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_第1頁
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_第2頁
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_第3頁
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_第4頁
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將共同努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地質和地質科學研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面對過去幾十年來的巨大機遇和挑戰(zhàn),他反思過去,幾十年來,他一直在尋求巖石、風、露、流的、點石、構造變化等獨特的理解和論點?!爸醒朐焐綆А焙汀按笫謽嬙炜蚣堋钡莫毺乩斫夂驼擖c。然而,由于沒有持續(xù)深入研究,回想起來,猶如“虎頭蛇尾”,蓋了幾座“半截樓”。略感欣慰的是,隨著相關地質調查和地質科學研究工作的深入,“構造遷移”和“開合構造”所總結的地質現(xiàn)象與科學內涵,“大十字構造格架”所概括的中國大陸地質構造的基本特征,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地質資料所證實,“中央造山帶”已經(jīng)成為被廣泛使用的科學概念。作為一名老地質工作者,撰寫本文,對上述認識和想法的產生過程及背景加以介紹,簡要說明由此衍生的初步體會,期望以此回報國家與社會,希望年輕一代地質工作者引以為戒,少走彎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和地球科學的發(fā)展,作出更好更多的貢獻。1構造運動學理論1959年秋,當1∶3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構造圖》編制完成時,黃汲清先生又率領研究室全體人員開始編寫大地構造圖說明書,于1960年基本完成。由于內容涉及礦產資源、地球物理、特別是石油分布等原因,該說明書以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主編(1965)和《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征》專著形式出版,封面上清楚印著“內部讀物”四個字,因此該書流傳不廣。該書第七章第五節(jié)的標題是:天山地槽的構造遷移(161~165頁)。它闡述了古生代北天山由西向東、南天山由東向西的構造遷移,同時也闡述了中新生代天山南北兩個山前坳陷總體由東向西的遷移。分出走向遷移和側向遷移;認為構造遷移是各種遷移的總合,如褶皺幕遷移、沉積作用遷移、巖漿活動及變質作用遷移、成礦遷移等;強調運動序列的聯(lián)系性,即時間上的聯(lián)系性、空間上的聯(lián)系性,以及成因上的聯(lián)系性;指出“構造遷移顯示了地殼的點線面的發(fā)展過程”。這就是在綜合分析天山實際資料基礎上,于1960年首次提出“構造遷移”的起始情況,特別強調了沿帶狀構造的走向遷移,這是與前人(葛利普,1924;黃汲清,1931,1945)“地槽遷移”(地槽向山前拗陷或前陸遷移,即構造遷移中的側向遷移)概念的最大區(qū)別之一。盡管在黃汲清等(1962)文章中提及構造遷移(116頁,125頁),在任紀舜等(1980)的專著中,又一次闡述了構造遷移(構造過渡與構造遷移,14~15頁;關于構造遷移,76~78頁),但都很簡要,與1960年提出的構造遷移相比,稍有進展,主要表現(xiàn)在增加一幅遷移圖(“圖20中國及其鄰近地區(qū)構造遷移示意圖”,68頁)。時光飛逝,30年彈指一揮間,姜春發(fā)等(1992)發(fā)表了《構造遷移論概述》(以下簡稱遷移論)。遷移論是以構造運動為研究對象,它將不同期次的構造運動聯(lián)系起來,建立有序的、動態(tài)的運動流的概念,試圖查明運動軌跡,發(fā)掘運動規(guī)律。構造遷移是指,在地殼或巖石圈的一定區(qū)域和一定演化階段,構造運動及其相關的各種地質作用沿一定方向依次有規(guī)律的位移。