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九校聯(lián)盟2024屆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如圖所示,一端裝有定滑輪的粗糙斜面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傾角為30°,A、B兩物體通過細繩相連,質(zhì)量分別為4m和3m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繩的質(zhì)量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現(xiàn)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體B上,緩慢拉開一小角度,此過程中斜面體與物體A仍然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緩慢拉開B的過程中,水平力F變大B.斜面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變大C.物體A所受斜面體的摩擦力一定變大D.斜面對物體A作用力的合力變大2、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當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體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依次為,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動摩擦力()A.ON、0N,40NB.15N、30N、40NC.15N、15N、40ND.15N、30N、80N3、在平直公路上,甲、乙兩汽車同向勻速行駛,乙在前,甲在后。某時刻因緊急避險,兩車司機聽到警笛提示,同時開始剎車,結果兩車剛好沒有發(fā)生碰撞。如圖所示為兩車剎車后運動的v-t圖象,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甲剎車的加速度的大小為0.5m/s2B.兩車剎車后間距一直在減小C.兩車開始剎車時的距離為87.5mD.兩車都停下來后相距12.5m4、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重量為10N的木塊,但未拉動。已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A.12NB.10NC.8ND.2N5、我國高鐵進入了迅速發(fā)展期。小軒同學某次在高鐵站候車時發(fā)現(xiàn),從車頭經(jīng)過自己身邊時開始計時,連續(xù)兩個時間t內(nèi),駛過他身邊的車廂節(jié)數(shù)分別為6和4,假設列車經(jīng)過小軒身邊時列車的運動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列車每一節(jié)車廂的長度都相等,不計車廂之間的縫隙,則第三個時間t內(nèi)(列車未停止運動)經(jīng)過小軒身邊的車廂節(jié)數(shù)為()A.5 B.4 C.3 D.26、如圖所示,一根繩子一端固定于豎直墻上的A點,另一端繞過動滑輪P懸掛一重物B,其中繩子的PA段處于水平狀態(tài),另一根繩子一端與動滑輪P的軸相連,在繞過光滑的定滑輪Q后在其端點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滑輪均為光滑、輕質(zhì),且均可看作質(zhì)點,現(xiàn)拉動繩子的端點O使其向左緩慢移動一小段距離后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則該平衡狀態(tài)與原平衡狀態(tài)相比較()A.拉力F增大 B.拉力F減小C.角θ不變 D.角θ減小7、關于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要維持物體的運動,必須施加外力B.力是使物體的速度發(fā)生變化的原因C.物體如果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D.物體不受任何外力,運動方向就不可能改變8、在研究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時,伽利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僅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且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時,采用了將落體轉(zhuǎn)化為斜面的實驗方法,開創(chuàng)了近代物理實驗的先河,關于“斜面“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伽利略用斜面實驗驗證了小球的運動速度與位移成正比B.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驗證位移與時間成正比C.斜面實驗“沖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測量小球的運動時間D.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將抽象思維、數(shù)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9、如圖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過輕質(zhì)彈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墻壁上,用F向左拉動B,使它以速度v運動,這時彈簧秤示數(shù)為T,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木塊A給木板B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木塊A給木板B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若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D.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10、關于摩擦力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可能受靜摩擦力B.運動的物體可能受到靜摩擦力作用C.摩擦力可能作動力D.受到摩擦力的物體一定受到彈力二、實驗題11、(4分)兵團二中某同學在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guī)律實驗中的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等效替代法B.若測力計外殼與木板間有摩擦不會影響實驗結果C.用兩個測力計和一個測力計分別拉橡皮筋時,兩次使橡皮筋伸長的長度相同,都只需記錄測力計的示數(shù)D.甲圖中,兩測力計間的夾角必須是900(2)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選填F或F’)(3)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____.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B.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C.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D.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近些12、(10分)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的點記錄了小車的運動情況.某同學做此實驗時的步驟如下:A.拉住紙帶,將小車移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B.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掛上適當?shù)你^碼;C.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并接好電路;D.小車停止運動后,直接取下紙帶;E.換上新紙帶,再重復操作兩次,然后從各紙帶中選取一條點跡清晰的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F.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其中錯誤或遺漏的步驟有:(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將以上步驟完善后,其合理的順序為________.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9分)一個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秒內(nèi)的位移是6m,2s末的速度為9m/s。求:(1)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2)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3)該物體前4s內(nèi)的位移。14、(14分)斜面ABC中AB段粗糙,BC段長為1.6m且光滑,如圖(a)所示.質(zhì)量為1kg的小物塊以初速度vA=12m/s沿斜面向上滑行,到達C處速度恰好為零,小物塊沿斜面上滑的v?t圖象如圖(b)所示.已知在AB段的加速度是BC段加速度的兩倍,g=10m/s2.(vB,t0未知)求:(1)小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通過B點處的速度vB;(2)斜面AB段的長度;15、(13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給物體一水平拉力F.(g取10m/s2)(1)當拉力大小為5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2)當拉力大小為12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3)此后若將拉力減小為5N(物體仍在滑動),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體繼續(xù)滑動的過程中,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多大?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B【解題分析】對木塊B受力分析,如圖,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在緩慢拉開B的過程中,變大,故F變大,A正確;對斜面體和木塊A、B整體受力分析,由于一直平衡,故支持力等于系統(tǒng)的總重力,B錯誤;由于A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開始時有,可得A所受摩擦力,當θ由0開始增大時,A所受靜摩擦力變大,C正確;斜面體對A的作用力的合力也就是摩擦力與支持力的合力,由于支持力大小不變而摩擦力增大,故合力增大,D正確.2、B【解題分析】

