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題目參考附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這句話反映的是()。A.啟發(fā)性原則B.直觀性原則C.鞏固性原則D.系統(tǒng)性原則【答案】B2、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是()。A.商務印書館編的《教育學》B.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C.凱洛夫的《教育學》D.錢亦石的《現(xiàn)代教育理論》【答案】B3、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是()A.品德認識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為【答案】A4、適合于解釋感覺記憶和短時記憶的遺忘理論是()。A.消退說B.動機說C.干擾說D.同化說【答案】A5、老師對學生個體內部的各個方面進行縱橫比較,以判斷其學習狀況的評價屬于()。A.絕對評價B.相對評價C.甄別評價D.個體內差異評價【答案】D6、在個性心理結構中,()更為穩(wěn)定。A.興趣B.價值觀C.氣質D.性格【答案】C7、(2022上半年真題)為了觀察蠶的生長過程,李老師指導學生飼養(yǎng)蠶寶寶,觀察“卵一幼蟲一蛹一蛾”的變化。這種教學方法是()。A.討論法B.實驗法C.練習法D.演示法【答案】B8、現(xiàn)代學制首先產生于()。A.亞洲B.歐洲C.北美洲D.南美洲【答案】B9、“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次見面時希望給人留下好印象”,都體現(xiàn)了()。A.首因效應B.投射效應C.暈輪效應D.近因效應【答案】A10、“磚能做什么”屬于()發(fā)散思維。A.用途擴散B.結構擴散C.方法擴散D.形態(tài)擴散【答案】A1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最低的層次是()。A.生理需要B.自我實現(xiàn)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答案】A12、林老師教學《借生日》時,先板書“生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生H是哪一天?又是怎樣過生日的?接著又板書“借”,并提出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嗎?”這種導人方式是()。A.故事導入B.情境導入C.懸念導入D.直接導入【答案】C13、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以()的《大教學論》為標志的。A.赫爾巴特B.夸美紐斯C.凱洛夫D.蘇霍姆林斯基【答案】B14、需要層次論指出,人最高級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實現(xiàn)需要D.歸屬和愛的需要【答案】C15、北京師范大學學制研究小組于1981年在其附屬中小學開始進行的學制實驗是()。A.六三制B.雙軌制C.分支型D.五四制【答案】D16、“孟母三遷”體現(xiàn)了()對人的影響。A.學校教育B.遺傳C.家庭教育D.社會環(huán)境【答案】D17、從規(guī)則到例子的學習實質上是一種()。A.上位學習B.下位學習C.并列結合學習D.發(fā)現(xiàn)學習【答案】B18、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6-12歲兒童人格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A.勤奮感B.主動感C.自主感D.自我統(tǒng)一感【答案】A19、在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之后,會覺得附近的樹木向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是()A.誘導運動B.動景運動C.自主運動D.運動后效【答案】D20、某地地下30千米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附近不遠處的飛鳥和池塘的游魚,都會感到()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C.上下顛簸D.左右搖晃【答案】C21、既是整個教學設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開展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的是()。A.分析教學對象B.確定教學目標C.制定教學策略D.設計教學評價【答案】B22、教師在課堂上一邊講授一邊板書,同時留意學生反應,這種品質屬于()。A.注意廣度B.注意轉移C.注意分配D.注意穩(wěn)定性【答案】C23、“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描述的是()。A.適應現(xiàn)象B.聽覺適應C.嗅覺刺激D.味覺刺激【答案】A24、袁老師中途接手小學三年級(3)班的班主任,有幾個學生經常缺交數(shù)學作業(yè),經過了解,發(fā)現(xiàn)只要題目難一點或計算量大一點,這幾個同學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不僅如此,在各項活動中也有一些同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話,可在全班進行()。A.積極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C.人際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答案】B25、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和提高過程,其進行順序是()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依次進行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答案】D26、班級目標管理是由()提出的。A.埃拉斯莫斯B.德魯克C.馬卡連柯D.舒爾茨【答案】B27、《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規(guī)定: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內容由地方和學校根據(jù)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自主開發(fā)和利用,該課程屬于()。A.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B.國家規(guī)定的選修課C.地方規(guī)定的必修課D.