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_第1頁
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_第2頁
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_第3頁
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_第4頁
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被塑造的武堂吉訶德和《堂吉訶德》

唐吉德的小職員,以及那些知道唐吉德角色的人。這位奇情異想的西班牙紳士自命為騎士,騎著一匹瘦馬,帶著一個侍從,自十七世紀以來幾乎走遍了世界。據(jù)作者塞萬提斯說,他當初曾想把堂吉訶德送到中國來,因沒有路費而作罷論??墒侵袊m然在作者心目中路途遙遠,堂吉訶德這個名字在這里卻幷不陌生,許多人都知道;不但知道,還時常稱道;不但稱道堂吉訶德本人,還稱道他那一類的人。因為堂吉訶德已經(jīng)成為典型人物,他是西洋文學創(chuàng)作里和哈姆雷特、浮士德等幷稱的杰出典型。但堂吉訶德究竟是怎樣的人,幷不是大家都熟悉,更不是大家都能了解。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性格,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讀者對他的理解都不相同。堂吉訶德初出世,大家只把他當作一個可笑的瘋子。但是歷代讀者對他認識漸深,對他的性格愈有新的發(fā)現(xiàn),愈覺得過去的認識不充分,不完全。單就海涅一個人而論,他就說,他每隔五年讀一遍《堂吉訶德》,印象每次不同。這些形形色色的見解往往因時代的局限而各有偏向,幷且也不免攙進評論家主觀上的思想和情威。于是堂吉訶德這個形象,一方面好似在放大鏡底下,顯得外形更明確,內(nèi)容更豐富;一方面又好似遮上了一重厚厚的有色玻璃,把作者原來的形象模糊或歪曲了。舉一個明顯的例吧。塞萬提斯在描寫堂吉訶德的時候,只一筆勾出了大致輪廓,說他削瘦身材、干枯面皮。寇爾列支(S.T.Coleridge)曾注意到堂吉訶德的面貌是個空白??墒窃谖覀冃哪恐?堂吉訶德的面貌很淸楚。他是一張瘦長臉,高大的額角,高瘦的鼻子,一雙大眼睛,還翹著兩撇菱角鬍子。這是插圖上的堂吉訶德。但各家插圖里的堂吉訶德,形象還有些細節(jié)上的不同,譬如多瑞(GustaveDore)的插圖里,他瞪出眼睛,好像見了鬼似的;東尼·約翰諾(TonyJohannot)的插圖里,他眼睛里是憂郁的,好像在沉思。插圖家把堂吉訶德這個形象明確和豐富了。但堂吉訶德的代表或典型的表情究竟是瞪著眼的呢,還是憂郁沉思的呢?如果單把畫上的五官和鬍子抹掉,回復原來的空白,幷不能解決問題。堂吉訶德累積了歷代讀者對他的見解,性格愈加復雜了。我們要認識他的全貌,得認識他的各種面貌。堂吉訶德起初是一個夸張滑稽的反面角色。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原為諷刺當時盛行的武俠小說。讀者最初看到的,就是一個瘋癲可笑的騎士?!短眉X德》一出版風靡了西班牙,最欣賞這部小說的是少年和靑年人。據(jù)記載,西班牙斐利普三世在皇宮陽臺上看見一個學生一面看書一面狂笑,就說這學生一定在看《堂吉訶德》,不然一定是個瘋子。果然那學生是在讀《堂吉訶德》。但當時文壇上只把這部小說看作一個逗人發(fā)笑的滑稽故事,小販叫賣的通俗讀物。十七世紀西班牙批評家瓦爾伽斯(TomásTomayodeVargas)說:“塞萬提斯不學無術(shù),不過倒是個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彪m然現(xiàn)代西班牙學者把塞萬提斯奉為有學識的思想家和偉大的藝術(shù)家,“不學無術(shù)”這句考語在西班牙已被稱引了將近三百年??梢婇L期以來西班牙人對塞萬提斯和《堂吉訶德》是怎樣理解的。《堂吉訶德》最早受到重視是在英國,英國早期的讀者也把堂吉訶德看作可笑的瘋子。艾狄生把《堂吉訶德》和勃特勒(SamuelButler)的《胡迪布拉斯》(Hudibras)幷稱為夸張滑稽的作品,譚坡爾(WilliamTemple)甚至責備塞萬提斯的諷刺用力過猛,不僅消滅了西班牙的武俠小說,連西班牙崇尙武俠的精神都消滅了。散文家斯蒂爾(RichardSteele)、小說家笛福、詩人拜侖等對塞萬提斯都有同樣的指責。英國小說家斐爾丁強調(diào)了堂吉訶德的正面品質(zhì)。堂吉訶德是瘋子么?斐爾丁在《咖啡店里的政治家》(TheCoffee-HousePolitician)那個劇本里說,世人多半是瘋子,他們和堂吉訶德不同之處只在瘋的種類而已。斐爾丁在《堂吉訶德在英國》那個劇本里,表示世人比堂吉訶德還瘋得利害。戲里的堂吉訶德對桑丘說:“桑丘,讓他們管我叫瘋子吧,我還瘋得不夠,所以不得他們的贊許。”這里,堂吉訶德不是諷刺的對象,卻成了一個諷刺者。斐爾丁接著在他的小說《約瑟·安德魯斯》(JosephAndrews)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亞當斯牧師。亞當斯牧師是個心熱腸軟的書呆子。他書本知識很豐富,但都是沒經(jīng)過實踐考驗的學識。