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力學講稿_第1頁
結構力學講稿_第2頁
結構力學講稿_第3頁
結構力學講稿_第4頁
結構力學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結構力學講稿第一篇:結構力學講稿第一章緒論§1-1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一、力: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塑性力學,粘塑性力學,液體力學,斷裂力學等結構:用建筑材料組成在建筑物中承擔荷載并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稱為結構。如梁、柱、樓板、橋梁、堤壩及碼頭等。結構力學:研究桿件結構的組成形式及外因作用下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問題。構件:結構中的各個組成部分稱為構件。二、結構的類型:從結構型式劃分: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筒體結構等;從建筑材料劃分:磚石結構、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組合結構等;從空間角度劃分:平面結構、空間結構等以上結構從幾何角度來分,有:桿系結構:由桿件組成,桿件的長度遠大于其橫截面的寬度和高度,這是本課的研究內(nèi)容。板殼結構:厚度尺寸遠小于長度和寬度,即薄壁結構;彈性力學實體結構:長、寬、高三個幾何尺寸屬于同一數(shù)量級;彈性力學結構力學研究對象:平面桿系結構注:結構力學:常指狹義的方面,即桿件結構力學。三、任務:(土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1)業(yè)主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建立項、城建規(guī)劃土地批文、招標投標2)設計:方案、(工藝)、建筑、結構、設備(水暖電火自控)[初步、技術、施工]3)施工(承包人、材料供應、運輸、保險、質(zhì)檢、定額、銀行)、投入運行4)全過程控制:監(jiān)理5)結構設計:結構方案(合理布置)、豎向承重體系、水平承重體系、附屬結構體系、施工圖6)初步方案+尺寸+材料、外力(靜動荷載+支座反力)、內(nèi)力(應力)+位移(應變變形)、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設計動力響應、最后尺寸材料(鋼、木、鋼筋混凝土、組合)(修正或驗證)四、為了使結構既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又能符合經(jīng)濟的要求,就要對其進行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三種破壞形式)的計算。材料力學:研究單個桿件的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問題;結構力學:以桿件結構為研究對象;彈性力學:對桿件作更精確的分析,并以板、殼、塊體等實體結構為研究對象。五、結構力學的任務:(1)研究結構的組成規(guī)則和合理形式等問題(組成規(guī)則:保證結構各部分之間不能發(fā)生相對運動,以承擔預定的荷載;合理形式:為了充分發(fā)揮結構的性能,更有效地利用材料,以達到安全、經(jīng)濟的目的。)(2)研究結構在外界因素(如荷載、溫度變化及支座移動)的影響下,結構的反力、內(nèi)力和位移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求出內(nèi)力和位移后,可根據(jù)材料力學按強度條件和剛度條件來選取或驗算各桿的截面尺寸,這已不是結構力學的研究方法。(3)研究結構的穩(wěn)定性,以保證不會失穩(wěn)破壞,如柱子細長問題以及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反應。上述各處方面(強度、剛度、合理形式及穩(wěn)定性)都與內(nèi)力密切相關。