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初中化學9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課時練《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_第1頁
【★★★】2023-2024學年初中化學9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課時練《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_第2頁
【★★★】2023-2024學年初中化學9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課時練《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_第3頁
【★★★】2023-2024學年初中化學9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課時練《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_第4頁
【★★★】2023-2024學年初中化學9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課時練《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課時作業(yè)一、單選題,共12小題1.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B.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硫C.如圖所示實驗可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D.實驗室常采用加熱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B.探究氧氣濃度對燃燒的影響C.探究不同物質催化效果D.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3.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試管①中充滿氮氣,試管②③中充滿氧氣,升溫至40℃,僅觀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實驗①②可驗證燃燒需要氧氣B.由實驗②③可推知著火點高低:紅磷>白磷C.利用水浴控溫可調(diào)節(jié)可燃物的著火點D.①③兩支試管內(nèi)的白磷和紅磷可回收再利用4.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A.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氣體中CO2含量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C.驗證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D.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5.下列實驗結論與實驗現(xiàn)象不相符合的是()ABCD實驗實驗現(xiàn)象熱水中未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燃燒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化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基本恢復原狀實驗結論燃燒需要氧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使石蕊變紅的是二氧化碳裝置的氣密性良好A.A B.B C.C D.D6.為研究鐵絲的粗、細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氣中,先后進行粗、細不同鐵絲的燃燒實驗B.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進行粗、細不同鐵絲的燃燒實驗C.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進行粗、細不同鐵絲的燃燒實驗D.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進行粗、細相同鐵絲的燃燒實驗7.進行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培養(yǎng)化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A.比較蠟燭火焰各層的溫度B.驗證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C.比較空氣與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比較二氧化錳與氧化鐵的催化效果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實驗用品。以下實驗都涉及了水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上圖所示實驗過程中,水都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圖甲、圖乙、圖丁所示實驗中均發(fā)生了化合反應C.上圖所示反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發(fā)生了改變D.上圖所示實驗中水都起到吸收有害氣體的作用9.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B.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D.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與水反應10.在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實驗中,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B.①說明白磷的著火點不高于70℃C.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D.①②說明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11.燃煤中含硫元素,直接燃燒產(chǎn)生SO2會污染大氣,形成酸雨。利用SO2含量測定傳感器,分別對空氣中:(I)原煤直接燃燒后;(II)原煤中添加碳酸鈣再燃燒;(III)原煤中添加堿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再燃燒,所排放的煙氣中SO2的含量進行測定,得到SO2含量(ppm)與時間(s)的關系曲線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所稱取的三份原煤質量應相等,但固體顆粒大小可不一致B.將原煤和碳酸鈣粉碎后混合均勻,可提高反應速率C.將原煤加入堿石灰(5:1)后燃燒,SO2的峰值下降了4.9ppmD.在其他條件下相同時,堿石灰較碳酸鈣的脫硫效率更高12.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甲圖可知,O2占空氣質量的21% B.由乙圖可知,白磷燃燒需要和空氣接觸C.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冒出白煙 D.點燃紅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氣瓶中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13.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1)做化學實驗時常常有溫馨提示,如:按照正確的實驗步驟進行以防止發(fā)生爆炸,需要在通風櫥中進行以減少室內(nèi)空氣污染物等,據(jù)此應將下列實驗中的A與____(填“B”“C”或“D”)歸為一類,依據(jù)是_____。

硫在氧氣中燃燒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氫氣還原氧化銅燃燒條件的實驗ABCD(2)化學反應C+CO22CO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碳元素的化合價在化學反應前后有升高、有降低,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具有氧化性,在此反應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是_____,請寫出在初中范圍內(nèi),同一種元素在同一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也有升高、有降低的分解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14.下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常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A實驗中,為了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硫,可將水替換為______溶液;(填一種具體物質名稱)(2)B實驗中,觀察到先燃燒的物質是______;(3)C實驗中,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_____;(4)D實驗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15.(1)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升溫至60℃的過程中,僅①燃燒;繼續(xù)升溫至260℃的過程中,③開始燃燒。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3)升溫至260℃時,對比_______實驗現(xiàn)象,能證明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實驗過程中,欲使②中的紅磷燃燒,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16.如圖是關于探究燃燒條件的三個實驗裝置.(1)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與甲圖裝置相比,乙圖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17.與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類用火、防火的歷史則更為久遠。(1)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耙欢俗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①圖中屬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這是燃燒的_______個條件之一。②省油燈的原理是___________。③“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對該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a.水分子受熱分解b.水分子不斷運動c.水分子間隔變大d.水分子數(shù)目減少(2)依據(jù)滅火原理,徽派防火墻如圖2(又叫馬頭墻,能阻止火災蔓延)的主要作用是_____。參考答案1.C2.C3.C4.C5.C6.C7.A8.B9.D10.C11.A12.A13.(1)BD生成物污染空氣(2)二氧化碳2H2O22H2O+O2↑14.氫氧化鈉(合理給分)乒乓球碎片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中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15.4P+5O22P2O5升溫至60℃的過程中,僅①燃燒,③不燃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