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遺傳和進化課件_第1頁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遺傳和進化課件_第2頁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遺傳和進化課件_第3頁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遺傳和進化課件_第4頁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遺傳和進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遺傳與進化1考點1 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xiàn)象(a)1.遺傳指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xiàn)??

相似性的現(xiàn)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變異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xiàn)??

差異性

的現(xiàn)象。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3.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23考點2 說??遺傳物質的作用,認識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a)1.遺傳物質及其作用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

細胞核

中,控制遺傳現(xiàn)象的遺傳信息就儲存在這些遺傳物質中。染色體:染色體存在于

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一個細胞核中可以有許多條染色體。染色體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DNA和

蛋白質,科學家經過實驗證明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由兩條長鏈盤旋而成的規(guī)則的

雙螺旋結構。4基因:DNA分子上具有

遺傳效應的片段稱為基因,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位。生物個體能通過精子或卵細胞將自身的部分基因傳遞給子代,子代具備了父母雙親的基因,所以表現(xiàn)??與雙親相似的性狀。生物體內的基因是可以改變的,基因的變異往往會導致生物體

性狀的變化。2.描述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1)文字箭頭表示(2)幾何圖表示【注意】

該考點的難點是回答有關性狀控制的題目時,選擇基因還是DNA,一定要明確生物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DNA是遺傳物質。56考點3 列舉常見遺傳性疾病(a)遺傳病和優(yōu)生由于人體內

DNA、

基因

染色體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疾病叫遺傳病。所謂優(yōu)生學,就是運用遺傳學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顯遺傳缺陷的嬰兒??生,以改善人口質量。在近親結婚的夫婦所生的子女中,遺傳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

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常見的遺傳病: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7考點4 列舉遺傳與變異在育種方面的應用,知道目前常見的育種方式(a)1.雜交育種(1)雜交后代的生命力比雙親

強的現(xiàn)象叫做雜交優(yōu)勢,如驢和馬交配,得到了比驢和馬更健壯有力的騾。(2)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并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8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

重新組合基因的技術叫做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把基因轉入特定生物中,與其

自身

的基因組進行重組,再從重組體中進行數(shù)代的人工選育,從而獲得能夠穩(wěn)定表現(xiàn)特定的遺傳性狀的個體,如培育轉基因細菌生產胰島素。9考點5 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知道米勒模擬實驗,列舉生物進化現(xiàn)象,知道化石是生物進化的證據(jù)(a)1.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年齡約為46億年。地球在形成初期是一個由

巖漿

構成的熾熱的球;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下降,固態(tài)的地殼逐漸形成;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fā)而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構成了非常稀薄的

;其原中始水大蒸氣氣隨著溫度下降,凝結成水滴降到地表,匯流成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誕生了原始生命;又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形成了今天的地球。2.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誕生于

原始海洋,一些有機化合物匯集到原始海洋中,經過長期而又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更大、更復雜的分子,直到形成蛋白質和核酸。在一定條件下,蛋白質和核酸等物質經過濃縮、凝聚形成了多分子體系,外面有一層膜與海水隔開,在原始海洋中又經歷了漫長、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了

原始生。命即無機小分子物質→

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高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10113.米勒實驗——向裝置中通入推測的原始大氣成分:甲烷、氫氣、氨、水蒸氣,通過放電和照射紫外線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環(huán)境條件,獲得了多種氨基酸,證明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生物進化現(xiàn)象舉例: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始祖馬—三趾馬—近代馬。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化石: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

遺體

、

遺物

遺跡都稱為化石。越古老的化石,生物越低等,它是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的差異。進化的規(guī)律12從水生到陸生,從

簡單到

復雜,從低等到高等。7.進化的歷程(1)植物的進化歷程:藻類植物→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3(2)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記憶卡片生物進化找證據(jù),化石作用不小覷;

不同地層有分布,簡單、復雜有順序。14考點6 說??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a)達爾文認為,現(xiàn)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

