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教案(完整版)_第1頁
《西方音樂史》教案(完整版)_第2頁
《西方音樂史》教案(完整版)_第3頁
《西方音樂史》教案(完整版)_第4頁
《西方音樂史》教案(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第一章古希臘、古羅馬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歷史背景,掌握音樂體裁、樂器、音樂知識等。教學重難點:荷馬史詩、畢律、三大悲劇家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歷史背景1、 地理位置2、 音樂生活與音樂思想二、 音樂體裁1>詩歌:《荷馬史詩》、抒情詩、頌歌(1) 《荷馬史詩》:采用揚抑抑格六咅步詩行寫作,節(jié)奏感強烈,適于民間的游吟詩人在里爾琴的伴奏下邊走邊吟唱。代表作:《伊利亞特》、《奧德賽》。(2) 抒情詩:由抒情詩人自編自唱,由樂器伴奏的詩歌,分笛歌邙可夫洛斯管伴奏)和琴歌(里爾琴伴奏)兩種。(3) 頌歌:在重大儀式上,伴有舞蹈和樂器演奏,運用華美的合唱形式來演唱。有太陽神頌歌和酒神頌歌。太陽神頌歌:風格莊嚴,用基薩拉琴伴奏,用以祭獻太陽神阿波羅的合唱。酒神頌歌:風格狂放,用阿夫洛斯管伴奏,用以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演唱的詩歌。賞:酒歌:《塞基洛斯墓志銘》贊美詩:《梅索梅德斯的繆斯贊美詩》2、戲劇……被后人稱為是西方文明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戲劇時代。悲劇:由酒神頌歌發(fā)展而來,是戲劇、詩歌、音樂和舞蹈合而為一的綜合藝術形式。代表人:埃斯庫羅斯《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索??死账埂抖淼移炙雇酢?;歐里庇德斯《美狄亞》。喜劇:源于酒神祭奠上的狂歡歌舞,多為政治題材。代表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鳥》。三、 樂器弦樂器:里爾琴、基薩拉琴管樂器:豎笛奧羅斯、復笛阿夫洛斯管四、 音樂知識“畢律”:也叫“五度相生律”,畢達哥拉斯提出。我國周代管仲提出的“三分損益法”亦是“五度相生律”,但比歐洲最早的五聲咅階理論“畢律”早140多年。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咅樂的發(fā)展情況。第二課第二章中世紀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中世紀的歷史文化背景、音樂體裁、音樂知識。教學重難點:教會音樂、世俗音樂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歷史及文化背景中世紀界定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的這一歷史時期。中世紀是全世界封建制社會形成到發(fā)展的時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廣泛傳播的吋期?;浇涛幕谥惺兰o輕取得了萬流歸宗的地位。歐洲人的生活與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各階層的人,無論是國王,還是領主,無論是騎士還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內(nèi)思想與生活,絕對不能夠超越??梢哉f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會的宗教儀式所包容,從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專門的宗教儀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約Z下。各種習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幾乎所有習俗都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許多節(jié)日都與宗教有關,如冬至口是紀念圣女露西亞、圣誕節(jié)是紀念耶穌誕生,萬圣節(jié)是為紀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節(jié)是紀念圣瓦倫丁神父等等。人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與教會和宗教相關,即使是演劇也都演圣經(jīng)中的故事??傊?,整個中世紀西歐文化,包括文藝復興初期在內(nèi),都是以基督教為題材、以基督教思想為背景的.二、 音樂體裁教會音斥(1) 圣詠:是在天主教會每日祈禱的日課和彌撒儀式中使用,具有很強的宗教觀念和功能。賞:《短禱文》(2) 格里高利圣詠:無伴奏純?nèi)寺暎新暎└璩膯温暡恳魳沸问?、以拉丁文為歌詞、即興式而無明顯節(jié)拍、建立在單純的自然音階基礎上;旋律:一般平緩,以級進和三度進行為主,音域經(jīng)??刂圃诒容^狹窄范圍內(nèi)。?歌唱方式有四種:獨唱、齊唱、交替演唱和應答演唱。賞:《圣誕節(jié)彌撒曲》屮的《慈悲經(jīng)》《哈利路亞:我們看見了他的星座》特點:格里高利圣詠旋律根據(jù)歌詞與歌聲的結(jié)合關系分為三種類型:音節(jié)式一一一字對一音;紐姆式 字對一個多音;花唱式 字對若干音,少則十兒個音多則五六十個音。2、世俗音斥騎士歌曲:自己填詞、創(chuàng)作的單聲部抒情歌曲。賞:亞當?得?拉?阿萊《羅班與馬里翁》插曲《巴勒斯坦之歌》《埃斯坦比耶》問:“騎士歌曲”與“格里高利圣詠”有什么不同?三、音樂知識1、 教會調(diào)式2、 紐姆譜3、 唱名法的起源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三課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音樂體裁。教學重難點:彌撒曲、經(jīng)文歌、眾贊歌、無伴奏合唱、杜飛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歷史及文化背景文藝復興時期是從中世紀通向巴洛克時代的過渡時期,是歐洲文化的繁榮時期。這時期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重新受到重視,因而得名“文藝復興”。但文藝復興不是古代文化的簡單復活,而是標志著代表新興市民階層意識形態(tài)的資產(chǎn)階級文化的萌芽和發(fā)展。文藝復興時期所形成的思想體系被稱為“人文主義”。人文主義主張一切以“人”為中心,反對以“神”為中心的封建教會思想。人文主義者提倡人性,反對禁欲主義,反對教會宣揚、人生有罪、離世絕俗、禁欲苦行和悲觀厭世的思想。它肯定人是生活的主人,應當享有友誼和愛情,應當追求財富和個人幸福,享受大自然和藝術美。因此人文主義者的視線是面向人間而不是天國,是面向現(xiàn)實而不是虛幻。二、 音樂體裁1、 彌撒曲:彌撒曲是天主教彌撒祭曲活動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樂中一種重要的體裁。彌撒祭曲活動分為"普通彌撒〃和"特別彌撒〃兩部分。普通彌撒所演唱的詞與並坦固定不變,特別彌撒則根據(jù)教會所FI歷或婚喪等儀式而有不同。普通彌撒屮演唱的彌撒依次為:慈悲經(jīng),榮耀經(jīng),信經(jīng),圣哉經(jīng),羔羊經(jīng)。在特別彌撒中演唱的彌撒曲主要包含進臺經(jīng)、升階經(jīng)、阿萊路亞、奉獻經(jīng)、圣餐經(jīng)。2、 眾贊歌德國路德教會的贊美詩。眾贊歌的歌詞不再用拉丁文,而改用本民族的當代語言;歌詞亦由毫無韻味的經(jīng)文和禱詞,而改為有韻律的詩歌。在音樂方面,也把繁瑣的復調(diào)體一變而為純樸的和聲體,使歌詞和旋律都清晰可聞。3、 經(jīng)文歌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演唱解釋《圣經(jīng)》的復調(diào)合唱歌曲。12、13世紀之交,用1段每個音節(jié)唱兒個音的素歌旋律作為固定歌調(diào)的無伴奏復週合唱歌曲,稱“克勞蘇拉〃。其屮固定歌調(diào)唱拉丁文歌詞,其他聲部則象現(xiàn)在的練聲曲那樣不唱歌詞。13世紀初,克勞蘇拉中不唱歌詞的上方聲部常填入歌詞,稱為“莫泰圖斯〃,這個字源出于法文的"mot〃,意為歌詞,后稱整個復調(diào)合唱歌曲為“經(jīng)文歌〃。4、 無伴奏合唱意大利羅馬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作曲家帕來斯特里納開創(chuàng)了莊嚴明凈的無伴奏合唱風格。無伴奏合唱該名稱源自于羅馬天主教堂。在那里演唱贊美詩時從來不用樂器伴奏。歐洲16世紀的很多合唱也無伴奏,但也有用管風琴或其他樂器伴奏,只是這些樂器所演奏的曲調(diào)與合唱的各聲部所唱的曲調(diào)完全一樣。19世紀以來無伴奏合唱獲得了廣泛應用。很多無伴奏合唱曲的內(nèi)容都是表現(xiàn)非宗教的口常生活。三、咅樂流派1、 勃艮第樂派(15世紀上半葉)代表人物:勃艮第樂派主要有三大代表人物:英國的約翰?鄧斯泰布爾,法國的紀堯姆?迪費,法國的吉爾?班舒瓦。紀堯姆?迪費(杜飛)生平:是勃艮第樂派最重耍的音樂大師。他大約在1400年左右出生在佛萊芒和瓦洛尼亞的邊界地區(qū)。1409—1414年間,他是貢布雷教堂唱詩班的歌童。他的青年時代是在意大利度過的,先后在比薩和里米尼的馬拉泰斯塔宮廷、羅馬教皇唱詩班、佛羅倫薩和博羅尼亞等地的唱詩班服務。1445年他冋到貢布雷,他的音樂才華逐漸為當?shù)氐馁F族所賞識,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就曾經(jīng)是他音樂上的學生。1474年,迪費在貢布雷去世。音樂:迪費的主要作品是彌撒曲、經(jīng)文歌、等各種當時主要的宗教咅樂體裁的作品,圣母贊歌、法語尚松(以回旋歌為主)以及拉丁文歌曲。此外還有不少世俗歌曲。他可能是最早使用世俗歌曲作為彌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充滿了熱情的愛和感情豐富的旋律,預示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2、 吉爾?班舒瓦生平:勃艮第樂派另一位音樂大師吉爾?班舒瓦(GillesBinchois,約1400-1460)則主要以法語尚松的創(chuàng)作知名于世。班舒瓦生于蒙斯一個富有的家庭。1423年,他離開蒙斯去到里爾居住,此后他曾在巴黎為被囚禁的薩福克伯爵服務。1427年,他參加了勃艮第宮廷合唱團。1453年從第戎的勃艮第宮廷退休,去往斯瓦格尼斯的圣文森教堂做了主管。1460年在那里去世。創(chuàng)作:班舒瓦的尚松創(chuàng)作在同時代的作曲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旋律。他的尚松旋律非常迷人,充滿了憂傷的情調(diào),富有感染力;同時又很簡潔,沒有復雜的節(jié)奏;和聲方面則時常浮現(xiàn)三和弦的輪廓。他對于尚松歌詞的選擇十分講究,許多歌詞都是別人創(chuàng)作的,這一點也打破了以往世俗音樂創(chuàng)作多是由作曲家自己寫歌詞的慣例。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四課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15世紀下半葉的音樂流派、及代表人。