因此,各種結構的內(nèi)力計算方法成為研究重點?!?-2荷載的分類一、定義:荷載:主動作用在結構上的外力。自重、風、地震廣義荷載:外力、溫度改變、支座沉降、制造誤差、材料的收縮及松馳、地震作用、風荷載作用(效應):引起結構受力或變形的外因。進行結構計算前,確定荷載大小很關鍵:若估計過大,消耗材料,浪費;若估計過小,無法保證結構的安全?!督ㄖY構荷載規(guī)范》二、分類:1、按作用時間的久暫:恒載:(永久、長期)自重活載:(暫時,大小方向作用點隨時間變化)人群、雪、風可動:在結構上可能占有任意位置的活荷載移動:一組相互平行、間距不變,且在結構上移動的活荷載(吊車、車輛在橋上移動)2、作用面積范圍:分布面積/結構尺寸的相對比值,按分布情況:集中荷載、分布荷載(特例:均布荷載)3、作用性質(zhì)(對結構產(chǎn)生的動力效應):靜力荷載:略去慣性力的影響,大小方向作用點不隨時間變化或變化極為緩慢,無加速度。動力荷載:使結構產(chǎn)生不容忽視的加速度,沖擊、振動。隨時間變化迅速或在短時間內(nèi)突然作用或突然消失、動力效應不大的動力荷載可以簡化為靜力荷載4、接觸方式:直接、間接,主次梁體系,(繪圖表示)5、作用位置:固定荷載、移動荷載6、按荷載規(guī)范:主要荷載:指結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經(jīng)常作用著的荷載,如結構自重、車輛荷載;附加荷載:指不經(jīng)常作用的荷載,如風壓力、溫度變化等;特殊荷載:指特殊事故引起的或在特殊情況下才發(fā)生的荷載,如地震作用、因部分結構損壞引起的載荷等?!?-3結構的計算簡圖一、實際結構:十分復雜,完全按照原結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對實際結構進行力學計算之前,必須加以簡化,略去不重要的細節(jié),顯示其基本特點,用一個簡化的圖形來代替實際結構。計算簡圖:意義:實際結構極其復雜,分析前,將其實體結構加以簡化,用一個簡化的圖形來代替實際結構。計算簡圖要慎重選取:若細節(jié)一一考慮,工作量大,也不為人所接受;若太簡單,不能反映實際受力情況,造成工程事故。選擇計算簡圖的原則:(1)從實際出發(fā)-計算簡圖要反映實際結構的主要性能;(2)分清主次,略去細節(jié)-計算簡圖要便于計算。二、簡化方法:四方面簡化(結合廠房承重結構體系)(1)結構體系簡化:空間結構→平面結構、例如圖示多層框架結構體系(2)桿件簡化:一維桿件,截面尺寸比桿件長度小得多,且截面上應力可以根據(jù)截面的內(nèi)力來確定,用軸線代替桿件。桿件長度即結點間距,荷載作用點移到軸線上。如拱:圓??;(3)結點簡化:根據(jù)結點的受力狀態(tài)和構造情況而定。影響結點受力狀態(tài)的因素有:一是結點的構造情況,另一就是結點的幾何組成情況結點:桿件的匯交點,一般簡化成以下三種形式:鉸結點:各桿在連接區(qū)不能相對移動,但可繞該節(jié)點自由轉(zhuǎn)動,即可以傳遞力,但不能傳遞力矩,示意(a)剛結點:各桿在連接區(qū)既不能相對移動,也不能相對轉(zhuǎn)動(各桿軸線間夾角變形前后一致),即可以傳遞力,也可以傳遞力矩。如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點。示意(b)組合結點:同時具有以上兩種節(jié)點的特征。示意(c)單鉸與復鉸單剛結點及復雜剛結點(4)支座簡化:支座:結構與基礎聯(lián)結裝置。支座將產(chǎn)生支座反力,因此在結構計算中所選用的支座簡圖必須與支座的實際構造和變形相符合。通常有以下幾種:活動鉸支座(滾軸支座):在支承部分有一個鉸結構或類似于鉸結構的裝置。構件繞鉸心轉(zhuǎn),并沿支承面移動。反力只有豎向力Y,(固定)鉸支座:被支承的部分可以轉(zhuǎn)動,但不能移動,能提供兩個反力X、Y。支座反力通過鉸點,但方向大小未定,一般處理方法將這種支座反力分解成互相垂直的支座反力,其方向任意選定,最后由計算結果的正負確定方向。固定支座:被支承的部分完全被固定,不發(fā)生任何移動或轉(zhuǎn)動,能提供三個反力X、Y、M滑動支座(定向支座):不能轉(zhuǎn)動,不能沿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移動,但可沿支承方向滑動,能提供反力矩M和一個反力,(不多見,常在對稱法計算中及機動法研究影響線中用)(示意支座畫法、支座反力、及在結構中的應用)以上為剛性支座:支座在外荷載作用下本身不產(chǎn)生變形;彈性支座:實際工程中,支承部分有一定的彈性。