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基礎知識_第1頁
防火基礎知識_第2頁
防火基礎知識_第3頁
防火基礎知識_第4頁
防火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火基礎知識培訓目錄第一章燃燒的基本常識第二章滅火的基本方法第三章消防設施及日常維護管理一、燃燒的概念

燃燒是物質與氧化劑之間的放熱反應,它通常會釋放出火焰或可見光。人們通過長期用火實踐和多次科學實驗證明,燃燒是一種發(fā)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燃燒是一種游離基的鏈鎖反映,因此,燃燒必須是發(fā)光發(fā)熱的,但發(fā)光發(fā)熱的現(xiàn)象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物理反應)。

火災的定義: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凡能引起可燃物質燃燒的熱能源都叫著火源。最常見的明火焰、赤熱體、火星和電火花等。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燃燒的三要素):凡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劇烈反映(應)的物質,一般都稱為可燃物。如木材、紙張、汽油、酒精、氫氣、乙炔、鈉、鎂等等。

可燃物助燃物凡能幫助和支持燃燒的物質都叫助燃物,如空氣、氧氣、氯、溴、氧酸鉀、高錳酸鉀等等。著火源具有一定的體積,但無一定的形狀一切能燃燒的液體都能蒸發(fā),但能蒸發(fā)的液體不一定都能燃燒。液體燃燒,也都是燒它蒸發(fā)的氣體。

液體燃燒的特點是:開始較為緩慢,后來由于溫度逐步升高,蒸發(fā)量不斷加劇,因此,燃燒也就逐漸猛烈,直至達到最大燃燒值。

三、燃燒的特點

●復雜的物質:如木材、煤等,它們由數(shù)十種化學成分組成其燃燒的特點是:首先在加熱中分解其組成結構,放出氣體或液體產(chǎn)物后著火燃燒。固體

一切物質的燃燒都不是它本身的燃燒。而且都是物質蒸氣發(fā)出來的氣體的燃燒。根據(jù)這一總的特點,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燃燒的各自特點●簡單的物質:如硫(S)、磷(P)、鉀(K)等,它們燃燒的特點是:首先熔化、然后蒸發(fā)、燃燒。

(有一定的體積,并有一定的形狀),根據(jù)其構成,可分為簡單和復雜兩種。

液體氣體無一定體積,也無一定形狀氣體物質的燃燒,它所需要的溫度僅僅是用于將氣體加熱到燃點的程度。因此,它燃燒的開始即達到其燃燒的最大數(shù)值,直到最后固定不變。

綜上所述:從物質燃燒是它蒸發(fā)的氣體看,固、液、氣三態(tài)物質的(火災)危險性是不一樣的。固態(tài)物質在常溫下一般不會蒸發(fā),比較安全;液態(tài)物質在常溫下大多能蒸發(fā),它比固體(態(tài))物質火災危險性大,氣態(tài)物質在常溫下就具備了燃燒條件——氣態(tài)。因此,其火災危險比其它物質更大。四、火災種類

1、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麻、紙張等;

2、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瀝青、石蠟等;

3、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氫、甲烷等。

4、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等。5、E類火災:指帶電體類火災火焰包圍了整個可燃材料;燃燒面積迅速擴大到了限度,燃燒強度大,輻射熱強,燃燒物質分解出大量的燃燒產(chǎn)物,溫度和氣體對流達到最大的數(shù)值;可燃材料迅速被燒盡,不燃材料和結構的機械強度受到破壞,可能發(fā)生變形或倒塌。處于猛烈階段的火災是很復雜的。必須組織較大的滅火力量。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才能控制火勢、撲滅火災?;馂挠幸粋€由小到大的發(fā)展過程,這個發(fā)展過程一般要經(jīng)過四個階段:

火源面積較小,燃燒強度弱;火焰本身放出的輻射熱能不多;煙和氣體流動速度比較慢?;馂奶幱诔跗痣A段,是撲救的最好時機,只有發(fā)現(xiàn)及時,用很少的人力和消防器材、工具,就能把火撲滅。初起階段發(fā)展階段燃燒強度增大,溫度上升,熱煙充滿了房屋,室內可燃物質被加熱;氣體對流加強,燃燒速度增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形成了燃燒的發(fā)展階段。如煙火已竄出了門窗和房屋、局部建筑物構件被破壞(燒穿),建筑物內充滿煙霧,火勢突破了外殼,溫度可達700℃以上。從滅火的角度來看,這是關健階段。在燃燒發(fā)展階段內,必須投入相當?shù)牧α?采取正確的措施,來控制火勢的發(fā)展,以便進一步加以撲滅。猛烈階段五、燃燒的階段衰退熄滅期六、燃燒的種類爆炸的特點:①速度快②壓力大、③溫度高①本身自燃:凡沒有外界熱源或明火作用的,而是由于物質內部自行發(fā)熱、燃燒的叫本身自燃。它的特點:由內向外燒。

