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鼻》作品中的《子夜》_第1頁
芥川龍之介《鼻》作品中的《子夜》_第2頁
芥川龍之介《鼻》作品中的《子夜》_第3頁
芥川龍之介《鼻》作品中的《子夜》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芥川龍之介《鼻》作品中的《子夜》

芥川龍之介(1892-1927),原名柳川龍介。他是日本文學史上的一位新聳人聽聞作家。《鼻子》是芥川初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首次刊載于1916年2月《新思潮》復刊號。這篇僅僅17頁的小說使得當時年僅23歲的芥川龍之介在文壇嶄露頭角,備受關注,甚至得到文學大家夏目漱石的贊賞和推崇:“他將是獨一無二的作家”、“那樣的作品再寫上二三十篇當會成為文壇上無與倫比的作家”。山本有三夸獎芥川這部精短之作“精彩得足可選進國家選定的教科書中去”。而其摯友久米正雄則稱:“《鼻子》既是芥川的處女作,也是他‘最后’的作品,最為完美,最為成功?!本妹椎脑u價,既充分肯定了《鼻子》高度的文學成就,同時也似乎在告知讀者,小說《鼻子》里所展示的是最為完整和真實的芥川的內心世界。作品的選材和立意、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設定和內心分析等都與芥川龍之介存在密切關聯。1竹子內在意義《鼻子》取材于《今昔物語》中“池尾禪珍內供鼻語第二十”,受《宇治拾遺物語》第二卷“長鼻僧人”和果戈理的《鼻》兩則故事影響創(chuàng)作而成。在芥川的《鼻子》和另外三篇作品中,鼻子均是關鍵詞,每個故事都因鼻子而起,主人公都是道高德重的僧人。鼻子是人體的通氣器官,《圣經》的《創(chuàng)世紀》中這樣描述:“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現狀捏成泥人的模樣,然后通過鼻子吹進一口氣于其中,他便有了生命。”呼吸開啟了生命之門。而鼻子在人類文化中也衍生了多種意義,“仰人鼻息”、“嗤之以鼻”等諺語,反映出鼻子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具有象征意義。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鼻”解釋為:會意字,從自,從畀,“畀”又兼作聲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不難理解,鼻子表現了一個人的自我態(tài)度和自我意識及與他人關系的確立。芥川的《鼻子》很巧妙地運用了這層意思。在《鼻子》這篇小說中,主人公內供從一個小沙彌開始,直到升為內道場,年近已過半百,但心里始終為自己的長鼻子苦惱不已。鼻子“足有五六寸長”,“從上唇上邊一直垂到顎下”,“上下一般粗細,酷似香腸”,從臉中央耷拉下來。這個長鼻子使其異于旁人,成為周圍人關注和談論的話題。作為修行得道的高僧,他的社會作用往往是通過勸誡,引導人們走出內心的魔障,輔佑大眾走出心靈的苦海。而此時的內供卻似乎自身難保,深深陷入鼻子的苦惱和自卑中。選擇僧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暗示著作者芥川試圖告知讀者,連德行高超的高僧們在煩惱面前都束手無策,那么,普通大眾更是如此,如果僅僅指望著依靠宗教或他人力量的幫助,實際上是徒勞和奢望的。2《鼻子》主人公的內容分析與外部溝通2.1“木條替自己”禪智內供是寺院的高僧,一般來說,僧人都是杜絕塵緣,全心向佛,遠離人間萬般煩惱的智者,而小說《鼻子》中的內供卻是現實中一個為鼻子而煩惱的僧人。吃飯時鼻尖容易“杵到碗里的飯上去”,內供只能“吩咐一個徒弟坐在對面”用“木條替自己掀著鼻子”。他也曾偷偷地照鏡子,觀察別人,遍查典籍,嘗試各種縮鼻靈方,甚至他不惜去喝老鴉爪子湯,鼻子上涂老鼠尿,但始終無法奏效。