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義》的天人觀與天地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1.gif)
![《白虎通義》的天人觀與天地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2.gif)
![《白虎通義》的天人觀與天地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3.gif)
![《白虎通義》的天人觀與天地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dbf18b4f8b7b734b11724223e326e4bc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虎通義》的天人觀與天地觀
一、“天人觀”的變化由于《預言》在社會上的廣泛普及,《白虎通志》在完成過程中一定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由于當時新的政治和經(jīng)濟狀況,《白虎通志》作為封建統(tǒng)治的指導思想和書寫經(jīng)典,必然會反映這一點。因此,《白虎通義》與董仲舒學說相比較,還是有些發(fā)展變化的。但是筆者始終認為,這種發(fā)展只是在量上的,而且規(guī)模甚微,并未能改變董仲舒新儒學質(zhì)的規(guī)定性。換言之,它不曾從總體上扭轉(zhuǎn)新儒學在當時的守成性質(zhì)?!栋谆⑼x》在“天人觀”上,與董仲舒新儒學相比較,所具有第一個新意是,它試圖改變董仲舒在宇宙構成論方面的粗暴做法,而讓“天人觀”披上一層精致的外殼。董仲舒在天地生成問題上,沒有進行細致的考慮。他只在極個別處稍微接觸了這個問題:“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五行相生》)。又說:“是故惟天地之氣而精,出入無形而物莫不應。實之至”(《循天之道》),這是具有樸素唯物論與樸素辨證法性質(zhì)的。但董仲舒很快又將它們幻化為意志性感情性的實體了:“春,喜氣也,故生。秋,怒氣也,故殺。夏,樂氣也,故養(yǎng)。冬,哀氣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陰陽義》)。從而終結(jié)了宇宙生成論的思考。關于宇宙構成論,董仲舒表現(xiàn)得更為荒謬粗暴。他十分簡單地將整個宇宙劃分為“天”與“人”的對應關系,“天”是人格化的“神”,而人則是具有“天”種種特性的萬物之長,這顯然是不夠精致的理論。《白虎通義》則對宇宙問題有了一些新的提法:始起之天,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后剖判,清濁既分,精出曜布,度物施生。精者為三光,號者為五行。行生情,情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天地》)。這顯然是比較完整的宇宙生成論體系。它在《白虎通義》中出現(xiàn),恐怕是受了流行的緯書的影響?!肚彾取吩?夫有形生于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zhì)之始也。氣形質(zhì)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而未相離……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又《孝經(jīng)·鉤命訣》云: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zhì),謂之太素。質(zhì)形已具,謂之太極。前者側(cè)重于從宇宙生成論角度立論,而后者則基本上體現(xiàn)為宇宙構成論。但從兩者使用的概念與論證層次??梢钥吹贸觥栋谆⑼x》是受了它們的影響?;蛘哒f是借用了它們的觀點。這是《白虎通義》較董仲舒在“天人觀”上有所變化的第一點。但《白虎通義》畢竟是正宗的新儒學,所以它的宇宙生成論馬上就落實到綱常上去了:“陽唱陰和,界行女隨”(天道),“所以左旋右周者,猶君臣陰陽相對之義”,“君舒臣疾,卑者宜勞”等等(俱見《天地》),與董仲舒又走到一起來了?!拔逍姓f”是“天人觀”的邏輯外延,《白虎通義》將封建綱常原則,注入到“五行說”之內(nèi),人為地在“五行”中劃分出尊卑高下,用人類社會的等級秩序,解釋“五行”的屬性,這也是董仲舒新儒學所不曾有的。它正是《白虎通義》在“天人觀”上的第二個新變化,但這種發(fā)展是極其庸俗的。在董仲舒那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平等的。其要義便是五行執(zhí)事,各盡其職。