②加熱自燃:把可燃物加熱到著火溫度以上,不與火焰接觸就能燃燒,這種燃燒就叫加熱自燃。加熱自燃的原因有:熬煉、磨擦、化學反應中的高熱、輻射熱、導電過負荷等。

③一種物質接觸另一種物質而自燃。如高錳酸鉀接觸甘油或松節(jié)油;氯化汞與硫黃;鎂與磷酸鹽等等。可燃物接觸明火或明火接觸可燃物而發(fā)生的持續(xù)燃燒叫著火。是可燃物表面或液體上方在很短時間內重復出現(xiàn)一閃即滅的現(xiàn)象。閃燃往往是持續(xù)燃燒的先兆,在閃燃時的溫度叫閃點。

著火按照能量的來源,爆炸可分為三類: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由系統(tǒng)釋放出物理能引起的爆炸。鍋爐超壓爆炸、雷電、地震。

●化學爆炸:是由于物質在瞬間的化學變化引起的爆炸,炸藥爆炸、可燃氣體爆炸。

●核爆炸:核聚變、核裂變反應所釋放出的巨大核能引起的。

閃燃爆炸自燃根據(jù)物質不滅定律,凡燃燒了的物質,它的原物雖然不存在了,但它們產(chǎn)生了另外的幾種新的物質,這些物質叫做燃燒的產(chǎn)物。

是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它不能再行燃燒。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重1.52倍,在空氣中濃度達到3-4%時,對人體就有害,達到5-6%時,使人耳鳴,呼吸急促和軟弱無力,濃度達到8-10%時,使人昏迷不醒,以至死亡。

二氧化碳(CO2)七、燃燒的產(chǎn)物一氧化碳(CO)煙灰灰渣是不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它能再次燃燒),是一種無色無味而有強烈毒性的可燃氣體??扇苡谒?,比重為0.97,空氣中含0.05-0.1%就使人中毒,吸入肺部可致死亡。

是不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沾在煙道壁上和浮懸在空氣中還能燃燒的細粒。

是完成燃燒和不完全燃燒的物質。它是由炭粒、炭灰構成的。

根據(jù)物質燃燒的原理,滅火的基本方法,就是為了破壞燃燒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反應過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第二章滅火基本知識一、隔離法1、迅速將燃燒物移走;將可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移走;

2、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路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qū);

3、設法阻攔疏散的液體,如采取泥土、黃沙、水泥筑堤等方法;及時拆除與火源毗連的易燃建筑物等。就是將火源處周圍的可燃物質隔離或將可燃物質移走,沒有可燃物,燃燒就會中止。

比較常用的有:

●用不燃或難燃的物件直接履蓋在燃燒的表面上,隔絕空氣,使燃燒停止;

●將水蒸氣或不燃氣體灌進起火的建筑物內或容器、設備中,沖淡空氣中的氧,以達到熄火程度;

●設法密閉起火建筑物或容器、設備的孔洞,使其內部氧氣在燃燒反應中消耗,燃燒由于得不到氧氣的供應而熄滅。

二、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氣注入燃燒區(qū)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用窒息法撲滅火災的方法有:

常用水滅火,就是因水的熱容大,氣化所需的熱量大,而且能迅速在燃燒物表面上散開和滲透內部。水接觸燃燒物時,大部分流散而使物體受到冷卻,部分水蒸發(fā)變成蒸汽也吸收大量熱,所以能將燃燒物的溫度降到燃點以下。泡沫和二氧化碳等滅火劑也起到一定的冷卻作用,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不如水的效能大。三、冷卻法就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使燃燒物的溫度低于燃點,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灑到火源附近的物體上,使其不受火焰輻射熱的威脅,避免形成新的火點。

冷卻法是滅火的主要方法就是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連鎖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wěn)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從而使燃燒反應停止。采用這種方法一定要足夠數(shù)量的滅火劑準確地噴射在燃燒區(qū)內,使滅火劑參與和中斷燃燒反應;否則,將起不到抑制燃燒反應的作用,達不到滅火的目的;同時要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以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