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_第1頁
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_第2頁
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_第3頁
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_第4頁
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漂浮育苗技術在水培育中的應用

浮育苗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現(xiàn)代水育苗技術,屬于非陸地無土栽培的范疇。即在溫室或塑料棚內,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盤為載體,裝填上人工配制的適宜基質,然后將苗盤漂浮于含有完全營養(yǎng)的水池中,完成種苗的萌發(fā)、生長和成苗過程。目前在烤煙上已廣泛應用,蔬菜生產上也在逐漸推廣。該技術設備簡單,材料來源廣泛,操作管理容易,具有省地、省力、省時等優(yōu)勢;消毒徹底,可擺脫土壤傳帶的病、蟲、雜草危害,培育無病、無蟲壯苗;根系發(fā)達,生長整齊,壯苗率高;促進早出苗、早成苗,實現(xiàn)農產品提早上市,并有利于實現(xiàn)育苗的產業(yè)化、商品化和現(xiàn)代化。1竹筍浮育苗的關鍵技術1.1蔬菜或山地苗床選在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空闊,無污染,水源方便、排水順暢,交通便利,無大量塵土,周圍無高大樹木、建筑物或山體遮陽,應遠離蔬菜地100m以上,遠離農戶房屋1000m以上。1.2苗池的浮盤面積、長度1.2.1塑料小拱棚苗池為長方形,建成低廂茶盤式,提倡用筑土埂的方法建造,也可以選用空心輕型磚或建筑用青磚筑埂,小拱棚棚頂制作成“屋脊型”,先蓋防蟲網,再蓋膜,棚頂離盤面50~60cm。營養(yǎng)池底面必須水平、光滑,營養(yǎng)池規(guī)格長寬度應比育苗盤長寬度數(shù)值的整倍數(shù)多3cm。苗池深13~15cm,埂寬20cm,長、寬依據浮盤的規(guī)格、育苗量等因素而定。也可借鑒煙草育苗,如浮盤長53,寬34cm,高6cm,160穴/盤的聚苯乙烯(EPS)格盤,池內徑規(guī)格為5.1m×1.1m(浮盤橫放排成2列)的標準苗池,能育4800株苗。若育苗數(shù)量需增加,可以適當加長苗池長度,但不能過長,否則會給管理帶來不便,尤其是溫度管理。1.2.2塑料大棚可按標準鋼架大棚規(guī)格建設,建大棚走向南北,設計規(guī)格為30×6(m),大棚兩側必有防蟲網,棚內可建三排苗池,每排3個,共建9個苗池,規(guī)格按內徑寬1.02m,內徑長8.85m,深0.12m,四周用空心磚搭建,空心磚寬0.2m,這樣,每個標準鋼架大棚可育苗351盤(每個水池育苗39盤),育苗量約為5.6萬株。為了大大節(jié)約用地面積,把棚內全部硬化為水泥地板,在排水及人為操作保證方便的情況下,可建內徑寬1.34m、內徑長8.86m的9個池,這樣,每個標準鋼架大棚可育苗468盤(每個水池育苗52盤),育苗量約7.48萬株,且建好后,大大減少鋪池底用的塑料膜,也能減少消毒用藥(因大棚內無泥土)。1.3全面噴霧消毒建造營養(yǎng)池時,要清除育苗點場內和周圍的雜草及植物殘體。漂浮池建好后用兆冠500倍液、200倍的漂白粉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對場地周圍、漂浮池拱架進行全面噴霧消毒;鋪襯池黑膜前,池底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敵殺死1000倍液等殺蟲劑全面噴霧一次,防止地下害蟲咬破池膜。