當然“土”的地位,似乎稍高一些,“土者,五行最貴者也”(《五行對》),董仲舒這樣講,恐怕與當時漢奉土德有關。但在《白虎通義》中,五行的關系完全衍化為陽尊陰卑的關系,成了人間政治在自然界的投影。在五行之中,土最尊,而水最卑,《五祀》云:“以為土位在中央至尊,故祭以心,心者,藏之尊者;水最卑,不得食其所勝?!边@表明,在祭祀中五行有尊卑等級?!段逍小菲獙Υ烁虚L篇論述,擇其要者臚列如次: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陽也,尊,故上;水者,陰也,卑,故下;木者少陽,金者少陰,有中和之性。在五行中區(qū)別尊卑的目的,《白虎通義》自己說得很清楚:“五行皆同義,天子所以內(nèi)明而外昧,人所以外明而內(nèi)昧何?明天人欲相向而治也”。就是要把人事與自然更進一步等同起來,先給自然事物建立個尊卑關系網(wǎng)絡,然后再回過頭來借重自然尊卑網(wǎng)絡來論證人間封建綱常的合理性。當然偶而也可以是“五行之性,火熱水寒,有溫水無寒火何,明臣可以為君,君不可更為臣”(《五行》)。但是《白虎通義》對“五行”這樣加以尊卑化,其帶來的嚴重后果之一,是極大地貶低了“五德終始”說的價值,而“五德終始”說則是新儒學的構成部分,與“三統(tǒng)說”互為表里。按《白虎通義》的說法,那么該由誰來奉這個倒楣卑下的“水德”呢?《白虎通義》也知道自己觀點的矛盾性。試圖彌補之。它說“火,陽,君之象也。水,陰,臣之義也。臣所以勝其君何?此謂無道之君也,故為眾陰所害”(《五行》)。但盡管如此,繼起的奉“水德”的統(tǒng)治者,歸根結(jié)底還是個篡逆者,就實質(zhì)言他仍是卑下的,因為這是為水的屬性“卑下”所決定了的,有誰愿意如此呢?《白虎通義》在五行問題上固然較董仲舒有所發(fā)展,但這種發(fā)展恰恰會使董仲舒為代表的漢代新儒學陷入困境,因此它不足為取。不過,我們要看到這畢竟是《白虎通義》對董仲舒學說的某種發(fā)展,有必要予以指出。二、《白虎通義》的人性觀:“君權至上,不臣也?!倍偈嬖谌诵哉摲矫?提倡性三品說,赤裸裸地論證人性高下與尊卑貴賤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不利于新儒學發(fā)揮對被壓迫者的欺騙功能的?!栋谆⑼x》在人性問題上對董仲舒新儒學的“性論”有所修正,有所發(fā)展。它提出“情性”的復合概念,來闡述人性的善惡。這是它比較深刻之處,值得注意?!栋谆⑼x》將人性劃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性,另一是情。在具體解釋時,它當然仍是套用陰陽諸概念的,它將性歸之于陽,而情歸之于陰?!靶哉?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稟陰陽氣而生,故內(nèi)懷五性六情”。(《隋性》)。由于天之道陽優(yōu)陰劣,故性美而情惡:“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同前)。在這基礎上,性與五常搭配,即性懷有仁義禮智信五常,而情則具體化為六情“喜怒哀樂愛惡”。性與情之間,性是主導的,情是陪襯:—“六情所以扶成五性也”。其它還有一大堆鬼話,這里可以暫不理睬它。從上面所述來看,《白虎通義》劃分情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兼顧了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論。孟子所謂的性善,便是它所云的性,荀子所謂的性惡,便是它所言的情。兩者融合在一起,從而使儒家的人性論理論得到充實和豐富。更可注意的是,《白虎通義》的“情性”論在教化上自然而然能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其有賢才美質(zhì)知學者,足以開其心,頑鈍之民,亦足以別于禽獸而知人倫,故無不教之民”(《辟雍》),這也是它主張“禮不下庶人,欲勉民使至于士”的依據(jù)。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至少要比董仲舒高明一些?!栋谆⑼x》在人性問題上對董仲舒新儒學的這一發(fā)展,是值得肯定的。東漢王朝是建立在豪強地主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劉秀的功臣大多是些有實力有影響的豪強。他們在東漢政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東漢的皇后一般都出于鄧竇諸大族。而朝廷的許多措施,如果得不到諸豪強大族的贊同。往往不能順利貫徹。東漢豪族的囂張,連馬援也深為畏懼(參見陳登原《國史舊聞》第一分冊“馬援畏大姓”條)。在這樣的情況下,君權無形之中遇到一定的削弱。后來安帝時鄧后擅政,其所從來也久矣。因此,在《白虎通義》中,勢必留下這種政治格局的痕跡。