學校規(guī)定的選修課【答案】A28、()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jù),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A.操行評定B.成績評定C.素質評定D.道德評定【答案】A29、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教學相長”的著作是()。A.《大學》B.《中庸》C.《學記》D.《春秋》【答案】C30、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們以()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A.被動的合作學習B.自覺合作學習C.主動學習D.主動合作學習【答案】D31、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哪種氣質類型的特點?()A.膽汁質B.粘液質C.多血質D.抑郁質【答案】A3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薄秾W記》中這句話反映了(?)。A.教育與經濟的關系B.教育與科技的關系C.教育與政治的關系D.教育與人口的關系【答案】C33、下列不屬于“騎士七技”范圍的是()。A.騎馬B.投槍C.音樂D.吟詩【答案】C34、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靈活性、自愿性和()。A.自主性B.隨意性C.規(guī)范性D.強制性【答案】A35、廣義教育與狹義教育(學校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是()A.目的性B.計劃性C.實踐性D.特殊性【答案】A36、下列心理現(xiàn)象中,屬于認知過程的是()。A.情緒B.氣質C.興趣D.思維【答案】D37、目標管理的班級管理方法,是由美國的()提出的。A.馬卡連柯B.德魯克C.杜威D.布魯納【答案】B38、下列有關兒童厭學癥不正確的說法是()。A.是一種情緒上的失調狀態(tài)B.主要表現(xiàn)是討厭學習C.是先天的,由遺傳因素造成的D.治療時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相互配合【答案】C39、有研究表明,學習熟練程度達到()左右時,記憶效果最好。A.100%B.120%C.150%D.200%【答案】C40、—學生決心改掉遲到的毛病,遵守學校紀律,可冬天一到,他遲遲不肯起床,結果又遲到了。對該生的教育應該著重培養(yǎng)他的()。A.道德認識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為【答案】C41、新課改倡導分配課程的課時容量,適當減少“主課”的課時,增加音、體、美等學科的容量,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A.均衡性B.綜合性C.基礎性D.選擇性【答案】A42、按照一定目的、任務,利用自己以往經驗在頭腦中獨立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稱為()。A.再造想象B.創(chuàng)造想象C.無意想象D.聯(lián)想【答案】B43、對預防沙眼來說,以下哪種做法是正確的?()A.用不干凈的手或紙巾揉擦眼睛B.與別人合用毛巾、臉盆、洗臉水C.與別人合用一支眼藥水或眼藥膏D.毛巾、手帕常洗常曬【答案】D44、“狗是動物”“汽車是交通工具”“魚身體表面有魚鱗生活在水中”這是說明兒童概括發(fā)展的水平處于()。A.直觀形象水平B.形象抽象水平C.本質抽象水平D.具體形象水平【答案】B45、人們平時所說的“第一印象”是指()。A.暈輪效應B.刻板效應C.首因效應D.近因效應【答案】C46、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訂的學習計劃,包括()。A.意識和能力B.規(guī)則和技能C.認知策略D.經驗和方法【答案】B47、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寬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A.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D.知行統(tǒng)一原則【答案】A48、(2020年真題)小學教育要抓住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期”,這是由于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A.順序性B.階段性C.不均衡性D.個別差異性【答案】C49、我國近代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制是()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戌學制D.壬子葵丑學制【答案】B50、“只要考出好成績就不會挨罵”屬于操作性條件反射規(guī)律中的()。A.正強化B.負強化C.懲罰D.消退【答案】B大題(共10題)一、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問題:(1)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習上述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15分)(2)根據(jù)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部分的教學流程,并簡要說明理由。(25分)【答案】略二、乘法練習課上,吳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了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3位老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票價分別是成人每人10元、學生每人5元、團體(10人以上)每人6元,怎樣買最合算?很快,很多同學給出了答案:老師和學生分開來買,一共花費280元。小寧提出了另一種方案:“把老師學生湊成10人買團體票,剩下的買學生票,一共花費275元,比280元少了5塊錢。”吳老師笑著點點頭,同學們有的點頭贊成,有的似茅塞頓開。小思卻說:“不就少了5塊錢么!”吳老師示意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她一下站起來,滿不在乎地說:“老師,都出去玩了,誰還在乎這5塊錢啊!”小欣也附和說:“就是,5塊錢算什么!問題:(1)如果你是吳老師,如何應對這一狀況?(2)談談在教學中如何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敬鸢浮?1)如果我是吳老師,我會這樣來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表揚踴躍發(fā)言的同學。對于同學們的積極思考予以肯定,教師及時的強化可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在之后的教學中更加主動自愿地學習。