鼻子深刻提醒著內供其存在,池尾百姓的議論和譏笑也讓他不能安心誦經。他深知自己不應執(zhí)著于皮相,應該“專心往生凈土”,但煩惱一直糾纏著他。而高僧的地位和強烈的自尊,又不允許他輕易將內心展露出來。2.2雜役僧徒們結合來助《鼻子》中的旁觀者主要有池尾的百姓、武士、院中僧侶這三類人。老百姓“替內供著想”,認為內供幸運地用僧侶身份擺脫了無人肯嫁的尷尬;寺院中眾僧礙于內供的身份地位,表面上不敢嘲笑,背地里卻免不了嘲諷,有回替換弟子的中童子提著內供的鼻子以方便其用餐時,一個噴嚏,長鼻子就扎進粥里,這件事便立即傳到寺院外,成為當時京城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而當內供鼻子變短后,武士則“臉上擺出比以前更覺好笑的神色,連話都不正經說,只是死死地盯著內供的鼻子”。那位中童子見到鼻子縮短后的內供,“起先還低著頭憋著笑,后來憋不住了,就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寺里的雜役僧徒們當面畢恭畢敬地聽著,背后“偷偷地笑”,這樣的情況“還不止一回”。這三類人代表著內供周邊的旁觀者,內供的鼻子無論長或短,始終是他們找樂子的對象。3緩解內心的困難3.1縮鼻:內供的反思可以說,內供一生為長鼻子困擾,在人生的一開始他就處在困境中,長鼻子外形的奇異讓他引人注目,加之諸多不便,令其自尊心備受傷害,這些都促使他“試圖從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面來恢復自尊心”,他試圖努力改變大眾審美下的丑陋,但遲遲沒有找到方法。某種機緣,有位身邊形影相隨的徒弟從中國渡海來的供奉僧那里取得一個良方,縮鼻似乎很成功。內供以為沖出困境,但不想卻陷入新一輪的困境,周邊的人笑得更加厲害,他又期望著模樣的恢復。小說最后一句話十分令人深思,“內供在黎明的秋風中晃蕩著長鼻子,心里喃喃自語道:‘這樣一來,準沒有人再笑我了!’”內供懷念原先的長鼻子,因為他認識到過去別人的嘲笑僅僅是對其奇異外形的嘲笑,而在縮鼻后的嘲笑則是對其心靈的嘲諷,即旁觀者更多地是嘲笑他改變自己形象的行為。相比于對外貌的嘲笑,這種嘲笑,更是讓內供無法接受的。內供的喃喃自語意味著他在掙扎和改變后,世人的利己本性最終使其放棄了改變,恢復到原點,他最終還是沒有真正走出人生的困境。3.2模仿自己,打造自己內供為鼻子變長變短而自卑焦慮的心理歷程,其實正是世間人類心理的廣泛而又真實的寫照。人生在世,都免不了要想辦法克服和掩蓋自己的弱點,當一個人時刻用別人眼光審視自身的時候,便會對他人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甚至變得矯揉造作。《鼻子》中內供的鼻子是個代表性的象征,內供看似超凡脫俗,無所顧念,卻愁腸寸斷;貌似佛法高深,道高德重,卻內心脆弱不堪。強烈的自尊心和高僧的地位,使得內供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努力掩飾著內心的焦慮。“自尊”和“自卑”仿若兩道無形枷鎖,讓本應誦經傳道、弘揚佛法的內供身心陷入困境,幾近窒息。從本質上來說,內供苦悶的不是鼻子的長短,而是眾人的目光,因此他只有擺脫內心對他人評議的執(zhí)拗,才有可能真正解脫。3.3內供的利己芥川在作品《鼻子》中寫道:“人的心中,總有兩種相互矛盾的情感。對他人的不幸,無人不會同情。然而,這個不幸的人,一旦擺脫困境,不知怎的,反倒讓人覺得若有所失?!睂τ趦裙┑牟恍?旁人似乎表現出同情,而實質心里幸災樂禍,對內供說三道四。而當內供鼻子縮短了,他們又會失趣無味,甚至對內供過去的長鼻子念念不忘起來。而對自尊心極強的內供而言,過于關注別人的看法,忍受不了別人的臉色和社會的輿論,寧愿再回到原來肉體的痛苦中去。在小說結尾,內供的鼻子變長了,可憐的內供最終選擇犧牲自尊,重新陷入不幸,相信恢復后“準沒有人再笑我了”,從而成全了旁觀者的利己。