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

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的實質是

適者生存,

不適者被淘汰(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認為,生物進化的方向由

自然決選定擇,生物進化的動力是

生存斗。爭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變異是

不定向

的,自然選擇是

定向

的。15記憶小結遺傳變異是基礎,環(huán)境變化常莫測。生存競爭推動力,適者生存為結果。16類型一 遺傳物質典例1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于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CCR5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這對雙胞胎姐妹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相同

B.編輯和改變基因,可以改變生物的性狀

C.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有完整的細胞結構

D.該嬰兒的生物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系統(tǒng)17跟蹤訓練1下列關于生物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染色體只存在于細胞核中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DNA只存在于染色體上

D.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18類型二 生物的變異典例2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超級細菌”的產生是因為細菌的變異,經自然選擇的結果

B.抗生素的使用,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變異C.“大熊貓”瀕危是因為它們的后代只有遺傳沒有變異

D.晚近的地層中一定沒有低等生物化石19跟蹤訓練2某一鳥類種群中具有嘴型細長、厚短等不同類型的個體,皆以樹洞里的昆蟲為食。數(shù)百年后,生活在這一地區(qū)的該鳥類種群中嘴型細長的個體比例明顯增加。根據(jù)自然選擇理論解釋此種現(xiàn)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項是()A.嘴型細長的鳥是為適應特定環(huán)境而定向變異產生的

B.昆蟲棲息場所對鳥類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選擇作用

C.嘴型細長的鳥在種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蟲棲息場所的影響

D.嘴型厚短的鳥為了要吃到樹洞里的昆蟲而努力使嘴型變得細長20類型三 生物技術的應用典例3

在無菌條件下將鐵皮石斛植株的組織放在含有全面營養(yǎng)成分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培育??許多與原來的鐵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個體。上述培育技術(

)A.屬轉基因技術,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狀

B.優(yōu)點是后代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且繁殖速度快

C.與克隆技術相比,二者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屬組織培養(yǎng)技術,能使后代獲得比親本更優(yōu)良的性狀21跟蹤訓練3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酵母菌。下列符合事實的是(

)A.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使生物按照人類的要求定向產生新的性狀

B.科學家將相關的酶轉移到酵母菌中,從而改良酵母菌品質

C.酵母菌在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可以制作米酒

D.酵母菌主要通過分裂方式繁殖后代類型四 生命的起源與生物的進化典例4如圖是用來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實驗裝置是美國青年學者

設計的。(2)A裝置里的氣體相當于

,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相比,主要區(qū)別是其不含

。正負電極接通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自然界的

。(3)C裝置里的液體相當于

,實驗后可檢測到其中含有

等有機小分子物質。(4)此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

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可能的。22解析典例4如圖是用來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此實驗裝置是美國青年學者

米勒設計的。A裝置里的氣體相當于

原始大,氣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相比,主要區(qū)別是其不含

氧氣

。正負電極接通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自然界的

閃電

。C裝置里的液體相當于

原始海洋,實驗后可檢測到其中含有

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此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

無機物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可能的。23跟蹤訓練4

1862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設計了曲頸瓶做實驗,證明了肉湯不會產生微生物。以下認識錯誤的是()該實驗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曲頸瓶的彎曲玻璃管是為了隔絕空氣

C.肉湯煮沸的目的是殺死其中的微生物

D.巴斯德實驗推翻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假說24易錯題典例5如圖是關于遺傳知識的概念圖,圖中代碼1、2、3、4依次為()染色體、雙螺旋結構、遺傳信息、基因細胞核、染色體、基因、遺傳信息

C.染色體、雙螺旋結構、基因、遺傳信息

D.細胞核、基因、染色體、遺傳信息25跟蹤訓練5下列有關染色體、蛋白質、DNA、基因關系的示意圖,正確的是()2627一、坐標曲線圖的答題技巧看清楚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義和單位,找??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lián)系與之相應的知識點。找??關鍵的數(shù),即重要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這些特殊點,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學意義。揭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根據(jù)縱、橫坐標的含義可以得??:在一定范圍內,隨“橫坐標量”的增加,“縱坐標量”逐漸增加或減小。超過一定范圍后,隨“橫坐標量”的增加,“縱坐標量”減少或增加,或者達到某種平衡狀態(tài)。若為多重變化曲線坐標圖,先分別揭示其變化趨勢,然后對比分析,找??符合題意的曲線或者是結論。分析概念、圖像、數(sh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典例6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的飲食文化遺產之一。制作泡菜過程中,應控制亞硝酸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以免對人體產生危害。興趣小組研究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具體做法是:稱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鹽水、鮮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調節(jié)料液的食醋濃度分別為0、0.3%、0.6%、0.9%。重復做3次。從泡菜制作第1天開始,每天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測定10天,結果如圖。28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細菌是