其次,發(fā)揮教育機智,將“5塊錢是否重要?”作為一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引導他們養(yǎng)成節(jié)約的意識。在該過程中,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性,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習得節(jié)約的美德。(2)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首先教師要做到教學的科學性,即保證知識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思想水平。三、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課堂實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張老師:你是如何驗證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學生1:我是這樣比的(邊說邊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四個角一一比較)。張老師:都是這樣比的嗎?學生顯然沒有完全明白老師的意思,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的。教師注意到只有兩個學生(生2、生3)沒有隨聲附和。就追問了一句:絕大部分同學認為要比四次,你們認為呢?學生2:只要比兩次就行了。張老師:怎么比?學生2:(邊演示邊講解)先把正方形對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兩個角比較。學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教師讓學生3操作給大家看。學生3:把正方形先橫著對折一次,再豎著對折一次。原來的四個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敬鸢浮俊疽c】問題(一):張老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問答法,即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答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問題(二):問答法的原則有:(1)適時原則。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準備好問答的問題和順序,在適當?shù)臅r候提出相關的問題,而不能太突兀。(2)因材施教。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3)反饋強化。學生冋答完畢之后,教師要給予適當正確的反饋,使學生理解正確的思想,明確答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強化學生獲得的知識經驗。四、材料:記得在我上小學時,有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英語教師,她有一個重要的教學秘訣——在結課時總能把較為復雜的英語語法概括成幾句順口溜。講語法時先講口訣,然后對應口訣講例題,做練習時再要求我們用口訣加以印證。這樣,一般學生頗為頭疼的語法在我們學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啟發(fā)下,我也嘗試使用“口訣記憶法”教學。不同的是,我讓學生在學完某一部分知識后自己概括總結。例如,學完風景類文章,我引導學生總結出“景物描寫口訣”,學完人物傳記后我又引導學生總結“傳記類文章的寫作口訣”。實踐證明,這種口訣記憶式小結有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提高課堂的吸收率。問題:(1)評析材料中所運用的結課方式。(2)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結課方式又好在哪里【答案】(1)材料中教師把所學零散知識經過整理總結出的口訣,不僅朗朗上口,便于記憶,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閱讀書目、接受知識時,往往不能注重課題對課內知識的統(tǒng)領作用,總是孤立地看待各個知識,不注重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知識記憶支離破碎。這時,就需要老師在結課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找出規(guī)律,使知識得到深化、升華。(2)材料中的“我”在小學英語老師的啟發(fā)之下,對口訣結課法進一步改進,提出讓學生自己歸納、梳理。充分尊重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結課時,一般采用教師概括式以及學生參與式兩種。材料中的小學英語老師所采納的是教師歸納式。教師歸納式是指教師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教學內容,使得知識能夠融會貫通。而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是學生參與式。學生參與式是指以學生活動為主的總結方式。在教學進程中和教學的結束階段,都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總結,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分析、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這對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極為有利。五、材料:小紅同學因成績好而擔任班內的學習委員一職,但是她在生活中比較高傲,不愿意與同學交流,沒有什么朋友。所以她在處理一些班級事務時總是四處碰壁。感覺似乎其他同學都在與自己作對,自己布置下去的任務總是無人理會。久而久之,小紅每次工作都是應付了事。比如收作業(yè)時.如果有同學交不上她既不詢問原因,也不做記錄,而是直接把收好的作業(yè)交給老師。當小紅協(xié)助老師布置作業(yè)時,同學們也嗤之以鼻,對她都很反感。時間久了,面對同學們的愛理不理,小紅心里也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高傲的她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太少了,不知該從何入手。問題:(1)假如你是班主任,如何幫助小紅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2)談一談如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敬鸢浮?1)材料中小紅雖然成績好是班內的學習委員,但是不善于與別人交流,老師應該引導小紅改變高傲的行為,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首先.