在《鼻子》中,人性的軟弱虛偽和自私自利赤裸裸地盡顯無遺。芥川作品通過心理描寫揭露人類利己主義的頗多。《仙人》中以耍鼠為生的主人公李小二貧困落魄,當他因避雨躲進神廟,遇到衣衫襤褸的老道士時,產生同情和憐憫,但同時他也暗暗覺得“自己在一切方面都是生活上的優(yōu)越者”。4《鼻子》和《真實的美德》4.1社會現實的影響正如芥川龍之介的摯友久米正雄所言,《鼻子》如實反映了年輕時芥川的處境和心理。芥川創(chuàng)作《鼻子》(1916)時正值日本大正時期,日俄戰(zhàn)爭的勝利使國民情緒高漲。一方面,社會時局動蕩,百姓生活貧困;另一方面,母親的精神失常使得芥川始終處于懷疑自己也會遺傳的極度恐懼中,而后與吉田彌生的初戀遭到養(yǎng)母的反對而告吹。家庭、社會和個人生活方面的困擾使芥川陷入人生的低谷。同時,由于受到時代的制約,芥川龍之介開始從古典文獻中充分挖掘素材,以歷史題材為小說,以冷靜的旁觀者來審視當時的日本社會?!侗亲印啡〔挠诠诺渥髌?詼諧風趣的劇本和對文學的創(chuàng)作使芥川暫時擺脫了現實的不愉快。即便如此,在這篇小說中芥川仍舊一針見血地揭露出人性的本質。4.2為他人計的人性《鼻子》里高僧內供的鼻子因為其奇異而備受百姓熱議,內供雖然飽腹經綸,卻也在旁觀者的品頭論足中糾結不已。內供害怕自己的長相被嘲笑,忌諱談到鼻子相關的話題。而鼻子對于內供,正如母親對于芥川一樣,是心中永久的傷疤。芥川害怕別人提到瘋女母親,和母親居住緊緊是樓板之隔,但是母親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作為瘋女人的兒子和養(yǎng)子的身份,世人必定給了芥川很多的同情,也讓他遭受不少非議。而遭受的同情和議論,使芥川自幼透析了旁觀者的心態(tài),看清了人性中的自私本性。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周圍的人們很丑惡,自己也很丑惡。目睹這些丑陋而活著是一種痛苦,而且只能強迫自己這樣活著?!?.3對內供的同情與充分利益的救贖小說《鼻子》中,內供飽嘗了世間的冷言冷語,他被大眾議論著、嘲諷著,幸而身邊有位如影相隨的徒弟伺候著他的飲食起居。某種機緣,這位弟子得到一劑良方,鼻子成功縮短后,呆在嘴唇的上邊,而且持續(xù)了兩三天。這位弟子的良苦用心,著實讓人感到一絲暖意,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對于身處下位的弟子而言,能夠對地位高于自己的內供施予同情或幫助時,內心某種得意或驕傲便伴隨著同情萌發(fā)開來。而鼻子變短對于內供來說,卻又是一場災難,他再次陷入困境,性格日益乖張。弟子開始加入旁觀者的行列,開始背地里詛咒內供,“內供會由于犯了暴戾罪而受懲罰的”。芥川在作品里很少提及家庭和私生活,而在《點鬼薄》里卻屢屢提到養(yǎng)父母的家庭。由此可以看出,芥川對于養(yǎng)父母的深厚感情。在由養(yǎng)父道章、養(yǎng)母TOMO和伯母FUKI組成的芥川家里,是芥川“安全的城堡”。而在養(yǎng)父母家長大的芥川也因寄人籬下,自幼形成處心積慮地討好他人的“養(yǎng)子根性”和異樣自卑。一直單身的伯母,就像那個悉心照料內供的徒弟一樣,猶如生母一般撫養(yǎng)芥川,給予了芥川安全溫暖的童年。但是在芥川成年后,伯母和養(yǎng)母對其與初戀女友的交往大加干涉,在婚后更是變本加厲,束縛壓抑的家庭生活加重了芥川精神上的無奈與不安。伯母原本是芥川身邊最親近的人,但是對芥川傷害最深的同樣也是她。5恢復烈日—結語《鼻子》這篇小說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復雜的文本,其寓意深刻,值得仔細尋味。小說結尾處寫道,“寺院里的銀杏和七葉樹一夜中間掉光了葉子,庭園明亮得猶如鋪滿了黃金”,塔頂的“九輪在晨曦中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