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
要】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那些瞬間即逝的音響,形成單音或多音的組合,展現給聽覺。聽賞與評述是重要的音樂學習任務,是培育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藝術新課標頒布后,音樂欣賞教學被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對于一線音樂教師而言,欣賞課似乎比唱歌教學更難。而筆者對欣賞課情有獨鐘,結合自己的教學感受,總結出了欣賞教學的幾點感悟?!娟P鍵詞】形成預判;全員參與;深度體驗;提升品位審美感知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最新頒布的新課標中,音樂學科的課程內容,包括“欣賞”“表現”“創(chuàng)造”和“聯系”這四類藝術實踐。聽賞與評述是重要的音樂學習任務,是培育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欣賞”,體驗音樂的情緒與情感,了解音樂的表現要素、表現形式等,發(fā)展聽覺和感知能力,豐富音樂審美體驗,深化情感體驗,提升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yǎng)。結合相關的課堂實踐,總結出了欣賞教學的幾點感悟。一、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形成預判新課標第三學段(6~7年級)內容要求:“……了解音樂家如何通過特定音樂語言與表現形式表達情緒和情感……”那如何才能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家創(chuàng)作時的表現意圖呢?怎樣更好地感受音樂語言所傾訴的情緒和情感呢?……除了反復聆聽,深入感受作品情感,進行專業(yè)分析,前期還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故事、時代背景等。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形成“預判”。何為預判?“預判”,是預先判定的意思,是對即將到來的事進行判斷。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游戲中,預判可能是在對方釋放技能前提前思考,猜測對方的下一步動作,迅速達成自己的主觀預見判斷,先發(fā)制人。那么在音樂欣賞中,“預判”是什么呢?個人理解為:當看到音樂標題的一瞬間,根據已有的音樂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該作品的內容、風格有一個大致的構想和猜測。音樂是感性的藝術,在欣賞前看到作品的標題,每一位聽者都會有自己的預判。這種構想和猜測是基于以往的欣賞經驗,習得于一次次的欣賞實踐。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音樂素養(yǎng)和相關文化的積淀,有著強烈的心理暗示,每個學生有著自己的猜想和判斷,進而激發(fā)聆聽的欲望。比如看到標題交響音畫——《美麗的喀納斯湖》(片段),會想到水聲潺潺,風景如畫,舒緩優(yōu)美的弦樂……比如看到笛子與樂隊——《京調》,耳邊就會響起咿咿呀呀的京劇唱腔……看到《游擊隊之歌》,就會想到游擊隊員神出鬼沒,機智殺敵的形象……那看到嗩吶獨奏——《山村來了售貨員》這一切那個的曲名,會有怎樣的預判呢?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與當代學生的認知是完全脫節(jié)的,如何運用以往的音樂知識和生活經驗來進行欣賞呢?在欣賞嗩吶獨奏《山村來了售貨員》時,教師可以從標題入手,試著簡單解讀山村和“售貨員”:與其稱“售貨員”,不如叫“貨郎”更合適。貨郎帶著鄉(xiāng)親們的期盼,定期把他們需要的貨物送進山村。帶著滿滿當當商品的貨郎,心情怎么樣?學生馬上回答:高興的!愉快的!師又問:“那時交通不便,在崎嶇的山路上,貨郎會選擇怎樣的方式運送這些商品呢?”學生沉默了片刻,因為這顯然超出了他們的經驗范圍。師踏著節(jié)拍,表現了挑著扁擔,一步三搖趕路的情境。學生一下就明白了:扁擔!貨郎用扁擔挑著貨上的山!教師繼續(xù)追問:“如果你是作曲家,你表現貨郎的主題會是什么樣的?”學生非?;钴S:歡快的!跳躍的!顫悠悠的!教師哼唱著主旋律,再次踏著節(jié)拍,挑著扁擔,一步三搖地去趕路。到此刻為止,音樂還沒有正式響起,但孩子們已經有了他們的預判,嗩吶歡快的A主題旋律已經融入心中。隨后的欣賞段落,根據標題的指引,包括吆喝、選購、告別等,學生更是樂在其中。在高質量“預判”的引領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了課堂教學活動。二、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全員參與音樂是寬泛的藝術,有效聆聽的次數越多,對旋律的印象就越深;對旋律的印象越深,對作品的感性體驗也就越深。作為聆聽者,憑著聽覺感知,通過自己的理解展開想象的翅膀,這種想象是每一位聽者都可達成的。從個人角度而言,欣賞課應該是“可參與的”這個“可參與”的指向是全體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面向全體,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參與體驗。初聽、復聽、分段賞析,每一遍的聆聽,目標和要求是階梯式螺旋上升的。但是,學生的感受能力不一樣,每一級臺階,都會有學生在上面停留,而越往上人就越少。所以盡量保證,學生至少都能踏上第一、第二級臺階,即在起步時,人人都可參與。教師在教研活動的交流中發(fā)現:律動和打擊樂演奏,偶爾降低一下原有的難度,以班上接受力偏弱的學生為基準,這種整齊劃一的參與體驗,也是非常愉悅的美好瞬間。新課標指出:“初步了解世界部分國家的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能做出恰當的判斷和反應……”客觀來說,有時,某些音樂作品的欣賞,全員都能全身心地參與,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欣賞《獵人的葬禮》時,根據個人的欣賞體驗,作為聽者,感受其音樂風格,能與作品共情,似乎比分析旋律、聽辨主奏樂器音色等等更重要。為此,這首作品的教學目標重在風格的體驗,形成如下設計:孩子們,如果你是作曲家,創(chuàng)作這首標題作品,你會采用怎樣的旋律、速度?如果你是舞臺上的指揮,你是樂隊的演奏者,你的表情會是怎樣的?當你們奏響了主旋律,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帶著強烈的代入感,投入地欣賞了全曲。有時候,音樂的體驗是很微妙的,難以用言語描述和表達,尤其是那些很少回答問題的“沉默的大多數”……但是,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投射出的那種亮光,會讓人無比欣喜。