他睜著眼睛瞧不見目前的現(xiàn)實世界,處處只憑自己一片好心去衡量別人,于是干了不少傻事,受到種種欺負。他呆得可笑,但是他心地誠樸,待人正直慷慨,又可敬可愛。斐爾丁自稱他這部小說模仿塞萬提斯,英國文壇上也一向把亞當斯牧師稱為“吉訶德型”。英國文學作品里以后又出現(xiàn)許多亞當斯牧師一類的“吉訶德型”人物,如斯特恩創(chuàng)造的托貝叔叔、狄更斯創(chuàng)造的匹克威克先生、薩克雷創(chuàng)造的??仙闲5?。這類“吉訶德型”人物雖然可笑,同時又叫人同情敬愛。他們體現(xiàn)了英國人對堂吉訶德的理解。約翰生說:“堂吉訶德的失望招得我們又笑他、又憐他。我們可憐他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失望;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幷不比我們更可笑?!笨尚Χ挚蓯鄣纳底邮翘眉X德的另一種面貌。法國作家沒有像英國作家那樣把堂吉訶德融化在自己的文學里,只是翻譯者把這位西班牙騎士改裝成法國紳士,引進了法國社會?!短眉X德》的法文譯者圣馬丁(FilleaudeSaint-Martin)批評最早的《堂吉訶德》法文譯本一字字緊扣原文,太忠實,也太呆板;所以他自己的譯文不求忠實,只求適合法國的文化和風尙。弗洛利安(Jean-PierreClarisdeFlorian)的譯本更是只求迎合法國人的喜好,不惜犧牲原文。他嫌《堂吉訶德》的西班牙氣味太重,因此把他認為生硬的地方化為軟熟,不合法國人口味的都改掉,重復的簡縮,枝節(jié)的故事都刪去。他的譯本很簡短,敘事輕快,文筆干淨利落。他以為《堂吉訶德》雖然逗笑,仍然有它的哲學;作者一方面取笑無益的偏見,對有益的道德卻非常尊重;堂吉訶德的言論只要不牽涉到騎士道,都從理性出發(fā),敎人愛好道德,堂吉訶德的瘋狂只是愛好道德而帶上偏執(zhí)。他說讀者對這點向來沒有充分理解,他翻譯的宗旨就是要闡明這一個道理。可以設(shè)想,弗洛利安筆下的堂吉訶德是一位有理性、講道德的法國紳士。以上兩種漂亮而不忠實的譯本早已被人遺忘,可是經(jīng)譯者改裝的堂吉訶德在歐洲當時很受歡迎,一六八二年的德文譯本就是從圣馬丁的法文譯本轉(zhuǎn)譯的。英國詩人蒲柏也注意到堂吉訶德有理性、講道德的方面。他首先看到堂吉訶德那副嚴肅的神情,幷且說他是“最講道德、最有理性的瘋子,我們雖然笑他,也敬他愛他,因為我們可以笑自己敬愛的人,不帶一點惡意或輕鄙之心。”寇爾列支說:堂吉訶德象征沒有判斷、沒有辨別力的理性和道德觀念;桑丘恰相反,他象征沒有理性、沒有想象的常識;兩人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智慧。e又說,堂吉訶德的感覺幷沒有錯亂,不過他的想象力和純粹的理性都太強了,感覺所證明的結(jié)論如果不符合他的想象和理性,他就把自己的感覺撇開不顧??軤柫兄娬{(diào)了堂吉訶德的道德觀念、他的理性和想象力。我們又看到了堂吉訶德的另一個面貌:他是嚴肅的道德家,他有很強的理性和想象,他是一個深可敬佩的人。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影響下,堂吉訶德又變成一個悲劇性的角色。據(jù)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者看來,堂吉訶德情願犧牲自己,一心要求實現(xiàn)一個現(xiàn)實世界所不容實現(xiàn)的理想,所以他又可笑,又可悲。這類的見解,各國都有例子。英國十九世紀批評家海茲利特(WilliamHazlitt)認為《堂吉訶德》這個可笑的故事掩蓋著動人的、偉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又叫人下淚。按照蘭姆(CharlesLamb)的意見,塞萬提斯創(chuàng)造堂吉訶德的意圖是眼淚,不是笑。拜侖慨嘆堂吉訶德成了笑柄。他在《唐璜》(DonJuan)里論到堂吉訶德,大致意思說:他也願意去鋤除強暴——或者阻止罪惡,可是塞萬提斯這部眞實的故事叫人知道這是徒勞無功的;堂吉訶德一心追求正義,他的美德使他成了瘋子,落得狼狽不堪,這個故事之可笑正顯示了世事之可悲可嘆,所以《堂吉訶德》是一切故事里最傷心的故事;要去伸雪冤屈,救助苦難的人,獨力反抗強權(quán)的陣營,要從外國統(tǒng)治下解放無告的人民一—唉,這些崇高的志願不過是可笑的夢想罷了。法國夏都布里昂說,他只能用傷感的情緒去解釋塞萬提斯的作品和他那種殘忍的笑。法國小說家福樓拜塑造的包法利夫人,一心追求戀愛的美夢,她和堂吉訶德一樣,要敎書本里的理想成為現(xiàn)實,有些評論家就把她稱為堂吉訶德式的人物。德國批評家弗利德利許·希雷格爾(FriedrichSchlegel)把堂吉訶德所表現(xiàn)的精神稱為“悲劇性的荒謬”(Tollheit)或“悲劇性的傻氣”(Dummheit)。海涅批評堂吉訶德說:“這位好漢騎士想敎早成陳跡的過去死里回生,就和現(xiàn)在的事物沖撞,可憐他的手腳以至脊背都擦痛了,所以堂吉訶德主義是個笑話。這是我那時候的意見。后來我才知道還有樁不討好的傻事,那便是要敎未來趕早在當今出現(xiàn),而且只憑一匹駑馬,一副破盔甲,一個瘦弱殘軀,卻去攻打現(xiàn)時的緊要利害關(guān)頭。