應告訴小紅要主動對人友好。材料中,小紅在生活中比較高傲,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愿與其他同學交流,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她。因此要先改掉清高孤傲的行為,正確認識自己,平等地與別人交往。其次.鼓勵小紅真誠地與別人交往。材料中,同學們對她的行為嗤之以鼻,不愿意跟她交朋友是因為小紅之前沒有真誠地與別人交往,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可以多給小紅與其他同學一起活動、學習、交流的機會。最后,告訴小紅要學會欣賞別人。小紅在班級沒有朋友是因為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從而陷入孤獨的境地。因此要引導小紅善于觀察他人的優(yōu)點。要想融人集體,就應該尋找大家共同的話題,積極參與,共同討論。總之.小紅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關鍵是理解他人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2)班集體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學生個體組合而成的,由于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性格特征、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等不同,要把這些個性不一的學生組合到一起,并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老師應該在師師關系、師生關系以及老師對班集體的關系上做出表率。在師師關系上,班主任老師應該協(xié)調好各位老師之間的關系。在師生關系上,要強調平等民主,關愛學生。第二.要有效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明確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是前提。共同目標是通過個體目標的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的.所以在班集體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班集體目標,這樣可以加大班集體的凝聚力。第三,要有效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是重點。在班級管理中,及時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班干部,是管好班級的重要手段。所以,班干部隊伍的選拔建設,對班級凝聚力和競爭力的形成也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第四.要有效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組織有特色的班集體活動是動力。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不僅促進了班集體的形成,還密切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這個集體,最終有效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六、榮獲第62屆美國年度國家教師大獎的瑞貝卡·米勒沃基說:“我們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當有一個非常熱情、非常投入的老師的時候,學生們學得最好……其實學習沒有捷徑可走,無論用哪種方法,最終都會面對復雜的學習任務,作為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用笑聲、用激情、用技巧、用緊迫感和愛去實現(xiàn)這一切?!眴栴}:(1)談談你對“我們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的理解。(2)結合材料,談談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敬鸢浮?1)教師的職責就是要幫助和激勵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步負責。學生的發(fā)展決定著將來社會的發(fā)展,教師應該盡自己最大力量去激勵和指導學生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2)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著指導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具體而言,包括對學生認知過程的指導:感知、注意、思維、記憶等;非認知過程的指導:情緒情感和意志;學習方法的指導。七、1.關于人的身心發(fā)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么?2.簡述小學課外活動的內容。3.簡述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敬鸢浮?.【答案要點】關于人的身心發(fā)展主要有四種觀點:遺傳決定論、環(huán)境決定論、二因素論和相互作用論。(1)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高爾登和美國的霍爾。遺傳決定論的理論觀點是,個體心理發(fā)展是受先天不變的遺傳所決定的。(2)環(huán)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華生。環(huán)境決定論的理論觀點是,個體心理的發(fā)展完全是后天環(huán)境教育的結果,遺傳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3)二因素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吳偉士和德國的施太倫。二因素論的理論觀點是,個體發(fā)展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4)相互作用論是目前影響較大的一種觀點,多數(shù)心理學家都支持這一觀點。其理論觀點是,遺傳對個體心理發(fā)展作用的大小依賴于環(huán)境的變化,而環(huán)境作用的發(fā)揮也受遺傳的制約,即“遺傳決定心理發(fā)展的限度,環(huán)境在限度內起決定作用”?!军c撥】關于人的身心發(fā)展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遺傳決定論、環(huán)境決定論、二因素論、相互作用論等。這在歷年考試中經常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的形式考查??