在外荷載作用下支座產(chǎn)生變形,從而影響結構的內(nèi)力和變形,其反力與結構支承端相應的位移成正比;(5)荷載簡化:荷載簡化為作用在桿件軸線上。風、地震作用簡化作用面積不大:按集中荷載考慮;作用面積較大:按分布荷載考慮;相聯(lián)作用給予的反作用力:力偶荷載;最后化成三大作用:線荷載、集中荷載及力偶荷載。(6)材料性質(zhì)簡化:材料假設為連續(xù)的、均勻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彈性或彈塑性的。例:框架結構的框架計算選擇合適計算簡圖的重要性、可變性、復雜性,主要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和工程實際。同一結構,要求不同,可以簡化為不同的計算簡圖?!?-4桿件結構的分類①按軸線和外力的空間位置劃分:平面結構,空間結構②按桿件聯(lián)結性質(zhì)劃分:鉸結結構:桁架剛結結構:剛架混合結構:③桿系結構按其受力特性不同可分為:1、梁:桿件軸線一般為直線(除曲梁),可以是單個桿件,也可以是多個桿件,有單多跨之分。受彎構件,M、V。軸線常為直線簡支梁外伸梁懸臂梁多跨靜定梁單跨超靜定梁連續(xù)梁(圖示)2、拱:軸線為曲線,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會產(chǎn)生水平反力(推力),M、N、V3、剛架:由許多梁柱組成,結點以剛結點為主,各桿主要受彎,柱子附帶受軸力。M、V、N4、桁架:由許多直桿組成,所有結點全是鉸結點,只有結點荷載作用時,各桿只有軸力。屋架、吊車、大跨5、組合結構:存在組合結點。有些桿件只有N(軸力桿、二力桿),而另一些桿件同時有M、N、V(梁式桿)。主要由桁架和梁或桁架和剛架組合而成。6、懸索結構:承重結構為懸掛于塔、柱上的纜索,只有軸向拉力④按計算方法劃分:靜定結構:只靠平衡條件求解超靜定結構:平衡條件+變形條件。⑤按支座反力的方向不同:梁式結構:只產(chǎn)生豎向支反力拱式結構:豎向支反力+向內(nèi)水平推力懸式結構:豎向支反力+向外水平拉力第二篇:結構力學《結構力學》第二版肯尼斯·M.立特汪家銘著15章超靜定結構的近似分析15.2承受重力荷載的連續(xù)梁的近似分析近似分析連續(xù)梁通常用下列兩種方法之一:1、猜測位置點的變形(零力矩點)2、估算桿端彎矩值方法一:猜測零力矩點的位置因為彎矩為零的點在反彎點上(曲率反轉(zhuǎn)的點,又稱拐點),為了便于分析我們假定反彎點處為一單鉸。在每一個拐點處我們可以寫出狀態(tài)方程(即合力矩為零,∑M=0)。因此,在每一個拐點處引入一個單鉸來減少結構的不確定度。通過增加與不確定度同等數(shù)量的鉸,我們可以把一個超靜定結構轉(zhuǎn)化為可以用靜力學分析的靜定結構。找到連續(xù)梁的反彎點的近似位置的一種指導是,我們按如圖15.1來確定理想情況下的拐點位置。我們可以使用自己的判斷去修正結果來說明理想情況與實際約束條件產(chǎn)生偏離的原因。舉例均布分布荷載梁兩端完全固定不能扭轉(zhuǎn)(見圖15.1.a),反彎點位于梁兩端0.21L處。若兩端固定梁跨中施加一集中荷載(見圖15.1.b),反彎點則位于距梁兩端0.25L處。滾軸支座或固定鉸支座支撐的簡支梁,桿端約束彎矩為0(見圖15.1.c)。對于這種情況,反彎點就向外移動到了桿件的端部。支撐條件如圖15.1a(完全約束)和圖15.1c(無約束)拐點的位置在一定范圍內(nèi)移動。均布荷載作用梁一端固定一端簡支,拐點位置在離固定端0.25L處(見圖15.1d)。作為連續(xù)梁近似分析的預備步驟,你會發(fā)現(xiàn)作出反彎點近似位置的分布撓曲形狀草圖是有益的。示例15.1和15.2來說明圖15.1通過猜測反彎點位置來分析連續(xù)梁的使用情況。示例15.1圖15.2a通過假定拐點位置進行連續(xù)梁的近似分析解答每一個拐點的近似位置在圖15.2a中撓曲形狀虛線用小黑點來表示。盡管連續(xù)梁每一跨都有一個反彎點,我們只需猜測一個點的位置因為梁首先是超靜定的。因為長跨AC的形狀比短跨更容易畫出,我們猜測反彎點的位置在長跨。如果鉸C不能轉(zhuǎn)動,AC部分的撓曲形狀就和圖15.1d梁的相同,而且反彎點的位置在C點左側(cè)0.25L處。