聰明人見了這一種堂吉訶德主義,像見了那一種堂吉訶德主義一樣,直把他那乖覺的頭來搖……”但是堂吉訶德寧可舍掉性命,決不放棄理想。他使得海涅為他傷心流淚,對他震驚傾倒。俄羅斯小說家屠格涅夫也有同樣的看法——堂吉訶德有不可動搖的信仰,他堅決相信:超越了他自身存在,還有永恒的、普遍的、不變的東西;這些東西須一片志誠地努力爭取,方才能夠獲得。堂吉訶德為了他信仰的眞理,不辭艱苦,不惜犧牲性命。在他,人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所以珍重自己的性命,無非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活著是為別人,為自己的弟兄,為了鋤除邪惡,為了反抗魔術(shù)家和巨人等壓迫人類的勢力。只為他堅信一個主義,一片熱情地願意為這個主義盡忠,人家就把他當作瘋子,覺得他可笑。十九世紀讀者心目中那個可笑可悲的堂吉訶德,是他的又一種面貌。以上只是從手邊很有限的材料里,略舉十七、十八、十九世紀以來對于堂吉訶德的一些代表性的見解。究竟哪一種面貌、哪一種解釋是正確的呢?還是堂吉訶德一身兼有各種面貌,每個面貌不過表現(xiàn)他性格的一個方面呢?如果堂吉訶德是這樣一個復雜而又矛盾的性格,他的主導思想究竟又是什么?我們且撇開成見,直接從作者筆下來認認堂吉訶德,從《堂吉訶德》里來認認堂吉訶德?!短眉X德》第一部一六〇五年出版。這時斐利普三世接位不久,西班牙的文學正當黃金時代,西班牙王朝剛由盛極轉(zhuǎn)向衰微。在它最強盛的時期,西班牙是歐洲強大的帝國。大半個意大利歸它管轄,它還另有屬國和附庸,它在荷蘭駐有軍隊,它征服了葡萄牙,也吞幷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南美洲和中部美洲全屬于西班牙,非洲、亞洲它也擁有廣大的殖民地。自從一五八八年它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海軍殲滅,西班牙不復稱霸海上,它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漸次低落。可是這個封建王朝在國內(nèi)仍然是個很強的專制政權(quán),資產(chǎn)階級還剛在興起,封建貴族已經(jīng)沒有力量和王室對抗。堂吉訶德出身的那個小貴族或紳士地主(hidalgo)的階級已經(jīng)是沒落的階級。舊社會遺留下來的這些小貴族已經(jīng)失去作用,因為這時期已經(jīng)沒有封建貴族間爭權(quán)奪霸的戰(zhàn)爭需要他們參加。他們的地位太低,輪不到在朝庭上做官,也找不到好差使。他們屬于剝削階級,從來不知道勞動,只靠家產(chǎn)過活。堂吉訶德就是這樣一個沒落的小貴族。他閑來無事,看武俠小說看入了迷,就要做游俠騎士,遍游世界去打抱不平,為窮苦弱小的人造福。他做騎士的目標是要實現(xiàn)所謂黃金時代——他的理想社會。他說:古人所謂黃金時代眞是幸福的時代,幸福的世紀……因為生在那個時代的人不懂得什么叫做“我的”,什么叫做“你的”。在那個圣德之世,東西都歸公有。一個人要吃飽肚子,什么活兒都不用干?,F(xiàn)成有壯大的橡樹長了滿樹甜熟的果實讓人采取,只消伸手摘來吃就行?,F(xiàn)成有碧淸的泉源,活動的河流,盡量把又甜又淸的水供人喝、供人用。勤勞多謀的蜜蜂在石縫和樹洞里建立了共和國。它們那種甜蜜的工作收獲很豐富,誰要分享,它們絕不計較利息,都肯供給。高大的軟木樹不用強迫,它們純是好意,自願脫下大片兒輕軟的樹皮,讓人家蓋在樸質(zhì)的屋架子上,抵御無情的氣候。那時候,整個世界是和平、友愛、融洽的。彎柄的犁還沒敢動用它那笨重的犁刀,去挖掘原始母親的仁厚心腸。她不用強制,她那一片豐富寬闊的胸膛,處處貢獻出東西來,使得她孕育的兒子能夠滿足、能夠生存、能夠享樂……堂吉訶德覺得自己受命于天,天要他把這個黑鐵時代恢復到黃金時代。他的任務(wù)就是扶助困苦的、被壓迫的人,推行騎士道。據(jù)他說,騎士道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科學。信奉騎士道的人必須精通法學、神學、醫(yī)學、本草學、天文學、數(shù)學等等,還須有種種瑣細的本事如泅水,釘馬蹄鐵,修補鞍子轡頭之類。他還須有各種美德:他必須對上帝和他的意中人忠信不渝;他的心念應(yīng)當純潔;談吐應(yīng)當斯文;做事應(yīng)當慷慨;行為應(yīng)當勇敢;困難的時候該忍耐;對窮苦的人該仁愛;最后一點,他應(yīng)該堅持眞理,即使犧牲性命,眞理必需維護。這些大大小小的品德造成一個眞正的游俠騎士。e所以堂吉訶德常說:“干我們這門行業(yè),應(yīng)該什么都懂?!彬T士道又是一項非常艱苦的任務(wù)。堂吉訶德說:游俠騎士須去探索每一個隱僻的角落,走進最曲折難通的道路,隨時須把千難萬難的事情擔當起來。他在荒山僻野里得忍受大暑天毒太陽的曝曬,忍受冬天風霜的凌虐。獅子不能使他畏怯,妖魔不能使他怕懼,毒龍不能使他恐怖。他主要的眞正任務(wù)就是要尋覓這些東西,跟他們搏斗,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征服。騎士道是不斷的斗爭和熬煉,恰如西班牙民歌里唱的:我的服裝是甲冑,我的休息是斗爭,我的床是硬石頭,我睡眠是徹夜淸醒。他以為騎士和圣人是同行,都是戰(zhàn)士;圣人參與神圣的戰(zhàn)爭,騎士參與一般人的戰(zhàn)爭。