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_第1頁
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_第2頁
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_第3頁
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_第4頁
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右斗爭:1957年4月,因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反革命分子乘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之機,向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猖狂進攻,甚至揚言取消黨的領導,實行西方“輪流坐莊”的政黨制度,走資本主義道路。針對這一情況,1957年7月,毛澤東在南京計劃召集華東各省的省委第一書記開會,研究分析形勢,部署反右派斗爭。[1]

為此,中共中央發(fā)出指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右派斗爭,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爭結束。但斗爭被某些人嚴重地擴大化了。1978年,中共中央決定對被劃為“右派分子”的人進行全面復查,將被錯劃為右派的人平反。反右斗爭的歷史后果1957,是當代中國發(fā)展的非常年代。該年春夏的反右事件使中國走上了“左”傾的軌道,從此,共和國連遭挫折,損失慘重,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建設耽誤達20年之久!一、黨的工作重心轉向階級斗爭反右頭爭最為嚴重的歷史后果是黨的工作重心的轉向,即由經濟建設轉向階級斗爭,由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轉向擴大敵我矛盾,由向自然界開戰(zhàn)轉向向“階級敵人”開戰(zhàn)。這種轉向,在理論上集中表現為修改了黨的八大關于主要矛盾的重要論斷。黨的八大(1956年9月)的重大功績之一,是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國內主要矛盾變化作了正確的規(guī)定。八大決議指出:“我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卑舜笾髢H僅過了一年,即1957年9月(此時反右斗爭已到后期),在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改變了八大的結論。他說:“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毫無疑問,這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辈⑶艺f,八大的“提法是不對的”。根據同樣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對《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大修改中,將階級斗爭狀況作為重要的補充。指出:“階級斗爭并沒有結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階級斗爭,還是長時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面,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此外,還增加了區(qū)分香花、毒草的六條政治標準。對八大主要矛盾論斷的修改以及對《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修改,為以后推行“以階級斗爭為綱”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才終于把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它使國家耽誤整整20年的時間。二、執(zhí)政黨建設陷入兩難困惑黨執(zhí)政后,面臨著更繁重的任務,更復雜的環(huán)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核心領導看到黨內存在的問題,決定開門整風,聽取各方面的批評,探索“民主新路”,確為明智之舉。遺憾的是,開門整風才半個月,毛澤東的思想就改變了。此時報紙上雖仍大篇幅地報導對共產黨的批評,但目的是為了讓右派們“充分暴露”、“引蛇出洞”,最后可以一網打盡。又過了半個月,就公開亮出反右旗幟,對“右派”的各種言論,包括對共產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分其對黨的好意惡意,不分其對國家有利無利,一概視之為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右派言論,不分清紅皂白,統統加以拒絕,統統加以批判。特別是其中有關國家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遠見卓識,竟也當做錯誤的、反動的言論加以擯斥,棄若敝屣,這是十分武斷、十分令人傷心的。這些意見直到改革開放時期才被人們(包括執(zhí)政黨本身)所逐漸認識。這是無法估量的損失,無法挽救的遺憾!反右斗爭一開展,整風收場,“民主新路”的探索戛然而止。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共產黨是不能批評、不能監(jiān)督的。毛澤東甚至說:“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是資產階級的東西。我們黨內存在這三個東西,這個賬要掛在資產階級身上?!边@豈不等于說,克服黨內缺點,批判資產階級就行了。于是,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是否還存在“其興也渤,其亡也忽”的周期率的問題,如果有,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跳出這個周期率?從這時起,共產黨就陷入了二律背反的困惑之中:共產黨在執(zhí)政中要跳出周期率,就要走民主的路,黨(尤其是它的領導者)就應生活在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中??墒牵桓忝裰?,放手讓人講話,“右派”就會跳出來興風作浪,又擔心動搖共產黨的領導,因此,只能關閉言路,遠離民主。在這種兩難的困惑中,以后更多地選擇了后者。后果是什么呢?黨內(確切地說是毛澤東)的主觀主義愈來愈一意孤行,個人專制主義愈來愈不可一世,“左”的錯誤愈來愈在全黨占據統治地位,以致權力一再失控,直至“文化大革命”將國家推到崩潰的邊緣。即使到現在,我們還不能說中國共產黨已走出了這一困惑。三、以權代法之勢已無力阻檔反右運動造成了建國后第一次大規(guī)模違反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先例。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運動的全過程是根據中共中央一系列內部文件(基本上都是毛澤東起草,一般未經中央委員會或政治局討論通過)部署下進行的。右派名單是基層支部上報的。一個黨支部,嚴格地說,一個支部的領導(書記)就可以把你定為右派,剝奪你的政治權利、工作權利和獲得合法經濟收入的權利,批斗后把你下放農村或流放邊疆,進行勞動改造。而且,判決是無期限的。反右運動作為一個重大的決策,事關幾十萬知識分子政治生命的大事,都未經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討論。