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合詞語義透明度的決定因素
語義透明詞的語義中介作用索索爾在[p.184](1982)中討論了“詞匯型語言”,并將傳統(tǒng)語言融入了過去(張永燕1982[p.29]。王愛璐、斯胡珍2001[p.3]的復合語言理論和語言表現(xiàn)出了充分的證據(jù)和內(nèi)部形式??梢苑纸獾姆治龇栐谧R別和記憶方面的感知優(yōu)勢遠遠大于不能分解的綜合符號。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認為這是一個“語義透明度”的問題,所謂“語義透明度”是指在人類心理詞典中合成詞的整體意義能夠通過分析其語素義來推知的難易程度,它體現(xiàn)為母語及外語學習中詞匯的理解、記憶的難易程度。王春茂、彭聃齡(2000)通過實驗顯示,語義透明度的高低在合成詞的心理表征中有顯著區(qū)別:語義透明詞的語素與整體詞之間是一種興奮性的連接;非語義透明詞的語素與整體詞之間則是一種抑制性的連接。Libben(1998)認為,語言系統(tǒng)中“運算”機制與“存儲”機制之間存在著平衡性:以運算機制(即通過內(nèi)部句段分析來推知整體詞義)為代價,往往能夠顯著增強存儲機制(即增加詞語的記憶量),復合詞正是以運算為代價來達到儲存記憶的最佳效果的。我們據(jù)此推測,語義透明詞的加工方式是“雙通道”的:既能從整詞角度把握詞義,又能從詞的內(nèi)部語素義角度推測詞義;而語義不透明詞的加工方式是“單通道”的:只能從整詞角度把握詞義,無法從內(nèi)部語素義角度來推測詞義。因此,在母語及外語學習中掌握生詞的難易程度主要取決于是否存在著第二條加工“通道”,即整體詞義是否可以從其構成語素義來推測。但是,即使同為語義分析型符號的復合詞,在語義透明度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時下主流的心理實驗模式過度倚重“刺激——反應”速度等外部指標,但并未揭示隱藏在這些外部指標背后的機制。本文以漢語偏正復合名詞的語義透明度為考察對象,初步提出這樣的看法:整詞語義透明度的高低受到內(nèi)部語素語義“顯/隱”程度以及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間關系親疏程度的影響。本文首先討論判定內(nèi)部語素義的“顯/隱”程度和判定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間關系“親/疏”程度的標準,并將其作為漢語偏正復合名詞高語義透明度的必要條件,然后提出偏正復合名詞高語義透明度的充分條件,最后分析詞匯化過程導致其語義透明度降低的情況。一、漢語高意義的同義詞是有條件(一)“明顯”是“常素/常義”的標準如前所述,復合詞語義透明度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加工方式是“雙通道”還是“單通道”的,具體來說,是看其內(nèi)部語素義是“明顯”的還是“隱晦”的?!懊黠@”語素義表達的是說話大眾理解和掌握的常用義或基本義,它能夠通過大眾語感來判定,并為通用語言詞典所記載;但有的語素義停留在詞義發(fā)展的歷史層次,通常不為說話大眾理解和掌握,因而屬于“隱晦”語素義。因此判定內(nèi)部語素義是“明顯”還是“隱晦”,說話大眾語感和通用語言詞典都是權威標準。本文著重以語言詞典中的“常素/常義”條件作為判定“明顯”語素義(下文稱為“顯義”語素)的標準:A.“顯義”語素應有很高的出現(xiàn)頻率,即所謂“常素”標準;B.“顯義”語素在構詞組合中仍然保持常用義,即所謂“常義”標準。針對漢語中語素與漢字緊密關聯(lián)的特殊情況,我們參考了《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頻度統(tǒng)計表》1和《新編漢語詞典》2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如下結論:(1)漢語復合詞中的“顯義”語素幾乎由2500個常用字中構詞能力強的字來表達(即“常素”);(2)這些“顯義”語素在構詞組合中通常表達的是通用語言詞典中記載的首條義項(即“常義”)。限于篇幅,這里僅以“人”字為例:在《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頻度統(tǒng)計表》中,“人”字的出現(xiàn)頻度是0.6821,排序第9位,完全符合“常素”標準,構詞語素“人”在《新編漢語詞典》中構成260多個復合詞(不包括固定詞組):作為前置語素構詞60余個(如“人口/人馬/人群……”),作為后置語素構詞190余個(如“男人/愛人/商人……”);所表達的意義均為“會使用語言制造工具的社會動物”這一基本義項,完全符合“常義”標準。