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理學 第五章 呼吸_第1頁
動物生理學 第五章 呼吸_第2頁
動物生理學 第五章 呼吸_第3頁
動物生理學 第五章 呼吸_第4頁
動物生理學 第五章 呼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呼吸

目的要求:1明確肺通氣和氣體交換的原理。2掌握胸內負壓形成原因及生理意義。3掌握氣體在血液中運輸?shù)男问揭约胺?/p>

的牽張反射和化學性調節(jié)。4

呼吸節(jié)律的維持等作一般了解。概述一呼吸的概念及意義1概念:指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間的氣體交換過程。2意義:維持機體正常新陳代謝和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二、呼吸的全過程(三個環(huán)節(jié))呼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外呼吸、氣體運輸、內呼吸)1)外呼吸

肺通氣:肺泡氣與外界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

肺換氣:肺泡氣與肺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2)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通過血液循環(huán)將從肺泡攝取的氧運送到組織細胞,同時把組織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運送到肺3)內呼吸細胞通過組織液與毛細血管間的氣體交換第一節(jié)肺通氣實現(xiàn)肺通氣的結構基礎包括:呼吸道、肺泡、胸廓、膈、呼吸肌、胸膜腔呼吸道氣體通道肺泡肺換氣的主要場所胸廓、膈肺通氣的動力一、呼吸道的組成及功能1組成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及分支2功能1>保護功能凈化、溫濕氣體2>調節(jié)氣道阻力呼吸道平滑肌舒縮,引起氣管管徑變化,影響氣流阻力呼吸系統(tǒng)結構模式圖呼吸單位:呼吸性小支氣管、肺泡管、氣囊、肺泡二、肺通氣的動力呼吸運動是肺通氣的原動力。通過呼吸運動改變肺內壓,使之與外界大氣壓間出現(xiàn)壓差,推動氣體進/出肺。肺內壓是肺通氣的直接動力。(一)呼吸運動1概念:呼吸肌收縮舒張引起的胸廓擴大和縮小稱為~。2分類吸氣運動呼氣運動

吸氣?。弘跫『屠唛g外肌呼吸肌呼氣?。豪唛g內肌和腹肌輔助吸氣肌:斜角肌、胸鎖乳突肌等平靜呼吸時,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用力呼氣時,呼氣才是主動。3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二)肺內壓推動氣體進出肺的直接動力概念:肺或肺泡內的壓力吸氣初:肺內壓<大氣壓吸氣末呼氣初:肺內壓>大氣壓呼氣末肺內壓=大氣壓(三)胸內壓1概念:胸膜腔內的壓力叫~。2胸膜腔的形成:胸膜臟層和壁層間潛在的密閉腔隙。腔內有少量的漿液,無氣體。漿液的作用:1>起潤滑作用2>漿液分子內聚力使兩層胸膜貼附在一起,不易分開3胸內壓的形成:

A、胸膜腔為密閉的腔隙。B、胸膜腔臟層壓力間接形成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回縮力=-肺回縮力(條件:在吸氣末或呼氣末,肺內壓=大氣壓,若大氣壓=0)無論吸氣還是呼氣壓力均為負,又叫胸內負壓。4胸內壓的測定

呼氣時,絕對值減??;吸氣時,絕對值增大。

5胸膜腔負壓的生理意義:

A、保證和維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B、促進靜脈血和淋巴的回流。作用于胸腔內壁薄而擴張性大的腔靜脈和胸導管。

C、有利于嘔吐和逆嘔6氣胸刺破胸膜腔就會造成氣胸。三肺通氣的阻力

肺組織本身的彈性回縮力1/3

肺彈性阻力

彈性阻力

肺泡內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2/370%胸廓的彈性阻力

氣道阻力(為主)80-90%非彈性阻力30%粘滯阻力等

(一)彈性阻力和順應性彈性阻力:彈性組織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時,有1概念(R)對抗變形和彈性回位的傾向。用順應性來度量。順應性:在外力作用下,彈性組織的可擴張性(C)2、二者關系:1容積變化(△V)C=或C=R壓力變化(△P)

(L/CmH2O)3、肺及胸廓順應性和彈性阻力(1)肺及胸廓順應性肺容量變化(△V)肺的順應性(C)=跨肺壓變化(△P)胸腔容積的變化(△V)胸廓的順應性(C)=跨胸壁壓的變化(△P)壓力與肺容量之間的關系的變化可用壓力-容量曲線表示。