如一條長長的造山帶、板塊縫合帶、蛇綠混雜帶、斷裂帶、變質帶、巖漿巖帶和成礦帶等,大多數(shù)是多次構造運動形成的。這些運動,是定向先后依次有序的位移。雖然是概述,卻比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構造遷移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分類,對比構造遷移與前人遷移概念的異同,劃分構造遷移區(qū)(中國及鄰區(qū)劃分4個遷移區(qū)),總結構造遷移特性(5個遷移特性),探索構造遷移基本方向,指出古生代以來全球同時具有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個方向的遷移,也可以說,全球同時具有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個方向的海退。該文還探討了產生構造遷移的地球動力學機制,建立地殼或巖石圈點線面開合演化基本模式以及構造遷移在地質學中的應用,即進行各種地質預測等。我曾遇到一單位編制川西和云南構造圖,同一弧形構造帶北西段劃為華力西期,南段劃為印支期,兩段的劃分都有依據(jù),如何接圖成了難題。這是一個構造遷移的典型實例,“先來后到”本是常識,那么一條幾千公里長的造山帶非同時造山有何稀奇。在遷移論中,曾討論板塊斜沖運動產生的構造遷移,也就是板塊呈剪刀式俯沖或碰撞,洋盆呈剪刀式閉合,由此而形成的造山帶當然也就有先有后,且先后有序。由華力西期造山遷移到印支期造山,合情合理符合實際,遺憾的是我還未曾見過公開發(fā)表的這種構造圖。幾千公里長的造山帶,不可否認有同時造山形成的,不難想象也應該有非同時造山形成的。可是現(xiàn)今的大地構造圖,一條造山帶畫成一個顏色,標志一個造山期,尚未見過沿造山帶走向畫上不同顏色而顯示不同造山期,好像一條造山帶只有一個造山期。如果我們能詳細剖析一條造山帶,畫出不同造山期,用實例說話,使大多數(shù)人實際看到動態(tài)有序的構造遷移的“真實畫面”,那要比現(xiàn)在的“半截樓”有意義多了。許多年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與新疆區(qū)調隊聯(lián)合組成科研隊測制西準噶爾古生代地層剖面,地質所有2名地層古生物人員和我參加,新疆區(qū)調隊也派出幾個門類地層古生物和巖石、構造方面的專業(yè)人員,可謂精兵強將,野外現(xiàn)場找到化石就可定出地層時代。我們測制了不同時代的地層剖面,當測制完含豐富化石的石炭系剖面,在討論第二天轉移營地時,我提出建議,我們測制的石炭系剖面只是下石炭統(tǒng)下部,向上變?yōu)殛懴?。根?jù)構造遷移觀點,北天山以北晚古生代海水是由西向東撤退的,即由西準噶爾經(jīng)蒙古國退向我國東北,那么由我們測制的剖面向東到準噶爾盆地西緣有可能存在下石炭統(tǒng)上部或更高層位的海相地層。大家采納了我的建議,暫不搬家而向東踏勘。在原測剖面以東幾公里處,發(fā)現(xiàn)含有豐富化石的上部層位,恰好與原剖面相接,我們又補測一條新剖面,完善了西準噶爾下石炭統(tǒng)地層柱。這是運用構造遷移觀點搞預測的成果實例,如果我能多做這樣的預測,那么采納構造遷移觀點的人會更多些。構造遷移的概念,初步得到部分學者(莫宣學等,2007;金性春,1984;車自成等,1987,292~293頁;朱松年等,1988;陳朝德等,1983;新疆地質局編寫組,1973)和日本學者藤田和夫(1984,227頁)、矢野孝雄(1986,85頁)的引用,有的學者將構造遷移的概念寫進高等學校教材(楊森楠、楊巍然主編,1985,325~326頁;黃邦強等,1984,159~160頁),有的學者論述了花崗巖類的構造遷移(趙春荊等,1988;李佩基等,1982),有的學者論述了縫合帶和斷裂的構造遷移(潘桂棠等,1983;劉振宇等,2007),有的學者多次論述各種盆地的構造遷移及其與油氣藏的關系(王同和,1986;1988;1990;楮慶忠,2009;夏斌等,2007)。王同和先生指出,“構造遷移控制著含油盆地的生、儲、蓋及其組合方式”。