按照騎士道的傳統(tǒng),騎士一定要有一個意中人,一片心的為她效忠。堂吉訶德曾經(jīng)對鄰村一位姑娘有企慕之心,不過對方毫無知覺,他們中間也毫無交情。堂吉訶德發(fā)了瘋,就把這位姑娘美化為天下絕色,奉為最尊貴的公主,把她作為日夜思慕的意中人,為她取名杜爾西奈。他幷不是眞的日夜思慕著意中人,只因為那是照例規(guī)矩,“騎士沒有意中人,好比一棵樹沒有葉子、沒有果子,一個軀殼沒有靈魂一樣?!彼麑θ苏f:“我在戀愛,因為一個游俠騎士非如此不可。不過我不是追求情欲的那種,我的戀愛是純潔的、柏拉圖式的?!睋?jù)堂吉訶德說,杜爾西奈是天下最美的美人,她體現(xiàn)了一切詩人所理想的美。堂吉訶德想得她有多美,就有多美;想得她多么尊貴,就有多么尊貴。甚至于“杜爾西奈是否眞有其人,只有上帝知道,這種事情不能追根究底。”堂吉訶德曾經(jīng)要過路人一致承認杜爾西奈是普天下獨一無二的美人,有個販絲客人問他要杜爾西奈的相片瞧瞧。堂吉訶德說,瞧了相片,承認一樁顯而易見的事實沒什么希罕,要緊的是不用親眼目見,就相信這點眞理,而且堅持這點眞理。他把杜爾西奈當偶象一般崇拜,據(jù)他說:“要不是杜爾西奈把力量灌輸?shù)轿疫@條胳膊上來,我連捏死一個跳蚤的勁兒都沒有?!彼运看未蚣苤翱傄蛩ㄕ\一番,稱為自己力量的源泉,美的典范等等。堂吉訶德覺得自己一腔熱忱,為理想奮斗,世俗不能了解。他對人家說:“您一定把我當作一個又瘋又傻的人吧?假如您這么想,幷不希奇,因為我干的事只能證明我瘋傻。可是我要告訴您,我不幷像您瞧見的那么瘋、那么傻?!笔廊瞬环涟阉醋鳢傋由底?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幷且覺得自己在執(zhí)行任務(wù)和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修養(yǎng)得品性越加完美了。他說自從做了騎士,變得勇敢、謙遜、慷慨、溫和,有耐心忍受種種苦惱,雖然給人家當作瘋子,關(guān)在籠子里,他也不喪失信心。他給人家關(guān)進了籠子,還勸別人不要為他傷心。他說:一個鼎鼎大名的游俠騎士免不了這類遭遇;人家忌他勇猛,會用卑鄙的手段去陷害他。可是美德必定能夠戰(zhàn)勝一切魔術(shù),像天上的太陽那樣光照全世界。他還說:“哪個魔術(shù)家敵得過眞正的勇敢呢?他們能叫我倒運,可是要剝奪我的力氣和膽量,那是辦不到的?!彼麍孕抛约旱闹髁x,堅信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什么都不怕;單槍匹馬,敢和三四十個風車一般的巨人作戰(zhàn),敢沖進敵方的軍隊去廝殺,單靠他那把又銹又鈍的劍,敢向兇猛的獅子挑釁。他自信有神力,一條胳膊敵得四百人。他還有起死回生的神油,如果跟人家交手,給人家齊腰斬成兩段,只消把掉在地下的半截身子揀起來,合在鞍上的那半截身子上,喝兩滴神油,立刻就長得完完整整。他的自信絕不搖動,盡管失敗也不喪氣。失敗只是魔術(shù)家作祟。魔術(shù)家曾經(jīng)把巨人變做風車,把兩支軍隊變成兩群羊,可是他決不給幻象所迷惑而喪失信心。他對桑丘說:凡是游俠騎士的事看起來都是幻象,都是傻的、瘋的,而且總是不順當?shù)摹詹皇潜w的那樣,只因為咱們身邊老跟著一大群魔術(shù)家;凡是跟咱們有關(guān)的種種,他們都要變化,愛怎么變就怎么變,全看他們是存心幫我們或者害我們。所以你瞧著好像是一只理發(fā)師的銅盆,我看來是曼布利諾神盔,而別人眼睛里又是別的東西。眞相實質(zhì)是曼布利諾神盔……又說:你看著那些東西像水車,其實幷不是。我巳經(jīng)跟你解釋過,魔術(shù)家會把東西的原形變掉。我不是說東西眞的變樣,不過看著仿佛是變了樣。他有一回在一個石洞里做了個夢,就告訴人家說:他一覺睡醒,看到等等奇事。他說自己睜開了眼睛還用手揉揉,證明自己的確是淸醒著;他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和身體,證明確實有自己這么個人,不是虛象。因此他確信自己看見的都是眞實,因為他親眼看見,還親自用手摸過自己。他感覺到眞實和虛幻不容易分辨,自己雖然看到眞相實質(zhì),別人往往只見到事物的假象??墒悄且蝗焊麚v蛋的魔術(shù)家處處作祟,害得他受盡挫折,渾身受傷,還是一事無成。后來他給“明月騎士”戰(zhàn)敗,答應(yīng)一年之內(nèi)不做騎士,就失意回家,郁郁而死。我們也用堂吉訶德那樣嚴肅認眞的態(tài)度來敘說了他的理想、他的志向、他的理性和他的所作所為。因為堂吉訶德是一個非常嚴肅認眞的人,尤其一說到騎士道,他那股子熱忱,使他抹殺事實,失去理性,成為十足的瘋子。堂吉訶德的主導思想是很明顯的,他一心一意要實行武俠小說里所描寫的騎士道。他的一番大道理,我們已經(jīng)大致槪括起來了。可是作者塞萬提斯對堂吉訶德抱著怎樣的態(tài)度呢?他對堂吉訶德的理想又是怎樣看法呢?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的客觀效果遠遠超出了他的主觀意圖,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文學史上的常談。我們不能單憑作者主觀意圖來衡量一件作品,或解釋一件作品,但是作者的主觀意圖至少可以用來說明作者本人的態(tài)度。