因此可以判定,“人”在260多個復合詞中都是以“顯義”語素的身份出現(xiàn)的。(二)表1:表1523.意義融合形成了新的整體義我們認為,內(nèi)部語素義“顯/隱”程度的判定標準,是判定復合詞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詞交際義之間聯(lián)系“親密”與“疏遠”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當復合詞中所有內(nèi)部語素均為“顯義”語素時,它與整詞交際義之間的聯(lián)系才有可能親密;如果內(nèi)部語素中含有“隱義”語素,則它與整詞交際義之間的聯(lián)系就會疏遠。但是,即便復合詞內(nèi)所有語素均為“顯義”語素時,也不一定能保證它與整體詞義之間的聯(lián)系就是親密的。這是因為,有些“顯義”語素孤立來看似乎符合“常素/常義”標準,但在組合構詞后可能出現(xiàn)意義融合,使復合詞產(chǎn)生全新整體義,導致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的疏遠。一般來說,意義融合分兩種情況:(1)語素義組合后發(fā)生“轉喻”而產(chǎn)生全新整體義,像“白領、長毛”這樣的偏正復合名詞,其組成成分“白”和“領”、“長”和“毛”孤立起來看符合“常素/常義”標準,但由它們組成的復合詞卻通過“轉喻”方式產(chǎn)生了新的整體義(“高級管理人員”的顯著標記是“白領”,“太平軍”的顯著標記是“長毛”)。(2)語素義組合發(fā)生“隱喻”而產(chǎn)生全新整體義,像“龍眼、草包”這樣的復合詞,其組成成分“龍”和“眼”、“草”和“包”孤立起來看也符合“常素/常義”標準,但由它們組成的復合詞卻通過“隱喻”方式產(chǎn)生了新的整體義(有一種果實“桂圓”的形狀很像“龍眼”,“無能的人”因胸中沒有能耐被喻為“草包”)。因此,在鑒別復合詞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之間的親密程度時,除“常素/常義”標準以外,還要考慮語素義在組合后是否發(fā)生意義融合、產(chǎn)生全新整體義的因素。(三)偏正復合名詞的語義透明度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復合詞語義透明度的必要條件:內(nèi)部語素義“顯/隱”+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聯(lián)系“親/疏”→整詞語義透明度“高/低”漢語偏正式復合名詞屬于復合詞的一個小類,因此判定語義透明度高低的諸條件(內(nèi)部語素義的“顯/隱”、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間的“親/疏”)也完全可以用于鑒別其語義透明程度。不過,偏正式復合名詞畢竟在組合關系、聚合關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故在具備上述條件之外,還需補充其他條件。Libben等(2003)根據(jù)內(nèi)部語素義的“顯/隱”以及語素排列次序為英語復合詞的語義透明度劃分了4個等級,“顯義”語素記為“T”(“transparency[透明]”);“隱義”語素記為“O”(“opaque[隱晦]”)。見表1:因為Libben沒有預先確立內(nèi)部語素義“顯/隱”的判定標準,因此他將內(nèi)部語素義的“顯/隱”作為復合詞語義透明度“高/低”的判定標準,缺乏必要的基礎。但Libben將語素的詞內(nèi)排列次序也作為判定復合詞語義透明度的標準之一(如表1中“二級”與“三級”的區(qū)別),這對于我們鑒別漢語偏正復合名詞的語義透明度很有啟發(fā)。從表1中所列例子的結構關系類型均為“偏正”關系這一點可以看出,“顯義”語素在詞內(nèi)所處位置不同,會對偏正復合詞的語義透明程度發(fā)生重要影響。這是因為,偏正關系內(nèi)部成分的表達功能通常有如下分工:處于修飾位置的成分多具有表“屬性”義的傾向;處于核心位置的成分則具有表“實體”義的傾向。表“實體”成分對整詞語義透明度的影響要大于表“屬性”成分。具體來說,核心成分所表的“實體”義與偏正復合詞整詞所表的“實體”范圍之間是否具有同一性,是決定整詞語義透明度高低的關鍵(下一部分將作詳細分析)。