楮慶忠先生認為,“正是由于頻繁的構造遷移與反轉導致該區(qū)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沉降中心和沉積中心,生油巖的沉積厚度及成熟演化都受到了不利影響?!睆挠嘘P文章論述的實例可見,構造遷移對于油氣的生成、運移、儲藏以及破壞等,都有一定影響。小到一個盆地,有構造遷移問題,大到中國及鄰區(qū),也有構造遷移問題。早在任紀舜等(1980)的專著中(114頁)指出:“中國的石油資源,東部,特別是大陸架,是十分重要的,但西部也不容忽視,塔里木盆地的含油遠景在中國的大陸上可能是首屈一指的。似乎有這樣的規(guī)律,中國中、新生代的石油資源從昆明—銀川一線向東西兩側有愈來愈富集的趨勢。這就是說,華北優(yōu)于鄂爾多斯,大陸架又優(yōu)于華北;柴達木優(yōu)于鄂爾多斯,塔里木又優(yōu)于柴達木;而塔里木的西部又優(yōu)于其東部。如果確實如此,這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理論問題?!贝撕笪也殚嗁Y料又發(fā)現(xiàn),西出國境的卡拉庫姆又優(yōu)于塔里木,再往西到里海更優(yōu)于卡拉庫姆。這種愈來愈富集的趨勢,既是理論問題,又具有實用意義,說到底還是構造遷移問題。構造遷移在探討含油氣盆地和油氣藏的形成以及找油氣預測等方面,必將起到應有的作用,因而石油部門將構造遷移的概念納入石油地質勘探技術培訓教材(143~149頁)1。如上所述,總體來看,還沒有引起廣泛關注。這是“半截樓工程”留下的最大遺憾。如果我能鍥而不舍深追下去,一次針對一個內容進行探討,圍繞構造遷移發(fā)表系列文章,局面會大有好轉。特別是在應用上下功夫,擺出實例,會吸引更多人嘗試。由《地球科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2006)編輯的《地球科學大辭典》,在基礎科學卷中,關于構造遷移的解釋(858頁)基本是正確的,不僅用了較多文字,而且還列出5個構造遷移特性,不像“開合構造”和“中央造山帶”詞目那樣的解釋誤導讀者(見下文),借此機會,我向編輯構造遷移這一詞目的編輯致謝。2與板塊構造區(qū)別的研究群體20世紀80年代初,板塊構造理論已在中國盛行,板塊的俯沖和碰撞成為研究的熱點。然而,也有部分學者將槽臺轉化引申為洋陸轉化,出現(xiàn)張與壓兩種動力機制轉換以及大陸裂解形成新洋殼(再生洋)的觀點,短短幾年,開與合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很快涌現(xiàn)。黃汲清提出手風琴式運動的概念(1983)2,黃汲清等(1984)認為,板塊有開有合,板塊“一開一合或一張一壓”的“這種運動型式與演奏手風琴時的一張一合型式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名之為板塊的手風琴運動?!敝?黃汲清等又論述了新疆及鄰區(qū)的板塊開合構造及手風琴式運動(1990)。張文佑先生提出拉張造洋擠壓造陸的觀點(1984,1~7頁;張文佑等,1986,14~16頁)。楊巍然先生等發(fā)表的《中國構造演化中的“開”與“合”》(1984),陳哲夫先生等對甘肅北山具有擴張-閉合-再擴張-再閉合的演化史的闡述(1983),以及任紀舜等(1980)有關轉化特別是洋陸轉化的論述(4~10頁),指出引張作用與擠壓作用交替出現(xiàn)“造成依次向前發(fā)展的構造旋回”(11頁),上述都是這一時期開合思想的先鋒標志。這些開合思想和文章,已顯示開與合有它自身的含義、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等,為開合構造的提出做好了準備。1988年,開合理念已較成熟,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我將“開合”二字與“構造”二字連在一起,組合成“開合構造”一詞(《昆侖開合構造》送審稿;姜春發(fā)等,1992),以便與板塊構造相區(qū)別以及強調兩種動力轉化和洋陸轉化。開合構造是,以擴張與擠壓兩種動力及其轉化為構造運動的力源,借鑒海底擴張、洋殼俯沖、大陸碰撞以及板塊構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的先進技術、方法來研究大地構造,即研究構造運動和運動過程及其所產生的構造效應(巖石圈或地殼受力后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如物質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等)的一門科學。