鋪的膜藥用黑色厚膜以便抑制雜草的生長。1.4苗池的灌漿或覆膜苗床用水必須清潔、無污染,選用無污染的pH值為6~6.5的地下水或自來水,一般不使用池塘水、河水,嚴禁施用受污染的水源進行漂浮育苗。在育苗前3d注入苗池中,并覆膜以利升溫。一般要求苗池的灌水深度在8cm,浮盤盤面與營養(yǎng)池池壁頂平。但在早春灌水過深不利于增溫,特別是對于海拔較高的山區(qū)。為了達到有利于迅速提高溫度的目的,育苗前期苗池的灌水深度可在3~5cm范圍內,能保持浮盤能夠浮起即可;待空氣溫度穩(wěn)定上升到有利于育苗生長的氣溫時,再增加苗池內水的深度,最高保持在8cm左右,因為該省山區(qū)5月份也容易出現(xiàn)寒潮氣候,灌水過深不利于苗池內溫度的上升。1.5高壓旋轉軸生態(tài)法除首次使用的新盤外,育苗前苗盤必須消毒。消毒的方法是用15%次氯酸鈉溶液或1%~2%的福爾馬林溶液噴灑、0.05%~0.1%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苗盤,用塑料薄膜密封24h,然后用清水徹底沖洗干凈。1.6秸稈生物處理法基質使用漂浮育苗專用的基質,從專業(yè)的生產廠家購買?;|由草炭、發(fā)酵作物秸稈、膨化珍珠巖、蛭石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若沒有可自配,配方為:50%過篩的稻田土+40%充分腐熟的細碎稻草+10%珍珠巖。或直接到山上挖樹腳的腐殖土,但自配的一定要嚴格消毒。1.7觸自然之即散裝盤前首先將基質噴水,預先浸泡濕透再裝填,達到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效果?;|裝填要求充分、均勻、松緊程度適中,裝盤前首先檢查盤底是否堵塞,有堵塞的孔須先鉆通。1.8漂浮育苗盤、基質盤、漂放春季播種時間為3月份,秋季為11月初,裝盤后在每個苗穴的中心位置壓出一個約5mm深、1cm見方的小穴,可用手指點壓,也可用特制的壓穴板壓出整齊一致的小穴。漂浮育苗播種數(shù)量每穴1粒,中間2~3排每穴2粒(至于是2排還是三排,關鍵看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率高至92%以上的2排2粒即可),播后覆蓋少量的基質。播種的育苗盤要當天漂放,以防基質干燥漏失,影響出苗。播種24h后要及時檢查,若有的種植孔不能吸水,基質干燥,要將種植孔用細鐵絲鉆通。1.9施肥量及施肥量(1)未漂放育苗盤前和出苗前不施肥在水中,以防營養(yǎng)液濃縮和pH值上升“燒種”。施肥前要補水,使水位到8cm深。一般要出齊苗后放第一次肥(10g/盤),所施的肥可用氮磷鉀比例為15∶15∶15的云峰復合肥,在幼苗長出3~4時,施第二次施肥,施肥量每盤15~20g,按氮磷鉀比例為20∶15∶15的標準施。(2)施肥方法:肥料完全溶解于水桶中沿苗池走向,邊走邊將溶液倒入苗池中攪動,使營養(yǎng)液混勻,嚴禁從苗盤上方加肥料溶液和水,水分蒸發(fā)補充水位。2苗圃管理2.1膜邊排濕、平均氣溫播種后應注意保溫來保證出苗整齊,盤面溫度以20℃~28℃為宜,當晴天中午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及時打開棚膜兩邊通風排濕。若是春夏季溫差較大,到16時后又應及時關好棚兩頭門保溫,確保苗盤上苗周圍的溫度在12℃~21℃之間。在六盤水地區(qū),平均氣溫僅21℃,即便氣溫連續(xù)幾天高達25℃~28℃,水溫也基本恒定在18℃~19℃之間;進入冬季的11~12月份,有時溫度會連續(xù)幾天低至1℃~5℃之間,苗池內水溫仍能保持在7℃~11℃之間。2.2假植補苗、拔取苗萵筍苗出齊苗,兩片子葉全展即應開始間苗、定苗,同時對空穴進行假植補苗,拔取兩棵苗中大的苗來補,使每一個孔都有一株健壯整齊的苗。在間苗時,要盡量減少種植孔內的基質的帶出,補苗不要改變種植孔內基質的形態(tài)。