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課程測試練習題_第1頁
《社會心理學》課程測試練習題_第2頁
《社會心理學》課程測試練習題_第3頁
《社會心理學》課程測試練習題_第4頁
《社會心理學》課程測試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師《社會心理學》在線作業(yè)一、單選題(共25道試題,共50分。)V1.個體在遭受無數(shù)次挫折之后,會出現(xiàn)一種比自己的年齡階段要幼稚許多,這種具有病態(tài)性質的成熟的倒退現(xiàn)象叫做()A.壓抑B.反向C.退化D.文飾2.人們常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種傾向在人際吸引中被認為是()在起作用。A.相似性B.互補性C.人的特質D.交往頻率3.羅森伯格等人在對大學生的認知活動進行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那些被大學生形容為很聰明的認知對象同時還可能被形容為友好的,但很少被形容為自我中心的。這里()起了作用。A.光環(huán)作用B.刻板印象C.積極偏見D.隱含人格理論4.現(xiàn)實生活中,應對挫折的方式有許多,下列成語中體現(xiàn)社會心理學中“補償”行為方式的是()A.亡羊補牢B.化悲痛為力量C.失之東榆,收之桑榆D.臥薪嘗膽5.從研究對象的角度,我們可以把社會心理學的體系劃分為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四個層面。以下答案中,不屬于“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這一層面的研究領域的是()A.研究人的社會動機B.研究人的社會認知C.研究社會態(tài)度轉變D.研究社會影響6.課上老師向學生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名叫海因的人,妻子罹患癌癥病危,但握有特效藥的醫(yī)生索價太高,海因家境清貧無力支付,為救其妻竊取了特效藥?!苯又蠋熢儐枌W生們海因做的是否正確,并要求說出理由。有一名學生認為“海因應該偷藥,否則他的妻子將會死去”。請問根據(j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這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水平為()A.前習俗水平B.準習俗水平C.習俗水平D.后習俗水平7.支配性的男性和服從性的女性能相處的很好,愛嘮叨的女子和一個少言寡語的男子生活的很安靜。這說明,在某些人格范圍內()是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A.相異性B.互補性C.人的特質D.交往頻率8.在印象形成過程中,如果其他方面的條件相同,()更能影響印象的形成。A.積極信息B.消極否定信息C.先行信息D.綜合信息9.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支配型的男性和服從型的女性能相處得很好,愛嘮叨的女子也許會嫁給一個少言寡語的男子而生活得很安寧,這體現(xiàn)了下列哪種因素對喜歡的影響()A.報酬B.相似C.熟悉D.互補10.在激烈的冰球比賽中,因撞擊而造成的身體的傷害通常被認為是無意的,假如這種撞擊發(fā)生在辦公室或者教室里,人們就不會認為它是無意的了。這主要是因為()A.人們通過行為發(fā)生的社會情境推知行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圖B.人們通過行為者的社會角色推知行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圖C.人們通過行為發(fā)生前的有關線索推知行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圖D.人們通過行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圖11.()指個體覺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潛力的自我構想,是自我意識系統(tǒng)中有關未來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來行為的誘因,又為現(xiàn)在的自我提供了一個評價和解釋的情境。A.理想自我B.可能自我C.社會自我D.心理自我12.到一個陌生的人家里作客,怕自己舉止失當,就會格外注意模仿別人,這種模仿是()A.有意識模仿B.無意識模仿C.服從D.從眾13.商店里新到了一批時令服裝,櫥窗里擺上了一個穿上新服裝的石膏模特,你看到了,對你是()A.行為暗示B.符號暗示C.語言暗示D.表情暗示14.認知者在與熟人交往時,起較大作用的是:()A.近因效應B.首因效應C.末尾效應D.暈輪效應15.在愛情的基本三角形理論中,被認為是愛情驅力的是()。A.喜愛B.癡迷C.浪漫D.激情16.當我們看到某人好承諾卻經(jīng)常違背諾言,如果我們斷定這是由他不誠實的品行所導致的,我們所做的歸因就是()。A.內部歸因B.外部歸因C.對應推論D.三度歸因17.“先入為主”強調的是下列哪種心理效應的作用()A.首因效應B.歸因偏差C.相似假定作用D.近因效應18.反向社會化又稱:()A.無社會化B.逆向社會化C.順向社會化D.標準社會化19.一個人不會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壞的,既是誠實的,又是虛偽的。這說明了印象形成的()規(guī)則。A.協(xié)調性原則B.連續(xù)性原則C.一致性D.中心性20.望梅止渴是()A.行為暗示B.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21.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受到了別人的欺侮后,跑到尼姑庵去找小尼姑出氣。這一行為屬于以下侵犯行為轉移與消除方式中的哪一種()A.社會規(guī)范的抑制B.對報復的畏懼C.置換D.尋找“替罪羊”22.下列對自我意識內容的分類,由詹姆斯(W.James)提出的是()A.