因此,開合構造必然與板塊構造既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少差別。主要差別就是,強調一種動力還是兩種動力相互轉化,是原生洋還是再生洋。當時的板塊構造強調原生洋,突出研究的是俯沖碰撞及縫合帶,即重點在擠壓動力而輕視擴張動力。事實是,在地質歷史演化中,始終存在擴張與擠壓的相互轉化,大到超級大陸裂解形成洋殼,經(jīng)俯沖碰撞再形成陸殼;小到陸相盆地的初始期、極盛期至萎縮期的演變,都是兩種動力轉化的結果。楊巍然等(2002)認為,到20世紀90年代,已形成4個開合構造研究群體。我認為4個群體的提法很好,符合實際。除贊同他對4個群體所作的評議,我再做點補充:4個群體各有側重,從不同方面推進了開合構造的研究。楊巍然群體,人員最多涉及面最廣,發(fā)表文章也最多(楊巍然,1987,1989,1992,1993,1999,2004;楊巍然等,1984,1990,1991,1997,2002;鄧清祿等,1995,1996a,1996b,1997,1998,2004;郭鐵鷹等,1991;袁哲平,1999;鄭劍東等,1989;邱家驤,2004;邱愛金等,2002;楊坤光等,2004),特別在開合構造基礎理論和方法以及造山帶和大陸裂谷的實際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開合構造研究的領軍團隊。張抗群體,張抗先生于1998年提出斷塊開合說。后又修改完善(2004),出版了《斷塊開合與油氣勘探》專著(1998),群體發(fā)表了多篇文章(周雁等,2004;湯良杰,2004),在中國盆地研究和油氣尋找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陳哲夫群體,結合系統(tǒng)研究新疆地質的實際資料,發(fā)表了多篇論文(陳哲夫,1995,2004;陳哲夫等,1983,1991,1993,1997;徐新,1998;梁云海等,2004),出版了《新疆開合構造與成礦》專著,劃分了新疆開合構造帶和開合成礦帶,總結了新疆開合特征和開合成礦規(guī)律,推動了開合構造研究,成效顯著。姜春發(fā)群體,研究開合構造包含的內容,試圖完善開合構造體系,強調開合序列,探索將構造遷移融入開合構造,以助于建立巖石圈或地殼點線面開合演化模式(姜春發(fā),1994;2004;姜春發(fā)等,1992,2000;徐志剛,1995,2004;邱小平,2004)。經(jīng)過多人多年的努力,開合構造已初步形成體系,出版了《開合構造專輯》(地質通報,2004年第3期),展示了開合構造研究的多方面成果,從中可以看到,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應用以及研究內容和方法等開合構造的全貌。開合構造研究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與其它3個群體的努力分不開的,特別是楊巍然本人忙前忙后奔走宣講,為發(fā)展開合構造做出了突出貢獻,令人敬佩。相比之下,我感到非常慚愧。做事有始無終、淺嘗輒止的性格弱點,害我未能按自己原來的設想完善開合構造使之系統(tǒng)化。反思之后,不能不向其他3個研究群體,致以衷心的謝意。遺憾的是,盡管發(fā)表了不少有關開合構造的文章、專著以及出版專輯,不少同行已經(jīng)知道開合構造一詞,但是該詞反而不能作為一條詞目列入《地球科學大辭典》中,列出的卻是“開合構造旋回”(858頁)。然而,對它的解釋更讓人目瞪口呆。為說得清楚,照抄原文的一句話:“【開合構造旋回】將陸殼裂解成洋殼再拼合成陸殼的過程,或者說是由地臺裂陷成裂谷或地槽再轉化為褶皺帶或地臺的過程,所構成的一個構造旋回,稱為開合構造?!睉撜f,錯誤非常明顯,要解釋的是旋回,“稱為”的是構造,這哪跟哪啊。“所構成的一個構造旋回,稱為開合構造”,這不亂套嗎!開合旋回是開合構造的一個研究內容,正像構造旋回是大地構造研究的一個內容,整體和局部哪能等同,兩個概念兩碼事,還是少犯這種概念錯誤為好。