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靈魂的行走_第1頁
論靈魂的行走_第2頁
論靈魂的行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靈魂的行走

要說現(xiàn)代中國人,靈魂這個概念是熟悉和未知的。她不僅想理解靈魂的存在,而且想在物質欲望中迷失靈魂,并沒有時間思考靈魂。而當代中國最具有文學意味的哲學家周國平用散文寫作的《靈魂只能獨行》一書,實際上是用清洗中國人靈魂的方式,嘗試在沉淪的物欲之中打撈中國人自己。其實,靈魂在兩種情況下最受世人關注。在物欲之中打撈人是一種,另外一種就是探尋成人之道?;浇淘诠糯鞣缴鐣涞厣⒊蔀閴艛嘈缘囊庾R形態(tài),就屬于后一種。一、角斗士訓練學校的奴隸和公民教育與中國的西漢王朝同時代,在西方有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這個帝國依靠軍事征服的方式,從今天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出發(fā),迅速建立起來一個橫跨北非、西亞和南歐的大帝國,真正把地中海變成了帝國的內湖。在這一過程中,帝國把羅馬貴族以外的許許多多的族群都擄掠成為奴隸。所謂奴隸,就是主人“會說話”的財富。奴隸只具有生物學意義上人的概念,在社會關系上沒有任何人的屬性。美國人拍了一部大片叫《斯巴達克斯》,其主人公斯巴達克斯就是一個奴隸,他就是被羅馬軍隊從今天巴爾干半島擄掠來的色雷斯人。你只要看了這部影片,就能感性地知道什么叫奴隸。斯巴達克斯開始被賣到一個石場做苦力,由于反抗鞭撻而咬斷了羅馬兵腳筋。正在這個時候,角斗士訓練學校校長買奴隸。正由于他咬斷了羅馬兵腳筋而被買下來了,因為校長認為他能夠咬斷羅馬兵腳筋,說明牙口好體格健碩。這實際上與在牲口交易市場買牲口看牙口沒有任何區(qū)別。在角斗士訓練學校男女奴隸也進行做愛,其實不能夠叫“作愛”而應該叫“交配”。在一個固定的時間,男女奴隸分別編號碼一一對應,在一個開放空間在羅馬兵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男女之事。實際上和動物發(fā)情、交配一樣,產(chǎn)下的仔(孩子)從生物學意義上是男女奴隸的孩子,在社會意義上是奴隸主財產(chǎn)的增加。在社會意義上把他們歸入財產(chǎn)概念,可奴隸終歸還是人,一定要進行反抗爭取做人的基本權利。但是,散沙一樣的奴隸和強大的羅馬奴隸主國家相比較,其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沒有絲毫戰(zhàn)勝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在現(xiàn)實中獲得自由解放的奴隸,只能夠把已經(jīng)在羅馬境內傳播開來的基督教關于上帝信仰的學說,義無反顧地和盤接受下來,因為這是奴隸唯一的成人之道?;浇探塘x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靈魂會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獲永生,在上帝的天國里得永生。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會受到上帝的永罰,要在地獄里受煎熬。羅馬人因為奴隸信教而迫害他們,甚至以老虎、獅子吃掉他們相威脅,試圖改變奴隸的信仰。但是奴隸們從容赴死,因為奴隸們認為那是上帝的考驗。這樣看來,在羅馬時期通過人的靈魂對于上帝的信仰,擊碎了白駒過隙般的幾十年痛苦人生,在永恒的精神世界里獲得人的全部意義。其實,在古羅馬時期、特別是到了帝國時期,羅馬貴族自己希望靈魂拯救和奴隸具有相似的迫切性。到了空前強大的帝國時期,通過戰(zhàn)爭征服方式擄掠了成千上萬的奴隸在羅馬貴族莊園上、在公共工程工地上永無止盡的勞作,在人世間建成縱情享樂的天堂。有寬闊暢通的大道連接各個省份;有帝國警察在勤勉地工作,毫不留情地清除攔路盜賊;邊界防御良好,使居住在歐洲北部荒野的蠻族不能越雷池一步;全世界都在向強大的羅馬進貢納稅;而且,還有一群精明能干的人們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試圖糾正過去的錯誤,爭取使帝國重返共和國做起的幸福歲月??删褪窃谶@無限繁榮和永無止歇飲宴狂歡的背后,一個巨大的陰影越來越濃重地遮蔽著天空。羅馬帝國越來越衰敗了,它并非源于早期的窮兵黷武,而是根源于繁榮穩(wěn)定所導致的罪惡叢生、道德淪喪。托馬斯·庫提爾在1847年的油畫《墮落的羅馬人》展示了這樣一個情景:在羅馬祖先們建造的威嚴、井然的建筑中,羅馬的男女們開始過著縱情酒色的生活。巨大的羅馬立柱間聳立著先賢們的大理石雕像,位于中心的是格馬尼庫拉斯,他代表著一個曾經(jīng)注重道德的時代。右上角一個喝醉的人甚至爬上雕像,試圖讓石頭和自己一起狂歡。在這樣紙醉金迷和驕奢淫逸縱情狂歡的時代,最可怕的是羅馬社會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羅馬人失去了生活和奮斗的一切意義。人們不知道為什么活著,也不知道活著為了什么!日耳曼人像潮水一樣涌入帝國境內,加速了羅馬人意義世界的坍塌,羅馬人自己奴隸癡迷的基督教現(xiàn)在也成了羅馬人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二、周國平的哲學思想1840年以來,中國通過現(xiàn)代化在構建現(xiàn)代性的過程中,也走過了和羅馬帝國相似的救人過程。首先進行族群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從整體上獲得和鞏固基本的政治、社會權利;第二個時期,通過改革開放,趨向于構建個體人本位的社會。我讀周國平散文經(jīng)典·心靈守望卷《靈魂只能獨行》,感覺應該歸入物欲之中打撈人的那一種。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是一個消解計劃經(jīng)濟而構建商品經(jīng)濟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破解理想主義迷思,回歸現(xiàn)實主義的過程;是一個消解群體主義,構建個體人本位的過程;是一個消解精神、意志和靈魂本位,構建物質、客觀和經(jīng)濟的過程。