教學重難點:音樂流派、音樂家、新教音樂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咅樂流派1、佛蘭德樂派(15世紀下半葉)簡介:又稱"尼德蘭第二、第三樂派〃,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時間持續(xù)較久的樂派,涌現(xiàn)了較為眾多的作曲家。佛蘭德樂派可說是勃艮第斥派的延續(xù),這一樂派的音樂家主要出自尼德蘭的佛萊芒地區(qū)(法國北部、荷蘭與比利時南部)。代表人物:約翰?奧克岡:佛萊芒樂派第一代作曲家,其創(chuàng)作風格對若斯坎、奧布雷赫特等都有較大影響。約翰?奧克岡也譯作沃克亥姆。據(jù)說曾師從班舒瓦,深受勃艮第樂派影響。在彌撒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精湛的技巧。他精通各種卡農(nóng)手法。他的創(chuàng)作特點是運用重疊的長樂句而很少予以收束,各聲部獨立而不用模仿,從而形成一種連綿不斷的流動風格。著有彌撒曲》。若斯坎:寫有大量經(jīng)文歌和彌撒曲,以及以法國逍松為主的世俗歌曲。他強調(diào)模仿對位技術,同時充實和聲音響,且有很強的情感表現(xiàn)力。他的初期作品在技巧上與奧克岡相似,據(jù)說,若斯坎曾師從奧克岡。他為后世留下18首彌撒曲,100首經(jīng)文歌和70首尚松,其屮歌詞選擇范圍廣泛,更具有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自由的經(jīng)文歌成為他主要探索的題材。奧蘭多?迪?拉索:作有大量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音樂風格靈活生動、精致而又多樣化,精心處理音樂與歌詞的內(nèi)容和語調(diào)關系。他為復調(diào)音樂到主調(diào)音樂的過渡開辟了道路,他的作品兒乎全是聲樂,共有2000多首。其中有彌撒曲、經(jīng)文歌、圣母歌和世俗音樂作品,如意大利的牧歌、法國的尚松、德國的利德等。著有《我這窮人》、無伴奏合唱《回聲》。2、威尼斯樂派因發(fā)軻于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而得名。威尼斯樂派是個總稱,它有以下三種含義:音樂流派。威尼斯樂派首創(chuàng)雙重合唱曲;創(chuàng)作并演唱八聲部、十二聲部或更多聲部的大合唱曲,是該樂派的特征。演唱吋,各聲部合唱者分站在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的唱壇上,眾聲部都越過廣闊的空間,相互結(jié)合或唱答,效果輝煌。代表作曲家有威賴爾特等。指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器樂樂派。該器樂樂派以莊嚴、燦爛,對比鮮明為特點。威尼斯城內(nèi)的馬庫斯教堂為其活動中心,因教堂內(nèi)部廣闊,兩架管風琴音響宏大,可作呼應式的表演。該樂派對歐洲器樂的形成和主調(diào)音樂的早期發(fā)展,有較大影響。代表作曲家有維拉爾特及其弟子安?加勒里埃里和喬?結(jié)加勒里埃里等。指十七世紀歐洲歌劇樂派。與1637年威尼斯城首建公開歌劇院,并成為當吋歐洲歌劇中心有關。歌劇多為古典題材,咅樂富有戲劇性。代表作曲家有蒙特威爾笙與卡伐里等。主要歌劇有《奧菲歐》、《尤利西斯的歸來》、《波配阿的加冕》等。3、羅馬樂派由于帕萊斯特利那及其音樂風格得影響,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以羅馬為中心形成了羅馬樂派。是歐洲中世紀清唱式合唱咅樂時代的一個樂派。發(fā)軻于意大利的羅馬城而得名。代表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主要作品有《經(jīng)文歌》、《唱答歌》等。17世紀初期,羅馬樂派得音樂家們在帕萊斯特利那風格的基礎上汲取了威尼斯樂派得風格,但是仍致力于創(chuàng)作嚴格得宗教音樂,而拒絕巴羅克時期的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因而成為新時代得保守風格的代表。二、 音樂知識新教音樂:為了使基督教教義得以更好的傳播,路德親自用德文撰寫歌詞,參與并組織其它作曲家選取格里高利圣詠旋律、教會歌調(diào)以及世俗曲調(diào),經(jīng)過改編、整理,創(chuàng)造出新的圣詠模式一會眾贊美詩,也稱眾贊歌。三、 作品賞析1、 若斯坎的經(jīng)文歌《海,瑪利亞 寧靜的圣女》2、 帕萊斯特里納《馬賽盧斯教皇彌撒曲》川的《慈悲經(jīng)》3、 眾贊歌《上帝是我堅固的堡壘》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五課第四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體裁。教學重難點:歌劇、清唱劇、康塔塔、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歷史背景巴洛克”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風格”?!鞍吐蹇恕币沧g為“巴羅克”,這一詞產(chǎn)生于文藝復興時期,并源于葡萄牙語,原意指體大且形狀不規(guī)則的珍珠,在意大利語中有沖動、任性、夸張、幻想Z意。隨著文藝復興的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的蔓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藝術和音斥比納入具有新的教會精神的文化氛圍屮。在古典主義形式的完美、平衡、和諧被打亂之后,綜合、調(diào)和以及刻意的修飾成為新一代風格教會為自己的世界從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麗堂皇、瑰麗精致的形式,同時也給音樂打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巴洛克音樂是指公元1600-1750年的歐洲音樂。1600年標志著歐洲歌劇的誕±01750年標志著約塞巴赫的去世。巴赫、亨德爾被認為是巴洛克咅樂的重要代表人物。二、 音樂體裁1、聲樂歌劇--是音樂、美術、文學和舞蹈相結(jié)合表達的綜合藝術形式,以文學形式的戲劇劇本為基礎;配合以說白、布景、舞蹈、等綜合藝術。清唱劇….是巴羅克時期的一種混合歌樂的形式,是將宗教或史詩為題材的歌詞譜以曲調(diào),由許多樂章組成。在演唱方式上與歌劇相似,有詠嘆調(diào)、宣敘調(diào)、重唱、合唱等,并由樂隊伴奏??邓?-康塔塔(Cantata)是17世紀初產(chǎn)生于意大利的另一種聲樂體裁。以抒情性或戲劇性詩歌為基礎,比清唱劇端且通俗,由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和重唱等段落組成,有樂隊伴奏,內(nèi)容為宗教性的和世俗性的兩類。后來德國作曲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宗教內(nèi)容的康塔塔,并把眾贊歌合唱加入其中。2、器樂管弦樂協(xié)奏曲?…乂稱為交響協(xié)奏曲,形式是多斥章的管弦樂作品,強調(diào)第一弦斥聲部和低聲部,避免復雜的復調(diào)對位,是早期古典主義交響曲的前身。大協(xié)奏曲--是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的重奏組與樂隊相對應演奏。獨奏協(xié)奏曲--是一件樂器與樂隊相對應演奏。托卡塔?…起源于意大利北部,是一種鍵盤樂器或撥弦樂器進行獨奏的樂曲,有即興演奏成分。具有較強的炫技性,速度較快。賦格…?是復調(diào)咅樂的固定創(chuàng)作形式,可以是獨立的樂曲,也可以是前奏曲中的一個段落。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咅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六課第四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及相關的音樂知識。教學重難點:巴赫、亨德爾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作曲家1、巴赫背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樂家,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中。他的哥哥(約翰克里斯多夫巴赫)也是一名出色的管風琴手。他師從當時德國的音樂大師帕赫貝爾,并教巴赫學習音樂(算起來,帕赫貝爾是巴赫的師祖)。巴赫二十二歲時與其表妹瑪利亞?芭芭拉結(jié)婚,共生下了七個孩子;瑪利亞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瑪格達蕾娜結(jié)婚,又生下十三個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十人長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繼承父業(yè),成為很有影響的音樂家。他的次子卡爾?菲力普?巴赫長期居住于漢堡,被稱為“漢堡巴赫〃或啪林巴赫〃;第十一個兒子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長期居住于倫敦,被稱為“倫敦巴赫〃,他們在音樂史上都很有地位,對海頓、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響。代表作品(1) 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樂。創(chuàng)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現(xiàn)存195部,5部受難曲屮完整保存了兩部:《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2) 器樂作品,作有大量各種體裁的管風琴曲,包括眾贊歌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賦格曲、托卡塔、帕薩卡利亞等。他還把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改編成管風琴協(xié)奏曲和古鋼琴協(xié)奏曲。巴赫著名的器樂作品為兩卷《平均律鋼琴曲集》、《法國組曲》(6首)、《英國組曲》(6首)、《帕蒂塔》(6首)、《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帕蒂塔》、《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獨奏長笛奏鳴曲》以及重要的樂隊作品:4部《斥隊組曲》和6部《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等。他最后的作品《戈徳堡變奏曲》、《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是300年來復調(diào)技術的總結(jié)性作品。藝術成就(1) 把復調(diào)音樂的技巧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總結(jié)了中世紀以來的復調(diào)音樂寫作技術。