由于AC跨比CE跨長,AC跨作用于鉸C的桿端彎矩大于CE跨的作用。因此,鉸C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鉸C的旋轉(zhuǎn)使得拐點B朝著支座C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我們可以果斷猜測反彎點位于支座C左側(cè)0.2Lac=0.48英尺。現(xiàn)在我們想象一個鉸插入到梁中反彎點位置處,而且使用靜力學方程進行計算求解。圖15.2b代表這種分析的結果。圖15.2c的剪力圖和彎矩圖顯示了近似分析的結果。第三篇:船舶結構力學船舶結構力學一、基本概念部分1、坐標系船舶結構力學與工程力學的坐標系比較如下圖:yz0y船舶結構力學的坐標系xz工程力學的坐標系0x2、符號規(guī)則船船結構力學與工程力學的符號規(guī)則有相同點和不同點,彎矩四要素的符號基本不同,主要是指彎矩、剪力和撓度的符號規(guī)則不同,而轉(zhuǎn)角的符號一致,即是以順針方向的轉(zhuǎn)角為正角。船舶結構力學的符號規(guī)則如下圖所示。MN工程力學的符號規(guī)則NMMNN船舶結構力學力法的符號規(guī)則MMNNM船舶結構力學位移法的符號規(guī)則3、約束與約束力對物體的運動預加限制的其他物體稱為約束。約束施加于被約束物體的力稱為約束力或約束反力,支座的約束力也叫支反力。4、支座的類型及其邊界條件支座有四類:簡支端(包括固定支座與滾動支座)、剛性固定端、彈性支座與彈性固定端。各類支座的圖示及其邊界條件如下圖:1)簡支端2)剛性固定端邊界條件:v=0,v″=0邊界條件:v=0,v′=03)彈性支座邊界條件:v=-AEIv′′(′支座左端)v=AEIv′′′(支座右端)(A為支座的柔性系數(shù))′′′4)彈性固定端邊界條件:v=′αEIv′′(左v=-′αEIv′′(右端)端)(α為固定端的柔性系數(shù))5、什么是靜定梁?什么是超靜定梁?如何求解超靜定梁?梁的未知反力與靜平衡方程個數(shù)相同時,此梁為靜定梁。反之,如果梁的未知反力多于梁的靜平衡方程數(shù)目時,此時的梁稱為超靜定梁。超靜定梁可用力法求解。6、什么是梁的彎曲四要素,查彎曲要素表要注意哪些事項?梁的剪力、彎矩、轉(zhuǎn)角和撓度稱為梁的彎曲四要素。查彎曲要素表要注意,四個要素的符號,在位移法中查梁的固端彎矩時要注意把梁的左端彎矩值加一個負號。7、簡述兩類力法基本方程的內(nèi)容力法方程有兩類:一是“去支座法”。是以支座反力為未知量,根據(jù)變形條件所列的方程。二是“斷面法”。以支座斷面彎矩為未知量,根據(jù)變形連續(xù)性條件所列的方程。8、疊加原理的適用條件是什么?當梁的彎矩與剪力與載荷成線性關系時,梁的彎矩與剪力可用疊加原理求得。9、根據(jù)載荷的作用性質(zhì)可將載荷分哪幾類?各有什么特點?載荷可以分為橫向載荷與縱向載荷,橫向載荷與梁的軸線垂直,使梁發(fā)生純彎曲,縱向載荷使梁發(fā)生復雜彎曲。10、靜定梁與超靜定梁舉例,見下圖:靜定梁簡支梁左端有兩個未知量(一個力、一個方向)右端一個支反力。固定端一個力矩、一個反力與方向。超靜定梁多一個約束,為一次靜不定。多兩個約束,為兩次靜不定。11、如何判定比較復雜的剛架的靜不定次數(shù)?判定比較復雜的剛架的靜不定次數(shù),要根據(jù)力法的原理,將剛架在節(jié)點處斷開成若干個單跨梁,在每個單跨梁兩端加以未知彎矩,未知彎矩的總數(shù)不一定就是剛架的靜不定次數(shù)。還要考慮結構的對稱性,結構的靜不定次數(shù)大約為未知彎矩總數(shù)的一半左右。具體的情況見下圖的分析。15062節(jié)點1、2、3、4各有一個未知彎矩,5、6節(jié)點各有三個未知彎矩,共有10個未知彎矩,由于結構對稱性,M1=M2,M3=M4,M51=M62,M53=64,M50=M60剛架為五次靜不定。32446節(jié)點1、2、5、6各有一對相同的彎矩,節(jié)點3、4各有三個不同彎矩,共有10個不同彎矩。結點1與5對稱,2與6對稱,故節(jié)點1、2、5、6共有兩個未知彎矩,M42=M46,M31=M35,所以剛架共有六個未知彎矩,為六次靜不定。***4節(jié)點1、2、3、4各有一個彎矩,5、8、9、10、11各有一對相同的彎矩,6、7各有三個不同彎矩,共有15個彎矩,由于對稱性,9、10、11節(jié)點減少兩個彎矩,6、7節(jié)點減少三個彎矩,2、3節(jié)點減少一個彎矩,共減少六個彎矩,剛架為9次靜不定。