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語文備課大師_第1頁
捕蛇者說-語文備課大師_第2頁
捕蛇者說-語文備課大師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捕蛇者說柳宗元教學(xué)目的:1、理解并掌握“質(zhì)、賦、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實詞,了解“乎”、“而”的多種用法。2、認識“說”這一文體的特點及對比的寫法。3、理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感情。重點、難點:1、“說”這一文體和特點及對比手法的運用。2、理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感情。教學(xué)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導(dǎo)入新課1《捕蛇者說》寫于作者在永州任職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課文通過捕蛇者蔣氏對其祖孫三代為免交賦斂而甘愿冒著死亡威脅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時期我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2“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或敘事兼議論,或議論兼敘事,將敘事和評論結(jié)合起來,以說明一個道理。二、講析課文引導(dǎo)學(xué)生憑借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第1段。教師適時做以下點撥:1重點詞語和文句質(zhì):質(zhì)地,東西的主體。這里指基本顏色。章:花紋。嚙(niè):咬。臘(xī):干肉。文中用作動詞,把肉晾干。歲:每年。當(dàng):抵充、頂替。永之人爭奔走焉:永州的老百姓爭先恐后地忙著去做這件事。焉,兼詞,于此,為這件事。2提問: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如此強調(diào)“異蛇”之毒?明確:(1)這是作者設(shè)置的一個懸念,為下文埋下伏線,暗示了當時的世上還有比毒蛇更毒的東西,使讀者產(chǎn)生了急切讀下去的愿望。(2)這一段重在寫“毒蛇”之異,從三個方面加以描繪:一是顏色之異,二是毒性之異,三是用途之異。(3)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觸草木盡死”,“盡死”前省去的主語應(yīng)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小結(jié):寫“異蛇”劇毒,而“永之人爭奔走焉”。3指名朗讀第2、3兩段提問:蔣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這一段著重寫什么?明確:如果說第1段是概述,從第2段開始便轉(zhuǎn)入到具體的描述。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蔣氏。先寫蔣氏三代捕蛇之“利”,繼而寫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幾死者數(shù)矣”一個“且曰”,將寫“利”轉(zhuǎn)為寫“害”,再用蔣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極其生動地寫出了“捕蛇”并非好事,“爭奔走焉”實屬無奈,字里行間,深含悲苦。“利”與“害”交錯,跌宕有致。專其利:“專”,獨自享有。提問: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第3段起過渡作用。通過作者的提問,將文章引入正題?!案糍x,復(fù)若役,則何如?”欲揚先抑,“余悲之”與下文的“余聞而愈悲”相應(yīng),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無限同情。4齊讀1—3段。三、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后有關(guān)作業(yè)。2補充作業(yè):(1)熟讀、意譯1—3段。(2)理解下句句子中加黑的實詞。①黑質(zhì)而白章(質(zhì),原指本質(zhì),底色;章,花紋。)②當其租入(當,抵當,抵充)③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嗣,繼承)④貌若甚戚者(戚,悲傷)⑤若毒之乎(毒,怨恨)第二課時一、檢查復(fù)習(xí)。1指名朗讀、意譯第1段。2出示小黑板,指名解釋有關(guān)實詞。二、默讀第4段,借工具書及書下注釋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1教師對重點詞語適當點撥:汪然:眼眶里含淚的樣子。向:先前。病:困苦不堪。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殫(d?。睿罕M。廬:家,屋舍。犯:冒。藉:原指用草編的墊,文中用作動詞,“墊著”;“相藉”,相壓。蓋:句首助語詞。熙熙:快樂的樣子。2提問:作者是怎樣描寫蔣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的?明確:文章通過對“捕蛇”、“賦斂”之間“利”與“害”的一系列對比,說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結(jié)論:“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小結(jié):2—4段,記敘“蔣氏”一家三代的悲慘遭遇,揭露“苛政猛于虎”的現(xiàn)實。4齊讀第5段。疑乎是:對這句話表示懷疑。乎,相當于“于”,介詞,對。是,代詞,指苛政。于:介詞,比。猶信:信,真實。孰:誰。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以,介詞,用來。俟,等待。夫,指示代詞,那些。觀,考察。人風(fēng),民風(fēng),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故不用“民”而用“人”。得,看到。焉,相當于“之”,指作者寫的《捕蛇者說》這篇文章。小結(jié):點明文章中心,說明寫作目的。5齊讀課文后討論。提問:《捕蛇者說》怎樣表現(xiàn)了“說”這一文體的特點的?明確:全文有敘有議,雖記敘較多,但卻處處為議論服務(wù)。符合“說”可敘可議,以議為主的特點;全文語言極其形象、生動,亦符合“說”這一文體比較講究“文采”的特點。三、練習(xí)。1完成課后“辨析·比較”題三。2補充作業(yè):課外閱讀并翻譯《苛政猛于虎》這一文言短文。3參照課文中“蔣氏”與作者的對話,寫一則“捕蛇人的故事”。附:《捕蛇者說》難句例解以嚙人,無御之者譯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沒有能夠抵御它的。若毒之乎譯文:你把這差事當作災(zāi)難嗎?饑渴而頓踣譯文;因為饑餓(到極點),口渴(到極點),就停下來向前面一倒。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譯文:來來往往死掉的,尸體一個壓著一個。吾恂恂而起譯文:我滿懷信心地起身。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譯文:招募有能夠捕到蛇的,就(把蛇)當作那個租稅交給國家。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譯文:誰知道賦稅征收的毒害有比這種蛇更嚴重的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