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固體、液體和氣體目標定位1.知道描述氣體的三個狀態(tài)參量:體積、溫度和壓強.2.理解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3.能用分子動理論和統(tǒng)計觀點解釋氣體的壓強.學案6氣體狀態(tài)參量知識探究自我檢測一、兩種溫標的關系1.攝氏溫標:一種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攝氏溫標表示的溫度稱為攝氏溫度,用符號
表示,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
,規(guī)定標準大氣壓下
的溫度是0℃,水的
是100℃.知識探究℃t冰水混合物沸點2.熱力學溫標:現(xiàn)代科學中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熱力學溫標表示的溫度叫熱力學溫度,用符號
表示,單位是
,符號為
.3.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①T=t+273.15K,粗略表示:T=t+273K;②ΔT=Δt.說明:熱力學溫度的零度叫絕對零度,即-273.15°C,它是低溫的極限,可以無限接近但不能達到.T開爾文K二、壓強的微觀意義
問題設計氣體壓強是否與固體和液體的壓強一樣,也是由氣體的重力產(chǎn)生的呢?答案不是.要點提煉1.氣體的壓強:氣體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上的
.2.氣體壓強的微觀決定因素是氣體分子的
和分子的
.(1)密集程度一定時,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分子碰撞器壁時對器壁產(chǎn)生的作用力就
,氣體的壓強也就越大.(2)分子平均動能一定時,氣體分子越密集,每秒撞擊器壁單位面積的分子數(shù)就
,氣體壓強就越大.3.氣體壓強的宏觀決定因素是
和
.壓力平均動能密集程度越大越多溫度體積三、封閉氣體壓強的計算
問題設計1.取等壓面法根據(jù)同種液體在同一水平液面處壓強相等,在連通器內(nèi)靈活選取等壓面,由兩側(cè)壓強相等列方程求氣體壓強.例如,圖1中同一液面A、C、D處壓強相等,則pA=p0+ph.圖12.力平衡法對于平衡態(tài)下用液柱、活塞、氣缸等封閉的氣體壓強,可對液柱、活塞、氣缸等進行受力分析,由F合=0列式求氣體壓強.延伸思考若容器處于加速運動狀態(tài)時,又該如何計算封閉氣體的壓強呢?答案當容器處于加速運動狀態(tài)時,選與封閉氣體接觸的物體如液柱、氣缸或活塞等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封閉氣體的壓強.典例精析一、兩種溫標的關系例1
關于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力學溫標中的每1K與攝氏溫標中的每1°C大小相等B.攝氏溫度升高1°C等于熱力學溫度升高274.15KC.熱力學溫度升高1K等于攝氏溫度升高1°CD.某物體的攝氏溫度為10°C,即熱力學溫度為10K解析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盡管是不同標準的計數(shù)方式,但僅是起點不同,熱力學溫標中變化1K與攝氏溫標中變化1°C是相同的,故選項A、C正確,B錯誤.攝氏溫度為10°C的物體,其熱力學溫度為283.15K,選項D錯誤.答案AC二、壓強的微觀意義例2
有關氣體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則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B.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則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C.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則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D.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氣體的壓強有可能減小解析氣體的壓強在微觀上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二是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密集程度或平均動能增大,都只強調(diào)問題的一方面,也就是說,平均動能增大的同時,分子的密集程度可能減小,使得壓強可能減??;同理,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時,分子的平均動能也可能減小,氣體的壓強變化不能確定,故正確答案為D.答案D三、封閉氣體壓強的計算例3
如圖2所示,活塞的質(zhì)量為m,缸套的質(zhì)量為M.通過彈簧吊在天花板上,氣缸內(nèi)封有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缸套和活塞間無摩擦,活塞面積為S,大氣壓強為p0.則封閉氣體的壓強為(
)A.p=p0+mg/SB.p=p0+(M+m)g/SC.p=p0-Mg/SD.p=mg/S圖2解析對氣缸缸套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可得:p0S=Mg+pS故C正確.答案C例4
求圖3中被封閉氣體A的壓強.其中(1)、(2)、(3)圖中的玻璃管內(nèi)都灌有水銀,(4)圖中的小玻璃管浸沒在水中.大氣壓強p0=76cmHg.(p0=1.01×105Pa,g=10m/s2,ρ水=1×103kg/m3)圖3解析(1)pA=p0-ph=76cmHg-10cmHg=66cmHg(2)pA=p0-ph′=76cmHg-10sin30°cmHg=71cmHg(3)pB=p0+ph2=76cmHg+10cmHg=86cmHgpA=pB-ph1=86cmHg-5cmHg=81cmHg(4)pA=p0+ρ水gh=1.01×105Pa+1×103×10×1.2Pa=1.13×105Pa答案(1)66cmHg