12、力法與位移法方程的相似性4力法與位移法的圖示說明如下:圖一表示梁在兩端彎矩作用下向上彎曲,兩端發(fā)生了轉(zhuǎn)角。圖二表示梁端加固后強性轉(zhuǎn)動一個轉(zhuǎn)角,梁兩端將發(fā)生相應的轉(zhuǎn)矩。ABAθθMAB′θAABMAAθAθL圖一MBBBL圖二M′BABθBMALMBL梁左端轉(zhuǎn)角θA,由梁左端得出:θA=-3EI-6EI梁右端轉(zhuǎn)角θB,由梁右端得出:θB=MBL+MAL3EI6EI由位移法轉(zhuǎn)角引起的彎矩方程,如圖二:4EI+2EIθθA因轉(zhuǎn)角引起的梁左端彎矩為:MAB=′LL2EI4EI因轉(zhuǎn)角引起的梁右端彎矩為:M′θθA+BA=LL由力法方程,如圖一:BB二、基本計算題(含畫圖題)部分1、在船舶結構力學的符號規(guī)則下,幾種典型載荷單個作用時的彎矩圖與剪力圖。要注意一般習慣是先畫彎矩圖,后畫剪力圖。見下圖:51)、P2MLP2)、P2qL2MLqqL2qL(+)2N3)、AMeRA=-LMN(-)PL4P2(+)(-)P2MeLMe/2(+)Me/2(-)Me/LML(+)BMRB=LBMeRB=L(-)qL28NqL(-)2M4)、AMRA=-LMM(+)NML6)、AM1LLBMRB=L(+)5)、AMRA=-LMN(+)ML(-)M2BM2-M1RB=LM2-M1RA=-L(當M2>M1時)M2MM1(+)M2-M1L(+)N2、幾種典型載荷的疊加彎矩圖與剪力圖的畫法疊加彎矩圖和剪力圖要注意疊加后的剩余部分打上陰影,當有力矩(或力偶矩)作用時,要注意剪力的正負變化。如下圖。61)M1LqM2=Lq+M1LM1=0.05qL2M2=0.15qL2M2M1=0.05qL2M2=0.15qL20.15qL2M0.05qL2(+)(-)(+)0.025qL20.6qL(+)0.1qL(-)0.4qL2)M=0.1PLL0.1PL(+)(-)0.2PL0.4P(+)(-)0.6P(-)0.5P(+)(-)(-)0.25PLP=L0.1PL(+)P+LM=0.1PL0.15qL2M(-)0.125qL2M0.05qL2(+)NN(+)(-)0.5qLN(+)0.1qL0.1P73)q=L/2L/2qL0.25qL20.125qL2(+)Lq+L/2L/2qL0.25qL2M(-)0.125qL2M(+)MN(+)0.5qL(-)0.5qL0.5qLN(-)(+)N0.5qL(+)(-)3、多跨梁的疊加彎矩圖,見下圖。qAEIEILBEILCLDEILqLE解:將連續(xù)梁分解為四個單跨梁,如下圖,并在支座處施加未知彎矩,由已知條件可求得MD=qL2,故只有兩個未知彎矩MB、MC待求。根據(jù)變形連續(xù)性條件θBA=θBC,θCB=θCD,可列出兩個三彎矩方程聯(lián)立求解兩個未知彎矩。MBMBAEILBBEILMCMCCCEILMDMDDDEILqLE列出三彎矩方程組如下:MBLqL3MBLMCL+qL3---=3EI24EI3EI6EI24EIMCLMBLqL3qL3=MCL+---3EI6EI3EI6EI24EI經(jīng)化簡并整理得出:8MB+4MC=qL24MB+16MC=-3qL2解得:MB=0.183qL2MC=-0.233qL2MD=qL多跨連續(xù)梁的彎矩圖畫法如下:先畫出各單跨梁的梁端彎矩圖,然后再將各梁的載荷彎矩迭加上去。qAEIEILBEILCLDqL2EILqLEM0.183qL2-()+()ABC-()+()DE-0.233qL24、按載荷的順序,畫出多個載荷作用時的疊加彎矩圖,見下圖。910KN/m12m(1)12m24m24m34m42m512m10KN/m40KN.M234m42m20KN54m20KNm(2)12m(3)24m12m(4)24m解:將原題分解為四個單個載荷作用之迭加,如下面左圖,彎矩迭加過程如右圖。20KN40KNm53420KNm4m2m+()40KNm+(2)(1)50KNm40KNm40KN.M5344m2m20KNm+()+()10KNm20KNm+(2)+(3)(1)80KNm10KN/m-()53450KNm40KNm4m2m20KNm+()80KNm10KNm+(2)+(3)+(4)(1)+()5、用積分計算梁上某處的撓度1)用積分法計算下梁中點處的撓度qxL/2cL/2xy解:用截面法求x截面的剪力和彎矩qLqL2xNX=--=()=v=-L3L)+C1(1)EIv=qL3-x3x43x2qL44x3x46x26(L2--4L32L)+C1x+C2=-24(L3-L4L2)+x8EIv44444x=L=qL-24EI(4-1-6qL)+qL8EI=qL8EI+qL8EI=4EI6、用位移法計算下面剛架結構的桿端彎矩2)Ai=2Bi=3i=3DLLqC0i=2L1i=3i=32LLq3L為了書寫方便,將鋼架的各節(jié)點分別命名為0、1、2和3,如上面右圖所示。