現(xiàn)實自我、理想自我B.實用自我、原則自我C.公我意識、私我意識D.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23.群眾在物價上漲時搶購和囤積商品的行為是()A.侵略性集群行為B.逃避性集群行為C.表現(xiàn)性集群行為D.獲取性集群行為24.弗洛伊德認為,構成個人人格的主要因素是()的生活經(jīng)驗。A.童年期B.青少年時期C.成年期D.嬰幼兒時期25.考試失敗者強調是由于考題太難和考場上運氣不好,而成功者卻認為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高,這叫做()。A.有選擇的接受反饋B.選擇性遺忘C.認知偏差D.自我防御性歸因華師《社會心理學》在線作業(yè)二、多選題(共25道試題,共50分。)V1.態(tài)度測評的方法()A.量表法B.問卷法C.投射法D.行為觀察法E.生理反應法BCDE2.去個性化主要有哪兩個特征?()A.掩蓋性B.匿名性C.分布性D.責任分擔E.情緒性D3.社會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1歲以后,幼兒開始能將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詞語(名字)聯(lián)系起來,如主述:“這是丁丁的鼻子”、“丁丁餓了”等。約在2歲末幼兒開始能使用物主代詞“我的”和人稱代詞“我”,如主述:“這是我的玩具”、“我餓了”等,對于這種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這種變化說明兒童已具備了抽象和概括能力B.這種變化在兒童自我意識的形成上是一個質的變化C.表明兒童把自己當作客體的人轉變?yōu)榘炎约寒斪髦黧w的人來認識,最終形成了自我意識D.表明兒童產(chǎn)生了物—我知覺分化E.表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BCE4.人際溝通以通訊渠道來劃分,可以分為()。A.下行溝通B.上行溝通C.語言溝通D.非語言溝通E.平行溝通D5.檔案研究法可以說是一種特定的調查方法,其優(yōu)點包括()A.不會出現(xiàn)研究對象的反應傾向問題B.可以使研究者在較長的時間內和較廣的空間中考慮假設C.容易找到材料驗證作為研究出發(fā)點的假設D.可以從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角度去檢驗假設E.可以驗證變量間的因果關系BD6.觀察法的缺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A.這種研究不能在長時間內進行,因而很難得到有關行為發(fā)生順序和發(fā)展過程的資料B.由于對自變量缺乏控制,所以難以得出因果關系的結論C.如果被觀察者意識到他們正在受到觀察,那么行為表現(xiàn)就有可能不同D.現(xiàn)實性不強,所得結果外在效度較低E.觀察者自身的主觀愿望易于影響觀察過程及觀察結果CE7.群體思維的特點表現(xiàn)為:()A.群體成員盲目樂觀,并且有道義上的優(yōu)越感B.對不同意見忽視或不予理睬C.群體成員集思廣益,廣泛征詢意見D.對持有懷疑或不同看法的人施加壓力E.對不同方案進行反復比較、論證BD8.科爾伯格(L.Kohlberg)的道德發(fā)展理論中,前習俗水平包括以下哪幾個階段()A.服從與懲罰定向B.“好孩子”定向C.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換D.維護社會秩序與權威的定向E.普遍的道德原則定向C9.造成偏見的原因一般有:()A.群體間利害沖突B.信息不對稱C.社會化的影響D.權力E.某些人格和心理因素CE10.以下哪些是偏見產(chǎn)生的結果()A.自我實現(xiàn)預言B.疏離C.壓抑D.性別角色E.刻板印象BD11.社會心理學的三大直接理論來源是:()A.民族心理學B.群眾心理學C.社會學習理論D.本能心理學E.符號互動論BD12.根據(jù)侵犯行為是否違背社會準則,可以劃分為哪幾種類型()A.反社會的侵犯行為B.親社會的侵犯行為C.被認可的侵犯行為D.報復性侵犯行為E.目的性侵犯行為BC13.時尚的突出特征有()A.短暫B.新奇C.較寬的波及面D.流行E.昂貴BC14.要構成一個群體必須具備以下哪些條件()A.要有頻繁的互動B.要有共同的目標和任務C.要有確定的人數(shù)D.要有正式的規(guī)范E.要有正式的領導人B15.社會心理學中,自我意識的內容從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下列分類合理的有()A.現(xiàn)實自我、理想自我B.現(xiàn)在自我、可能自我C.公我意識、私我意識D.生理自我、物質自我、社會自我E.主我、客我BC16.美國心理學家菜維特提出群體的溝通網(wǎng)絡有以下幾種類型()。A.鏈型溝通B.軸型溝通C.圓型溝通D.“Y”型溝通E.集束型溝通BCD17.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消除偏見的有()A.增加平等的、個人間的接觸B.加強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教育C.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見的社會規(guī)范D.不同群體間的共同命運與合作獎勵E.消除刻板印象CDE18.電視里一位領導同志正照著事先擬好的講稿照本宣科的向市民發(fā)表新年賀詞,這其中包含著()A.單項溝通B.書面溝通C.正式溝通D.上行溝通E.非對稱性相倚C19.群體規(guī)范的基本作用有:()A.活性作用B.惰性作用C.維系群體D.認知的標準化E.行為的定向CDE20.以心理社會發(fā)展論來看,個體從6歲~18歲左右,其間將主要遇到哪些矛盾危機()A.首創(chuàng)性與內疚性B.統(tǒng)一的角色與混亂的角色C.親近與孤立D.勤奮與自卑E.自主與懷疑和羞怯D21.以詢問作為研究技術的方法是()A.訪談法B.文獻檔案法C.實驗法D.觀察法E.問卷法E22.社會心理學的母體學科有:()A.教育學B.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