但是,章帝統(tǒng)治時期,畢竟不同于日后“桓靈”統(tǒng)治下的“王綱陵替”階段。君權總的說來,還比較強大。因此《白虎通義》中同樣有許多強調(diào)君權至上的內(nèi)容。強調(diào)君權是董仲舒新儒學的原意,而“王者不純臣諸侯”(《王者不臣》),則是體現(xiàn)豪強地主意志的新義。后者是《白虎通義》對董仲舒學說在社會政治觀方面的某些發(fā)展。有必要在這里稍作論述。第一,是對天子權力的部分淡化?!栋谆⑼x》開宗明義便是講“天子者,爵稱也”(《爵稱》)。將天子說成是爵位的一等,這本身就是夠大膽的。這也許是豪族們企圖削弱君權的一種努力?!巴跽咛右喾Q士何?舉而下升,以為人無生得貴者”(《爵》),“士”僅僅是“尊之漸”。現(xiàn)在王者之太子也只有從頭做起,這不是輕視帝王又是什么?《白虎通義》進而提倡“王者不純臣諸侯”(《王者不臣》)。并規(guī)定了王者不臣者三:“三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這里不臣三王之后是舊義,不臣夷狄是其狹隘的民族規(guī),而不臣妻之父母,實際上透露出東漢后戚勢力日漸坐大的消息。所有以上的一切,其根據(jù)是什么,《白虎通義》中扭扭捏捏表示了一點。即“明天下非一家之有”(《三正》)?!懊魈煜路且患抑小?原本是一句充實民本精神的話,可是到了豪強離心勢力哪里,卻成了他們用來抗衡王權的盾牌。西漢時,谷永投靠王氏家族,曾為王氏擅權而大唱“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高調(diào)。無獨有偶,現(xiàn)在它又在《白虎通義》中出現(xiàn)了。第二,是呼吁給豪強勢力以更大的權力。這從所謂“九錫”的具體內(nèi)容中透露出來?!熬佩a”內(nèi)容屬于《禮經(jīng)》所載。但是《白虎通義》對它的解釋,則表現(xiàn)為豪強勢力在當時的抬頭,他們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利。“九錫”中所包含的權力頗教人為之追求,尤其是“專殺”“專征”等條目。更是讓人眼紅。所以日后魏晉之際的“禪讓”,行“九錫”乃成了其中一道必要的程序?!段馁|(zhì)》云:“王者緣臣子之心以為之制”。這更為明確地對君主們提出了擴大豪族權力,滿足豪族利益的要求。第三,是提出建立適應現(xiàn)實變遷的綱紀倫常。這集中表現(xiàn)為《白虎通義》所闡述的“三綱六紀”理論。其要云: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又曰敬諸父兄,六紀道行,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信,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疆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三綱六紀》)三綱,早已有之,六紀則是新的,董仲舒言“三綱五紀”,但對六紀未具體作解釋。賈誼言“以六為法”故“人有六親”,但其所言“六親自始曰父”,一直到“曾祖昆弟又有子。子為族兄弟”。共六等親(詳見《新書·六術》)講的都是血緣關系。而《白虎通義》的“六紀”,則是既包括血緣關系,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又包含社會關系,如師長、朋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臨時租賃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無抵押借款合同格式版(2篇)
- 2025年個人簡單勞動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臨時聘用協(xié)議經(jīng)典版(2篇)
- 2025年書面勞動合同(三篇)
- 2025年臨時聘用協(xié)議簡單版(三篇)
- 2025年二婚婚前協(xié)議參考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門面常用版房屋租賃合同(2篇)
- 北京市裝修工程驗收合同
- 產(chǎn)業(yè)升級渣土運輸協(xié)議樣本
- 茶文化與茶健康教學課件
- 建筑公司工程財務報銷制度(精選7篇)
- 降水預報思路和方法
- 工程設計方案定案表
- 第一章-天氣圖基本分析方法課件
- 虛位移原理PPT
- 初二物理彈力知識要點及練習
- QE工程師簡歷
- 輔音和輔音字母組合發(fā)音規(guī)則
- 2021年酒店餐飲傳菜員崗位職責與獎罰制度
- 最新船廠機艙綜合布置及生產(chǎn)設計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