解:1、確定未知轉(zhuǎn)角的數(shù)目本題0、1、2三個節(jié)點都可能發(fā)生轉(zhuǎn)動,故有三個未知轉(zhuǎn)角。θ1、θ0、θ2解題時將以上三個節(jié)點作剛性固定。2、計算各桿的固端彎矩M01=-M10=M12=M13=qL212qL212M21=M31=003、計算因轉(zhuǎn)角引起的桿端彎矩M01′=4EI01θ0+2EI01θ1LLM10′=4EI01θ1+2EI01θ0LLM12′=4EI12θ1+2EI12θ2LLM21′=4EI12θ2+2EI12θ1LLM13′=4EI13θ1LM31′=2EI13θ1L4、對節(jié)點0、1、2列出彎矩平衡方程式qL24EI012EI01=-對“0”節(jié)點:M01+θ1=0++θ0M01′12LLqL28E4E=-θ1=0++θ012LL對“1”節(jié)點:′=0′+M13+M13′+M12+M12M10+M104EI122EI12+4EI13θ1=0qL24EI012EI01θ2θ0+θ1++θ1+=LLLLL1232E6Eθ=0qL24E+++θ2θ1=0LLL12對“2”節(jié)點:′=M21+M21=4EI212EI21θ1=0θ2+LL12E6Eθ1=0θ2+LLθ1=0qL28E4E即:-++θ012LL32E6EqL24E+θ0+Lθ1+LL1212E6E+θ2LL解得未知轉(zhuǎn)角:θ0=θ1=0θ2=011qL3864EqL3θ1=-216Eθ2=qL3432E5、計算各桿的桿端彎矩M01=M01+M′01qL24EI012EI01-=θ1++θ012LLqL28E4E=-θ1+θ0+12LLqL28E11qL34EqL3-=-216E()++12L864EL-=0.083+0.102-0.0185=04EI012EI01′=qL2θ0M10=M10+M10+θ1+12LLqL28E4E=θ0+θ1+12LLqL28E4E11qL3qL3=-216E+()+864E12LL=0.083+0.051-0.037=0.097qL212E6EqL3+-M12=+()′M12=M12216ELL=-0.056+0.0139=0.056qL2=M21+M21′=M21=qL312E-216E()LqL3432E4EI212EI21θ1θ2+LL12EqL36EqL3+-216E=0()L432ELM31=M31′=2EI13θ1L6EqL3=-216E()L=-0.028qL2第四篇:《結構力學》學習心得《結構力學》學習心得時光飛逝,在過去的兩年的大學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把三大力學中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都學習完了,結構力學也已經(jīng)把一半給上完了,大三上學期我們就將學習結構力學下半冊了。這半年的結構力學學習讓我了解了許多有關于力的新知識和計算的新方法,張老師的教學風范也讓我感覺得很好,特別是學習的方式,讓我的學習成績有了提高。還記得第一節(jié)課,張老師給我們講述了有關于力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并闡明了學習的目標和宗旨。從此我們開始了半年的結構力學的學習,每周有五節(jié)課時,每節(jié)課都上的十分的精彩,張老師首先會讓我們現(xiàn)在可前對這節(jié)棵所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了解大致的情況并且把看不懂的內(nèi)容作筆記留下,等上可使自己對起先不了解的地方進行仔細聽講,張老師上課很有特色,先把新知識仔細地將一遍,然后再挑一至兩道有代表意義的習題給我們同學現(xiàn)場做,因為他會隨意抽同學上黑板做,所以大家上課時都很認真聽講,認真做題。