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兩次合作比較表格_第1頁
國共兩次合作比較表格_第2頁
國共兩次合作比較表格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共兩次合作比較表格國共兩次合作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在中國革命過程中兩次進行的合作。第一次合作發(fā)生在1924年至1927年期間,第二次合作發(fā)生在1937年至1945年期間。這兩次合作對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下面我將通過表格的形式對這兩次合作進行比較,并進行相關參考內容的詳細闡述。

||第一次合作|第二次合作|

|------------------|----------------------------------------------------|----------------------------------------------------|

|時間|1924年-1927年|1937年-1945年|

|合作契機|國共兩黨在共同抵制帝國主義侵略和實現(xiàn)中國獨立、民主的共同目標下合作|日本發(fā)動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下,實現(xiàn)國共之間的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合作|

|合作領導人|孫中山、蔣介石(中國國民黨);陳獨秀、毛澤東(中國共產黨)|蔣介石(中國國民黨);毛澤東(中國共產黨)|

|合作原因與實現(xiàn)|共同抵制列強侵略,實現(xiàn)中國的獨立和民主|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實現(xiàn)國共的統(tǒng)一合作|

|效果與影響|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和中國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展|在抗日戰(zhàn)爭中為最終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力量|

|分歧與沖突|政治軍事分歧(黨內左右派斗爭)|政治軍事分歧(蘇聯(lián)的影響、政治改革等)|

|后續(xù)發(fā)展|布爾什維克化與土地革命|解放區(qū)的發(fā)展與土地革命|

第一次合作(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合作是在國共兩黨都追求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標下進行的。此時的中國正面臨列強的侵略和內外壓力,國共兩黨需要通過合作來推動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和武裝斗爭的開展。在這次合作中,國共兩黨共同抵制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并實現(xiàn)了中國的獨立和民主。然而,由于存在政治軍事分歧,如黨內左右派斗爭等問題,最終導致了合作的失敗。此后,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布爾什維克化的改造,并在農村展開了土地革命,為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埋下了種子。

參考內容:

1.吳晗:《中國共產黨黨史綱要》

2.王漢民、戴亮:《中國共產黨簡史》

3.陳白塵:《中國革命史綱》

第二次合作(1937年-1945年):

第二次合作是在日本發(fā)動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背景下進行的。國共兩黨意識到抵御日本侵略的共同目標,開始了抗日戰(zhàn)爭的合作。這次合作的成功與第一次合作失敗的經驗有關,國共兩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實現(xiàn)了真正的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這次合作中,國共兩黨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力量。然而,在合作過程中,國共兩黨也存在著政治軍事分歧,如蘇聯(lián)的影響、政治改革等問題,這些分歧給合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第二次合作的成功為國共兩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發(fā)展和土地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參考內容:

1.馮乃云:《中國共產黨簡史》

2.張玉鳳等:《中國共產黨史》

3.何兆武:《新中國史綱》

總結:

國共兩次合作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合作的失敗為中國共產黨進行布爾什維克化的轉型和土地革命的展開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