官并用,效果越好。其中尤以出聲念出來是最輕松、最能反復活用、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方法。例如九九乘法表,一定要出聲念才更好記,就是一個好例子。這方法可以多多應用于各種場合。此外,念出聲音的方法,在確認解答問題的程序上“這里要這樣做,然后這樣做……〞或操作復雜的語言、數(shù)字時,也同樣適用。聲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能幫助記憶,增進知識,提高成績的最正確武器。61、速度和正確同樣重要教孩子做功課時,父母常會說“慢一點沒關系,只要做得正確便好。〞可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相反,因為像“讀書、寫字、計算〞這種以正確為最高前提的單純作業(yè),做得快可以提高精神的緊張度,往往和正確性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打字高手,以驚人的速度打字,而幾乎沒有錯誤,這不僅是單純的熟練而已,由于打字速度的加快,產生了對工作的集中注意力,以正確度表現(xiàn)了出來,如果請打字高手慢慢打,反而使注意力分散,因而會錯誤百出。也就是說,當面對“讀書、寫字、計算〞這些作業(yè)時,如何使精神集中于課題上,是提高正確度的重點。而要集中精神,加快作業(yè)速度,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一開始也許“快〞和“正確〞不能兩全,那么與其求正確,不如先把重點放在養(yǎng)成快速的習慣上,那么是一個好方法。62、訓練速讀有助于學習檢查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的考卷,從他們的答案中,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不了解問題的要求和意思。換句話說,他們在尋找解決方法以前,連該答復什么都不知道。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原因,從觀察他們念問題的方法,就可以立刻了解到,他們大局部是用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看下去的。這樣就算把字念出來了,但文章的整體意思,卻極難掌握。就像在一個大操場上,動用許多人的排字表演一樣,如果我們光注意每一個人的動作,那么就會完全搞不清楚全體人想要排出來的字到底是什么。對于有這種缺點的孩子,有必要讓他們徹底好好讀書,但并不是一般的讀法,而是訓練他們盡量速讀,這是提高所有科目成績的關鍵。比方說孩子讀過之后,父母立刻問他們“書上寫了什么〞“結尾怎么樣〞,這是幫助他們養(yǎng)成能大概抓住重點的訣竅,而且相當有效。63、及早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學會字的讀法時,是從一個字一個字開始讀的,漸漸進入可以一口氣讀兩三字一組的片語、字群,乃至文章的段落。每次讀的單位愈大,讀書的速度也愈提高。這個階段,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養(yǎng)成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凍干樹莓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丙烯酸汽車修補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搭口膠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洞推桿練習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印刷機械用氣泵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冷凍灌裝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報紙新聞的文化新聞深度報道分析考核試卷
- 2025-2030年復古風墨水瓶套裝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抗皺緊致面霜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電影放映電源系統(tǒng)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醫(yī)美注射類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2屆“一本、二本臨界生”動員大會(2023.5)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二)課件
- 好書推薦《西游記》共33張幻燈片
- 聚焦:如何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 化工儀表自動化【第四章】自動控制儀表
-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解析
- 運動技能學習原理(2)
- 韓語服裝常用單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