因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故最大靜摩擦力為:Fm=umg=0.2×200=40N;當拉力為15N和30N時時,物體處于靜止,摩擦力分別等于15N、30N;當拉力為80N時,拉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物體發(fā)生滑動,受到的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umg=0.2×200=40N;故B正確;ACD錯誤.3、D【解題分析】

A.甲車的加速度加速度大小為1m/s1.故A錯誤。B.在0-10s內(nèi),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后面,兩者間距減小。1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兩者距離增大,故B錯誤;C.乙車的加速度兩車剛好沒有發(fā)生碰撞,此時兩車速度相等,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10s,此時甲車的位移為:乙車的位移為:所以兩車開始剎車時的距離為S=x甲-x乙=100

m故C錯誤。D.t=10s時,甲乙的速度都為v=v甲+a1t=15-10=5m/s根據(jù)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兩車都停下來后相距為:故D正確。4、D【解題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用2N的力拉木塊未拉動,可知木塊受到的是靜摩擦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可知,D正確.5、D【解題分析】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設第三個時間內(nèi)的車廂數(shù)為n,每節(jié)車廂長度為x,則6x-4x=4x-nx得n=2.A.5,與結論不相符,選項A錯誤;B.4,與結論不相符,選項B錯誤;C.3,與結論不相符,選項C錯誤;D.2,與結論相符,選項D正確;6、AD【解題分析】

以動滑輪P為研究對象,AP、BP段繩子受的力始終等于B的重力,兩繩子拉力的合力在∠APB的角平分線上,拉動繩子后,滑輪向上運動,兩繩子夾角減小,兩拉力的合力增大,故F增大,A項正確,B項錯;PQ與豎直方向夾角等于∠APB的一半,故拉動繩子后角θ減小,C項錯,D項正確。7、BD【解題分析】

A.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例如勻速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B.力是使物體的速度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選項B正確;C.物體如果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選項C錯誤;D.物體不受任何外力,則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運動方向就不可能改變,選項D正確。8、CD【解題分析】

A.伽利略用斜面實驗驗證了小球的位移與時間平方成正比,從而得出速度與時間成正比,A錯誤;B.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驗證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B錯誤;C.斜面實驗使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從而“沖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測量小球的運動時間,C正確;D.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將抽象思維、數(shù)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D正確。故選CD。9、AC【解題分析】

AB.木板在抽出過程中相對于地面做直線運動,這時彈簧秤示數(shù)為T,因木塊是處于平衡,則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那么木塊A給木板B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故A正確,B錯誤;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木塊A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無關,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故C正確;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此時木塊A仍受到是滑動摩擦力,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大小公式Ff=μFN,動摩擦因數(shù)與壓力均不變,所以此時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錯誤.10、BCD【解題分析】

AB.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受靜摩擦力,比如傳送帶向高處運送貨物,貨物受靜摩擦力,故A錯誤,B正確;C.摩擦力可以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作為阻力;也可以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作為動力,故C正確;D.根據(jù)摩擦力產(chǎn)生條件之一需要物體間有正壓力,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彈力,而有彈力時未必有摩擦力,故D正確。二、實驗題11、AF’C【解題分析】(1)本實驗每次將橡皮條拉到同樣的位置,保證對橡皮條的拉力大小和方向相同,即兩次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故選A;(2)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的合力為理論值F,不一定沿AO方向;實際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條作出的力是實驗值,方向一定沿AO方向;(3)A、實驗過程中并非要求達到兩根細繩必須等長,故A錯誤;B、實驗過程中并非要求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故B錯誤;C、實驗中,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這樣可以保證合力和分力在同一平面內(nèi),可以減小實驗誤差;故C正確;D、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故D錯誤;故選C.12、A中應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D中取紙帶前應先斷開電源CFBADE【解題分析】

[1]其中錯誤或遺漏的步驟有:A.應該先接通電源,然后再釋放紙帶,這樣可以保持的打點的穩(wěn)定以及提高紙帶的利用率,盡量多在紙帶上打點.[2]D.在結束后應先斷開電源后取走紙帶.防止打點計時器又打出更多無用的點;[3]實驗步驟要遵循先安裝器材后進行實驗的原則進行,最后選擇紙帶進行處理;安裝儀器為CFB三步;開始實驗時,應拉住紙帶,將小車移至打點計時器處,打開電源,再釋放紙帶;最后切斷電源,取下紙帶;重新實驗三次,選擇紙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故正確的操作步驟為:CFBADE.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1)6m/s(2)(3)36m【解題分析】(1)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聯(lián)立解得:(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