綜上分析,我們提出判定漢語偏正復合名詞語義透明度的標準:首先,其內(nèi)部語素(尤其處于核心位置的語素)必須是“顯義”語素;其次,語素的組合不能發(fā)生意義融合。以下表2是針對漢語偏正復合名詞的特點在表1基礎上所作的改進。二、基于范疇概念的認知優(yōu)勢如前所述,偏正關系內(nèi)部成分表達功能的分工是:修飾成分往往具有表“屬性”義的傾向,核心成分則具有表“實體”義的傾向。其中,核心成分是否為“顯義”語素、核心成分所表的“實體”義同整詞所表的“實體”義是否具有同一性,對偏正復合詞語義透明度的影響極大?;诜懂牳拍畹恼J知優(yōu)勢,我們提出這樣的觀點:由具有“范疇”義(往往表達基本層次范疇)的語素來表達“實體”義,是提高漢語偏正復合名詞整詞語義透明度的最佳模式。這是因為:(1)“范疇”義語素本身就具有范疇概念的認知優(yōu)勢;(2)“范疇”義語素所表示的“實體”范圍往往能夠與偏正復合詞整詞表示的“實體”范圍保持同一性。下面將從認知、借詞、歷時、共時等角度來加以分析。(一)古典邏輯的概念定義模式亞里士多德(1997)[p.12-14]在論述“實體”概念時,將其分為“第一性實體”和“第二性實體”:前者相當于“專名(propername)”,它既不能用于表述主體,又不能作為依附于主體的屬性,往往指稱客觀世界中一個個具體對象,比如“張三”;后者相當于“通名(commonname)”,它既能用于表述主體,又能作為依附于主體的屬性,往往指稱客觀世界中由具備某些共同屬性的具體對象概括而成的“屬種”也即“范疇”,比如“學生”。亞里士多德認為,只有作為“第二性實體”的“范疇”概念才能說明“第一性實體”的身份和地位。比如要說明“張三”是什么人、其身份是什么,只有通過“學生”這樣的“第二性實體”才能得到說明。由此建立了古典邏輯的概念定義模式,見例1):1)下位概念=種差+上位概念張三是大[學]學生以上古典邏輯定義的關鍵在于明確被定義概念(下位概念)的類屬定位,也即明確它隸屬于什么上位概念。由于上位概念能夠表達一定的范疇義,能夠準確揭示被定義概念的類屬定位,因此說,它具有相當?shù)恼J知優(yōu)勢。此外,上位概念之所以能夠作為揭示下位概念類屬定位的坐標,是因為它所表示的“實體”義同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實體”義之間存在著類屬的包含關系: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實體”是上位概念所表示的“實體”中的一個小類。在以下定義例2)中,通過給上位概念(“學生”)所表的“實體”添加一定的限定屬性(“在高等學校學習”)后,“定義”部分實際表示的“實體”范圍(“在高等學校學習的學生”)恰好與“被定義”部分表示的“實體”范圍(“大學生”)相等。這樣就實現(xiàn)了“定義者”與“被定義者”在所表“實體”范圍方面的同一性:2)大學生是指在高等學校學習的學生。從漢語偏正復合名詞的角度來看,處于詞內(nèi)核心位置的“范疇”義語素表示一個上位概念,而復合詞整詞表示該“范疇”義語素的下位概念。這樣一來,整個復合詞的類屬定位就能夠依靠詞內(nèi)“范疇”義語素來確定:復合詞整詞所表示的“實體”范圍同添加了限定屬性的“范疇”義語素所表示的“實體”范圍恰好保持著同一性。因此,提高漢語偏正復合名詞語義透明度的充分條件是,其核心成分由表“范疇”義的語素來充當。見表3:我們通過對材料的分析來加以證明:在限定屬性相同的偏正復合名詞對子中,B組由“范疇”義語素表示“實體”義,A組則由“非范疇”義語素表示“實體”義。顯而易見,B組的語義透明度要高于A組。(二)少數(shù)民族語言漢語外來詞的更替過程證明,語義透明度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在動因(早期的音譯詞“賽因斯”被本土成分“科學”所替代就是例子)。即使同為“音譯加注”的外來詞,絕大部分都是“范疇”義充當注釋成分的,如例3),注釋成分不表示“范疇”義的數(shù)量極少,如例4)。這是因為,借詞方式例3)的語義透明度要顯著高于例4),故更加能產(chǎn):3)啤酒[英語beer]、沙丁魚[英語sardine]、愛滋病[英語AIDs]、拉力賽[英語rally]、哈叭狗[蒙古語xaba]、芭蕾舞[法語ballet]、卡車[英語car]、沙皇[俄語царь]……4)酒吧、中巴、面的……同樣,少數(shù)民族語言中的漢語借詞方式也有類似情況:以下例5)是侗語“音譯加注”的漢語詞,例6)是苗語黔東方言“音譯加注”的漢語詞(見曹翠云2001[p.53])。