三、感悟對比音樂要素,深度體驗隨著年級的升高,音樂欣賞在中高年級教學活動中的占比有所增加。從某種角度來說,作者的音樂作品是一度創(chuàng)作;演唱(奏)的過程是二度創(chuàng)作;而作為聽者,對音樂欣賞感受及領悟已經是三度創(chuàng)作。鑒于音樂藝術在表達方式上的特殊性,它在“二度創(chuàng)作”和“三度創(chuàng)作”的審美過程中,有賴于特殊的思維方式——即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理性分析為引導的多種心理因素。所以,對音樂要素的分析感悟要逐步深入,初聽、復聽、分段賞析的目標和要求不斷提升。在欣賞教學中,對比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尤其是在初聽之后,分段復聽時,基于初步感受,問題的思考難度要有梯度變化,可以開展表格式研究,通過小組合作,對旋律、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進行分析對比,深度體驗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通過一次次的比較聆聽,聽覺的印象會慢慢在大腦中記憶、積累。新課標中,6年級的課程內容中有這樣的表述:“能感知大、小調式的音樂特點;感受聽音樂主題及樂句、樂段重復與變化……”對于大小調的理解,自主體驗的感受遠高于講述的習得。在欣賞“密西西比河”時,就采用了如下教學設計:通過感受旋律情緒,分析(演唱)骨干音后,學生整齊劃一地圈出了“小調”這個選項。對小調的情緒,小組交流后紛紛寫了“悲傷、憂郁”“無比惆悵”等類似的答案?;谶@樣的情感體驗,帶著學生再次跟琴哼唱主旋律后繼續(xù)追問:在小調較為暗淡的大背景下,在第三樂句的高音區(qū)有什么變化?學生沉默了,短暫思考后,有人不自信地說:“好像有點大調的感覺?”教師不置可否,建議大家再次演唱。唱完后,有大調感受的學生明顯多了。這時,教師繼續(xù)追問:這兒出現了大調式主音,又想表達些什么?學生愣了片刻,小組交流后,思維又活躍了起來:“這顯現出一種潛在的剛強和力量?!薄半m然飽受摧殘,即使痛苦壓抑,但希望永存!”……對旋律進行深入分析的環(huán)節(jié),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上述學習片段,起始于感性體驗,升華于理性分析。從直觀到抽象,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尤其是中高年級,可以多問問“問什么有這樣的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的?”……這樣的欣賞課,理性和感性相結合,對比分析,才能由表及里,達成深度體驗。四、甄別當下流行音樂,提升品位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欣賞,只是學生音樂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音樂審美的培養(yǎng)和熏陶,是通過聽覺感知、情感體驗和想象聯想等心理活動進行的。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小學三年級開始有了這一項——探索生活中的音樂。誠然,從某種客觀的角度來說,當下學校音樂教育的公共性比較差。囿于教材歌曲的同質化、教材非個體所有的共用模式、校內外音樂接收方式的差異性等原因,教材中的歌曲以及絕大部分欣賞基本就局限于音樂課和學?;顒印W生生活中接觸的各種媒體,所聽到的絕大部分音樂,都是市場化、工業(yè)化的制作,很多網絡神曲并不適合孩子。為此,一些網絡平臺的音樂對小學生的影響,我們要加以重視。音樂的風格,總是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變遷。從《一分錢》到《閃亮全世界》;從《火車向著韶山跑》到《森林狂想曲》,從《讓世界充滿愛》到《算你狠》……音樂和文學、影視作品一樣,彰顯不同時代的道德和價值取向。在此影響下,“70”“80”后小時候的理想是各種各樣的:醫(yī)生、教師、警察、解放軍、科學家、司機、售貨員……此后的“90”后、“00”后的理想,一代比一代豐富。但如果問問現在的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不少孩子回答的是:歌星、明星、藝人……這與媒體大量追捧流量明星有著較大的關系。在當下的全媒體背景下,學生不知道該聽什么音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音樂。這時候,更需要音樂教師幫助和引導學生主動選擇。要教會學生對網絡神曲說不!在高年級的音樂課上,可以留出一點時間,帶學生一起欣賞流行音樂:阿卡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反戰(zhàn)歌曲《TellMiWhy》、飽含深情的《讓世界充滿愛》、古典與現代跨界交融的《出埃及記》……學生開始對一些網絡口水歌曲,以及土味十足的短視頻電音BGM有了自己的認知。此外,作為生活中音樂的組成部分,影視作品的音樂,提供了拓展欣賞的廣闊空間。那些經典動漫主題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薪酬福利調整說明書與實施方案解讀
- 綠色能源供應協議書
- 兄妹共同出資購房合同
- 全新綠化工程協議書
- 電力行業(yè)電力供應穩(wěn)定性免責協議
- 員工年度工作總結與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報告
- 項目合作方案設計建議書
- 購買公司股份協議書十
-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大單元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 第二單元4《古詩三首》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同等學力英語真題
- 專題18 化學工藝流程綜合題-分離、提純類-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
- 汽車美容裝潢技術電子教案 6.3-汽車娛樂類電子產品裝飾
- 風車的原理小班課件
- 物業(yè)保潔員勞動競賽理論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國家職業(yè)技術技能標準 4-07-07-01 洗衣師 勞社廳發(fā)20081號
- 2024年注冊計量師-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案(四篇)
- 醫(yī)學教案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類型癡呆臨床路徑
- 康復治療技術(師)基礎知識考試考點內容總結
- 六年級數學競賽試題及答案(六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