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第一部的序言里聲明,小說全部都是諷刺當時盛行的武俠小說;他在第二部的末尾一節(jié)又有同樣的聲明。這部小說里寫一個紳士日日夜夜看武俠小說,看入了迷,認眞要去推行武俠小說里講的騎士道,就從家里逃出去做游俠騎士,自稱堂吉訶德。他所作所為全都模仿書上那些有名的、勇敢的騎士,塞萬提斯借此來取笑武俠小說。顯然堂吉訶德是他嘲笑的對象。無論作者把他描摹成多么模范的騎士,無論作者的嘲笑帶有多少同情,無論他把堂吉訶德的面貌畫得多么嚴肅、多么愁苦,堂吉訶德還是塞萬提斯筆下所取笑的人物,堂吉訶德的理想也是塞萬提斯所取笑的理想。只要看小說里一再說騎士在當時社會上早已絕跡。,而且堂吉訶德本人都知道當時已是發(fā)明了槍炮的時代,他曾咒駡發(fā)明槍炮的人使騎士不能施展本領(lǐng),可是他卻一本正經(jīng)的要向國王獻策,主張起用騎士來抵御將由海道進犯國境的摩爾人。在這點上,塞萬提斯對堂吉訶德的嘲笑是無法誤解的。塞萬提斯幷不非笑騎士道或騎士精神,他只是取笑堂吉訶德硬要把歷史上的陳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重演。馬克思曾補充黑格爾的話說:“黑格爾在某處說過:一切巨大的世界歷史的事變和人物,都是出現(xiàn)兩次。他忘記添加道:第一次是以悲劇出現(xiàn),第二次是以閙劇出現(xiàn)?!碧眉X德也正是要把歷史上的故事重演,不知道自己變成了閙劇里的角色。騎士道應(yīng)時代而產(chǎn)生的時候原是嚴肅認眞的東西,可是在堂吉訶德的摹仿之下就成了笑話,成了閙劇。而且堂吉訶德是按照武俠小說里的描寫在模仿。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的摹仿里,把武俠小說上寫的騎士道都加了些夸張。譬如武俠小說專描寫柏拉圖式或騎士式的戀愛,騎士總是把他心愛的美人當作偶像一般崇拜。塞萬提斯夸張了這種戀愛。他把堂吉訶德的意中人向兩個極端夸張。一端是現(xiàn)實化的夸張:杜爾西奈在塞萬提斯筆下幷不是一個健美的農(nóng)村姑娘,他讓桑丘·潘沙把她說得像莊稼漢一般壯碩:身軀組大,聲音宏亮,甚至胸口還長著毛,干了農(nóng)活兒出一身大汗。另一端是理想化的夸張。杜爾西奈在堂吉訶德心目中比武俠小說里那些嬌美的公主還要嬌美,還要高貴;她絕無僅有,甚至于人世間都沒有那樣的人。堂吉訶德把她當神靈一般的信仰和崇拜,每當生死關(guān)頭,他不向上帝祝禱,只向意中人通誠。武俠小說里寫騎士為了思慕意中人,憂傷憔悴;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想念杜爾西奈,餓著肚子終夜嘆氣。武俠小說里寫騎士受了意中人的鄙夷,或者因為意中人做了丑事,氣得發(fā)瘋;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無緣無故,也硬要摹仿他們發(fā)瘋。他盡管苦惱得像自己情詩里所寫的:為杜爾西奈“哭哭啼啼”,他和他的情詩都只成了笑柄。又譬如一般武俠小說里都描寫一個逃避現(xiàn)實的、原始樸素的理想世界。上文所引的黃金時代就是夸張了這種理想世界的原始和樸素?;钤谀菚r代的人簡直像森林里的素吃動物:餓了吃橡實,渴了喝溪水,最大的奢侈無非吃些石縫或樹洞里帶臘的蜂蜜。他們冷了沒衣服穿,只可以拾幾塊樹皮“蓋在樸質(zhì)的屋架子上,來抵御無情的氣候”——這是他們高出于動物的一點,不過也是不如動物的地方,因為動物身上有毛皮,現(xiàn)成可以御寒。這種理想世界像魯辛(Lucian)《眞實故事》里所描寫的那樣不合現(xiàn)實?!侗w實故事》里寫“河里流的是酒”,“酒河里的魚吃了醉人”。黃金時代的那幅理想世界同樣的不眞實,卻不是這么美滿稱心。騎士道的理想經(jīng)過堂吉訶德的體現(xiàn),都成了夸張滑稽的漫畫。但堂吉訶德不僅是一個夸張滑稽的閙劇角色,《堂吉訶德》也不僅是一部夸張滑稽的閙劇作品。單純閙劇的角色不能充當一部長篇小說的主人公,讀者對他的興趣也不能持久。塞萬提斯當初只打算寫一個短短的諷刺故事。他把故事延長,一面也把故事主角的性格寫得愈充實,愈生動。塞萬提斯創(chuàng)造堂吉訶德,幷不像宙斯孕育智慧的女神那樣。智慧的女神出世就是個完全長成的女神,她渾身披掛,從宙斯裂開的腦袋里一躍而出。堂吉訶德雖然出世時也渾身披掛,他卻像我國舊小說里死了好久而還魂的人,沾得了活人生氣,骨胳上漸漸生出肉來,虛影漸漸成為實體。塞萬提斯的故事是隨寫隨編的,人物也隨筆點染。譬如桑丘這個人物是寫到那里臨時想出來的,而桑丘是何形象,作者當初還未有確定的觀念。我們再從故事里許多疏漏脫節(jié)的地方,都可以看出塞萬提斯的創(chuàng)作方法。他創(chuàng)作的計劃是活的、發(fā)展的,幷不周密精確。他一面寫,一面創(chuàng)造。堂吉訶德初出場不僅狀貌只有一個輪廓,他的性格也只有一個輪廓:他是個發(fā)瘋的紳士,一心要模仿書本上的騎士道。他的性格逐漸成長,超出了作者最初動筆時的意圖。塞萬提斯常把堂吉訶德的理想和實際情況對比著取笑。堂吉訶德那匹瘦弱的坐騎取名羅昔南泰,意思是:“原來一匹駑馬,如今是馬中第一”。堂吉訶德稱它為“馬中的花朵兒,馬中的鏡子”,說它比歷史上和神話里一切有名的馬還要神駿。