肺靜態(tài)順應性曲線跨肺壓(cmH2O)肺容積變化(升)(2)肺及胸廓彈性阻力

肺彈性阻力肺組織本身的彈性回縮力

1/3

(圖示見后)(彈性組織、膠原纖維對抗肺擴張,受牽拉而回縮的力量)

肺泡表面張力

2/3(肺泡內表面液體分子層與肺泡內氣體形成液-氣界面,液體層分子間相互吸引形成表面張力,該力使肺泡趨于縮?。?×T(表面張力)

(回縮力)P=

r(液泡半徑)

A、成分:二棕櫚酰卵磷脂(DPPC)。B、作用:降低肺泡液-氣界面的表面張力。C、生理意義維持肺泡的穩(wěn)定性;(防止肺氣腫)減少肺間質和肺泡內的組織液生成,防止肺水腫;減小肺回縮力,增大肺順應性。肺表面活性物質胸廓的彈性阻力:來自于胸廓的彈性回縮力。其方向視胸廓的位置而定(胸廓的自然位置的肺容量,相當于肺總量的67%)。(二)非彈性阻力氣道阻力、慣性阻力、粘滯阻力

(氣道阻力是主要成分,約占80-90%)影響氣道阻力的因素:1)流速2)氣流形式3)氣道口徑四、肺容積與肺容量(一)肺容積:(1)潮氣量(2)補吸氣量(3)補呼氣量(4)余氣量(二)肺容量(1)深吸氣量(2)功能余氣量(3)肺活量(4)肺總量五、肺通氣量1、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肺內氣體的總量。每分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2、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量)×呼吸頻率解剖無效腔(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無效腔

生理無效腔深而慢的呼吸比淺而快的呼吸肺通氣效率高:第二節(jié)肺換氣和組織換氣回顧肺換氣和組織換氣的含義氣體交換原理:氣體分子不停地進行著無定向的運動,其結果是氣體分子從高分壓向低分壓擴散。一、氣體交換的動力--分壓差影響氣體擴散速率的因素1.氣體分壓差2.氣體的分子量和溶解度3.擴散面積和距離4.溫度二、氣體交換過程1血液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肺換氣)呼吸膜--肺交換的組織結構(6層<1um)①含表面活性物質的液體分子層②肺泡上皮細胞③肺泡上皮基膜④間質⑤毛細血管基膜⑥毛細血管內皮細胞3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1>影響肺部氣體交換因素

①呼吸膜的厚度、通透性、表面積②換氣肺泡的數(shù)量每分鐘肺泡通氣量VA③通氣/血流比值()每分鐘血流Q

A.比值=0.84氣體交換充分B.比值>0.84肺泡無效腔增大C.比值<0.84功能性動靜脈短路2血液與組織間的氣體交換比值的異常會導致血液缺O(jiān)2和CO2的滯留,但主要是缺O(jiān)2,原因:a.動靜脈血間的O2分壓差遠大于CO2的分壓差b.CO2的擴散較O2快(20.5倍)c.血液缺O(jiān)2和CO2的滯留可刺激呼吸,增加的排出但無助于的攝入2>影響組織換氣的因素

①組織代謝水平②血流量第四節(jié)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氣體運輸是指循環(huán)血液對O2和CO2的運輸,是實現(xiàn)氣體交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物理溶解O2占總運輸量的1.5%運輸形式(很少)CO2占總運輸量的5-6%化學結合O2占總運輸量的98.5%CO2占總運輸量的94-95%一、氧的運輸1物理溶解形式的運輸2化學結合形式的運輸--氧合血紅蛋白(HbO2)

Hb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結合氧的最大量

Hb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實際結合氧的量

Hb氧飽和度: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數(shù)當物理溶解忽略時,三個名詞變?yōu)椋貉跞萘?、血氧含量和血氧飽和?>氧合血紅蛋白的生成與解離Hb的組成:1個珠蛋白(2條α鏈,2條β鏈)