3關于本地區(qū)所含地區(qū)的認識姜春發(fā)(1993)在《中央造山帶主要地質構造特征》一文中,提出中央造山帶的概念:近東西向橫亙于中國中部的西昆侖、東昆侖、西秦嶺、東秦嶺、祁連、大別和蘇魯造山帶等及其之間所夾的地塊,構成一條長約5000多公里的巨型造山帶,將中國地質、地理、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分為南北兩大不同區(qū)域,為強調其分隔作用和處于古亞洲構造域與特提斯構造域交合的構造樞紐地位,以及長期影響其南方與北方兩大陸塊群演化的整體特征,所以稱其為中央造山帶。中央造山帶是條“金腰帶”,不僅金、銅等礦產資源豐富,也將是寶玉石的重要產地(姜春發(fā),1994)。由于一些單位和學者不斷深入研究中央造山帶的各造山帶,積累了大量資料,1997年,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持召開了“中央造山帶學術研討會”。繼而于1998年,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共同主辦,隆重召開了“中國中央造山帶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此,中央造山帶引起國內外地學界的更多關注,掀起更大的研究熱潮。特別從國土資源部開展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中央造山帶不同地段陸續(xù)部署多幅地質填圖及多項專題研究,以及早已展開的高壓、超高壓作用的深入研究和大陸科學鉆探獲得的新成果,將中央造山帶的研究推上一個新的高度。有關中央造山帶的文章越來越多,涉及面越來越廣(張國偉等,2003;楊文采,2005;索書田等,2004;劉光祥等,2007;程勝高等,1999),對其重要性的認識,眾口一辭;對其范圍的認識,雖有不同說法,卻大同小異(許志琴等,2006;張國偉等,1998;任紀舜,2004;殷鴻福等,1998;陸松年等,2006;邊千韜等,2002;姜春發(fā),2002;姜春發(fā)等,2000;楊經(jīng)綏等,2003;李錦軼,2004),絕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同上述的提法,即西起西昆侖(包括帕米爾)、東至大別和蘇魯造山帶等及其之間所夾的地塊。小有差別的是,除上述外,張國偉等(1998)認為還應包含天山,許志琴等(2006)和陸松年等(2006)認為應包含巴顏喀拉和羌塘的北部地區(qū)。關于名稱,少數(shù)學者有不同稱呼。除任紀舜(2004)認為稱昆侖-秦嶺造山系比稱中央造山帶更響亮、更明確,對中央造山帶有不同稱呼的多數(shù)人還是強調其居中的地位,張國偉等(1998)從大處著眼將“帶”改成“系”稱之為“中央造山系”,楊經(jīng)綏等(2003)稱為中央碰撞造山帶,李錦軼(2004)稱之為中央造山區(qū)3。陸松年等(2006)雖然提出南界可南移,‘但考慮到“中央造山帶”已在國內廣泛使用,并限定它僅包括秦-祁-阿-昆和蘇魯-大別造山帶’(1369頁),暫時仍將其南界劃在康西瓦斷裂帶至勉略帶一線,并贊同在國內廣泛使用的中央造山帶一詞和限定的范圍。中央造山帶的上述范圍,是指我國境內而言,嚴格地說應稱為中國中央造山帶。實際上,中央造山帶可以延出國境,西出帕米爾經(jīng)阿富汗、伊朗延至地中海一帶,東出國境延至朝鮮臨津江一帶,繞地球斷續(xù)出露構成一圓環(huán),將地殼分為南北兩部分。這兩部分,是否與黃先生所稱謂的南地殼和北地殼相當或相近4,需進一步研究??刹豢梢赃@樣說,中央造山帶分割開古亞洲洋與特提斯洋、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多年前,王作勛先生曾面告,從全球看中央造山帶的提法是合適的,因為這一造山帶可延至歐洲。早在2000年出版的《中央造山帶開合構造》專著中也指出(第1頁),西出國境經(jīng)帕米爾向地中海延展,東越過郯廬斷裂,經(jīng)山東五蓮、榮城,東出國境向朝鮮延展。由此看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擴展,“中央造山帶”有可能沖出中國走向世界,構成全球的中央造山帶,但愿夢想成真。