(2) 高度的復調(diào)思維與新穎生動的主調(diào)手法并用,使巴赫成為音樂史上一個繼往開來的關鍵人物。(3) 他是鋼琴協(xié)奏曲的奠基者,并為鋼琴演奏中大拇指的解放作出重要的貢獻。(4) 使巴羅克時期的器樂發(fā)展到巔峰,如直進作品《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帕蒂塔》,小提琴作品《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帕蒂塔》,樂隊作品《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以及宗教大合唱中的器樂演奏等。2、亨德爾背景:喬治?弗里徳里希?亨徳爾(1685-1759)出生于徳國哈勒城的一個小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國作曲家。少年時期曾跟隨當?shù)仫L琴師、作曲家學習音樂,后來擔任了哈勒禮拜堂的風琴師,并開始創(chuàng)作。1703年,亨德爾遷居漢堡,并擔任了漢堡歌劇院的提琴師。1705年,他的歌劇作品《阿爾米拉》和《尼羅》在漢堡歌劇院上演并獲得成功。1706年至1710年,亨德爾在當時世界歌劇屮心意大利四處游歷,廣泛接觸了意大利的音樂文化,開闊了藝術眼界。1709年他新創(chuàng)作的歌劇《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劇界的一致好評,但亨德爾并沒有感到滿足,不久他又遠走英國。主要作品:清唱劇《以色列人在埃及》、《參孫》《彌賽亞》、《猶大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劇四十六部,管弦樂《水上咅樂》、《森林咅樂》、《煙火咅樂》各一套,管弦協(xié)奏曲十一首,大協(xié)奏曲四十二首,還有室內(nèi)樂、組曲、序曲、恰空等器樂曲。他的代表作有管弦樂曲《皇家水上音樂》,《皇家焰火音樂》,清唱劇《彌賽亞》等,《彌賽亞》屮的《哈利路亞》流傳最為廣泛。亨德爾的曲風雄偉、崇高,所創(chuàng)作的清唱劇是戲劇性的英雄史詩。欣賞:清唱劇《彌賽亞》中的《哈里路亞》二、音樂知識1、 主調(diào)音樂:主調(diào)音樂是多聲部音樂的一種,整部作品的進行以其中某一個聲部(多數(shù)情況下是高音部)的旋律為主,其他的聲部以和聲或節(jié)奏等手法進行陪襯和伴奏。特點是音樂形象明顯,感情表達明確,欣賞者比較容易能夠融入其中。和聲是主調(diào)音樂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基礎。2、 十二平均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shù)之比完全相等,亦稱“十二等程律”。3、 詠嘆調(diào):西洋歌劇、神劇或康塔塔等戲劇中一種極富抒情性、戲劇性的獨唱樂段。一般篇幅較大,音域?qū)?技巧性強,用于集中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用管弦樂叢或鍵盤樂器伴奏。詠嘆調(diào)的運用始于17世紀初,與朗誦式的宣敘調(diào)相對,結(jié)構(gòu)較自由。18世紀時,其結(jié)構(gòu)變得程式化,一般為A+B+A*的復三部曲式結(jié)構(gòu),待別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中。詠嘆調(diào)在歌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單獨作為音樂會曲目。一些歌唱性較強的輕作品也稱詠嘆調(diào),如巴赫的《布蘭登堡變奏曲》主題等。4、宣敘調(diào):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等大型聲樂中類似朗誦的曲調(diào)叫“宣敘調(diào)”。它原本是與詠嘆調(diào)并用的一種樂曲。它常在詠嘆調(diào)之前,具有〃引子〃的作用。十八世紀,〃說話式〃的宣敘調(diào)出現(xiàn),其特點是詞句在同一音上作快速吐字。因這種宣敘調(diào)缺乏抒情性,故亦稱之為〃干燥的宣敘調(diào)”。5、無標題音樂:無標題音樂是指無明確主題及內(nèi)容的謎。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七課第五章維也納古典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掌握音樂體裁。教學重難點:正歌劇、喜歌劇、交響曲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歷史背景政治方面,17世紀的英國革命后,對于理性主義的信任和期盼,啟蒙運動成為歐洲社會變革的主要思想依據(jù)。這一運動的領導者認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啟蒙的時代,并將過去看成無知迷信的黑暗時代,人類終將從黑暗宗教與特權主義走向光明?!斑M步、自由、平等、博愛”成為人們追求的最終信念。1789年法國大革命將歐洲的資產(chǎn)階級推向了政治舞臺,文化藝術的天平從封建主I口的制度下傾向到資產(chǎn)階級與中產(chǎn)階級的手中。音樂藝術不再是王公貴族的特權,藝術家們紛紛脫離了IH的贊助制度,出版業(yè)與演出行業(yè)逐漸發(fā)展并發(fā)達起來。從海頓到莫扎特到貝多芬,我們可以看出藝術家是如何完成了從服務于貴族階級到自我個性張揚的整個過程。技術方而,在科學技術領域和工業(yè)革命所帶來重要的發(fā)明,也促進了西方文明的進一步發(fā)展,國家市民階級的增加,造成咅樂生活更加世俗化、大眾化。徳國文學戲劇界所發(fā)起的“狂飆突進運動”更加強調(diào)人的感官知覺,追求自然與本能,注重情感的表達。這一切都是在巴洛克音樂基礎上的又一次人類情感的釋放。音樂藝術則以最快的速度對此做出了反應。音樂方面,音樂旋律優(yōu)美動人,以大小調(diào)為創(chuàng)作基礎,音樂主題更具對比性,斥句結(jié)構(gòu)對稱而方整,段落感明確,有清晰的終止式,與民間音樂與舞蹈聯(lián)系緊密。巴洛克時期的通奏低音的即興方式不被嚴格的記譜所代替,奏鳴曲式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二、音樂體裁聲樂體裁:(1)正歌?。?8世紀,格魯克對意大利的歌劇進行了改革,要求音樂服從詩歌、劇情的發(fā)展,將歌劇的表現(xiàn)手段融會起來,刪除了多余的裝飾,由樂隊伴奏的宣敘調(diào)代替過去的清宣敘調(diào),融合了合唱在正歌劇中的作用。代表作:格魯克《奧菲歐》、《伊菲吉妮在陶里德》(2)喜歌劇:也叫通俗喜歌劇,最早產(chǎn)生于意大利,在正歌劇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代表作:意大利,佩爾戈萊西,《女仆作夫人》;法國,第一部作品,盧梭,《鄉(xiāng)村卜者》。風格:詼諧、幽默、更加世俗化。意義: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思想情感。運用了豐富的民間索材。推動了古典主義正歌劇的改革,對其它咅樂體裁形式的創(chuàng)新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心》。2、器樂體裁:自巴洛克時期開始,器樂形式的音樂開始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尤為突出的是器樂性質(zhì)的協(xié)奏曲,它在各種類型的音樂體裁小脫穎而出,不僅在巴洛克時期作為一種特殊意義的體裁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中,而且對之后產(chǎn)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1)交響曲:是器樂體裁的一種,來源于巴洛克音樂時期的意大利歌劇序曲(通常是快一慢一快的三段式結(jié)構(gòu)模式),后脫離歌劇,作為獨立的是管弦樂曲出現(xiàn)在舞臺上。樂隊演奏的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奏鳴曲型)套曲。海頓吋定型。基本特點為:第一樂章快板,采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速度徐緩,釆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樂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為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笫四樂章又稱“終樂章”,速度急速,采用冋旋曲式奏鳴曲式等。(2) 四重奏: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最為常見的一種音樂體裁,海頓將源于巴洛克時期的組曲形式轉(zhuǎn)化為弦樂四重奏的標準形式(弦樂四重奏的構(gòu)成是:第一小提琴一把,第二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海頓被稱為“弦樂四重奏之父”。(3) 協(xié)奏曲:在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中,莫扎特的貢獻最大。他不僅為小提琴、長笛、雙簧管、圓號、大管等樂器創(chuàng)作協(xié)奏曲,還完善了鋼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的三樂章的古典模式。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第二樂章為抒情的曲調(diào),第三樂章為回旋曲或回旋奏鳴曲。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五部鋼了琴協(xié)奏曲無論在風格上和技法上都超過了海頓和莫扎特,體現(xiàn)了貝多芬在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和革新。(4) 序曲:17世紀早期歌劇的序曲是一種簡短的開場音樂,沒有固定形式。18世紀后半葉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了奏鳴曲式的戲劇性結(jié)構(gòu),只有一個樂章。19世紀浪漫作曲家把序曲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專為音樂會演奏的標題性管弦樂曲,世稱音樂會序曲。(5) 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一種流行于法國宮廷的三拍子舞曲,速度緩慢,風格典雅。小步舞曲也可是獨立的器樂曲,結(jié)構(gòu)為三部曲式。(6) 古典奏鳴曲:古典奏鳴曲一-種多樂章的器樂套曲。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gòu)成,用1件樂器獨奏(如鋼琴奏鳴曲)或1件樂器與鋼琴合奏(如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鳴曲,長笛與鋼琴合奏的長笛奏鳴曲等)。