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_第1頁
《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_第2頁
《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_第3頁
《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_第4頁
《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歷代文學選本》2002年版評介

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早期文學選集》出版于20世紀60年代,成為中國高校中文專業(yè)使用的傳統(tǒng)教材。該教材曾修訂兩次,一次是1980年(簡稱80版),一次是2002年(簡稱02版),現(xiàn)在使用的02版就是最新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02版在排版、字體、標點、行政區(qū)劃名稱等方面在80版的基礎上都做了一些修訂。在標點方面,比如80版中編第一冊第9頁盧照鄰詩歌《長安古意》注釋2,“青牛句:古代駕車,牛、馬并用。魏文帝用文車迎美人薛靈蕓,以青牛為輓。(見《識遺記》)”。而02版的標點則改成了“青牛句:古代駕車,牛、馬并用。魏文帝用文車迎美人薛靈蕓,以青牛為輓(見《識遺記》)。”(見該書第11頁)。此類標點有多處修訂。在行政區(qū)劃名稱方面,中編第一冊02版僅有1處作了修訂,80版第15頁駱賓王簡介,“駱賓王(約六四O——約六八四),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02版則改成了“駱賓王(約六四O——約六八四),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市)(見該書第16頁)。行政區(qū)劃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國土和政治、行政權力的劃分。一般說來,行政區(qū)劃是以在不同區(qū)域內(nèi),為全面實現(xiàn)地方國家機構能順利實現(xiàn)各種職能而建立的不同級別政權機構作為標志。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縣級以上的行政區(qū)劃變更了很多?!吨袊鴼v代文學作品選》在“作者簡介”、“解題”和“注釋”中要用當今的行政區(qū)劃名稱去注釋古行政區(qū)劃名稱或古地名。作為教材本應使用最新名稱,但02版中編第一冊還有51處、涉及到36個行政區(qū)劃名稱使用的仍然是改革開放以前的舊稱,應予以更正。1.“陜西省華陰縣”應變更為“陜西省華陰市”第1頁楊素簡介、第18頁楊炯簡介、第433頁杜光庭《虬髯客傳》注釋1,皆是“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案:“陜西省華陰縣”于1990年撤縣設市更名為“陜西省華陰市”。2.“山西省河津縣”應變更為“山西省河津市”第4頁王績介紹、第6頁王勃介紹,皆是“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案:“山西省河津縣”于1994年撤縣設市更名為“山西省河津市”。3.“山西省汾陽縣”應變更為“山西省汾陽市”第22頁宋之問簡介,“汾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陽縣);第427頁白行簡《李娃傳》注釋137,“晉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陽縣”。案:“山西省汾陽縣”于1996年撤縣設市更名為“山西省汾陽市”。4.“湖北省襄樊市”應變更為“湖北省襄陽市”第34頁孟浩然簡介、第100頁杜甫簡介、第266頁皮日休簡介,皆是“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案:“湖北省襄樊市”于2010年更名為“湖北省襄陽市”。5.“陜西省臨潼縣”應變更為“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第44頁王維《觀獵》注釋4,“新豐縣,故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案:“陜西省臨潼縣”于1997年撤縣設區(qū),隸屬西安市。6.“甘肅省敦煌縣”應變更為“甘肅省敦煌市”第47頁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注釋4,“陽關,漢置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第49頁王之渙《鸛鵲樓》注釋2,“玉門關,漢置,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案:“甘肅省敦煌縣”于1987年撤縣設市更名為“甘肅省敦煌市”。7.“山西省永濟縣”應變更為“山西省永濟市”第37頁王維簡介、第48頁王之渙《鸛鵲樓》解題,皆是“蒲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第178頁柳宗元簡介、第268頁聶夷中簡介,皆是“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案:“山西省永濟縣”于1994年撤縣設市變更為“山西省永濟市”。8.“河南省商丘縣”應變更為“河南省商丘市雎陽區(qū)”第60頁高適《封丘縣》注釋1,“孟諸,古大澤名,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一帶”。案:“商丘縣”于1997年撤銷后設立地級“商丘市”,商丘市設立梁園區(qū)和雎陽區(qū)?!吧糖鹂h東北一帶”為現(xiàn)“商丘市雎陽區(qū)”。9.“河北省薊縣”應變更為“天津市薊縣”第62頁高適《燕歌行》注釋14,“薊州(今河北省薊縣)”。案:“薊縣”于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10.“河南省南陽縣”應變更為“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qū)”第65頁岑參簡介,“南陽(今河南省南陽縣)”。案:“南陽縣”于1994年與縣級南陽市合并成立宛城區(qū),隸屬地級南陽市。11.“四川省江油縣”應變更為“四川省江油市”第70頁李白簡介,“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案:“四川省江油縣”于1988年撤縣設市變更為“四川省江油市”。12.“安徽省宣城縣”應變更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第94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解題、第339頁韓愈《祭十二郎文》注釋7、第345頁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注釋4,皆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案:“宣城縣”于1987年撤縣成立縣級宣州市。2000年撤銷宣城地區(qū)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撤銷原縣級宣州市更名為“宣州區(qū)”。13.