忌鷳撚涀。哼z傳決定論者僅強調遺傳的作用;環(huán)境決定論者僅強調環(huán)境的作用;二因素論認為遺傳和環(huán)境都起作用,但二者是各自獨立的;相互作用論認為二者是交互起來共同對個體發(fā)生影響的。2.【答案要點】課外活動范圍廣泛,形式多樣,按其性質可分為六類。(1)科技活動??萍蓟顒邮菍W習現(xiàn)代科學技術知識,進行各種科技實踐性作業(yè)的活動,如制作科技小發(fā)明、制作模型、采集標本、動物小觀察、小飼養(yǎng)、小種植等,以及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和科學家故事會、科技表演、競賽等。(2)學科活動。學科活動是一種學科性的課外學習和研究活動,一般以某一學科為主題,按照學科分別組織活動,如文學作品討論會、某學科最新動態(tài)報告、交流某學科的學習體會的經驗交流會等。(3)文學藝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種類多樣,包括文學、藝術和娛樂活動,它們寓教于樂,以活躍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他們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同時調劑他們的身心,保證他們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和生活。(4)體育活動。體育活動是課外活動中比較普遍、比較廣泛的活動,也是學生們比較喜歡參加的活動之一。(5)社會活動。社會活動就是讓學生走出學校,接觸社會,了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了解社會生活、經濟建設實際狀況的教育活動,一般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考察、訪問,以及各種無償?shù)纳鐣蘸凸鎰趧拥取?6)傳統(tǒng)的節(jié)假日活動。國慶節(jié)、兒童節(jié)、校慶日、學校文化節(jié)、暑假的夏令營活動等都是傳統(tǒng)的節(jié)假日活動。這類活動的準備過程和活動過程都可對學生進行教育。3.【答案要點】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學生學習遷移能力的形成有賴于教學,促進遷移的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八、著名作家三毛上學時數(shù)學成績不好。有一次,她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老師每次出小測驗的題都選課后練習題,于是她就在測驗前狠下一番功夫背這些題,結果一連考了6個100分。數(shù)學老師感到很奇怪,就決定在自修課上臨時考她,結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憤怒的老師馬上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最喜歡吃鴨蛋,今天老師想請她吃兩個。”在全班學生的哄笑聲中,老師拿來毛筆在三毛的眼睛周圍重重地畫了兩個大圓圈。三毛在回憶中說:“我情愿老師打我一頓,但他給我的卻是自己一生都沒有受過的屈辱,這件事的后遺癥三天后才顯現(xiàn)出來。那天早晨上學,我走到走廊上,見到自己的教室時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來越嚴重。到后來,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學,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覺?!闭堖\用德育的原則對該老師的行為進行評價。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師,你會怎么做【答案】(1)材料中的教師違背了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以及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2)①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材料中的教師對三毛進行諷刺挖苦以及“在三毛的眼睛周圍重重地畫了兩個大圓圈”的做法,并沒有做到尊重信任學生。②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fā)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以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教師應看到學生積極進步的一面,并對此進行鼓勵,而不應只看到學生不好的一面。(3)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師,首先我會肯定三毛的進步,對其進行鼓勵;其次,我會針對她的缺點以及學習上的困惑對其進行指導。九、有個學生,在老師上課板書時,常用兩手食指敲打桌沿,發(fā)出“噠噠聲”的響聲。雖然有老師警告說查出來要處分,可總是禁而不絕。后來,一位音樂老師找到了這個學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師面前,等待批評和處分。出乎意料的是老師不僅沒有責備他,反而笑著說:“你參加樂隊打鼓好嗎?”學生愣了,以為老師諷刺他,不敢答話。老師接著說:“學生樂隊缺一名鼓手,我覺得你有條件當。但是,你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課,遵守課堂紀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嗎?”學生點點頭,淚水卻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后來,這個學生敲鼓進步很快,上課也不再敲桌沿了。閱讀上述材料,詳細分析材料中突出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敬鸢浮?1)疏導原則。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材料中的音樂老師針對學生用食指敲桌沿這一行為并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警告,而是循循善誘,引導他加入樂隊打鼓。(2)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音樂老師的做法也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老師能夠從學生用食指敲桌沿這一行為與看到學生有打鼓的潛質,說明音樂老師能夠做到一分為二地客觀評價學生,能夠最大化學生的優(yōu)點,縮小學生的缺點。(3)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音樂老師提出讓學生到樂隊當鼓手,同時提出要學生上課認真聽講、遵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