其中各樂章的基本特點和曲式結(jié)構(gòu)如下:第1樂章為快板,用奏鳴曲式;第2樂章為慢板,用變奏曲式、復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鳴曲式;第3樂章為小步舞曲或諧謔曲,用復三段式;第4樂章為快板或急板,用奏鳴曲式或回旋曲式。(7) 曲式結(jié)構(gòu)a、 奏鳴曲式:是從維也納古典樂派以來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曲式結(jié)構(gòu)。多用于奏鳴曲、交響曲或協(xié)奏曲等多樂章音樂的第一樂章。b、 冋旋奏鳴曲式:是奏鳴曲式的一種變體結(jié)構(gòu),是由奏鳴曲式與冋旋曲式相結(jié)合的一種曲式,是近似于奏鳴曲式的回旋曲。c、 變奏曲式:廣泛運用在古典時期,以變奏曲式寫成的變奏曲可以是獨立的作品,也可以是一部交響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中的一個樂章。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吋咅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八課第五章維也納古典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古典時期音樂家的背景、作品、創(chuàng)作特點。教學重難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作曲家:1、 約瑟夫?海頓(1732年3月31H-1809年5月31日)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者之一,被稱為“交響樂之父”。海頓主要從事主調(diào)音樂的創(chuàng)作,他確立了“弦樂四重奏”和古典“交響曲”的結(jié)構(gòu)形式,把交響曲固定為4個樂章形式,以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進行配器,為近代交響樂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由此被譽為“交響樂之父”。背景:海頓出生于奧匈邊境盧瑙的一個鐵匠家庭,生活貧困。海頓的音樂才華從孩提時代就顯現(xiàn)出來,6歲時被選入童聲合唱團。海頓主要靠自學作曲,27歲時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1791年和1794年海頓兩度去倫敦旅行,寫下了12部《倫敦交響樂》,這是他一生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從此海頓名揚歐洲,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作品:海頓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曲家,作品涉及歌劇、神劇、清唱劇、交響曲、器樂協(xié)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內(nèi)樂作品。他一生寫作了104首交響曲,8部清唱劇,84首的弦樂四重奏,5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一些20部歌劇(5部散失)、輕歌劇、12首彌撒曲和聲樂作品。代表性作品:交響曲:《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狩獵》《軍隊》《倫敦》《牛頓》等。清唱劇《創(chuàng)世紀》、《四季》音樂特點:音樂語言樸素、簡潔、平易近人,感情明朗、樂觀。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戲劇性刻畫,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常常利用“說話原則”進行世態(tài)風俗的表現(xiàn)。他在樂曲的發(fā)展中也常用“主題活用的原則”。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fā)展到弦樂重奏上,他是器怎主調(diào)的創(chuàng)始人,將傳統(tǒng)對位法的獨立聲部完全同化了,將主題發(fā)展自行展開。后期他訪問英國,接受牛津大學授予的咅樂博士頭銜,受到了亨徳爾的影響,也受莫扎特的影響,產(chǎn)牛旋律優(yōu)美的抒情色彩,出現(xiàn)類似巴洛克的風格。他用弦樂四重奏代替鋼琴,用管弦樂代替管風琴,創(chuàng)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創(chuàng)作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富有樂觀主義精神。內(nèi)心充滿愉快、幽默的性格。與民間咅樂保持廣泛密切的聯(lián)系。)2、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被稱為咅樂神童。背景:他出生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一個音樂家庭里。他的父親利奧波德是那座城中宮廷大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個作曲家。他的母親也酷愛音樂,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3歲接受啟蒙教育,4歲學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與其姊旅歐各地演出,8歲寫出第一批奏鳴曲與交響曲作品,11歲寫第一部歌劇。莫扎特從小顯露出非凡的音樂天才,他的奇跡曾轟動整個歐洲。1773年,17歲的莫扎特在故鄉(xiāng)薩爾茨堡任宮廷樂師,后因與大主教沖突而憤然辭職。1781年定居維也納,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活。1791年12M50卒于維也納,終年35歲。作品:交響曲63首,嬉游曲16首,小夜曲13首,進行曲15首,小步舞曲105首,舞曲172首,鋼琴協(xié)奏曲27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5首,弦樂四重奏23首,管樂弦樂重奏曲4首,鋼琴重奏曲9首,小提琴奏鳴曲43首,鋼琴奏鳴曲23首,歌劇15部。另外還作有清唱劇4部,康塔塔4首,宗教合唱曲50首,重唱歌曲28首,獨唱和管弦樂隊曲55首,歌曲32首等。代表性作品:歌?。骸顿M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交響曲有7部。其屮《第三十一交響曲》(《巴黎》)是為當時歐洲最杰出的交響樂團之一的巴黎交響樂團譜寫的,具有巴黎的音樂風格和豐富的音響,《第三十五交響曲》(《哈夫納》)實際上是一首小夜曲,《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常被人們稱作“沒有小步舞曲的交響曲”,它只有3個樂章,不再是對意大利交響曲的風格模仿,而是一部地道的維也納交響曲,《第三十六交響曲》(《林茨》)反映了莫扎特受海頓交響曲創(chuàng)作的影響。特點:莫扎特的音樂充滿歡樂和光輝,充滿高尚的美德,猶如壯麗的日出前的頌歌。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聽不出任何哀愁和傷感的情緒,帶給人的感受,總是輕松愉快、活潑明朗、優(yōu)美典雅和絢麗多彩……莫扎特的創(chuàng)作涉及咅樂藝術的所有體裁,其中以歌劇和交響樂貢獻最突出.莫扎特的歌劇創(chuàng)作,以反以往的神話或宗教題材,用現(xiàn)實主義的態(tài)度、明朗的筆觸,表現(xiàn)社會生活中各種人物的形象;特別注重運用咅樂的表現(xiàn)手段塑造人物的個性和心理活動;注重旋律的優(yōu)美動聽;注重運用管弦樂隊和各種重唱來加強戲劇氣氛。3、貝多芬(1770.12.26—1827.03.26)德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被稱為樂圣。背景:貝多芬生于德國波恩。酗酒的父親希望他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強迫小貝多芬長時間練習鋼琴。作品:貝多芬一共創(chuàng)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nèi)兀、藝術歌曲與舞曲。代表性作品:交響曲:降E大調(diào)第3交響曲《英雄》、F大調(diào)笫6交響曲《Hl園》、C大調(diào)第5交響曲《命運》鋼琴協(xié)奏曲:降E大調(diào)第5號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鋼琴奏鳴曲:c小調(diào)第8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diào)第14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diào)第5鋼琴奏鳴曲《春天》、管弦樂序曲:《愛格蒙特》弦樂四重奏:C大調(diào)第9弦樂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號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二、 總結(jié)古典主義時期的特點:強調(diào)深刻的哲理性,理性主義。語言精煉、樸素、咅樂追求和諧、對稱的美感。器樂占有一個重要位置,無標題性成為重要特征。三、 賞析海頓,交響曲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序曲》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教學反思:學生們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更能能形象的了解到當吋咅樂的發(fā)展情況。第九課第六章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浪漫主義時期的背景及音樂體裁。教學重難點:音樂體裁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歷史及文化背景西方音樂史上用“浪漫主義”這個詞來概括19世紀前后這一百多年的音樂發(fā)展史?!袄寺髁x”的興盛與法國大革命前后的歐洲社會與文化情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給整個歐洲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像人們指出了一-條通往資本主義的道路,促使各國人民的民族意識、愛國熱情高漲起來。然而,無論是拿破侖執(zhí)政及其發(fā)動的清略戰(zhàn)爭,還是封建王朝的復辟,都只能給人民帶來災難。無情的現(xiàn)實幾乎沒有什么地方可以講理。在這種信仰危機面前,人們自然會在感情上宣泄對現(xiàn)實的不滿。擁有了“自由”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們力圖強烈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縛,開始向與理性相對立的另一個極端轉(zhuǎn)移,即以崇尚感情代替崇尚理性。