他的意中人原來是個農(nóng)村姑娘,堂吉訶德認為她是“美的典范”,她“體現(xiàn)了一切詩人所理想的美”,“想得她多美,就有多美,想得她多么尊貴,就有多么尊貴”。他自己呢,小說第一部的序言里也稱為“一切游俠騎士的光輝,一切游俠騎士的鏡子”。書名上給他的考語是“奇情異想的(ingenioso)紳士”,因為他發(fā)了瘋想入非非。但篇章的標題上對這位騎士的稱號往往是“英勇的”、“大名鼎鼎的”、“常勝無敵的”、“癡情的”等等,這些形容辭都是騎士應(yīng)有的品質(zhì)。小說開頭雖然說他體格堅強,我們看見的堂吉訶德卻是個海涅所說的“瘦弱殘軀”;他不是無敵常勝,卻是處處受挫,除非對手出于意外,猝不及備,才吃了他的眼前虧。他和他的馬匹、他的意中人,理想和實際的兩個方面往往相映成趣。但塞萬提斯在充實堂吉訶德這個性格的時候,不是把他寫成佛爾斯塔夫(Falstaff)式的懦夫,來和他主觀上的英勇騎士相對比,卻是把他寫成個夸張式的模范騎士。凡是堂吉訶德認為騎士所應(yīng)有的學識、修養(yǎng)以及大大小小的美德,他自己身上都有;不但有得充分,而且還過度一些。他學識非常廣博,常使得桑丘驚佩傾倒。他不但是武士,還是詩人;不但有詩才,還有口才,能辯論,能說敎,議論滔滔不斷,振振有理。他對上帝和意中人忠信不渝,他心念純潔,談吐斯文,做事慷慨,行為勇敢,艱難的時候能忍耐,對困苦的人很仁愛,而且堅持他所信奉的眞理,性命都不顧惜。只有釘馬蹄鐵和修補鞍轡我們沒看見,可是他的面盔就是親手自制的。這樣一個從外表到內(nèi)心都是夸張的人物,塞萬提斯卻能寫得有血、有肉、有生命。也許塞萬提斯在賦與堂吉訶德血、肉、生命的時候,把自己的品性、思想、情感分了些抬他。這幷不是說塞萬提斯按著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堂吉訶德。他在創(chuàng)造這個人物的時候,是否有意識地從自己身上取材,還是只順手把自己現(xiàn)有的給了創(chuàng)造的人物,我們也無從斷言。我們只能說,堂吉訶德有些品質(zhì)是塞萬提斯本人的品質(zhì)。譬如塞萬提斯曾在基督敎國家聯(lián)合艦隊重創(chuàng)土爾其人的勒邦德(Lepante)戰(zhàn)役里充當一名小兵。當時他已經(jīng)病了好多天,但是他奮勇當先,第一個跳上敵艦,受了三處傷,殘廢了一只左手。《堂吉訶德》里寫堂吉訶德看見三四十架風車,以為是巨人,獨自一人沖殺上去拼命。盡管場合不同,兩人卻是同樣的奮不顧身。又譬如塞萬提斯被土爾其海盜俘虜,在阿爾及利亞做了五年多奴隸。他的主人是殺人不眨眼的魔君,常把奴隸割鼻子、割耳朵或活活的剝皮,幷不當作一回事。塞萬提斯曾再三帶著大伙俘虜逃亡,每次事敗,他總把全部罪狀獨自承當,拚著抽筋剝皮,不肯供出同謀。他的主人攝于他的氣魄,竟沒有凌辱他。塞萬提斯的膽量和堂吉訶德向獅子挑戰(zhàn)的膽量正也相似。可以說,沒有作者這種英雄胸懷,寫不出堂吉訶德這種英雄氣槪。當然塞萬提斯和堂吉訶德幷不是所有的品質(zhì)都相似。譬如堂吉訶德講究柏拉圖式的愛情,處處堅貞自守。這一點騎士道德大槪是塞萬提斯本人所沒有的。不過他大半生是一個小兵,兵士的美德如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等等也都是騎士的美德,這些是他所熟悉的道德和修養(yǎng),也是他和堂吉訶德共有的品質(zhì)。塞萬提斯有時把自己的識見分給了堂吉訶德。小說里再三說到堂吉訶德只要不涉及騎士道,他的頭腦很淸楚,識見很高明。塞萬提斯偶爾喜歡在小說里發(fā)發(fā)議論,常借小說里的人物作自己的傳聲筒。例如神父對武俠小說的“裁判”,敎長對武俠小說的批評,以及史詩可用散文寫的這點見解,敎長對于戲劇的一套理論,分明都是作者本人的意見。但神父和敎長都不是小說里主要的角色,不常出場。堂吉訶德只要不議論騎士道,不模仿騎士小說,他就不是瘋?cè)?他的嘴借來發(fā)議論就更為方便。例如堂吉訶德論敎育子女以及論詩和詩人,論翻譯,論武職的可貴、當兵的艱苦,以及隨口的談?wù)?如說:苦痛的事日子久了都能磨滅;打仗受傷只有體面幷不丟臉;鄙夫不指地位卑微的人,王公貴人而愚昧無識都是鄙夫等等,都像是塞萬提斯本人的話。堂吉訶德拾了他的唾余,就表現(xiàn)為很有理性的人。也許塞萬提斯把自己的情感也分了一些給堂吉訶德。塞萬提斯一生困頓?!短眉X德》第一部出版以后,他還只是“一位兵士,一位小紳士,很窮”。塞萬提斯在《巴拿索神山瞻禮記》(ViajedelParnaso)里寫詩神阿坡羅給每個詩人都備有座位,單單塞萬提斯沒有,只好站著。詩神叫他把大衣疊起,坐在上面。塞萬提斯回答說:“您大槪沒注意,我沒有大衣。”他不但沒有座位,連大衣都沒有一件。這眞是海涅說的:“詩人在作品里吐露了隱衷”。塞萬提斯或許覺得自己一生追求理想,原來只是堂吉訶德式的幻想;他滿腔熱忱,原來只是堂吉訶德一般的瘋狂。堂吉訶德從不喪氣,可是到頭來只得自認失敗,他那時的失望和傷感,恐怕只有像堂吉訶德一般受盡挫折的塞萬提斯才能為他描摹?!短眉X德》里歷次的冒險,無非叫我們在意想不到的境地,看到堂吉訶德一些新的品質(zhì)。他從行為舉動,尤其從他和桑丘的談?wù)摾?表現(xiàn)出他的奇情異想,由此展出他性格上意想不到的方面,使我們驚奇失笑??墒俏覀儗μ眉X德已經(jīng)認識漸深。他的勇敢、堅忍等等美德使人敬重,他的學識使人欽佩,他受到挫折也就博得了同情。塞萬提斯對他的笑不是冷冷的譏誚,而是溫暖的笑。