(2)71cmHg
(3)81cmHg(4)1.13×105Pa課堂要點小結(jié)1234自我檢測1.(描述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描述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是指(
)A.質(zhì)量、溫度、密度 B.溫度、體積、壓強C.質(zhì)量、壓強、溫度 D.密度、壓強、溫度解析描述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是指溫度、壓強和體積,B對.B12342.(兩種溫標的關系)關于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都不能取負值B.溫度由t(°C)升到2t(°C)時,對應的熱力學溫度由T(K)升
到2T(K)C.-33°C=240.15KD.攝氏溫度變化1°C,也就是熱力學溫度變化1K1234解析由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T=t+273.15K知,C正確;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在表示溫度的變化時,變化的數(shù)值是相同的,故D正確.答案CD12343.(氣體的壓強)對于一定量的稀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壓強變大時,分子熱運動必然變得劇烈B.保持壓強不變時,分子熱運動可能變得劇烈C.壓強變大時,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必然變小D.壓強變小時,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可能變小1234解析壓強變大時,氣體的溫度不一定升高,分子熱運動不一定變得劇烈,故選項A錯誤;壓強不變時,若氣體的體積增大,則氣體的溫度會升高,分子熱運動會變得劇烈,故選項B正確;壓強變大時,由于氣體溫度不確定,則氣體的體積可能不變,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其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可能不變,也可能變大或變小,故選項C錯誤;1234壓強變小時,氣體的體積可能不變,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所以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可能不變,可能變大或變小.故選項D正確.答案BD12344.(封閉氣體壓強的計算)如圖4所示,豎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開口右端封閉,管內(nèi)有a、b兩段水銀柱,將A、B兩段空氣柱封閉在管內(nèi).已知水銀柱a長h1為10cm,水銀柱b兩個液面間的高度差h2為5cm,大氣壓強為75cmHg,求空氣柱A、B的壓強分別是多少?圖41234解析設管的橫截面積為S,選a的下端為參考液面,它受向下的壓力為(pA+h1)S,受向上的大氣壓力為p0S,由于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pA+h1)S=p0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體育法》知識考試題庫200題(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職教高考《職測》必刷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 《密碼法》知識競賽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
- 《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歷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洪州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高清視頻會議系統(tǒng)集成合同
- 仔豬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年
- 混凝土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
- 承包經(jīng)營合同合同
- 承租人租房簡單合同范本
- 大動脈炎患者的血清代謝組學及口腔微生物群特征的初步研究
- 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活動作業(yè)方案案例設計《設計制作動力小車項目化學習》
- 茶與健康 第二講 茶成分課件
- 復工條件驗收報告
- 小學生作文稿紙A4打印稿
- 2023理論學習、理論武裝方面存在問題及原因剖析18條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三章運動能力與個體差異
- (部編)五年級語文下冊小練筆(21篇)
- 《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用書考試通過必備一級》
- 2023年高考英語考前必練-非謂語動詞(含近三年真題及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轉(zhuǎn)化政策與案例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