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東泰州馬鈴薯一年三作栽培模式
滕州市位于山東省南部,位于北緯34503517,東經(jīng)1164911724,四季分明,雨水豐富,陽光充足。位于溫帶半濕潤地區(qū)南部,屬季風(fēng)氣候和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年均日照2383h,年平均氣溫13.6℃,10℃(含10℃)以上積溫4359.4℃,年平均降水量773.1mm,全年無霜期200d左右。滕州是“中國馬鈴薯之鄉(xiāng)”,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達65萬畝,其中,春馬鈴薯48萬畝(早春拱棚馬鈴薯38萬畝,春季地膜栽培馬鈴薯10萬畝),秋馬鈴薯17萬畝。全市馬鈴薯總產(chǎn)超過120萬t,總產(chǎn)值24.3億元,分別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4、總產(chǎn)量的1/3、總出口量的1/2。近年來,隨著種植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早春拱棚馬鈴薯收獲后大部分地塊改種花生、蔥、毛芋頭等,春季地膜栽培馬鈴薯由于收獲偏晚,收獲后基本種植夏玉米,面積在10萬畝左右。我們通過多年試驗、示范,總結(jié)出一套春馬鈴薯、夏玉米、秋馬鈴薯一年三種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產(chǎn)效益,增加了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收入。13年三種高效栽培技術(shù)根據(jù)馬鈴薯生長周期和氣候條件采取春季地膜栽培、立秋套種、晚秋延遲收獲等栽培技術(shù),實現(xiàn)一年三種三收高效栽培。立春后(2月底),種植地膜覆蓋馬鈴薯,6月上中旬收獲,春季地膜栽培馬鈴薯收獲后立即種植夏玉米,立秋后(8月10~20日),在玉米壟溝間套種秋馬鈴薯,夏玉米9月下旬收獲,秋馬鈴薯霜降后(11月上旬)收獲。2收益來源及收益量以2012年生產(chǎn)效益為例,春季地膜栽培馬鈴薯平均畝產(chǎn)2600kg,畝產(chǎn)值4680元,除去成本1390元,每畝凈收益3290元;秋馬鈴薯平均畝產(chǎn)2000kg,畝產(chǎn)值3000元,除去成本1090元,每畝凈收益1910元;夏玉米平均畝產(chǎn)550kg,畝產(chǎn)值1210元,除去成本310元,每畝凈收益900元。春季地膜栽培馬鈴薯-夏玉米-秋馬鈴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畝每年純收益總計6100元。3春季覆膜酪氨酸種植技術(shù)要點3.1種薯催芽種薯與覆蓋物3.1.1選種選用早熟脫毒種薯,如魯引一號、津引薯八號、荷蘭十五、荷蘭七號、早大白等,生育期70d左右。嚴格挑選種薯,剔除病薯、爛薯、畸形薯,選留具有本品種性狀、薯形整齊一致、薯皮光滑的種薯,曬種3~5d,準備種薯切塊。3.1.2切塊準備2~3把削刀,放在75%酒精中或0.3%~0.5%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每削完一個種薯換一把削刀。種薯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yōu)勢,先一刀削開底部,看薯肉是否正常,完全剔除病薯。將帶頂芽50g以下的小種薯,自頂部縱切為二;50g以上的大種薯,自基部順螺旋狀芽眼向頂部切塊,到頂部時,縱切3~4塊,每塊種薯有1~2個芽眼,重量25~30g。與基部切塊分開存放,分別播種,保證出苗整齊。3.1.3切塊(種薯)藥劑處理1干拌。將4kg70%的甲基硫菌靈、0.4kg農(nóng)用鏈霉素拌入100kg滑石粉中,攪拌均勻成混合藥,種薯切塊30min后,每100kg切塊(種薯)用4kg混合藥均勻拌于切面。2濕噴包衣。每100kg切塊(種薯)用60%的高巧(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0ml+農(nóng)用鏈霉素40g+安泰生200g或用25%適樂時(咯菌腈)懸浮種衣劑5g對水1L進行噴灑,形成保護膜,防止傷口感染。3浸種。不同殺真菌劑的推薦用量對水100L,配制成推薦濃度的殺菌溶液,將切塊(種薯)浸泡其中3~5min后撈出晾干。3.1.4催芽播種前30~35d進行種薯催芽,可在室內(nèi)和棚內(nèi)進行,采取沙培層積法,即一層沙土一層種薯(切塊),一般2~3層,每層覆土1.5~2.0cm,最后一層覆土2~3cm,上面蓋草苫保墑。芽床溫度18℃~20℃,床土濕度以手握成團,平胸松手落地散碎為宜。3.1.5整地春季馬鈴薯栽培在冬前耕地,耕前畝施土雜肥1500kg或商品有機肥150kg,深耕25cm,使土壤凍垡、風(fēng)化,凍死越冬害蟲。播種前及時耙耱,做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上平下實。播種前必須澆水造墑,最好是“溝內(nèi)溜水”播種。3.2種植密度和施肥量采取寬行大壟栽培法,單行種植行距70cm左右,畝定植4000~4500株,雙行種植行距80cm左右,畝種植5000~5500株。機械開溝播種,開溝深度5~7cm,按確定的種植密度擺種。播種后用專用施肥機施肥或人工穴施,每畝施氮磷鉀復(fù)合肥(15-10-20或15-12-18)150kg、硫酸鋅1.2kg、硼酸1kg。然后進行覆土起壟,覆土厚度10~12cm,摟平,每畝用33%二甲戊靈乳油200~300ml或96%異丙甲草胺乳油55~65ml均勻噴霧壟面,之后用覆膜機覆地膜。