他雖然在故事的開頭幾章把堂吉訶德作弄得很粗暴,他對這位瘋狂的騎士幷沒有憎恨。他有時也微微的笑,好像是看透了堂吉訶德隱微之處而在笑他??墒遣徽摯笮蛭⑿?都和同情交融在一起,分拆不開。譬如我們看到堂吉訶德向風車迎戰(zhàn),向猛獅挑戰(zhàn),盡管好笑,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敢和他的膽量;盡管對他欽佩,也不能減卻他的可笑。但笑里調(diào)入同情,笑也變了味,不是輕松愉快的笑,而是十九世紀讀者所體會的那種帶淚的笑。也許可說,對堂吉訶德的笑里有回味:他一上來引起的笑是寬暢的大笑,但回味時沒有橄欖的余甘,卻有些眼淚的咸澀。堂吉訶德雖然惹人發(fā)笑,他自己卻非常嚴肅。小丑可以裝出嚴肅的面貌來博笑,所謂冷面滑稽。因為本人不知道自己可笑,就越見得可笑。堂吉訶德不止面貌嚴肅,他嚴肅到骨頭里,嚴肅到靈魂里。他要做騎士不是做著玩兒,卻是死心塌地、拼性舍命的做。他表面上的夸張滑稽也貫徹他的思想情感,貫徹他整個性格。他苦著臉兒,披一身霉爛雜湊的盔甲,待人接物總按照古代的舊禮,說起話來常學著小說上的腔調(diào):這是他外表的滑稽。他的思想情感和他的外表也很一致。他一腔熱忱,死抱住他那一套霉爛雜湊的理想,硬要把書本上的故事照搬照演,抹殺了事實,顛倒了眞幻,還自以為是,振振有理。他的性格很堅強,也很固執(zhí)。他自有一套脾氣。他火氣很大,尤其是觸犯到他的騎士道或意中人的時候,好像碰到他的痛處,不能容忍。他一發(fā)火就要動手打人,舉槍沖殺。他很鹵莽,又很自信,又很虛榮,又很自高自大。他很有些書呆子氣,又愛發(fā)議論。不過他性情頂干脆,氣量也大,幷且心慈腸熱,正直守信。他也有他的幽默感,他的幽默無損于他為人處世的嚴肅,只使他更近人情。堂吉訶德不是壞人,盡管可笑,還是有他可敬可愛之處。他的嚴肅增加了他的可笑,同時也代他贏得了更深的同情。塞萬提斯對堂吉訶德的嘲笑旣然帶著深厚的同情,他自己的笑臉又躲閃在堂吉訶德的苦臉后面,小說里哪里是嘲笑、哪里是認眞,有時候不易分辨,會使人得出矛盾的結(jié)論。堂吉訶德究竟是可笑的呢?可悲的呢?為這位可憐的英雄傷心落淚的,不止童年時代的海涅一人。塞萬提斯究竟是譏刺堂吉訶德推行騎士道,還是借他來宣揚騎士道,也曾有相反的理解。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里雖然常借書里的人物作自己喉舌,露面的作者卻是熙德·阿默德·貝南黑利;這位阿拉伯作者對堂吉訶德只有歌頌和贊揚。是否為此種種原因,讀者會把塞萬提斯忘掉,甚至把堂吉訶德和作者本人等同起來呢?譬如堂吉訶德釋放一隊囚犯的事,塞萬提斯是寫堂吉訶德瘋狂可笑?還是借他來宣揚自己的人道主義?堂吉訶德曾向囚犯一一探問獲罪的緣由。一個是因為搶劫了一滿筐漿洗好的襯衣,當場拏獲;一個是因為偷竊牲口,受刑時自己招供;一個不說自己無罪,只說因為無錢行賄;一個是因為拉皮條,又有幾分邪術(shù);一個是因為和女人胡攪,生了不少私生子,證據(jù)確鑿,可是他沒有靠山,又沒有錢,所以只好去受罪;末一個是犯案纍纍的積賊。堂吉訶德聽完他們的話,就說:“……你們雖然是犯了罪受懲罰,卻是不大喜歡去吃那個苦。你們到那邊去實在是滿不願意,非常勉強。大槪你們有的是因為受刑的時候勇氣不足,有的因為短了幾個錢,有的因為少了個靠山,一句話,都因為法官裁判不當,斷送了你們,沒讓你們得到公平發(fā)落?!庇谑撬f明自己的使命是推行騎士道,扶助困苦的、受強暴壓迫的人,所以他要求押送的衛(wèi)兵行個方便,放了他們。他說:“上帝和大自然造的人原是自由的,把他們當奴隸我覺得未免殘酷。況且……這群可憐人幷沒有害了你們各位呀。到了陰司里,各人有罪,各自承當。天上有個上帝,他不會忘了賞善罰惡,好人不該充當劊子手去迫害旁人……?!毙l(wèi)兵不答應(yīng),堂吉訶德就破口亂駡,一面沖上去拼命。結(jié)果他釋放了這隊囚犯,命令他們抬著鎖鏈去參見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奈小姐,代自己向她報功和請安。一群囚犯拿石子雨點似的向他擲來,打得他倒在地下。于是他們剝掉了他和桑丘的衣服,各自逃散。堂吉訶德自以為給了人家莫大的恩惠,受恩的人卻這樣害他,氣憤得不可開交。他對桑丘說:“我常聽人說:對壞人行好事,好比向海里倒水?!焙髞硖眉X德村里的神父知道了這件事,故意當著堂吉訶德說:釋放這群囚犯的人不是瘋子,定是壞蛋;那是“把狼縱入羊群,把狐貍縱入雞群,把蒼蠅縱放到蜜里去”。堂吉訶德聽他這樣說,臉上變了顏色,卻不敢承認釋放囚犯的就是自己。但是桑丘當面點破,說這件事就是他主人干的。堂吉訶德頓時老羞成怒,駡桑丘笨蛋,他說,“游俠騎士碰到戴鎖鏈、受壓迫的人幷沒有責任去調(diào)查他們犯了什么罪,只須瞧他們是落難的人,就該幫他們一臂之力。他只看到他們的苦楚,不看到他們的罪行?!闭l表示異議,堂吉訶德就和他拼命。虧得在場的人帶哄帶騙,才平息了他的火氣。上面這段故事表現(xiàn)了堂吉訶德的“人道主義”。但是塞萬提斯是在取笑堂吉訶德,還是在宣揚堂吉訶德的主義呢?堂吉訶德聽了囚犯的話,句句信以為眞。他一本正經(jīng)稱贊拉皮條的職業(yè),又說法官裁判不當,囚犯未得公平發(fā)落。塞萬提斯在這段話里,一面取笑堂吉訶德的實心眼兒,一面也借此譏刺法院受賄賣情,或許也譏刺當朝執(zhí)政者和拉皮條的不相上下,但是他絕沒有表示囚犯無罪,或暗示他們是好人受了委屈。