4個血紅素(Fe2+和吡咯基)Hb與O2結合特征A.反應快,可逆,受PO2影響。O2+HbHbO2鮮紅B.Fe2++O2Fe2+O2,氧合C.結合量:Hb結合4個O2,1gHb1.34mlO2D.Hb與O2結合曲線為S型,因Hb的變構效應O2+緊密型疏松型(T型)(R型)一個亞單位與O2結合后其他亞單位易與O2結合。反之,一個亞單位與O2解離,其他亞單位更易釋放O2。肺PO2高組織PCO2高紫紺:因缺氧造成。當皮膚或粘膜表層毛細血管中HHb含量增加到較高水平時,皮膚或粘膜會出現(xiàn)青紫色,稱~。2>氧離曲線及其生理意義氧離曲線:以氧分壓為橫坐標,氧飽和度為縱坐標,繪制出氧分壓對Hb結合氧量的函數(shù)曲線上段:PO2在60~100mmHg平坦,表明PO2的變化對氧飽和度影響不大例PO2為100mmHg,HbO2飽和度為97.4%(動脈血PO2)

PO2為150mmHg,HbO2飽和度為100%,上升2.6%PO2為70mmHg,HbO2飽和度為94%,下降3.4%因此,即使吸入氣的PO2有所下降,如在高原、高空,但只要PO2不低于60mmHg,Hb氧飽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這樣血液仍可攜帶足夠量的氧,不致于發(fā)生機體缺氧。中段:PO2在60~40mmHg陡直,HbO2釋放O2PO240mmHg,相當于混合靜脈血中PO2,此時Hb氧飽和度約為75%。血氧含量14.4ml/100ml,(而動脈血PO2100mmHg,氧含量19.4ml/100ml),即100ml血液流過組織時釋放5mlO2.下段:

<40mmHg更陡,說明當稍有變化,就會導致血氧飽和度大的變化,有利于O2的釋放靜脈(atrest)動脈在組織活動加強時,PO2可降至15mmHg.在這段PO2稍下降,HbO2就可大大下降,HbO2進一步解離,氧含量僅為4.4ml,這樣100ml能供應組織15mlO2是安靜時3倍。3>氧離曲線的位移及其影響因素Hb對氧的親和力:血氧飽和度為50%時的PO2,用

P50表示。正常P50=3.5Kpa若需要更高的才能達到50%的血氧飽和度,表明Hb對氧的親和力下降,曲線右移;反之,左移。影響氧離曲線移位的因素:①PH和CO2當pH或PCO2,Hb對氧的親和力下降,曲線右移有利于Hb釋放O2

波爾效應:pH下降或PCO2增加引起Hb對氧的親和力下降,曲線右移,這種現(xiàn)象稱~。

意義:促進肺毛細血管血液的氧合;利于組織血液中氧的釋放②溫度(升高,曲線右移)③2,3-DPG

能與Hb結合,降低Hb對氧的親和力,曲線右移④Hb自身性質的影響當Fe2+Fe3+失去運氧,曲線右移二、二氧化碳的運輸

兩種形式運輸,其中化學結合占95%(以碳酸氫鹽形式占88%,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形式占7%)血漿溶解的CO2擴散入紅細胞中以這兩種形式存在。1以碳酸氫鹽形式運輸

(1)CO2來源:依分壓差透過細胞膜及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中。在血漿中

特點:可逆、反應方向決定PCO2;由于碳酸酐酶(CA)少,反應速度慢。

(2)大部分CO2在PCO2作用下進入紅細胞,紅細胞中含有大量CA,使反應較血漿中快50.00倍,H2CO3迅速解離為H++HCO3-(3)由于紅細胞膜上負離子易于通過,所以HCO3-依濃度差擴散進入血漿,還有一部分HCO3-

+K+→KHCO3。H+被脫氧血紅蛋白所緩沖:(4)氯轉移:HCO3-大部分擴散入血漿,使紅細胞內負離子減少小于血漿中,血漿中最多負離子Cl-依電位差向→紅細胞,稱氯轉移。有利于HCO3-移入血漿,上述反應繼續(xù),CO2不斷從組織進入血液。(5)進入血漿中HCO3-與Na+結合形成NaHCO3(6)進入血液CO2以KHCO3和NaHCO3形成運輸?shù)仅w(肺)處,由于外界PCO2〈PCO2血液,血液中CO2逸出,反應逆向進行。2以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形式運輸CO2進入紅細胞后,可與血紅蛋白自由氨基結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