他們開始夸張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哭能哭的昏天黑地,笑能笑的人仰馬翻,以過分的、無拘無朿的感情宣泄代替了古典主義的理智與節(jié)制。這種感性、感情的傾瀉更多是作曲家口己的體驗,追求自rh和崇尚個人主義成為這個時期的時代精神。他們注重抒發(fā)個人的感情和內(nèi)心世界'自我崇拜、自我肯定、自我宣泄,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zhì)是在強調(diào)“人和他的本性。浪漫主義吋期的各國藝術家比以往任何一個吋代都更注重民族性。當吋有許多倍受別國欺凌的國家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民族戰(zhàn)爭頻繁,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促進了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作曲家們普遍對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文化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們注重音樂的民族性,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本民族的歷史傳說、自然風光,并大量運用民間歌曲舞曲的咅調(diào)、節(jié)奏等,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點的音樂語匯。19世紀的作曲家很多都出身于有教養(yǎng)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力圖突破咅樂自身的界限,將音樂與其他的藝術門類如戲劇、文學、美術、詩歌相結(jié)合,尋求音樂以外的意義,使標題音樂得到長足的發(fā)展。19世紀的社會音樂生活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海頓時代的貴族保護人已被新生的資產(chǎn)者來取代,音樂出版商、音樂會或劇場的經(jīng)理人不僅主宰著作曲家的命運,同時也成為主宰音樂生活的大人物,這時的作曲家需要考慮如何增加自己作品的聽眾和買主,這與實際的經(jīng)濟利益相關。作曲家和演奏家為了給聽眾某種刺激和震動,極力發(fā)揮炫技表演,甚至相互爭奪那個,因而產(chǎn)生了大量的富麗堂皇、炫技性的作品(如李斯特、帕格尼尼等的作品),這也成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一個突出現(xiàn)象。二、 音樂體裁1、藝術歌曲:起源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的統(tǒng)稱。其特點是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側(cè)重表現(xiàn)人的內(nèi)心世界,曲調(diào)表現(xiàn)力強,表現(xiàn)手段與作曲技法比較復雜,結(jié)構(gòu)精致,伴奏占重要地位?,F(xiàn)指文學藝術性強的歌曲作品。代表作曲家是舒伯特,他所作的藝術歌曲有600多首,多采用歌徳、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詩為歌詞。2、 鋼琴特性曲:鋼琴特性曲是19世紀浪漫派音樂的重要體裁,通常指富于抒情畫意和生活情趣的鋼琴小曲。由作曲家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個性化的作品,表現(xiàn)形式不拘一格;多采用三段式,屮段與兩端形成對比。也有樂段形式,多帶有幻想性和文學性的題目。3、 音樂會練習曲:是一種音樂體裁,專門用來訓練鋼琴演奏技術的斥曲形式補充,同時又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常在咅樂會上演奏。肖邦是這一類型練習曲的創(chuàng)始人,27首練習曲,其中《雙音》、《黑鍵》、《蝴蝶》、《革命》為演奏家常彈的曲目。4、 音樂會序曲:專門為音樂會獨立演奏而創(chuàng)作的管弦樂曲,叫音樂會序曲。采用單樂章的奏鳴曲式。5、 19世紀的歌劇19世紀歌劇在法國、意大利、徳國的發(fā)展各不相同。法國:成為歐洲歌劇藝術的中心,拯救歌劇深受歡迎,1820年采用歷史題材,運用合唱和大型管弦樂隊的大歌劇十分流行;1830年,德國梅耶貝爾的大歌劇成為受歡迎的對象,19世紀下半葉,抒情歌劇成為主流。意大利:仍然分為正歌劇和喜歌劇。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成為當時首歡迎的歌劇作家。德國:以瓦格納的歌劇改革為主,他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型歌劇…樂劇。6、 聲樂套曲:也叫聲樂組曲,是大型聲樂作品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統(tǒng)一的標題下,創(chuàng)作若干首歌曲來表達同一主題,其中包含不同的表演形式。套取中的歌曲可獨立成曲,但Z間的內(nèi)容相互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既統(tǒng)一又變化的特點。女口:貝多芬《致遠方的愛人》;舒伯特《冬之旅》。7、 圓舞曲:又稱華爾茲,是奧地利的民間舞曲,18世紀后半葉用于社交舞臺,1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各國,采用昭,強調(diào)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jié)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jié)僅用一個和弦。rti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zhuǎn),因而被成為圓舞曲。8、 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首創(chuàng)的一種鋼琴曲體裁。旋律優(yōu)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咅式和眩的伴奏型。9、 前奏曲:是器樂體裁的一種,早期的前奏曲帶有引子的性質(zhì),常在同一調(diào)式或調(diào)性的其他樂曲之前演奏。17、18世紀,前奏曲與賦格成為套曲,或用作組曲的第一曲。19世紀以后的前奏曲多無引子的功能,成為獨立的具有即興特點的屮小型器樂曲,并常匯編成曲集。10、 瑪祖卡舞曲:是一種三拍子的波蘭民間舞曲,速度有快、中、慢三種。特點:每個小節(jié)的重音常在第二拍和笫三拍上,旋律常有跳躍的進行,附點音符較多?,F(xiàn)是一個統(tǒng)稱,它包括瑪爾、庫亞維克和奧別列克等好幾中舞曲。11>波蘭舞曲:又稱波洛奈茲舞曲,它是一種代表波蘭的民族性格的音樂。這種舞曲起源于波蘭民間,是一種中速的三拍子舞曲,每小節(jié)的重音放在第二拍上。12、 無詞歌:每一首小曲都很精練、形象生動、手法清新樸實、優(yōu)雅動人,在風格上完全不同于當時炫技的作品。它巧妙地把歌唱性的旋律與鋼琴的織體結(jié)合起來,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對器樂音樂聲樂化的追求?,F(xiàn)實出門德爾松用音樂來捕捉景物和表達感情的能力。13、 真實主義歌劇:19世紀末,歐洲文學界、戲劇界和音樂界掀起了一股真實主義的思潮,強調(diào)描寫下層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著眼于感情沖動下產(chǎn)生的激烈行動,常以情變、妒殺為題材。以馬斯卡尼、普契尼為代表創(chuàng)立了以真實主義思想為基礎的歌劇藝術。如:馬斯卡尼《鄉(xiāng)村騎士》,列昂卡瓦洛《丑角》。14、 即興曲:一般指作曲家未經(jīng)事先預備而臨吋作成的樂曲,即往往是-?吋靈感的流露。肖邦的即興曲形式上相當自由,但不是毫無規(guī)則地發(fā)展,二十有著明顯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三、總結(jié)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征:個人情感、主觀幻想性、抒情性突出、題材多以神話、英雄、美人等為主,標題音樂多斥句、節(jié)奏、速度變化增多、結(jié)構(gòu)靈活、和聲色彩突出。強調(diào)主觀與主體性,側(cè)重表現(xiàn)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創(chuàng)作的首位,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理想中得形象。作曲家在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地位方面得以獨立,再也不需要依靠教會和貴族的庇護。音樂聽眾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音樂廳和歌劇院里的聽眾,另一種則是朋友們相聚在沙龍里的聽眾。在咅樂作品篇幅的大小上出現(xiàn)了兩個極端,一類是交響曲、協(xié)奏曲和歌劇等大型作品,另一類則是獨唱藝術歌曲和鋼琴小品等小型作品。作曲家在作品中傾注了更多的個人情感因素,這是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作曲家們對詩歌及其他文學作品、美術作品發(fā)生濃厚的興趣,由此而產(chǎn)生標題音樂,并備受人們的青睞。三、作曲家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舒伯特(奧地利)舒曼(德國)-1842年被稱為舒曼的“室內(nèi)樂年”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肖邦(波蘭)李斯特(匈牙利)拉赫瑪尼諾夫……浪漫主義時期最后一位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歌劇創(chuàng)作:韋伯、瓦格納羅西尼、多尼采蒂貝里尼、威爾第柏遼茲、比才交響樂:馬勒(奧地利)?……交響曲巨匠德彪西(法國)柴可夫斯基(俄羅斯)斯美塔那(捷克)德沃夏克(捷克)合唱:門徳爾松(徳國)勃拉姆斯(德國)教學反思:學生們對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曲式結(jié)構(gòu)、樂曲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十課第六章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浪漫主義時期德奧早期代表作曲家的作品及特點。教學重難點:舒伯特、舒曼、門德爾松、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德奧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18世紀的“狂飆運動”直接導向了19世紀的德奧浪漫主義運動。19世紀的藝術家們承接了這份豐厚的遺產(chǎn),然而2815年前后窒息壓抑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導致他們信念的喪失,他們開始傾向于自己的希望與慰藉,同吋也迷戀與自己民族的咅樂傳統(tǒng)。