特別強調指出,在《地球科學大辭典》基礎科學卷中,關于中央造山帶的解釋是非常錯誤的,起了誤導讀者的作用。在該卷“學科分類詞目目錄”的“大地構造學”下的“主要構造單元”中,列出詞目有“中央造山帶……869”。然而,進入869頁卻見不到中央造山帶詞目??吹降氖俏戳性凇澳夸洝崩锏摹扒貛X-大別造山帶”詞目,而對它的解釋更讓人發(fā)懵。照抄原文開始的一句,以明辨為何說是誤導:“【秦嶺-大別造山帶】QinlingDabieorogenicbelt,又稱中央造山帶(CentralOrogenicBeltofChina)。包括秦嶺、大巴山、米倉山、大別山和積石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痹谏鲜鲆痪渲?編者用了較多文字敘述秦嶺-大別造山帶的演化史。這里,“又稱”之后的英文是中國中央造山帶。1993年首次公布中央造山帶的概念,經(jīng)兩次主題研討會又發(fā)表多篇含有中央造山帶標題的文章(見上文的參考文獻),2000年出版了《中央造山帶開合構造》專著,2002年《地質通報》第8~9期以“中央造山帶構造機制與資源、環(huán)境效應專輯”形式出版,可以說中央造山帶的概念已廣為流傳。參加過會議的人或瀏覽過地質書刊的人,應該知道它的大體含義。在中央造山帶的概念多年流行之后,于2006年卻出現(xiàn)秦嶺-大別造山帶又稱中央造山帶的錯誤說法,而且還是在《地球科學大辭典》里,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吃驚和遺憾。這種錯誤說法,可能來自“秦嶺-大別中央造山系南緣勉略古縫合帶的再認識”這篇文章(張國偉等,2004),正文中提及“秦嶺-大別造山帶等中央造山系”,我猜想文章作者意在強調中央造山系才有“秦嶺-大別中央造山系”的提法。不管這提法是否合適,反正出現(xiàn)了秦嶺-大別造山帶又稱中央造山帶的誤解。以秦嶺-大別造山帶替換中央造山帶不僅產生概念錯誤,就是從“包括秦嶺、大巴山、米倉山、大別山和積石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這句話,也夠讓人犯糊涂。這秦嶺等“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北到何處編者未說。既然無北界,而且又是“廣大地區(qū)”,那么,阿拉善、鄂爾多斯和華北都應是秦嶺-大別造山帶“包括”的地區(qū),這不是鬧笑話嗎。作為工具書,給讀者灌輸錯誤概念,其危害可想而知。本來很簡單,編者照抄或稍加改動撰稿人提供的材料即可,錯就錯在另起爐灶,另搞一套。提出中央造山帶的概念,并在地質界流傳開來,本應乘勢猛攻以求更大發(fā)展,我卻在此停滯不前,即使在許多同志當面勸告,要深入研究,我仍未醒悟。因為在1994年,我曾草擬一份論述中央造山帶是條金腰帶的提綱,從區(qū)域地質、構造特征和成礦條件等對比列出幾條理由,如能在此基礎上繼續(xù)深挖,會提出一點新東西??上?草擬提綱后就束之高閣。如果不是地質大學和有關單位高瞻遠矚先后兩次召開中央造山帶學術研討會,交流、推廣中央造山帶的研究成果和進展,那么就不會有中央造山帶研究的今天局面。我對那些為提高中央造山帶研究水平和知名度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感謝。人們常說要抓住機遇,如能以兩次研討會為契機,與大家一起深入研究中央造山帶的整體特征,定會使中央造山帶的研究上一個新臺階。4地質構造格架的性質1998年,我與王宗起共同發(fā)表了《中國大十字構造的地質意義及其對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姜春發(fā)等,1998),后改稱為中國大十字構造格架,簡稱大十字構造格架?!兜厍蚩茖W大辭典》中列出了該詞目(870頁),釋義非常準確、簡潔、完美,我向這一詞目的編輯致謝了。為求更加完美,在大辭典釋義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大十字構造格架的含義如下:近東西向橫亙于中國中部的中央造山帶與近南北向縱貫于中國中腹的南北構造帶(由賀蘭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