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7T 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5307T 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5307T 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5307T 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5307T 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21DB5307DB5307/T50—2023TechnicalProceduresofOrignalSeedProductionofPotatoLishuSeriesIDB5307/T50—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麗江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麗江市農業(yè)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麗江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和習瓊、王菊英、和曉堂、方子松、李朝鳳、夏菊香、石濤、和平根、李光達、李昊、和立宣。DB5307/T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是麗江市主要推廣的馬鈴薯品種,為規(guī)范麗江市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打造最干凈種薯基地,麗江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通過不斷摸索,整理出一套適合本地條件的馬鈴薯麗薯系列原原種規(guī)范化生產的關鍵技術,為加快關鍵技術在生產企業(yè)和新型經營主體的應用,特制定本規(guī)程。文件的發(fā)布機構提請注意,聲明符合本文件時,可能涉及到6.2條“一種組培接種用具冷卻及擺放支座”(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420730394.1)及11.6條“馬鈴薯原原種生產過程中的植株調控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1610100706.4)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對于該專利的的真實性、有效性和范圍無任何立場。該專利持有人已經向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承諾,他愿意同任何申請人在合理且無歧視的條款和條件下,就專利授權許可進行談判,該專利持有人的聲明已在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備案,相關信息可通過以下聯系方式獲得:專利持有人姓名:麗江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地址:麗江市古城區(qū)祥和路229號聯系電話注意除上述專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內容仍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1DB5307/T50—2023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的術語和定義、脫毒試管苗組培室建設、培養(yǎng)基制作、接種、試管苗培養(yǎng)、原原種生產溫網室環(huán)境要求、移栽前的準備、移栽、移栽后管理、收獲、種薯分級及包裝、貯藏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麗薯系列馬鈴薯原原種的生產。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8133馬鈴薯種薯GB20464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GB/T29375馬鈴薯脫毒試管苗繁育技術規(guī)程GB/T29378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馬鈴薯麗薯系列以育成的麗薯系馬鈴薯品種麗1號、麗2號、麗6號、麗7號、麗10號等14個品種。3.2原原種符合GB18133馬鈴薯種薯標準,用于生產原種的種薯。3.3二次培養(yǎng)第一次培養(yǎng)的麗薯系列脫毒試管苗剪苗時留下最底部的腋芽,在原瓶加入營養(yǎng)液,再次放入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后,作為基礎苗再次擴繁。3.4免扦插法即不用扦插,直接將剪好的基礎苗節(jié)段均勻地撒入培養(yǎng)瓶中,倒入已滅菌營養(yǎng)液,蓋上瓶蓋放入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4脫毒試管苗組培室建設2DB5307/T50—2023組培室建設在周圍沒有污染源,與大田隔離,具備向陽、通風、干燥、清潔的環(huán)境。應設置清洗室、更衣室、配置滅菌室、接種室、培養(yǎng)室等功能區(qū),培養(yǎng)室面積按生產麗薯系列馬鈴薯試管苗3000株/m2~4000株/m2設計,接種室、組培室每25m2配備兩盞紫外燈或一臺臭氧發(fā)生機和一臺除濕機。