德奧的浪漫主義音樂家們始終沒有放棄貝多芬對音樂藝術的崇高信念。韋伯、舒伯特都與古典傳統(tǒng)保持這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門德爾松、舒曼、瓦格納、勃拉姆斯同樣如此。19世紀浪漫主義的德奧音樂在繼承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基礎上增添其獨特的個性和各自的光彩。A、德奧的作曲家(早期)1>韋伯(徳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人物簡介1786年門月18S生于德國奧爾登堡的厄丁,出身于音樂家庭,父親是城鎮(zhèn)的劇院經(jīng)理兼樂師,母親是小劇團的演員歌手。從小就隨父母的巡回劇團到處演岀,這不僅熟悉了劇院的舞臺,也在各地接觸到了豐富的民間音樂,對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作品:(一)歌劇韋伯早期創(chuàng)作的歌劇作品,如《森林少女》、《彼得?施莫爾和他的鄰居》和《西爾瓦納》等,已孕育著浪漫主義傾向。在他的10部歌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由射手》(也稱《魔彈射手》)以從未有過的浪漫主義氣質(zhì)和民族風格,為歌劇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的道路。這部歌劇的最大貢獻在于反映出了德國的民族氣質(zhì),即真是地體現(xiàn)了德國人民的生活、風俗、性格、信仰。舞臺上出現(xiàn)的不再是貴族的宮殿,而是簡樸的德國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景:以波西米亞的森林為背景,德國守林區(qū)的房屋、獵人們頭戴插有羽毛的帽子、鄉(xiāng)村姑娘穿著花邊裙子等。歌劇音樂中充滿了濃郁的民間生活情調(diào):獵人們雄壯的進行曲、村姑們民謠式的合唱、農(nóng)民粗獷的舞蹈等。歌劇最誘人之處是第二幕中“狼谷”一場,舞臺上顯現(xiàn)出定音鼓、弦樂震音、尖銳的不協(xié)和和聲等,描寫貓頭鷹飛過、野豬蹦跑、幽靈、怪獸、風暴、鬼火的岀現(xiàn),烘托出狼谷中神秘、陰森的氣氛。一些觀眾看到這里會不由得緊張地站起來。(二)器樂在韋伯的器樂創(chuàng)作中,鋼琴占有一定得比重,他得兩手鋼琴協(xié)奏曲和鋼琴曲《邀舞》以其華麗、流暢的風格為后人喜愛。2、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背景: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郊區(qū),他的祖父是一位農(nóng)村工匠,父親是一位鄉(xiāng)村小學教師,全家都是音樂愛好者。童年時代受家庭影響,很早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等樂器。11歲考入了維也納宮廷學校,她父親認為這個學校畢業(yè)后舒伯特可以當一個老師,有一份穩(wěn)定收入,而舒伯特卻極入迷地喜歡上了創(chuàng)作,12歲時就完成了一部四首聯(lián)彈鋼琴幻想曲,16歲由于嗓子變聲,離開了這所歌手學校。為了謀生,他到父親所在的學校當了一名老師。然而,一心只迷戀于音樂的舒伯特并不喜歡這個職業(yè),他終于在21歲那年辭掉了教師的植物,前往維也納,從此專心于自己的作曲事業(yè)。作品:共創(chuàng)作600多首藝術歌曲、18部歌劇、配劇音樂,9部交響曲、15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及其他一些作品。代表性作品:藝術歌曲:《鱒魚》、《魔王》、《野玫瑰》、《聽,聽,云雀》、《搖籃曲》。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Z旅》。鋼琴特性小品:《音樂瞬間》、《幻想曲》、《即興曲》。交響曲:《b小調(diào)第八“未完成”交響曲》特點:藝術歌曲:他的歌曲選詞非常廣泛,既有歌德、希勒、海涅、莎士比亞的名詩,也有他的友人創(chuàng)作的一些無名小詩。舒伯特木身對詩歌非常敏感,即使是最一般的詩歌,經(jīng)他音樂處理后也會變得聲情并茂。他根據(jù)詩歌的形式、內(nèi)涵來創(chuàng)作旋律,使旋律和詩歌達到一種均衡關系。和聲方面,愛用大小調(diào)交替,在自然體系和聲的基礎上巧妙地運用半?yún)鸷吐暋A硪回暙I,在于鋼琴伴奏,他將鋼琴伴奏提高到了與聲樂部分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鋼琴伴奏設計師為了表現(xiàn)詩歌外部的場景,豐富對歌詞的想彖,烘托歌曲的情緒和氣氛,讓聲樂和鋼琴伴奏共同表現(xiàn)詩歌內(nèi)容、塑造形象。鋼琴曲:分大型和小型作品。他的小型作品定名為“即興曲”、“音樂瞬間”,旨在強調(diào)突然地、轉(zhuǎn)瞬即逝的靈感,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暢、抒情迷人,間或顯現(xiàn)的激情頗具感染力,結(jié)構(gòu)簡明清晰,不時涌現(xiàn)優(yōu)美的旋律,和聲有強烈的色彩感。3、門德爾松、(德國作曲家、鋼琴家)背景:門德爾松于1809年2月3日出生在德國的漢堡,他的祖父是一個具有資產(chǎn)階級啟蒙主義思想的哲學家,父親是一個大銀行家,母親是一個具有高度音樂修養(yǎng)的人。由于全家都是咅樂愛好者,門徳爾松從小便在咅樂藝術上受到了良好的影響和熏陶。四歲就開始跟母親學習鋼琴,后來又轉(zhuǎn)到巴黎投拜名師深造。九歲,登臺舉行了公開的鋼琴獨奏會,與此同時,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才能也開始顯需出來。1817年開始跟隨作曲家捷爾特學作曲,不久,便以驚人的進步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他在十七歲時寫下的管弦樂序曲《仲夏夜之夢》是一部具有高超寫作技巧和完美藝術性的杰作,成為門德爾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1829年,門徳爾松在柏林指揮上演了被人遺忘了一百多年的巴赫的偉大作品清唱劇《馬太受難樂》1829-1832年門德爾松多次出國旅行演出,領略了蘇格蘭、意大利、巴黎、瑞士等國各具特色的風光。1835年,他應邀訪問萊比錫,他的到來為萊比錫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835-1840年,門德爾松在萊比錫擔任格萬豪斯樂隊的指揮,并獲得了美滿的婚姻°由于長年繁重的社會工作和緊張的創(chuàng)作使門德爾松積勞成疾。1847年,和門德爾松感情深厚并有著音樂才華的她的姐姐芬妮的去世給了他沉重的打擊。5個月后,門德爾松逝世,年僅38歲。作品:5部交響曲、7部管弦樂序曲、3部清唱劇及贊美詩、經(jīng)文歌等宗教作品,8集《無言歌》、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室內(nèi)樂等。首創(chuàng)《無詞歌》交響曲:《意大利交響曲》、《蘇格蘭交響曲》鋼琴作品:《春之歌》、《獵歌》、《紡織歌》、《威尼斯船歌》、《搖籃曲》室內(nèi)樂作品:《降E大調(diào)八重奏》、《d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聲樂作品:《圣保羅》、《伊利亞》、藝術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欣賞:管弦樂曲《仲夏夜Z夢》4、舒曼……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背景:羅伯特?舒曼1810年6月8日出生在徳國茨維考城中得一個出版商家庭中。他的父親不僅是出版商,還是一位文學翻譯家,曾經(jīng)翻譯過斯哥特和拜倫的許多著作。舒曼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小時候便被文學,特別是浪漫主義文學所吸引。有兩位德國作家對舒曼影響最大,他們是ETA霍夫曼和揚?保爾?;粼谌R比錫音樂報上寫評論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文章,第一次用了“音樂中得浪漫主義”的提法。揚?保爾的文學作品很感傷并富有想象力,特別是具有自傳因素的小說《巨人》,為舒曼所鐘愛。對于舒曼這個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青年來說,生活本身就是熱情和幻想。1840年他毅然放棄了大學的法律課程而獻身于音樂。他開始在德國音樂教師弗維克的指導下學習鋼琴,但是由于聯(lián)系不當損傷了右手,失去了成為演奏家的希望,于是他更多地轉(zhuǎn)向作曲和音樂評論,開始充分地發(fā)展他音樂和文學的才能。1834年創(chuàng)辦了《新音樂雜志》,直到1844年一直擔任唯一的主編。1840年他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與維克抗爭了好幾年,終于和維克的女兒、鋼琴家克拉拉結(jié)婚,他們幸福結(jié)合的這一年被稱為舒曼的“歌曲年”,他在歡樂心緒的支配下,一年里共創(chuàng)作了130多首歌曲,接著想其他領域擴展,1841年是舒曼的“管弦樂年”,1842年是舒曼的“室內(nèi)樂年”。1843年他被聘為門德爾松等人新建的萊比錫音樂學院的教授,但是他發(fā)現(xiàn)白己的性格不適于老師,于是不久便辭職了。1850年被任命為杜塞爾多夫是的咅樂直到。這時他在青年是當代便有過癥狀的精神病日趨嚴重,迫使他在1854年辭職,同一年,舒曼突然發(fā)病跳入萊茵河,被漁人救起送往精神病院治療,1856年7月29口逝世。作品:(一) 鋼琴作品:21首《狂歡節(jié)》、16首《大衛(wèi)同盟集》、12首《蝴蝶》、8首《克萊斯勒偶記》、13首《童年情景》。在具體音樂手法方面,喜歡用復雜的接著,包括切分節(jié)奏、復節(jié)奏、復節(jié)拍等手法來增強咅樂的表現(xiàn)力,他很少運用不協(xié)和和聲,用半?yún)痣A經(jīng)過咅及和旋外音的非正規(guī)解決;在旋律方面,舒曼是一位出色的旋律家,他的多數(shù)鋼琴作品都以旋律為基礎。(二) 聲樂作品:9首《歌曲集》、26首《桃金娘》、8首《婦女的生活與愛情》、16首《詩人之戀》。特點:旋律像詩句的吟誦一樣,樂句結(jié)構(gòu)長短不一;重視鋼琴的伴奏作用。簡潔含蓄、意境深邃。(三) 管弦樂曲:4部交響曲,《降B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春天”》、《降E大調(diào)第三交響曲“萊茵”》(四) 協(xié)奏曲:《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a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二、賞析韋伯,《魔彈射手》舒曼,鋼琴小品舒伯特,《冬之旅》門德爾松,《仲夏夜Z夢》教學反思:學生們對舒伯特、門徳爾松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樂曲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十一課第六章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法國、意大利浪漫主義早期的作曲家及作品。