當然,大家也很害怕被抽到上黑板做題目,總之每節(jié)課都必須百分百的投入才可以掌握老師的知識,放學后,一定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并及時上交,張老師十分看重作業(yè)的認真程度,和作業(yè)的正確率,并每次回選出一兩本優(yōu)秀的作業(yè)給每班瀏覽參照。張老師對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讓人敬佩,讓人心上,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在半年學習結構力學的過程中,一開始,我以為結構力學不一定很難,因為部分內(nèi)容以前在另外兩大力學里學過,所以我認為可以掌握好的,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我發(fā)現(xiàn)它并不那么容易的學習,首先,我們學習內(nèi)容很多,量大,而且有些部分十分的難,所以所作的習題雖少但包括的知識量很大也不宜解,所以不小心就會做錯,所以在做練習之前一定要先把書上的知識仔細復習一遍,還一定要把所要作的題目好好的念幾遍,把握住題目中的關鍵,然后在著手做題,并且在做題時,一步步認真看清,并且在有必要時應該在草稿紙上面做一遍再騰寫道本子上,那樣既可以做正確又可以保持本子的整潔。第二,在學習結構力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畫圖,然而這畫圖也是一門學問,比如我們畫內(nèi)力圖,一定要通過計算算出每個點的受力值(彎矩值或剪力值或軸力值),然后得出每個點之間的方程,例如是一次函數(shù)還是兩次函數(shù),再取每一點,進行平衡驗算,得出正確結果后,畫出彎矩圖或軸力圖或剪力圖。在中過程中一定要細心仔細,并且要計算正確,那樣才能得到正確的圖。第三,我認為做完作業(yè)后一定要對易學過的知識和以前的知識一起好好的復習一遍,把做過的習題也復習一遍,還可以參考一些課外書籍來提高鞏固自己的知識,那樣才不會把以前的忘卻,并且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活用所學的知識,把各種題目解答出??荚囀敲恳婚T學科必不可少的過程,所以應對考試也是我們學習的一部分,張老師會在考試前把我們所要掌握的內(nèi)容一一列出,并說明了重點和必考內(nèi)容,還包括了考試的難度,使我們有一個明確的復習目標,并且張老師還積極地為我們答疑,我們有不懂得題目或問題時,可以直接去辦公室找他,他會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解答屆時,使我們徹底的了解,我們也能過老師的解答和自身的體會更深入地了解結構力學,掌握它的精髓??偨Y半年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要學習好結構力學,首先一定認清自己,把自己的實力認清楚,了解自己在班中的地位和同學的情況,設立一個對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并且不斷地向著它努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動力,即壓力,我們可以通過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較學習成績和學習的努力程度來刺激自己,激勵自己,使自己有壓力,有動力,不斷的努力,那樣才能達到更高的層次,使自己在考試是得到好成績。最后一條就是要有細心,每做一道題目一定要分清楚步驟,每一步仔細計算,還要認真的驗算,看清每一個數(shù)字,那樣才會更快地得到正確的答案。第一次的結構力學的成績的了個良,馬上就要開學了,在新學期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在下學期期末能得到理想的成績,能在原有的成績上更上一層樓,使自己不會失望??傊陨淼呐Ρ绕渌亩贾匾5谖迤航Y構力學心得體會結構力學心得體會本學期結構力學的課程已經(jīng)接近尾聲。主要是三部分內(nèi)容,即漸近法、矩陣位移法和平面剛架靜力分析的程序設計。通過為期八周的理論課學習和六次的上機課程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