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測評課件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測評課件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測評課件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測評課件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測評課件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陸地水與洋流第四章測評(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3題,每題2分,共46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下圖為我國某知名品牌天然礦泉水水源地地質剖面圖。據此回答1~2題。1.

該水源地的主要補給水源為(

)

A.大氣降水

B.地表水C.冰雪融水

D.地下水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玉珠峰位于青藏高原,屬于非季風區(qū),礦泉水水源來自山巔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下滲至砂巖透水層形成地下徑流,水質較好。故選C。2.

與甲、乙兩地相比,圖示取水口的優(yōu)點是(

)

BA.水體溫度較低

B.水質優(yōu)良

C.地質構造穩(wěn)定

D.可采水量豐富[解析]

由圖可以看出,與甲、乙兩處相比,圖示取水口抽取的是埋藏更深的砂巖透水層的水,受外界影響小,水質最好。故選B。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年降水量僅40~80毫米,理論蒸發(fā)量3

000毫米。沙漠東南部腹地有湖泊70多個,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大沙山(相對高度多在

200~300米)環(huán)抱湖泊的景觀。蘇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區(qū)全年降水量為164毫米,全年實際蒸發(fā)量1

261毫米。下圖示意蘇木吉林湖區(qū)湖泊補給量和排泄量動態(tài)曲線。據此回答3~4題。3.

蘇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積比較穩(wěn)定,若不考慮下滲因素的影響,推斷蘇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補給量約為(

)

DA.1

260毫米

B.160毫米

C.3

000毫米

D.1

100毫米[解析]

根據水平衡原理,若不考慮下滲,蘇木吉林湖收入為降水和地下水補給,支出為蒸發(fā),近些年面積比較穩(wěn)定,說明湖水收支平衡;再結合材料,湖區(qū)全年降水量為164毫米,全年實際蒸發(fā)量1

261毫米,所以蘇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補給量約為1

100毫米。故選D。4.

蘇木吉林湖(

)

BA.冬季湖面面積縮小

B.主要排泄方式是蒸發(fā)C.春季湖面面積較小

D.主要補給是冰雪融水[解析]

讀圖可知,冬季(12、1、2月)湖泊總補給量大于總排泄量,湖面面積擴大;12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湖泊總補給量大于總排泄量,湖面面積擴大,所以春季湖面面積較大;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該湖泊蒸發(fā)量大,蒸發(fā)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該地區(qū)降水量少,湖泊主要補給水源是地下水。故選B。

海流兔河流域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部與毛烏素沙地東南邊緣的風沙灘地區(qū),地表覆蓋固定、半固定沙丘,為黃河二級支流。某科研團隊為研究海流兔河的徑流量變化,根據多年觀測數據,繪制了海流兔河流域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和河流平均徑流量的年內分配統(tǒng)計圖(下圖)。據此回答5~6題。5.

海流兔河冬季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

AA.地下水

B.降雨

C.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解析]

從圖中可知,該地冬季降水量稀少。該地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積雪不融化。因此該河流冬季的主要補給水源應為地下水,補給量小,但較穩(wěn)定。故選A。6.

海流兔河4—6月徑流量變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BA.降水減少

B.蒸發(fā)增強

C.下滲減少

D.灌溉用水增多[解析]

海流兔河流域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部與毛烏素沙地東南邊緣的風沙灘地區(qū),氣候干旱,結合圖中信息可知,4—6月氣溫較高,蒸發(fā)旺盛,導致徑流量減少明顯。從圖中可知4—6月降水量不是最少的,但徑流量最低,說明降水不是主要原因。此時下滲沒有明顯減少。灌溉用水是人為原因。故選B。

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后,對長江洞庭湖匯流河段的水文特征影響明顯。下圖示意三個水文站位置及流量月變化,其中將城陵磯站與監(jiān)利站的流量之比定義為匯流比,其比值越大,表明洞庭湖出流對螺山河段流量的貢獻率越大。據此回答7~8題。7.