3.3馬鈴薯與測定方法3.3.1及時破膜播種20~25d后馬鈴薯陸續(xù)出苗頂膜,在晴天下午及時破孔放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防止苗受熱害。3.3.2科學(xué)灌溉馬鈴薯播后苗前以保溫增溫為主,一般不澆水。出苗后需水量大,供水不能間斷,特別是在塊莖形成期和塊莖膨大期,缺水會造成塊莖停止生長,嚴重減產(chǎn)或降低品質(zhì)。馬鈴薯生長的適宜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最為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收獲前保持在65%~75%為宜,塊莖形成至塊莖膨大階段必須保持在80%~85%。灌溉要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則,切忌大水漫灌過壟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結(jié),影響產(chǎn)量。在收獲前7d左右停止灌溉,以確保塊莖周皮充分老化,利于貯藏。3.3.3病蟲害防治堅持綠色植保理念,堅持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學(xué)防治。在馬鈴薯始花期噴1次銀法利(687.5g/L懸浮劑)25ml/畝+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40g/畝或75%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進富)200g/畝,以達到補鋅抗病和殺滅部分病菌的效果。在塊莖膨大期噴施2~3次葉面肥或噴施1次100g/L氰霜唑懸浮劑(35g/畝)或75%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150g/畝),預(yù)防病蟲害。地下害蟲中、重發(fā)地塊可用5%的辛硫磷顆粒劑4kg/畝進行防治。晚疫病發(fā)生初期可立即噴抑快凈、銀法利、富帥得、普力克等治療性強的藥劑以控制住發(fā)病中心,之后每隔7~10d噴施保護性藥劑、治療性藥劑,整個生長期噴施3~4次。3.4春茉莉的收獲收獲時間根據(jù)市場價格和產(chǎn)量而定,一般在6月上中旬收獲。4夏玉米種植技術(shù)要點4.1夏玉米的良種種植滕州市主推品種鄭單958、浚單20,登海605等。確保種子純度≥98%,發(fā)芽率≥85%,凈度≥98%,含水量≤13%。4.2克氏原螯蝦、瓦蟲啉高巧、克百威采取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防治病蟲害。預(yù)防苗期灰飛虱、二點委夜蛾、薊馬和地下害蟲等蟲害的種衣劑有噻蟲嗪(銳勝)、吡蟲啉(高巧)、克百威等??捎?0%的噻蟲嗪(銳勝)可分散性種子處理劑按種子量的0.3%,或60%高巧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4%~0.6%進行種子包衣,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4%+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6%,或25%吡蟲啉懸浮劑按種子量的2%進行拌種防治。4.3種植壟頂工程,低密度樹造林春馬鈴薯收獲后立即播種玉米。將地面整平,用起壟機起壟,壟頂摟平,人工雙粒播種,每壟種植一行,壟距60cm,株距25cm,種植密度4400~4500株/畝。播種后噴除草劑。4.4保水下降量ld504.4.1苗期管理1查苗補缺,間苗、定苗。玉米出苗后,3葉時進行間苗,5葉時定苗,不得延遲,以防苗荒。2追肥澆水。苗期追肥在定苗后至拔節(jié)前進行,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5kg,要給瘦弱苗施偏心肥,促苗早發(fā)。玉米苗期一般無需澆水,如天氣干旱、苗子生長或出苗困難,應(yīng)及時澆水,以發(fā)揮肥效,若中午玉米葉片卷曲,其他時間能伸展尚可不澆水。3病蟲草害防治。玉米苗期主要防治灰飛虱、二點委夜蛾、粘蟲、薊馬等?;绎w虱和二點委夜蛾成蟲的防治可在玉米出苗前結(jié)合化學(xué)除草進行,每畝用5%吡蟲啉乳油20g+40%毒死蜱乳油50ml或25%的噻蟲嗪(阿克泰)2g+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ml噴霧;出苗后灰飛虱防治每畝用5%吡蟲啉乳油20g+40%毒死蜱乳油50ml每隔4~5d噴1次,連噴2~3次。二點委夜蛾幼蟲防治一般采用毒土或灌藥等方法,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500ml,拌細土30kg,于早晨順壟撒在玉米苗旁邊,或用40%毒死蜱乳油混細土拌成1%的毒土,傍晚撒于玉米苗基部,每畝撒施25~30kg;灌藥方法防治,每畝用2.5%(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80ml,對水100kg,去掉噴霧器噴頭或噴片傍晚噴灌玉米苗根莖部。雜草防治可在播后苗前使用土壤處理,選用40%乙·莠懸乳劑或42%異丙·丁·莠懸浮劑(玉農(nóng)思)、40%異丙·莠懸乳劑或42%甲·乙·莠懸乳劑每畝200~250ml進行地面封閉處理。4.4.2穗期管理1重施穗肥。玉米穗期田間管理應(yīng)肥水齊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酸40kg、磷酸二銨20kg或復(fù)合肥料60kg,施肥方法要沿苗一側(cè)穴施,追肥后若天氣干旱要及時澆水,以發(fā)揮肥效。2及時排灌。玉米穗期對水分反應(yīng)敏感,天氣干旱時應(yīng)及時灌水抗旱;如遇大雨,應(yīng)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增強土壤通氣性,防止玉米空稈倒伏。