特別是以1992年中共十四大為分水嶺和重要界標,最近這20年商品經(jīng)濟在中國突飛猛進地發(fā)展。中國人不再構建理想社會,但也拋棄了社會理想;不再堅守群體至上主義,但也具有個體人本位的“沙聚之邦”之虞;不再崇拜精神、意志,但越來越沉淪在“經(jīng)濟動物”的邊沿。除過對金錢、物質永無厭足的貪婪和“黑洞”似的個體滿足以及滿足后的無盡空虛,作為人所應該具有的親情、愛情、友情、邦國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正常感情不斷貶值和跳水。在這物欲橫流的最近20年,中國大陸當代最純凈的哲學家周國平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詩情交融的散文,只身孤膽睨視和拯救徘徊在“經(jīng)濟動物”邊沿的人,在不同年齡、性別、職業(yè)的讀者中擁有眾多知音?!鹅`魂只能獨行》共分為11輯,分別為靈魂的在場;朝圣的心路;夢并不虛幻;守望的距離;孤島斷想;讀《圣經(jīng)》札記;幸福和苦難;智者的心靈;希臘的智慧;哲學和時代;傳統(tǒng)與人文精神。周國平是一位智慧的哲學家,他的智慧就在于他明白世界上每個個體的人就如同一片獨一無二的樹葉。如果說樹葉的獨一無二是外在現(xiàn)象世界的,而個體人相互之間的不同主要是內在的靈魂和精神狀態(tài)的不同。有怎樣的不同呢?周國平?jīng)]有用理性干澀的文字敘述,而是如同包涵藝術細胞的名畫家在畫布上烘云托月式地展現(xiàn)靈魂的不同:人們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是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了解和理解,做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其實,這是不可能的。相愛的人們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相互感受這種努力,相互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他揭露現(xiàn)代生活靈魂缺席的表現(xiàn),例如使人不得安寧的快節(jié)奏,遠離自然,傳統(tǒng)的失落,環(huán)境的破壞,人與人之間親密關系的喪失,等等。而教育的本義是喚醒靈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種場景中都保持在場。相反,倘若一個人的靈魂總是缺席,不管他多么有學問或多么有身份,我們仍可把他看作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蒙昧人。關于一個人對金錢和物質的正確態(tài)度,他說:一個精神上優(yōu)秀的人完全可能在物質上也富裕。判斷一個人是金錢的奴隸還是主人,不能看他有沒有錢,而要看他對金錢的態(tài)度。正是當一個人很有錢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一個窮人必須為生存而操心,金錢對他意味著活命,我們無權評判他對金錢的態(tài)度。關于無知與缺點,他認為無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點知識便自以為無所不知。缺點并不可惡,可惡的是做了一點善事便自以為有權審判天下人。在一切品性中,狂妄離智慧最遠。關于報應,他相信現(xiàn)世報應,反對另一個世界的報應。真正的報應是:對于好人和惡人來說,由于內在精神品質的不同,即使相同的外在遭遇也具有迥然不同的意義。世俗的禍福,在善者都可轉化為一種精神價值,在惡者都會成為一種懲罰。關于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周國平認為如果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個文明人的起碼品德,它反對的是對他人的故意傷害,主張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個文明人的高級修養(yǎng),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進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讓別人按別人的方式活。因為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在人類歷史上以救世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們造成的苦難遠遠超過普通的歹徒。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周國平用自己溫潤的筆鋒所開列的療世藥方,是沒有辦法一一列舉的。周國平以獨行的靈魂對人生、社會、歷史、世界、宇宙等等這一切“終極性關懷”對象的關照,實際上是最近這二十多年來當商業(yè)化浪潮席卷中國大陸,一個真正的智者對于幾乎全民族在物欲的海洋之中遭遇滅頂之災時最有力的拯救。我有時想,為什么當代大學生更青睞周國平富有哲理的散文,因為年輕大學生和年齡大的讀者所經(jīng)歷的社會狀況不一樣。當代大學生出生于、成長于改革開放商業(yè)化時期,周國平更是為他們專門生產(chǎn)的精神食糧和心靈雞湯。靈魂的獨行更應該是個體人本位的狀態(tài),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狀態(tài)。而年齡大的讀者程度不同地都存在整體本位意識,因而對周國平所生產(chǎn)的精神食糧食用起來就沒有青年大學生那樣爽口。但總的來看,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當下中國,整個社會充滿了激烈競爭,幾乎每個人都生活在有形和無形的巨大壓力之中而急火攻心,周國平先生就像一個高明的“中醫(yī)”,所撰寫的《靈魂只能獨行》的散文經(jīng)典就是他為當代中國人、特別是青年大學生對癥下藥所開列的療病藥方。每個人面對著“人為什么活著”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