洞庭湖出流對螺山河段流量貢獻率大的時期主要在(

)

BA.枯水期

B.漲水期

C.豐水期

D.退水期[解析]

根據材料匯流比的定義,其比值越大,表明洞庭湖出流對螺山河段流量的貢獻率越大。結合圖例從圖中可讀出,3月到6月中旬的漲水期,城陵磯站比監(jiān)利站的流量大,匯流比大于1,其他時間段內城陵磯站比監(jiān)利站的流量小,匯流比小于1,可判斷出貢獻率大的時期主要是漲水期。故選B。8.

據觀測,2003年之后匯流比明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A.長江入洞庭湖流量減小

B.洞庭湖出流水量增加C.流域內年降水量減少

D.螺山河段流量增多[解析]

根據材料匯流比比值越大,表明洞庭湖出流對螺山河段流量的貢獻率越大。2003年之后,匯流比明顯下降,說明洞庭湖的水量有所減少,三峽位于洞庭湖上游,結合材料,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下游水量減少,所以入湖水量減少,即長江匯入洞庭湖的流量減少,造成匯流比下降,A正確;洞庭湖出流水量增加會導致匯流比上升,B錯誤;材料中并沒有表明流域內降水的變化,C錯誤;螺山河段位于城陵磯下游方向,其流量變化不會影響匯流比,D錯誤。故選A。

圖示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9.

下圖中表示①③兩處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溫線的是(

)

甲乙丙丁C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解析]

據題意(北太平洋部分海域)和圖中信息分析可知,①為加利福尼亞寒流,向南流,緯度較低,溫度較高;③為千島寒流,向南流,緯度較高,溫度較低,因此分別對應乙和丁。故選C。10.

關于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A.世界性大漁場最有可能位于①④兩海域之間B.洋流②延長了上海至舊金山船只的航行時間C.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擴散,加快凈化速度D.洋流④對北美西岸地區(qū)增溫增濕作用明顯[解析]

據題意和圖中信息分析可知,世界性大漁場最有可能位于②③兩海域之間;洋流②縮短了上海至舊金山船只的航行時間——順流快;洋流③有利于污染物向南擴散,加快凈化速度;洋流④為暖流,對沿岸有增溫增濕的作用。故選D。

下圖為某季節(jié)我國部分海域洋流及海水水溫分布圖。讀圖回答11~13題。11.

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漁業(yè)資源最豐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B[解析]

讀圖可知,乙處海域位于河口,且有寒、暖流交匯,海水受到擾動,營養(yǎng)鹽類豐富,魚類餌料充足,形成漁場,漁業(yè)資源最豐富,B正確;甲海域水溫較低,沿海缺少入海徑流,漁業(yè)資源缺乏,A錯誤;丙、丁處遠離河口,營養(yǎng)物質較少,C、D錯誤。故選B。12.

圖示南下的沿岸流使所經海域表層(

)

BA.等溫線向北彎曲,水溫升高

B.等溫線向南彎曲,水溫降低C.等溫線向北彎曲,水溫降低

D.等溫線向南彎曲,水溫升高[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洋流流向應與等溫線凸向一致,因此等溫線應向南彎曲,A、C錯誤;南下的洋流應為寒流,因此會導致水溫變低,B正確,D錯誤。故選B。13.

下列關于圖示海域與季節(jié),說法正確的是(

)

CA.圖示海域全部是我國的專屬經濟區(qū)

B.此季節(jié)長江口海域海水鹽度較低C.季節(jié)水溫的分布受洋流影響明顯

D.北部沿海因封凍期較長缺少港口[解析]

由圖片可知,我國部分海域沿岸洋流盛行寒流,主要是因為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使得沿岸盛行從北往南流的寒流,沿海地區(qū)受寒流影響,等溫線向南凸,東部海域受暖流影響,等溫線向北凸,C正確;圖示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國的專屬經濟區(qū),還有韓國和日本的一部分,A錯誤;此季節(jié)是長江的枯水期,入海徑流較少,長江口海域海水鹽度較高,B錯誤;北部沿海因為泥沙淤積嚴重,缺少港口,D錯誤。故選C。

南極冰川運動給其附近海域帶來了生命的繁榮,如南極周圍的磷蝦、企鵝、海豹等,其中磷蝦與其相關性最大。下圖是南極冰川外圍洋流循環(huán)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14.