“河南省鞏縣”應變更為“河南省鞏義市”第100頁杜甫簡介,“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案:“河南省鞏縣”于1991年撤縣設市變更為“河南省鞏義市”。14.“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縣”應變更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第116頁杜甫《月夜》解題,“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縣)”。案:“靈武縣”于1996年撤縣設市變更為“靈武市”。15.“四川省奉節(jié)縣”應變更為“重慶市奉節(jié)縣”第141頁杜甫《白帝城最高樓》解題,“夔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案:1997年重慶直轄,奉節(jié)縣改隸重慶市。16.“河南省郾城縣”應變更為“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第151頁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注釋4,“郾城,唐屬河南道許州,今河南省郾城縣”。案:“郾城縣”于2004年撤縣設區(qū),隸屬漯河市。17.“安徽省滁縣”應變更為“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qū)”第159頁韋應物《滁州西澗》解題、第411頁李朝威《柳毅傳》注釋138,皆是“清流縣(今安徽省滁縣)”。案:“滁縣”于1982年撤縣設立縣級滁州市。1992年設立地級滁州市,撤銷縣級滁州市設立“瑯琊區(qū)”。18.“甘肅省武威縣”應變更為“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第162頁李益簡介,“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案:“武威縣”于1985年撤縣設市變更為縣級武威市。2001年設立地級武威市,原縣級武威市變更為“涼州區(qū)”。19.“河南省孟縣”應變更為“河南省孟州市”第167頁韓愈簡介,“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省孟縣)”。案:“河南省孟縣”于1996年撤縣設立“河南省孟州市”。20.“湖南省郴縣”應變更為“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第168頁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解題,“郴州(今湖南省郴縣)”。案:“郴縣”于1995年撤銷后設立“郴州市蘇仙區(qū)”。21.“廣東省潮陽縣”應變更為“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第174頁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注釋1,“潮州,又稱潮陽郡,州治在潮陽(今廣東省潮陽縣)”。案:“潮陽縣”于1993年撤縣設市,又于2003年撤縣設區(qū),隸屬汕頭市。22.“河北省定縣”應變更為“河北省定州市”第182頁劉禹錫簡介,“中山(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案:“定縣”于1986年撤縣設立“定州市”。23.“陜西省渭南縣”應變更為“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第202頁白居易簡介,“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案:“渭南縣”于1984年撤縣設立渭南市(縣級)。1994年設立地級渭南市,撤銷縣級渭南市設立“臨渭區(qū)”。24.“河南省沁陽縣”應變更為“河南省沁陽市”第244頁李商隱簡介,“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省沁陽縣)”。案:“河南省沁陽縣”于1989年撤縣設市變更為“河南省沁陽市”。25.“陜西省漢中縣”應變更為“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qū)”第270頁杜荀鶴《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注釋5,“興元(今陜西省漢中縣)”;第383頁孫樵《書褒城驛壁》注釋9,“南鄭縣(今陜西省漢中縣)”。案:“漢中縣”于1980年撤縣設市(縣級)。1996年設立地級漢中市,撤銷原縣級漢中市設立“漢臺區(qū)”。26.“浙江省海寧縣”應變更為“浙江省海寧市”第324頁韓愈《張中丞傳后敘》注釋4,“杭州鹽官(今浙江省海寧縣)”案:“浙江省海寧縣”于1986年撤縣設市變更為“浙江省海寧市”。27.“安徽省亳縣”應變更為“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第327頁韓愈《張中丞傳后敘》注釋46,“亳州州治在譙縣(今安徽省亳縣)”。案:1986年撤銷亳縣設立亳州市(縣級)。2000年設立地級亳州市,撤銷縣級亳州市設立譙城區(qū)。28.“河南省濟源縣”應變更為“河南省濟源市”第331頁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解題,“盤谷,在孟州濟源縣(今河南省濟源縣)”。案:“河南省濟源縣”于1988年撤縣設市變更為“河南省濟源市”。29.“湖南省零陵縣”應變更為“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第346頁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注釋19,“永州,唐屬江南道,治零陵縣(今湖南省零陵縣);第363頁柳宗元《捕蛇者說》解題,“永州(故治在今湖南省零陵縣)”。案:“零陵縣”于1984年撤縣設立永州市(縣級)。1995年設立地級永州市,撤銷縣級永州市設立芝山區(qū),2005年芝山區(qū)又更名為“零陵區(qū)”。30.“山西省霍縣”應變更為“山西省霍州市”第354頁柳宗元《封建論》注釋17,“彘(今山西省霍縣東北)”。案:“山西省霍縣”于1989年撤縣設市變更為“山西省霍州市”。31.“北京市昌平縣”應變更為“北京市昌平區(qū)”第362頁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注釋36,“昌平(今北京市昌平縣)”。案:“北京市昌平縣”于1999年撤縣設區(qū)變更為“北京市昌平區(qū)”。32.“江西省清江縣”應變更為“江西省樟樹市”第367頁柳宗元《三戒并序》注釋2,“臨江,唐縣名,屬吉州,今江西省清江縣”。案:“江西省清江縣”于1988年撤消后變更為“江西省樟樹市”。33.“四川省彭水縣”應變更為“重慶市彭水縣”第368頁柳宗元《三戒并序》注釋11,“黔,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縣”。案:1997年重慶直轄,彭水縣改隸重慶市。34.“江蘇省吳縣”應變更為“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第387頁陸龜蒙簡介,“長洲(今江蘇省吳縣)”。案:“吳縣”于1995年撤縣設市變更為“吳縣市”(縣級)。2000年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qū)”。35.“浙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