。設置食醋濃度為0的組,目的是

;實驗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分析曲線,隨泡制時間增加,亞硝酸鹽含量變化趨勢均表現(xiàn)為

,并在第

天均達到最大值。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結合本實驗,對家庭內制泡白菜提??一條建議:

。29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細菌是

乳酸桿菌(乳酸菌。)設置食醋濃度為0的組,目的是

設置對照;實驗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控制無關變。量分析曲線,隨泡制時間增加,亞硝酸鹽含量變化趨勢均表現(xiàn)為

先上升后下降,并在第

3

天均達到最大值。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中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結合本實驗,對家庭內制泡白菜提??一條建議:制作泡白菜時可適當加醋。3031二、坐標柱狀圖的答題技看清楚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義和柱狀圖所代表的量的大小,找??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lián)系與之相應的知識點。找??柱狀圖中的最值,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學意義。分析圖示各數(shù)量不同的可能原因,分析橫縱坐標之間的因果關系。典例7一種昆蟲有正常翅和殘翅兩種類型,自其1900年遷徙到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人抽樣統(tǒng)計了它們近幾十年來兩種翅形的數(shù)量變化(如圖)。請分析回答問題。(1)根據(jù)達爾文提??的

學說,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是

。(2)該實例說明適合在該海島上生存的有利變異是

(選填“殘翅”或“正常翅”)。32解析典例7一種昆蟲有正常翅和殘翅兩種類型,自其1900年遷徙到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人抽樣統(tǒng)計了它們近幾十年來兩種翅形的數(shù)量變化(如圖)。請分析回答問題。(1)根據(jù)達爾文提??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是海島上經常刮大風,正常翅昆蟲易被吹到海水里,

。(2)該實例說明適合在該海島上生存的有利變異是

殘翅(選填“殘翅”或“正常翅”)。因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較少;而殘翅昆蟲不易被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較多3334課堂檢測1.人類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從性狀開始,已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說法正確的是()轉基因超級鼠的誕生,說明性狀控制基因在人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23個DNA分子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Y染色體只存在于男性的生殖細胞中課堂檢測2.下列能正確表示染色體、DNA、蛋白質和基因之間關系的是()3536課堂檢測3.下列關于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正常的父母不會生??患遺傳病的孩子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

C.近親結婚的后代必患遺傳病

D.嬰兒??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遺傳病37課堂檢測4.下列關于生命起源與生物進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米勒實驗可證明原始地球環(huán)境下無機物能形成簡單的有機物B.科學實驗已證明有機物在原始海洋不斷積累,形成原始生命C.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huán)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D.生物進化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38課堂檢測5.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觀點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為了適應污染的環(huán)境,樺尺蛾的體色由淺色變成深色昆蟲的保護色和食蟲鳥銳利的目光是它們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

C.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頸去吃高處的樹葉,因此頸變得很長

D.北極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里,它們的身體就產生了白色變異課堂檢測6.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研究綠色熒光蛋白的科學家。如圖為我國科學家借助該技術完成的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的示意圖,據(jù)圖回答:3940課堂檢測熒光豬的后代也能發(fā)光,這種現(xiàn)象在科學上稱為

??寺??的熒光豬在性狀上最接近豬胎兒,因為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中的

上。轉基因技術是高端科技研究,但其應用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引發(fā)關注。下列觀點屬于不支持轉基因技術的是

(可多選)。A.轉基因生物從本質上講屬于新物種,可能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

B.轉基因技術改變了生物的基因組成,植入的基因片段可能存在未知的風險

C.轉基因技術在農業(yè)、工業(yè)、環(huán)保、醫(yī)藥等領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