教學重難點:柏遼茲、羅西尼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法國A、法國作曲家(早期)1、 柏遼茲:背景:路易???送袪?柏遼茲于1830年出生在法國的科特圣安徳烈市。父親是一位醫(yī)生。在父親的眼里,兒子理應繼承他的事業(yè)而成為一名醫(yī)牛,然而酷愛音樂的柏遼茲卻成了家庭的叛逆。柏遼茲學習音樂是十分艱苦的,由于與家庭的決裂,使他得不到任何經(jīng)濟上得資助,只能靠自己臨時到歌劇院中當合唱隊員來維持生活。后柏遼茲有幸跟當時著名的作曲家勒絮爾學習作曲。1826年,23歲的柏遼茲考入了巴黎音樂學院。1827年,有一個英國的查爾斯劇團前來巴黎上演莎士比亞的喜劇,柏幾乎每場都看。莎翁巨大的喜劇力量深深打動了他,為他后來創(chuàng)作《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品奠定了繼承。同時,他還對這個劇團的一個年輕貌美、風華絕代的女演員絲密蕩一見鐘情,達到了狂熱的程度,而絲密茹對柏的幾封求愛信無動于衷。失戀使作曲家陷入深深地痛苦屮,他提起苦澀的筆,寫下了一個藝術家的人生插曲…《幻想交響曲》。1830年,柏創(chuàng)作的大合唱獲得了羅馬大獎,得到了去意大利進修、學習的機會。1832,返回巴黎,又激起了對絲密揀感情的復燃。1833,這吋絲密茹聲望大減,欠下了許多債,摔傷了腳已不能重返舞臺,柏再次向她求愛,絲密茹同意了,兩人在英國大使館結(jié)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矛盾不斷,1841年又離婚。1842旅居歐洲各國,1868帶病在外演出,返回巴黎后病重,1869逝世于巴黎。創(chuàng)作:交響曲,《幻想交響曲》、《哈羅爾德在意大利》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5部歌劇,《特洛伊人》戲劇合唱,《浮士德的沉淪》宗教合唱,《安魂曲》、《感恩贊》2、 梅耶比爾…歌劇作曲家創(chuàng)作:《新教徒》、《預言者》二、 意大利A、意大利(早期)1、羅西尼:背景:羅西尼出身貧民,幼年曾隨鄉(xiāng)間戲班的父母流浪于意大利波隆那地區(qū)的哥哥村鎮(zhèn)。1860年羅西尼僅博洛尼亞音樂學院學習大提琴和作曲,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聲樂曲、宗教咅樂、室內(nèi)樂等。從1810年起,羅西尼先后受威尼斯、米蘭、羅馬、那不勒斯等地的歌劇院的委托,以驚人的速度譜寫出一部又一部歌劇。此后的13年見,共創(chuàng)作了34部歌劇。1829年停筆。此后的30余年間,出了《圣母哀悼曲》及一些小品外,幾乎沒再寫什么重要作品。歌居U:《摩西在埃及》正歌?。骸短瓶死椎稀贰ⅰ锻?退爾》、《阿爾米達》、《湖上夫人》喜歌?。骸度S利亞的理發(fā)師》、《意大利少女在阿爾及爾》、《試金石》2、 貝里尼:背景:1801年出生在以地理南部西西里的卡塔尼亞,祖父和父親都是當?shù)氐囊魳防蠋煛⒆髑?。?歲開始學習咅樂,6歲作曲,是一個早熟的咅樂天才。1819年,到那不勒斯的塞巴斯蒂阿諾音樂學院接受專業(yè)音樂教育。后創(chuàng)作出歌劇并上演,1835年8月,貝里尼逝世于巴黎。創(chuàng)作:10部歌劇,《夢游女》、《清教徒》、《諾爾瑪》、《凱普萊特和蒙塔古》3、 唐尼采蒂背景:出身很貧窮,9歲到家鄉(xiāng)的大教堂培養(yǎng)唱詩班的慈善咅樂學校學習咅樂,后來僅博洛尼亞音樂學校學習作曲,創(chuàng)作過一些室內(nèi)樂、管弦樂和歌劇。創(chuàng)作:正歌劇,《拉美摩爾的露琪亞》喜歌劇,《愛的甘醇》、《唐?帕斯夸爾》、《軍屮女郎》、《寵姬》三、賞析:柏遼茲,《幻想交響曲》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教學反思:學生們對歌劇比較熟悉,但具體到以上三位音樂家較為陌生,通過音樂的聽辨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第十二課第七章民族樂派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德奧、法國、意大利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及作品。教學重難點:瓦格納、威爾第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 音樂體裁1、 交響詩:一種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脫胎于19世紀(1850年)的音樂會序曲,強調(diào)詩意和哲理的表現(xiàn)。交響詩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據(jù)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fā)揮,是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gòu)思作成的大型管眩樂曲。它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單樂章的曲式,結(jié)構(gòu)較自由。2、 交響音畫:是以繪畫為體裁,或者是描寫自然風光的交響詩,對稱為"音畫〃、"交響畫〃、或“交響音畫〃。“民族交響音畫〃是指19世紀民族樂派作曲家們所創(chuàng)作的這類題材的交響詩。例如俄國作曲家鮑羅廷的《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就是一幅交響音樂的風俗畫。這是一首描寫吉爾吉斯草原風光,并從中表現(xiàn)愛國主義思想的交響詩。二、 作曲家A、德奧的作曲家(中期)瓦格納…“歌劇藝術的改革者”背景:1813年出生于德國萊比錫,父親早喪,肌膚是個話劇演員。瓦格納接受系統(tǒng)的咅樂教育并不早,11歲開始學琴,從小喜歡文學,廣泛閱讀了各類書籍,對于霍夫曼、莎士比亞的著作以及費爾巴哈的哲學等他都有著濃厚的興趣,熱愛閱讀的習慣伴隨瓦格納一生。1831瓦跟隨老師學習和聲、對位等作曲技法。之后擔任指揮,接觸到各種歌劇作品,并通過演出熟悉了不同流派的歌劇風格。1829-1842瓦居住巴黎,窮困潦倒。1842返鄉(xiāng),同年10月,他的歌劇《黎恩齊》首獲成功,第一次享受到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滿足。1848-1849歐洲革命波及徳雷斯頓,瓦參加了市民起義,革命失敗后不得不逃到國外,旅居瑞士的蘇黎世長達10年。期間創(chuàng)作了不少作品。1862年瓦得以回國,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紐倫堡的名歌手》,在這期間經(jīng)濟陷入困境,后巴伐利亞國王給了很大的物質(zhì)資助。1883念月,瓦格納音心臟病逝于威尼斯。作品:浪漫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賽》樂?。骸赌岵埜腑h(huán)》、《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徳》、《紐倫堡的名歌手》2、勃拉姆斯??…德奧古典作曲家中得“最后一人”背景:1833年出生于德國漢堡的貧民窟里。他的父親是漢堡市歌劇院的一名大提琴手,雖然貧窮但很重視對子女的音樂教育。6歲時,勃拉姆斯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7歲時開始跟隨當時的音斥老師克塞爾學習鋼琴,3年后,他跟隨當時的作曲教師馬克森學習作曲。清苦的童年剛剛度過,13歲的勃拉姆斯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就開始為了生活奔波,他曾說:“象我這樣艱難的生活得人恐怕不多?!?5歲笫一次接觸到了匈牙利民間音樂。當時1848年革命失敗后,許多匈牙利的革命者都逃往漢堡,勃拉姆斯通過這些匈牙利的革命者,第一次接觸到了匈牙利民間咅樂,盡管現(xiàn)在人們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匈牙利民間咅樂,但它對勃拉姆斯后來的創(chuàng)作起到一定得彫響。不久,勃拉姆斯在這群革命后的流亡者屮間認識了小提琴家雷門尼,兩人一同旅行演出。并成為好友。他在雷門尼旅行演出期間,又先后會見了小提琴家樂阿西姆、李斯特和舒曼夫婦。舒曼的妻子、比勃拉姆斯大14歲的克拉拉和勃拉姆斯保持了長久的友誼。1848-1860年是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的初期,他以流暢的筆觸寫出了一批樂觀明快的作品。此后,德國處于tl益反動的封建統(tǒng)治之下,勃拉姆斯處在痛苦的彷徨屮,1862年,去了維也納。擔任合唱團指揮或樂隊指導,這些咅樂實踐為他后來創(chuàng)作合唱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1871年,俾斯麥通過王朝戰(zhàn)爭統(tǒng)一了德國,然而德國人民卻面臨著更殘酷的統(tǒng)治。勃拉姆斯最初以很歡喜的心情迎接祖國的統(tǒng)一,他還為此寫下了《凱旋之歌》,但很快他就位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深感焦慮不安。1875年以后他陸續(xù)完成了4部交響曲、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作品。晚年的勃拉姆斯享有很高的榮譽,但反而感到孤獨、寂寞,1897年,勃拉姆斯病逝,被葬于維也納。在德國音樂史中,人們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與貝多芬相提并論,把他們比作三個主要支柱,即根據(jù)巴赫(Bach)、貝多芬(Beethoven)>勃拉姆斯(Brahms)姓名的第一個字母總稱為“三B”。作品:(一) 管弦樂:4部交響曲、4部協(xié)奏曲、2首小夜曲、(二) 鋼琴:16首《圓舞曲》、21首《匈牙利舞曲》、《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亨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三) 室內(nèi)樂:2首弦樂五重奏、2首弦樂六重奏、3首鋼琴三重奏、3首鋼琴四重奏、1首鋼琴五重奏等。(四) 聲樂:《徳意志安魂曲》3、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背景:1825年10月出生,在家中是長子,他的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好不容易組成一個樂隊。這時已是一個樂隊的負責人。他不愿讓兒子再走自己的這條路,先把小約翰?施特勞斯送到工業(yè)學校讀書,后來乂讓他到銀行當了一名職員。小約翰?施特勞斯卻完全違背父親的意愿,1844年,剛19歲的小約翰?施特勞斯組建了一個15個人的樂隊,決心與他父親較量,結(jié)果首演后大獲成功,有些曲子竟一再要求重演達19遍,當天的報紙作了報道,題為“晚安,老約翰?施特勞斯60年代后,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規(guī)模較大的音樂會用的舞曲,他的許多優(yōu)秀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春Z聲》等都是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1870年以后開始創(chuàng)作輕歌?。