是否塞萬提斯認為囚犯雖然犯法,可是他們幷不願意去當苦役,上帝造的人原是自由的,所以應(yīng)該放他們自由?是否塞萬提斯同情搶劫東西,偷竊牲口,贊揚拉皮條,或者認為只須有個靠山,不妨和女人胡攪?是否他主張見到苦人,不問情由就助一臂之力,只看到他們的苦楚,不須問他們的罪行,反正到了陰司里各人有罪,各自承當?從敘事的語氣看來,我們很難說塞萬提斯是這樣想法。這段故事只寫出堂吉訶德的可笑。他要推行騎士道,自以為找到了適當?shù)臅r機,干了這件事洋洋得意。于是塞萬提斯叫他挨了一陣亂石子雨,又吃了一頓打,衣服給搶掉,氣憤憤地自覺沒趣;還叫他在眾人面前受了神父一頓敎訓,臉上變色又不敢招認;還叫他老羞成怒的發(fā)脾氣,動手打人:總之,使他表現(xiàn)為十足可笑的瘋子。塞萬提斯怎能借這樣可笑的行為來宣揚一個主義呢?他不過是給堂吉訶德一個推行騎士道的大好機會,從而把他著實的取笑了一頓。再舉一個例。堂吉訶德救了一個被富農(nóng)鞭打的小伙子,這是他封做騎士以后干的第一樁“大好事”。堂吉訶德在這件事上也表現(xiàn)了他的“人道主義”。但塞萬提斯是宣揚堂吉訶德的主義,還是取笑他呢?據(jù)這部小說里寫,堂吉訶德封了騎士,樂得不可開交,正要找個機會把書上描寫的騎士道照搬照演一番,忽聽得叫喊之聲,尋聲而往,發(fā)現(xiàn)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伙子給一個粗粗壯壯的農(nóng)夫綁在樹上,用鞭子狠狠的抽,嘴里又駡他,又訓他。小伙子央告說,“以后再不敢了,以后看羊一定要好好留心了?!睋?jù)農(nóng)夫說,這個小伙子替他看羊,每天丟失一只羊。或許他是不小心,或許竟是不老實;懲罸了他,倒說是主人要賴他的工錢。堂吉訶德聽了立刻喝令解下小伙子,把工錢一一算還。農(nóng)夫答應(yīng)說一定聽命,堂吉訶德就撇下他們,一陣風的跑了。他一面跑,一面低聲喚著意中人的名字,向她自夸自贊,訴說自己的功勞。堂吉訶德后來在路上又碰到這個小伙子,就大為得意,指他為例,向大家證明世界上確實需要騎士去鋤除強暴,救助弱小受壓迫的人。可是小伙子說,堂吉訶德的幫助對他毫無益處,反害他挨了一頓毒打。他說:“假如您只管走您的道兒,沒叫您去的地方別跑去,也別去管別人家的閑事,我主人打了我一二十鞭子就罷了,他馬上會解我下來,把欠我的工錢照數(shù)付給我。可是您那么不得當?shù)奈耆杷?把他大駡一頓,惹起他的火來,又不好跟您發(fā)作,他就把火氣出在我身上了?!毙』镒优R走還把堂吉訶德咒罵了兩句,才拔腿飛跑。堂吉訶德要追上去打他,虧得旁人勸住。大家瞧他羞忿不堪,都極力忍住笑,免得他無地自容。這一節(jié)故事里,塞萬提斯對小伙子的同情較為明顯。但是這個小伙子是否丟失了羊或偷掉了羊,故事里毫無交代。他第二次遇到堂吉訶德時,指望堂吉訶德一行人會給他幾個錢,好讓他上路到賽維利亞去,可是除了桑丘給的一塊面包、一塊干酪之外,他什么也沒得到,大家對他幷沒有表示關(guān)心。我們可以說,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富農(nóng)怎樣對待傭工。塞萬提斯未必贊同小伙子的意見,反對管閑事、抱不平;可是也很難說塞萬提斯認為這個世界上需有騎士去打抱不平、扶助弱小。顯然塞萬提斯因為堂吉訶德剛封了騎士,就給他一個合乎他理想的好機會——強暴欺凌弱小,可讓他推行一下騎士道,在這件事上寫出他的可笑。塞萬提斯雖然有時借堂吉訶德的嘴替自己發(fā)議論,如上文所舉的例子,他可從來不用堂吉訶德瘋狂可笑的話來申說自己的主張。他借堂吉訶德發(fā)表了自己的議論,聽的人往往驚佩他講得大有道理,絕不類瘋?cè)?。同時,堂吉訶德發(fā)表這類高明的言論,言論的理性和他行為的瘋狂也相映成趣。一個行為非?;闹嚨寞傋雍鋈徽f出極有理性的話來,不由得叫人失笑。也許正是這個緣故,德國幽默家讓·保爾(JeanPaul)說:堂吉訶德的行為雖然可笑,他很有理性的抽象的議論更可笑。塞萬提斯偶爾也借堂吉訶德瘋狂可笑的話來譏刺,如上文所引他和囚犯的談話。他同樣也借用桑丘的傻話來譏刺,如桑丘打算把自己封地上的黑人裝載到西班牙去發(fā)賣,賣了錢就買個官爵,安安逸逸過一輩子。塞萬提斯一方面取笑桑丘打的好算盤,一方面借此譏刺當朝賣官鬻爵,買賣黑人。但堂吉訶德和桑丘都不是有意識的諷刺者,卻是作者嘲笑的對象。瘋?cè)说寞傇捄蜕等说纳翟捒梢越鑱碜鞣疵娴淖I刺,卻不能作正面的宣揚。塞萬提斯決不能用堂吉訶德瘋狂可笑的行為來宣揚這種行為。如果我們留意到上面兩個故事的全部情節(jié),不難看出塞萬提斯對堂吉訶德的嘲笑和作弄。但如果單把故事割裂片段,或掇拾片言只語,譬如只看到堂吉訶德對農(nóng)夫談仁愛,對押送囚犯的衛(wèi)兵談自由,就會把堂吉訶德的主張看作塞萬提斯本人的主張,以為他是借堂吉訶德來宣揚仁愛和自由。上文所舉二例都是敘述故事,我們可以參看前后的情節(jié)來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但有時我們只看到堂吉訶德板著臉大發(fā)議論,作者究竟是在旁匿笑,還是借堂吉訶德來宣揚自己的主張,更不易分辨。譬如堂吉訶德演說的黃金時代,他的柏拉圖式的戀愛,就常被理解為塞萬提斯本人的理想。論據(jù)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