圖中甲乙兩種洋流對磷蝦生長的重要影響在于(

)

DA.甲—提供冷水

乙—提供浮游生物

B.甲—提供淡水

乙—提供氧氣C.甲—提供營養(yǎng)物質

乙—提供氧氣

D.甲—提供氧氣

乙—提供營養(yǎng)物質[解析]

圖中甲下降流將冰山中的氧氣攜帶到底層,乙上升流將營養(yǎng)物質帶到上部,促進浮游生物生長,為磷蝦提供食物。故選D。15.

全球變暖,下列對南極地區(qū)產生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CA.南極磷蝦向北集中

B.表層海水鹽度增加

C.表層海水密度降低

D.地面輻射減弱[解析]

據圖分析,磷蝦生長與冰山活動緊密相關。全球變暖,冰山活動的界線向南極退縮,因此磷蝦活動范圍向南退縮,分布范圍縮小,也更為向南集中。冰融化后,表層海水鹽度降低,表層海水密度降低。冰融化后,太陽輻射到達地表被反射的少,地表輻射增強。故選C。

丘貢戈是南美西海岸的小漁村,該地降水稀少,極度干旱,但常常被大霧籠罩。當地村民在海邊支起大網,制作“捕霧網”,收集淡水。左圖為捕霧網景觀圖,右圖為極點俯視圖。據此回答16~17題。16.

該地常被大霧籠罩的原因是(

)

BA.受暖流影響,空氣中水汽含量大

B.受寒流影響,空氣中水汽易凝結C.鄰近大西洋,空氣中水汽含量大

D.寒暖流交匯,空氣中水汽易凝結[解析]

大霧是近地面水汽凝結形成的,南美西岸有秘魯寒流流經,下墊面氣溫低,水汽凝結成霧。故選B。17.

下列地區(qū)可借鑒此方法緩解淡水資源不足的是(

)

C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①②④都位于大陸東岸暖流流經區(qū)域,暖流不能使海面水汽凝結成霧;③地位于大陸西岸,受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空氣中水汽易凝結成霧,可以借鑒捕霧網緩解淡水資源不足。故選C。

當熱帶太平洋海面溫度出現顯著異常時,會導致海洋環(huán)流異常。下圖示意熱帶太平洋海平面以下100~200米溫度異常的平均狀況。圖中實線表示溫度異常偏高,虛線表示溫度異常偏低,圖中等值距為

0.2

℃。據此回答18~20題。18.

當圖示溫度現象出現時(

)

BA.熱帶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下降

B.熱帶西太平洋海域水溫升高C.太平洋西岸地區(qū)河口咸潮嚴重

D.太平洋西岸地區(qū)海陸循環(huán)減弱[解析]

當熱帶太平洋海域表層海水出現圖示溫度分布特征時,表明出現了拉尼娜現象。此時東南信風增強,將表面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海水堆積致使熱帶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升高,水溫升高,氣壓下降,潮濕上升空氣積累形成臺風和熱帶風暴,太平洋西岸水循環(huán)加強,降水增多,河口咸潮減弱,太平洋西岸地區(qū)海陸循環(huán)增強。故選B。19.

受此現象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易發(fā)生的氣象災害為(

)

CA.寒潮

B.暴風雪

C.臺風

D.干熱風[解析]

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熱帶西太平洋氣流上升活躍,多臺風和熱帶風暴生成,臺風災害增多。故選C。20.

當圖示海域東、西兩側海洋表層海水溫度發(fā)生互換時(

)

BA.熱帶太平洋東岸離岸風勢力增強

B.澳大利亞東部地區(qū)降水明顯減少C.太平洋東岸秘魯漁場產量增加

D.秘魯沿岸干旱加劇[解析]

當圖示海域東、西兩側海洋表層溫度發(fā)生互換時,太平洋東部水溫異常升高,發(fā)生厄爾尼諾現象,此時熱帶太平洋西部氣流上升減弱,澳大利亞東部地區(qū)降水明顯減少。熱帶太平洋東部水溫升高,氣壓降低,東岸地區(qū)離岸風減弱甚至消失。東南信風減弱,離岸風減弱,秘魯寒流減弱,秘魯沿岸降水增加;底層冷海水上泛減弱,營養(yǎng)物質減少,導致秘魯漁場減產。故選B。

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獨庀嗷プ饔卯惓5谋憩F。下圖為南美洲不同年份某季節(jié)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據此回答21~23題。21.