ㄝp歌劇盛行于19世紀的法國,乂叫“小歌劇”,選用的題詞既有浪漫主義的多情善感,又有喜歌劇和模擬正歌劇的成分,常常帶有對白,采用通俗風格的咅樂,風格輕快幽默,有時又比較抒情)他創(chuàng)作了16部輕歌劇。小約翰?施特勞斯74歲去世。創(chuàng)作:168首圓舞曲,16部輕歌劇,《蝙蝠》、《吉普賽男爵》B、法國作曲家(中期)1、 奧芬巴赫2、 古諾…作曲家背景:2818年出生于巴黎,18歲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2839年獲羅馬大獎。創(chuàng)作:12部歌劇,《浮士德》、《羅密歐與朱麗葉》3、 比才背景:1838年出生于咅樂家庭,父親是聲樂教師,母親也有很高的咅樂造詣。10歲時,比才進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1857年,他獲得了著名的羅馬獎學金,從而有機會赴羅馬進修。在羅馬的三年學習比才認定白己的前途在于歌劇創(chuàng)作。當他冋到巴黎后,他的創(chuàng)作道路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他的歌劇《采珠者》上演后受到評論界的攻擊。1872年,比才應邀為法國作家都徳的話劇《阿萊城的姑娘》配樂,話劇上演時并不成功,而比才的配樂卻以組曲的形式流傳下來,被公認為是一部杰作。歌劇《卡門》是比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心愛的作品。這部歌劇今天已被列入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歌劇劇目Z中,在各國連續(xù)上演,大獲成功。創(chuàng)作:歌劇,《卡門》4、馬斯涅創(chuàng)作:《曼儂》、《維特》C、意大利(中期)1、威爾第?…■意大利歌劇作曲家,被譽為“歌劇Z王”、“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背景:作為一位舉世聞名的音斥大詩,威爾第的身世沒有傳奇色彩,他的家境貧寒,出生在農(nóng)村。父親是一個飯館的小老板。威爾第小吋候經(jīng)常聽街頭流浪藝人的咅樂以及婚禮等一些節(jié)慶場合演出的音樂,這就是他的音樂啟蒙了。1832,威爾第去米蘭靠音樂學院被拒絕,這件事令他終生難忘?!叭狈σ魳凡拍?、純樸的倫巴弟農(nóng)民的外貌”這是米蘭音樂學院對威爾第的評價。威爾第只好自己拜師學習。1836,威爾第創(chuàng)作完成他的第一部歌劇《奧貝爾托》,第二部歌劇《一日為王》都沒有上演成功,第三部歌劇《納布科》卻獲得極大成功。隨之而來的一部部優(yōu)秀的歌劇相繼誕生。威爾第長壽,活了88歲。作品: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27部歌劇,其中一些被列入世界著名歌劇之列,歌?。涸缙冢骸都{布科》、《倫巴第人》、中期:《茶花女》、《弄臣》、《假面舞會》、《唐?卡洛斯》、《阿依達》、《游吟詩人》、《西西里晚禱》、晚期:《奧賽羅沢《法爾斯塔夫》聲樂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在歌劇題材方而,威爾第的歌劇既有體現(xiàn)愛國和民族情感的題材,也重視文學喜劇名著,包括席勒、小仲馬、雨果、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他鐘愛這些名著中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戲劇性及沖突對比。他認為舞臺表演必須服從事件和情感,在他看來,舞臺表演、人物唱段都是活生生的情節(jié),是隨著人物內(nèi)心狀態(tài)和情感的變化而展開的。他的唱段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歌劇為了炫耀技巧而使唱段和情節(jié)分離的不良傾向。他的歌劇基本釆取傳統(tǒng)分曲結(jié)構(gòu)創(chuàng)作,但使各分曲、各場之間保持有機的聯(lián)系,克服了傳統(tǒng)歌劇中互不連貫、支離破碎的特點。威爾第的歌劇以聲樂為主,并部忽視管弦斥隊的作用,只隊與聲處相輔相成,揭示戲劇沖突和人物情感,克服了意大利歌劇樂隊粗糙、蒼白無力的缺點。此外,他的歌劇還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主導動機手法。三、賞析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huán)》比才,《卡門》威爾第,《茶花女》小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教學反思:學生們對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情況O第十三課第七章民族樂派教學目標:讓學生俄羅斯第一代、第二代作曲家及作品。教學重難點:強力集團、柴可夫斯基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內(nèi)容:一、俄羅斯作曲家第一代1>格林卡……被稱為“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是19世紀民族音樂的奠基者。背景:他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小吋候在農(nóng)村受到民族咅樂的熏陶。他沒有受過專業(yè)的音樂訓練,但一生中幾次出國到德、澳、意等地,廣泛接觸了西方各國的專業(yè)音樂和民間音樂,也曾向很多作曲家求教。1834年返回俄國,積極從事歌劇和浪漫曲的創(chuàng)作。1857年病故于柏林。作品:歌劇,《伊凡?蘇薩寧》、《魯斯蘭與柳德米拉》管眩樂幻想曲,《卡瑪林斯卡婭》藝術歌曲,《柔和的晚風》聲樂套曲,《向彼得堡告別》特點:a、具有民族風格b、將俄羅斯的民間音樂和西方的傳統(tǒng)音樂相結(jié)合,奠定了俄國民族音樂發(fā)展的基礎。第二代1、強力集團:是一個作曲家的集體,這個團體有五位作曲家,包括居伊、鮑羅丁、巴拉基列夫、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人們也稱“五人團”。他們自己自稱“新俄羅斯民族樂派”。他們都敬仰格林卡,立志繼承和發(fā)揚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熱愛俄羅斯民間音樂,努力使自己的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民族性;關注咅樂與文學、詩歌、戲劇、美術的緊密聯(lián)系,提倡音樂的標題性、思想性;喜好將異國和俄羅斯風情作對比描寫,擴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除了上述共性外,他們還各具特點。穆索爾斯基:創(chuàng)作具有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在音樂風格上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征和獨特個性。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霍萬斯基》、交響音畫《荒山之夜》、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鮑羅?。簞?chuàng)作繼承了以格林卡為代表的俄國專業(yè)音樂的傳統(tǒng),他很少直接引用民歌,卻使口己的音樂以輝渾的史詩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反映了俄羅斯民族的豪勇性格。歌劇《伊戈爾大公》、交響音畫《在屮亞細亞草原》、交響曲《第二“勇士”交響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創(chuàng)作以歌劇和交響樂為主,題材多取白歷史、文學和民間傳說,咅樂以俄羅斯民歌為基礎。吸取了東方民族咅調(diào),既有鮮明的俄羅斯民族特征,又具有異國特色。音樂風格明快、富有色彩性和幻想性,客觀描繪多于主觀感受。歌劇《五月之夜》、《雪姑娘》、《金雞》,交響組曲《舍赫拉查達》(又名《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西班牙隨想曲》2、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背景:1840年5月7號岀生在烏拉爾沃特?金絲克的一個礦山工程師的家庭里。他幼年時就對音樂十分敏感和喜愛,當?shù)亓鱾髦脑S多優(yōu)美的民歌、漁歌給他留下了最初的音樂記憶。10歲時,聽從父母的意愿,進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伤麑σ魳返目駸崾冀K如一,23歲時進圣彼得堡音斥學院學習,三年后,柴可夫斯基完成學業(yè),應邀到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他的性格天生極為敏感,易受沮喪情緒的影響。他一生中沒有幾個朋友,中斷了和許多大師的來往,包括鋼琴大師尼古拉魯賓斯坦、大文豪霍爾斯埃等。他的內(nèi)心世界史豐富的,在愛情上卻沒有得到幸福。他曾經(jīng)稀里糊涂和音樂學院的一個崇拜他的女生結(jié)了婚,不久他就無法忍受就分居了。1876年,柴可夫斯基得到了一個慷慨資助。這位仁慈的女贊助人愿意資助柴可夫斯基帶外國去專心與創(chuàng)作,這個人就是梅克夫人,她很熱愛音樂,尤其是柴可夫斯基的咅樂,他們開始了密切的書信來往,很快結(jié)成了熱烈深厚的感情。這樣,柴可夫斯基擺脫了繁重的教學工作專心于創(chuàng)作,他開始隱居在鄉(xiāng)下或國外,全力從事創(chuàng)作和演出。在1890年,他突然失去了梅克夫人的友誼和贊助,這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三年后,他不幸染上了傳染病去世。作品:交響曲:《g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c小調(diào)第二交響曲》、《D大調(diào)第三交響曲》、《f小調(diào)第四交響曲》、《e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b小調(diào)笫六交響曲》也稱《悲愴交響曲》。芭蕾舞?。骸短禊Z湖》、《睡美人》、《胡桃夾子》歌?。骸逗谔一屎蟆贰ⅰ度~甫蓋尼?奧涅金》管弦樂:《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1812序曲》、《意大利隨想曲》、《哈姆雷特》、《那不勒斯舞曲》、《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弦樂小夜曲》鋼琴:《四季》二、賞析穆索爾斯基,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天鵝湖》;鋼琴《四季》教學反思:學生們対當時的樂器比較生疏,對一些文學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形象的了解到當時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