從中可以看出,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利用本民族語言中的“范疇”義成分來注釋漢語外來詞,目的是提高其語義透明度:5)malbeeccaip[白菜]、malbohcaip[菠菜]、菜+音譯菜+音譯magxhucnyic[淤泥]、ducsaxguaxhup[寡婦]泥+音譯女人+音譯6)wilsabgob[沙鍋]、vobbobcaid[菠菜]、鍋+音譯菜+音譯udwaidtod[外套]、zaidxoftangf[學堂]、zendhaiftof[核桃](三)聲旁字“范疇”《周易》說:“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敝袊湃嗽谡J知客觀世界過程中始終秉承“類”這一樸素而合理的范疇觀,并將它作為語言表達的能產(chǎn)方式,以提高詞語的語義透明度。漢語曾先后使用兩種能產(chǎn)的“范疇”表達方式:一種是在文字造字層面上通過“形旁”來體現(xiàn)“范疇”概念?!墩f文解字》按照“分別部居,不相雜廁”的原則把漢字劃分為540部,所謂“部首”便是一整部漢字所共有的表意形旁,也就是表示同一個“范疇”的概念。如所有含有形旁“魚”的字往往表示“魚”類范疇中的下級成員,本范疇內(nèi)各成員通過添加不同的聲旁來彼此區(qū)別:7)鮭:“(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泑澤……其中多赤鮭?!?《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詩·陳·衛(wèi)門》)/魴:“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詩·陳·衛(wèi)門》)/鯽:“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鳡:“(番條之山)減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魚?!?《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鱘:“《燕北録》云:‘牛魚,嘴長,鱗硬,頭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之鱏魚也?!?宋·程大昌《演繁露·牛魚》)/鯢:“今鯢魚似鲇,四腳,前似獼猴,后似狗,聲如小兒啼?!?《爾雅》郭璞注)/鰕:“鯢大者謂之鰕?!?《爾雅·釋魚》)/鲇:“黿鼉兮欣欣,鳣鲇兮延延?!?漢·王逸《九思·哀歲》)/鯨:“于是乎長鯨吞航,修鯢吐浪?!?《文選·左思·吳都賦》)另一種是在復合詞構詞層面上通過添加“范疇”義語素來表示“范疇”概念。含有相同“范疇”義語素的復合詞都表示該“范疇”中的下級成員,如例7)在構詞層面上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8)鮭魚/鯉魚/魴魚/鯽魚/鳡魚/鱘魚/鯢魚/鰕魚/鲇魚/鯨魚……(四)“范疇”義語素所構造的偏正復合名詞的透明度筆者(2008)以《新編漢語詞典》為統(tǒng)計范圍制成表4,表中初步列出現(xiàn)代漢語最常見的“范疇”義語素102個,每個語素右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它在詞典中構成的偏正復合名詞數(shù)目,共計2358個,平均每個“范疇”義語素所構造的詞數(shù)約為23.11個。這就從能產(chǎn)性角度證明,“范疇”義語素表達“實體”義是提高漢語偏正復合名詞語義透明度的最佳模式。見表4:三、詞匯化降低了漢語中偏正復合名詞的意義透明度(一)詞匯化類型導致的語義透明度李宇明、李晉霞(2008)指出,詞匯化過程會顯著降低詞語的語義透明度。筆者(2009)也指出,詞匯化會使得原先可分析的“分析型”符號融合成不可分析的“綜合型”符號,從而使符號喪失原先的認知優(yōu)勢,降低語義透明度。本節(jié)將首先對詞匯化過程及類型加以定位,然后再來分析詞匯化類型導致漢語偏正復合名詞語義透明度降低的情況。語言系統(tǒng)中不同層級的語言單位理當具有不同的語法——語義特征。具體來說,屬于“詞法”和“句法”兩個不同層級上的語言單位在語法——語義特征方面應當各不相同。因此,一個語言單位從“詞組”降級為“復合詞”的詞匯化過程,既包括它在語法方面舍棄“句法”特征、獲得“詞法”特征的過程,也包括它在語義方面舍棄“句法”特征、獲得“詞法”特征的過程:前者體現(xiàn)為內(nèi)部成分結合程度由松散變得緊密;后者表現(xiàn)為其內(nèi)部成分義同整體義之間出現(xiàn)了差距。