間苗定苗時注意保持衛(wèi)生。2.3防止高腳苗移栽萵筍的移栽適宜葉齡為4~5葉,若苗健壯,能適期移栽,可不剪苗,但若苗徒長或因各種原因不能按期移栽,可通過剪苗促苗均勻一致,同時也防止高腳苗的產生。一般萵筍苗5片真葉時開始剪葉,對萵筍苗下部葉片也要修剪,增加苗間通風透光,剪葉一定要注意手和工具的消毒工作,剪后及時清理留在苗盤上的殘屑,以減少病害的發(fā)生。2.4月5d黑蓋當萵筍苗進入成苗期,移栽前7~10d斷水、斷肥煉苗。即莖高8~10cm開始煉苗,把棚膜從兩邊卷起至頂部,開始白天揭晚上蓋,5d后進行晝夜通風煉苗。從營養(yǎng)液中取出育苗盤,放在苗床邊(或用竹竿架于池埂兩邊將苗盤托起斷水),大棚兩側晝夜大通風,以蔬菜苗中午明顯萎蔫,早晚能恢復為宜,移栽前2d停止煉苗,把苗盤防入營養(yǎng)池內,吸足水,以利拔苗不傷根。2.5清和研制苗盤、塑料薄膜、棚架為了提高幼苗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在移栽前3天噴施1次送嫁藥或植物生長強壯劑,可用40%百菌清750倍液并加10%的萵筍微量元素水溶肥500倍液,或0.136%的碧護10000倍液進行防治。幼苗移栽后,盡快將苗盤、塑料薄膜、棚架等收回,用水沖洗干凈,存放備用,以降低育苗成本。浮盤應特別注意放于無鼠害之處,以防損壞。3浮育苗和抗病性的總結3.1苗穴部鹽分積累規(guī)律高溫、低濕和過分的空氣流動,都可促進基質表面水分的大量蒸發(fā),導致苗穴上部肥料鹽分的積累。鹽分積累主要在基質上部1.3cm處,嚴重時能造成幼苗死亡。出苗至根系從基質透入營養(yǎng)液期間,是易于發(fā)生鹽害的階段,此時幼苗利用養(yǎng)分少,肥料易于富積到基質中,隨盤面水分蒸發(fā)而積累到苗穴上部。發(fā)生鹽害的苗盤可見基質表面發(fā)白,有鹽分析出,通過噴水淋溶,即可消除鹽害。3.2幼苗期間陡降早春育苗,由于氣溫不穩(wěn)定,有時會出現(xiàn)持續(xù)寒流,棚溫夜間陡降,造成幼苗冷害。癥狀主要是葉片邊緣內卷或舌狀伸展,心葉顏色發(fā)白或淺黃色,甚至出現(xiàn)幼苗畸形,生長停止。一般經過4~5d連續(xù)的溫暖條件,幼苗可自行恢復正常生長。3.3發(fā)燒晴天中午,氣溫過高,若揭膜不及時,棚內溫度持續(xù)高于38℃,則出現(xiàn)熱害,葉邊變黃,甚至死亡。3.4子大子工程出的影響若未采用無滴膜,或棚內通風排濕不及時,則造成棚膜滴水,一方面會將播下的種子濺出,影響出苗,同時還會將基質濺起,覆蓋在萌發(fā)的幼苗上,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或導致死苗。此外,水滴落下時往往在滴水的地方濕度過大,綠藻滋生嚴重,使得整個苗床呈點片狀綠藻斑塊,影響幼苗正常生長,故建育苗棚必須采用無滴膜。3.5建立苗床霜霉病、猝倒病是漂浮育苗生產中的主要病害,苗床衛(wèi)生是苗床防病的最主要措施。苗床經常通風排濕,合理建設苗床,苗盤不能低于苗池邊緣,加強光照等是減少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兩種病害均可采用0.136%的碧護10000倍液進行預防,采用75%驅霜(丙森·霜尿氰)500~600倍液及72.2%普力克(霜霉威鹽酸鹽)水劑400倍液防治。3.6阿維菌素防治危害漂浮育苗生產的害蟲主要有潛葉蠅、蚜蟲等,可用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或10%吡蟲啉乳油2000~4000倍液防治。3.7利用苗池制作苗池水面直接受光是產生綠藻的關鍵因素,綠藻會大量吸收水中養(yǎng)分,與苗爭養(yǎng)??刂凭G藻的具體做法如下:(1)在制作苗池時,依照苗盤的數(shù)量確定苗池的大小,盡可能使苗盤擺放后不暴露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