3及時防治病蟲害。玉米穗期主要防治玉米螟、玉米蚜、粘蟲及大小葉斑病、銹病等。玉米螟是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蟲,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顆粒劑撒入心葉內(nèi)防治;玉米穗蟲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用5%吡蟲啉每畝20g加水45kg噴霧防治;玉米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三唑酮、50%撲海因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間隔5~7d噴1次,連噴2~3次,噴后6h內(nèi)遇雨應(yīng)在雨后補噴。4.4.3花粒期管理1補施花粒肥。在玉米授粉前后每畝追施尿素10kg,以提高穗粒數(shù)和粒重,也可結(jié)合蚜蟲防治噴灑天達2116、磷酸二氫鉀等,防止早衰。2及時排灌。抽雄、開花期,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需要大量水分,遇旱要及時灌水;大雨后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免植株受淹。3加強病蟲害防治。夏玉米花粒期的主要病蟲害有玉米螟、蚜蟲、大小斑病和銹病等,應(yīng)及時加強防治。4.5夏玉米及時收獲在玉米成熟期收獲,一般在9月下旬收獲,收獲時連同玉米根系一并清理出地塊,以便秋馬鈴薯生長。5秋天榛子種植技術(shù)要點5.1秋馬鈴薯種薯的選擇秋季播種由于溫度高,薯塊傷口易腐爛,一般不切塊。選春馬鈴薯銷售后剩余的同品種小薯作為秋馬鈴薯種薯,以單個薯50g左右為宜。品種應(yīng)為早熟品種。5.2馬鈴薯催芽的制備從春季收獲至秋季播種,由于時間短,種薯還未通過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馬鈴薯一定要浸種催芽。催芽一般在播種前25d左右進行,采用直接堆積法,種薯用5mg/kg的赤霉素浸泡5~10min,晾干后藥劑包衣或拌種(同春季),直接堆積在通風(fēng)陰涼處,薯堆上面蓋草苫保墑,待芽長達1.0~1.5cm時,撿出種薯使芽見光綠化鍛煉播種。5.3間套種、播期秋馬鈴薯于立秋后(8月中旬),玉米灌漿初期在玉米壟溝間進行套種,玉米遮陰可利于馬鈴薯出苗。穴播,不起壟,覆土蓋住種薯即可。播種宜于早晨或下午進行,陰天可全天播種,并隨播隨覆土。適當增加種植密度,畝定植5500株左右。5.4培土、除草、噴施5.4.1科學(xué)施肥秋馬鈴薯施肥在玉米收獲后立即進行,結(jié)合培土起壟一次性畝施優(yōu)質(zhì)商品有機肥150kg、馬鈴薯配方肥170kg。5.4.2中耕培土大雨后及時淺耕疏松表土。秋馬鈴薯培土應(yīng)采取淺培、多培的辦法,第一次培土在玉米收獲后立即進行,第二次在花蕾期進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此次培土應(yīng)多培,以保護塊莖,防止霜凍。5.4.3及時排灌馬鈴薯播種出苗階段,田間若有積水易造成爛薯,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并進行中耕。如遇干旱,要及時灌溉。5.4.4噴施葉面肥從展葉時起,每10d噴施1次0.1%硫酸鎂和0.3%磷酸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運維工作總結(jié)和計劃
- 小學(xué)生版BP速成指南
- 孩子適應(yīng)力培養(yǎng)法
- 責(zé)任制護理敏感指標
- 年度員工關(guān)系管理滿意度調(diào)查計劃
- 留置針穿刺培訓(xùn)
- 家園共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計劃
- 腦轉(zhuǎn)移顱壓高護理
- 設(shè)立公司財務(wù)內(nèi)部審計機制的計劃
- 信息技術(shù)企業(yè)安全風(fēng)險管理辦法計劃
- 電梯電磁兼容檢驗技術(shù)解決方案
- 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書范例
- 運動營養(yǎng)學(xué)(第三版)全套課件第1-10章
- 浙江省溫州市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xué)八校聯(lián)考學(xué)生素養(yǎng)檢測中考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5屆甘肅省白銀市部分學(xué)校高三下學(xué)期開學(xué)檢測物理試題(含答案)
- 雅安建筑垃圾循環(huán)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倉儲物流合作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二試卷真題(含答案)
- 農(nóng)村小學(xué)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探索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區(qū)工作者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fù)與更換判別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