我們認為,差距的存在與否以及差距的大小往往能影響整詞的語義透明度。就漢語偏正復合名詞來說,其內(nèi)部語素義與整體詞義之間出現(xiàn)差距,往往意味著其核心成分所表示的“實體”義與整詞所表示的“實體”義之間不再具有同一性,從而導致整詞語義透明度的降低。(二)內(nèi)部語素多以產(chǎn)生頻率且在復合詞內(nèi)不發(fā)生語義變化從前述可知,具備“常素/常義”標準是高語義度透明復合詞的必要條件,其內(nèi)部語素具有很高的出現(xiàn)頻率以及它們在復合詞內(nèi)不發(fā)生語義變化。而詞匯化過程中“常素”、“常義”條件的喪失都會造成偏正復合詞內(nèi)部語素義同整體詞義之間的差距,從而導致整詞語義透明度的降低。1.以語素身份殘留,以冷卻語素身份混同漢語詞匯演變的一種現(xiàn)象是“同義成分替換”,即通過同義更替的方式來實現(xiàn)詞語更新。被替換成分會逐漸喪失“詞”的身份,僅以語素身份殘留在復合詞中,變成冷僻語素。比如“多”替換“綽”,“綽”當初能以“詞”的身份自由地同其他成分相結合(如“綽號”),但在被“多”替換后,“綽”就降級為化石型的構詞語素,殘留在復合詞“綽號”中,成了意義隱晦的冷僻語素。2.因不識冷積語素而不明其義而無法解其義漢語詞匯演變的另一種現(xiàn)象是“詞義變遷”,即一個成分本有其常用義,但在復合詞組合中另有不同的組合義。比如“毛利”中“毛”的常用義是“人或動物皮膚表面生長的組織”,但在復合詞“毛利”中“毛”卻具有“不純、含有雜質(zhì)”的組合義。喪失“常素”條件的結果是人們因不識冷僻語素而不明其義;而喪失“常義”條件的結果卻是人們熟識其素卻難解其義,甚至會望文生義。比如有的人可能將“春畫”誤解為“以春天為內(nèi)容的繪畫”。就漢語偏正式復合名詞來說,“常素/常義”條件的喪失可能發(fā)生在兩種位置:(1)核心位置,核心成分語義的隱晦必然導致它不能明確指出復合詞所指事物的類別歸屬,這就極大降低了整詞的語義透明度(如許多人可能只知道“水蛭”同“水”有關,但未必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事物,屬于哪種類別),因此我們將其語義透明度等級定為表2中的第3級;(2)非核心位置,非核心成分語義隱晦不會影響復合詞所指事物歸屬的確定,只是造成其所指事物的特征不明確,因而只能部分影響該詞的語義透明度(比如雖然“蚺蛇”中“蚺”的意義不明,但人們還是能猜到“蚺蛇”畢竟屬于一種特征不明的“蛇”),因此我們將其語義透明度等級定為表2中的第2級。(三)語義融合技術前面提到,孤立來看內(nèi)部語素具備了“常素/常義”條件,但由它們組成的復合詞發(fā)生語義融合(隱喻、轉喻等):一種情況是發(fā)生語義融合后的復合詞義是內(nèi)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選擇性必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高三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農(nóng)行個人貸款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南京琴行教師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使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藥生產(chǎn)許可證申請代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公務車輛私人使用管理與責任協(xié)議書3篇
- 經(jīng)濟學基礎試題及答案 (二)
- 售后工程師述職報告
- 綠化養(yǎng)護難點要點分析及技術措施
- 2024年河北省高考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
- 車位款抵扣工程款合同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奧數(shù)題100題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英漢互譯單詞練習打印紙
- 2023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24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