甲、乙、丙分別表示的是(

)

CA.厄爾尼諾現象年份、拉尼娜現象年份、正常年份B.正常年份、厄爾尼諾現象年份、拉尼娜現象年份C.厄爾尼諾現象年份、正常年份、拉尼娜現象年份D.拉尼娜現象年份、正常年份、厄爾尼諾現象年份[解析]

結合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形成的原因可知,厄爾尼諾現象是由于南半球東南信風偏弱引起,而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根據圖中信息可判斷出甲、乙、丙依次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年份、正常年份、拉尼娜現象年份。故選C。22.

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年份,圖中①海域?!獨庀嗷プ饔冒l(fā)生的變化說法錯誤的是(

)

DA.秘魯沿岸海水溫度異常升高

B.海—氣間水分交換活躍C.海洋向大氣輸送的水汽增多

D.沿海地區(qū)更易發(fā)生森林火災[解析]

①海域為南太平洋東部海域,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年份,秘魯沿岸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獨忾g水分交換活躍,海洋向大氣輸送的水汽增多,沿海地區(qū)發(fā)生森林火災的概率降低。故選D。23.

下圖中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年份南美洲與大洋洲之間大氣熱力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是(

)

B[解析]

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水溫異常升高,形成上升氣流,西部則形成下沉氣流,這樣兩地之間形成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熱力環(huán)流系統(tǒng)。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4分。2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勒拿河發(fā)源于西伯利亞中南部,注入北冰洋,流域在53°N~73°N,105°E~130°E之間。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勒拿河流域氣溫、降水量和徑流量呈現出明顯變化趨勢。下圖為勒拿河河口附近某水文站多年觀測數據的統(tǒng)計圖。(1)概括勒拿河流域氣溫、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的共同特點。(6分)[答案]

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降水量夏季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少,氣溫和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2)推斷勒拿河兩種主要補給類型并說明理由。(6分)[答案]

主要補給類型: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理由:地處高緯度地區(qū),冬季寒冷而漫長,季節(jié)性融水,靠近高山地區(qū),多高山積雪融水和冰川融水,來自北冰洋的濕氣有較多的大氣降水。(3)分析勒拿河6月多年平均徑流增量呈負值的原因。(6分)[答案]

因為6月份河流的補給類型主要是大氣降水,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增量為負值,又加上6月氣溫高,蒸發(fā)量大,全球變暖,凍土減少,下滲量增加,6月主要是流域耕作季節(jié),氣候變暖后可耕地增加,流域內農業(yè)用水量增加,所以徑流增量為負值。25.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

巴倫支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94%的面積位于大陸架上,其北側、東側島嶼林立,內部一座島礁也沒有,海面十分寬廣。北冰洋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但巴倫支海的水溫常年在4~12

℃,被譽為北冰洋的“暖池”。材料二

斯瓦爾巴群島位于北冰洋永凍層南緣,巴倫支海的北部邊緣,島上居民2

300人,北極熊的數量卻高達

3

000

只,有“北極熊王國”之稱。北極熊依賴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為平臺捕食,海豹是它的主食。北極熊主要生活在群島東岸,居民大多住在群島西岸。近年來,北極熊經常闖入人類的聚居區(qū)覓食,據研究北極熊的專家說,這是由北極熊的生存環(huán)境變化造成的。材料三

下圖為巴倫支海和斯瓦爾巴群島位置示意圖。(1)試分析巴倫支海被譽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6分)[答案]

北大西洋暖流給巴倫支海帶來大量溫暖的海水;巴倫支海北側、東側島嶼林立,像天然的屏障,使得海冰難以逾越;巴倫支海絕大部分位于大陸架上,海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