5培養(yǎng)基制作5.1配制培養(yǎng)基母液:配方參見附錄A,硫酸亞鐵儲備液配制濃度為200倍,其余成分配制濃度為100倍。培養(yǎng)基:MS+白糖30g/L+卡拉膠(瓊脂)6g/L+活性碳粉1g/L+植物激素B9,pH5.8。調制過程:先加入除CaCl2外的其他母液,依次加入白糖、卡拉膠、活性炭粉、植物激素B9,用冷水調成糊狀,再加入燒開的自來水調制,加至2/3后,加入CaCl2母液,定容,用HCl(HNO3)或NaOH將pH值調至5.8。營養(yǎng)液:無固化劑3倍-4倍MS配方加適當植物激素B9,配制過程同上。5.2培養(yǎng)基分裝、滅菌和保存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分裝在組培瓶中,封裝后,在121℃、壓強103.4kPa條件下高壓蒸汽滅菌30min,冷卻后移入接種室或無菌室保存,培養(yǎng)基最好在滅菌后14d內用完,最多不超過30d。營養(yǎng)液分裝、滅菌和保存過程同上。6接種6.1接種前準備a)接種用具消毒:剪刀、鑷子用牛皮紙包好、扎緊,與培養(yǎng)基共同滅菌。b)接種室日常消毒:使用紫外燈或臭氧發(fā)生機消毒,干季每7d開一次,濕季每3d~5d開一次,紫外燈每次10h~12h,臭氧發(fā)生機每次0.5h~1h。每周用3.8%~5.1%84消毒液稀釋50倍清潔地板,接種室保持門窗緊閉??諝鉂穸瘸^60%時,用除濕器除濕8h-24h。c)工作人員準備:用肥皂洗手,換上已消毒的工作服,戴醫(yī)用乳膠手套,操作前用75%酒精消d)設備消毒:接種前用75%酒精擦拭超凈工作臺及所有工具,準備兩套鑷子、剪刀,酒精浸泡30s后備用。啟動超凈工作臺及接種室紫外燈,20min~30min后關閉所有紫外燈。e)接種準備階段:從培養(yǎng)室取出已培養(yǎng)25d以上,無污染的麗薯系列基礎苗瓶,用75%酒精擦拭培養(yǎng)基瓶周身,方可放入工作臺。6.2接種將準備好的兩套滅菌后接種用具,交替插入高溫消毒器300℃,10s后拿出倒插在組培接種用具冷卻及擺放支座(專利號ZL201420730394.1)上冷卻備用。打開基礎苗瓶進行瓶內剪苗,一芽一段,剪苗部位選擇在腋芽往下莖桿2/3處,剪完后用鑷子分裝至新培養(yǎng)基瓶中,無需扦插,按0.6段/cm2-0.8段/cm2,計算單瓶接苗數,均勻平鋪在培養(yǎng)基上,添加5ml~10ml營養(yǎng)液后進行培養(yǎng);剪苗后的原苗瓶添加5ml~10ml營養(yǎng)液,二次培養(yǎng);接種完成后,所有的培養(yǎng)基瓶標注編碼轉移至培養(yǎng)架上培養(yǎng)。7試管苗的培養(yǎng)3DB5307/T50—2023苗瓶均勻整齊排放在培養(yǎng)架上,行間距留有3cm~5cm間隙。培養(yǎng)條件:白天溫度20℃~24℃,夜晚溫度16℃~18℃,光照時間10h/d~12h/d,光照強度2000Lux~3000Lux。污染瓶及時移出處理,室內消毒方法同6.1接種室消毒8原原種生產溫網室環(huán)境要求8.1溫網室外部環(huán)境要求宜選擇在麗江地區(qū)海拔2200m~3200m之間,氣候冷涼、給排水條件好的區(qū)域;周圍無大面積種植茄科植物或易吸引蚜蟲的作物;土壤質量應符合GB15618要求,水源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要求。8.2消毒緩沖間地面每隔10d撒石灰粉0.1cm~0.2cm消毒;大棚生產工具專棚專用,防止病害交叉感染。9移栽前準備9.1大棚和苗床(基質)消毒大棚和苗床使用前1個月,使用98%棉隆微粒劑熏蒸20d,通風10d以上,詳細參見附錄B。9.2基質苗床鋪經滅菌的基質10cm~12cm,移栽前1d澆透苗床,對畦面進行耙松處理。10移栽10.1移栽時間移栽時間為3月底~8月上旬。10.2移栽密度移栽密度為120株/m2~140株/m2。10.3移栽試管苗標準培養(yǎng)15d~20d、苗高5cm~7cm、健壯無污染的脫毒試管苗。10.4移栽方法在苗床上橫向開4cm~5cm左右小溝,放入試管苗,由溝的兩邊往中間輕輕培土,盡量保證苗直立,定植深度3cm~4cm,移栽后及時以噴霧方式澆透定根水。11移栽后管理11.1遮陽4DB5307/T50—2023移栽試管苗5d~7d內,拉遮光率65%的遮陽網。11.2水份管理移栽試管苗5d~7d內,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苗長新根后至開花期逐漸控水至土壤含水量60%,結薯期須增加土壤含水量至70%~80%,成熟期逐漸減少到50%~60%,收挖前適時停止?jié)菜寥篮康陀?0%后收挖。11.3環(huán)境溫度控制日間棚內溫度超過25℃時,需及時開窗通風散熱;后期如遇氣溫驟降需關棚保溫。11.4施肥根據苗情進行合理追肥1次~3次,每次施復合肥(17-17-17)3kg~8kg。11.5主要病、蟲害及草害防治馬鈴薯主要病、蟲害及草害防治方法參見附錄B11.6植株高度調控移栽后40d~50d,植株高度30cm~40cm時,采用“馬鈴薯原原種生產過程中的植株調控方法(ZL201610100706.4)進行調控,噴施1次~2次。12收獲完全成熟前兩周,選擇晴天進行收挖。當日晾曬待表皮干燥后剔除帶病、帶蟲及損傷塊莖再裝袋,每袋做好標記。13種薯分級及包裝分裝時按馬鈴薯原原種單薯重量進行分級,分級方法參見附錄C(馬鈴薯原原種重量分級表),分級包裝后,內外懸掛品種、等級、收獲日期等標簽。14貯藏使用冷庫儲藏,溫度調至2℃~7℃,種薯堆放高度不超過1.5m,行與行間留30cm通氣道。5DB5307/T50—2023(資料性)MS培養(yǎng)基配方表A.1MS培養(yǎng)基配方類別試劑分子量磷酸二氫鉀(KHPO)硼酸(HBO)糖6DB5307/T50—2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