在毛澤東和中共許多干部的意識中,黨代表國家,而且高于國家,黨的指示就是法律。于是,對右派定論與處分,無需法律依據,也不允許本人作任何申辯,就憑支部書記拍板。這種行為稱為虐政,并不為過。第二,1954年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明確規(guī)定:每個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墒?,事實上卻把對黨(或某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打成右派,這既是對公民正當權利的粗暴剝奪,也是對神圣憲法的無理踐踏。既然法律不能保障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既然以權代法竟暢行無阻,那就潛伏著無法無天的災難。到了“文革”,連堂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也可以讓造反派批斗,非法監(jiān)禁,迫害至死,更何況子民百姓。這種血的教訓,是付出十分高昂的代價換來的。四、開創(chuàng)了“以言定罪”的先例55萬余知識分子成了階下囚,蒙受苦難20余載,試問他們觸犯了憲法和法律中的哪一條?對此,至今未見有人作出過明確的回答。我們不禁要問,他們是怎樣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答案是,他們發(fā)表了這方面的言論。有沒有什么行動呢?沒有。如果硬要說有,那就是他們在座談會上說了,在作品或在日記里、在給友人的信件里、在給黨組織的思想匯報里寫了所謂的“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言論。如果僅以此定罪,那么不過是“以言定罪”而已(更何況,當時認定這些言論是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實際上不僅不是什么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而且是大有益于黨、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會主義)。既然是“以言定罪”,也可算是破天荒的文字獄。與此相聯系的,出現了數量驚人的冤假錯案。從反右開始,“以言定罪”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按蚬髯?、抓辮子、扣帽子”的惡劣做法盛行,各種帽子滿天飛。這種情況“文革”期間如洪水肆虐,害人不計其數,但始作俑者是1957年的反右運動。五、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關系惡化,多黨合作瀕臨解體中國的政黨體制本來就未曾發(fā)育。國共兩黨之間,或者有短時期的合作;或者互相對立,一方吃掉一方,缺乏和平競爭的機制。1949年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后與民主黨派建立了合作關系,但這種關系十分脆弱。因為民主黨派獲得合作者的資格,分享一部分國家權力,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國共對立時期,民主黨派曾站在中共一方,以某種形式或多或少支持、幫助過共產黨。所以民主黨派所分享的權力,帶有中共一方回報性的,而不是根據民主制度所得到的合法權力。何況,中共方面對于這種合作并沒有制度性的承諾,它隨時可能因某種誘發(fā)因素而發(fā)生變化。今天可以給你一部分權力,明天又可以收回這部分權力。建國以來多黨合作不甚鞏固,不甚正常,難以制度化,其原因大體如此。1949年第一屆政協召開之前,各民主黨派紛紛發(fā)表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當時毛澤東十分高興,以為他們已拋棄了“第三條道路”的主張。在整風運動中,民主黨派的某些尖銳批評,特別是個別觸犯天條的意見(如“黨天下”,“輪流坐莊”),令毛澤東發(fā)現,原來民主黨派并沒有改造好。于是改變了對民主黨派的態(tài)度,由信任、合作轉變?yōu)椴恍湃?、不合作。除了開出了一大批右派名單,還把民主黨派定性為資產階級政黨。從此,民主黨派的任務不再是參政議政,而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作為政黨,實際上名存而實亡,在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跡達20余年之久。需要補充一句,民主黨派被打入冷宮的歲月,中共方面也陷入了“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拋棄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拆除了多黨合作的政治架構,無論對民主黨派,還是對中共方面,都只能帶來不幸的后果。六、知識分子成為社會主義的異己分子,屢遭迫害,備受歧視反右是對中國知識階層的一次集中的沉重打擊,也是中外歷史上一次罕見的政治迫害。以此為始,中國的知識分子,被定為社會主義的異己分子,成了反動一幫,戴著“資”字號的帽子一直挺不直腰、抬不起頭來。1962年,周恩來、陳毅在廣州舉行的科學工作會議和戲劇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即脫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加上革命知識分子的帽子,使與會者很是激動。但由于毛澤東對此事沒有公開表態(tài),他仍堅持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結論,“脫帽加冕”便難以成為現實。幾代知識分子無論在政治上和生活待遇上都承受著極不公正的待遇。特別是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知識分子,幾乎剝奪了他們最寶貴的權利:創(chuàng)作自由、爭鳴自由、出版自由。他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禁錮,他們的智慧才華受到很大的壓抑。他們的作品,他們的觀點,他們的研究成果,動不動被認為是毒草、黑貨,受到責難和批判。一代名流、大師馬寅初、顧準、孫冶方、楊獻珍、胡風、老舍、巴金、趙丹等等,在“左禍”橫行年代,均遭興師問罪,圍剿追殺,成為文字獄的犧牲品。知識分子通常被認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除了有知識,也往往是社會良知與公正的代表,他們之中的先知先覺者為知識群體中的佼佼者,是社會進步的先聲。這些人的基本權利橫遭剝奪,身家難保,那么,這個民族的不幸是可以想見的了。七、黨風、政風、民風、學風日趨衰微毛澤東倒總是提倡要敢于直言,號召六不怕:“不怕扣機會主義帽子,不怕撤職,不怕開除,不怕離婚,不怕坐牢,不怕殺頭”。張聞天說:“這是對的,但光是要求不怕殺頭還不行。人總是怕殺頭的……問題的另一面,是要領導上造成一種空氣、環(huán)境,使得下面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爆F在的認識進一步了,不僅僅是要領導上造成一種“空氣”、“環(huán)境”,而是要求國家、黨內給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的人在人身自由與安全方面提供制度與法律保障。這是改革開放后的進步。反右之后,毛澤東承認,反右“帶來一個缺點,就是大家不敢講話了”。這里所說的講話,是指講真話,講不同的意見。講了真話的后果,“右派”已有師在先。以此為鑒,人們只得明哲保身,一是保持沉默;二是說假話,說違心話。既然環(huán)境迫使人們講假話,于是吹牛拍馬、阿諛奉承之風大盛,遍及社會的各個領域,敗壞了黨風、民風與學風。你要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游刃有余,你就得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